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5109-08410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5109-084103
論文名稱
Title
從「物我關係」探討玄學對六朝美學的開展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1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2-05
關鍵字
Keywords
物我關係、玄學、審美經驗、六朝美學、現象學美學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1 次,被下載 237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378 times.
中文摘要
玄學作為六朝美學的學術背景,其重要性在於提出「理」。王弼以「理」解說天地間一切變化,天下事物皆會於至理,理作為物之所以然、本然與必然的涵義,不能離「物」而言「理」。王弼的「聖人有情」說明了人之應物必以情,對象之理與主體之情則因「至理」而能相通。在知識論的立場上,王弼所稱之「理」,是人從自然萬物所呈顯的「象」而得之「意」,「理」作為物性的存在意義,即主體賦予對象存在之條件與意義,然王弼無法說明人所得之「意」要如何上升到「至理」的層次。嵇康心性問題的轉向正是試圖解決「意」到「至理」的提升,嵇康以莊子的修養論為基礎,承王弼之知識論系統,心物雖為二,但能以自然合對象之理與主體之情,將情與理在修養論層面歸流於自然之性中,說明了主體之情與對象之理,皆為存在經驗的內涵,主體的觀照精神不能離開經驗而獨立存在,情意主體與對象在自然的合流中,慢慢獲得其地位。郭象主「至理自足」,萬物皆為「獨化」,在郭象則物外無道,人外無天,將對象與主體相泯於自然之理中,自然的涵義是說明了物我皆非主宰,而是「理自爾耳」,則我與物皆為理之自爾獨化,有為在我,無為在理。郭象的「獨化逍遙」之境是對於存在經驗作哲學的論述,當下經驗可以通過主體之「神」而朗現為「無待逍遙」之境界,「神」將主體於感性與知性中抽拔出來,將經驗轉化為境界,「神」不只是主觀境界,必須是美感式的觀照心靈涵攝於自然之存有開顯的場域中。
玄學的天人關係是建立在物我關係之上,必通物之極而能窮究天人之際,「理」從物我平面漸漸上升到形上學的意涵,情與理的關係若具體地說,即是人之存在於世界該如何面對萬物,「應物以情」是最基本的物我關係的模式,情與理相合於自然之中,則待修養論來補足人的主觀精神境界所開顯的世界,此超越之境不廢物之存在,超越境界並非是脫離世界而獨立的主體精神,反之,是主體精神的超越境界才能回歸世界之本然狀態。
玄學對於美學的開展,在物我關係的內涵中,可分為:
(一)、情意主體的確立:「聖人有情」的「以情應物」對於情意主體的開展,從陸機的「緣情感物」充分將主體之情與對象之貌融合於創作活動中,到《文心雕龍》的「情之含風」將主體之情志作為作品的內容,情意主體將感官經驗的地位提升,審美經驗亦作為存在經驗的重要面向。
(二)、藝術活動作為修養實踐:承嵇康的心性問題,與郭象「神」的修養論意義,王羲之與顧愷之將藝術活動作為修養實踐,修養工夫後的「方寸湛然」,方能「玄對山水」,此「玄」之意在於物我相接第一層中,是山水提供主體一個得已將精神提升之場域,第二步即是超越主體所見之山水本來面目。自然與主體是不斷構成的整體,主體能於心靈境界中提升,亦於存有層中發現山水本來面目,「玄」非屬主體自身之超越經驗,亦非對象之本體,而是物我在本體論中合一的意義。此物我合一之整體,即是自然的存有論真理所開顯的場域。
修養論不僅是心性問題的工夫實踐,從宗炳的「臥遊」到王羲之的「賞心」,都揭開了自然的存有論的意涵,透過對於自然的審美經驗,宗炳的「暢神」朗現「山水質有而趣靈」,王羲之投身於世界中的「賞心」讓對象鮮活靈動地呈現於詩作中,審美經驗在此得到了地位的提升,審美經驗本身方是超越經驗的一種面向,詩人與畫家之回歸經驗之本然,就是要呈現自然山水之本然狀態,透過遊賞山水所具有的修養論意義,山水詩人融入了道的真理所開顯的場所中,「賞心」所朗現的「山水之理」,「理」的意義從審美經驗上立論,其「理」已是美感經驗中的意義形式,在物我的審美經驗中,主體感物之情所開顯的對象的價值,是建立在美感意義上,意即審美經驗所朗現的境界,是主體之情所暈染的風貌。
(三)、存在經驗與作品境界:
「氣」從萬物的本體意涵,經由魏晉個體自覺的運用,將「氣」作為人格風範之呈現,到文學上主體生命強度之展現,作為人的本質,能夠透過身體實踐與文學創作而展現。人存在於世界的本然樣態,就是氣的流動狀態,故物我能夠在氣之流通中互融互涉,在存在經驗的本然中萬物與我都處於世界的本體中不斷變動,此存在經驗之平面,即是「氣韻生動」的物我平面。陶淵明的「真意」所蘊涵之「悠然之境」,謝靈運的對象在審美經驗中不斷出現新的面貌,主體的觀照心靈都是根植於世界與物合一,方能將存在經驗聯結於作品境界。
美感式的觀照心靈如何透過審美經驗開顯世界的意義,「山水以形媚道」揭示了本體世界經由感官經驗而開顯的進路,推到底,世界的本質即是存在經驗的意義之擴展,情與景是不斷對話而構成意義,詩作作為存在意義的載體,即是《文心雕龍》所謂「道之文」。《文心雕龍》以「風骨」與「神與物遊」總結六朝美學的型態,詩人之情感特質,透過文學顯現為可傳達之內容,此為「骨」,由詩人至欣賞者之共感狀態,稱為「風」,情感與志意由超越之神所領導,也因外在世界之不斷變動而得到不同的意義,故情一直處於應物而更新的流動狀態,意義在審美經驗中不斷湧現成境界。
「神與物遊」在思想的意義上即是:人如何回到世界之存有層所呈顯的真理場域;在美學上的意義即是:人與世界不斷對話而構成的意義整體,透過作品世界使得存在意義不斷湧現,作為物我關係的終極模式,「神與物遊」指明人如何與世界聯結起來,「神與物遊」,作為思想的精神境界與美學的審美境界,從物我關係擴展至天人合一,總結了六朝美學的發展。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一、玄學的範圍…………………………………………………………………1
二、六朝美學的範圍……………………………………………………………2
三、物我關係……………………………………………………………………2
四、玄學與美學的關係…………………………………………………………3
第二節、前人研究 ................................................................................................. ...5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二章、玄學知識論的發展期──魏……………………………………………18
第一節、王弼的體系及其美學上的意義 ………………………………………18
一、本體與現象──道與自然………………………………………………18
二、知識論與方法論──必由其理…………………………………………21
三、天人關係到物我關係──從生命修養的超越論轉為知識論…………23
四、情與理……………………………………………………………………25
第二節、阮籍的道家式修養與情懷………………………………………………28
一、文人生命情懷與心性問題的開端………………………………………30
二、樂論………………………………………………………………………33
第三節、心性問題的發展──嵇康 ……………………………………………34
一、知識論轉為心性議題……………………………………………………34
二、從情與理的分別到情與自然的合流……………………………………35
三、〈聲無哀樂論〉 …………………………………………………………38
四、身體論美學的開端………………………………………………………41
第四節、陸機的「緣情說」 ……………………………………………………44
一、創作論……………………………………………………………………45
二、緣情與體物………………………………………………………………46
三、感情世界之本體…………………………………………………………47
四、從情到神的可能…………………………………………………………47
第五節、小結:知識論的影響 …………………………………………………49
一、知識論與物我的對立……………………………………………………51
二、生命內容與內在性超越…………………………………………………52
三、侷限:無法達至物我消融之境…………………………………………53

第三章、「神」的發展及其論述—晉………………………………………………54
第一節、郭象 ……………………………………………………………………54
一、至理自足的意義 …………………………………………………………55
二、知識論的轉向與其方法論 ………………………………………………59
三、從意識到修養的神—從心體到神順物而動 ……………………………63
(一)、感與理………………………………………………………………63
(二)、從「感」到「神」 ………………………………………………64
四、美學思想的意義 …………………………………………………………66
第二節、身體論的創作意義—顧愷之、王羲之 ………………………………67
一、顧愷之──「悟對通神」與「得一之想」 ……………………………68
二、王羲之—「凝神靜思」到「意在筆前」 ………………………………70
第三節、「玄對山水」與「真境」──文學中的物我合一……………………72
一、孫綽──「玄對山水」 …………………………………………………73
(一)自然與情 ……………………………………………………………73
(二)玄對山水 ……………………………………………………………74
二、真情與真境—陶淵明 ……………………………………………………76
(一)、道家生命境界與文學的意義………………………………………77
(二)、物我共感的意義──真情到真意…………………………………78
(三)、境界的意義…………………………………………………………79
第四節、小結:神的議題與其應用—觀照的意識與超越自然 ………………81
一、超越知識論的物我關係:感性與知性的侷限與發展…………………81
二、修養活動與創作的方法論………………………………………………82
三、神與境界相通之物我意義 ……………………………………………83

第四章 美學思想通往形上學的發展—南朝宋、齊………………………………84
第一節、山水以形媚道──宗炳 ………………………………………………84
一、由感入神 …………………………………………………………………84
二、美學通往形上學 …………………………………………………………86
第二節、謝靈運 …………………………………………………………………89
一、情與景—感性經驗所建立的世界 ………………………………………89
二、山水之理 …………………………………………………………………91
三、情與理──物我兩在與物我相泯 ………………………………………93
四、經驗與境界 ………………………………………………………………95
第三節、謝赫 ……………………………………………………………………97
一、神與氣的差別 ……………………………………………………………97
二、氣韻生動的詮釋 …………………………………………………………99
三、藝術之境界………………………………………………………………101
第四節、小結……………………………………………………………………103

第五章、中國美學之形成──南朝梁、陳時期 …………………………………107
第一節、文心雕龍 ……………………………………………………………107
一、道之文──文與世界之關係 …………………………………………107
二、主體的藝術活動通往物我的共同實存 ………………………………109
(一)、主體之情與氣 ……………………………………………………110
(二)、「情之含風」──氣之作用 ……………………………………111
(三)心與理會 …………………………………………………………114
(四)神思──創作活動之修養論意涵…………………………………116
三、藝術活動作為修養活動 ………………………………………………121
四、文本境界與世界 ………………………………………………………124
第二節、鍾嶸詩品 ……………………………………………………………129
一、詩的本質 ………………………………………………………………129
二、詩的結構 ………………………………………………………………131
三、「味之者無極」──審美經驗的層次與推展 …………………………131
第三節、小結:中國美學型態 ………………………………………………133

第六章、結論 ……………………………………………………………………135
第一節、玄學與美學的關係 …………………………………………………135
第二節、中國思想的型態──天人關係與物我關係…………………………139
第三節、論文不足處及將來的發展 …………………………………………142

參考書目 …………………………………………………………………………14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古籍部分: (依成書年代先後)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1993年。
楊倞注,王先謙集解,楊家駱主編,《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1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出版社,2006年。
(三國)阮籍撰,《阮嗣宗集》,台北:華正出版社,1979年。
(魏)嵇康撰:《嵇中散集》,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
崔富章注譯、莊耀郎校閱,《新譯嵇中散集》,台北:三民出版社,1998年。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陸機撰,《陸士衡集》,北京:中華,1985年。
(梁)劉勰著,《文心雕龍注》,台北:宏業,1982年。
(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梁)鍾嶸撰,《鍾嶸詩品》,台北:中華書局,1971年。
王叔岷撰,《陶淵明詩箋證稿》,台北:藝文,1975年。
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劉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王雲五主編:《世說新語》,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宏業書局,1975年。
潘運告編,《漢魏六朝書畫論》,湖南:新華書局,1997年。
華正人編,《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台北:台灣商務,1966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
(清)王夫之撰,戴鴻森校注,《薑齋詩話箋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二、今人著作(以下皆依出版年代)

廖蔚卿著,《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1979年第六版。
徐復觀著,《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1980年。
張仁青著,《六朝唯美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蘇新鋈著,《郭象莊學平議》,台北:臺灣學生,1980年。
劉若愚(James J. Y. Liu)撰,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市:聯經,1981年。余英時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第7印。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1983年。
賀昌群等著,《魏晉思想》(甲編五種),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廖炳蕙著,《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出版社,1985年。
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台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年。
劉昌元著,《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湯一介著,《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四版。
葉維廉著,《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88年。
朱狄著,《當代西方美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年。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台北:藍燈,1989年。
漢寶德等著,《中國美學論集》,台北:南天出版社,1989年。
蔡英俊著,《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錢穆著,《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出版,1991年。
陳傳席著,《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台灣學生,1991年。
黃慶明著,《知識論講義》,臺北市:鵝湖,1991年。
王建元先生著,《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出版社,1992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1992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台北市 : 藍燈文化,1993年。
嚴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第五刷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
葉維廉著,《從現象到表現:葉維廉早期論文集》,臺北市:東大發行,1994年。
李澤厚著,《美學四講》,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楊儒賓、黃俊傑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樞局,1996年。
王力堅著,《六朝唯美詩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鄭毓瑜著,《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
張蕙慧,《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楊國榮著,《面向存在之思》,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陳昌明著,《緣情文學觀》,台北:台灣書局,1999年。
蒲震元著,《中國藝術意境論》,北京市:北京大學,1999年。
王力堅著,《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台北:文史哲,2000年。
王臣瑞著,《知識論,心靈與存有》,臺北市:臺灣學生,2000年。
蔡錚雲著,《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
莊耀郎著,《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二刷。
朱立元、李鈞主編,《二十世紀西方文論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二刷。
方東美,《生生之德》收入於:《方東美全集》,台北:黎明出版社,2004年。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收入於《方東美全集》,台北:黎明出版社,2004年。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出版社,2004年。
高友工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社,2004年。
余敦康著,《魏晉玄學史中》,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黃明誠著,《魏晉風流的藝術精神──才性、情感與玄心》,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陳昌明著,《沈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王安祈等著,《中國文學新境界》,台北:立緒文化,2005年。
凌欣欣:《意在言外—對中國古典詩論中一個美學觀念的研究》,台北:政大金華書城,2006。
蘇啟明著,《魏晉南北朝文化與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年。
黃侃著,《文心雕龍札記》,台北:中華書局,2006年。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市:臺灣學生,2006年。
余英時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初版第八刷。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年。
李建:《魏晉南北朝的感物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成復旺:《神與物游—中國傳統審美之路》,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三、國外學者著作:

鮑桑葵(Bernard Bosanquet)著,張今譯:《美學史》,北京:商務出版社,1985年。
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and Other Essays, Charles Baudelaire,Jonathan Mayne, tran, New York : Da Capo Press,1986
羅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著,陳燕谷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Michel Foucault, edited by Paul Rabinow, trans. by Robert Hurley and Others. 1997. New York: New Press.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年。
From Hegel to Nietzsche:The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Thought,Karl Löwith ,Columbia Univ Pr,1993。
杜夫海納(M.Dufrenne)著,韓樹站譯,《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文化藝術,1996年。
(意)維柯著(Giambattista Vico),朱光潛譯,《新科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法)弗朗索瓦・于連(Franc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德勒茲著,張宇凌、關群德譯,《康德與柏格森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菲力克斯.瓜達里(Felix Guattari)著,《何謂哲學》,台北:台灣商務,2004年。
康德(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純粹理性批判》,楊祖陶校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康德(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判斷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穆 莫倫(Dermot Moran)著,蔡錚雲譯,《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出版社,2005年。
蘇珊朗格(Susame K. Langer)著,滕守堯譯,《藝術問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出版,2007年。

四、單篇論文與論文集(依年代排列)

鄭金川,〈梅洛龐蒂論身體與空間性〉,《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
戴景賢,〈文心雕龍「原道」篇釋義〉,第七屆古典文學會議會議論文,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1986年五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台北:文史哲,1990年。
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戴璉璋,〈王弼易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1年9月。
高柏園,〈莊子齊物論析論〉,《漢學研究》第二期,1991年12月。
戴璉璋,〈嵇康思想中的名理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
戴璉璋,<郭象的自生說與玄冥論>,《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995年9月。戴景賢,〈論王弼認識論之立場及其思想來歷〉,收錄於《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戴璉璋,〈玄學中的音樂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7年3月。
戴景賢,〈中國美學思想中之神理說風骨論與其影響〉,收錄於《中國文字與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年。
顏崑陽,〈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1998年6月。
戴景賢,〈論王弼郭象思想之歧異〉,收錄於《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莊耀郎,郭象「莊子注」的方法論 ,《中國學術年刊 》,1999年3月。
周大興,〈何晏玄學新論〉,《鵝湖學誌》,1999年6月。
吳冠宏,〈莊子與郭象「無情說」之比較--以《莊子》「莊惠有情無情之辯」及其郭注為討論核心〉《東華人文學報》,2000年7月。
曾春海,〈嵇康的審美表現及生命美學〉,《哲學與文化》,2001年8月。
鄔昆如,〈中國形上學的三個向度〉,《哲學與文化》,2003年2月。
曾春海,〈王弼玄學與顧愷之的人物畫論〉,《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3年7月。
Mathias Obert,〈論述畫境——以現象學之觀點談中國山水畫與相關之理論〉,《中外文學》,2003年12月。
朱曉海,〈魏晉時期文學自覺說的省思〉,《淡江大學中文學報》,2003年12月。
陳鼓應,〈「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 〉,《臺大文史哲學報》,2004年5月。莊耀郎,《魏晉玄學影響論》,《六朝學刊》,2004年12月。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5年3月。
陳鼓應,〈道與物的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台大文史哲學報》,2005年5月。
吳冠宏,〈當代〈聲無哀樂論〉研究的三種論點商榷〉,《東華漢學》,2005年5月。
陳鼓應,〈論道與物的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台大文史哲學報》,2005年5月。
黃冠閔,〈神與物遊--論《文心雕龍》中的想像中介問題 〉,《漢學研究》,2005年6月。
陶禮天,〈視域融合:《文心雕龍》審美心物觀之建構論〉, 《政大中文學報》,2005年12月。
盧桂珍,〈生命的存在、限制與超越──嵇康學說中有關個體存有狀態之顯題化〉,《臺大中文學報》,2005年12月。
吳冠宏,〈從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一文中「情」之論述及其商榷談玄論與魏晉士風的合理關涉〉,《東華人文學報》, 2006年1月。
李耀南,〈論郭象玄學中的自生、性分和逍遙〉,《鵝湖》,2006年5月。
徐聖心,〈宗炳〈畫山水序〉及其「類」概念析論〉,《台大中文學報》,2006,6月。
盧桂珍,〈嵇康玄理中的思維方式〉,《六朝學刊》,2006年8月。
曾春海,〈「氣」在魏晉玄學與美學中的理論蘊義〉,《哲學與文化》,2006年8月。
賴錫三,〈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學」的整合道路〉,《台大中文學報》,2006年12月。
蕭馳,〈嵇康與莊學超越境界在抒情傳統中的開啟〉,《漢學研究》,2007年6月。

五、碩博士論文

蕭崇仁,《以視覺心理學探討氣韻生動意涵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陳昌明,《六朝「緣情」觀念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張鈞莉,《魏晉美學趨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林莉翎,《六朝物色觀念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江明玲,《六朝物色觀研究──從「感物」到「體物」的詩歌發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以創作主體為詮釋進路》,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童明昌,《六朝傳神畫論及其美學義涵之探究──以「形」、「神」辯證思維的落實與具現為詮釋進路》,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