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6106-1430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6106-143024
論文名稱
Title
從比較經濟制度的角度探討兩岸地方稅制差異之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ross- Strait Local Tax System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yste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1-1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2-06
關鍵字
Keywords
地方稅制、地方稅、比較經濟制度、土地稅
local tax, local taxation system,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land tax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6 次,被下載 488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885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發現,土地產權制度不同和政治體制及經濟發展條件的差異,是兩岸地方稅收制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前後「工商稅收」一直都是中國大陸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而主體稅目是營業稅、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三者都是共享稅目。「土地稅收」是台灣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主體稅目是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和房屋稅,三者都是獨立稅目。在1992年景氣最好時,土增稅收曾占地方稅收比重達71%。
本文是以比較經濟制度的角度從兩岸的經濟結構、賦稅制策、政治體制、產權所有制等四個層面,分析探討影響兩岸地方稅制變革之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中國大陸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在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主義經濟型態之下,實行計劃經濟、發展重工業,此時期的賦稅政策,認為只有國有經濟具有存在價值,不重視稅收,因此稅制相當簡化;改革開放以後,實施解除勞動力管制、引進外資及獎勵出口等措施,使得經濟結構產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在1980年建立涉外稅收制度,1983、1984年實施國營企業利改稅改革,1994年為因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並解決原稅制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配合的問題,實行「分稅制」對整個財政和稅收管理體制進行大幅度改革。「分稅制」明確劃分中央稅、地方稅及共享稅目的範圍和分享比例。這是中國大陸地方稅制第一次有明確獨立的體系。中國大陸現行地方稅結構係由城鎮土地使用稅等13個獨立稅目和營業稅等8個共享稅目所組成。
台灣早在1951年就已建立了地方稅收制度。現行有關國稅、地方稅的劃分,係依據1999年修正公布實施之「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劃分。自1950年至今,地方稅之稅目變化不大,被取消的稅有戶稅、屠宰稅、筵席稅(併入營業稅)、營業牌照稅(併入使用牌照稅);被停徵的稅有田賦。在1999年為配合修憲「精省」,再一次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將原屬省稅之營業稅劃為國稅,使用牌照稅和印花稅則劃為縣市稅,使得現行之地方稅稅目為:地價稅、田賦、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契稅、使用牌照稅、娛樂稅及印花稅。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ross-strait local tax system in view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ystem of land ownership. The Local Taxation of PRC comes from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axes including business tax, value added tax and income tax of business; while the local taxation of ROC comes from landing taxation including land value tax,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and house tax. In 1992,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accounts for 71%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boom in ROC.
This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Local taxation system with regard to the economical and non-economical factors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economic structure, tax policy , politics, 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Before 1978, PRC paid much attention 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OE)because of the planned economy. Bu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s extremely after 1978 because of lifting restraint of labor force , permission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xport promotion. Therefore, PRC established the levied taxes system on foreigners in 1980 and substitution of tax payment for profit delivery of SOEs in 1983 and 1984. In order to fi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RC reformed the system of tax distribution in 1994. The system of tax distribution has classified the Central taxes and Local taxes and sharing taxes. There are 13 independent taxes and 8 sharing taxes of the current Local tax system .
ROC has set Local tax system since 1951. According to the Law Governing the Allocation of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s as amended and promulgated in 1999, current taxes are classified National taxes and Local taxes. There were 4 taxes was repealled in the last decades, inculding household tax, slaughter tax, banquet tax, and business vehicles license tax and stopped imposing on agricultural land tax. Because of abridging the Taiwan-Province in 1999, the Law Governing the Allocation of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s has amended and the Local tax system has increased to 9 taxes. The business tax(vat) of Taiwan-Province has become National taxes, while vehicle license tax and stamp tax have become local tax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辭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範圍 10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195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地方稅收制度之演變 14
第一節 現行地方稅收制度 14
第二節 地方稅收制度之演變 16
第三節 地方稅徵收情形 37
第四節 地方稅目課徵內容及特性 45
第三章 1950年代以來台灣地方稅收制度之演變 54
第一節 現行地方稅收制度 54
第二節 地方稅收制度之演變 57
第三節 地方稅徵收情形 75
第四節 地方稅目課徵內容及特性 78
第四章 兩岸地方稅收制度之比較 90
第一節 兩岸地方稅收制度之比較 90
第二節 造成兩岸地方稅收制度差異的經濟因素 97
第三節 造成兩岸地方稅收制度差異的非經濟因素 102
第四節 兩岸地方稅收制度所面臨問題之異同處 105
第五章 結論 121
參考書目 12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書籍:
Flemming Christiansen&Shirin M.Rai著,黃烈修、潘兆民譯,中國政治與社會(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台北:偉伯文化,1999年。
Harvey S.Rosen著,黃寶嬌譯,財政學(Public Finance)。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2003年。
Steven Rosefield著,吳書榆譯,比較經濟體系:二十一世紀的文化、財富與權力(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CultureWealth And Power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5年。
于宗先、吳惠林,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之演變。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李誠,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台灣經濟發展之評價。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1997年。
---------、-------,奔向21世紀的台灣:突破經濟發展十大困境。台北:台灣中華,1996年。
于宗先,台灣經濟發展重要文獻。台北:聯經文化,1976年。
于明宜,”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早期的租稅努力,”財稅研究,第35卷第4期,(2003年7月):頁31-5。
尹仲容,”加速經濟發展與租稅改革-19點財經措施,”收錄於台灣財稅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文化,1976年。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治經濟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文化,1990年。
中國財政年鑒:2000。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2000年。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98-2004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2004)。
中國租稅研究會編,中華民國稅務通鑑九十年版。台北:中國租稅研究會,2001年。
財政部統計處編印,賦稅統計年報1996、2000-2003年。
財政部統計處編印,台灣省財政統計年報1994-2002年。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編印,台北市統計要覽1999-2002年。
高雄市政府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高雄市統計要覽1994-2002年。
文貫中等,WTO與中國:走經濟全球發展之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方孝謙,”關係、制度與中國政企研究,”中國大陸研究雙月刊,第46卷第4期(2003年7-8月):頁13-21。
王建煊,租稅法。台北:文笙書局,2003年。
王乾勇,”中共經濟改革與財政變遷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2000年。
王嘉瑋,”土地稅減徵對房地產市場之影響,”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2年。
王嘉州,”財政制度變遷時中央與地方策略互動之分析-以分稅制與廣東省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5期(2003年9、10月):頁81-99。
王緯珩、胡朝君,”完善現行地方稅制的幾點建議,”北京:稅務研究,第5期(2005年):頁81。
王鎮江,”中國大陸財政收支劃分制度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1999年。
朱澤民,”當前地方稅制之檢討與改進方向初探,”財稅研究,第26卷第3期(1994年5月):頁28-51。
江丙坤,中華民國經濟發展概況,問題及對策 (台北:經濟部,1984年),頁3。
江振南、陳韻如,”經濟增長與稅收負擔VAR模行之實證研究,”財稅研究,第36卷第1期,(2004年1月):頁86-106。
何東波,”地方政府增加財源的策略與作法,”財稅研究,第3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76-93。
何振一、閻坤、雷愛先,構造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財政體系。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余采等,稅收優惠政策與操作。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年。
余守章,”統籌分配稅制度改進之研究;基於促進財政努力之觀點,”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2002年。
吳文彬、林茂盛,兩岸稅制差異之比較研究。台北:財政部九十二年度研究發展專題報告,財政部稅制委員會,2003年11月。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2005年。
吳淑姿,”地方財政自主性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2003年。
李金桐,財政學。台北:五南圖書,1989年。
李建興,當代財政學。台北:新陸書局,2002年。
李善民等,財政與稅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瑞祥,台灣財政之研究(自殖民主義財政到民生主義財政)。台北:正中書局。
李察(Richard K.Diao),中共稅收制度(TAXATION SYSTEM OF COMM-UNIST CHINA)。香港:友聯研究所出版,1969年。
李國鼎,”台灣經濟發展背後的政策演變,”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1999年):頁19-20。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編篡,中華民國稅務通鑑。台北:財政部稅制委員會,1990年。
周憲文,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於鼎丞等,港澳台稅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東嘉生,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書局,1985年。
林德昌,廣東省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詮釋。台北:成文出版社,2001年。
林世銘,”我國地方稅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1988年。
林佑蓮,”政收支劃分法之政治經濟分析,”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2003年。
林柏兆,”分稅制下中央與省級的財政互動:委託-代理體制的轉變,”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3年。
林振國,”土地稅對我國財政的貢獻及應有之改進,”財稅研究,第27卷第4期(1995年7月):頁1-15。
林森田,土地經濟理論與分析。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林祖嘉,”加入WTO對大陸服務業產業結構的影響與衝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4年4月)。http//www.npf.org.tw,2004/4/28。
洪菁佩,”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的政治經濟分析,1945-1999,”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99年。
洪于佩,”我國各縣市地方經濟競爭力評比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胡俊坤,”我國地方稅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中國期刊網:宏觀經濟研究,第7期(2004年),頁47-50。
胡鞍鋼,挑戰中國:後鄧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選擇。台北:新新聞文化,1995年。
范錦明,中共賦稅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83年。
--------,中共地方財政收支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87年。
---------,”兩岸產業的分工與競爭,”兩岸與國際事務,第1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77-99。
韋端,”財政收支之變革及展望,”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1年4月。http//www.npf.org.tw/ ,2004/4/28。
孫克難,”中國大陸財政收支與稅制改革初探,”財稅研究,第35卷第2期(2003年3月):頁153-176。
----------,”台灣租稅結構、有效稅率與經濟成長,”財稅研究,第34卷第3期(2002年5月):頁20-30。
----------,”稅制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經濟前瞻(2002年7月):頁58-63。
-----------,”賦稅制度與經濟發展-台灣經驗的探討,”財稅研究,第3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1-31。
---------,台灣租稅負擔與租稅結構之檢討與稅制改革。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2002年。
----------,”台灣產業發展政策的回顧展望與財政限制,”財稅研究,第36卷第3期(2004年9月):頁9。
徐偉初、蘇靜娟,”地方財政收支與經濟成長-台灣的實證分析,”財稅研究,第35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16-38。
徐會希、李志勇、徐正云,”借鑒國際經驗改革我國地方稅制中的流轉稅體系,”北京:稅務研究,第5期(2005年):頁48-52。
徐瑞娥等,財經改革熱點。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
夏心怡,”台灣地區土地稅收入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1998年。
殷章甫、顏愛靜、林森田、周良惠,中外土地法制之比較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89年。
翁翠霞,”社經結構與經濟發展,”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2001年。
郝力平,經濟全球化、WTO與現代稅收發展。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年。
郝如玉,中國稅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高長、夏逸葦,”經濟全球化與大陸稅務改革新趨勢,”台北:財稅研究,第36卷第3期(2004年5月):頁79-88。
蕭峰雄、林美萱,”兩岸經濟和產業發展之回顧,”國政基金會,夏季刊(2003年4月)。http//www.npf.org.tw/ (2004/9/16)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對我國地方稅收入和有關比重的分析,”北京:稅務研究,第9期(2005年11月):頁41-45。
張秀蓮,”當前我國財政問題分析與財政改革展望,”台北:當代會記,第4卷第1期(2003年5月):頁103-120。
張哲誠,”中國大陸地方財政收支之研究,”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1998年。
張偉,中國稅收與GDP的分配。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張正坤,”我國所得稅租稅減免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二屆碩士論文,2003年。
張藝薰,”地方政府補助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2000年。
張素琴,”地方稅制改革探討,”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第21卷第104期(2000年3月):頁59。
梁朋,稅收流失經濟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許義忠,財政學。台北:五南圖書,2004年。
郭建中、羅能清、黃麗鯤,”中國大陸轉軌經濟中的稅收結構與功能變革之探討,”財稅研究,第37卷第1期(2005年1月) :頁30。
---------,中國大陸稅收制度,1950-1994。台北:五南圖書,1996年。
陳其茂,台灣經濟發展史。台北:新京文開發出版,2003年。
陳啟清,”國家與土地改革-戰後初期台海兩岸比較分析,”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陳妙香、李娟菁,”從經濟發展過程比較分析兩岸賦稅制度,”財稅研究,第35卷第3期(2003年5月):頁118。
陳金源,”我國地方財政問題之研究-從地方稅制探討,”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2001年。
陳津美,”我國不動產稅制結構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1998年。
陳紀瑜等,國家稅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國智,”土地稅與地方公共財源選擇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陳添壽,台灣政經發展策略。台北:黎明文化,1996年。
陳紹容,”台灣地區經濟成長與政治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2002年。
陳曉瑩,”台灣地區以土地稅做為地方主要財源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2002年。
陳險峰,”關于完善我國地方稅制的構想,”蘭州商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頁81。
曾巨威、陳津美,地價稅問題之研究。台北:財政部賦稅給格委員會,1989年。
曾國祥等,中國稅收理論前沿。北京:中國稅論出版社,2003年。
彭威康,”財產稅之課稅效果:Ramsey成長模型之應用,”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2002年。
楊緒春,中國過渡經濟下的財政制度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
陽春梅,比較稅制。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1999年。
項懷誠,中國財政50年。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
黃佩華、狄帕克(Christine P.W.Wong&Deepak Bhattasali)著,吳素萍、王桂娟譯,中國:國家發展與地方財政(China: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ub- National Finance)。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黃建興,”地方財政努力之分析,”財稅研究,第33卷第5期(2001年9月):頁47-55。
---------,”國財產稅制之研究,”財稅研究,第33卷第2期(2001年3月):頁33-45。
黃春生,台灣省地方財政收支分析及財源籌措之研究。台北:財政部稅制委員會,1980年。
黃淑惠,”各國財產稅稅制之比較研究,”財稅研究,第27卷第6期(1995年11月):頁169-189。
董克智、王建義、李曉強,”關于穩定地方稅制的思考,”理論探索,第6期(2003年):頁50。
楊聖明,中國宏觀經濟透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葛克昌,”統籌分配稅與地方自治,”月旦法學(2002年5月):頁77-101。
葛惟熹,中國稅收理論與政策。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
賈康、白景明,財政與發展(中國發展報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賈紹華,中國稅收流失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
傅豐誠,”大陸稅制的改革與發展,”中共研究,第37卷第3期(2003年3月):頁42-55。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
趙揚清,”地方政府運用土地增闢財源的策略與作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8月)。http//www.npf.org.tw/ ,2004/4/28。
劉仲藜等,中國財稅改革與發展。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年。
劉佐,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稅收制度的發展:1978-2001。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
-----,中國稅制五十年(一九四九年─一九九九)。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年。
-----,中國稅制概覽:2003年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
-----,簡明稅收知識問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劉國光、王洛林、李京文,199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經濟藍皮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2000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經濟藍皮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劉淑民等,中國加入WTO與稅收改革。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年。
劉群,”現行地方稅制問題分析與對策,”山東稅務縱橫,第4期(2002年):頁36。
蔣大鳴,新編國家稅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蔡吉源,”再論土地稅制改革-兼論桃園經驗,”財稅研究,第33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17-154。
---------、田君美,”市場社會制度與中共經濟改革,”台北:問題與研究月刊,第29卷第14期(1990年11月):頁82-97。
---------、林建次,”我國土地稅制下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對地價的影響,”財稅研究,第31卷第5期(1999年9月):頁2。
蔡麗惠,”高雄縣開闢新稅源方向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2003年。
鄭瑞莉,”中共稅制結構演變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1993年。
賴明政、孫明德,”中國大陸財政改革之總體經濟背景,”財稅研究,第36卷第5期(2004年9月):頁113-125。
薛榮久,中國加入WTO總論。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年。
謝慶奎、楊鳳春、燕繼榮,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
謝耀智、莊子禾,”兩岸租稅結構之探討-成長、穩定、公平之實證研究,”財稅研究,第37卷第5期(2005年9月):頁19-53。
謝國財,”關于改革和完善我國地方稅制的探討,”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第10期(2004年):頁26。
魏文欽、彭惠珠、單佩玲,”海峽兩岸土地課稅制度之比較研究,”財稅研究,第28卷第4期(1996年7月):頁115-150。
魏艾、王信賢、江秋雪、李茂、徐東海、馬浩然、張弘遠、舒中興,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羅伊˙鮑爾,中國的財政政策-稅制與中央及地方的財政關係。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年。
羅能清,大陸地區稅收制度與環境。台北:華立圖書,2004年。
羅正忠,”地方財政與規模經濟-台灣之實證分析,”財稅研究,第37卷第1期(2005年1月):頁67。
羅曉林、敖衛平,中國地方稅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
蘇育萱,”我國未來十年財政收支平衡重要性與可行性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2003年。
蘇怡如,”台灣地區地方稅制度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2002年。
蘇楨宏,”上海市與中央政府財政關係之研究-從抗衡與扈從的策略觀點分析,”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0年。

二、外文書籍:
Yang, Dali L, Beyond Beijing: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 New York:Routledge, 1997.

三、網站
人民網,http://www.peopledaily.com.cn/ ,2005/11/25。
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www.cier.edu.tw/ ,2005/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網站,http://www.chinatax.gov.cn/ ,2005/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http://www.mof.gov.cn/display/index.jsp/ ,2005/12/13。
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2005/12/27。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2005/09/0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