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6106-15144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6106-151445
論文名稱
Title
《于公案奇聞》析論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1-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2-06
關鍵字
Keywords
嚴刑除奸、對清官的期待、相信鬼神、公案小說、情節模式、斷案方式、獎善懲惡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4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論文分成五章節:
第一章緒論表明其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範圍。
第二章說明清官于成龍與《于公案奇聞》的關係:
歷史上享有清譽的于成龍更有兩位,據史料資料談于成龍之生平事蹟;
《于公案奇聞》纂輯,談本書的編者、出書年代、卷次、內容分類等;
《于公案奇聞》價值,談本書對於後代文學研究的價值。
第三章為進入《于公案奇聞》之主要部份,將情節模式與斷案方式做一論述。
全書總計有27個公案故事,清官斷案在於平反冤獄,依其介入的程度可分成:(一)清官複審案件與(二)他人訴冤。
依作案的緣由,將故事情節分成三大類:(一)財物,(二)女色,(三)財物與女色的訟案;條列說明各類型的故事。
清官斷案依情節模式而有不同的審案方式,有人智判案、有神明協助、有鬼魂訴冤、有靈異現象,使得清官斷案更具緊湊性與刺激性。
第四章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公案故事的文化意涵。
就故事情節彙整公案文化意義:(一)獎善懲惡,(二)對清官的期待,(三)對嚴刑除奸的通融,(四)相信鬼神。
從心理、從文化、從文學看公案小說的文化意義,及其對於日後的文學影響。
第五章結論。
將《于公案奇聞》之內容、人物、情節結構做一個總結性說明,因此類型之公案小說已走到盡頭,據此做個大略說明。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第二章 于成龍與《于公案奇聞》
第一節 于成龍其人其事
第二節 《于公案奇聞》纂輯
第三節 《于公案奇聞》的價值
第三章 情節發展模式與斷案方式
第一節 情節發展模式
第二節 斷案方式
第四章 公案故事的文化意義
第一節 獎善懲惡
第二節 對清官的期待
第三節 對嚴刑除奸的通融
第四節 相信神鬼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古籍文獻
【漢】劉向編撰,《列女傳八卷》。
【漢】司馬遷,《史記》。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十三經注疏•尚書》。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
【清】《于公案奇聞》。

專著(以下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中文著作
小野四平,《中國近代白話短篇小說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 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麥田出版社,1993年
艾 斐,《小說審美意識》,北京市文化出版,1998年。
吳士餘、倪為國,《中國小說與文化思維》,上海三聯書局,2000年10月。
呂小蓬,《古代小說公案文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孟犁野,《中國公案小說藝術發展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孟 瑤,《中國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書林出版社,1994年1月。
金人嘆、吳果遲編著,《斷案菁華—大清拍案驚奇》,海峽文藝初版社。
阿 英,《小說三談》,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孫一珍,《明代小說的藝術流變》,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年10月。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張國風,《公案小說漫畫》,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
曹亦冰,《俠義公案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久大文化出版社,1990年5月。
陳炳熙,《古典短篇小說藝術新探》,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陳惠琴,《傳奇的世界:中國古代小說創作模式研究》,北京師範大學,1999年。
黃岩柏,《中國公案小說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黃岩柏,《公案小說史話》,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楊孝濚,中國社會思想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2年1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12月。
賈文昭、徐召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3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7月。
劉翔,《中國統價值觀念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93年4月。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歐陽健,《明清小說采正》,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1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9月。
張勁松,《中國鬼信仰》,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年月。
陳平原,《神神鬼鬼》,大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7月。
傅才武,《中國人的信仰與崇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二)翻譯著作
朱耀偉編譯,《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駱駝出版社,1992年4月。
伊夫•塔迪埃著,史忠義譯,《20世紀的文學批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
佛克馬(Douwe Fokkema)、布思(Elurd Lbsch),《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羅•埃斯卡皮著,顏美婷編譯,《文藝社會學》,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2月。

期刊論文
卜安淳,〈什麼是公案小說〉,《古典文學知識》,1990年1月。
卜安淳,〈公案小說的創作藝術〉,《古典文學知識》,1992年6月。
卜安淳,〈公案小說與古代司法〉,《古典文學知識》,1992年5月。
王永洪,〈清官原形批判〉,《文藝評論》,1998年5月。
王湘華,〈清代白話公案小說著力表現超人力因素的動機〉,《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第17卷第1期
王琰玲,〈論傳說故事中箭垛式人物的形成與消失—以《新民公案》中的郭子章為例〉,東方人文學誌第卷第期,2003年6月。
王爾敏,〈清代公案小說之撰著風格〉,《中國文史研究集刊》第四期。
王爾敏,〈清代公案小說之撰著風格〉,《中國文哲研究專刊》第4期,1994年3月。
王 毅,〈明代通俗小說中清官故事的興盛及其文化意義〉,《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4期。
王學春,〈近百年包公研究評述〉,《開封大學學報》,第15卷第1期,2001年3月。
王璦玲,〈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導言〉,《中國文史研究通訊》第14卷第4期,2004年12月。
王璦玲,〈洗冤補恨—清初公案劇之藝術特質與其文化意涵〉,《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6月。
皮述民,《論「章回小說」應正名為「卷回小說」—明清長篇小說體製演進之考察》,《中國學術年刊》第2卷,1978年6月。
任世雍,《小說中的故事與情節》,《文藝月刊》139期,1981年1月。
朱全福,〈從神判走到人判—淺議《三言》公案小說中的判官形象〉《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12月第17卷第4期。
何谷理,〈章回小說發展中涉及到經濟技術因素〉《漢學研究》第六卷第一期,77年6月。
何冠驥,(從張鼎智勘魔台羅看平反公案劇的結構公式),《東方文化》,22卷2期,1984年。
吳光玉、賴瓊正,〈歷史的盲點—《三言》《二拍》兩性公案題材小說文化論證之二〉《海南師院學報》第4期,1998年。
宋致新,〈女伴男裝、巧斷公案:16世紀中西方戲劇中的獨特女性形象〉《江漢論壇》,2004年11月。
巫仁恕,(明代的司法與社會-從明人文集中的判讀談起),《法制史研究》,第二期,2001年。
杜芳琴,(明清貞節的特點及其原因),《山西師大學報》,第24卷第4期,1997年。
林志遠,〈談以「報」為主題的唐人俠義小說〉,《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3月。
林保淳,(中國古代公案小說概述),《中國古典小說賞析與研究》,1993年。
林美君,〈從「太平廣記」「精察」類看「公案小說」的雛形〉,《國立台北商專學報》第46期,1997年6月。
林璀瑤,〈奸、邪、淫、盜:從明代公案小說看僧侶的形象〉,《歷史教育》第9卷第10期,2003年12月。
武潤婷,〈試論俠義公案小說的形成與轉變〉,《山東大學學報》第1期,2000年。
竺洪波,(公案小說與法制意識-對公案小說的文化思考),《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3期。
施忠賢,〈魏晉南北朝「善惡報應」之問題釐清〉,《文藻學報》,2000年3月。
柳立言,(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新史學》,2卷4期,1991年。
柳 依,(對公案文學研究的幾點看法),《中州學刋》,1992年第1期。
苗懷民,〈論中國古代文言公案的故事模式和敘事特性〉,《古今藝文》第29卷第1期,2001年11月。
苗懷明,〈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公案小說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4月。
苗懷明,〈中國古代公案小說的源流與藝術特色〉,《華夏文化》,2001年3月。
苗懷明,〈明代短篇公案小說集的商業特性與文學品格〉,《社會科學》,2001年3月。
苗懷明,〈清代中後期出版業的發展與與清代公案俠義小說的繁榮〉,《編輯學刊》,1997年2月。
苗懷明,〈清代公案小亦小說的傳承與創新〉,《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1月。
苗懷明,〈論中國古代公案小說與古代判詞的文體融合及其美學品格〉《齊魯學刊》,2001年第1期。
夏 邦,(略論包公的人治司法模式),《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孫靜波,〈文學作品情節的提煉〉,《淮北煤師院學報》第1期,1997年。
徐忠明,(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視野中的清官司法),《中山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徐忠明,(從明清小說中看中國人的訴訟觀念),《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徐信義,〈論《劉公案》鼓詞〉,《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2002年3月。
殷登國,〈中國自古以來的貞操觀〉,《家庭月刊》,1980年1月。
皋于厚,〈明代公案小說的發展演進〉,《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第6期,1999年。
皋于厚,〈明清小說的吏役形象〉,《山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6期,2000年。
馬幼垣,〈明代公案小說的版本傳統--龍圖公案考〉,《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1980年6月。
張彬村,(明清時期寡婦守節的風氣-理性選擇的問題),《新史學》,10卷2期,1999年。
程毅中,(包龍圖百家公案與明代小說公案),《文學遺產》,第1期,2001年。
黃立新,(簡論古典小說中的清官形象),《上海大學學報》,第2期,1996年。
趙文靜,(漫談包青天與清官),《華夏文化》,1995年。
趙永年,(明清小說的特點),《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1年。
齊裕焜,(公案俠義小說簡論),《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
蔣星焜、杜輝,(古代清官對加強現代廉政建設的啓示),《福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4期,2000年。

學位論文
王琰玲,《明清公案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余定中,《宋代小說中的困境情節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江婉華,《明中葉至清中葉商人與戲曲之關係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朴炫坤,《三俠五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呂幸珍,《元代包公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李淵騰,《話本小說之世界觀》,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李淑齡,《聊齋誌異話本的敘述模式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邱芳津,《宋代果報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馬幼桓,《中國通俗文學中包公傳統》,美國耶魯大學博士論文,1971年。
咸恩仙,《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美玲,《從古典小說的鬼觀察鬼信仰的心理與文化現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智聰,《從公案到偵探晚清公案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范長華,《元代報冤類雜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張慧貞,《施公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張鴻志,《施公案的江湖世界》,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楊淑媚,《施公案研究》,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鄭安宜,《龍圖公案之公道文化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鄭春子,《明代公案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廖鴻裕,《海公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美玲,《施公案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霍建國,《三言公案小說的罪與罰》,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龍潔玉,《元雜劇包公戲與明包公小說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碩所士論文,2000年。
應裕康,《從古典小說的鬼觀察鬼信仰的心理與文化現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6.19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6.19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