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6107-19200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6107-192008
論文名稱
Title
公營事業與台灣政商關係的形構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1-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2-06
關鍵字
Keywords
政商關係、公營事業、民營化、民進黨、國民黨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4 次,被下載 287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870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龐大的公營事業體系,源自國民黨政府於戰後接收日本殖民時期壟斷資本的經濟體系,並將之納歸國有。公營事業在生產業、製造業、運輸通運業和金融業皆具有獨占或寡占地位,嚴密掌控台灣的產業和金融高地。公營事業在台灣經濟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扮演引領民間資本發展的角色。
隨著市場的自由化,公營事業的獨佔地位已不復存在。而公營事業所背負的政策包袱,更使得公營事業的經營成效不彰,成為政府財政上的包袱。政府自一九八○年代在公營政策上轉向,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民營化政策,並宣稱是為了改善事業的經營效率。然而,在民營化的過程中,發生些許為人所詬病的弊案,像是威京集團以受人爭議的方式收購中華工程與中石化,中鋼,以及台肥釋股弊案等。這些弊案所涉及的企業集團都與執政當局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使我們不禁懷疑民營化是否如政策所宣示的一樣,只是為求改善公營事業的經營效率與減低政府的包袱。或者,在改善效率的表面之下,還隱藏著政府試圖透過民營化來建立其政商關係。
二○○○年台灣完成首次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上台後曾宣稱要對民營化政策進行檢討。然而在實際政策的執行上,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民營化亦有不少的爭議,例如兆豐金控官股民營、中華電信釋股富邦國泰等案。似乎民進黨政府仍追隨國民黨的腳步,將民營化視作利益分配的工具,以建立其所屬的政商關係。
本文試圖從政治經濟的面向來探討台灣公營事業與政商關係之間的關聯。希望透過本文的研究,來瞭解公營事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隨著政商關係的變遷而改變,民營化與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建立有什麼關聯,又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民營化的方式、民營化的對象,以及所欲建立的結盟對象上又有什麼異同之處。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相關理論探討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五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20
第六節 章節安排 22
第二章 戰後台灣公營事業與政商關係的發展(1945∼1987) 23
第一節 威權的黨國體制 23
第二節 威權體制下的政商關係 30
第三節 公營事業在威權體制下政商關係中的角色 34
第三章 民營化與國民黨政權的維繫(1988∼1999) 49
第一節 國內外政經結構的轉變 49
第二節 民主轉型期政商關係的重組 56
第三節 民營化與政商關係的重組 68
第四章 政黨輪替後的民營化發展(2000∼2004) 85
第一節 政黨輪替後政經結構的轉變 85
第二節 民進黨政商關係的建構 96
第三節 民營化與民進黨政商關係的建構 104
第五章 結論 131
參考文獻 14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Abramovitz, Mimi. 1986. “The Privatiz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A Review,” Social Work, Vol. 31, No. 4, pp. 257-264.
Buchanan, James M.. 1988.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s Reborn,” Challenge, Vol. 31, No. 2, pp. 4-10.
Byrnes, Patricia, et al. 1986.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Further Evide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68, No. 2, pp. 337-341.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04.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Taipei: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eigenbaum, Harvey B. and Jeffrey R. Henig. 1994. “The Political Underpinnings of Privatization: A Typology,” World Politics, Vol. 46, No. 2, pp. 185-208.
Feigenbaum, Harvey B. and Jeffrey R. Henig. 1997. “Privatization and Political Theo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inter, 50, No. 2, pp. 338-355.
Goodman, John B. and Gary W. Loveman. 1991. “Does Privatization Serve the Public Intere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Vol. 69, Issue 6, pp. 26-38.
Goodrich, Jonathan N.. 1988. “Privatization in America,” Business Horizons, Vol. 31, No. 1, pp. 11-17.
Hanke, Steve H.. 1985. “Privatization: Theory, Evidenc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5, No. 4, pp. 101-113.
Hanke, Steve H.. 1987. “Privatization versus National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6, No. 3, pp. 1-3.
Held, David. 1995. Models of Democracy. 《民主的模式》,李少軍、尚新建譯,台北:桂冠。
Lijphart, Arend. 2001.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民主類型》,高德源譯,台北:桂冠。
Milne, R. S. . 1992. “Privatization in the ASEAN States: Who Gets What, Why, and With What Effect?” Pacific Affairs, Vol. 65, No. 1, pp. 7-29.
Pack, Janet Rothenberg. 1987. “Privatization of Public-Sector Servi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 Management, Vol. 6, No. 4, pp. 523-540.
Savas, E. S.. 2005.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民營化歷程:公部門、非營利、企業的夥伴雙贏之道》,黃煜文編譯,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Schmitter, Philippe C.. 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 36, No. 1, pp. 85-131.
Schneider, Ben Ross. 1988. “Partly for sale: Privatization and State Strength in Brazil and Mexico,” 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and World Affairs, Vol. 30, No. 4, pp. 89-116.
Skocpol, Theda. 1998.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國家與社會革命》,劉北城譯,台北市:桂冠。
Stiglitz, Joseph E.. 2002.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全球化的許諾與失 落》,李明譯,台北:大塊。
Vickers, John and George Yarrow. 1991. “Economic Perspectives on Privat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5, No. 2, pp. 111-132.
Weiss, Linda. 1995. “Governed interdependence: rethinking the government-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East Asia,” The Pacific Review, Vol. 6, No.4, pp. 589-616.
Winckler, Edwin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No. 99, pp. 481-499.
刁曼蓬,1995a,「財團瞄準金色獵物-公營事業落入私囊」,《天下雜誌》,164期,頁48-59。
刁曼蓬,1995b,「財團接管國民黨?」,《天下雜誌》,168期,頁174-182。
刁曼蓬,2003,「中華電信民營化-還富於民?出賣競爭力?」,《天下雜誌》,286,76-84。
刁曼蓬,2005,「中華電信民營化後,挑戰更大」,《天下雜誌》,329。
刁曼蓬,2006,「政府失靈 人民負債」,《天下雜誌》,346。
中華徵信所,2000,《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
方德琳,1995,「鄭溫清該當何罪?」,《財訊》,163期,頁232-236。
王建民,2006,《民進黨政商關係研究》,台北:水牛。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唐山。
王振寰,1993a,「反對運動與台灣政治轉型」,收錄於王振寰著,《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頁21-60。
王振寰,1993b,「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收錄於王振寰著,《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頁61-96。
王業立,2001,《比較選舉制度》,3版,台北:五南。
王毓香,1997,《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經營績效之比較 - 以中石化、中工、中鋼及陽明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瑞克,2002,「陳總統帶老闆到鳥不生蛋地方投資」,《財訊》,245,174-177。
台灣勞工陣線,1999,《新國有政策-台灣民營化政策總批判》,台北:商周。
台灣智庫網站,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2006.06.12。
民生報,2002,「台商在美遊說」,2002.08.20,A2版。
田習如,1998a,「黨營事業瘋狂大躍進」,《財訊》,197期,頁157-161。
田習如,1998b,「劉泰英、尹衍樑是最壞示範」,《財訊》,198期,頁124-127。
田習如,2002,「揭開阿扁國營事業接收術」,《財訊》,242期,頁158-162。
立法院,1987,《立法院公報》,76卷,104期。
立法院,1989a,《立法院公報》,78卷,20期。
立法院,1989b,《立法院公報》,78卷,27期。
立法院,1990,《立法院公報》,79卷,56期。
立法院,1997,《立法院公報》,86卷,47期。
立法院,2004,《立法院公報》,93卷,8期(上)。
成奈米,2003,「扁政府顛覆台灣三大工商團體」,《財訊》,258,124-127。
朱雲漢,1992a,「寡占經濟與威權統治體制」,收錄於蕭新煌等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139-160。
朱雲漢,2002,「政黨輪替與政商關係重組」,《中國時報》,2002.01.21,2版。
朱雲漢著,靳菱菱譯,1992b,〈台灣政權轉型期政商關係的再結盟〉,《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七卷第四期,頁58-78。
江慧真,2003,「朝野角力 大選前哨戰」,《中國時報》,2003.04.11,6版。
行政院主計處,《94年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389&ctNode=3247。
行政院主計處,1996,《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609&ctNode=3572。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與問題檢討」,http://www.cepd.gov.tw/upload/SECT/Privatization/qa/report@343369.95780806226@.ppt。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情形」,http://www.cepd.gov.tw/upload/SECT/Privatization/qa/privation940503@505993.34615918767@.ppt。
余麗姿,2003。「昨緊急喊停 中華電信釋股 擬採中鋼模式」,《聯合報》,2003.11.29,A2。
吳佩玲,2003,「中油桃園廠 苛扣加班費」,《聯合報》,2003.07.04,B2版。
吳典蓉、陳嘉宏、劉添財,2001,「張揆:尊重立院參與決策權 同意復工關鍵」,《中國時報》,2001.02.13,2版。
吳采樺,2004,《「發展型國家」已是遙遠的過去? 以經歷政權轉移的台灣為例(1996~2004)》,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若予,1990,「所有權制的轉換與國家機關角色」,《中國論壇》,第30卷,第9期。
吳若予,1992,《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吳壽山、楊馥如,1999,「台灣地區公營事業部份民營化績效之解析」,收錄於周添成編,《台灣民營化的經驗》,頁201-270。
呂彥慧,2000,《股權結構、監督機制、轉投資、交叉持股與公司經營績效之關係-以台灣新上市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秋遠,2000,「政黨理念與政治現實的碰撞:國民黨與民進黨財經政策之比較」,《問題與研究》,39卷,11期,頁1-29。
李以心,2003,「陳建隆為什麼下台」,《財訊》,258,164-169。
李正宗,2001,《勞工團體參與民營化政策過程之研究--以中石化工會個案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達,2002,《我國少數政府存立之因:倒閣不可能性之探討》,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李莉珩,2002,「公營事業民營化時程 經建會大幅提前」,《聯合報》,2002.08.21,2版。
李順德,1996,「商總改選延至年底 王又曾將競選連任」,《經濟日報》,1996.05.08,13版。
李順德,2000,「峰迴路轉 國民黨支持唐飛組閣非入閣」,《經濟日報》,2000.04.01,2版。
李順德,2001a,「台灣管理學會成立 阿扁財經幕僚顯影」,《經濟日報》,2001.06.29,15版。
李順德,2001b,「台灣管理學會明天成立 游錫堃掌舵」,《經濟日報》,2001.06.25,1版。
沈慶京,1998,《突圍》,台北:商智文化。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灣經驗與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
周添城,1992,「權力邊陲的中小企業」,收錄於蕭新煌等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97-118。
周添城,1998,「民營化、產業政策與財團化」,收錄於周添城編,《台灣民營化的經驗》,頁321-364。
周添城編,1998,《台灣民營化的經驗》,台北:中華徵信所。
周德惠,1997a,「電機電子公會 要提高發言分貝」,《聯合報》,1997.01.31,19版。
周德惠,1997b,「高清愿 獲選連任工總理事長」,《聯合報》,1997.02.25,19版。
周德惠,2000a,「工總改選 疑有人企圖集體綁樁」,《聯合報》,2000.04.08,4版。
周德惠,2000b,「工總改選 理事紛辭 面臨分裂」,《聯合報》,2000.0414,1版。
林宗弘,1999,「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修正大黑幕」,http://www.coolloud.org.tw/news/trackback.asp?tbID=24564。
林忠正,1992,「威權主義下弱勢團體相互剝削的循環-台灣經濟體系的解剖」,收錄於蕭新煌等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161-196。
林忠正,1995,「對公營事業預算運作的看法」,收綠於張清溪編《解析經濟壟斷》,頁57-60。
林怡秀,2000,「誠泰銀行董事長 林誠一:與卡西迪簽約無關總統」,《聯合晚報》,2000.07.07,4版。
林建宏,1994,《公營事業民營化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政鋒,2002,「不聽話就走人」,《經濟日報》,2002.12.17,2版。
林美玲、蕭旭岑,2000,「唐飛:經部報告 理由不足 核四應續興建」,《聯合報》,2000.10.01,1版。
林博文,1992,「蔣中正與商人」,收錄於蘇子琴等著,《權與錢-透視台灣政商 關係》,頁17-30。
林新輝,2000,「賴國洲掌台視 澄社聲明反對」,《聯合報》,2000.08.13,4版。
林新輝、蕭旭岑,2002,「郵儲金撥款前 台高鐵須公佈承包項目」,《聯合報》,2002.06.15,1版。
林聰敏,2003,《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經營績效比較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信,1989,「理監事改選 任期已滿的理事長一再拖延 商總「廢弛會務」引起不滿」,《聯合報》,1989.12.06,6版。
侯寶美,2002,「唐榮鋼鐵民營 62人再度失業」,《聯合報》,2002.10.16,18版。
姚鍾文,2003,《公營事業民營化後之長期績效評估》,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承璞,2003,《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
洪貞玲,1998,「國民黨氣死老百姓-國民黨入主北誼興業始末」,《財訊》,193,頁156-157。
洪家寧,2003,「反私有化挑戰民營化的成功邏輯」,http://www.worker-democracy.com.tw/xxx.asp?eID=186。
洪偉洲,2005,《公營銀行民營化經營績效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延陵,1992,「歷任總統與商人關係」,收錄於蘇子琴等著,《權與錢-透視台灣政商關係》,11-16。。
范凌嘉,2004,「立委:第一金併購 圖利財團 70億」,《聯合報》,2004.02.07,A11版。
凌佳琪,2002,《福利國家、公民資格與消費文化的衝擊》,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凌珮君,2000,「民進黨立委:阿扁跳票? 加碼實施?」,《聯合報》,2000.06.30,3版。
財政部,2004,《財政統計年報》,http://www.mof.gov.tw。
高凌雲,2001,「售艦 台灣政經研究院使力」,《聯合晚報》,2001.03.22,2版。
康添財、鄭金川,1999,「立委金權關係全面解剖」,《商業週刊》,586,587期,頁32-38。
張青等,2001,「監督國營事業 立委擬修法增設委員會」,《聯合報》,2001.03.11,3版。
張家銘,1991,「戰後台灣地區企業與政府關係-一種家父長的政治經濟權威結構」,《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6卷,第1期,頁13-34。
張晉芬,2002,《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台北:中研院社研所。
張海琳,1996,「公營事業五年內完成民營」,《經濟日報》,1996.12.29,2版。
張清溪編,1995,《解析經濟壟斷》,台北:前衛。
張義宮、張運祥,2002,「工商協龍頭改選 黃茂雄獲政府支持」,《經濟日報》,2002.06.06,4版。
張鐵志,1999,《資本主義發展與民主化--台灣的新政商關係與國民黨政權維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永煌等編著,2000,《拍賣國民黨-黨產大清算》,台北市:財訊。
盛治仁,2000,「總統閣揆不同政黨 遇事故哪個黨該負責」,《聯合報》,2000.04.01,15版。
許志強,2003,「扁讚國營事業 業界小吐槽」,《中國時報》,2003/08/14,版。
許金龍,2001,「郭炎土 接中鋼 經部官員:違法,不符公股規定」,《聯合報》,2001.05.30,3版。
許陽明主編,1991,《全國民間經濟會議實錄 第二部份》,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許嘉猷,1992,「台灣農民階層剖析」,收錄於蕭新煌等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53-72。
郭瓊俐,2000,「吳乃仁再轟唐飛 指民進黨苦撐待變」,《聯合報》,2000.08.09,2版。
郭瓊俐,2002,「李登輝:消滅農會 政權攏會嘸去」,《聯合報》,2002.09.24,4版。
郭瓊俐,2003,「國營事業 預算表決大戰 藍綠互有勝負」,《聯合報》,2003.05.31,A4版。
郭瓊俐、林美玲,2000,「吳乃仁:對唐飛已無期待與耐心」,《聯合報》,2000.08.08,2版。
陳水扁,2000,「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就職演說」,http://www.president.gov.tw/1_president/subject-043.html。
陳玉華,2000.06.04,大型行庫改選 非常綠化,中國時報,6版。
陳秀蘭,2002,「陳朝威不妥協 淡出扁團隊」,《經濟日報》,2002.06.14,4版。
陳尚懋,1998,《台灣銀行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通,1992,台灣地區政商關係之演變,國家政策雙週刊,37期,頁3-5。
陳俊光,「陳博志:民營化做法需要檢討」,《中國時報》,2000.05.25,版6。
陳建宏,1998,《民營化對公營事業財務及營運績效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師孟等,1992,《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北:自立晚報。
陳敏鳳,2002,「賴國洲也要組智庫」,《聯合晚報》,2002.01.15,4版。
陳淑梅,1991,「中央投資賣股票,股票就下跌」,《商業週刊》,176期,頁23-25。
陳德安,2002,「美國福爾摩沙基金會成立」,《聯合報》,2002.05.31,6版。
陸倩瑤,2003,「兆豐金 收編官股 數度扮演救火員」,《聯合報》,2003.05.23,A6版。
傅沁怡,2003,「鄭深池 代表聯電任兆豐金董事長」,《聯合報》,2003.06.02,C1版。
彭威晶,2000,「陳水扁:有空間不代表就要加稅」,《聯合報》,2000.05.08,2版。
彭慧明,2002a,「台灣科協明成立 扁李將出席」,《聯合報》,2002.01.10,4版。
彭慧明,2002b,「台灣科協 與玉山協會拚場味濃」,《聯合報》,2002.01.10,4版。
童清峰,1992,「蔣經國與商人」,收錄於蘇子琴等著,《權與錢-透視台灣政商關係》,頁37-46。
華英惠,2001a,「經建會建議不宜擴大社福支出」,《聯合報》,2001.04.17,6版。
華英惠,2001b,「經建會指出 社福支出若增加 不利經濟」,《聯合報》,2001.04.23,22版。
黃子俊,2003,「國營綠色董事長硬叫獲利翻紅」,《商業周刊》,813期,頁82-84。
黃玉婷,2002,《公平與效率之政策論證:以台汽民營化過程中釋放偏遠服務路線為個案探討》,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秀端、陳鴻鈞,2006,「國會中政黨席次大小對互動之影響―第三屆到第五屆的立法院記名表決探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卷,3期,頁385-415。
黃宗昊,2004,「台灣政商關係的演變:歷史制度論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4期,頁35-72。
黃真瑋,2003,「為什麼反對公營事業民營化?」 ,http://www.coolloud.org.tw/news/trackback.asp?tbID=61604。
黃煌雄等編著,2000,《還財於民-國民黨黨產何去何從?》,台北市:商周。
黃嘉裕,2002,「台科協11日成立 落實綠色矽島願景」,《經濟日報》,2002.01.03,15版。
黃嘉裕、謝偉姝,2002,「台灣科協成立 不走大陸投資路線」,《經濟日報》,2002.01.12,3版。
黃德福,2000,「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問題與研究》,39卷,12期,頁1-24。
楊玉玫,1996,《我國國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中工會扮演之角色--以中鋼公司、台機公司為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
萬中一,2001,「明年元旦升旗典禮要企業化」,《經濟日報》,2001.11.21,37版。
經濟日報,2001,「把玉山精神推廣至兩岸三地 建立全球華人知識經濟共同體」,《經濟日報》,2001.04.30,20版。
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2001,《經濟部所屬事業民營化》,台北: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
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2006,《經濟部所屬事業民營化專題報導》,http://www.moeacnc.gov.tw/CNCF/CNCF0500.html,2006.10.24。
廖修品,1999,《電信民營化政策中公、私部門互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
監察院,2003,「92交正26中華電信釋股案文」,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糾正案/92/09200015492交正26中華電信釋股案文.doc。
劉時榮,2003,「中華電信民營化時程將延後」,《聯合報》,2003.05.31,A4。
劉進慶等,2005,《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編輯部,2006,「最大一次財富重分配:誰來監理」,《天下雜誌》,331。
蔡玉真,2001,「張榮發交銀借款逾百億 鄭深池竟成交銀董座」,《今週刊》,241期。
蔡惠貞,「林全支持公營事業減緩釋股」,《中國時報》,2000.05.25,版6。
蔡慧蓉,2002,《政黨輪替與「全民政府」:民主鞏固或反挫?》,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鄭秋霜、許玉君,2001,「台灣智庫 綠光閃耀」,《經濟日報》,2001.12.31,5版。
鄧蔚偉,1991,「六年國建計畫 四項財源管道」,《聯合報》,1991.02.24,11版。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蕭新煌,1992,「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收錄於蕭新煌等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p.
蕭新煌等著,1992,《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
總統府,2001a,「經發會的共識與結論-兩岸組總結報告」,http://www.president.gov.tw/2_special/economic/index-91.html,2006.09.20。
總統府,2001b,「經發會的共識與結論-財金組總結報告」,http://www.president.gov.tw/2_special/economic/index-92.html,2006.10.05。
聯合報,1997,「山區、營運虧損路線 可能無民營客運接手」,《聯合報》,1997.01.09,3版。
聯合報,2000,「記協發表聲明:利益交換的人事安排」,2000.08.19,4版。
聯合報,2001,「為年底選戰佈局 也為兩岸三通版圖分配預作準備」,2001.07.12,2版。
謝金河,2003,「陳建隆到底該當何罪?」,《財訊》,258,174-177。
謝偉姝、林淑媛,2004,「總統宣示 14家金控 後年減為七家」,《經濟日報》,2004.10.21,A1版。
謝聖斌,2004,「扁政府財團化」,《中央日報》,2004.04.28,4版。
鍾年晃,2000,「扁:全民政府未失敗」,《聯合報》,2000.10.05,2版。
鍾雲蘭,1991,「籌措六年國建資金 郝揆:加速國營事業民營化」,《聯合報》,1991.05.29,11版。
瞿宛文,1995,「金權不去,民營化不來」,《天下雜誌》,164期,頁67。
瞿宛文,1997,「產業政策的示範效果-台灣石化業的產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7期,頁97-138。
瞿宛文,2003,「國家與資本主義的發展-評論《解構黨國資本主義》」,收錄於瞿宛文編《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頁231-252。
瞿宛文,2004,〈後權威下再論「民營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三期頁29-59。
瞿宛文、洪嘉瑜,2003,「自由化與企業集團化的趨勢」,收錄於瞿宛文編《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頁51-96。
瞿宛文編,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台北:唐山。
羅兩莎、陸倩瑤,2003,「總統大選前變身戲上演 官股讓座 鄭深池將穩掌兆豐金」,《聯合報》,2003.05.23,A6版。
蘇子琴,1992a,「李登輝與商人」,收錄於蘇子琴等著,《權與錢-透視台灣政商關係》,頁47-58。
蘇子琴,1992b,「轉變中的政商遊戲模式」,收錄於蘇子琴等著,《權與錢-透視 台灣政商關係》,頁179-186。
蘇子琴等,1992,《權與錢-透視台灣政商關係》,台北:新新聞。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