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6113-23355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6113-233555
論文名稱
Title
高雄市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執行現況與因應策略看法之研究
A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Parents’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Coping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Legislation in Kaohsiu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1-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2-06
關鍵字
Keywords
零體罰、親師溝通、因應策略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daptive Strategy,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3 次,被下載 82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24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執行及因應策略的相關看法,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問卷為調查工具,蒐集資料。採取叢集分層抽樣的方式,教師依分區教師總額比例,分層隨機抽取30所國中為受測樣本共計415份。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部分,包括原高雄市北區、中區、南區及大鳳山區、大旗山區、大岡山區計分層隨機抽取7所國中家長共600份。資料處理以平均數、標準差、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得到的結論:
  一、有三成左右的國中教師及家長,知覺校園仍存在體罰行為。僅有六成五的教師表達絕不體罰的信念。
  二、國中教師普遍認為,訂定合宜的獎懲方式避免學生反感,以及安排多元適性課程、提高正向管教知能,是零體罰重要的策略。
  三、學務處需要增加協辦行政人力,並結合警政及社政資源,及時介入協助教師處理學生問題。
  四、學校應加強學生尊師重道的倫理教育。教師應加強親師溝通聯繫,並注意溝通技巧。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管教專業知能,並培養正向管教思維,棄用體罰方式管教學生。
  二、教育局與國中在家庭育部分需投入更多心力,並加強偏鄉地區零體罰政策的溝通宣導,整合各界資源共同推動零體罰政策。
  三、國中教師應重視親師溝通的重要性,多關心弱勢學生,以呼應社會及家長對零體罰政策的期待。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over the opinions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towards the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in Kaohsiung City junior high schools. Via academic research, onsite observations, and questionnaires, this research was also able to find out the various adaptive strategies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when the policy was implemented. Utilizing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the number of teachers sampled was in accordance to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in the city, so 415 questionnaires from 30 schools were executed i.e. 7.09% of a total of 5849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ltogether in 2011. As for questionnaires from parents, 600 questions were executed. These parents were gathered from 7 junior high schools including the North, Central, and South District of Kaohsiung City, Feng Shan, Qi Shan, and Gang Shan District.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averages, standard deviation, t test, singl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earch Conclusions:
  I. Approximately 30%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parents feel that corporal punishment still exists in schools. 65% of teachers do not believe in the notion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I.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implementing suitable merit systems encourage students to perform better. Implementing diversified, suitable courses can enhance a positiv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es of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III. The 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need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administrators to manage and support student-teachers’ situations while incorporating support from the Police and other societal resources.
  IV. Schools need to inculcate the value of respecting teachers among students to encourag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Teachers need to spend more efforts and atten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ir students’ parents.
  The research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
  I.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need to strengthen their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skills and cultivate positive educating ideals and abolish corporal punishment.
  II. The government 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need to invest more attention and effort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ensure widespread promotion in the remote regions about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also bring together resources from all parties to kick off the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effectively.
  III.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must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ir students’ parent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disadvantaged students. This fulfills parents’ expectations towards their children’s teachers and the “Zero Corporal Punishment Polic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審定書i
致謝詞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第 一 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體罰的涵義與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零體罰的相關理論探究 16
  第三節 體罰與學生管教的現況分析 28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對本研究的啟示 35
第 三 章 研究設計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5
第 四 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66
  第一節 高雄市國中教師及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分析66
  第二節 高雄市國中教師及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的看法8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執行現況之差異情形分析103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之差異情形分析113
  第五節 教師與家長對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與具體因應策略看法的相關情形分析123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27
第 五 章 結論與建議 134
  第一節 結論 13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8
參考文獻 141

附錄一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150
附錄二 專家效度匯整(教師、家長) 163
附錄三 預試問卷(教師) 173
附錄四 正式問卷(教師、家長) 178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43
圖3-2 研究進行步驟圖 64
 
表 次
表3-1 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與學生家長概況表45
表3-2 各區受測學校班級數量表與受測樣本分配表46
表3-3 受測學生家長樣本分配表47
表3-4 預試問卷回收統計表49
表3-5 「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調查問卷」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50
表3-6 「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調查問卷」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51
表3-7 「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調查問卷」預試項目分析決斷值摘要表53
表3-8 「零體罰教育政策因應策略看法預試問卷」(第二部分)項目分析決斷值摘要表54
表3-9「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調查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55
表3-10「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調查問卷」總變異數 56
表3-11「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調查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 58
表3-12「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調查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 58
表3-13「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正式問卷」題項與預試問卷題項對照表59
表3-14「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正式問卷」題項與預試問卷題項對照表 60
表 3-15 教師正式問卷取樣及回收統計61
表 3-16 學生家長正式問卷取樣及回收統計62
表 4-1-1教師面對改變的感受層面分析表67
表 4-1-2 學生的學習態度層面分析表 68
表 4-1-3 政策認同層面分析表70
表 4-1-4 教師的管教認知與態度層面分析表71
表 4-1-5 教師對校園體罰的覺知72
表4-1-6 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的看法(以平均數高低排序) 74
表 4-1-7 教師面對改變的感受層面分析表76
表 4-1-8 學生的學習態度層面分析表77
表 4-1-9 教師的政策認同層面分析表78
表 4-1-10 教師的管教認知與態度 79
表4-1-11 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執行現況的看法(以平均數高低排序) 81
表4-2-1國中教師對採取「尋求援助」的看法84
表4-2-2 國中教師對採取「策略改變」的看法 86
表4-2-3國中教師對採取「親師溝通」因應策略的看法 87
表4-2-4國中教師對採取「正向轉念」因應策略的看法 89
表4-2-5國中教師對採取「情緒調適」因應策略的看法 90
表4-2-6 國中教師對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具體因應策略的看法(以分平均數高低排序) 92
表4-2-7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看法 (以層面平均數排序)93
表4-2-8學生家長對採取「尋求援助」因應策略的看法96
表4-2-9學生家長對採取「策略改變」因應策略的看法98
表4-2-10學生家長對採取「親師溝通」因應策略的看法99
表4-2-11學生家長對採取「正向轉念」因應策略的看法101
表4-2-12學生家長對採取「情緒調適」因應策略的看法102
表4-3-1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執行現況的看法差異性之比較(分層面一、二)104
表4-3-2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執行現況看法差異性之比較(分層面三、四)106
表4-3-3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執行現況差異性之比較(總分)(續二) 107
表4-3-4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的看法差異性之比較(各分量表)110
表4-3-5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教育政策執行現況的看法差異性之比較(各分量表)(續一)111
表4-3-6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執行現況的看法差異性之比較(總分)(續二)112
表4-4-1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差異性之比較(各分量表) 114
表4-4-2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差異性之比較(各分量表)(續一) 116
表4-4-3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差異性之比較(各分量表)(續二) 117
表4-4-4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差異性之比較(總分)(續三) 118
表4-4-5 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政策因應策略的看法差異性之比較(一、二分量表)120
表4-4-6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教育政策因應策略的看法差異性之比較(三、四分量表)121
表4-4-7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對零體罰教育政策因應策略的看法差異性之比較(五分量表、總量表)122
表4-5-1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現況看法之差異比較124
表4-5-2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因應策略看法之差異比較 (一) 124
表4-5-3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因應策略看法之差異比較 (二) 125
表4-5-4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執行零體罰教育政因應策略看法之差異比較 (三)125
表4-5-5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因應策略看法之差異比較 (四)126
表4-5-6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對執行零體罰教育政策因應策略看法之差異比較 (五)12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4)。校園體罰問卷調查。人本教育札記,179,17。
尤淑貞(2008)。台東縣國中教師管教學生之探究。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王靜珠(2007a)。零體罰並不等於不處罰。幼教資訊,198,61-62。
王靜珠(2007b)。『零體罰』由家庭做起。幼教資訊,202,40-41。
王靜珠(2007c)。『零體罰』由培養優良教師做起。幼教資訊,203,22-24。
王劭文(2007年1月17日)。零體罰,孩子的明天會更好。家長學苑。取自:http://parentschool.so-buy.com/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radio070117
申慧媛(1997年5月10日)。管學生有辦法,不明文禁止體罰。自由時報,第六版。
行政院(2009)。行政院公報。第15卷170期。取自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5170/ch02/type2/gov10/num3/Eg.htm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江明子(2011)。零體罰對教師管教態度之影響:以桃園縣國小教師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余博文〈2003〉。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輔導與管教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呂文峯(2007)。國小教師對教育改革知覺之研究 -以雲林縣為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呂阿福(1999)。從法律觀點看體罰之正當性。國教世紀,185,49-61。
利佳桂(2007)。校園零體罰之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美枝(1994)。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市,大洋。
李秀娟(2006)。台北市小學現任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孟倩(2007)。零體罰教育政策對台南縣國小教師因應師生衝突之策略影響。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建良(2007)。老師應多體諒、勿體罰。人本教育札記,214,98-102。
李鴻生(2007)。我國學生權之探詢─以技專校院為例。耕莘學報,5,61-74。
李真文(2008)。重新檢視教育上懲罰運用的正當性。教育實踐與研究,21(1),33-63。
李蕙如(2009)。國小教師實施正向管教現況與情緒管理策略之研究-以績優教師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何昭伶(2009)。教師對落實零體罰政策之態度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清山(2004)。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吳培源(2007)。父母難為嗎?幼教資訊,203,25-26。
吳一藝(2006)。國民小學實施友善校園成效與相關問題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嘉中(2009)。嘉義縣國小教師對零體罰之認同度、認知與在零體罰入法後之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美伶(1999)。國中教師對管教權的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信宏(2004)。「不安全」的教育手段-談國中體罰與教育現況。學生輔導,93,110-116。
林志成(2004)。從系統化的教育理論剖析體罰問題。國教世紀,211,82-88。
林弘杰(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管教行為與友善校園成效之相關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未出版,花蓮縣。
林嘉珍(2007)。戒除體罰壞習慣。蒙特梭利,70,14-16。
林美秀(2008)。國小教師體罰態度及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調查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蕙婷(2008)。彰化縣國民中學教師對體罰認知與零體罰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汝鍵(2009)。台中市國中教師對正向管教教育政策之態度。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俊魁(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兒童人權認知與校園兒童人權態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婉婷(2009)。校園人權實踐現況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國民中學為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思宇(2010年11月19日)。兒童人權日 教部籲三零政策。中央社。取自http://news.cts.com.tw/cna/life/201011/201011190613264.html
周志宏(2007)。學生管教法制之再檢討。國民教育,47(4),4-14。
邱心怡(2007)。國民中學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雅玲(2008)。國小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胡文生(2008)。苗栗縣國民中學教師人權教育素養與零體罰政策態度相關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胡清暉(2010年8月27日)。人本基金會︰體罰比例不降反升。自由時報。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7/78/22tfq.html
胡清暉、俞肇福(2010年11月20日)。基隆師生衝突專家認師生都有問題。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20/today-life2.htm
侯力元(2011年9月5日)。荒唐!揮帚追打老師 同學拍手叫好。TVBS。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vestashi20110905120132
洪杰民、江宜宸(2011年2月15日)。嫌學生反應慢 "師"控甩巴掌。華視新聞。取自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102/201102140670969.html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務實部份。台北:五南。
夏紹彰(2003)。認識「體罰」及學校「人權教育」應有的做法。學校行政雙月刊,92,143。
柴松林(2001)。人權基礎、人權普矽與人權發展。訓育研究,40(1),21-31。
高麗英(2011)。國小教師執行零體罰政策之研究。逢甲大學公正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莊政翰(2011)。零體罰教育政策對國小教師管教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至中(2010年3月27日)。嚴懲不當體罰不得再任教職。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7/4/22t98.html
陳秀敏(2007)。從『零體罰』談孩子的管教。台灣教育,645,51-55。
陳泓佑(2007)。體罰政策對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實施影響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玲芳(2007)。國中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論文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冠旭(2007)。近十年來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變遷與教師因應歷程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啟明(2007)。行為心理學觀點的品格教育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5,71-82。
陳鳳翔(2007年4月3日)。零體罰政策箭在弦上。永恆與當代─社會評論。取自http://a2z.fhl.net/paper/paper204.html
陳泰豪(2008)。公立學校教師管教權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核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寶卿(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人權教育素養與零體罰管教行為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宏祐(2008年 4月15日)。零體罰政策相關概念與配套措施。網路社會學通訊,70。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0/70-31.htm
陳慧琳(2009)。零體罰立法對國小教師教學實務影響之研究。台東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陳玉錦(2009)。國小教師實施零體罰教師與教師情緒管理之個案研究。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懷天(2011)。體罰這件事各國大不同。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w.com/11/6/15/167890.htm
陳錫川(2006)。國小教師處理學生不當行為策略與觀點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佛泉(1993)。自由與人權。台北:台灣商務。
張美華、簡瑞良(2006)。認知行為策略在融合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調適的運用。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特殊教育叢書,9502,67-80。
張怡潔(2010)。國中教師零體罰知覺、工作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郭維如(2007)。零體罰對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態度影響之個案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湘婷(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體罰學生的成因與管教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連廷嘉(2007)。學生管教輔導的議題與省思─正向心理學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64,16-23。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公報。257,29-30。
教育部(2006)。編輯手札。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epaper.edu.tw/old/216/talk.html
教育部(2007a)。用愛心找對方法 營造校園零體罰。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period_num=262&topical_sn=25&page=0
教育部(2007) 96年6月22日台訓(一)字第0960093909號函修正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教育部訓委會新聞稿(2007b)。教育部:管教,引導孩子快樂學習。反體罰專論,103-104。
教育部愛的教育網 http://140.111.34.180/develop.php
許育典、凌赫(2005年12月31日)。零體罰的教育基本法?中國時報,教育資訊版。
許禎元(2006)。中、小學生輔導與管教之探討。醒吾學報,31,1-24。
許育典、陳碧玉(2009)。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零體罰政策。教育政策論壇,12(1),107-140。
許秩維(2010年11月15日)。爭取管教權基層教師連署。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11150253
許雍婷(2011)。零體罰政策下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游婉琪(2010b年11月16日)。放下教鞭的老師:校園零體罰變成零管教。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1799
游婉琪(2010a年11月28日)。五都選後教育:朱掌新北市親師:別獨厚英語。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2167
程啟峰(2011年5月11日)。遭爆料體罰學童漢民國小道歉。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1/5/11/n3254178p.htm
黃明珠(2001)。國民小學教師人權教育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碩斌(2005)。台灣道德問題分析─以體罰作為分析指標。東海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正義(2007)。東港地區國小學生管教問題之調查研究。中山大學高階政策碩士班,未出版,高雄市。
黃淑怡(2007)。國小教師校園零體罰認知與班級常規管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慧婷、楊尚仁。童嬉鬧互摸「小雞雞」 男導師連賞9巴掌。NOW news今日新聞。2010年03月26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6/17/22s1l.html
曾依璇。零體罰3年替代方式花樣多。中央社。2010年03月26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6/5/22spk.html
傅木龍(2004)。從輔導與管教談教師作為的迷施予突破。學生輔導,93,18-20。
葉世榮(2007年1月25日)。秉燭凭窗談「零體罰」法制化。hcc教師與教育行政。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E9AutfWaRUNvyroFYfbn5A--/article?mid=135
楊智惠(2008)。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權教育知能與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台南大學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楊政憲(2009)。承諾或同意於教師體罰問題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已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楊樹煌(2011)。「要把老師打死」國中生失控狠揍。中時電子報。2011年12月9日。取自http://n.yam.com/tvbs/garden/201112/20111209880601.html
趙念魯(2007年12月7日)。零體罰在校園的落實。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電子報。取自http://www2.inservice.edu.tw/EPaper/200712/indexView.aspx?EID=53
廖婉余(2008)。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於課堂上管教權限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肇祥。師罵生遲到大王構成公然侮辱。中時電子報。2010年03月18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8/4/228w2.html
劉錦佩(2007)。「零體罰」下的積極管教思考與作為。教師天地,149,82-84。
劉秀美(2010)。花蓮縣公立國中師生對校園零體罰實施後的意見調查。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鄧淑方(2007)。國中學生家長零體罰知覺與對教師管教行為看法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世仁(199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國教世紀,172,7-12。
鄭理謙(2007)。建立友善校園─談體罰問題。北縣教育,61,14-17。
潘志賢(2006)。國小教師對體罰行為的態度即體罰法令認知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怡蓉(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的人權態度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台南大學社會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綺芬(2007)。屏東縣高中職教師的學生人權認知與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龍祈安(2011)。小學校園零體罰政策執行之研究。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鮑淑娟(2009)。澎湖縣中小學教師管教態度與管教行為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繼寶(2007),我贊成有愛的體罰,2008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comnews.gio.gov.tw/topic/topic_07.aspx?articale_id=3373
賴光祺(2008)。「輔導與管教辦法注意事項」修正過程評析。中等教育,59(2),100-113。
謝孟勳(2006)。我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文華(2006年11月27日)。 禁止體罰 聯合國來台發表研究呼籲三年內完成立
法。自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nov/27/today-life13.htm
謝孟潔。離譜師!罰童面壁上課、掌摑體罰。TVBS。2010年03月26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6/8/224r9.html
蕭紫頤(2008)。嘉義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對人權與體罰態度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韓國棟(2006年6月4日)。人本:打學生劇減罰站反省大增。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yam.com/chinatimes/garden/200706/20070604340477.html
顏國樑(2000)。從教育法學的觀點談學生的輔導與管教。桃縣文教,17,105-119。
簡良平(2010)。偏遠地區小學教師對弱勢社區環境之覺知及其教學回應。教育實踐與研究,23(2),37- 64。
鄺宜玲(2009)。零體罰政策和教師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公立國中作比較分析。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未出版,台北縣。
魏斌(2011)。高職霸凌生動粗罵師歐巴桑連揮5拳女教師嚇得不敢上課。蘋果日報。2011年10月9日。
法國的《人民與公民權利宣言》1789年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取自:http://www.ksa.nkfust.edu.tw/life/HumanRight/Definition.php
二、英文部份
Lister,I.(1984).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human rights.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9DECS/EGT (84/27).ED261924.
Norman B.(1987).Human rights and education, Tarrow pergamon press: New York, PX.
Orso, D.M.(2002).Effect of corporal punishment on survival and coping beliefs. MAI,40(3),782.
Reardon,A.(1995).Educating for human dignity: Learning about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hulman, L. S. (1986).”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 15(2),4-14.
Singh.B.R(1986).Human rights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10(3).76-85.
Vincent(1982). The legal context of teaching. London.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