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8106-14085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8106-140854
論文名稱
Title
探討影響使用者採納中華電信MOD的關鍵因素
A study about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users to accept Chunghwa Telecom's Multimedia on Demand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7-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2-08
關鍵字
Keywords
科技接受模型、主觀規範、網路外部性、新興傳播科技自我效能、中華電信MOD、可觀察性、可試用性、相容性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CHT’s Multimedia On Demand, Subjective norm, Compatibility, Trialability, Observability, Network externality, New media technology self-efficac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2 次,被下載 648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483 times.
中文摘要
隨著寬頻網路以及數位技術的不斷進步,讓各個媒體得以相互整合與匯流,媒介之間的界限也就越來越模糊,例如過去專司電信服務的中華電信跨業經營視訊服務於2004年3月推出多媒體隨選視訊服務(Multimedia On Demand,MOD)。

中華電信MOD是以電視作為媒介,透過ADSL來提供數位互動電視的服務,讓寬頻從書房延伸到客廳,而在這個服務平台上,除了可以傳遞多媒體視訊的訊號之外,亦可傳遞語音以及數據訊號,這樣的經營模式將是未來寬頻服務提供者的經營目標。

然而,目前中華電信MOD的推廣面臨了瓶頸,過去學者認為互動視訊服務推廣較慢的原因在於太過重視技術導向的議題,而忽略了市場及消費者的使用狀況,但是對使用者的充分了解是讓新興的資訊科技能夠普及的重要條件,因此本研究將以中華電信MOD為研究對象,從使用者的觀點出發,探討影響使用者採納中華電信MOD的因素。

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作為主要的研究架構,再輔以Rogers的創新特質,相容性、可試用性、可觀察性以及主觀規範、網路外部性和新興傳播科技自我效能等變數,研究結果如下:
1.在加入了相容性、可試用性、可觀察性、主觀規範、網路外部性和新興傳播科技自我效能之後,模型的解釋力較傳統的科技接受模型來的高。
2.知覺有用性對於使用行為意圖的影響最強烈,當知覺有用性越高時,對於中華電信MOD的使用行為意圖也就會越顯著,這個結果與科技接受模式的結果相符。
3.知覺易用性對於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意圖以及知覺有用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效果,也就是說,知覺易用性除了會直接強化使用行為意圖之外,亦會透過知覺有用性來間接影響。
4.主觀規範對知覺有用性具有正向的影響效果,其中以父母、親戚朋友的影響較大。
5.創新特質中以相容性與可觀察性對於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具有正向影響效果,而可試用性則否,表示當中華電信MOD的使用經驗與先前使用類比電視的經驗越相容,並且採用後的功效越能被查覺與討論時,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也就會越高。
6.網路外部性對知覺有用性有顯著影響效果,當使用者越多時,知覺有用性越高。
7.新興傳播科技自我效能對於知覺易用性具有顯著影響效果,當使用者對於自己使用新興傳播科技產品的能力越有信心時,知覺易用性也就會越高。

從以上的研究結果可歸結影響使用者採納中華電信MOD的關鍵因素,相關經營業者可作為營運上的參考,此外,結果亦顯示本研究所加入的內在動機變數對於使用行為意圖具有顯著的影響,日後在探討具有娛樂性的資訊系統研究時,可將內在動機變數納入作為考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adband an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different medium could integrate and converge together and the boundaries become dimmer and dimmer. For example, Chunghwa Telecom’s (CHT) Multimedia On Demand service crossed the boundary and entered the digital visual industry in March, 2004.

CHT’s MOD is based on the television and through ADSL to offer the digital interactive TV service, making broadband from the study to the living room. Above the service platform, it could not only transmit the visual message, but also the voice and data messages. This kind of business model will be the operational target of the broadband suppliers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n the promotional pace of CHT’s MOD mow.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earlier researches, the reason why the interactive visual service could not promote successfully is the government and companies put too much emphases on the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but they all neglect the market situation and the customers’ usages. But, in order to popularize one kind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understand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target audiences accurate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issio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ill take CHT’s MOD as an example to understand the key factors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target audiences to accept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we will see the viewpoints of users.

This research will take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s the main framework and combine the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compatibility, Tria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Moreover, we also take subject norm, network externality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self –efficacy into account.
Through our survey and analysis, we could also prove the originate TAM again and our extended model is more explicative than the originated one. As TAM says,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will influence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directl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is the most powerful variable in the model. Other variables will influence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or perceived ease of use. For instance, subjective norm and network externality have the positive and remarkable effect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self –efficacy has the direct effects on the perceived ease of use. On the other hand, among the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compati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have the direct effects on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but trialability doesn’t. That says, the more compati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are, the stronger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re.
From th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we could understand the key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accept CHT’s MOD. And it could be the reference for the operators. Furthermore, all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is research will affect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intensely. When we talk about such kind of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entertainments, the motivational variables could be consider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背景 6
第二節 研究動機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多媒體隨選服務與中華電信MOD 10
一 多媒體隨選視訊服務與中華電信MOD 10
二 市場概述 15
三 競爭者分析 20
四 國外電信業者跨業經營分析 25
五 台灣中華電信的經營狀況 27
第二節 資訊科技採用行為之相關理論 32
一 理性行為理論 32
二 計劃行為理論 33
三 科技接受模型 38
四 理論比較 43
五 中華電信MOD的科技接受模型 45

第參章 研究設計 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變數的操作型定義 5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8
第四節 問卷設計 60
一 研究變數操作型定義及量表問題 60
二 基本資料 63
三 中華電信MOD的使用狀況 64
第五節 資料蒐集 64
一 研究範圍與對象 64
二 抽樣設計 65
三 調查方式 65
四 問卷回收 65
五 資料分析方法 66

第肆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67
第一節 信度分析 68
第二節 基本資料分析 69
一 人口統計變項 69
二 使用狀況分析 70
第三節 變項的描述性統計 72
第四節 相關係數分析 73
一 影響使用行為意圖因素的相關假設 75
二 影響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因素的相關假設 75
第五節 複迴歸分析 79
第六節 整體架構分析 98
一 路徑架構分析 98
二 變數的效果衡量 101
三 整體模型解釋力說明 102

第伍章 討論 104
第一節 影響使用行為意圖的相關因素 104
一 知覺有用性 104
二 知覺易用性 105
三 主觀規範 106
第二節 影響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的相關因素 107
一 相容性 107
二 可試用性 109
三 可觀察性 110
四 網路外部性 110
五 新興傳播科技自我效能 112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3
一 知覺有用性 114
二 知覺易用性 11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7
一 研究對象的限制 117
二 研究範圍的限制 118
三 研究樣本的限制 118
四 研究內容的限制 118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貢獻 119
一 學術建議與貢獻 119
二 實務界的貢獻與建議 120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124
一 進行縱向的研究 124
二 探討不同的服務平台 124
三 探討其他變數的影響效果 125

參考文獻 126
【中文文獻】 126
【英文部分】 13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文獻】
碩士論文部分
王淑汾(2004)。有線電視系統因應中華電信MOD服務之策略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中央通訊社(2005)。2005年台灣年鑑。台北:中央通訊社。
中嘉發表《互動BB》推出視、話、網三合一方案(2005/4/20)。2005年7月5日,取自http://www.cns.net.tw/company_news02.php?news=9
行政院新聞局(2002)。固定通信綜合網路業務經營者跨業經營有線廣播電視業務經營地區及相關事項。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3)。有線電視收視行為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台北:劉幼琍。
行政院新聞局(2004)。廣播電視白皮書序。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5)。數位無線電視發展條例草案。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5)。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收費標準。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交通部電信局(2002)。電信自由化的開放時程。台北:交通部電信局。
企劃與技術推廣處工業經濟研究中心(1988)。環境變動與我國電信事業之發展。台北:黃太和
汪琪、鍾蔚文(1988)。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台北:東華。
何伯陽(2003/6/21)。中華電信降ADSL電路費,最大調幅53%。工商時報。2004/7/14,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903+122003062100362,00.html
何伯陽(2004/3/22)。數位互動電視營運模式仍在摸索。工商時報。2005年7月5日,取自http://times.hinet.net/SpecialTopic/930304-MOD/5549097.htm
何伯陽(2004/3/22)。卡位數位電視 中華電急行軍。工商時報。2005年7月5日,取自http://times.hinet.net/SpecialTopic/930304-MOD/9029654.htm
李秀珠(2001),有線電視數位化之後提供雙向互動服務之因應策略與市場需求研究。台北市:臺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
李長龍(1999)。迎接數位電視的來臨。科學月刊,352,285-292
李桂芝(2002)。從寬頻網路再出發。廣電人,85,54-55。
李桂芝(2001)。我們要數位電視還是數位化的電視。廣電人,80,24-27
李曉明(2001)。多媒體資訊隨選系統。圖書郁資訊學刊,36,101-108
林翠娟(2004)。台灣互動電視市場導入期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5(2),46-75
林宜洵(2004)。消費者採用電腦無線上網之行為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志勇(2004)。我國有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培堅(2002)。隨選視訊科技之研究:採用與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清修(2002)。台灣電視數位化面面觀。廣電人,87, 40-48。
林淑惠(2005/6/11)。台固將整合Cable、ADSL新事業。工商時報。
林龍生(2005/6/24)。即將開打的Triple Play戰爭。電子商務時報。2005年7月5日,取自http://www.ectimes.org.tw/readpaper.asp?id=7245
東森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etmc.com.tw/emc/default.html
視訊服務將成為電信、衛星與有線電視競爭的焦點(2004/7/19)。2005年7月6 日,取自http://www.timglobe.com.tw/content/application/hansy/news/guest-cnt-browse.php?cnt_id=4334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5/6/21)。Triple Play的整合應用將是北美寬頻業者未來數年勝出的關鍵。2005年7月5日。取自http://www.2300.com.tw/column/ShowContent.asp?contentid=16342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5/6/27)。軟體銀行將於日本推展Triple Play三合一服務。2005年7月5日。取自http://www.timglobe.com.tw/content/application/hansy/news/guest-cnt-browse.php?cnt_id=4334
何醒邦(2004)。傳播企業提供互動電視服務之核心資源分析:以東森媒體科技、中嘉網路、中華電信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俊穎(2003)。以價值網觀點探討數位電視產業之競爭優勢—無線、有線、電信網路及衛星四類平台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內壢。
吳皇榮(2003)。運用「環境、策略、組織」觀點探討電信業者之經營邏輯—以中華電信公司與台灣電信集團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吳肇銘(1999),影響網站使用意向之因素研究--以入門網站為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永猛、高凱聲、黃建森(2002)。台灣經濟發展。台北,空中大學。
吳嘉輝(2001)。推動電信資訊傳播匯流之發展。廣電人,82,47-51。
吳政達(2002)。MOD是潘朵拉的盒子?從中華電信與有線電視業者的戰爭談起。網路通訊,136,49-53。
周素華(1992)。電子通訊科技使用行為之研究─以交大學生為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苗裴明(1998),影響使用者接受企業內網路資訊系統之因素-以TPB模式探討,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麥孟生(2000)。個人心理類型、自我效能及態度對電腦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邱宏吉(2004)。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保險公司訓練人員採用學習管理系統的相關研究。義守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初版)。台北:五南。
許訓誠(1999)。數位電視的現況與未來。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2(5),59-63。
陳毓麒(1999)。電視新聞雙重文本與閱聽人理解之研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昭伶(2000)。台灣無線電視台數位化研究-以產業與組織觀點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忠勝(2001)。我國無線電視數位化之產業分析研究。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淑鳳(2001)。電子化政府下國稅稽徵人員資訊科技接受行為模式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泳成(2003)。以修正後的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影響「使用者自建系統接受」之因素。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欣宜(2003)。網路書店個人化服務使用意向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焜元(1995)。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參與效果之研究─技術接受性模式檢證。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郁芬、梁丹青(2004)。數位時代電信業跨足視訊市場之競爭力分析---以中華電信推廣多媒體隨選視訊服務(M.O.D)為例。傳播管理學刊,5(2),76-95
陳珊珊(2004)。白話MOD。數位時代,78, 114-115。
馮炫竣(2000)。消費者使用電子商務之行為研究─以ATM、電話商務及網路商務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內壢。
溫素真(2004)。消費者使用簡訊折價券之行為意圖。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玉珍(2003/4/24)。數位付費頻道,一個月後試辦。聯合新聞網。2005年7月5日。
張美娟(2002)。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坤昌(2004)。台灣地區互動電視市場未來發展影響因素之探討。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登凱(2003)。從單向到互動、從節目收視到加值服務---有線電視數位化的理想與現實。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慧君、梁淑芸、許績偉(2001),電視廣播與電信服務互跨經營,因法卡住了,廣電人, 81, 33-39。
張紹勳(2002)。兩性採用資訊科技的徑路比較。管理評論,21(4),19-45。
張慧君(2001)。當DV遇上EC---電視商務誕生。通訊與網路,72,32-38。
黃郁雯(2003)。新興傳播科技自我效能、電腦經驗及他人知持三者與電腦態度及電腦焦慮之關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FIND(簡稱資策會ACI-FIND)(2005/3/17)高速寬頻已為我國寬頻主流。2005年7月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07
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FIND(簡稱資策會ACI-FIND)(2005/6/29)我國寬頻用戶數達371萬戶。2005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14
劉文生(1998)。公營事業民營化演變過程中策略契合之研究--以中華電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書蘭(2002)。消費者採用行動商務之行為研究─以行動銀行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劉幼琍(2004)。電訊傳播。台北:雙葉書廊。
蔣雅淇(2002)。創新擴散模式探討我國數位電視之發展。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鈺貞(2003)。產品資訊強度、廣告訴求與定價方式對消費者創新採用行為之影響-以互動式多媒體服務(MOD)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念中(2003)。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市:揚智文化。
蔡承融(2004)。數位時代下的創新科技管理-探討中華電信MOD經營策略與產業分析。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承融、胡文山、李南生(2004),數位時代下的創新科技管理-探討中華電信MOD經營策略與產業競爭分析,論文發表於崑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主辦之第三屆新世紀管理研討會---知識經濟的挑戰,台南。
蔡可娟(2001)。有線電視發展隨選視訊VOD的大未來。廣電人,78,17-19。
趙怡、陳駿德(1999)。寬頻網路服務的發展趨勢和競爭分析。論文發表於中山大學主辦之1999傳播管理新思潮研討會,高雄。
賴雅芹(2002)。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政益(2003)。網路電話接受度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博皓(2004)。隨選多媒體(MOD)服務之市場區隔與行銷策略研究-以台北地區ADSL用戶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宗帆(2004)。網路多媒體隨選系統接受度實證研究。是新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龐文真、吳欣芸、李宜堅(1995)。隨選視訊影響壓縮節目製作簡介,節目製作簡介。電腦與通訊,43,12-17。
羅世宏(2003)。數位時代寬頻視訊服務市場的管制:公平競爭與公共利益的考量。論文發表於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辦之邁向數位時代資訊傳播發展研討 會,新竹。

【英文部分】
Ajzen, I. (1989). Attitude, personality, & behavioral.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garwal, R. and Prasad, J. ( 1997). The Role of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Voluntariness in the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Decision Sciences, 28(3), 557-582.
Agarwal, R. and Prasad, J. ( 1998).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ts of user perception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22, 15-29.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50, 248-287.
Bowen A.M. , M. Williams , H.V. McCoy & C. B. McCoy (2001) , “Crack Smokers’ Intention to use condoms with loved partners: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 using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 condom beliefs , and processes of change” , AIDS CARE, 13(5), 579-594.
Burnkrant, R. E. and Thomas J. P., 1988, “The Structure and Antecedents of the Normative and Attitudinal Components of Fishbein’s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4, 66-87.
Chau, P.Y.K. and Hu, P.J-H. (2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by Individual Professionals: A Model Comparison Approach. Decision Science, 32(4), 699-719.
Compeau, D. R., and Higgins, C. A. (1995). Computer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initial test. MIS Quarterly, 19, 189-211.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4, 319-340.
Davis, F.D., R.P. Bagozzi & P. R. Warshaw (1989) .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 35(8), 982-1003, August.
Fisherbein, M. &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tice-Hall.
Fishbein, Martin , & Isek Ajzen (1975) , Belief , Attitude , Intention , and Behavior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 MA: Addison-Wesley.
Godin , G. ,Kok, G. (1996) ,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s to health-related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
11(2) , 87-98.
Hu, P.J., P.Y.K. Chau, O.R. Liu Sheng & K.Y. Tam (1999) , Exam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16(2) ,91-112.
Hsu, C-L. and Lu, H.(2003). Why do people play on-line games? An extended TAM with social influences and flow experienc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Igbaria, M. (1990). End-User Computing Effectivenes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mega, 18(6), 637-652.
Igbaria, M., Guimaraes, T., and Davis, G.B. (1995). Tes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icrocomputer Usage via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1(4), 87-114.
Igbaria, M.,& Iivari, J. (1995). The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on computer usage. Omega, 23(6), 587-605.
Karahanna, E. & D.W. Straub (1999). The psychological origins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ase-of-us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 35(4), 237-250.
Kashima, Y. , Gallois, C. & McCamish , M. (1993) ,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It takes two to use a condom ,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2 , 227-239.
Katz, M. and Carl Shapiro(1985),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424-440
Katz, Michael and Carl Shapiro (1986).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822-841.
Katz, Michael and Carl Shapiro (1992). Product Introduction with Network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38, 147-165.
Katz, Michael and Carl Shapiro (1994). System Competition and Network Effect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 93-115.
Liao,S.,Y. P. Shao,H. Wang & A. Chen (1999). The Adoption of Virtual Banking: An Empirical Study. Internation of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19 , 63-74.
Moore ,G. C., & Benbasat, I. (1991),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 2(3), 192-222.
Mathieson, k.(1991). Predicting User Intentions: Compar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 173-191.
Murphy, C.A., D. Coover, and S.V. Owen (198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mputer self-efficacy scal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9, 893-899.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ew York:Alfred A. Knopf. 齊若蘭譯(1995):《數位革命》。台北:天下。
Pae, H., and Hyun, S. J. (2002).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advancement strategies on consumers’ patronage decision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 19, 375-383
Rogers, E.M. and Allbritton, M.M. (1995b).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32, 175-195.
Rohlfs, Jeffrey (1974). A theory of interdependent demand for a communications Servic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5, 16-37.
Sangjo Oh, Joongho Ahn, Beomsoo Kim(2003). Adoption of broadband Internet in Korea: the role of experience in building attitud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18, 267-280.
Taylor, S. & Todd, P. A. (1995).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6(2), 144-176.
Taylor,Shirley & Peter A.Todd (1995a). Decomposition and Cross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 12 , 137-155.
Torkzadeh, G. and X. Koufteros (1994). “Factorial validity of a computer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impact of computer training,” 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4(3), pp.813-821.
Venkatesh, V., and Davis, D.(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46(2).
Wycliffe L. & Jostein R.(1999). Predicting Intended Condom Use among Tanzanian
Students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4(4) , 497-506.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