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08110-17213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08110-172130
論文名稱
Title
詞牌與詞意關係研究——以首見詞為探論範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 the Name and the Content of Chis—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itial of Rhyth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53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1-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2-08
關鍵字
Keywords
唐、詞調、互文性、五代、宋
intertextuality, Five Dynasties, Tang Dynasty, tune of chis, Song Dynas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0 次,被下載 359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595 times.
中文摘要
唐詩、宋詞堪稱中國文學之雙璧。唐、五代、宋,是詞之醞釀、豐富、乃至於鼎盛之時期,其間詞牌之繁衍、遞變;詞家對詞牌之處理、運用,或演為十大、百大之常用詞牌;或僅有創調、屈指可數之寥寥數人即成絕唱,個中之時代興衰、社會消息、文化傾向,皆有脈絡可循。詞調與內容之關係即創作者取材構思之根源,詞調之創作更是踵事增華,其重要性於此可見。
無論從事何種學術研究,不明本源,是無法知其通變的。對於詞學研究也是這樣。本文以定性、定量的方法論出發,視詞為「倚聲制詞之曲子詞」,並統計詞調的數量,以〔清〕萬樹《詞律》及補遺共八百三十九詞牌為序,得知唐、五代、宋之詞家多是以傳統文化、典故為喻體,互相因襲、模擬、激盪、生發並建構出其詞藝系統。
論文共分六章,除序論、結論之外,本文的篇章結構以斷代的方式呈現第二、三、四章分別呈現唐、五代以迄宋代:詞體由初起發展至成熟的三個重要階段。透過三時代作家群體的首闋詞,可以歸納出第五章詞牌異變與內容承變之關係,這是本文的重心。期望藉由此「詞心」,去觀察時代、地域、和作家各種不同的風格現象。因此,本論文必需掌握一重點:「當時人如何處理這一詞牌」。創作的因果邏輯──現象的還原,文字格律的「因」──詞調,早在隋唐宮廷御製教坊曲的樂伎手上,就已然種下。五代十國,宮廷之曲、胡夷之樂、里巷之歌……多元文化的越界並互相激盪生發,「詞」,這一種新樣式的文類,因應時代抒情的需求,和花間、樽前之流觴曲水歡快愉悅、或悲傷虛無的主體之「心」邂逅,嫵媚地呈現荳蔻年華的欣快和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的無奈。文學,「神話」似地,始終扮演著「母性」的角色,成為人類心靈的皈依。
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詞牌與詞意關係之判定。
二、詞體初起時,詞牌和詞意相關,至宋代時,詞牌和詞之內容都漸漸改變擴充和轉化。
三、詞與詩、文之間的文句相似性高,可能延伸出日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前文本的探索。
Abstract
The poetry of Tang, and the chis of Song are both the greatest literary styl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Chis was widespread in Tang Dynasty, Five Dynasty and Ten-Kindom preiod, and Song Dynasty. During these periods, the names of chis had been changed and the amount had enlarged as well. Some of chis were used quite often and became the top ten songs. However; some of them only used few times, then disappeared. From those chi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ynasties, the news of societies and their cultural orientation were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une and the content of chis was the source of the authors’ inspiration.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une and the content of chis is important.
To be the researcher of chis,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origin of chis and mak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m. So as to the study of chis.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researcher started from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s well as counted the number of tunes, sorted by “the rules of chis” of萬樹 (Qing Dynasty) and 838 tunes of chi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authors of chis in Tang Dynasty, Five-Dynasty and Ten-Kindom period and Song Dynasty often use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 tales as metaphor and construct the principles of chis.
This dessertation wa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Except of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which contain one dynasty respectively. Tang Dynasty, Five-Dynasty and Ten-Kindom preiod, and Song Dynasty, were three important periods when chis emerged, expand and m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s was discussed in chapter two, three, and four, respectively. By studying initial chis of the authors in these three period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une and the content of chis was concluded in chapter five, which is the major point of this dessertation. Hopefull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fferent authors, various places, and dynasties could be revealed. Therefore, to study “ how did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handle the tune of chis?” is very important. The authors of the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was the tune of chis, which was formed in the court music of Sui Dynasty. In Five-Dynasty and Ten-Kindom preiod, court music, foreign music and folk music combined into chis. This new literature style described the happiness or sadness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and sutisfied their emotional need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dessertation
1.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une and the content of chis is determined.
2.The tune of chis is related to its content when it initialed. However, the tune and its content were enlarged and changed in Song Dynasty.
3.The sentences in chis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poetry. The intertextuality might deserve to be discussed in further stud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探討 4
一、研究範圍 …5
二、文獻探討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6
一、研究的理論基礎 …36
二、統計歸納分析方法的運用 …39
第四節 詞牌概述 …44
一、詞牌之起源 …44
二、詞調命名之由來 …45
第二章 唐代的首見詞及其承變 47
第一節 唐代的首見詞 …47
一、敦煌雲謠集雜曲子 55
二、敦煌其他曲子詞 67
三、文人詞 …94
第二節 唐代排名前十二大常用曲的承變 …137
一、〈浣溪沙〉 …140
二、〈水調歌頭〉145
三、〈木蘭花〉…149
四、〈菩薩蠻〉 …153
五、〈西江月〉 156
六、〈臨江仙〉 160
七、〈沁園春〉 165
八、〈清平樂〉 170
九、〈虞美人〉 173
十、〈滿庭芳〉 177
十一、〈十二時〉 …181
十二、〈水龍吟〉 …184
第三章 五代的首見詞及其承變  189
第一節 五代的首見詞 189
一、 《花間集》詞 189
二、 《花間集》以外詞 211
第二節 五代排名前四大常用曲的承變 240
一、〈玉樓春〉 240
二、〈鷓鴣天〉 245
三、〈蝶戀花〉 249
四、〈點絳脣〉 256
第四章 宋代的首見詞及其承變 259
第一節 宋代的首見詞 260
一、文人與樂工合作者 …260
二、自度曲 294
第二節 宋代排名前四大常用曲的承變 307
一、〈滿江紅〉 307
二、〈念奴嬌〉 314
三、〈賀新郎〉 320
四、〈好事近〉 326
第五章 詞牌變異與內容承變關係分析 …333
第一節 詞牌與詞意有無關係…333
第二節 詞牌變異與內容承變之關係 …336
第三節 詞牌承變的規律 …353
第六章 結論 369
參考書目 …377
圖表 …397
附錄一 浣溪沙
附錄二 水調歌頭
附錄三 清平樂
附錄四 其他詞牌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專書

(一)歷代古籍
漢.劉歆著,晉.葛洪輯:《西京雜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1,第1035冊) 。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初版) 。
梁.沈約:《宋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257-258冊) 。
梁.劉勰撰、范文瀾注(1985)《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店。
唐.李延壽:《北史》(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4-25第266-267冊) 。
唐.李延壽:《南史》(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3,第265冊) 。
唐.李善注(1989)《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1第1035冊) 。
唐.杜佑:《通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61-363第603-605冊) 。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1980)《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45,第839冊) 。
唐.段安節:《羯鼓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45第839冊) 。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53第1047冊) 。
唐.范攄:《雲谿友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1第1035冊) 。
唐.崔令欽:《教坊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1第1035冊) 。
唐.崔令欽撰、任半塘箋訂(1973)《教坊記箋訂》臺北:宏業書局。
唐.馮翊子:《桂苑叢談》(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84第1042冊) 。
唐.劉禹錫:《劉賓客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6第1077冊) 。
唐.魏徵等:《隋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2第264冊) 。
唐.蘇鶚:《杜陽雜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84第1042冊) 。
唐.釋玄奘譯,釋辯機撰:《大唐西域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51,第351冊) 。
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1,第1035冊) 。
後晉.劉昫:《舊唐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6-29,第268-271冊) 。
後蜀.趙崇祚:《花間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8,第1489冊) 。
宋.王灼:《碧雞漫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33第1494冊) 。
宋.王明清:《揮麈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4第1038冊) 。
宋.王溥:《唐會要》(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64-365,第606-607冊) 。
宋.王楙:《野客叢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58第852冊)
宋.史浩:《鄮峰真隱漫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80,第1141冊) 。
宋.向子諲:《酒邊詞》(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6第1487冊) 。
宋.朱熹著(1987)《四書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宋.佚名:《草堂詩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8第1489冊) 。
宋.李之儀:《姑溪居士前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59第1120冊) 。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9-352,第1043-1046冊) 。
宋.沈義父:《樂府指迷》(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33第1494冊) 。
宋.沈義父著 蔡嵩雲箋釋(1987)《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宋.周密:《齊東野語》(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71第865冊) 。
宋.洪興祖撰(1986)《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88第1349冊) 。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18第1479冊)
宋.馬令撰(1968)《南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張炎著 夏承燾校注(1987)《詞源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76(以上二書合訂本)。
宋.莊季裕:《雞肋篇》(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345第1039冊)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86-287第1347-1348冊)
宋.陳師道著(1966)《後山居士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陳恕可輯《樂府補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9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宋.陳暘:《樂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205第211冊) 。
宋.陸游:《渭南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02,第1163冊) 。
宋.曾慥著(1968)《高齋漫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程大昌:《演繁露》(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58第852冊) 。
宋.黃裳:《演山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59,第1120冊) 。
宋.黃裳著《演山集》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宋.葉庭珪:《海錄碎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227第921冊) 。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69,第863冊) 。
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0-34第272-276冊) 。
宋:俞文豹著(1968)《吹劍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吳曾著(1968)《能改齋漫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邵博著(1983)《邵氏聞見後錄》臺北:中華書局。
宋:孫光憲著(1987)《北夢瑣言》臺北:世界書局。
宋:魏泰著(1983)《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
宋:釋文瑩著(1989)《湘山野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元.脫脫:《百部叢書集成》 88輯 八史經籍志 第一函
元.脫脫著(1979)《宋史》四部備要。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35第1496冊) 。
明.吳訥編(1971)《唐宋元明百家詞》臺北:廣文書局。
明.胡奎:《斗南老人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72第1233冊) 。
明.陳耀文:《花草稡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9第1490冊) 。
清.毛先舒撰《填詞名解》詞學全書本。
清.王士禎撰《精華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54第1315冊) 。
清.王夫之著(1963)《船山全集》臺中:大源書局。
清.王琦輯注:《李太白集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6,第1067冊) 。
清.朱彝尊著(1964)《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
清.朱彝尊編、王昶續補(1968)《詞綜》臺北:世界書局。
清.汪汲撰《詞名集解》六卷續編二卷 古愚老人消夏錄 乾隆本。
清.紀昀主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
清.孫默編(1983)《十五家詞》(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33第14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清.聖祖御定 王奕清編《御定詞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95冊 卷八。
清.曹鄴(1995)《梅妃傳》(收於《續修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復旦大學回圖書館藏)清乾隆36年浣雪堂刻本。
清.萬樹:《詞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35,第1496冊) 。
清.聖祖御定,王奕清編:《御定詞譜》(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34,第1495冊) 。
清.聖祖御定,沈辰垣、王奕清合編:《御選歷代詩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30-432第1491-1493冊) 。
清.聖祖御定,曹寅主詞校刊:《御定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
清.劉熙載著(1985)《藝概》臺北:漢京出版社。
清.謝章鋌著(1975)《賭棋山莊詞話》臺北:文海出版社。
清.謝章鋌著《賭棋山莊文集、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民64
清.謝章鋌著《賭棋山莊詞話》臺北:文海出版社 民64
清.譚獻著(1971)《篋中詞》臺北:鼎文書局。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1993)《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二)清代以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二劃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集(1974)《五代史》臺北:開明書店。
四劃
尤振中、尤以丁編著(1995)《清詞紀事會評》合肥:黃山書社。
方智範等著(1994)《中國詞學批評史》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王小盾(1993)《唐代酒令藝術》臺北:文津出版社。
王水照著(1994)《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王易著(1981)《中國詞曲史》臺北:洪氏出版社。
王國維著(1987)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臺北:里仁書局。
王偉勇(1987)《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瑾(2005)《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夢鷗(1995)《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王鵬運著(1972)《半塘定稿》臺北:學生書局。
五劃
石聲淮 唐玲玲箋注(1993)《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
朱巧雲著(2008)《跨文化視野中的葉嘉瑩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
科出版社。
朱祖謀選輯《宋詞三百首箋注》臺北:漢京出版社。
牟宗三著(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羊基廣(2008)《詞牌格律》上下冊 四川:巴蜀書社。
七劃
杜小真著 廖仁義校閱(1989)《一個絕望者的希望——沙特引論 》 桂冠哲學叢書。
李若鶯師(2007)《唐宋詞鑑賞通論》(高雄:復文出版社)。
吳梅(1988)《詞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熊和著(1995)《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吳熊和著(1999)《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李劍亮(2006)《宋詞詮釋學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八劃
周鸞昌編(2008)《詩詞平仄韻匯》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宛敏灝(1987)《詞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邱世友著(2002)《詞論史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金啟華等編(1993)《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九劃
施蟄存主編(1994)《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施議對著(2008)《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十劃
唐圭璋著(1988)《詞學論叢》臺北:宏業書局。
唐圭璋編(1981)《全宋詞》一至五冊 臺北:洪氏出版社。
唐圭璋編(1988)《詞話叢編》一至冊五,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唐玲玲著(1992)《東坡樂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夏承燾、王易等著、彭國忠選編(2009)《宋詞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
夏承燾著(2002)《唐宋詞欣賞》北京:北京出版社。
夏敬觀(1931)《詞調溯源》一卷 商務印書館。
孫立著(1995)《詞的審美特性》臺北:文津出版社。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1994)《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社。
徐信義師著(1985)《詞學發微》臺北:華正書局。
徐信義師著(1995)《詞譜格律原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徐培均著(2002)《李清照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宣揚著(1990)《李克爾的解釋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十一劃
崔海正著(1999)《宋詞研究述略》臺北:洪葉出版社。
敏澤著(1993)《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梁啟勛著(1985)《詞學》北京:中國書店。
郭紹虞著(1994)《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文忠著(1998)《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
陶然(2008)《填詞叢談》,浙江:古籍出版社。
張夢機、張子良編著(1993)《唐宋詞選注》臺北:華正書局。
張惠民著(1995)《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張惠民編(1993)《宋代詞學資料匯編》汕頭:汕頭大學。
張夢機師著(1981)《詞律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漢良(2004)《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張璋、黃畬編(1986)《全唐五代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十二劃
彭國忠著(2008)《唐宋詞學闡微—文本還原與文化觀照》安徽:大學出版社。
曾昭岷等編撰(1999)《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
十三劃
楊柏嶙著(2007)《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安徽:黃山書社。
楊家駱主編《清詞別集百三十四種》臺北:鼎文書局
楊海明著(1987)《唐宋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楊海明著(1987)《唐宋詞的風格學》臺北:木鐸出版社。
楊海明著(1998)《唐宋詞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葉恭綽編(1982)《全清詞鈔》北京:中華書局。
葉嘉瑩著(1982)《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明文書局。
葉嘉瑩著(1989)《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大安出版社。
葉嘉瑩著(1992)《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葉維廉著(1988)《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葉慶炳著(1987)《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
十四劃
趙曉蘭著(1999)《宋人雅詞原論》成都:巴蜀書社。
十五劃
劉大杰著(1987)《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
劉石著(1992)《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劉紀蕙著(1994)《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臺北:三民書局。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1993)《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蔡英俊著(1990)《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蔡振念師(2002)《杜詩唐宋接受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鄭騫編注(1988)《詞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十六劃
蕭鵬著(1992)《群體的選擇──唐宋人選詞與詞選通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龍榆生校箋(1990)《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
龍榆生編(1979)《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十七劃
簡錦松撰(2006)《唐詩現地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
繆鉞、葉嘉瑩合撰 (1987)《靈谿詞說》臺北:國文天地出版社。
繆鉞、葉嘉瑩著(1992)《詞學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謝桃坊著(1993)《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
十八劃
顏崑陽著(1991)《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學生書局。
十九劃
羅根澤著(1978)《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書局。
二十三劃
龔兆吉編著王偉勇編審(1994)《歷代詞論新編》臺北:祺齡出版社。
龔鵬程著(1986)《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四劃
王翠芳(2001)《稼軒豪放詞風之美學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璧寰(2006)《北宋新舊黨爭與詞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林柏堅(2006)《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八劃
林致妤(2006)《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研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劇為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林照蘭(2009)《《全明散曲》中的南曲體製研究》臺北:學海出版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九畫
柯夢田(1989)《劉熙載《藝概》詩歌理論研究》高雄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十劃
孫立(1992)《詞的審美特性》文津華南師大博士論文。
徐信義師(1974)《張炎《詞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徐信義師(1981)《碧雞漫志校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十一劃
陳金現(2008)《宋詩和白居易的互文性》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十二劃
曾子淳(2006)《柳永詞在清代之接受》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
王偉勇( 2006)〈詞學研究的新發現〉講稿。
王偉勇(1993)〈以唐、五代為例試述詞律之形成〉東吳文史學報第11號。
王國瓔(2001)〈中國古典詩歌之多義現象──以王昌齡邊塞詩二首為例〉《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09-323。
王福美(2003)〈宋中興詞人群體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王維家(2001)〈宋人詞學批評模式的嬗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五劃
白淨、劉尊明(2004)〈唐宋詞調之冠──浣溪沙初探〉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2期。
仲冬梅(2001)〈蘇詞接受史研究〉華東師範大學。
朱崇才(1995)〈宋代詞學的矛盾價值觀〉《文學遺產》。
朱錦雄(2002)〈論宋代詞論中的雅化觀念〉《東華學中國文學研究》。
七劃
李劍亮(2001)〈試論《四庫全書總目》詞籍提要的詞學批評成就〉《文學遺產》。
沈松勤(2001)〈唐宋詞體的文化功能與運行系統〉《文學評論》。
沈家莊(1998)〈宋詞文體特徵的文化闡釋〉《文學評論》。
八劃
周絢隆(2002)〈論迦陵詞以文為詞的傾向──兼評陳維崧革新詞體的得失〉《文史哲》。
林枚儀(1987)〈李清照「詞論」評析〉收入《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社317-335。
九劃
施議對(2006)〈21世紀柳永研究之我見〉──中國首屆柳永國際研討會閉幕式講話《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1期 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胡遂(1999)〈論唐宋詞創作旨趣的發展演變〉《文學遺產》。
十劃
徐信義師(1982)詞的詩化-宋詞蓬勃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古典文學》4集。
袁向彤(2006)《姜夔與宋韻研究》上海師大人文與傳播學院古代文學博士論文。
高人雄(2004)〈源自西域樂曲的詞碑和曲調舉隅(上、下)〉新疆藝術學院學報第2卷4期1-6頁。
高中坡、杜霞霞(2007)〈唐宋〈長相思〉詞的創作與嬗變〉河北: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第9卷第9期 頁143-145。
殷光熹(2008)〈莊、屈《漁父》與唐宋漁父詞〉收入《詞學》上海:華東師大第二十集,頁1-19。  
秦海鷹(2004)〈互文理論的源起與流變〉《外國文學理論》第3期,頁19-30
〈論北宋熙豐時期洛陽詩人的詩學觀念〉馬東瑤、馬學林《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34-37
十一劃
梅祖麟、高友工原著 黃宣範譯(1973.5)〈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外文學》一卷十二期 頁159。
梅祖麟、高友工原著,黃宣範譯(1973.3)《中外文學》一卷十期 頁61。
黃宣範(1976.7)〈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收在《翻譯與語意之間》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1985年11月第四次印行頁183。
梅祖麟、高友工著 黃宣範譯〈唐詩的隱喻與典故〉收在周英雄、鄭樹森編:《結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黎明書局,1980)頁88。
陳水雲(2002)〈常州詞派與近代詞學中的解釋學思想〉《求是學刊》。
陳滿銘師(1989)〈詞的章法與結構〉教學與研究。
陳福升(2004)〈柳永、周邦彥詞接受史研究〉華東師范大學。
曾永義(1976)〈影響詩詞曲節奏的要素〉 中外文學4卷8期。
黃宣範(1985)〈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收在《翻譯與語意之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76年7月初版) 頁133-215。
黃恩慈(2006)《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莉(2008)〈選詞存史,以詞觀史──從選本與創作角度來看宋人詞史觀念的形成〉國文學誌。
黃儀冠(2006)《臺灣女性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以仁師(2002)《花間集.序》的解讀及其涉及的若干問題收錄於《文學、文化與世變》中研院文哲所。
張永安(2008)〈中華傳統宮調淺析〉《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年。
張高評師(1999)〈南宋昭君詩與反思致用之主題〉《宋代文學研究論叢》第11期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十二劃
彭國忠(2001)〈《花間集序》:一篇被深度誤解的詞論〉《學術研究》。
十三劃
楊海明(2001)〈略論晚唐五代詞對正統文化的背離和修補〉《文學遺產》。
楊曉靄(2003)〈宋代聲詩研究〉揚州大學。
葉嘉瑩主講、姚白芳記錄(1997)〈清代詞史觀念的形成與晚清的史詞〉《中國文哲研究通訊》7卷4期。
解旬靈(2004)〈賀鑄《東山詞》詞牌改換新名現象探微〉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十四劃
趙瑾(2006)〈詞調來源考〉河南:開封大學人文學報第20卷第三期,頁6-7。
十五劃
劉石(1995)〈試論尊詞與輕詞──兼評蘇軾詞學觀〉《文學評論》。
劉昌佳師(2007)《宋代理學「理一分殊」研究》彰化師大博士論文 民96。
劉尊明(2008)〈試論李白樂府詩與曲子詞創作之關係〉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劉渼(1994) 〈窺意象而運斤──試論「文心雕龍」意象說與形聲情文的表現〉《中國學術年刊》15集 。
劉曉珍(2000)〈詞學批評史上的人品與詞品論〉《中州學刊》。
鄧新華(2002)〈論常州詞派「比興寄托」的說詞方式〉《寧夏大學學報》。
十六劃
樹森編(1980)《結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黎明書局。
盧元駿(1997) 〈詞的理論與創作〉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1期。
龍榆生(1937) 〈填詞與選調〉《詞學季刊》第2卷4號。
十七劃
繆鉞(1985) 〈論宋人改詞〉四川大學學刊27期。
謝雲飛(1978) 〈語言音律與文學音律的分析研究〉《文學與音律》。
十八劃
簡淑娟(1996)《歐陽文忠公詞研究》高師大國文研所碩士論文。
顏妙容《詞學之言志論發展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84。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二期。
二十三劃
龔鵬程(1987) 〈論本色〉 古典文學(八)。
二、外國著作
外國文學理論
Roman.Jakobson,“Linguistics and Poetics”,in “Style in Llanguage”.T.Sedbeok(ED),Cambridge Mass,1960
Jonathan Culler, Structuralist Poetic Structuralism,Linguistic,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
John R. Willingham Wilfred L. Guerin Earle C. Labor Lee Morgan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Thi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New York, 1992
Julia Kristeva,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4
Jay Clayton & Eric Rothstein, Influence and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History, Figures in Corpus ,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1
Allen, Intertextuality, Routledge, London, 2000
施塔格爾(Staiger)著,胡其鼎譯:《詩學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1992)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 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
Terry Eagleton 《文學理論導讀》吳新發譯(台北,書林出版社,1995)。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汪躍進譯(1996)《一個解構主義的文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閱讀理論》邁可•潘恩(Michael Panye)著,李奭學譯(1997)台北,書林出版社。
漢斯•羅伯特•堯斯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英﹞艾•阿•瑞恰慈著,楊自伍譯(1997)《文學批評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接受反應文論》金元浦(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英﹞拉曼•塞爾登(Roman Selden)編,劉象愚、陳永國等譯(2000)《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漢良(2004)《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互文性》王瑾(2005)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 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2006.2)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第1版第1次印刷。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vault)著 卲煒譯(2003)《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帕瑪(Palmer)著、嚴平譯、張文慧、林捷逸校閱(1993)《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2006)《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喬納森.卡勒(Culler.Jonathan)著 張景智譯 張家銘校閱(1992)《索緒爾》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喬納森.卡勒爾(Culler.J)著 方謙譯(1994)《羅蘭.巴特》臺北:桂冠圖書。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著 董學文、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臺北:商鼎出版社。
羅勃C.赫魯伯(Robert C.Holub)著董之林譯(1994)《接受美
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
﹝奧﹞西格蒙德.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995)《夢的解析》臺北:志文出版公司 二版。
﹝日﹞吉川幸次郎著 鄭清茂譯(1977)《宋詩槪說》臺北:聯經出版社。
羅婷(2001)〈論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論〉《國外文學》(季刊)第4期,頁9-14。
三、網路資料庫
http://cls.hs.yzu.edu.tw/ts_wpdb/index.htm元智大學羅鳳珠教授《唐宋詩詞資料庫》檢索系統。2008.11-2009.04。
http://www.njnu.edu.cn/南京師範大學研製《全唐宋金元詞文庫及賞析》計算機檢索系統。2008.11-2009.04。
http://202.119.104.80/Ci_ku/ci_web/title2.htm
文淵閣四庫全書原交電子版 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http://tw.subscription.skqs.com/scripts/skinet.dll?OnLoginPage
中國期刊網──文史哲 http://cnki50.csis.com.tw/kns50/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http://210.69.170.100/s25/index.htm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四、工具書
《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黃文吉編(1993) 臺北 文津出版社。
《全宋詞典故辭典》 范之麟主編(2001) 武漢 湖北辭書出版社。
《詩詞曲語詞匯釋》 張相編(2001) 北京 中華書局。 
《宋詞大辭典》 王兆鵬、劉尊明編(2003) 南京 鳳凰出版社
《詞學論著總目1901-1992》 林玫儀編(2004)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