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11109-1458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11109-145852
論文名稱
Title
論賦之緣起
The origin of Fu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8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1-1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2-11
關鍵字
Keywords
賦詩、獻納、徵斂、詩、賦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3 次,被下載 209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096 times.
中文摘要
「論賦之緣起」是從「發生」的角度探索賦體「以何因緣而生」「以何因緣名之為賦」之相關歷史,經過這種緣由的追溯,我們可以知道「賦緣何而有」以及賦在命名時的依據。
「賦者,古詩之流也」是漢人共同的認知。然而有關「賦」源於「詩」之說法,無論由傳統「誦詩之義」、「創作之義」或「六義之一」的鋪陳之義加以考察,漢人實際賦體創作與「詩」都懸隔甚巨,難以契合,故對「賦」何以名之為「賦」,學術界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充滿困惑。此議題乃整體賦學理論開展之宗本,並及於中國文學流變發展的梳理,其意義至為重大。
論文提出兩個假設:
第一個假設:假設「賦」不是「誦詩之義」,不是「創作之義」,不是「六義之一」的「鋪陳」之義。「賦」是另有「他義」,賦體之所以名之曰賦,是得自「他義」,無關「誦詩之義」、「創作之義」或「六義之一」的「鋪陳」之義。
第二個假設:漢人「賦者,古詩之流也」的說法是真確的。
藉由現代電腦科技的運用,掌握豐富的文史資料,並博採詩學、語義學 、語法學、 詞源學、 詞彙學、 語用學、訓詁學等相關知識,再輔助以統計、分析、歸納、比較等方法,或者是邏輯推導,或者是集合關係釐析,或者是哲學思辨,隨資料之性質,為每個不同問題的解決,尋找各自通往出口的路徑。
基於事實, 尊重證據,在證實兩個假設的真確之後,由此回頭釐正相關文獻之詮釋,重新解讀歷史。論文澄清「賦」不是「朗誦」、「創作」或「鋪陳」之義,「賦」應當作「獻納」與「徵斂」解。「賦詩」是古代聖王的典制,始初作為周代禮樂制度中的一環,是古代聖王以「知得失,自考正」為目的,「徵斂」諷諫勸正的言語。「賦《詩》」其所蘊含的政治精神與意義,乃往後「賦」體發展上重要的關鍵,《荀子•賦篇》所以取「賦」字以命篇,當有追緬王政理想典制的義涵,「古詩」與「賦」在諷諫怨刺的政治功能與意義上,在始初對王政理想追求之宗旨上,是一脈相承的,「賦者,古詩之流也」,班固諸人的賦體「詩」源說,是信而有徵的。
經過本論文的研究,我們釐清了賦體「以何因緣而生」,「以何因緣名之為賦」的一段相關歷史,它豐富並深化了我們對於賦體作品的理解,補充與修正我們對於賦學理論的闡釋。譬如,「賦」何以始終與其他文類糾葛難梳?「賦」又為何風姿綽約善變,可以「侈麗鴻裁」,「精巧小制」,兼容並蓄,無不含括?春秋「賦詩」與「答賦」的一種雙向性活動,是否與賦體設客主以問對之形式發展相關聯?戰國以後諸賦的排列鋪張,是否受到收納民賦時,必須按件點過的形式啟發?「賦詩以諷諫」、「作賦以諷諫」的傳統文化精神,是否成為後世以「詩」、「賦」掄才取士的歷史因素?「文」、「道」關係的議題,為何始終是中國文學批評之基本旋律?政教的關懷,為何始終是中國文學的重要內容?對於整體賦學,乃至中國文學的流變發展,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我們可以展開全新的探索。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章節目次


壹、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命題釋義 6
三、研究構思與設計 9
四、研究方法 15

貳、「賦」字詞義特徵釐析 19

叁、 春秋賦詩之賦 —「賦」不作「朗誦」「歌詠」或「創 作」解 32
一、春秋「賦詩」箋注之梳理 33
二、春秋「賦詩」之傳播形式 43
三、由詞彙搭配原則論「賦詩」 之賦 55
四、由語言詞彙系統論「賦詩」之賦 59
五、由語言約定俗成原則論「賦詩」之賦75 六、春秋「賦詩」中「賦」之義涵 80

肆、「賦政」之賦—「賦」不作「布」解 107
一、「賦」、「授」與「布」詞義特徵分析比較 112
二、「賦」、「授」與「布」句法行為分析比較 114
三、「賦政」、「授政」與「布政」 120

伍、《國語》「師箴瞍賦」之賦 —「賦」不是「朗誦」或「歌詠」 138
一、由文法結構解析「師箴瞍賦」之「賦」 140
二、由修辭運用解析「師箴瞍賦」之「賦 143
三、「師箴瞍賦」之「賦」與諷諫 151

陸、 六詩之賦——「賦」不作「鋪」解 154
一、「六詩之賦」、「鋪」與「賦」的聯繫 156
二、《周禮》「賦」字 之義涵 164
三、鄭玄「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之考察 179

柒、 荀子〈佹詩〉為什麼是「賦」? —— 由《詩》而「賦」之遞嬗 198

捌、 詩人之賦麗以則——
誰是揚雄所謂的「詩人」?什麼是「詩人之賦」? 223

玖、 《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賦」之義涵 249
一、《漢志•詩賦略》中的「歌詩」 254
二、「歌」與「不歌而誦」——「歌詩」與「賦」 278
三、《漢志•詩賦略》的著錄與收納 288
四、「諷諫勸正」——「賦」統攝諸體之力量 301
五、《漢志•詩賦略》劃分「歌詩」與「賦」的原則 303

拾、賦體詩源—采詩 獻詩 賦詩與賦 323
一、古人為什麼作詩? 323
二、「采詩」、「獻詩」與「賦詩」 332
三、「賦詩」與「賦」 350

拾壹、結論 354

參考書目 359
附錄 38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專書:

(一) 歷代古籍:

依朝代先後排列:
周•尹文撰 (1967)《尹文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周•慎到撰、清•錢熙祚校併輯逸文 (1970)《慎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周•吳起撰 (1978)《吳子》臺北:中華書局。
周•晏嬰撰 (1985)《晏子春秋》 北京:中華書局。
周•列禦寇撰、王強模譯注 (1996)《列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周•管仲撰、唐•房玄齡注 (1995)《管子》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304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周•商鞅撰、張覺譯注 (1997)《商君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周•孫武撰、魏武帝等註、清•孫星衍等校 (2006) 《孫子集註》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秦•呂不韋著、漢•高誘注 (1974)《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韓嬰 (1995)《韓詩外傳》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109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漢•司馬遷 (1980)《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漢•劉向集錄、漢•高誘撰、宋•姚宏補 (1975)《戰國策高氏注》臺北:世界書局。
漢•劉向集錄 (1979)《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
漢•劉向、劉歆撰、清•姚振宗輯 (1995)《七略別錄佚文》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第916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
漢•劉向撰、王鍈、王天海譯注 (1996)《說苑》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 (1980)《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1993)《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漢•王充 (1995)《論衡》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317盤,武 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漢•劉熙 (1995)《釋名》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122盤,武 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漢•應劭 (1995) 《風俗通義》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317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漢•孔鲋 (1995)《孔叢子》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301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三國•吳•韋昭注 (1981)《國語》臺北:里仁書局。
魏•張揖 (1995)《廣雅》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122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晉•孔晁注 (1995)《逸周書》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214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南朝•宋•范曄 (1980)《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呂向注 (1981) 《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 (1987)《文選》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 (1971)《文心雕龍》臺北:明倫出版社。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釋 (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南朝•梁•劉勰著、羅立乾注譯、李振興校閱 (1996)《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
南朝•梁•鍾嶸著 (1995)《詩品》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443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唐•歐陽詢 (1995)《藝文類聚》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319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宋•蘇軾注、孔凡禮點校 (2008)《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辛棄疾 (1995)《稼軒詞》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444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宋•洪興祖 (1995)《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宋•朱熹著、黎靖德編 (1995)《朱子語類》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第301盤,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宋•朱熹 (1982)《詩集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清•方苞 (1965)《方望溪文集》 臺北:世界書局。
清•戴震 (1971)《毛鄭詩考正》 臺北:藝文印書館。
清•錢大昕 (1979)《潛研堂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清•吳曾祺撰、楊承祖點校 (1980)《涵芬樓文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清•章學誠 (1980)《新編本文史通義 含:方志略例 校讎通義》臺北:華世 出版社。
清•孫詒讓撰 (1981)《墨子閒詁》臺南:臺灣莒光圖書中心。
清•郭慶藩輯 (1985)《莊子集釋》北京 : 中華書局。
清•王先慎撰 (1991)《韓非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清•王夫之等《清詩話》(199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嚴可均校輯 (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清•嚴可均輯、何宛平等審訂 (1999)《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清•黃叔琳注、李祥補正、楊明照校注拾遺 (2000)《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清•王念孫 (2004)《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清•聖祖敕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 (2005)《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清•陳夢雷編著、清•蔣廷錫校訂、陳郁夫計畫主持 (1996)《數位古今圖書集成》(典藏雍正四年銅活字版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東吳大學版權所有,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經銷。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 (1993)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毛詩正義》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 《尚書正義》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春秋公羊傳注疏》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勳疏《春秋穀梁傳注疏》
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
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

(二) 清代以後專書:

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三劃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撰委員會 (1985)《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
于迎春 (1997)《漢代文人與文學觀念的演進》北京:東方出版社。

四劃
王靜芝 (1978)《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
王夢鷗注譯 (1984)《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錫榮等 (1989)《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叢》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維賢 (1997)《現代漢語語法理論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王海棻、趙長才、黃珊 (1999)《古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占福 (2000)《古代漢語修辭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政白 (2002)《古漢語虛詞詞典》合肥:黃山書社。
王希杰 (2004)《漢語修辭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 鍈 (2004)《近代漢語詞彙語法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 力 (1987)《中國語言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
王 力 (2000)《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 力 (2002)《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 力 (2002)《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
王 力 (2002)《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王 力 (2003)《語言學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 力 (2004)《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 力 (2004)《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
王 力 (2004)《詩經韻讀 楚辭韻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方有國 (2002)《上古漢語語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卞孝萱、王琳 (2001)《兩漢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 (2004)《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 京:商務印書館。

五劃
申小龍 (1991)《中國句型文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古添洪 (1999)《記號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石毓智 (2000)《語法的認知語意基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 (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玉林、遲鐸 (2004)《古漢語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編 (2001)《漢語史研究集刊》成都:巴蜀書社。

六劃
朱光潛 (1996)《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朱光潛 (2005)《詩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朱自清 (1975)《詩言志辨》臺北:臺灣開明書局。
朱自清撰、朱喬森編 (1992-1998)《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朱自清 (2005)《說詩》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 (1999)《朱德熙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 (2004)《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曉海 (1999)《習賦椎輪記》臺北:學生書局。
朱曉海 (2002)《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朱景松 (2002)《語法理論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
朱東潤 (1980)《讀詩四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
朱守亮 (1984)《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朱翊新 (1990)《文言虛詞用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朱謙之 (1984)《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不注年代) 臺北:學藝出版社。
刑福義 (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刑福義 (2002)《漢語語法三百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伍宗文 (2001)《先秦漢語複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江藍生 (2000)《近代漢語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
曲德來、遲文俊、冷衛國 (2001)《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七劃
李佐丰 (2004)《上古語法研究——李佐丰自選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 社。
李佐丰 (2004)《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滌生 (1988) 《荀子集解》臺北:學生書局。
李曰剛 (1994)《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李科第 (2001)《漢語虛詞詞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李 泉 (2001)《語言的詩性智慧》上海:學林出版社。
何樂士 (2000)《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樂士 (2004)《左傳虛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沛雄編著 (1982) 《賦話六種》香港:不注出版者。
何沛雄 (1986) 《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何 容 (1983)《中國文法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何敬羣 (1987) 《楚辭精注》臺北:正中書局。
宋子然 (2000)《古漢語詞義叢考》成都:巴蜀書社。
宋子然 (2004)《中國古書校讀法》成都:巴蜀書社。
沈玉成 (1995)《左傳譯文》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沈立岩 (2005)《先秦語言活動之形態觀念及其意義》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禮權 (1997)《中國語言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吳廣平 (2001)《宋玉集》長沙:岳麓書社。
吳承學 (2002)《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何三本、王玲玲 (1995) 《現代語義學》臺北:三民書局。
阮 忠 (2001)《漢賦藝術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汪榮寶 (1991)《法言義疏》收錄於《海王屯古籍叢刊》北京:中國書店。

八劃
林 尹 (1972)《訓詁學槩要》臺北:正中書局。
林 燾 主編 (2002)《語言學論叢》,第25期,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杏光 (1999)《詞彙語義和計算語言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周振甫 (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 :里仁書局
周延良 (2004)《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論》北京:學苑出版社。
金國永 (1993)《司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金振邦 (1995)《文章體裁辭典》臺北: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竺家寧 (1999)《漢語辭彙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孟蓬生 (2001)《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易重廉 (1991)《中國楚辭學史》長沙:湖南出板社。

九劃
姜亮夫 (1999)《屈原賦今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姜亮夫 (2000)《楚辭通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胡明揚 (1997)《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范 曉 (1998)《三個平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洪湛侯 (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祝鴻熹 (2003)《漢語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 (1996)《第三屆國際辭賦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 (1999)《辭賦文學論集•第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十劃
馬積高 (1991)《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
馬積高、萬光治 (1991)《賦學研究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
馬積高 (1998)《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馬積高、黃鈞主編 (1998)《中國古代文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馬漢麟 (2004)《古代漢語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馬銀琴 (2006)《兩周詩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馬欽忠 (2001)《漢語語法的意合網絡》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 (1997)《語言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志嘯 (1991)《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徐通鏘、胡吉成 (2001)《《語言學綱要》學習指導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
徐興海 (2001)《《廣雅疏證》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徐中玉、郭豫適 (2003)《古代文學理論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 冰 (2001)《語言文化研究與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良明 (2002)《中國古代語法學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孫永選、闞景忠主編 (2003)《《古代漢語》引文詮釋》濟南:齊魯書社。
高光復 (1987) 《賦史述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 (1997)《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
袁濟喜 (1994)《中國古代文體叢書——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袁 梅 (2000)《楚辭詞典》濟南:山東出版社。
夏傳才 (1998)《詩經語言藝術新編》北京:語文出版社。
畢萬忱、何沛雄、羅忼烈 (1999)《中國歷代賦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唐子恆 (2004)《文言語法結構通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十一劃
陳新雄等 (1990)《語言學辭典》臺北:三民書局。
陳新雄 (1999)《訓詁學》(上冊)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新雄 (2005)《訓詁學》(下冊)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啟天 (1982)《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國慶 (1983)《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臺北:木鐸出版社。
陳本益 (1994)《中國詩歌的節奏》臺北:文津出板社。
陳致宏 (2000)《語用學與《左傳》外交賦詩》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陳慶元 (2001)《賦——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光磊 (2001)《漢語詞法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麗虹 (2002)《賦比興的現代闡釋》杭州:中國美術學苑出版社。
陳怡良 (2002)《屈原文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陳昌來 (2002)《現代漢語動詞的語法語義屬性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克烱 (2004)《左傳詳解詞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曹順慶 (1998)《中國古代文論話語》成都:巴蜀書社。
曹順慶等 (2001)《中國古代文論話語》成都:巴蜀書社。
許 結、郭維森 (1996)《中國辭賦發展史》蘇州:江蘇教育出版社。
許 結 (2001)《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蘇州:江蘇教育出版社。
許逸之 (1991)《中國文字結構彙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許仰民 (2001)《古漢語語法新編》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許威漢 (2003)《訓詁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章太炎 (1984)《國故略說》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章太炎著、陳平原導讀 (2003)《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章必功等編 (2002)《先秦兩漢文學論集》北京:學苑出板社。
郭紹虞、王文生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錫良 (2000)《古代漢語》(上冊) 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錫良 (2005)《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梁啟雄 (1983)《荀子柬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梁錫鋒 (2005)《鄭玄以禮箋詩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曹明綱 (1998)《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曹逢甫 (2004)《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曹 虹 (2005)《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
陶秋英 (1980)《漢賦之史的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康金聲 (1992)《漢賦縱橫》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陸宗達 (2001)《訓詁簡論》北京:北京出版社。
符淮清 (2004)《詞典學詞彙學語義學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華正書局編 (1984)《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臺北:華正書局。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編 (1982)《重編國語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十二劃
張書文 (1983) 《楚辭到漢賦的衍變》臺北:正中書局。
張仁青 (1986) 《駢文觀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滌華、胡裕樹等主編 (1988)《漢語語法修辭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張舜徽 (1990)《漢書藝文志通釋》長沙:湖北教育出版社。
張素卿 (1991)《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張震澤 (1993)《揚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旺憙 (2002)《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亞初、劉 雨 (2004)《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張文國、張能甫 (2004)《古漢語語法學》成都:巴蜀書社。
張志毅、張慶雲 (2005)《詞彙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馮勝利 (2005)《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馮浩菲 (2002)《歷代詩經論說述評》北京:中華書局。
馮良方 (2004)《漢賦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六平 (2000)《漢語文言語法綱要》臺北:華正書局。
黃鳳顯 (2002)《屈辭體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著 (1993)《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傅隸樸 (1977)《賦選注》臺北:正中書局。
傅隸樸 (1982) 《中國韻文通論》臺北:正中書局。
湯炳正 (2001)《屈賦新探》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程湘清 (2003)《漢語史專書複音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游天恩 (1985) 《楚辭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復文書局中國文學史編輯小組 (1992) 《新編中國文學史》高雄:復文圖書出 版社。

十三劃
葉嘉瑩 (1984)《迦陵論詩叢稿》北京:中華書局。
葉嘉瑩 (2000)《迦陵說詩講稿》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蜚聲、 徐通鏘 (2001)《語言學綱要》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葉幼明 (1990)《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葉鍵得 (2003)《古漢語字義反訓探微》臺北:學生書局。
楊鴻烈 (1976)《中國詩學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楊合鳴 (1993)《詩經句法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楊合鳴 (2002)《《詩經》疑難詞語辨析》武漢:崇文書局。
楊仲義 (1999)《詩騷新識》北京:學苑出版社。
楊仲義 (1999)《中國古代詩體簡論》北京:中華書局。
楊仲義、梁葆莉 (2000)《漢語詩體學》北京:學苑出版社。
楊伯峻 (1987) 《春秋左傳詞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伯峻 (200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楊伯峻 (2000)《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
楊伯峻、何樂士 (2001)《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樹達 (1991) 《楊樹達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樹達 (2003)《古書句讀釋例》北京:中華書局。
楊 琳 (2002)《小爾雅今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楊如雪 (1998)《文法ABC》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董治安 (1994)《先秦文獻與先秦文學》濟南:齊魯書社。
董治安 (2005)《兩漢文獻與兩漢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董為光 (2004)《漢語詞義發展基本類型》武漢:華中科際大學出版社。
褚斌傑 (1991)《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萬光治 (1991)《漢賦通論》成都:巴蜀書社。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 (1993)《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裘錫圭 (1995)《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鄒韶華 (2001) 《語用頻率效應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費振剛 (2001)《先秦兩漢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
賈彥德 (2001)《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十四劃
廖序東 (1996)《楚辭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廖序東 (2004)《廖序東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 (1992)《語言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趙義山、李修生 主編 (2001)《中國分體文學史散文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趙逵夫 (2002)《屈原與他的時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趙敏俐 (2002)《周漢詩歌綜論》北京:學苑出板社。
趙克勤 (2005)《古代漢語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聞一多 (2002)《詩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裴普賢 (2004)《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彰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編 (2003)《辭賦研究論文集 第五屆國際辭賦研討會》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十五劃
劉師培 (1969)《論文雜記》收錄於《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大新書局。
劉麟生 (1990)《中國駢文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大杰 (1991)《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
劉月華 (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
劉景農 (1998)《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
劉丹青 (2003)《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麗文、趙 雪 (2003)《古代語言現象探索》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劉澤華 (2004)《先秦士人與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劉叔新 (2005)《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蔣伯潛 (1979)《文體論纂要》臺北:正中書局。
蔣伯潛 (1991)《章與句》臺北:世界書局。
蔣伯潛、蔣祖怡 (1998) 《駢文與散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蔣祖怡 (1976)《文章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
蔣紹愚 (2005)《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鄭良樹 (1998)《辭賦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鄭頤壽 (2000)《辭章學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
蔡英俊 (2001)《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黎錦熙 (2004)《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十六劃
錢鍾書 (1994)《七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錢鍾書《管錐編》(不注年代)(不注出版地點):蘭馨室書齋。
錢鍾書《談藝錄》(不注年代) (不注出版地點):藍田出版社。
錢宗武 (2004)《今文尚書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盧以緯著、王克仲集注 (1998)《助語辭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十七劃
糜文開、裴普賢 (1991) 《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繆錦安 (2000)《漢語的語義結構和補語形式》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十八劃
簡宗梧 (1970)《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簡宗梧 (1993)《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簡宗梧 (1998)《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
顏崑陽 (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十九劃
羅乾立注釋,李振興校閱(1996)《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

二十劃
嚴 修 (2001)《20世紀語言學研究叢書——20世紀的古漢語研究》太原:書海出版社。
蘇新春等 (2002)《漢語詞彙計量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二十一劃
顧易生、王運熙 (1991)《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二十三劃
龔千炎 (1997)《中國語法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龔克昌 (2003)《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三、 中文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四劃
王小盾、馬銀琴 (2002) 〈從〈詩論〉與〈詩序〉的關係看〈詩論〉的性質與功能〉《文藝研究》第2期,頁45-48。
王長華、郗文倩(2003)〈說「隱」〉《文藝理論研究》第4期,頁37—43。
王德華 (2004)〈東漢前期賦頌二体的互滲與散體大賦走向〉《文學遺產》第4期,頁4—14。
方 銘 (2005)〈賦者古詩之流:《詩經》傳統與漢賦的諷谏問題〉《漳州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43—50。
六劃
伏俊璉 (2002)〈《漢書•藝文志》「成相雜辭」「隱書」說〉《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5期,頁53—56。
伏俊璉 (2004)〈《漢書•藝文志》的文學思想〉《文藝理論與批評》第6期,頁126—131。
向紅偉 (2007)〈瞽者上古的遊吟詩人〉《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第4期,頁9。

七劃
吳瑞霞 (1998)〈斷章取義 美刺言詩—〈毛詩序〉批評方法新探〉《湖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 第4期,頁51—57。
李希運 (2000)〈論荀況與宋玉的造賦成就〉《臨沂師範學報》第22卷,第4期,60—61頁。
李翔、何丹 (2000)〈《詩經》的四言句式與周代詩歌的四拍式節奏〉《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6期,頁90—94。
李娜(2002)〈「聲曲折」研究綜述〉《音樂研究》第1期,頁95,97—98。
李永偉 (2003)〈西周土地制度略論〉《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2期,頁148—151。
沈長雲、李晶 (2004)〈春秋官制與《周禮》比較研究—《周禮》成書年代再探 討〉《歷史研究》第6期,頁3—26,189。
沈有珠 (2007)〈漢 宣帝 賦 論發微— 兼論其在賦論經學化中的導向作用〉《濟 南大 學 學 報》第17卷,第5期,頁28—31。

八劃
周絢隆 (1997)〈關於賦的命名和漢大賦起源諸說疏證〉《益陽師專學報》第3期, 頁83—86。
延俊榮 (2002)〈雙賓句研究述評〉《語言研究》第4期,頁38-41。
周維杰 (2007)〈相似——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中一條重要規律——相似論與英 語教學研究之三〉《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6卷,第11期,頁61—63。
九劃
胡大雷 (2005)〈漢大賦欲「風」反「勸」成因探析〉《江漢大學學報》 (人文科 學版) 第24卷,第3期,頁18—24。
侯 博 (2006)〈詞義演變分析模式新論〉《天中學刊》第21卷 第6期,頁91— 96。
范衛平 (2006)〈論楚辭的「樂体文學」特性〉《職大學報》第3期,頁23—27。

十劃
馬先彥 (2000)〈高中歷史課本中的西周「國人」質疑〉《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 第6期,頁63—66,68。
袁本良 (2002)〈古漢語句法變換的語義語用分析〉《中國語言學報》第10期, 頁207—219。
馬銀琴 (2003)〈春秋時代賦引風氣下《詩》的傳播與特點〉《中國詩歌研究》第 2輯,頁151—168,367—368。
馬銀琴 (2002)〈孟子「《詩〉亡然後《春秋》作」重詁〉《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頁74—79。
馬銀琴、王小盾 (2008.10.10上網)〈上博簡〈詩論〉與《詩》的早期形態〉(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mayinqin01.htm)。
時 兵 (2003)〈古漢語雙賓動詞研究〉《淮北煤師院學報》(社科版)第24卷,第2期,頁19—20。

十一劃
章培?琚B劉駿 (1998)〈關于李陵〈與蘇武詩〉及〈答蘇武書〉的真偽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71—78。
梁道禮 (1998) 〈孔子詩學的現象學還原〉《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1 期,5—15頁。
陳志揚 (2002)〈《文心雕龍•詮賦》管窺〉《咸寧師專學報》第22卷,第4期, 頁48。
許 結(2003)〈從「行人之官」看賦之源起暨外交文化內涵〉《南京師范大學文學 院學報》,第4期,頁136—143。
陳韻竹 (2005)〈近義詞「美麗」「漂亮」詞義辨析〉《華語文教學研究》第2卷, 第1期,頁101—130。
陳偉文 (2006)〈漢賦「勸百諷一」成因新探〉《濟南大學學報》第17卷,第1 期,頁43—47。
陳桐生 (2006)〈「勸百諷一」發微〉《濟南大學學報》第16卷,第4期,頁43— 46。
梅顯懋 (2005)〈〈毛詩序〉以美刺說探故〉《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輯刊) 第1期,頁157—162。

十二劃
張先坦 (2004)〈古漢語雙賓動詞與雙賓語位置關系初探〉《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1卷,第1期,頁141—144。
馮曉青 (2005)〈經世致用一枝獨秀的漢代文論〉《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第17卷,第1期,頁15—16。
張克鋒 (2006)〈上古諫諍傳統獻詩采詩制度與詩歌諷諫論〉《西北師大學報》(社 會科學版)第43卷,第6期,頁43—47。
張書柏 (2006)〈秦哀公與〈無衣〉詩〉《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第11期,頁10。
張群、龔元秀、馮光宇 (2007)〈荀子對古代文學文體的貢獻〉《沙洋 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頁55—57。

十三劃
過常寶 (2002)〈從詩和史的淵源看「賦詩言志」的文化內涵〉《學術界》(雙月 刊),第2期,頁105—112。
董運庭 (2004)〈楚辭名稱再考察〉《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期,12—18頁。
楊 釗 (2007)〈「賦詩言志」中的賦詩與答賦〉《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 第26卷,第6期,頁75—79。
路懷國 (2007)〈從瞽史文化看荀子〈成相篇〉——兼評〈成相篇〉爲民歌體〉 《宜賓學院學報》第10期,頁53—58。

十四劃
劉麗文 (1999)〈從《左傳 》看周代采持制度的變遷〉《北方論叢》第4期,頁 71— 75。
熊良智 (2002)〈《漢志•詩賦略》分類義例新論〉《中州學報》第3期,頁 58—64。
劉悅聞卓 (2005)〈《戰國策》的成因及文獻價值綜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 4期,18—22頁。
趙逵夫 (2008)〈賦體溯源與先秦賦述論(上)〉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0卷,第3期,頁86—99。
趙逵夫 (2008)〈賦體溯源與先秦賦述論(下)〉《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0卷,第4期,頁78—92。

十五劃
黎傳緒 (2003)〈托于歌謠以喻意藉於傳唱以教化—論說唱文學之祖—荀子〈成 相篇〉〉《南昌高專學報》第3期,頁30—33。
黎傳緒 (2003)〈論漢俗樂及漢樂府詩〉《南昌教育學院學報》18卷,第1期, 頁22—27。

十七劃
戴長江 (1995) 增刊〈近十年的古漢語「雙賓語」研究述評〉《淮北煤師院學報》(社科版)頁99—102,114
魏延山 (2006)〈「賦」體名流辨析〉《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 2期,頁68—70。

十八劃
韓高年 (2000)〈漢代四言詠物賦源流新探〉《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7卷,第1期,14—17頁。
韓國良 (2003)〈說賦〉《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頁82—84。
韓國良 (2005)〈詩人之賦與辭人之賦〉《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 頁45—51。


二、 外國著作:
日•太田辰夫著、 蔣紹愚、 徐昌華譯 (2003) 《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日•鈴木虎雄 (1976)《賦史大要》臺北:正中書局。
日•瀧川龜太郎 (1977)《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印行。
日•竹添光鴻 (1963)《左傳會箋》臺北:廣文書局。
美•陳漢生 (1998)《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夢鷗等譯、英•韋勒克、華倫原著(2000) 《文學論》(Theory of literature) 臺北:志文出版社。
梁伯傑譯、 英•韋勒克、華倫原著(1999) 《文學理論》(Theory of literature) 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黃宣範譯Charles N. Li & Sandra A. Thompson 原著 (1983) 《漢語語法》
(《Mandarin in Chinese —a function reference Grammar》) 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
John I. Saeed (2003) 《Semantics》Oxford:Blackwell。
Rene Wellek and Austin Warren (1985) 《Theory of Literature》Great Britain:Cox & Wyman Ltd.。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