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12107-17333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12107-173330
論文名稱
Title
青年蔡培火的身分論述──日本大正思潮下的台灣意識
Cai Peihuo's identity strategy in his prime -- th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in the Showa period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1-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2-12
關鍵字
Keywords
蔡培火、大正民主思潮、羅馬字運動、台灣議會設置運動、台灣意識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0 次,被下載 778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788 times.
中文摘要
一個擁有多重身分,同時也面臨多重困境的留日學生蔡培火,與日本知識界的交流開啟了台灣近現代的政治與文化上的反應。蔡培火看到日本的知識份子面臨西方文化的衝擊與反應,身為一個殖民地的知識份子,蔡培火所要面對的不但來自西方也來自日本,除了要在日本帝國的政治統治下,更要在傳統中國文化下尋求平衡點。蔡培火在日治時代參與的兩個重要的運動,從台灣議會設置運動到羅馬字運動,是要從政治上去爭取台灣人的地位,從文化上去尋求台灣人傳統,爭取的是去除日本帝國的文化同化,而非去除政治宰制,從日本的殖民統治當中尋求台灣人意識的實現,不但承認日本的統治,更確立台灣人獨立存在空間。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蔡培火其人 11
第一節 蔡培火生平 11
第二節 蔡培火在日活動 12
一、從入學到組織青年會 12
二、赴日之後的身份觀察 14
第三節 回台之後的政治組織活動 18
一、政治組織之契機(從同化會到新民會) 18
三、政治組織之沒落 22
第四節 一九四五年之後的活動 23
第二章 蔡培火所處大正思想界背景 25
第一節 大正時期的亞細亞主義 25
第二節 吉野作造之民主主義 27
一、吉野作造其人 27
二、民本主義 28
三、吉野作造的中國認識論 30
第三節 橘樸的滿洲國與亞細亞 32
一、王道思想的成形 32
二、王道樂土的實現 33
第三章 蔡培火的思想介紹 37
第一節 同化主義下的日本國民 37
一、同化主義的分開到結合 37
二、用同胞來表示所有國民 38
三、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地位需要被確立 40
第二節 東亞概念出現 42
一、從東亞找到和平──王道思想出現 43
二、中日親善──東亞和平到來 45
三、從「我是誰」到「誰是我」 47
第三節 蔡培火對於台灣議會設置運動以及白話文字的運動的看法 49
一、台灣議會設置運動 49
二、羅馬字字運動 51
第四章 蔡培火的作為 53
第一節 台灣議會設置運動 53
一、請願目的的轉變-第一回到第五回 54
二、請願方式的轉變-第六回到第八回 57
三、請願運動的沒落-第九回到第十五回 60
第二節 羅馬字運動 64
一、羅馬字運動的開端 64
二、以羅馬字作為溝通的工具 65
三、羅馬字帶來的進步 67
第五章 結論 69
第一節 從日本觀察到西方-民主主義之於蔡培火 69
第二節 從日本觀察到東洋-王道樂土之於蔡培火 70
第三節 從日本觀察到自身-兩個運動之於蔡培火 71
參考書目 74
附錄一:蔡培火以及世界大事對照年表 78
附錄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經過 8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王乃信譯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89,《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市:創造,第二冊。
王屏
2004,《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文星
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
周婉窈
1989,《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社。
周憲文譯
矢內原忠雄著,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
林柏維
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
林國章
2004,《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
尾崎秀樹
2004,《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台北:人間
張漢裕編
2000,《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第一冊。
2000,《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第二冊。
2000,《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第三冊。
2000,《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第四冊。
2000,《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第五冊。
2000,《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第七冊。
野村浩一
1999,《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北京:中央翻譯社。
陳秀武
2004,《日本大正時期政治思潮與知識分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自進
1995,《吉野作造對近代中國的認識與評價:1906~193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秀政等人合著
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
黃俊傑
2006,《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葉榮鐘編
1979,《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學海。
董果良譯
升味准之輔著,1977,《日本政治史(三)》,北京:商務。
蔡培火等著
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蔡培火編著
1969,《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詞典》,台北:正中。
賴淳彥
2000,《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簡炯仁
1991,《台灣民眾黨》,板橋市:稻鄉。
藍博洲
1993,《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台北:時報。

(二)期刊、論文

永田秀次郎著,王敏川譯
〈所感〉,《台灣青年》,第一卷第一號 漢文之部。
伊藤幹彥
《日治時代後期臺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臺灣抗日運動者的抗日思想》,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4年。
李毓嵐
〈蔡培火與台灣白話字運動〉,近代中國,第155期。
林佩蓉
《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 ─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4年。
胡有瑞整理
〈「蔡培火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第68期。
陳三井
〈蔡培火先生傳略〉,《近代中國》,第68期。
陳三郎
《日據時期台灣留日學生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所,1981年。
陳逸雄譯
〈板垣退助的臺灣論說〉,《台灣風物》,第39卷第3期。
陳培豐
〈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學》,第十二卷一期。
陳瑋芬
-〈自我的客體化與普遍化-近代日本的「東洋」論及隱匿其中的「西洋」與「支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八期。
-〈「道」、「王道」、「皇道」在近代日本的詮釋〉,《中山人文學報》。
陳翠蓮
〈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第十八期。
植村正久
〈願望台灣之青年〉,《台灣青年》第一卷第一號,漢文之部。
黃俊傑、蔡明田合著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人文學報》,第十六期。
蔡培火
〈對內根本問題之一〉,《台灣青年》,第一卷第一期。
〈吾人ソ同化觀〉,《台灣青年》,第一卷第二期。
〈吾人之同化觀〉,《台灣青年》,第一卷第三期。
〈青年ソ奮起エトわ秋〉,《台灣青年》,第一卷第四期。
〈我島與我等〉,《台灣青年》,第一卷第五期。
〈漢族之固有性〉,《台灣青年》,第二卷第三期。
〈兩箇年振ベソ歸台〉,《台灣青年》,第三卷第一期。
〈隔兩年後之歸台〉。,《台灣青年》,第三卷第二期。
〈終日親善ソ要諦〉,《台灣青年》,第三卷第三期。

(三)報紙

《台灣民報》
蔡培火。第十一期,大正12年12月1日。
蔡培火。第十四期,大正12年12月12日。
蔡培火。第六十七期,大正14年8月26日。
蔡培火。第八十七期,大正15年1月1日。
蔡培火。第一三八期,昭和16年1月2日。
蔡培火。第一六七期,昭和16年8月1日。
蔡培火。第一八一期,昭和16年11月6日。
蔡培火。第一八二期,昭和16年11月13日。
蔡培火。第一八三期,昭和16年11月20日。
蔡培火。第一八九期,昭和17年1月1日。
蔡培火。第二一二期,昭和17年6月10日。
蔡培火。第二四七期,昭和18年2月10日。
蔡培火。第三七六期,昭和20年8月8日。
蔡培火。第三九八期,昭和20年1月6日。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Yosaburo Takekoshi,”Japanese rule in Formosa”, New York, London, Bombay and Calcutta,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07

(二)期刊
Ann Heylen,
“Cai Peihuo and the Romanisation Movement in Colonial Taiwan,”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台灣師範大學,2006年9月,頁169-181。

三、日文部份:

(一)書籍

三谷太一郎編
1972,《日本ソ名著 48》,東京都:中央公論社。
今井清一編
1990,《大正ЫхьЁ》,東京都:評論社。
山本秀夫
1977,《橘樸》,東京都:中央公論社。
竹內好編
1963,《現代日本思想大系 9》,東京都:筑摩書房。
松尾尊兌編
1970,《中國.朝鮮論》,東京都:平凡社。

青木保編
1998,《「ヤЖヤ的價值」シ何ろ》,東京都:株式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