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14107-10374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14107-103748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國族論述與美術1949-2000-政治美學的觀點
Discourses of Nationalism and Fine Arts in Taiwan 1949-2000-A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Aesthetic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8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1-2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2-14
關鍵字
Keywords
政治美學、國族論述、台灣美術、文化霸權、台灣歷史
cultural hegemonies, Taiwan’s history, political aesthetics, discourse of nationalism, Taiwan’s fine ar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9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書寫與研究台灣的歷史過程,存在著相當混亂與多元視點的不協調語境,這使得我們對台灣的歷史經驗,演繹出相當不同的詮釋方法。本論文企圖嘗試一個全新的視域,來解釋台灣國族論述與美術的辨證發展,一方面用以開拓台灣歷史研究的新嘗試,另一方面則通過這樣的研究,建立「政治」與「美學」不同領域間新的視域融合。
本論文企圖以「國族論述」當成研究台灣歷史認識基礎,將「政治文本」與「美術文本」交相檢驗、互為辯證。研究觀察以西元1949年起至西元2000年止;以當時的國家領導人以及其「國族論述」為區分,概分為,一、蔣介石時期1949-1975:「反共美學」向「現代主義美學」的「交疊」與「反撥」;二、蔣經國時期1975-1988:「現代主義美學」向「鄉土美學」的「過渡」與「轉向」;三、李登輝I時期1988-1996:「鄉土美學」向本土美學的「潛行」與「質變」;四、李登輝II時期1996-2000:「本土美學」向「主體美學」的「重構」與「深化」。
本文的書寫策略是通過多向文本的重新脈絡化,藉此喚回隱蔽甚至遺忘的記憶,以敘事方式去記憶歷史,其旨趣在於重新建構與認識台灣主體性的內涵。「國族論述」是台灣主體核心的政治意識型態;台灣的「國族論述與美術」是反省工程,是重新理解台灣政治與台灣人心靈的現實與想像。
Abstract
There existed diversified, confused and incompatible viewpoints on revealing the history of Taiwan while different studies and 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The consequence was diverse explanations upon this important period of Taiwan, from year 1949 to year 2000. A novel concept was developed to interpret and identify the discourses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through fine arts. This is a brand new approach in studying Taiwan’s history and in correlating aesthetics to politics as well.

This dissertation tried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text and fine art text in order to identify history of Taiwan based on the discourse of nationalism.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iods of leadership and their discourses of nationalism, four stages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1949 and 2000. They were: Stage I (CKS ruling period, 1949-1975):’ Overlap’ and’ backlash’ between Anti-communism esthetics with Modernism Aesthetics ; Stage II (CJG ruling period, 1975-1988):’Transition’ and ‘conversion’ between Modernism Aesthetics with Provincialism Aesthetics; Stage III (Early LTH ruling period, 1988-1996): ‘Delitescence’ and ‘variation’ between Provincialism Aesthetics with Localism Aesthetics; Stage IV (Late LTH ruling period, 1996-2000):’Reconstruction’ and ‘deepness’ between Localism Aesthetics with Subjectivity Aesthetics.

This research tried to bring back the hidden and/or forgotten memory by re-discovering and tracking down alternative pathways of text. History was re-described and rebuilt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new identity of Taiwan. The contemporary core of Taiwan’s politics lies in the discourse of national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relating aesthetics to it through self-examination of history is huge. This research also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ver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litical reality and what’s in people’s mindset. Employing aesthetics as an emotional or symbolic entity to express political issue is a strong statement of cultural hegemonies.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esthetics started from a passive acceptation of post-colonialism to an active transformation of subjective new cultur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台灣國族論述與美術1949-2000
-政治美學的觀點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一個新視域的探索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2
第三節 新視域之可能:方法論與方法的討論 21

第二章 蔣中正時期1949-1975:反共美學向現代主義美學
的交疊與反撥 43
第一節 外部殖民結束與內部殖民情境 43
第二節 中國國族主義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55
第三節 政治美學-「失語」與「凝視」 67

第三章 蔣經國時期1975-1988:現代主義美學向鄉土美學
的過渡與轉向 97
第一節 國際體系的變化 97
第二節 民主化、工業化及現代化浪潮的衝擊 107
第三節 政治美學-「複製」與「再現」 121

第四章 李登輝I時期1988-1996:鄉土美學向本土美學
的潛行與質變 151
第一節 國族的佔用與實體化 151
第二節 中國情結與台灣意識 163
第三節 政治美學-「斷裂」與「解構」 176

第五章 李登輝II時期1996-2000:本土美學向主體論美學
的重構與深化 197
第一節 主體性的建立 197
第二節 「想像」的想像-共和國的試探 208
第三節 政治美學-「定位」與「重寫」 218

第六章 結論 249
第一節 想像的實體化-主體意識的追尋 251
第二節 本土化-台灣人的台灣 254
第三節 他者-浮動的文化邊界 258
第四節 政治美學-美術國族誌 265
第五節 小結-開放與多元 272

參考書目 277
中文部分 277
(一)、專書 277
(二)、期刊 289
(三)、報紙 293
西文部分 295
(一)、專書 295
(二)、期刊 298

附錄一、「政治美學」與「博物館政治化」(1949-2000) 301
附錄二「政治美學」與其他文本的互文性(1949-2000) 317

















表 次

表3-1 台灣的階級分布 109
表3-2 階級的定義與分類 110
表3-3 階級與省級之交錯分析 110
表4-1 第八任總統任內的修憲成果 162
表5-1 第九任總統任內的修憲成果 207
表5-2 「兩國論」後「台灣國家定位」爭議 217
表5-3 原住民主體性藝術創作 234
表6-1 國族論述與政治美學 273

















圖 次

圖1-1政治美學的可能:一個新領域的探討 39
圖1-2「國族」與「美學」 40
圖1-3「國族」與「美學」:中共 41
圖1-4「國族想像」與「國族建立」的過程 29
圖1-5「政治美學」的研究架構 37
圖2-1「反共美學」典範:權力的合法性來源 91
圖2-2「反共美學」:權力的正當性基礎 92
圖2-3「反共美學」:正統的繼承 93
圖2-4「反共美學」:時代的他者 94
圖2-5「反共美學」:「正統國畫」下的凝視 95
圖3-1「鄉土美學」表現:「複製」與「再現」 147
圖3-2「鄉土美學」典範轉移:「過渡」與「轉向」 148
圖3-3「鄉土美學」:陶藝「本土化」 149
圖4-1「本土美學」的表現:「斷裂」與「解構」 193
吳天章的「歷史圖像」
圖4-2「本土美學」的表現:「斷裂」與「解構」 194
楊茂林:解構正典
圖4-3「本土美學」典範轉移:「質變」與「潛行」 195
圖像」/「文字」/「行動」的解構
圖5-1「本體論美學」:「重寫」與「定位」 242
「二二八紀念美展」-在地革命
圖5-2「本體論美學」:隱性顯影(女性)策略到論述 243
圖5-3「本體論美學」:隱性顯影(原住民)「繼承」與「被看」 244
圖5-4「本體論美學」:隱性顯影(原住民)「定位」與「重寫」 245
圖5-5「本體論美學」:隱性顯影(原住民)自我認同、自我言說 246
圖5-6:「本體論美學」:隱性顯影(原住民)「重構」與「深化」 247
圖5-7「本體論美學」:隱性顯影(客家) 248
「中原意識」、「國族意識」、「台灣意識」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專書

凡勒禮•甘迺迪(Kennedy, Valerie)著,2003,邱彥彬譯,認識薩伊德:一個批
判的導論。台北:麥田。
方孝謙,2002,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985~1945。
台北:巨流。
王甫昌,1998,「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
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王紹光等編,2002,華人社會政治學本土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
王岳川編,1999,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新華。
王家誠,1993年,馬白水繪畫藝術之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台中:美術館。
王寧、薛曉源,1998,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寧,2003,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台北:生智。
王魯湘等編譯,1992,西方學者眼中的西方現代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拓,1978,「殖民地意願」還是「自主意願」?。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作者自印。
王拓,1981,是「現實主義」,不是「鄉土文學」。於「仙人掌」2(1977.4)。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
王晴佳、古偉瀛著,2000,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
王晴佳,2002,台灣史學50年。台北:麥田。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台北:允晨。
王岳川,2001,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王魯湘等編譯,1992,西方學者眼中的西方現代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著,1998,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
巴勒特、麥克馬奴斯合著,1999,韓邦凱譯,心理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丹尼斯•修斯曼(Huismann, Denis著),1990,欒棟、關寶艷譯,美學。台北:
遠流。
丹尼爾•貝爾(Bell, Daniel)著,1991,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資本主義的
文化矛盾。台北:久大桂冠聯合出版。
丹尼爾•貝爾(Bell, Daniel)著,1995,王宏周等譯,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
桂冠。
包宗和,1990,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
包門(Bauman, Z)著,2000,洪濤譯,立法者與闡釋者─論現代性、後現代性
與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台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1990年,馬白水彩墨八十回顧展。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外省人台獨協進會,1995,外省人•台灣心。台北:前衛,初版四刷。
石之瑜,1993,當代台灣的中國意識。台北:正中。
石之瑜,1997,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民。台北:風雲論壇。
石之瑜,2001,政治學的知識脈絡。台北:五南。
石之瑜,2002,後現代的政治知識。台北:元照。
石計生等,1993,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
石齊平,2002,「從九二共識到九二精神」,收錄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蘇起等主編。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平瑩,台灣史詩大展,台北:皇冠文學。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台北:生智。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San Jose, CA.:蓬島文化公司
史蒂芬•貝斯特、道格拉斯•凱勒(Best , Steven & Kellner, Douglas)著,1994,
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史帝夫•布魯斯(Bruce, Steve)著,1999,李康譯,社會學。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社。
史督亞特•海爾(Hall ,Stuart)、陳光興著,1998,唐維敏編譯,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台北:元尊文化。
尼傑•多德(Dodd, Nigel)著,2003,張君玫譯,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
流。
朱光潛,1987,啟蒙運動的美學。台北:金楓出版社。
朱光潛,1991,西方美學的源頭。台北:金楓出版社。
朱光潛,1991,狂飆時代的美學。台北:金楓出版社。
朱光潛,1991,現實主義的美學。台北:金楓出版社。
朱光潛,1992,談美。台北:洪葉。
朱剛,1995,詹明信。台北:生智。
朱剛,1997,薩依德。台北:生智。
朱立元主編,2000,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米歇爾•歐平(Auping, Michael)編,1991,黃麗娟譯,抽象表現主義。台北:
遠流。
米歇爾•庫雷維特克(Gurevitc, Michael)著,1994,唐維敏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評性觀點。台北:遠流。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江衍疇,1998年,礦工.太陽.洪瑞麟。台北:雄師圖書。
安東尼•基頓斯(Giddens, Anthony)著,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安東尼•基頓斯(Giddens, Anthony)著,2002,李康、李猛譯,社會的構成。
台北:左岸文化。
艾尼斯多•拉克勞、尚戴爾•幕非(Laclau , Ernesto, and Mouffe, Chantal著),1994,陳墇津譯,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台北:遠流。
艾德華•薩伊德(Said, Edward W.)著,1997,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 。台北:
麥田。
艾德華•薩伊德(Said, Edward W.)著,1999,謝少波等譯,賽義德自選集。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艾德華•薩伊德(Said, Edward W.)Said, Edward W.著,1999,王志紅等譯,東
方主義。台北:立緒。
艾德華•薩伊德(Said, Edward W.)Said Edward著,2000,蔡鴻林譯,文化與
帝國主義。台北:立緒。
艾德華•薩伊德(Said, Edward W.)Said, Edward W. and Barsamian, David,2004,
梁永安譯,文化與抵抗。台北:立緒。
艾德華•薩伊德(Said, Edward W.)Said, Edward W.著,2005,單德興譯,權力、
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台北:麥田。
艾瑞克•賀伯斯堡(Hobsbawn, Eric),2002,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
北:貓頭鷹。
艾尼絲特•根爾勒(Gellner, Ernest)著,2003,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
主義。台北:聯經。
克斯坦•哈斯特拉普(Hastrup, Kirsten)編,1998,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台北:麥田。
克雷蒙•葛林伯格(Greenberg, Clement)著,1993,張心龍譯,藝術與文化。台
北:遠流。
何恭上,1987年,黃君壁畫集。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何浩天,1984年,黃君璧作品選集,台北:史博館。
何兆武,1995,歷史與歷史學。香港:牛津出版社。
汪行福,2002,通向話語民主之路:與哈貝瑪斯對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宋澤萊,1988,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
克莉斯•詹金(Jenkins, Chris)著,1998,俞智敏等譯,文化。台北:巨流。
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2000,後現代的哲學話語─從福柯到賽義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伊德。台北:擎松圖書。
宋國誠,2004,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擎松圖書。
法蘭茲•芬諾(Fanon, Frantz)著,2005,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
心靈工坊。
肯尼茲•明諾克(Minogue, Kenneth)著,1998,龔人譯,政治學。香港:牛津
大學出版社。
呂正惠,1992,七、八O年代台灣現實主義文學道路。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呂正惠,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貝里•史馬特(Smart, Barry)著,1998,蔡采秀譯,傅柯。台北:巨流。
貝特斯•露利(Lowry, Bates)著,1992,杜若洲譯,視覺經驗。台北:雄獅圖
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亦園,1989,「文化比較研究」,收錄於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楊國樞等編,台北:東華。
李亦園,1996,文化的圖像<上>。台北。允晨。
李金松譯,1995,司馬遼太郎著。台灣紀行。台北:台灣東販。
李英明,1992,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台北:時報。
李登輝,1995,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
李登輝,1999,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李登輝,1999,「李總統說明兩國論全文」,收錄於兩國論全面觀察,劉國基編,。台北:海峽學術。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戰前篇。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上、下冊)。台北:玉山社。
李惠國、黃長著主編,2001,流變與走向─當代西方學術主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惠國、黃長著主編,2001,重寫現代性─當代西方學術話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為善、劉奔主編,2002,主體性和哲學基本問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李欽賢,1996,台灣美術閱覽。台北:玉山社出版。
李賢文,1979年,洪瑞麟礦工素寫集。台北:雄師圖書。
李戊崑彙編,2000,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李澤厚,1996,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台北:三民。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
收錄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編。台北:業強。
吳乃德,1998,「國家認同和民主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收錄於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
吳玉山,1997,抗衡與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台北:正中。
吳東野,1991,「中國統一問題的政治意涵」,收錄於分裂國家的統一歷程,朱松柏主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吳泉源,1998,「反對運動與新文化的形塑:一個社會民主的觀點」,收錄於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
吳密察、張炎憲等,1993,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前衛。
吳叡人,1998,「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收錄於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
吳叡人,2001,「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收錄於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林佳龍等主編。台北:新自然主義。
孟樊、林燿德編,1990,世紀末偏航-以當代視野書寫八O年代台灣文學史。台北:時報。
阿皮克那尼西•理察(Appignanesi, Richard)原著,.1996,黃訓慶譯,後現代主
義。台北:立緒。
阿根•居里歐•卡羅、法吉歐羅•茂李吉歐(Argan, Giulio Carlo, and Fagiolo,
Maurizio)著,1992,葉劉天增等譯,藝術史學的基礎。台北:東大。
阿爾伯特•賀斯曼(Hirschman, Albert O.),2002,吳介民譯,反動的修辭。台
北:新新聞文化。
季永河,2002,多維視野中的文學與美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阿瑟•丹托著,2001,歐陽英譯,藝術的終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林小雲、王品驊主編,2001,流變與換形。台北:木馬文化。
林文程,2000,「外在環境發展對台灣國家定位之影響」,收錄於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黃昭元主編。台北:學林。
林玉體,1991,台灣教育面貌40年。台北:自立,初版四刷。
林正珍著,2002,近代日本的國族敘事。台北:桂冠。
林曼麗,1998年,意象與美學-台灣女性藝術展。台北:美術館。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
林佳龍、郭臨伍,2000,「從雙層賽局看『兩國論』」,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
林濁水,1991,國家的構圖,台北:前衛。
林瑞明,1996,「國家認同衝突下的台灣文學研究」,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
林瑞明,1997,「現階段台語文學之發展及其意義」,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
林錫銓,2001,政治美學。台北:時英。
林伯欣、周明麗、江敏甄、莊秀玲、張晴文,「戰後台灣美術中的東方優越論」,國立台南藝術學院。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
林惺嶽,1997,渡過驚濤駭浪的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林惺嶽,2002,中國油畫百年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彼德•寶傑(Burger, Peter)原著,1998,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
台北:時報文化。
季永河,2002,多維視野中的文學與美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肯茲•詹金斯(Jenkins, Keith)著,1996,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
田。
邵宗海,1998,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
迪爾特馬•羅茲穆德(Rothermund, Dietmar)著,2000,朱章才譯,殖民統治的
結束: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德里。台北:麥田。
若林正丈,1994,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
版。
哈里森、漢廷頓(Harrison, L.E., and HuntingtonS.P.)著,2003,李振章、林慈淑譯,為什麼文化很重要。台北:聯經。
胡明揚主編,1999,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胡啟生著,2003,海洋秩序與民族國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施正鋒,1994,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1,「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收錄於國家認同論文集,台灣歷史學會編。台北:稻香。
施正鋒,1999,「台灣意識的探索」,收錄於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夏潮基金會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施敏輝(陳芳明)編,1994,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
洪米貞,2003年,靈魅.狂想.紅通,台北:雄師圖書。
洪鎌德,2003,黃文雄主編,民族主義,台北:一橋。
哥倫•攝布恩Therborn, Goran著,1994,陳墇津譯,政權的意識型態與意識型
態的政權。台北:遠流。
約翰•海爾、瑪莉•奈茲(Hall, John R. & Neitz , Mary J.)著,2002,周曉虹、
徐彬譯,文化:社會學的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約翰•湯霖森(Tomlinson, John)著,1994,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台北:
時報。
約翰•湯霖森(Tomlinson, John)著,2001,鄭棨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
台北:韋伯。
約翰•史托里(Storey, John)著,2003,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
馬哥•華特(Waters, Malcolm)著,2000,徐徫傑譯,全球化。台北:弘智。
海利許•沃夫林(Wolfflin, Heinrich)著,1991,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
北:雄獅。
浦薛鳳,1963,現代西洋政治思潮。台北:正中。
柳金財,2001,「論五O年代以來中華民國政府關於『一個中國論述』內涵的持續與變遷」,收錄於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上),台灣主權論述論文編輯小組編。台北:國史館。
美濃愛鄉協進會,1996,「美濃個案」,收錄於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編。台北:文建會。
珍•鮑德麗菈德(Baudrillard, Jean)著,1996,路況譯,藝術與哲學。台北:遠
流。
泰德•蘭德曼(Landman, Todd)著,1993,周志杰譯,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夏墨斯•詹森(Johnson, Chalmers)著,1993,郭基譯,革命:理論與實踐。台
北:時報文化。
徐火炎,1996,「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間的時政研究結果」,台灣族群政治專題,台北:月旦。
袁鶴齡,1999,「初探國家認同的外部因素」,收錄於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夏潮基金會編。台北:海峽學術。
袁金塔,1991,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台北:藝風堂出版。
袁金塔,2003年,時間的刻度:台灣美術戰後五十年作品展。台北:長流美術館。
孫旗,1992,藝術美學探索。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夏光,2003,後結構主義思潮與後現代社會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茲奧定•撒達(Sardar, Ziauddin)著,1998,陳貽寶譯,文化研究。台北:立緒。
倪偉,2003,「民族」想像與國家統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倪再沁,1995,藝術家←→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席慕容,2004年,彩墨.千山.馬白水,台北:雄師圖書。
席德進,1968年,席德進畫集。台北:席德進畫室。
唐小兵編,1993,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型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高柏園,1999,「台灣意識與文化中國的文化定位」,收錄於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夏潮基金會編。台北:海峽學術。
高千惠,1996,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允晨文化。
高宜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高宜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
泰德羅伯特•庫爾、芭芭拉•哈芙(Gurr , Ted Robert & Harff ,Barbara,鄭又平
等譯,2002,國際政治中的族群衝突。台北:韋伯。
班奈狄克•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著,1999,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曹玉文,1996,社會發展理論。台北:揚智。
曹莉,1999,史碧娃克。台北:生智。
崔詠雪,2004年,在水一方-1945年以前台灣水墨畫。台中:美術館。
黃才郎,2003年,長流-五十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美術館。
黃才郎,2003年,前衛:六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美術館。
黃才郎,2004年,反思:七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美術館。
黃才郎,2004年,開新:八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美術館。
黃光男,1987年,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美術館。
黃光男、鄭純音、王素峰,1987年,黃君璧繪畫風格與其影響。台北:台北市美術館。
黃光男,1999年,台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台北:史博館。
黃光國,1987,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
黃瑞祺,2003,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台北:左岸文化。
黃輝珍編著,1999,李登輝路線─前進國家新世紀。台北:中央日報。
黃嘉樹,1996,第三眼睛看台灣:透視國民黨的台灣經驗。台北:大秦。
許寶強、羅永生選編,2004,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台北:遠流。
基伯特(Gilbert,B.M.)著,2001,陳仲丹譯,後殖民理論─語境實踐政治。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莊錫昌等編,1991,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台北:淑馨。
莊錫昌、孫志民編著,1991,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構架。台北:淑馨。
莊萬壽主編,2002,台灣教授協會策劃,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台北:前衛。
國史館編印,2000,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編印,2000,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編印,1993,國家統一綱領與大陸政策。台北:國立編譯館。
郭洪紀,1996,新國家主義。台北:揚智。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
紀蕙,2001,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
喬治•聖塔亞納(Santayana, George)著,1987,王濟昌譯,森塔亞納美學箋註。
台北:金楓出版社。
張文智,1993,當代文學的台灣意識。台北:自立。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
張京媛,1999,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張炎憲,1993,創造台灣新文化。台北。前衛。
張茂桂,1993,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張茂桂,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收錄於族群政治與政策,施正鋒編。台北:前衛。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1996,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出版。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1996,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出版。
張旭東編,1996,陳清僑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論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郭正亮,1998,「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政治領導」,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
郭因,1987,中國近代繪畫美學。台北:金楓出版社。
郭繼生,1995,台灣視覺文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4,「傳統中國的國家形態、家族意理與民間社會」,收錄於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光興主編,2000,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州作為方法。台北:遠流。
陳雪妮,2000,台灣美術與社會脈動。高雄:美術館。
陳佳宏,2006,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
陳芳明,1988,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高雄:敦理。
陳芳明,1994,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
陳清僑主編,1997,身分認同與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出版社。
陳榮灼,1992,「現代」與「後現代」之間。台北:時報文化。
陳儀深,1994,「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收錄於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陳鴻俞,1985,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
陳孔立,2004,台灣學導論。台北:博揚。
陳原,2001,語言與社會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原,2001,在語言的密林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原,2001,語言與語言學論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昭英,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
陳學明,1998,班傑明,台北:生智。
曼恩(Mann, M.)著,2002,李少君等譯,社會權力的來源(.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梅家玲,2006,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
莊錫昌等編,1991,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台北:淑馨。
莊錫昌、孫志民編著,1991,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構架。台北:淑馨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菲利浦•史密斯(Smith, Philip)著,2004,林宗德譯,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
韋伯文化國際。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
凱特•米勒特(Millett , Kate)著,1999,鍾良明譯,性的政治。北京:社會科
學文獻。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
彭懷恩,2000,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
彭賢祥,2002年,程式不當藝世代18。台北:藝術家。
勞承萬,2001,審美中介論。上海:上海文藝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趣與發展。台北:前衛。
楊大春,1994,解構理論。台北:揚智。
楊大春,1995,傅柯。台北:生智。
楊大春,1995,德希達,台北:生智。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楊孟哲,1996,台灣歷史影像。台北:藝術家
葉朗,1987,中國美學的開展(上)。台北:金楓出版社。
葉朗,1987,中國美學的開展(下)。台北:金楓出版社。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葉石濤,1990,「『台灣文學史』的展望」,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
葉朗主編,1993,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
賈克斯•馬克特(Maquet, Jacques)著,2003,袁汝儀校譯,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台北:雄獅。
賈克斯•德里達(Derrida, Jacques)著,2000,張正平譯,他者的單語主義。台
北:桂冠。
雷納多•波吉歐里Poggioli, Renato著,1992,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理論。台
北:遠流。
雷頓•羅伯特Robert Layton著,1995,吳信鴻譯,藝術人類學。台北:亞太圖
書。
詹姆斯•久爾(Joll, James)著,1994,石智清譯,葛蘭西。台北:桂冠。
葛永光,1993,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正中。
福萊迪克•詹姆森(Jameson, Fredric)著,2000,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漢那•阿瑞德特(Arendt, Hannah)著,1996,蔡佩君譯,共和危機。台北:時
報文化。
潘庭松,1993,蕭如松先生口述稿。台北:美術館。
廖咸浩,1995,「在解構與解體之間徘徊」,收錄於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張京媛編。台北:麥田。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
廖炳惠,1994,「族群與民族主義」,收錄於台灣民族主義,施正鋒編。台北:前衛。
廖炳惠,1995,「當代台灣公共文化的回顧與展望」,收錄於百年來的台灣,台灣研究基金會策畫。台北:前衛。
廖炳惠,1997,「後殖民研究的問題及前景-幾個亞太地區的啟示」,收錄於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簡瑛瑛主編。新店:立緒。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
漢寶德,1979,洪通繪畫素描集。台北:藝術圖書。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
趙剛,1994,小心國家族。台北:唐山。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2002,台灣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
葛蘭西(Gramsci)著,1993,毛韻澤等譯,政治著作選(一)。台北:遠流。
葛蘭西(Gramsci)著,2001,黃華光、徐立源譯,獄中雜記。北京:社會科學。
葛林哥里•巴特寇克(Battcock, Gregory)著,1992,聯德誠譯,觀念藝術。台
北:遠流。
鄭惠美,2003年,席德進中國水墨的本土化探索。台北:聯合文學。
鄭明娳主編,1994,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
鄭祥福,1995,李歐塔。台北:生智。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台北:聯經。
蔡永文,1998,排除理論。台北:揚智。
蔡錚雲,1995,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蔡錚雲發行。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二)─西方解釋學觀點。台北:桂冠。
諾姆•寇姆斯基(Chomsky, Noam)著,1999,林宗宏譯,語言與責任─喬姆斯
基與侯納的對談。台北:書林,1999年)。
歐陽康主編,2001,人文社會科學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劉康著,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劉紀蕙、周英雄,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劉亮雅,2006,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
劉昌元,1991,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
劉其偉,1993,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文斌,2005,台灣國家認同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問津堂。
賴瑛瑛,1998年,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台北:女書文化事業。
賴俊雄,2005,晚期解構主義。台北:揚智。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9)。台北:麥田。
盧建榮,2001,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
謝東山,1996,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美術館。
謝里法,1992,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鍾明德,1991,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戴寶村,2001,「玉山地景與台灣認同的發展」,收入於國家認同論文集,台灣歷史學會編。台北:稻香。
簡瑛瑛編,1995,認同、主體、差異性。台北:立緒。
蕭新煌,1989,「常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收錄於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 台北:聯經。
蕭新煌,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
蕭瓊瑞主編,1992,一九九一台灣藝評選。高雄:炎黃藝術文教基金會。
蘇永欽,2001,「兩岸接近『特殊國內關係』」, 收錄於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
編(上),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小組編。台北:國史館。
蘇起,2003,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遠見。
羅秀芝,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文化•殖民。台北:文建會。
羅伯特•布克特(Bocock , Robert)著,1991,田心喻譯,文化霸權。台北:遠
流。
羅鋼、劉象愚,1999,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
羅青,1989,台灣地區的後現代狀況。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書店。
羅金義、王章偉編,1997,奇跡背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羅伯特•胡吉斯Hughes, Robert著,1992,張心龍譯,新世界的震撼。台北:遠
流。
羅賓•寇恩、保羅•甘迺迪(Cohen , Robin, and Kennedy, Paul)著,2001,文軍
等譯,全球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蕭瓊瑞,1991,台灣美術史研究論集。台中:伯亞。
蕭瓊瑞,1994年,席德進紀念全集油畫。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蕭瓊瑞,1997,島嶼色彩。台北:東大發行。
蘇茲賈布里克(Suzigablik)著,1991,滕立平譯,現代主義失敗了嗎?台北:
遠流。
露西•里帕德(Lippard, Lucy R.)編,1991,普普藝術。台北:遠流。
寶琳瑪莉•羅森諾(Rosenau, Pauline Marie)著,1998,張國清譯,後現代主義
與社會科學。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

(二)期刊

王甫昌,1996年7月,「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
次挑戰高&#23791;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研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
王甫昌,1999年9月25日,「族群動員與台灣反對運動的支持轉移:由一九八
九年立委選舉結果談起」,中國論壇。
王曉波,1995年5月,「台灣本土運動的異化:評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
>」,海峽評論,第53期,頁55-59。
王鏡玲,2005年2月,「在豔光四射裡狂笑-黃進河的視覺美學」,現代美學,
第118期。
丘亞飛,1993年,「『國族意構情結的「返祖性」(Atavism)及其認知構陷』」,
島嶼邊緣,第8期。
江宜樺,1998年3月,「當前台灣國認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
期,頁163-229。
吳乃德,1996年7月,「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
基礎」,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吳乃德,1993年11月,「國家認同和政治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
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74期。
李永熾、曹永和,1995年9月,「建立台灣主體性歷史觀」座談會,台灣歷史
學會通訊,創刊號。
沈松僑,1997年12月,「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28期。
邱貴芬,2000年7月,「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頁313-32。
邱貴芬,1992年7月,「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42
期,頁151-67。
邱貴芬,1992年7月,「『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
第21卷第2期,頁151-166。
邱貴芬,1992,「『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21卷2
期,頁151-67。
邱貴芬,1992「『咱攏是台灣人』-答廖朝陽有關台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中
外文學,21卷3期,頁29-46。
邱貴芬,1995,「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分/認同政治」,中外文學,
23卷11期,頁141-47。
邱貴芬,1995,「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24卷5
期,頁125-27。
邱貴芬,1996,「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
園』及『案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5卷5期,頁6-27。
邱貴芬,1992年8月,「『咱攏是台灣人』-答廖朝陽有關台灣後殖民論述的
問題」,中外文 學,第21卷第3期,頁29-42。
邱貴芬,1995年4月,「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
中外文學,第23卷第11期,頁141-147。
邱貴芬,1995年10月,「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第
24卷第5期,頁56-71。
邱貴芬,1995年4月,「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
中外文學,第23卷,第11期。
邱貴芬,1995年10月「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第24
卷第5期。
邱貴芬,1996年10月,「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25卷第5期。
邱武德,2005年2月,「金剛,金光台灣人民生命途徑的視覺美學-黃進河的金
光繪畫」,現代美學,第118期。
林書揚,1995,「審視近年來的台灣時代意識流:評陳昭瑛陳映真陳芳銘的『本
土化』之爭」,海峽評論。55期,頁50-55。
馬森,1992,「台灣文學的中國結與台灣結-以小說為例」,聯合文學,第8
卷第5期,頁172-93。
胡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訪問稿)中國論壇,15卷12
期,頁16-19。
胡佛,1987,「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台大法學論叢,16卷2期,頁1-32。
高彥,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省思」,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6期,頁1-27。
黃琪椿,1995年2月,「日治時期社會主義思潮下之鄉土文學論爭與台灣話語
運動」,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頁56-71。
張茂桂,1996年7月,「是批判意識形態,抑或獵殺巫婆?對於趙剛<新的民族
主義,還是舊>一文的回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3期。
張茂桂,1997,「教育對於統獨傾向的作用」,台灣政治學刊,第2期。
張國慶,1995年3月,「追尋『台灣意識』的定位:透視<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之迷思」,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
陳光興,1994年7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7期。
陳光興,1996年1月,「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
頁73-139。
陳其南,1995年6月15日,「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大&#24269;鄉情,創刊號。
陳芳明,1995年5月,「殖民歷史與台灣文學研究-讀陳昭瑛<論台灣本土化
運動>」,中外文學, 第23卷第12期,頁110-119。
陳芳明,1995年2月,「百年來的台灣文學與台灣風格-台灣新文化運動史導
論」,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頁44-55。
陳昭瑛,1992年7月,「霸權與典律:葛蘭西的文化理論」,中外文學,第21
卷第2期,頁54-92。
陳昭瑛,1995年2月,「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
學,第23卷第9期。
陳昭瑛,1995年2月,「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
學,第23卷第9期,頁6-39。
陳昭瑛,1995年4月,「追尋『台灣人』的定義:敬答廖朝陽、張國慶兩位先
生」,中外文學,第23卷第11期,頁136-140。
陳昭瑛,1995年9月,「發現台灣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陳芳明先生」,中外文
學,第24卷第4期,頁77-93。
陳映&#30494;,1995年4月,「台獨批判的若干理論問題:對對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
化運動>之回應」,海峽評論,第52期。
陳光興,1991,「從統獨僵硬軸線中(逃逸)出來:五月人民民主抗爭省思」,
當代,63期,頁78-91。
陳光興,1991,「飛躍杜鵑窩:統獨與人民民主的新國際在地主義」,當代,64
期,頁126-34。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17期,頁149-222。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頁73-139。
陳其南,1987,「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中國論壇,第289期,頁
22-31。
陳映真,1995,「台獨批判的若干理論問題:對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
之回應」,海峽評論,第52期。
陳淑玲,2005年2月,「心命、人命與終極追尋-黃明川談黃進河」,現代美學,
第118期。
陳淑玲,2005年2月,「『立異-九0年代的台灣美術發展』座談會」,現代美
學,第118期。
彭瑞金主持記錄,1992年9月,「聽原聲-台灣原住民文學討論會」,文學台
灣,第4期,頁69-93。
葉石濤,2000年4月,「世界文學的寫實主義與台灣新文學的寫實主義」,文
學台灣。第34期,頁47-66。
廖炳惠,1993年9月,「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第22卷第4
期。
廖朝陽,1992,「評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
第21卷3期,頁43-46。
廖朝陽,1992年8月。「是四不像?還是虎豹獅象?-再與邱貴芬談台灣文化」,
中外文學,第21卷第3期,頁48-58。
廖朝陽,1995年3月,「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
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頁102-26。
廖朝陽,「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中外文學,
第23卷第10期。
廖朝陽,1995年5月,「再談空白主體」,中外文學,第23卷第12期。
廖朝陽,1995年10月,「關於台灣的族群問題:回應廖浩」,中外文學,第24
卷第5期。
廖朝陽,1995年10月,「關於台灣的族群問題:回應廖咸浩」,中外文學,第
24卷第5期,頁117-124。
廖朝陽,1996年2月,「面對民族,安頓情感:尋找廖咸浩的敵人」,中外文
學,第24卷第9期,頁96-105。
廖咸浩,1995年12月,『那麼,請你愛你的敵人:與廖朝陽談「情」說「愛」』,
中外文學,第24卷第7期,頁89-108。
廖咸浩,1996年5月,「本來無民族,何處找敵人」,中外文學,第24卷第12
期,頁143-155。
廖朝陽,1995年5月,「再談空白主體」,中外文學,第23卷第12期,頁105-109。
廖朝陽,1996年6月,「閱讀對方」,中外文學,第25卷第1期,頁136-139。
廖咸浩,1996年10月,「狐狸與白狼:空白與血緣的迷思」,中外文學,第25
卷第5期,頁154-157。
廖咸浩,1995年9月,「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第24卷第
4期,頁61-76。
蔡源煌,1989,「台灣四十年來的文學與意識形態」,中國論壇,第27卷第7
期。
蔡詩萍主持,1986年10月25日,「解開『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結座談會」,
中國論壇,第266期。
謝春馨,1994,「八十年代初期台灣文學論戰之探討」,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
9期,頁51-63。
葉富國,1993,「『假台灣人』專輯說明及書目」,島嶼邊緣,8期,頁102-107。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
頁51-83。
趙剛,1996,「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1期,
頁1-72。
劉勝驥,1996,「從民意測驗看台灣民眾的統獨輿論之變化」,東亞季刊,第
27卷4期,頁122-49。
廖咸浩,1995,「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第24卷4期,
頁61-76。
廖咸浩,1995,「那麼,請愛你的敵人:與廖朝陽談情說愛」,中外文學,第
24卷4期,頁61-76。
廖咸浩,1996,「狐狸與白狼:空白與血緣的迷思」,中外文學,第25卷5期,
頁89-108。
廖咸浩,1996a,「本來無民族,何處找敵人?:勉廖朝陽『不懼和解、無須民
族』」,中外文學,第24卷12期,頁143-55。
廖朝陽,1992,「是四不像,還是虎豹獅象?──再與邱貴芬談台灣文化」,中
外文學,21卷3期,頁48-58。
廖朝陽,1995,「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中外
文學,23卷10期,頁102-26。
廖朝陽,1995,「關於台灣的族群問題:回應廖咸浩」,中外文學。24卷5期,
頁117-24。
廖朝陽,1996,「面對民族,安頓感情:尋找廖咸浩的敵人」,中外文學。24
卷9期,頁96-106。
廖朝陽,1996,「閱讀對方」,中外文學。25卷1期,頁136-39。
魏貽君,1993年10月,「反記憶•敘述與少數論述」,文學台灣。第8期,頁207-230。
蕭新煌,1997,「從省籍矛盾到族群差異,從國家認同到統獨爭議──歷史與社
會的思辯」,發表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
研討會」,2月26日。
蕭高彥,1996,「共同體的理念:一個理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頁257-95。
蕭高彥,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省思」,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期,頁1-27。

(三)報紙

中國時報社論,「怎可剪斷歷史的臍帶:籲國人切勿在民族認同問題上自相擾
攘」。中國時報,1995年10月27日,第3版。
中國時報特安新聞中心,「省籍歧視有,但並不嚴重:僅約一成民眾曾因省籍遭
受不平等待遇」。中國時報,1997年3月17日,第11版。
中國時報特案新聞中心,「國人多認族相處融洽:一成二受訪者則稱關係不太理
想」。中國時報,1977年3月17日,第11版。
王明珂,「正視歷史的現實意義」。聯合報,1997年6月15日11版。
王浩威,「迎向樂土與背離故園」。中國時報,1995年5月25日42版。
王雪美,「中華民國在台灣用詞,很多人都不滿」。聯合報,1997年6月25日,
第9版。
自由時報社論,「不宜昇高對立衝突」。自由時報,1991年10月22日,第3
版。
自由時報社論,「政治力不容介入教科書的編印工作」。自由時報,1997年6
月6日,第3版。
自由時報社論,「統獨休兵如是觀」。自由時報,1991年11月2日,第3版。
何榮幸,「民進黨:肯定認識台灣課程內容,建國黨:新課程缺乏台灣主體性」。自由時報,1997年6月6日,第4版。
余光中,「1977。狼來了」。聯合報聯合副刊,1977.8.20。
吳叡人,「沒有民族主義的民族」。中國時報,1995年4月14日。
杜正勝,「從根扎起,認同這塊土地」。自由時報。1997年7月6日,第9版。
杜正勝,「跨世紀的課題,確立台灣主體性」。台灣日報,1997年9月11日,
第6版。
沈建德,「認識台灣應以事實為準」。自由時報,1997年6月6日,第4版。
林金德,「終戰與光復的記憶各有不同」。中國時報,1995年11月9日,第11
版。
邱貴芬,「壓不扁的玫瑰:台灣後殖民小說面貌。中國時報。1997年2月13日,
第36版。
陳其南,「開啟新的地方時代、文化時代」。中國時報,1997年4月9日,第
11版。
陳其南,「經營大台灣•從小社區做起」。聯合報,1995年3月19日,第3版。
黃秀政,「把&#30494;正的歷史還給大家」。聯合報。1997年6月9日,第11版。
楊照,「對台灣主體位置的想像」。中國時報,1995年4月24日,第11版。
廖咸浩,「超越國族主義的思維框架」。中國時報,1995年4月24日,第11
版。
潘朝陽,「先確立台灣人民主體性」。聯合報。1997年6月9日,第11版。


西文部份

(一)專書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hmad, Aijaz . 1992. In Theory: Classes, Nations, Literatures. New York: Verso.
Ahmad, Aijaz . 1997.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the Post-condition. Socialist Register.
London: Merlin Press.
Ahmad, Aijaz. 1992. In Theory: Classes, Nations, Literatures. London: Verso.
Ahmed, Sara. 2000. Strange Encounter: Embodied Others in Post- Collegia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rmstrong, Robert Plant. 1981. The Powers of Presence: Consciousness, Myth, Affecting Presence.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rmstrong, Robert Plant. 1982. The Powers of the Center: A Study of Composition in
the Visual Art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shcroft, Bill, Gareth Griffiths and Tiffin, Helen. 1998.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rker, Francis, and Iverson, M.(eds.), 1994. Colonial Discourse/ postcolonial
Theo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Barlow, Tani. 1997.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Durham: Duke
UP.
Bhabha, H.1987. Resistance Literature. New York: Methuen.
Bhabha, H.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Bhabha, H.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Brydon, Diana, and Tiffin, Helen (eds.), 1993. Decolonizing Fictions. Sydney:
Dangaroo.
Castle, Gregory. 2001. Postcolonial Discourse: An Anthology. U.K. Oxford:
Blackwell.
Chambers, Iain, and Curti, Lidia (eds.), 1996. 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 London:
Routledge.
Chargerjee, Partha.1993.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Childs, Peter and Williams, Patrick (eds.),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Post-Colonial
Theory. London: Prentice Fall.
Chow, Rey. 1993.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ediew. Bloomington: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Chrisman, Laura, and Benita, Parry. 1997.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Criticism.
Cambridge: D. S. Brewer.
Clark, Paul. 1987. 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P.
Cohen, Marc J. 1988. Taiwan at the Crossroads. Washington D.C.: Asia Resource
Center.
Copper, J. F.1990.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Fanon, Frantz. 1967. Black Skin, White Masks. New York: Grove Press.
Fanon, Frantz. 1963.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rans. by Constance Farrington, New
York: Grove Press.
Fanon, Frantz.1965. A Dying Colonialism, trans. by Haak on Chevaliar, New York:
Grove.
Fanon, Frantz. 1967. Toward the Af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Grove.
Fanon, Frantz. 1986. Black Skin, White Masks. London: Pluto Press.
Fanon, Frantz. 1989. Studies in Dying Colonialism. New York: Earthscan.
Featherstone, Mike. 1990.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A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Special Issue. London: New 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Foucault, Michel .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trans. by A.M. Sherida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Gandhi, Leela. 1998. Postcolonial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Gellner, E., 1981. Muslim Socie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Gellner, E., 1986.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Gellner, E., 1987. Culture, Identity, an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Gellner, E., 1997. Nationalis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Gibson, Niegel C. 2003. Fanon: The Postcolonial Imagination. U.K. Cambridge:
Polity.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and Calif:
Stanford UP.
Greenberg, Clement. 1961. Art and Culture: Critical Essays. Boston: Beacon Press.
Haftmann, Werner. 1972. Paint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ry.2 vols. New York:
Praeger.
Harasym, Sarah. 1990.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s, Strategies, Dialogues.
New York: Routledge.
Harstrup, Kirsten. 1992. Other Hist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obsbawn, E.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 Myth, Reality.
Cambrdge University Press.
Hughes, Christopher. 1997.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Hulme, Peter. 1993.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Colonial Discours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Kaplan, David E. 1992. Fires of the Dragon: Politics, Murder, and the Kuomintang.
New York: Athenaeum.
Kohn, Hans. 1945.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Macmillan.
Macdonell, Diane. 1987. Theories of Discourse: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ackenzie, John N. 1995. Orientalism: History, Theory and the Arts.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Maguire, Keith. 1998. The Rise of Modern Taiwan. Aldershot, U.K.: Ashgate.
Miller, David. 1995. On Nationality. Oxford: Claredon Press.
Norbu, Dawa. 1993.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Third World Na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
Osborne, Harold. 1970. The Art of Appreci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ole, Ross. 1999. Nation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Prakash, Gyan. 1995. After Colonialism: Imperial Histories and Postcolonial
Displacement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att, Mary Louise. 1992. Imperial’s Eyes: Trave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Routledge.
Preez, Du Peter. 1980.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deology and the Human Imag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Quayson, Ato. 2000. Postcolonialism: Theory, Practice or Process? Cambridge UK: Polity.
Riggs, Fred W. 1972. Formosa under Chinese Nationalist Rule. New York: Octagon.
Rustow, Dankwart A. 1967. A Word of Nations: Problem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Said, Edward. 1975. Beginnings: Intention and Metho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Said, Edward. 1979. 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Books.
Said, Edward. 1983.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id, Edward. 1991.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London: Vintage.
Said, Edward.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Bintage Books.
Said, Edward. 1994.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ethi, Rumina. 1999. Myths of the Nati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Spivak, Gayatri C., 1987. 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ritical Politics. New York:
Methuen.
Spivak, Gayatri C., 1993.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New York: Routledge.
Spivak, Gayatri C., and Ranajit Guha (eds.), 1988. Selected Subaltern Stud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mir, Yael. 1993. Liberal National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harles. 1993. Reconciling the Solitudes: Essays on Canadian Federalism and
Nationalism. Montreal and Kingston: McGill-Green’s University Press.
Tucker, Nancy Bernkopf. 1994. 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92. New York: Twayne.
Wachman, Alan M.. 1994. Taiwan-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New
York: An East Gate Book.
William, Patrick, and Laura Chrisman(eds.), 1994.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u, Jaushieh Joseph. 1995.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Forces behind the New
Momentum.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Robert J. C. 1990. White Mythologies: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Young, Robert. 1991. White Mythology: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
New York: Routledge.
Young, Robert J. C., 1995. Colonial Desire: 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
London: Routledge.

(二)期刊

Cabestan, Jean-Pierre. “Taiwan in 1998: An Auspicious Year for Kuomintang”,
Asia Survey 39, No.1.
Cabestan, Jean-Pierre.“Taiwan in 1998: An Auspicious Year for Kuomintang”, Asia Survey 39, no.1.
Chai, Trong R.1986.”The Future of Taiwan ”, Asian Survey 26, No.12. Chou,
Yangsun and Nathan, Andrew J..1987.”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Asian Survey 27, No.3
Dahbour, Omar.1996.”Introduction: National Identity as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Philosophical Forum 28(1-2):pp.1-20.
Domes, Jurgn.1993. “Taiwan in1992: on the Verge of Democracy”, Asia Survey
37,No.1
Green, Michale.1996.” National Identity and Liberal Political Philosophy”,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10: pp.191-201.
Tien, Hung-mao.1975.”Taiwan in Transition: Prospects for Socio-Political Change”,
China Quarterly 64.
Tien, Hung-mao.1975.”Taiwan in Transition: Prospects for Socio-Political Change”, China Quarterly 64.
Vincent, Andrew, 1997, ”Liberal Nationalism: an Irresponsible Compound?”, Political Studies No.45, pp.275-95.
Chai, Trong R.1986.”The Future of Taiwan ”, Asian Survey 26, No.12.
Chou, Yangsun and Nathan, Andrew J..1987.”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27, No.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54.234.136.147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54.234.136.147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