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14111-11085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14111-110851
論文名稱
Title
臺灣搖滾樂手生涯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n Career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Rock Musician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01-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2-14
關鍵字
Keywords
生涯規劃、生涯轉換、生涯發展、搖滾樂、搖滾樂手
rock, rock musicians, career transition,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plann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3 次,被下載 1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2 times.
中文摘要
近年來,臺灣音樂節和live house文化逐漸盛行,使得獨立樂團日漸增加。當今樂團所處的環境雖比早期優良,卻也面臨著更多考驗,像是商業體制下須放棄創作、歐美與日韓樂團的競爭、電音和嘻哈新樂風的衝擊等,而最大的挑戰則是現實生計的問題。本研究希望能深入探討臺灣搖滾樂手的生涯發展情形。研究問題有三:一、影響搖滾樂手職業選擇的原因與動機為何?二、搖滾樂手生涯規劃與生涯發展的概況為何?三、促使搖滾樂手生涯轉換的原因為何?生涯轉換的過程為何?生涯轉換的類型為何?調適過程為何?理論架構以生涯發展與規劃相關文獻為主,並採用多重個案研究法,對臺北和高雄六位搖滾樂手進行訪談和實地觀察,了解搖滾樂手的職業選擇過程以及生涯發展情形。蒐集資料的方法為文件分析、觀察法與訪談,並採用資料三角驗證來增加研究的正確性與一致性。研究結論如下:一、影響本研究個案進行職業選擇最顯著的因素為學習經驗,其次是職業條件、社會環境和個人特質。二、本研究個案的職業選擇過程和現階段的生涯發展任務皆與Ginzberg以及Super的理論相符合。三、本研究個案生涯轉換的原因以經濟因素居多,發生生涯轉換大多在其預料之中,並且皆出於自願,而受訪者大多於Levinson提出的五個成年轉換期轉換工作。四、西方搖滾樂對臺灣搖滾樂手在樂風和穿著打扮上都曾帶來影響。五、臺灣各地搖滾樂風與城市個性具有關聯。六、臺灣搖滾樂手(團)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或是成為主流樂團者較能以樂手職業維生。七、臺灣搖滾樂的發展不論在整體環境或是歌曲創作上,與國外仍有一段差距。八、不同年齡層的搖滾樂手對職業和未來的期待皆有明顯差異。九、女性搖滾樂手在性別和外貌上較男性樂手具有優勢,但面對適婚年齡時也容易因為婚姻和家庭問題使其發展受到限制。十、已婚者或是家庭負擔較重的搖滾樂手容易因為現實因素影響其在搖滾樂的發展。本研究建議搖滾樂手在決定進入此一行業前,應先培養優異的音樂技藝,進入搖滾樂領域後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清楚自己的音樂在市場中的定位,才能在搖滾樂領域有較好的發展與機會。
Abstract
Recently, since music festivals and “live house” performances have become popular in Taiwan,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bands have been increased gradually. Bands nowadays have more advantages than previously, but they also face more challenges, such as commercial factors, keen competitions among other bands, the impact of new music style, including electronic music and Hip Hop, and so on. Above all, the most challenging one is the source of incomes. Therefore, rock musicians always face the difficulty of career chang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rock musicians. The questions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 what are their motivations to be rock musicians? How can they earn their living as rock musicians? Second, what is their career plan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ird, why do some of the rock musicians decide to look for other jobs? What are the processes they have to go through while transferring to other jobs? Can they adjust to new jobs well? The based theories of the study ar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include observation, documental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he study uses triangulation to increase credibility and reliability. The objects are six rock musicians who live in Taipei and Kaohsiung.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most remarkable motivations to influence the rock musicians in Taiwan ar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career condition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musicians’ personality. (2)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 career-decision proces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ask correspond to the theories of Ginzberg and Super. (3) Economic problem is the significant motivation that prompts the rock musicians to change to other jobs. Remarkably, they anticipate making the decisions on schedule, not accidentally. Besides, most of the interviewers transfer to other jobs during the five transferring periods which Levinson proposed in his theory. (4) Western rock music influences Taiwanese rock musicians both on music style and outer appearance. (5) Taiwanese rock music style is different in every place associated with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 (6) Famous and mainstream rock bands and musicians can have more economic power to earn their living as rock musicians. (7) Taiwanese rock music workers have to make more improvement as western ones, especially on creative work. (8) Rock musicians of different ages have distinct expectations on their own career life and future. (9) Female rock musicians have more advantages than males on outer appearance, while they are more limited by marriage and family on the other hand. (10) Married or some rock musicians with heavy economic burden may be influenced o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Finally, Few suggestions are generated from this study: First, when one decides to ento this career, he must cultivate his musical ability well. Second, he must take his own responsibility and understand his works’ position in the music marke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誌…………………………………………………………iv
目錄…………………………………………………………v
圖次………………………………………………………vii
表次………………………………………………………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1
第二節 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11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章節概要…………………………15
第二章 西方搖滾樂的發展歷程、風格與特色…………17
第三章 生涯發展與規劃相關理論………………………35
第一節 生涯發展………………………………………35
第二節 生涯規劃………………………………………48
第三節 生涯轉換………………………………………55
第四章 研究方法…………………………………………65
第一節 研究設計………………………………………65
第二節 研究地點與對象………………………………67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資料分析…………………………70
第四節 研究限制………………………………………73
第五章 研究發現…………………………………………75
第一節 影響職業選擇、生涯發展和生涯規劃的因素78
第二節 職業選擇過程、生涯發展和生涯轉換情形…10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38
參考書目…………………………………………………143
一、中文部分………………………………………143
二、英文部分………………………………………156
附錄…………………………………………………159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159
附錄二、訪談大綱………………………………16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Luke(2005)。MI音樂學院簡介。2010年12月30日,取自:
http://www.rabpit.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0&Itemid=113
NOWnews今日新聞網。北縣�貌似《海角》馬拉桑 業務員受矚目(2008年10月20日)。2010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8/10/20/329-2352331.htm
Orbis(2006)。《臺灣的市場太大?》之補充說明。2011年1月21日,取自:
http://www.ccuart.org/orbis/2006/10/post_134.html
Ricardo(2004)。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眾聲喧嘩三十年:臺灣搖滾音樂環境總覽。幼獅文藝,607,30-35。
Tzara(2009)。獻給所有新進獨立樂團的經驗分享。2010年12月22日,取自:
http://blog.yam.com/flatclub/article/24908931
丁怡文(2004)。臺灣搖滾樂團經營與發展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巧如(1993)。國內熱門搖滾樂團歌詞所建構的夢幻世界。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方巧如(1996)。民國七十年代臺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25(2),82-108。
方美蓉(2008)。臺灣搖滾樂的在地化歷程。私立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文瀚(1994)。流行音樂啟示錄。臺北市:萬象。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啟仲(2007)。遙望十字街頭:論臺灣搖滾樂場景中吉他技藝的養成與轉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啟明(2003)。1960年代反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鴻國(2010年7月10日)。蔡英文:獨立樂團需更多表演場所。大紀元新聞網。2010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0/7/10/n2962752.htm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07/02/15)。行政院新聞局補助樂團錄製有聲出版品﹝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
http://www.gio.gov.tw/ct.asp?xItem=32031&ctNode=4766&mp=3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1/13)。盧廣仲、巴奈、范曉萱前進法國MIDEM!﹝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
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57971&ctNode=3740&mp=3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1/22)。新聞局99年度樂團補助案,每件最高補助金額80萬元!﹝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58369&ctNode=3740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4/28)。Tizzy Bac、Go Chic及聲動樂團等或新聞局補助參加國際音樂節活動﹝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http://www.gio.gov.tw/ct.asp?xItem=63496&ctNode=3759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5/26)。Tizzy Bac&蘇打綠樂團國際獻聲,期待一棒傳一棒!﹝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65206&ctNode=3740&mp=3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6/22)。新聞局挺臺灣樂團持續創作,補助金再加碼美團50萬元﹝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66452&ctNode=3740&mp=3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7/21)。臺灣搖滾音樂前進韓國仁川音樂節,「伍佰&CHINA BLUE」要讓韓國歌迷欲罷不能﹝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67969&ctNode=3740&mp=3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7/23)。新聞局創辦金音創作獎 引爆臺灣創作音樂能量﹝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68117&ctNode=3740&mp=3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2010/08/20)。行政院新聞局強打獨立音樂 四樂團遠征加拿大﹝新聞稿﹞。2010年8月24日,取自:
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70741&ctNode=3740&mp=3
朱湘吉(2001)。生涯規劃與發展。新北市:空中大學。
江文雄、江義平和林秀玉(2005)。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全華科技。
汪光慧(2004)。諮商師生涯轉換之質性研究:細說生命的轉彎處。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芝儀和李鳳儒(譯)(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臺北市:桂冠。
李碩(2006)。搖滾臺灣:臺灣重金屬樂迷的文化認同與實踐。私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欣霖(2004)。重金屬樂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祖輝(2006)。運用搖滾樂團表演於青少年音樂智能開展與自我成長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弘智文化。
李振群(2008)。成名在望:獨立搖滾樂團「原真性」的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宜欣(2006)。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樂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芳如(譯)(1993)。搖滾樂的藝術。臺北市:萬象。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林幸台(1990)。從生涯規劃談經社變遷中就業服務工作的走向。就業與訓練,8(6),8-11。
林春年(2000)。資訊電子產業智慧財產權管理之組織定位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人員生涯規劃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韋萱(2004)。附庸風雅也能賺大錢。遠見雜誌網。2010年1月23日,
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9869
林逸貞(2003)。臺灣地區高中職舞蹈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樹人(1990)。生計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天馬。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東華。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臺北市:弘智文化。
胡子平(2000)。另翼搖滾注目─最值得聆聽的音樂創作。臺北市:商周。
胡幼慧(1996)。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5)。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和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市:巨流。
姜苑文(2003)。電視新聞記者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查爾斯(2008)。70’s 西洋流行音樂史記:排行金曲拾遺。臺北市:麥書國際文化。
洪嘉鴻(2007)。從搖滾樂看臺灣在地青少年次文化─以五月天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鳳儀(1996)。生涯規劃自己來。臺北市:揚智文化。
洪鳳儀(2000)。生涯規劃。臺北市:揚智文化。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袁行耑(2009)。臺灣搖滾樂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馬清(1997)。搖滾樂。臺北市:揚智文化。
馬世芳(1997)。一群不修邊幅的年輕人如何改變歷史?─《滾石》雜誌的三十年紀錄了嬰兒潮世代的集體震盪。2010年12月22日,取自:
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758710.html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30,1-19。
高淑清(譯)(2001)。質性研究設計。臺北市:揚智。
高熏芳、林盈助和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徐子婷(2006)。搖滾樂中的國族想像─以羅大佑與閃靈的音樂創作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楓惠(2005)。從90年代地下搖滾樂看臺灣另翼搖滾主體性的指涉。私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臺北市:書林。
翁嘉銘(2004)。臺灣搖滾陣地。幼獅文藝,607,36-39。
翁嘉銘(2009)。臺灣搖滾盛世─獨立樂團闖出好風光。新活水雜誌,25,36-40。
康沛(2010年7月2日)。地方政府爭辦音樂節 搖滾樂早以主流化。新京報。2010年12月30日。取自: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2464/2010/07/02/1325s2906743.htm
許旭助(2005)。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生涯轉換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內政部土地測量局測量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思晨(2009年4月6日)。走過風光年代 鼓聲響起代價多少。輔大生命力新聞。2010年3月15日,取自: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33516
許建榮(2005)。音樂、土地與國家:全國搖滾聯盟與臺灣當代社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許逸凡(2008)。地下好樂:認識地下音樂你不可錯過的一本書。臺北市:書泉。
陳如山(1997)。成人的生涯實現與生涯轉換。成人教育雙月刊,40,10-1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華(2006)。一代人的聲音─記搖滾樂的興起成因。電影評介,15,86-87。
陳竹儀(2004)。喧囂中的對話與凝視:迷經驗的再現。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品妏(2008)。南部地區國中實習教師生涯轉換傾向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亭妤(2006)。全球化下的搖滾文化中介:晚近臺灣網路的搖滾書寫。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郁秀(1998)。百年臺灣音樂圖像巡禮。臺北市:時報文化。
陳淑貞(1998)。文化義工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惠婷(2004)。搖滾音樂演唱會之文化行銷分析─以Say Yes to Taiwan演唱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儒修(1996)。臺語搖滾初探。中外文學,292,134-142。
陳曉偉(2002)。臺北市非創作樂團之音樂空間建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梁岱崎(2002)。流行音樂•魅力•男。臺北市:商周。
郭政倫(譯)(2000)。搖滾樂的再思考。臺北市:揚智文化。
張育章(1996)。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25(2),109-128。
張振成(1997)。生涯規劃與生涯發展。諮商與輔導,144,24-26。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精華本。臺中市:滄海。
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五南。
張添洲(2007)。學習規劃與生涯發展。臺北市:五南。
張德聰(2001)。社區化生涯輔導方案參與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臺北市:商周。
張鐵志(2009)。文化評論/音樂:盧廣仲:輕盈時代的紮實聲音。2010年12月22日,取自:http://magz.roodo.com/article/1737
黃天中(1995)。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臺北市:桂冠。
黃秀美(2001)。國軍志願役中年男性退役軍官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亭境(2008)。臺灣獨立搖滾樂團中性別角色的壓抑與實踐:以十個女吉他手為例。私立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維邦(2007)。臺灣重型搖滾樂文化行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臺北市:桂冠。
傅如慧(2009)。搖滾本事:流行樂團品牌建構與經營模式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傅舒汶(2003)。從〈鹿港小鎮〉到〈東方之珠〉─論羅大佑的音樂創作與其在兩岸三地所引發的文化效應。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久穎(2001)。女搖滾。臺北市:貓頭鷹。
楊雅馨(2004)。臺灣搖滾樂團女樂手之樂團經歷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鎮吉(2007)。論臺客搖滾的後殖民與次帝國意涵。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搖滾教父─羅大佑(2009)。臺北市:臺灣電視臺。2010年1月25日,取自臺視熱線追蹤:http://www.ttv.com.tw/drama09/hotline/2.asp
鄒應瑗譯(1992)。生涯規劃的藝術。臺北市:中國生產力中心。
管仲暉(2009)。臺灣搖滾音樂節關鍵成功因素與發展策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婉如(2007)。電視臺地方記者生涯規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偉廷(2007)。搖滾樂意象應用於T恤圖騰設計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0)。油漬搖滾。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2%B9%E6%BC%AC%E6%90%96%E6%BB%BE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0)。流行搖滾。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5%81%E8%A1%8C%E6%90%96%E6%BB%BE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0)。哥德搖滾。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3%A5%E5%BE%B7%E6%90%96%E6%BB%BE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0)。搖滾樂。2010年1月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0%96%E6%BB%BE%E6%A8%8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0)。新金屬。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6%B0%E9%87%91%E5%B1%AC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0)。藍調搖滾。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7%8D%E8%AA%BF%E6%90%96%E6%BB%BE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0)。硬式搖滾。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1%AC%E6%90%96%E6%BB%BE
劉小山(2001)。2001/3月,認識搖滾(下篇)─搖滾樂系列研究之一。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20(1),66-70。
劉明秋(1991)。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諮商與輔導,70,43-45。
劉偉仁(2010)。劉偉仁 老師 論文:創作時,情境的重要性。2010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zen1963/7328680
劉逸凱(2006)。臺灣極端金屬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穎(2006年2月1日)。臺灣搖滾樂漸成勢力 努力以大陸市場為事業重點。北京晚報。2010年8月22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y/2006-02-01/1541975511.html
蔣國男(1999)。鄉村音樂─美國式的浮世繪PART10。201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1.iwant-pop.com/a-d0007/?sn=a-d0007_19990719_01&act=pre
鄭兆琪(譯)(2006)。樂玩樂酷就是搖滾:你的第一本搖滾入門書。臺北市:音樂向上。
鄭晉傑(1989)。企業新進人員生涯成熟、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出版,新北市。
蔡之今(2004)。大熱海洋─歷屆海洋音樂祭紀實。幼獅文藝,607,40-51。
蔡宜剛(2000)。搖滾樂在臺灣之可能與不可能。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岳儒(2005)。臺灣搖滾樂的在地實踐與文化認同。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佩君和張志宇(譯)(2001)。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臺北市:商周。
蔡明錕和文鎧威(譯)(2004)。搖滾樂:狂躁的歷史。臺北市:商周。
蕭長展(2005)。搖滾樂與公共領域連結之可能性初探:以臺灣獨立創作搖滾樂(團)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0。2010年1月23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0/index.htm
鮮皓(1999)。生涯規劃的意義與方法。技藝教育,23,11-14。
簡妙如(2001)。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零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彙杰(2006)。新琴點撥。臺北市:典絃音樂文化。
羅仁傑(2007)。音樂工作者工作環境噪音暴露與聽力損失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悅全(2000)。祕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臺北市:城邦文化。
羅悅全(2002)。Rock is Back!─車庫搖滾復興?。2009年1月10日,取自
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music/rock_is_back.php
羅悅全(2010a)。「臺北憂鬱三搖」中的「民謠」。2010年12月22日,取自:
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music/taipei_folk.php
羅悅全(2010b)。地下獨立樂團。2010年12月22日,取自:
http://jeph.bluecircus.net/
羅文基、朱湘吉和陳如山(1992)。生涯規劃與發展。新北市:空中大學。
曠文琪(2007)。順境學轉舵。商業週刊,2010年3月15日,取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6785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臺北市:巨流。
二、英文部分
Andersen, P. & Vandehey, M. (2006). Career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 Boston : Lahaska Press.
Brown, C. T. (1992). The art of rock and roll (3r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Brown, D. (2007). Career information, career counsel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9th). Boston : Pearson/Allyn and Bacon.
Dalton, G. W. & Thompson, P. H. (1986). Novations: Strategies for career management. Glenview, Ill. : Scott, Foresman.
Louis, M. (1980). Career transitions: Varieties and commonalit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5, 329-340.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Schlossberg, N. K. (2006). Counseling adults in transition (3rd). New York: Springer.
Sharf, R. S. (1997). Appl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2nd).
Pacific Grove, CA : Brooks/Cole Pub. Co.
Simonsen P. (1986). Concepts of career developm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November, 70─74.
Wikipedia (2010). Comedy rock.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edy_Rock
Wikipedia (2010). Country rock.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untry_rock
Wikipedia (2010). Doo-wop. Retrieved Jan 8,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o-wop
Wikipedia (2010). Garage rock.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rage_Rock
Wikipedia (2010). Glam rock.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lam_rock
Wikipedia (2010). Garage rock.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rage_Rock
Wikipedia (2010). Heavy metal music.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avy_metal_music
Wikipedia (2010). Instrumental rock.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strumental_Rock
Wikipedia (2010). Protopunk. Retrieved Jan 10,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topunk
Wikipedia (2010). Rock music. Retrieved Jan 8,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ck_music
Yin, R. K. (1993). Applications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Zunker, V. G. (1994). Career counseling: 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 (4th). Pacific Grove, Calif. : Brooks/Cole Pub. Co.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2.250.11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2.250.11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