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216111-14305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216111-143057
論文名稱
Title
知己?異己?港台知識人李萬居與李南雄父子的中國認識
A Confident or an Alien: The Hong Kong/Formosa Intellectual Wan-chu Lee’s and His Son Peter Nan-shong Lee’s Views of Chin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4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10-1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2-16
關鍵字
Keywords
中國學、殖民地香港、殖民地台灣、中國、知識史、李南雄、李萬居、後殖民主義、文化研究
Colonial Hong Kong, Colonial Taiwan (Formosa), China, Intellectual history, Peter Nan-shong Lee, Wan-chu Lee, China studies, Postcolonialism, Cultural studi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13 次,被下載 235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1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359 times.
中文摘要
儘管同樣做為割離中國的(後)殖民地,香港、台灣兩地社會對於彼此並不
熟悉。各自在政治、學術領域擁有知名度的李萬居、李南雄父子,則是港台之間
的罕見聯繫。在此之中,他們又以「中國」做為自己知識人志業的客體,發展了
兼有個性、共性的中國認識。由此,一條鮮為人知、專屬港台殖民地的中國有關
知識途徑,在兩地的空間與百年的時間裡,得到建立。
出身殖民地,本來不是也不等於是中國人的李氏父子,一方面說明了民主政
治、白色恐怖並不必然背對中國(拒絕是中國人)。另方面的歐化、日化乃至科
學化的「非中國」卻可能大有裨益面對中國(接受是中國人)。準此,開展中國
認識,參與「中國」內容從而建構「更民主」、「更科學」之中國性內涵的兩人,
既各自確保主體、確立主體性,也同時意味自己上位中國。在此之後,「知己?
異己?」已非僅止人我的存疑、困境,更是關乎(後)殖民地建構何種主體性的
選擇題。
Abstract
Societie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Formosa) are not familiar with each as they are
separate colonies taken by Britain and Japan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explores a rare
string linking the two communities through Wan-chu Lee and his son Nan-shong.
Their evolving views on China reflect larger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n one
hand and yet demonstrate agencies in choosing and forming individual choices
regarding both political identities and postcolonial possibilities on other hand. In
particular, their multiple views on China are full of individual judgments mediating
among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as well as between global and regional forc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學位論文審定書.............................................................................................................i
致 謝............................................................................................................................ii
摘 要............................................................................................................................v
Abstract........................................................................................................................vi
第壹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文獻回顧................................................................................................4
(一)中國學知識社群................................................................................4
(二)知識人李萬居....................................................................................5
第四節 理論框架................................................................................................7
第五節 研究方法..............................................................................................10
第六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預期發現..............................................................14
第貳章 半山知識人的祖國中國..............................................................................17
第一節 李萬居生平簡歷..................................................................................17
第二節 前提:初始的經驗與認識..................................................................22
(一)在中國之外認同中國......................................................................22
(二)在日本之內反對日本......................................................................27
(三)祖國獲救才能有我..........................................................................31
第三節 願景:累積的經驗與實踐..................................................................33
(一)國家主義對中國認同的反共延展..................................................33
(二)無政府主義疏導反日為民主自由..................................................35
(三)實踐民主政治以求救國..................................................................37
第四節 祖國地位優位中國..............................................................................43
(一)固守祖國於主權範疇......................................................................43
(二)歐化、日化挽救祖國......................................................................46
(三)民主不超越祖國..............................................................................49
第參章 中國背景:香港知識人初認識的中國......................................................52
第一節 李南雄的香港知識人之路..................................................................52
(一)置身兩岸三地的中國歲月..............................................................52
(二)美國負笈與香港赴歸......................................................................58
(三)火紅年代的象牙塔與中國..............................................................64
第二節 李南雄與香港中國學社群..................................................................70
(一)早期的漢學、東方學研究..............................................................70
(二)李南雄與台籍�裔學者赴港潮......................................................77
(三)「香港性」與「中國性」................................................................79
第三節 進出、取捨中國的李南雄..................................................................82
第肆章 中國研究:香港知識人再實踐的中國......................................................87
第一節 課題綜合、社論頻發的萌動(1976-1985) ....................................87
(一)「中國香港」的形成中、「自外中港」的李南雄..........................87
(二)主張中國本位的定見......................................................................93
(三)依憑西方價值的檢驗....................................................................100
第二節 中國工業管理與非正式政治研究(1986-1992) ..........................107
(一)中國工業管理研究........................................................................107
(二)中國非正式政治研究....................................................................113
第三節 固有研究賡續、擴大與成就(1993-2001) ..................................116
(一)擴大化的中國公共政策研究........................................................116
(二)持續性的中國企管工管研究........................................................124
(三)東亞非正式政治研究的十年成就................................................127
第伍章 百年中國認識的最終................................................................................130
第一節 港人之中的李南雄及其迂迴............................................................130
(一)情感對象的科學觀望....................................................................130
(二)科學對象的情感交往....................................................................135
第二節 港人之後的李南雄及其移動............................................................141
(一)面對中國主體的香港知識人........................................................141
(二)再度絕塵中國的港人李南雄........................................................145
第三節 香港知識人的逡巡中國....................................................................151
(一)中國研究的學術底流....................................................................151
(二)中國認同內容的似紅非紅............................................................156
(三)以科學普世主義逡巡中國............................................................163
第陸章 結論:中國異己的知己中國....................................................................171
第一節 異己沒有中國、知己不是中國........................................................171
第二節 中國與否?........................................................................................176
附錄............................................................................................................................179
附錄一:李南雄教授與中文大學大事列表....................................................179
附錄二:李萬居戶籍簿冊(一)....................................................................186
附錄三:李萬居戶籍簿冊(二)....................................................................187
附錄四:李萬居戶籍簿冊(三)....................................................................188
附錄五:李萬居戶籍簿冊(四)....................................................................189
附錄六:李萬居戶籍簿冊(五)....................................................................190
附錄七:李萬居戶籍簿冊(六)....................................................................191
參考文獻....................................................................................................................19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1. 丁開杰主編,2004。《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 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籌備委員會主編,2005。《文化自覺與社會發
展 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論文集》。香港:商務印書館。
3. 于光遠,2008。《1978:我親歷的那次歷史大轉折》。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4. 中大學生會《中大的一日》編委會,1983。《中大的一日》。香港:青文書屋。
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2。《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交流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編,1997。《中
華人文精神的呼喚:海峽兩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九洲圖書出版社。
7. 王文裕,1997。《李萬居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8. 王春霞,2005。《“排滿”與民族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 王家英、孫同文、廖光生合編,1996。《兩岸四地的互動與整合:機遇與障
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10. 王振民,2002。《中央與特別行政區關係:一種法治結構的解析》。北京:清
華大學出版社。
11. 王聯主編,2005。《世界民族主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2. 世紀嬰兒,2009。《中國社會的一千個細節》。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
13.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2008。《亞洲人民會審日本殖民主義》。台北市:文英
堂出版社。
14. 司徒華、李柱銘,1988。《對基本法的基本看法》。香港:洛德加印刷公司。
15. 四川大學哲學課程小組編寫,1984。《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自學輔
導》。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6. 甘陽,2002。《將錯就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7. 石之瑜,1997。《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台北市:風雲論壇。
18. 石之瑜,1998。《書評中國》。台北市:翰蘆圖書。
19. 石之瑜,2002。《後現代的政治知識》。臺北市:元照出版。
20. 石之瑜,2007。《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21. 石之瑜,2008。《日本近代性與中國--在世界現身的主體策略》。台北市:
國立編譯館。
22. 石之瑜編,2007。《近代日本對華思想》。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
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
23. 安德列也夫(И.Андреев)著,俊庄譯,1956。《辯証唯物主義論認識過程》。
北京:北京大眾出版社。
24. 朱國雲,1999。《組織理論:歷史與流派》。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5. 吳倫霓霞編,1993。《邁進中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三十年 1963-1993》。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6. 呂大樂,2007。《唔該,埋單: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社。
27. 李振軍編,2006。《送你一座玫瑰園--香港中文大學》。長沙:湖南人民。
28. 李健,1996。《共和國之戰(下)》。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9.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40 年》。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30. 李筱峰,2006。《唐山看台灣:228 事件前後中國知識份子的見證》。台北市:
日創社。
31. 汪民安,2002。《福柯的界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2. 汪恩鍵主編,1998。《民主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比較研究》。北京:中央
編譯出版社。
33. 汪暉,2008。《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 世紀的終結與90 年代》。北京:生活.
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4. 冼玉儀,2005。《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35. 卓新平主編,2006。《基督教文化160 問》。北京:東方出版社。
36. 周蕾,1995。《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37. 尚慶飛,2008。《國外毛澤東學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8. 林玉体,2003。《臺灣教育史》。臺北市:文景書局。
39. 林立新,2006。《送你一座玫瑰園--香港大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40. 林國章,2004。《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市:海峽
學術出版社。
41. 林渝文主編,2001。《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市:樂學書局。
42. 柏楊總策劃,2005。《二十世紀台灣民主大事寫真》。台北市:財團法人人權
教育基金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3. 查良鑑,1961/11。《印度現況及華僑情形與其對我反攻復國之關係》。出版
地不詳:國防研究院印。
44. 查良鑑、謝冠生主編,1965。《國父法律思想論集》。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
法律研究所出版、中華大典編印會發行。
45. 胡曉明,1996。《饒宗頤學記》。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46. 翁松燃編,198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續集)》。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社。
47. 袁明,2006。《國際關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8. 高增杰主編,2001。《日本的社會思潮與國民情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9. 國立編譯館主編�薛化元編,2006。《《公論報》言論目錄暨索引》。台北市:
文景書局。
50. 張一兵、蒙木桂,2004。《神會馬克思--馬克思哲學原生態的當代闡釋》。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1. 張海鵬主編,2008。《中國歷史學30 年(1978-2008)》。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
52. 張深切,1998。《張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台北
市:文經出版社。
53. 張深切,1998。《張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台北
市:文經出版社。
54. 張靜,2005。《法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5. 許知遠等著,2009。《單向街001》。南京:鳳凰出版社。
56. 許紀霖,2004。《中國知識份子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57. 陳正茂編,1993。《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 第一輯:醒獅週報(一)》。臺北縣
新店市:國史館印行。
58. 陳正茂編,1995。《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 第五輯:國論週刊》。臺北縣新店
市:國史館印行。
59. 陳永森,2004。《告別臣民的嘗試--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識與公民行為》。北
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0. 陳永發,2004。《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台北市:聯經。
61. 陳先奎主編,2010。《2011 思想政治理論標準輔導全書》。北京:新華出版
社。
62. 陳芳明,1992。《探索臺灣史觀》。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63. 陳國祥、祝萍,1987。《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64. 彭明,1998。《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65. 彭懷恩,1987。《台灣政治變遷40 年》。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66. 斯雄,2006。《盛開的紫荊花--一個內地記者眼中的香港》。濟南:山東畫
報出版社。
67. 程林勝,1992。《鄧小平「一國兩制」思想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68. 程美寶、趙雨樂編著,1999。《香港史研究論著選輯》。香港:香港公開大學
出版社。
69. 黃良平,1981。《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民主自由先知先覺者》。台北市:
甘地出版社。
70. 黃朝琴,2001。《朝琴回憶錄之台灣政界耆宿:黃朝琴》。台北縣板橋市:龍
文出版社。
71. 黃順興,1990。《走不完的路--黃順興自述》。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
版部。
72. 新亞研究所,1981。《新亞教育》。香港:南山書屋。
73. 楊紀元,1992。《李大釗研究論札》。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74. 楊華,2006。《楊錦麟這家伙》。長沙:嶽麓書社。
75. 楊瑞先,1981。《珠沈滄海:李萬居先生傳》。臺北縣永和鎮:文海。
76. 楊毅周,2004。《民進黨組織派系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77. 楊憲村,1995。《民進黨執政》。台北市:商周文化事業。
78. 楊錦麟,1993。《李萬居評傳》。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79. 鄒讜,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 從宏觀歷史和微觀行動的角度看》。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80. 鄒讜,2002。《中國革命再闡釋》。牛津與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
81. 雷震著作,傅正主編,1990。《雷震全集(40)第一個十年(八)雷震日記》。臺
北市:桂冠圖書。
82. 廖光生,1996。《香港民主化的困境》。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
83. 廖光生主編,1991。《兩岸經濟發展與亞太區域互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亞太研究所。
84. 臺灣省諮議會編著,2004。《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
彙編計畫--謝東閔先生史料彙編》。臺中縣霧峰鄉:臺灣省諮議會。
85. 臺灣省諮議會,2001。《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
計畫:郭雨新先生史料彙編》。臺中縣霧峰鄉:臺灣省諮議會。
86. 趙勇,2008。《台灣政治轉型與分離傾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87. 劉青峰、關小春編,1998。《轉化中的香港: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88. 劉國深,2005。《民進黨意識形態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89. 劉蜀永,2000。《香港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0.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硏究所中華民國史研
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硏究室合編,1985。《孫中山全集(第4 卷)》。
北京:中華書局。
91. 歐明憲,龔宜君,2001。《李萬居先生史料彙編》。臺中縣霧峯鄉:臺灣省諮
議會。
92. 談方主編,龍觀華副主編,2006。《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93. 鄭文聰編,1992。《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八年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94. 歷史與文化:香港史公開講座文集編輯委員會,2005。《歷史與文化:香港
史研究公開講座文集》。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
95. 盧達生,2006。《誠明古道照顏色--新亞書院55 週年紀念文集》。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96. 蕭新煌、尹寶珊,1998。《台灣與香港的集體認同:一九九七前的比較》。香
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97. 聯合校史編輯委員會、吳倫霓霞主編,1996。《明德新民--聯合書院四十
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
98. 聯合校史編輯委員會、吳倫霓霞主編,1996。《明德新民--聯合書院四十
週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
99. 聯合銀禧特刊編輯委員會編,1981。《聯合銀禧1956-1981》。香港:聯合書
院。
100.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撰,2003。《戰後臺灣人權史》。
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101. 謝坤銓、李南雄,2001。《李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冊》。台北:李萬居
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會。
102. 謝東閔,1988。《歸返:我和我家的故事》。台北市:聯經。
103. 謝漢儒,2002。《台灣早期民主運動與雷震記事》。臺北市:桂冠圖書。
104. 韓江雪,鄒崇銘,2006。《香港的鬱悶--新生代vs 嬰兒潮世代》。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105. 魏曉陽,2006。《制度突破與文化變遷--透視日本憲政的百年歷程》。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06. 曠晨、潘良編著,2004。《我們的八十年代》。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107. 羅永生,2007。《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08. 羅新慧,2004。《二十世紀中國古史問題論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09. 蘇瑞鏘,2005。《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
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110. 饒宗頤,1999。《饒宗頤東方學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111. 饒宗頤述,胡曉明、李瑞明整理,2000。《饒宗頤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
(二)專書譯著
1. Bronislaw Malinowski 著,費孝通譯,2002。《文化論》(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北京:華夏出版社。
2. Carlton J.H. Hayes 著,帕米爾等譯,2005。《現代民族主義演進史》(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odern Nationalis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 Christopher Duggan 著,從飛軍、張晶晶譯,2002。《命定的分裂?意外統一
的義大利》。台北縣新店市 : 左岸文化。
4. Frank Welsh 著,王皖強、王亞紅翻譯,2007。《香港史》(A history of Hong
Kong)。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5. Friedrich Watkins 著,黃輝、楊健譯,2003。《西方政治傳統--現代自由主
義發展研究》(The Politic Tradition of the West: A Study in the Modern
Liberation)。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6. Gil Delannoi 著,鄭文彬、洪暉譯,舒蓉、陳彥校,2005。《民族與民族主義》
(SOCIOLOGIE DE LA NATION)。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7. Hannah Arendt 著,王凌雲譯,2006。《黑暗時代的人們》(Men in Dark Times)。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8. Hartley Dean 著,岳經綸、溫卓毅譯,2009。《社會政策學十講》(Social
Policy)。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9. Jan Morris 著,2006。《香港1840-1997: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Hong
Kong)。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10. Jung Chang & Jon Halliday 著,2006。《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香港:開放出版社。
11. Leslie Lipson 著,劉曉主譯,2001。《政治學的重大問題:政治學導論》(The
Great Issues of Politics)。北京:華夏出版社。
12. Paul Pierson 編,汪淳波、苗正民譯,李秉勤校,2005。《福利制度的新政治
學》(THE NEW POLITICS OF THE WELFARE STATE)。北京:商務印書館。
13. Philip Hansen 著,劉佳林譯,2004。《漢娜.阿倫特:歷史、政治與公民身
份》(Hannah Arendt: Politics, History and Citizenship)。南京:江蘇人民出版
社。
14. Raymond Williams 著,劉建基譯,2005。《關鍵詞:文化與生活的詞彙》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
聯書店。
15. Yael Tamir 著,陶東風譯,2005。《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Liberal
Nationalis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6. Young-Bruehl, E.著,劉北城、劉小鷗譯,2009。《阿倫特為什麼重要》(Why
Arendt Matters)。南京:譯林出版社。
17.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 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譯,2006。《國家與革命》(Государство и революция)。北京:人民出版社。
18. 小森陽一著,陳多友譯,2004。《天皇的玉音放送》(天皇の玉音放送)。北
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 寺奧德三郎著,財團法人日本文教基金會編譯,2000。《臺灣特高警察物語》
(台湾特高警察物語)。台北市:文英堂出版社。
20. 佐藤慎一著,劉岳兵譯,2006。《近代中國的知識份子與文明》(近代中国の
知識人と文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1. 松本三之介著,李冬君譯,2005。《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本明治精神結
構》(明治精神の構造)。北京:東方出版社。
(三)專書論文
1. 王俞,2006。〈中文大學的內部矛盾〉,李振軍編,《送你一座玫瑰園--香
港中文大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56。
2. 王建元,2006。〈中大:從中國精神到世界精神〉,李振軍編,《送你一座玫
瑰園--香港中文大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55。
3. 王賡武,1998。〈談香港政治變遷〉,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
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31、33。
4. 甘陽,2002。〈鄒讜教授《中國革命再闡釋》編者前言〉,鄒讜,《中國革命
再闡釋》。牛津與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頁vii。
5. 石之瑜,1997。〈國際秩序親疏遠近的倫理觀芻議〉,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交
流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編,《中華人文精神的呼喚:海峽兩
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頁
371-373。
6. 石之瑜,2007。〈退出中國--近代日本對華思想中的普遍性方法與政治正
確性問題〉,石之瑜編,《近代日本對華思想》。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
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頁1-3、11。
7. 何冠環,2006。〈我在聯合的日子〉,李振軍編,《送你一座玫瑰園--香港
中文大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127、129。
8. 余光中,2006。〈回顧琅山已遠--聯合歲月追憶〉,李振軍編,《送你一座
玫瑰園--香港中文大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120、122、124。
9. 余英時,1998。〈香港與中國學術研究〉,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
港: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44、45、46、48。
10. 吳俊升,1981。〈新亞的精神〉,新亞研究所,《新亞教育》。香港:南山書屋。
頁77。
11. 吳倫霓霞、劉義章,1996。〈書院的建立與發展〉聯合校史編輯委員會、吳
倫霓霞主編,《明德新民--聯合書院四十週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
書院。頁6、14、15、16、33、34。
12. 李南雄,1981。〈父親的精神永在〉,黃良平,《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民
主自由先知先覺者》。台北市:甘地出版社。頁190。
13. 李南雄,1981。〈記一位台灣報界、議壇雙棲人物-懷念先父李萬居先生〉,
黃良平,《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民主自由先知先覺者》。台北市:甘地出
版社。頁235、243。
14. 李南雄,1987。〈從新憲法看公務人員的幾種經濟犯罪〉,翁松燃編,《中華
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續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177、195。
15. 李南雄,1993。〈台灣版序〉,楊錦麟,《李萬居評傳》。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頁5。
16. 李茂祥,2003。〈緬懷李萬居〉,李萬居故居精神啟蒙館編,《緬懷「民主先
聲」李萬居先生暨李萬居故居精神啟蒙紀念館啟用典禮大會手冊》。雲林:
出版項不詳。頁8、9。
17. 李國彬口述(90/政政),林建杜撰文,1996。〈我在中大得著--一切從聯
合開始〉,聯合校史編輯委員會、吳倫霓霞主編,《明德新民--聯合書院四
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頁112。
18. 沈亦珍講,余妙華錄,1981。〈立校的精神〉,新亞研究所,《新亞教育》。香
港:南山書屋。頁80。
19. 周永新,1999。〈香港社會福利政策的沿革〉,程美寶、趙雨樂編著,《香港
史研究論著選輯》。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頁380、385。
20. 林立新,2006。〈香港大學創校始末〉, 林立新,《送你一座玫瑰園--香港
大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28。
21. 林俊義,1992。〈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的困境〉,鄭文聰編,《台灣民主自由
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八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自立晚報
文化出版部。頁190。
22. 科大衛,2005。〈回顧六十年代〉,歷史與文化:香港史公開講座文集編輯委
員會,《歷史與文化:香港史研究公開講座文集》。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
頁185、191、198。
23. 唐君毅,1981。〈培養國士、天下士〉,新亞研究所,《新亞教育》。香港:南
山書屋。頁142。
24. 唐君毅,1981。〈新亞書院之原始精神與同學們應自勉之事〉,新亞研究所,
《新亞教育》。香港:南山書屋。頁128。
25. 唐君毅講,崔瑾鈴紀錄,1981。〈新亞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新亞研究所,
《新亞教育》。香港:南山書屋。頁157。
26. 唐端正,1981。〈我所瞭解的新亞學風與新亞精神〉,新亞研究所,《新亞教
育》。香港:南山書屋。頁90。
27. 孫中山,1985。〈在宴請美領事會上的講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硏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硏
究室合編,《孫中山全集(第4 卷)》。北京:中華書局。頁400。
28. 孫國棟講,盧美蓮紀錄,1981。〈新亞簡史和新亞精神〉,新亞研究所,《新
亞教育》。香港:南山書屋。頁84。
29. 紐司雜誌,1981。〈簡介李萬居先生〉,黃良平,《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
民主自由先知先覺者》。台北市:甘地出版社。頁186。
30. 張[王昭]于,1981。〈鄭棟材博士訪問記〉,聯合銀禧特刊編輯委員會編,《聯
合銀禧1956-1981》。香港:聯合書院。頁19。
31. 張丕介,1981。〈新亞書院誕生前後〉,新亞研究所,《新亞教育》。香港:南
山書屋。頁44、45。
32. 張海鵬,2008。〈當代中國歷史科學鳥瞰〉,張海鵬主編,《中國歷史學30
年(1978-200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13。
33. 張耕陽口述,陳爾靖筆記,2001。〈公論自在人心《李萬居與公論報》-敬
以此之紀念李公百歲冥誕〉,謝坤銓、李南雄,《李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
念冊》。台北:李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會。頁6、38。
34. 張麗,2006。〈許地山與香港〉,林立新,《送你一座玫瑰園--香港大學》。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65、66。
35. 梁文道,2009。〈有夢想,但夢想什麼?〉,許知遠等著,《單向街001》。南
京:鳳凰出版社。頁43。
36. 陳天機,1996。〈八年嘗試雜憶〉,聯合校史編輯委員會、吳倫霓霞主編,《明
德新民--聯合書院四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頁116、118。
37. 陳芳明,1992。〈台灣自治思潮與二二八事件〉,陳芳明,《探索臺灣史觀》。
臺北市:自立晚報社。頁189。
38. 陳景祥,1999。〈香港學生運動〉,程美寶、趙雨樂編著,《香港史研究論著
選輯》。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頁406、408、409、419、420。
39. 陳翠蓮,2001。〈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結社與政治生態〉,林渝文主編,《曹永
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市:樂學書局。頁315、322。
40. 陸人龍,2005。〈文化自覺與香港社會重建〉,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
籌備委員會主編,《文化自覺與社會發展 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論文
集》。香港:商務印書館。頁320。
41. 陸鴻基,2005。〈香港歷史與香港文化〉,冼玉儀,《香港文化與社會》。香港: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頁69、70、75、107。
42. 勞思光,2006。〈中大之宗旨及理想〉,《送你一座玫瑰園--香港中文大學》。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53-54。
43. 黃宏發,1981。〈政治與行政學系和我〉,聯合銀禧特刊編輯委員會編,《聯
合銀禧1956-1981》。香港:聯合書院。頁27。
44. 黃良平,1981。〈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民主自由先知先覺者〉,黃良平,
《永懷李萬居先生-記一位民主自由先知先覺者》。台北市:甘地出版社。
自序。
45. 楊耀忠(75/政政)口述,林建杜撰文,1996。〈使命與責任〉,聯合校史編
輯委員會、吳倫霓霞主編,《明德新民--聯合書院四十年》。香港:香港中
文大學聯合書院。頁108。
46. 鄒崇銘,2006。〈我們贏了!是誰贏了?〉,韓江雪、鄒崇銘,《香港的鬱悶
--新生代vs 嬰兒潮世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頁60。
47. 廖天欣,2001。〈反帝,反獨裁的鬥士李萬居前輩〉,謝坤銓、李南雄,《李
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冊》。台北:李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會。
頁34。
48. 廖光生,1991。〈總結與展望〉,廖光生主編,《兩岸經濟發展與亞太區域互
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頁256。
49. 廖光生,1996。〈中共導彈演習與兩岸關係的發展〉,王家英、孫同文、廖光
生合編,《兩岸四地的互動與整合:機遇與障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亞太研究所。頁205。
50. 劉兆佳,1998。〈「香港人」或「中國人」: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1985-1995〉,
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頁4、6、7、14-15、17、18、20、22。
51. 錢穆,2006。〈我和新亞書院〉,盧達生,《誠明古道照顏色--新亞書院55
週年紀念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頁27。
52. 錢穆,2006。〈新亞四十周年紀念祝詞〉,盧達生,《誠明古道照顏色--新
亞書院55 週年紀念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頁42。
53. 錢穆講,謝正光記,1981。〈衡量一間學校的三個標準〉,新亞研究所,《新
亞教育》。香港:南山書屋。頁75。
54. 龍應台,2006。〈想像人文港大〉,林立新,《送你一座玫瑰園--香港大學》。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頁137。
55. 薛化元,2006。〈導論〉,國立編譯館主編�薛化元編,《《公論報》言論目錄
暨索引》。台北市:文景書局。導論頁I、VI。
56. 關信基,1998。〈香港政治社會的形成〉,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
港: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100、105、106。
57. 蘇正平,2001。〈緬懷民主先輩報人─李萬居先生〉,謝坤銓、李南雄,《李
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冊》。台北:李萬居先生百歲冥誕追思紀念會。
頁23。
58. 譯者代序,2005。〈論明治精神結構--走向國家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儒家精
神〉,松本三之介著,李冬君譯,《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本明治精神結構》
(明治精神の構造)。北京:東方出版社。譯者代序頁9-11。
59. 龔書鐸、李文海,2004。〈主編前言〉,羅新慧,《二十世紀中國古史問題論
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主編前言頁1-5。
(四)期刊論文
1. 《逸林》編輯委員會,2000/5。〈謙謙君子 溫然如玉 李南雄教授專訪〉,
《逸林: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通訊》,第6 期,頁3。
2. 中外名人傳編輯委員會編撰,2000/1。〈中外名人傳(五十八)〉,《中外雜誌》,
第67 卷第1 期,頁79。
3. 司馬長風,董千里,朱立,朱惠清,徐東濱,李南雄等,1980/5。〈中國大
陸的倒春寒(時事座談)--取消「四大」,中共再度縮緊〉,《中報月刊》,
頁370-372、374。
4. 宋立功,1998/9。〈中港關係與香港定位問題〉,《信報財經月刊》,第270 期,
頁14。
5. 李正儀、吳志森,1996。〈香港居民的國籍及居留權 政治性的選擇還是實用
主義?〉,香港城市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編,《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
七期,頁194。
6. 李佳徽、石之瑜,2009。〈認同的亦步亦趨:論「半山」李萬居的中國認識〉,
《當代中國研究》,總第107 期,頁123-149。
7. 李南雄,1980/12。〈列根大勝與美國今後的政治路向〉,《明報月刊》,頁2、
4-5。
8. 李南雄,1980/12。〈從美國大選看中美關係〉,《七十年代》,頁35-36。
9. 李南雄,1980/8。〈中蘇同盟宣告死亡--淺談中蘇關係三十年〉,《中報月
刊》,頁60。
10. 李南雄,1981/7。〈「建國政黨」的問題〉,《亞洲人》,頁14-16。
11. 李南雄,1981/7。〈列根當選後美國對台政策〉,《中報月刊》,頁34-35。
12. 李南雄,1981/7。〈歷史評價與中共政策 談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問題〉,《明
報月刊》,頁12。
13. 李南雄,1981/8。〈歷史評價與中共政策 談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問題〉,《八
十年代》,頁61-63。
14. 李南雄,1982/5。〈廣泛參與和有效決策〉,《八十年代》,頁31-32、34。
15. 李南雄,1983。〈港人治港的政治風險〉,《中報月刊》,頁41-45。
16. 李南雄,1983/2。〈也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七十年代》,頁53、55。
17. 李南雄,1983/2。〈中國新憲法的理想與實際〉《中報月刊》,頁8-10。
18. 李南雄,1984/8。〈中國公務人員的罪與罰〉,《明報月刊》,頁26-27、29、
31-32。
19. 李南雄,1985/10。〈巴黎來去談政治--世界政治學大會測記〉,《中報月
刊》,頁50、52-53。
20. 李南雄,1985/10。〈格里希試驗帶來的啟示--評外國專家管中國企業〉,《九
十年代》,頁74-77。
21. 李南雄,1987/12。〈從十三大會議看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信報財經月刊》,
第11 卷第9 期,頁52、54-55。
22. 李南雄,1987/3。〈中國民主運動的再起步--評中國大陸學生運動〉,《信
報財經月刊》,第10 卷第12 期,頁17-18、20。
23. 李南雄,1987/3。〈從決策理論看中國工業宏觀管理政策之出路〉,《明報月
刊》,頁52-57。
24. 李南雄,1987/4。〈香港政治制度面面觀〉,《文星》,第106 期,頁44、46-47。
25. 李南雄,1987/8。〈香港過度期的權力結構兩元化〉,《信報財經月刊》,第11
卷第5 期,頁11、15-16。
26. 李南雄,1987/8。〈從五屆人大看中國民主法制問題的緣起〉,《南北極》,頁
23-26。
27. 李南雄,1989。〈關於中國腐敗現象的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一期,
頁20-21、23-26。
28. 李南雄,1989/2。〈美國的中國學動向--記為鄒讜榮休而辦的學術會議〉,
《九十年代》,第229 期,頁81-82。
29. 李南雄,1989/7。〈中蘇關係四十年的回顧與前瞻〉,《信報財經月刊》,第147
期,頁16、37。
30. 李南雄,1991。〈法團主義和中國經濟改革〉,《二十一世紀雙週刊》,頁
151-153。
31. 李南雄,1992。〈從中共十四大看經濟改革的政治風險-兼論中央與地方關
係〉,《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第四十八期,頁4。
32. 李南雄,1992/12。〈從中共十四大看地方「經濟割據」〉,《信報月刊》,第189
期,頁27。
33. 李南雄、葉貴寶,1989/4。〈從《河殤》看傳統中國政治〉,《鏡報月刊》,第
4 期,頁52-53。
34. 李南雄、蔡禾,1995。〈廣州居民的社會保障觀念研究〉,《中國社會工作》,
第一期,頁30、36。
35. 孟南譯,1934/3。〈世界經濟狀況的研究〉,《國論》,第1 卷第9 期,經濟頁
1 開始。
36. 孟南譯,1937/1/15。〈論國民主權─駁職團主義─〉,《國論》,第2 卷第5 期,
該文頁1-10。
37. 孟蘭譯,1934/4/12。〈一九三六年法德俄之三角關係〉,《國論》,第1 卷第
10 期,國際頁1-26。
38. 林文程演講,趙文瑾整理,2005/11。〈方法論-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國
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五期,頁24、26。
39. 林啟邦,1979/1。〈中美建交面面觀〉,《七十年代》,頁16-18。
40. 林啟邦,1979/8。〈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談中美關係的遺失環節〉,《七十
年代》,頁44、46-47。
41. 社論,1960/12。〈反省與自勉 中國青年黨三十七週年紀念詞〉,《民主潮》,
第10 卷第23 期,頁12。
42. 范倫,1981/5。〈李萬居的心聲〉,《八十年代》,第2 卷第5 期,頁93。
43. 翁松燃,2008/7。〈在聯合政政系的豐盈歲月〉,《聯合邁進》編輯委員會,《聯
合邁進》,第3 期,頁7。
44. 馬家輝,1996。〈從外敵到內奸 香港「英雄片」電影類型與社會變遷〉,香
港城市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編,《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七期,頁219。
45. 張振玉,1967/4。〈十三部經書的英譯人:漢學家理雅各先生〉,《中外雜誌》,
第1 卷第2 期,頁11。
46. 許雪姬,1991/12。〈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第24 卷第9 期,
頁158。
47. 許雪姬,1996/6。〈評《李萬居評傳》〉,《國史館館刊》,復刊第二十期,頁
277-294。
48. 連溫卿,1953/11。〈台灣文化協會的發軔〉,《台北文物》,第2 卷第3 期,
頁70。
49. 陳利今,1995/1。〈對梁啟超《義大利建國三傑傳》唯心史觀的剖析與批判〉,
《史學理論研究》,1995 年第1 期,頁26-35。
50. 陳咸森,1960/6。〈我對於新黨的期待與意見〉,《民主潮》,第10 卷第11 期,
頁3-4。
51. 陸人龍,2009/9。〈六十年來香港中國學概況(綱要)〉,《中國大陸教學研究
通訊》,第91 期,頁23-25。
52. 童清峰,2010/6/13。〈台灣主導中國學跨國研究〉,《亞洲週刊》,第24 卷第
23 期,頁44。
53. 黃祖兒,2008/7。〈訪李南雄教授--跟政治與行政學系的一份「緣」〉,《聯
合邁進》編輯委員會,《聯合邁進》,第3 期,頁10。
54. 黃順興,1981/5。〈憶萬居先生〉,《八十年代》,第2 卷第5 期,頁91-92。
55. 微言,1938/5/28。〈與國民黨共患難〉,《國論》,第15 期,頁5。
56. 劉紹唐主編,1994/10。〈民國人物小傳〉,《傳記文學》,第65 卷第4 期,頁
140-141。
57. 劉熙明,2000/10。〈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台
灣史研究》,第6 卷第2 期,頁140、148、160、165、174。
58. 鄭士鎔,2001/10。〈李萬居與公論報(中)〉,《傳記文學》,第97 卷第4 期,
頁17。
59. 鄭士鎔,2001/11。〈李萬居與公論報(下)〉,《傳記文學》,第97 卷第5 期,
頁96-97、100。
60. 鄭士鎔,2001/9。〈李萬居與公論報(上)〉,《傳記文學》,第97 卷第3 期,
頁34。
(五)學位論文
1. 吳兆鵬,1989。《臺灣省參議會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
所碩士論文。
2. 戴宛真,2009。《李萬居研究:以辦報與問政為中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六)研討會論文
1. 李南雄,2001/8/12。〈李萬居先生紀念館營運目標〉,「台灣民主與新聞自由
的光源」學術討論會。台北:台大校友會館四樓。頁42。
2. 薛化元,2001/8/12。〈李萬居對中央民意代表延任的態度〉,「台灣民主與新
聞自由的光源」學術討論會。台北:台大校友會館四樓。頁13。
3. 陳儀深,2001/8/12。〈民主超越了民族〉,「台灣民主與新聞自由的光源」學
術討論會。台北:台大校友會館四樓。頁10。
4. 陳儀深訪問,潘彥蓉紀錄,2001/8/12。〈李南雄先生訪問紀錄〉,「台灣民主
與新聞自由的光源」學術討論會。台北:台大校友會館四樓。頁52-58。
5. 陳儀深訪問,潘彥蓉紀錄,2001/8/12。〈李南輝先生訪問紀錄〉,「台灣民主
與新聞自由的光源」學術討論會。台北:台大校友會館四樓。頁45-47。
6. 鄭梓,1990/6。〈復台前夕祖國派台籍人士的最後言論與主張--以台灣民
聲報為中心的初步分析〉,「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台南:國立成
功大學歷史學系、台南市政府。頁71、80、83。
(七)官方文件
1. 臺灣省議會秘書處,1960。《臺灣省議會公報》,第3 卷第18 期,頁770。
(八)報紙
1. 李萬居,1945/10/7。〈台灣民眾並沒有日本化-七月三十一日招待第四屆參
議員及陪都報界人士茶會席上致詞-〉,《台灣民聲報半月刊》,第15 版。
2. 李萬居,1946/10/27。〈選舉與民意〉,《民報》,第一版。
3. 李萬居,1953/10/25。〈理想與興趣〉,《公論報》,第二版。
4. 李萬居,1954/10/25。〈在窮忙憂患中度過的七年〉,《公論報》,第一版。
5. 康富信,1989/3/5。〈支持大陸爭取人權簽名運動--香港四百餘位各界菁英
發公開信〉,《聯合報》,第九版。
6. 李大明,2009/8/9。〈李立柏警總日記 揭白色恐怖秘辛〉,《聯合報》,A13
版。
(九)網際網路
1. 《中大四十年》助幹團,2003。〈中大四十年大事年表,1963-2003〉,《cu40
中大四十年》,< http://www.cusu.hk/archive/cu40.htm >。
2. Alumni Affair Office, CUHK,2000/9。〈海內外校友會組織消息〉,《Chinese
University Alumni Magazine - September2000》,<
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200009/html/p36-40.htm >。
3. polsci@ccu.edu.tw,2009。〈研究計畫〉,《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
< http://polsci.ccu.edu.tw/2009/program/program_show.php >。
4. W. Du,2010。〈List of Past Seminars〉,《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 http://www.usc.cuhk.edu.hk/seminar/seminar_list.asp >。
5. W.Du,2004。〈首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http://www.usc.cuhk.edu.hk >。
6. Zhxy519 等,2009。〈鄭赤琰〉,《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4%AD%E8%B5%A4%E7%90%B0 >。
7. 人民網,1997。〈鄧小平南巡講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cpc.people.com.cn/BIG5/33837/2535034.html >。
8. 云曦,2010/8/15。〈李南雄教授信札1 篇〉,《孔夫子舊書網》,<
http://pm.kongfz.com/4665491/ >。
9. 公民黨有限公司,2010。〈執委會成員〉,《公民黨 - 公道自在民心 Civic Party
- The Civic Way, the Fairer Way -》,<
http://www.civicparty.hk/cp/pages/page-c/exco-c.php >。
10. 王鼎鈞,2007。〈我與公論報一段因緣〉,《百度王鼎鈞吧》,
<http://tieba.baidu.com/f?kw=%CD%F5%B6%A6%BE%FB>。
11. 包淳亮,2009。〈中國研究學者:廖光生〉,《台大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
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頁1、4、6、7、8、9,<
http://politics.soc.ntu.edu.tw/raec/act/tw-5.doc >。
12. 包淳亮,2009。〈李南雄〉,《台大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
中心》,頁1-3、5-27、57,< http://politics.soc.ntu.edu.tw/raec/act/tw-3.doc >。
13. 包淳亮,2009。〈翁松燃教授訪談〉,《台大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
教學研究中心》,頁4-5、7、12-14,<
http://politics.soc.ntu.edu.tw/raec/act/tw-8.doc >。
14. 台灣省咨議會,2005/10/25。〈台灣地方自治發展史料特展〉,《台灣省咨議會
網站》,< http://www.tpa.gov.tw/941025/p9-9.htm >。
15. 民視新聞網,2005。〈李萬居逝世〉,《民視新聞網:台灣筆記》,<
http://www.ftvn.com.tw/Topic/CaringTW/TWnotes/0409.htm >。
16. 朱元魁,2010。〈葉啟政教授訪談〉,尚未公開檔案,頁7、28。
17. 朱元魁,2010。〈劉述先老師訪談〉,《台大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
教學研究中心》,頁6、9、13、14、17、22,<
http://140.112.150.151/RAEC/act/tw-14.doc >。
18. 江春澤、李南雄,1999。〈中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以後的矛盾分析與對策研
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1045 >。
19. 余杰,2003。〈王實味:前”文革”時代的祭品〉,《中國教育文摘》,<
http://www.eduzhai.net/wenxue/ddmj/yujie/wsw15.html >。
20. 吳雪兒,2009/6/11。〈香港民主之父李柱銘險遭暗殺事件曝光〉,《新紀元週
刊》,< http://www.epochweekly.com/b5/127/6478.htm >。
21. 李南雄,1997。〈香港回歸的歷史意義〉,《研究與發表》,<
http://www.cuhk.edu.hk/97event/research/ch-8.html >。
22. 李南雄,2003。〈李南雄開幕詞〉,《國立中正大學公共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
< http://www.ccunix.ccu.edu.tw/~deptrcfppm/national/Peter.pdf >。
23. 李洪寬,1998/10。〈小參考總第225 期 1998.10.19 全面報導中國政治反對
派的新聞和評論〉,《大參考》,< http://www.bignews.org/981019.txt >。
24. 李福鐘,2005。〈辜汪會談〉,《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06 >。
25. 明報,2010/11/23。〈政協劉夢熊批內地無恥 「中國司法最黑暗醜陋一頁」〉,
《Yahoo! 新聞》,<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2/4/le6v.html >。
26. 金鐘,2008/9/25。〈被鄧小平點名批判〉,《開放雜誌》,<
http://www.open.com.hk/0810p49.html >。
27. 政治學系,2007/12/28。〈台灣大學優勢重點拔尖計畫申請書 中國學知識社
群之跨國研究——研究、教學與發表三合一之跨校、跨國五年期研究計畫〉,
《台大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
http://politics.soc.ntu.edu.tw/raec/act/china3%7E5.doc >,頁2、12、15。
28.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2005/3。〈特首董建華評分(按季計算)〉,《HKU POP
SITE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
http://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ceall/cerq/quarter/chart/all.gif >。
29.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2010/7。〈特首曾蔭權評分(按次計算) Rating of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per poll)〉,《HKU POP SITE 香港大學民意
網站》,<
http://hkupop.hku.hk/php/chart.php?filename=chinese/popexpress/ce2005/donal
d_new/poll/rating_poll.txt&minrange=40&range=80&addinfo=chinese/popexpre
ss/ce2005/donald_new/poll/addinfo.txt >
30. 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2006/4/6。〈人事動態〉,《Newsletter 280》,<
http://www.cuhk.edu.hk/iso/newslter/issue/280/person.htm >。
31. 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2008/6/19。〈人事動態〉,《中大通訊 CUHK Newsletter
第三二零期》,<
http://www.cuhk.edu.hk/iso/newslter/issue/320/main/NSL320_full.pdf >。
32. 馬兆玲等,1998/12/26。〈誰可取代陳方安生?〉,《第二十六期大學線》,<
http://www.com.cuhk.edu.hk/ubeat/981226/26sang.htm >。
33. 高錕教授伉儷,2010/2/5。〈高錕教授伉儷公開信〉,《香港中文大學》,<
http://www.cuhk.edu.hk/cpr/charleskao/letter-c.html >。
34. 執行中之計畫,2002。〈中國學知識社群之跨國研究〉,《台大政治學系::::中
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 http://140.112.150.151/RAEC/act01.php
>。
35. 專題二,2004。〈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周恩來親自籌畫建立台灣廳〉,《中
國藥科大學黨委統戰部》,<
http://dwtzb.cpu.edu.cn/ReadNews.asp?NewsID=257 >。
36. 郭弘斌,2003。〈序〉,《台灣海外網》,< 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4/68.htm
>。
37. 陳妙娟等,1997/1/11。〈九七回歸路身份國籍失方向〉,《第十一期大學線》,
< http://www.com.cuhk.edu.hk/ubeat/970111/1197.htm >。
38. 陳儀深,2001/8/13。〈尋求李萬居思想的重新定位:紀念李萬居先生一百週
年冥誕〉,《台灣歷史學會》,< 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0813.htm >。
39. 麻兆森,2010/8/22。〈《周易》趣解毛澤東和鄧小平〉,《毛澤東旗幟網》,<
http://www.maoflag.net/?action-viewthread-tid-1461019 >。
40. 港澳季報,1998/12。〈「港澳」月報082 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
<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48088&ctNode=5989&mp=1 >。
41. 葉啟政,2006/7/15。〈缺乏社會現實感的指標性評鑑迷思〉,《當代文化研究
網》,<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education/200607/4154.html >。
42. 雲程,2007/6/22。〈殊途同歸:義大利建國三傑〉,《HI-ON 鯨魚網站》,<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70174 >。
43. 楊瀟、黃廣明,2010/10/19。〈南方人物週刊:石原慎太郎:日本早就沒有右
翼了〉,《新聞理想檔案館》,< http://www.ohmymedia.info/?p=3885 >。
44. 遠流出版,1998。〈創作年表〉,《柏楊首頁》,<
http://www.ylib.com/author/bonyung/year0.htm >。
45. 薛湧,2004/8/2。〈美國的鄧小平之戀——從《時代》週刊中的鄧小平看中美
歷史的匯流〉,《學術中華》,<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450 >。
46. 顏崑陽,2006/7/15。〈再哀大學以及一些期待與建議——當前高教學術評鑑
的病癥與解咒的可能〉,《當代文化研究網》,<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education/200607/4157.html >。
47. 鐘懿慧,2009。〈創意中國:榮念曾與香港的藝術政治〉,《台大政治學系::::
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頁5。<
http://politics.soc.ntu.edu.tw/raec/act/thesis/thesis41.doc >。
(十)訪談資料
1. 李佳徽,2009 年3 月21 日、3 月23 日。電子郵件訪談,鄭永常,國立中山
大學社會科學院(我方)-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對方)。
2. 李佳徽,2009 年5 月1 日。電話訪談,陳峰,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我
方)-香港浸會大學(對方)。
3. 李佳徽,2009 年6 月23 日。電子郵件訪談,李南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
學院(我方)-美國加州(對方)。
4. 李佳徽,2009 年6 月30 日。當面訪談,翁松燃,國立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
(臺南市)。
5. 李佳徽,2009 年7 月1 日。當面訪談,陸人龍,成大會館(臺南市)。
6. 李佳徽,2009 年7 月7 日。電子郵件訪談,李南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
學院(我方)-美國加州(對方)。
7. 李佳徽,2009 年7 月17 日。電子郵件訪談,李南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
學院(我方)-美國加州(對方)。
二、外文部份
(一)專書
1. Lowell Dittmer, Haruhiro Fukui, 2001. Peter N.S. Lee, eds., 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 New York: Cambridge a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Peter N.S. Lee, 1987.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49-1984. Hong Kong: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Peter Nan-shong Lee and Carlos W. H. Lo, eds., 2000. Remaking China’s Public
Management. Westport, Connecticut and London: Quorum Books.
4. 臺灣總督府總纂,1924。《臺灣法令輯覽追錄》。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第五卷,外事篇,第四節。
5.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大正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發行。《臺灣總督府學事第十
七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學務課。
6. 臺灣警察協會編,大正十四年二月十五日發行。《大正十四年臺灣總督府警
察職員錄》。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內:臺灣警察協會。
(二)專書論文
1. Peter N.S. Lee, 1977. “The Gang of Four: Radical Politics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in Steve S.K. Chin, ed., The Gang of Four: First Essays after the Fall.
Hong Kong: The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p. 70-72 &
74-75 & 98.
2. Peter N.S. Lee, 1979. "Modernization and Managerial Power in China,
1956-1966," in Steve S.K. Chin, e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p. 71-72.
3. Peter N.S. Lee, 1979.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Mass-line Leadership in
China, 1956-1966,” in Lee Ngok and Leung Chi-keung, eds., China: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p. 101 & 117 & 119-120..
4. Peter N.S. Lee, 1981.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Police Corruption: A Case in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n Rance P.L. Lee, ed., Corruption and Its Control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 167 & 169-170 &
173 & Conclusion.
5. Peter N.S. Lee, 1981. "The Modernization Programmes in the Three Poisonous
Weeds," in Chan Edward K.Y. and Chin, Steve S.K., ed.,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China.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p. 32 & 35.
6. Peter N.S. Lee, 1987. "The Remunerative System in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Post-Mao China: Changes and Continuity 1977-1984,"
(Co-authored) in Joseph C.H. Chai and Chi-keung Leung, ed.,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p.
177-178 & 197-198.
7. Peter N.S. Lee, 1990. "Deng Xiaoping and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Incident," in Peter Li and Marjori Li, eds., Politics and Culture: Anatomy of
Tiananmen Square.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Books. pp.
173-175 & 179-180.
8. Peter N.S. Lee, 1991. "The Chinese Industrial Stat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rom Totalitarianism to Corporatism," in Brantly Womack, ed. Comparative
Chinese Politic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53-157 & 158-159.
9. Peter N.S. Lee, 1993.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fter the Tienanmen
Incident," in H.C. Kuan, Maurice Bousseau, eds., China Review 1992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 9.2-9.3.
10. Peter N.S. Lee, 1995. "Housing Privat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Stuart Macpherson and Linda Wong, eds.,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ldershot, England: Avebury. pp. 113-114 & 128-129 &
137.
11. Peter N.S. Lee, 1997. "Jiang Zemin versus Lee Teng-hui: Strained
Mainland-Taiwan Relationship," in Maurice Brosseau, H.C. Kuanetal, eds.,
China Review 1997.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 108 & 123.
12. Peter N.S. Lee, 2001. "Informal Politics of Leadership Succession during the
Post-Mao Era,” in Lowell Dittmer, Haruhiro Fukui, Peter N.S. Lee, eds.,
Informal Politics in East Asia. New York, Cambridge an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06-107 & 167-168 & 170 & 181.
13. Peter N.S. Lee, 1981. "The Sino-Soviet Dispute Re-examined," in Liao, K.S.
(ed.), Modernization and Diplomacy of China. Hong Kong: Public Affairs
Research Centre, CUHK. p. 32.
(三)期刊論文
1. Anita Chen, 1993. “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 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9, pp. 31-61.
2. Jonathan Unger and Anita Chen, 1995. “China, Corporatism and East Asia
Model.”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33, pp. 29-53.
3. Peter N.S. Lee, 1990. "Bureaucratic Corruption during the Deng Xiaoping Era,"
Corruption and Reform, 5:1, p. 30.
4. Peter N.S. Lee, 1996/6. "Reform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Stuart
S. Nagel, ed., Advances in Developmental Policy Studies, Vol.1, pp. 33 & 41-42.
5. Peter N.S. Lee, Spring 2001. "Restructuring China's Welfare Regime: A Case
Study at the Local Level," Policy Study Review, Vol. 18, No.1, p. 60.
6. Peter N.S. Lee, 2001.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Welfare: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portrayed through a social survey in Shangha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0, No.28, p. 202.
7. Peter N.S. Lee, 1998. "The Nianxinzhi: Remunerating Corporate Managers in
China's State Sector," 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 Information Systems, Vol.2,
No.2, pp. 173-174 & 177-178 & 185 & 187-188..
8. Peter N.S. Lee, 1998/9. "Is Big Beautiful? Restructuring China's State Sector
under the Zhuda Policy," Issues and Studies, Vol.34, No. 9, pp. 22-23 & 25-26 &
46-48.
9. Peter N.S. Lee, Summer 1999. "March Towards Democratization: The 1998
'Three-in-One Election' in Taiwan," 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
17 No.2, pp. 111-116.
10. Philippe C. Schmitter, 1997.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P. C.
Schmitter and G. Lehmbruch eds., Trends Toward Corporatist Intermediation,
Beverly Hills: Sage, pp. 7-52.
11. 張良澤,1983。〈台&#28286;&#12395;生&#12365;&#27531;&#12387;&#12383;日本語─「&#22269;語」教育&#12424;&#12426;論&#12378;&#12427;〉,《中
&#22269;語研究》,第22 &#21495;,頁17。
(四)研討會論文
1. Peter N.S. Lee, 1997/10.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eform China: The Case of
Retirement Insurance,” paper presented at Occasional paper.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 Pacific Studies, PRC, pp. 2-3 & 6.
(五)網際網路
1. Cathy Wong, 2007/7/7. “About CAS > Introdution,”Centre for Asian Studies, <
http://www.hku.hk/cas/about.html >.
2. Staff, 2009. ”Academic Staff,” The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 Marketing, <
http://www.polyu.edu.hk/mm/mm_dev/content.php?id=22&content=role&aid=1
&mode=60 >.
3. School of Chines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enter for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al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2006. ” About the JOS,”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 http://www3.hku.hk/chinese/jos/ >
4. TCLam, 2005. ” Dr LAM Tao-chiu,” TCLam Homepage, <
http://158.132.84.145/asp/StaffDesc.asp?sid=21 >.
5. UC Regents, 2010. “Lowell Dittmer - People in the Department - Faculty,”
Charles and Louise Travers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C Berkeley, <
http://polisci.berkeley.edu/people/faculty/person_detail.php?person=234 >.
6. KWANSEI GAKUIN, 1997/3. “&#32207;合政策研究(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No.3,”
KG ; 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 ; Japan, <
http://www.kwansei.ac.jp/Contents?cnid=4210&ax1=0&ax2=0&cdid=0&page=
2 >.
7.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 2005. “KAKEN - 福井 治弘(20272164),” &#22269;
立情報&#23398;研究所, < http://kaken.nii.ac.jp/ja/r/20272164 >.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