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313108-11375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313108-113755
論文名稱
Title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趨勢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44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12-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3-13
關鍵字
Keywords
政治意識型態、改革開放、全球化、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
globalization, reform and open-up, political ideology, socialism, China, Marxis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7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自從1978年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近三十年來中國對世界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中國現象」正如火如荼的影響著世界的政治和經濟,這些影響多被認為與全球化的潮流有關。由於「政治意識型態」的發展與中共政權的存續,一直有著極大的關聯,因此為取得順利發展,中共的政治意識型態必然也會產生不同的因應變革,筆者認為這是現今「中國研究」學界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相信透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趨勢之研究,對於中國的崛起及其未來,將會有更深入的理解。2003年胡溫體制形成後,在經濟和社會方面,逐漸主張採取: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而不是一味只發展經濟。在政治上:注重穩健安定,並強調群體的民主。這是否意味著,今後中國的政策會逐漸向中間偏左傾斜?是否這就是中國的「第三條道路」?世人都在拭目以待。
Abstract
Since Deng Xiaoping implemented the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in 1978, the world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during these 30 years. “The Chinese phenomenon” is deeply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ics. All those results are thought to be connected to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s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ideology is firmly related to the lasting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olitical power,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olitical ideology is inevitably to act and transform in different ways according to whatever the situations are. By doing this wa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n rule the country smoothly and have a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it. Because it is so important that none of the “China studies” academic circle can neglect it nowadays. Through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everyone will be able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China’s rising and its future. After the Hu -Wen system came to be recognized in 2003, they advocated gradually to “the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humane essence, not just focuse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also strengthened the steady stability on politics and the collective democracy. Does it imply that, from now on, the China’s policy will incline gradually towards the centre-left? Or is this “the third wa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all waiting to see what it will be in the futur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文獻回顧8
第四節 概念與名詞界說14
第五節 研究途徑、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16
第六節 論文架構23
第七節 預期成效25
第二章 全球化27
第一節 全球化的意涵27
第二節 全球化學理的探討36
第三節 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46
第四節 小結51
第三章 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意涵55
第一節 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列寧主義56
第二節中國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65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早期在中國的流傳71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87
第五節 小結112
第四章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鄧小平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15
第一節 鄧小平理論的發展歷程119
第二節 鄧小平理論的本質132
第三節 全球化語境下的鄧小平理論149
第四節 孫中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之比較173
第五節 小結177
第五章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江澤民、胡錦濤全面發揚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79
第一節 江澤民、胡錦濤思想的發展歷程180
第二節 江澤民、胡錦濤思想的本質198
第三節 全球化語境下的江澤民、胡錦濤思想223
第四節 小結247
第六章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之挑戰及未來趨勢249
第一節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面臨之挑戰
第二節 中國馬克思主義之未來趨勢284
第三節 小結295
第七章 結論297
第一節 研究發現297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303
參考書目307
附錄345
附錄一 第一章 相關附表345
附錄二 第二章 全球化理論相關附表 375
附錄三 第四-六章 孫中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思想比較表、中國經濟統計暨2006年人類發展指數排名表」381
附錄四 第七章 相關附表397
附錄五 中共大事年表401
附錄六 英常用中國政治術語41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分
1. 文件
《江澤民文選學習讀本》編寫組編,2006,江澤民文選學習讀本。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8月1版。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編寫組編,2006,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央和中央部委領導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與報告匯編)。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3月1版。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學習參考》選編組,2006,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參考。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月1版。
《紅旗大參考》編寫組,200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參考。北京:紅旗出版社,1版。
《紅旗大參考》編寫組,2006,學習黨章, 遵守黨章, 貫徹黨章, 維護黨章大參考。北京:紅旗出版社,1版。
《紅旗大參考》編寫組,2006,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參考。北京:紅旗出版社,4月1版。
《胡錦濤同志“七一” 重要講話學習讀本》編寫組,2003,胡錦濤同志“七一” 重要講話學習讀本。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7月1版。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五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學習讀本》編寫組,2006,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五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學習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7月1版。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編,1999,中國經濟發展五十年大事記。北京:人民出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86,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中、下冊。北京:人民出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1,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1,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7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3,毛澤東文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2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中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8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毛澤東文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8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毛澤東文集 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8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8,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1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9,毛澤東文集 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9,毛澤東文集 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3,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中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9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3,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2月1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5,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月1版。
中共中央書記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合編,1987,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有關重要文獻摘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月1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56,列寧全集 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2月1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5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59,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北京:人民出版社,9月1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7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3月1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7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86,列寧全集 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2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95,列寧選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3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2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2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2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2版。
中共中央馬恩列史編譯局編譯,2003,德意志意識型態(節選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月1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2004,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3月3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1991,中國共產黨歷史 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7月1版。
中共中央黨校教務部編,200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重要文獻選編(1989.12-2002.11)下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月1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編,1966,毛主席語錄。太原:山西印刷廠,7月。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湖南:人民出版社,7月1版。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198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7月1版。
中國商務部等合編,2007,2006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北京:中國商務部等,9月。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1981,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3月2版。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1988,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6月
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1999,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彙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1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2004,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鑑-200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0,中國統計摘要-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5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2,中國統計摘要-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5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英文本)。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2,新時代新跨越-從十三屆四中全會到十六大。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0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3,中國統計摘要-200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5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4,中國統計摘要-200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5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英文本)。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5,中國統計摘要-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5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6,中國統計年鑑2006(光碟版)。北京:數通電子出版社,9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6,中國統計摘要-2006。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5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英文本)。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月1版。
中國國家統計局編,2007,中國統計年鑑2007(光碟版)。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9月。
中國國務院研究室編,2006,國務院研究室優秀研究成果選。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9月1版。
毛澤東,1966,毛澤東著作選讀 甲種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75,論人民民主專政。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76,實踐論(單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77,毛澤東選集 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4月1版。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 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2月2版。
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經濟部,2008年2月,「中國經濟季報」,世界銀行,頁1-27。
朱鎔基,2003,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北京:人民出版社,3月1版。
江澤民,2001,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8月1版。
江澤民,200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11月1版。
佚 名,2006,中國共產黨章程及相關黨內規章。北京:人民出版社,2月1版。
李大釗,1984,李大釗文集 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2月1版。
孫中山,1956,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1月1版。
孫中山,1981-6,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馬克思著,伊海宇譯,1990,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台北:時報公司,9月1
版。
張聞天,1985,張聞天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8月1版。
陳旭麓、郝盛潮主編,1991,孫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8月1版。
陸委會編,2002,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上、下。台北:陸委會,10月初版。
劉少奇,1981,劉少奇選集 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2月1版。
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1974-82)。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 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聯合國計劃開發署,1999,中國人類發展報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1月1版。
瞿秋白,1985,瞿秋白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6月1版。
瞿秋白,1987,瞿秋白文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3月1版。
瞿秋白,1993,瞿秋白文集 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7月1版。

2. 書籍
一汽檔案館編,2006,江澤民在一汽的歲月。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丁守和,1985,瞿秋白思想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丁樹範主編,2003,胡錦濤時代的挑戰 : 全面掌握十六大之後中共動向瞭解二十一世紀中國政經全貌。台北:新新聞出版社,1月1版。
于連坤,2005,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8月1版。
大前研一著,趙佳誼等譯,2003,中華聯邦。台北:商周出版社,1月。
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所編,1999,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的改革。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4月1版。
天下編輯著,1990,一同走過從前。台北:天下雜誌社,4月1版。
王良能,2002,中共的世界觀。台北:唐山出版社,3月。
王曉波,2003,孫中山思想研究。台北:問津堂書局,7月。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編,1984 ,陳獨秀文章選編(上)。北京:三聯書店。
白海軍,2006,2049,相信中國。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6月1版。
任建成編,2003,思想解放史錄。海口:海南出版社,3月1版。
任建樹等,1993,陳獨秀著作選 第1-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4月1版。
任學安主編,2007,大國崛起系列叢書。台北:青林公司,7月1版。
成仿吾,1987,長征回憶錄(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3月2版。
朴鍵一,2006,中韓關係與東北亞經濟共同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1月1版。
朱浤源、林嘉誠編著, 1994,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9月1版。
朱浤源主編,2007,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3月1版。
汝信、陸學藝、李培林主編,2006,2007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12月1版。
江山編,1997,共和國檔案 1949-1996影響新中國歷史進程的100篇文章。北京:團結出版社,1月1版。
艾思奇,1981,艾思奇文集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7月1版。
西柏坡紀念館編,2005,西柏坡:新中國從這?堥咧荂C北京:人民出版社,1月1版。
何 萍,200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余源培主編,2004,鄧小平理論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7月1版。
吳 晗,1963,海瑞的故事。北京:中華書局,7月1版。
吳安家,2004,中共意識形態的變遷與持續(1949-2003年)。台北:國史館,1月1版。
吳冷西,1999,十年論戰(1956--1966)中蘇關係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5月1版。
吳飛馳,2002,企業的共生理論:我看見了看不見的手。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呂世榮、周宏,2006,唯物史觀的返本開新。北京:人民出版社,12月1版。
宋士昌主編,200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以胡錦濤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戰略思想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6月1版。
宋國誠,2002,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11月初版。
宋榮培,2003,中國社會思想史:儒家思想、儒家式社會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1月1版。
宋鏡明,1998,毛澤東建黨科學體系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4月1版。
李 昕,2005,毛澤東思想概論。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8月3版。
李 銳,1994,三十歲以前的毛澤東。台北:時報公司,12月1版。
李 銳,1994,廬山會議實錄。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6月1版。
李永安,1981,三民主義重要名詞英文翻譯之商榷。台北:正中書局,7月1版。
李希光, 周慶安編,2005,軟力量與全球傳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4月1版。
李英明編,1990,資本論導讀。台北:時報文化公司,9月1版。
李英明,1995,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公司。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5月初版。
李英明,1996,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月初版。
李英明,1999,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文化公司,8月初版。
李培林等著,2004,中國社會分層。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9月1版。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6,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1月1版。
李新泰編著,2005,胡錦濤同志重要論述學習輯要。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8月1版。
李學昌編,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9月1版。ぜ
李澤厚,1988,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2月1版。
李澤厚,1999,中國思想史論 上、中、下冊。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月1版。
汪青松,200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1月1版。
肖浩輝等,200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5月1版。
辛向陽,2006,中國發展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8月1版。
周勇編,2006,為了和平與民主: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集。重慶:重慶出版社,4月1版。
周淑真,劉先傳編,2007,當代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北京:華文出版社,1月1版。
林代昭,潘國華編,198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影響的傳入到傳播(上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0月1版。
林家有,1999,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道路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1月初版。
林家有、李明合編,2005,看清世界與正視中國:“孫中山與世界”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8月1版。
邵宗海,2000,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0月初版。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4月初版。
邵宗海、蘇厚宇,2007,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決策機制:中共中央領導小組。台北:韋伯文化公司,6月1版。
邱守娟,2003,毛澤東的思想歷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2月1版。
金觀濤、劉青峰,2006,毛澤東思想與儒學。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5月1版。
阿.恩.丘馬科夫著,姚洪芳、毋思宸譯,1996,全球性問題的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月1版。
信夫清三郎著,周啟乾譯,1982,日本政治史 第一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月1版。本書之原著為:信夫清三郎,1976,日本政治史,日本:南窗社。
侯且岸,2000,當代中國的"顯學" 中國現代史學理論與思想新論。北京:人民出版社,3月1版。
俞可平、黃衛平主編,1998,全球化的悖論:全球化與當代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1月1版。
俞可平編,1998,全球化時代的“社會主義” :九十年代國外社會主義述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1月1版。
俞吾金,2004,從康德到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學沈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6月1版。
姜新立,1982,瞿秋白的悲劇。台北:幼獅文化公司,9月1版。
姜新立,1991,新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理論。台北:結構群文化公司,10月1版。
姜新立,2003,比較政治學講義。高雄:中山大學中山所春季班博士課程,未出版。
姜新立,2004,大轉變:後共產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5月。
姜新立編著,1999,分析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0月2版。
姚文元,1965,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1月1版。
思馬得學校編,2005,漢英中國政治術語詞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月1版。
柯 延編,2003,毛澤東生平全紀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2月1版。
洪廉德,1983,馬克思與社會學。台北:遠景出版公司,2月1版。
科爾奈,2003,後社會主義轉軌的思索。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月1版。
胡元梓、薛曉源合編,1998,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1月1版。
苑 潔主編,2007,後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8月1版。
倪世雄等,2002,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9月1版。
唐寶林編,2005,五四風雲人物文萃 陳獨秀 1889-1927。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5月1版。
孫放主編,2001,全球化論壇。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9月1版。
徐 平,2005,新中國首次軍銜制實錄1955-1965。北京:金城出版社,9月1版。
馬啟民,2002,國外鄧小平理論研究評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月1版。
高士榮、李俊彥編,2006,2006中國社會年報。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1月1 版。
高軍、王檜林、楊樹標合編,1986,五四運動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介紹與傳播。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6月1版。
商 逾,2004,馬克思歷史決定論及其歷史命運。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3月1版。
張幼文、黃仁偉,2006,2006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5月1版,
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7月1版。
張素華,2006,變局 中共七千人大會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6月1版。
月1版。
張凱編,2006,當代環境保護知識。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3月1版。
張遠新,2006,江澤民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4月1版。
曹子堅等編,2006,2006中國經濟年報。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1月1版。
許介鱗編,2004,評比兩岸最高領導。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連玉明,武建忠編,2006,中國國情報告(2006IUD-IDM中國領導決策報告)。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1月1版。
連玉明,武建忠編,2007,2007中國國情報告。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1月1版。
連玉明,武建忠編,2007,2007中國國策報告。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1月1版。
郭亞丁,2005,政黨差異性研究:中國共產黨與西方政黨的比較。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5月1版。
陳先奎,1999,為鄧小平辯護。北京:西苑出版社,6月1版。
陳君聰,1988,劉少奇的思想理論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7月1版。
陳海燕等著,2004,全球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月1版。
閆健編,2007,民主是個好東西-俞可平訪談錄。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3月1版。
黃仁宇,2004,大歷史不會萎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5月1版。
黃丘隆主編,1989,社會主義詞典。台北:學問出版社。
黃平、崔之元合編,2005,中國與全球化:華盛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8月1版。
黃宗良、林勛健主編,2005,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4月1版。
愛新覺羅.溥儀,2007,我的前半生(全本)。北京:群眾出版社,3月1版。
新華月報社編,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2004)。北京:人民出版社, 3月1版。
楊 適,1982,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述評。北京:人民出版社,2月1版。
楊光斌,2006,制度變遷與國家治理:中國政治發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月1版。
楊雪冬,2002,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月1版。
楊開煌、魏艾,1995,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6月初版。
楊繼繩,1998,鄧小平時代(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2月1版。
董鳳基主編,1995,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彙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月1版。
賈立臣,2003,陳獨秀思想發展軌跡。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2月1版。
廖蓋隆等編,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編年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1月1版。
趙常偉,2005,新科技革命與當代中國的科教興國戰略。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2月1版。
遠 脁,2006,十七大前後的中國。香港:有限出版社。
劉先春,2003,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概論。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7月1版。
劉美珣、伊萬諾維奇,2004,中國與俄羅斯:兩種改革道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9月1版。
劉軍寧,2000,共和. 民主. 憲政-自由主義思想研究。上海:三聯書店,12月1 版。
劉海藩,楊春貴主編,1997,鄧小平理論研究文庫 第5卷。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8月1版。
蔡文輝、李紹嶸編撰,1998,簡明英漢社會科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1
蔡拓編,2006,和諧社會與政治發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8月1版。
蔡昉、林毅夫,2003,中國經濟 改革與發展。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9月1版。
鄭竹園主編,張斌譯,1996,孫中山思想與當代世界。台北:國立編譯館,1版。鄭學稼,1982,共產主義之異化 上、下。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2月1版。
鞏獻田,20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8月1版。
遲福林主編,2006,2006中國革評估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5月1版。
謝國娥主編,2007,中國對外貿易概論新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月1版。
鍾 心,2006,關注中國 對話經濟學大師。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月1版。
豐子義、楊學功,2002,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0月1版。
魏 萼,1981,民生主義經濟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9月1版。
魏 萼,2000,中國國富論: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新國富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5月1版。
羅文東,2005,鄧小平社會主義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7月1版。
羅志淵主編,1989,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 政治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公司,1月5版。
羅梅君(Leutner, Mechthild)著,孫立新譯,1997,政治與科學之間的歷史編纂--30和4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形成。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3月1版。
嚴家其、高皋,1986,「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9月1版。
蘇台仁編,2003,鄧小平生平全記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2月1版。

3. 論文
(1) 期刊論文
天儿慧著,韓鳳琴摘譯,1994年,「論鄧小平時代」,中國現代史,第6期,頁172-6。
王永貴,2006年,「對全球化背景下意識形態含義不同認識的考察與分析」,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第2期,頁146-8。
王義桅,2006年,「探詢中國的新身份:關於民族主義的神話」,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頁14-21。
王慶瑜,2002年12月,「中共社會主義理論困境的探討」,長榮學報,第6卷第2期,頁85-110。
朱奕嵐,2005年1月,「新甲申革命要將中國帶向哪裡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所面臨的三叉路」,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六卷第一期,頁79-118。
吳仁傑,2001年1月,「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意涵和未來發展』」,中共研究,第35卷11期,頁28-48。
吳兆雪、葛張洋,2007年11月,「全球化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與發展」,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頁1-5。
吳榮鎮,2001年8月,「中國社會主義大學道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共黨問題研究 ,第27卷第8期,頁77-87。
宋國誠,2000年10月,「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化」,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10期,頁1-38。
李永山,2007年,「經濟全球化視域中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博史黨采,第11期,頁17-8。
李超宗,1992年9月,「百年升沈-話說馬克思主義」,哲學雜誌,第2期,頁58-73。
金耀基,1999年2月,「全球化、現代性與世界秩序」,二十一世紀雙月刊,二月號,頁4-7。
胡全威,2002年9月,「胡錦濤的機遇與挑戰」,歷史月刊,第176期,頁74-80。
胡祖光,2004年,「基尼系數理論最佳值及其簡易計算公式研究」,經濟研究,第9期,頁60-9。
胡錦濤,2006年11月12日,「在紀念孫中山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兩岸關係,2006年12月號,頁4-7。
徐斯儉,2003年7、8月,「中共十六大與政治改革」,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4期,頁25-51。
寇建文、黃霈芝、潘敏,2006年7月,「制度化對中共菁英甄補之影響:評估
十七大政治局新人選」,東亞研究,第37卷第2期,頁1-38。
張 法,1999年,「論後殖民理論」,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1期,頁37-42。
張世鵬,2002年,「什麼是全球化?」,歐洲,第1期,頁5-7。
陳泓達,1999年10月,「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東亞季刊,第30卷第4期,頁91-124。
陳繼法,1994年1月,「六十年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東亞季刊,第25卷第3期,頁28-53。
曾建元,1997年7月,「商品、市場與所有制--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邏輯初探」,東吳法律學報,第10卷第2期,頁69-87。
童振源,2006年12月,「中國大陸經濟分析月報」,遠景基金會,2006年年報,頁1-28。
童振源、王國臣,2007年1月,「中國經濟分析月報2007年2月」,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資料庫,第2期,頁1-16。
童振源、王國臣,2007年11月,「中國經濟分析月報2007年11月」,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資料庫,第11期,頁1-22。
童振源、王國臣,2008年2月,「中國經濟分析月報2008年2月」,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資料庫,第14期,頁1-21。
童振源、王國臣,2008年3月,「中國經濟分析月報2008年3月」,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資料庫,第15期,頁1-26。
童振源、洪家科,2008年2月,「中國經濟世界排名報告」,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資料庫,第1期,頁1-6。
楊雪冬編寫,1999年「吉登斯論“第三條道路”」,國外理論動態,第2期,頁22-5。
溫洽溢,1997年4月,「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東亞季刊,第28卷第2期,頁173-214。
廖彥博,2001年12月,「是合作還是改造?評朱建華、宋春主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政黨史》」,政大史粹,第3卷,頁123-32。
潘光哲,1997年2-3月,「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省思與回顧--以中、英文資料為主(上)、(下)」,大陸雜誌,第94卷第2期,頁14-41;第94卷第3期,頁3-18。
潘光哲,1997年6月,「學習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吳唅的個案研究」,新史學,第8卷第2期,頁133-85。
潘光哲,1998年12月,「郭沫若與『甲申三百年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卷,頁287-334。
賴皆興 ,2002年1月,「中國認同與中共意識形態建構的後殖民詮釋以民國初年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例」,東亞季刊,第33卷第1期,頁37-62。
戴宗芬,2000年3月,「孫中山的法制思想初探」,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Vol. 13,No. 1,頁42-44,63。
魏澤民,2001年10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球性意涵」,東亞季刊,第32卷第4期,頁85-106。
蘇珊•奧格登著,王應一編譯,1992年,「八十年代社會主義在中國意味著什麼」, 國外中共黨史研究動態 ,第1期,頁1-12。
顧 昕,1997年8-9月,「無政府主義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上)(下)」,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8期,頁738-60;第24卷第9期,頁862-78。
顧 昕,1999年1月,「從「平民主義」到「勞農專政」:五四民粹主義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1919 ∼1922年) 」,東亞季刊,第40卷第1期,頁1-18。

(2) 學位論文
王振輝,1993,中共社會主義再認識。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
王理智,1998,中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學智,1995,中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法制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榮鎮,2000,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價值取向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
李在賢,1993,南斯拉夫與中共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模式之比較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有容,2000,中共社會主義人權觀之研究-以反革命罪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李喜準,1998,中共社會主義法制改革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林光夏,1988,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之研究(一九二0—一九二五)。台北: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志,2000,李大釗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
金世煥,1996,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之進程與調適:從計劃到市場(1978-1993)。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都姬,1994,論中共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下之文藝自主性。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正中,1992,中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行程與建立(1949-1957)。台北:文化大學藝術所碩士論文。
張國聖,1998,改革開放後之中共官方意識形態:衰退與重構。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慶汾,1994,中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陳育成,1991,經濟改革後中共社會主義會計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蘭,2004,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及其變遷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玫琪 ,1994,中共社會主義異化之研究。林口: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芬,1996,毛澤東思想中的馬克思主義成分與中國思想傳承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顯潼,1991,中共社會主義經濟法制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啟貞,2003,張東蓀政治思想研究-國共之外的第三條路1920-1940年代。台北:政治大學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朝澂,2005,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發展。台北:銘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潘光哲,1991,郭沫若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
蔡炳昱,2004,中國社會主義平等權之研究─從階級出發。台北:政治大學中山所碩士論文。
蔡國裕,1986,中國社會主義論戰之研究(一九二0-一九二二)。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
燕方敏,2001,論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哈爾濱:黑龍江社科院碩士論文。
賴泱樺,1992,中共社會主義公有制之研究。台北: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皆興,2001,中共意識型態發展中的後殖民意涵: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簡金生,2000,瞿秋白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台北:政治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
魏澤民,2000,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3) 研討會論文
沈渭濱,2005年7月29-31日,「評論發言」,上海:中山學社、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合辦,紀念中國同盟會成立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姜新立,2002年11月8-9日,「全球化與公共行政新思維」(抽印本),澳門:澳門理工學院主辦,「亞洲地區公共行政與社會服務之改革」國際會議。
姜新立,2007年5月18日,「全球化下的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所主辦,中山學術專題演講會。
姜新立、陳家輝,2003年12月18日,「現代化、全球化與孫中山思想」,台北:中華大學、國父紀念館合辦,「中山思想與現代化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
馬勇,2003年3月29-30日,「中國現代化的轉型:孫中山的思考」(抽印本),台北:國父紀念館主辦,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

(4) 報紙、雜誌
王茂臻,「財經班子 李克強王岐山領軍」。經濟日報,2007年10月23日,A7版。
宋東整理,2007年7月18日,「反美帝新旗手詹隼:美國應適應中國的堀起」,天下雜誌,第376期,頁25-6。
李 春,「鄧小平去世十周年 胡溫大動經濟國策」。聯合報,2007年2月15日,A13版。
林安妮,「大陸減持美國債 近七年最大規模」,經濟日報,2007年6月21日,A6版。
林治波,「中國的發展,世界的機遇」。人民日報,2007年10月14日,第05版
林則宏,「大陸環境污染全球怕怕」。經濟日報,2007年7月21日,6版。
林家經、蔡文立,2007年3月20-28日,「胡溫第二任期的民生主義」,新新聞,第1046期,頁44-7。
孫 志,「基新格:中國崛起不可避免」。大公報,2007年4月4日,A4版。
張 磊,2007年11月25日,「孫中山學說的新內涵」,中山日報(第 4696 期),
B1版。
張漢宜,2007年10月24日,「國際評比」。天下雜誌,第383期,頁38。
潘小濤,「重提“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胡錦濤借老鄧鎮壓左右兩派」,亞洲時報,2007年7月1日。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對照與生命拔河的底層礦工,五千黨政幹部大吃大喝被處分」。聯合報,2007年8月20日,A14版。

(5) 網路資料
大英百科全書,年代不詳,「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的思想」,大英線上網。
﹝cited 2008/1/9﹞Available: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48118001〉
大英百科全書,年代不詳,「國際歌」,大英線上網。
﹝cited 2008/1/20﹞ Available: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37097〉
大英百科全書,年代不詳,「剩餘價值」,大英線上網。
﹝cited 2008/3/8 ﹞Available: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72415〉
大英簡明百科,年代不詳,「布爾什維克」,大英線上網。
﹝cited 2006/8/3﹞Available:
〈http://wordpedia.britannica.com/concise/content.aspx?id=20532&hash=〉
大英簡明百科,年代不詳,「普列漢諾夫 」,大英線上網。
﹝cited 2007/8/12﹞Available:
〈http://wordpedia.britannica.com/concise/content.aspx?id=10926&hash=〉
中央社,2007年12日28日,「官方數字 中國中產階級約達八千萬人」,中時電子報網。〔cited 2007/12/28 〕Available:〈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30505+132007122801048,00.html〉
中央社,2007年12月28日,「廣東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破人民幣三兆元」,中時電子報網。﹝cited 2007/12/28﹞Available:〈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Print/0,4634,130505x132007122801055,00.html〉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年代不詳,「中國共產黨大事記•2001年」,人民網。
﹝cited 2007/9/1﹞Available:〈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77.html#〉。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年代不詳,「中國共產黨大事記•2002年」,人民網。﹝cited 2007/9/1﹞Available:〈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92.html〉。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年代不詳,「中國共產黨大事記•2003年」,人民網。﹝cited 2007/9/1﹞Available:〈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96.html〉。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年代不詳,「中國共產黨大事記•2004年」,人民網。﹝cited 2007/9/1﹞Available:〈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97.html〉。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年代不詳,「中國共產黨大事記•2005年」,人民網。﹝cited 2007/9/1﹞Available:〈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4/4416199.html〉
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007年10月31日,「十七大中國共產黨章程全文英漢對照」,中國日報網。[cited 2008/2/4]
Available:〈http://en.bcnq.com/hqzg/2007-10/31/content_6220595.htm〉
中國大百科,年代不詳,「中國歷史大事年表」,智慧藏百科全書網。﹝cited 2005/12/17﹞
Available:〈http://www.wordpedia.com/search/Content.asp?History=C1&Query=7〉
中國日報,2002年5月24日,「1100科學家預言:30年後我們地球將苦不堪言」,大紀元網。﹝cited 2008/3/9﹞
Available:〈http://www.epochtimes.com/b5/2/5/25/n192142.htm〉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2007年10月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2007年10月21日),中新網。﹝cited 2007/10/30﹞
Available:〈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10-21/1054809.shtml〉
中國國家統計局,年代不詳,「全國年度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7/9/1﹞
Available:〈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index.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1999年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7/9/1﹞
Available:〈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20331_15393.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0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7/9/1﹞
Available:〈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20331_15394.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1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20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7/9/1﹞
Available:〈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20331_15395.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3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7/9/1﹞
Available:〈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30228_69102.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7/9/1﹞
Available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50228_402231854.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7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7/9/1﹞
Available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_402387821.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7年10月11日,「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排名第二」,新華網。﹝cited 2008/2/4﹞
Available:〈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0/11/content_6863735.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8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網。﹝cited 2008/2/29﹞
Available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80228_402464933.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國際中心,2006年11月30日,「2006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國際地位比較研究」,中國統計網。﹝cited 2007/3/11﹞
Available:〈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61128_402368780.htm〉。
中國國家資訊中心中荷項目辦公室,年代不詳,「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工業可持續發展網。﹝cited 2007/2/15﹞
Available:〈http://www.csid.com.cn/NewsInfo.asp?NewsId=1613〉
中國國家資訊中心中荷項目辦公室,年代不詳,「可持續發展」,中國工業可持續發展網。〔cited 2008/3/9〕
Available:〈http://www.csid.com.cn/NewsInfo.asp?NewsId=1612〉
中國國務院,2007年5月23日,「國務院關於印發2007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國發(2007)8號),中國勞動力市場網。﹝cited 2007/7/31﹞
Available:〈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7-05/23/content_178694.htm〉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年12月22日,「《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新華網。﹝cited 2007/6/11﹞
Available:〈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htm〉
中華民國國貿局駐休士頓辦事處商務組,2006年11月17日,「中國大陸外匯存底突破1兆美元,居全球之冠」,國貿局經貿資訊網。﹝cited 2008/3/9﹞Available:〈h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1907&report_id=120853〉
文有仁,年代不詳,「三個世界」,智慧藏百科全書網(年代不詳)。﹝cited 2008/3/8﹞Available:〈http://140.117.120.67.ezproxy.lib.nsysu.edu.tw:8080/cpedia/Content.asp?ID=55232&Query=1〉
王小魯,2007年1月23日,「中國不斷擴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將走向何方」,聚合網。﹝cited 2007/2/17﹞
Available:〈http://scoiety.joohe.com/2007/0123/121011.shtml〉
王彬彬,2007年10月18日,「從瞿秋白之死看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權力鬥爭」,新浪雜誌網。﹝cited 2008/3/8﹞Available:〈http://magazine.sina.com.tw/nfweekend/20071018/2007-10-18/ba41309.shtml〉
巨克毅,2003年5月16日,「當前中共政治發展與兩岸未來」,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cited 2007/2/15﹞
Available:〈http://cgpss.nchu.edu.tw/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76〉
白德華,2007年10月26日,「數周內超德 中國經濟世界第三」,中時電子報網。﹝cited 2007/10/27﹞Available:〈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7102600077,00.html〉
江 迅,2007年8月5日,「十七大尋回權力制衡中共汲取反右教訓」,亞洲周刊網。 [cited 2007/8/5]
Available:〈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e&Path=2301895572/31ae1a.cfm〉
佚 名,1988年12月,「從大陸『科教興國』策略看其產業科技發展」,今日經濟季刊,373期。﹝cited 2008/3/8﹞
Available:〈http://www.moea.gov.tw/~ecobook/ecotoday/et373/index.htm〉
佚 名,2001年11月7日,「廈門遠華案絕對內幕」,人民網。〔cited 2007/8/1〕
Available:〈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4/20011107/600048.html〉。
佚 名,2007年6月25日,「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cited 2008/3/9﹞
Available:〈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6/25/content_6290208.htm〉
佚 名,2007年9月18日,「馬馼: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必然要求」,新華網。〔cited 2008/3/9〕
Available:〈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9/18/content_6747545.htm〉
佚 名﹐2007年10月21日﹐「科學發展觀正式寫入中共黨章」, BBC中文網。〔cited 2007/10/21〕 Available:〈http://news.bbc.co.uk/go/pr/fr/-/chinese/trad/hi/newsid_7050000/newsid_7054900/7054972.stm〉
佚 名,年代不詳,「2006年透視中國問與答」,中國網。[cited 2008/3/9]
Available:
〈http://big5.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toushi/node_7006024.htm〉
佚 名,年代不詳,「中國共產黨」,新華網。﹝cited 2005/12./7﹞
Available:〈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1/24/content_2255749.htm〉
佚 名,年代不詳,「中國復關及入世大事記」,人民網。﹝cited 2005.12.17﹞
Available:〈http://www.people.com.cn〉
佚 名,年代不詳,「休克療法」,百度百科網。﹝cited 2007/7/29﹞
Available:〈http://baike.baidu.com/view/334537.htm〉
佚 名,年代不詳,「科教興國戰略」,新華網。﹝cited 2008/3/8﹞
Available:〈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2/09/content_720066.htm〉
佚 名,年代不詳,「發展社會學」。華中科大社會系網。〔cited 2008/3/8〕
Available:〈http://soci.hust.edu.cn/xueshu/fenzhixueke/fazhanshehuixue.htm〉
佚 名,年代不詳,「專家系統 Expert System」,虎尾科大網。〔cited 2008/3/6〕
Available:〈http://sparc.nfu.edu.tw/~sliang/expertsystem.htm〉
吳惠林,2007年4月,「社會福利、掃除貧窮、中小企業、尤努斯和微型貸款-
兼論對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的啟示」,中華經濟研究院網。〔cited 2008/1/20 〕
Available: 〈http://www.cier.edu.tw/kmportal-deluxe/download/attach/research/research20070427.pdf〉
李文海,2006年9月5日,「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集團的發展現狀與作用」,中國統計信息網。﹝cited 2007/4/24﹞
Available:〈http://210.72.32.6/cgi-bin/bigate.cgi/b/g/g/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60901_402349653.htm〉
李實、岳希明,2004年2月23日,「調查顯示中國城鄉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國網。﹝cited 2007/2/17﹞
Available:〈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4/Feb/503310.htm〉
李曉超等編,年代不詳,「2001年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統計出版社。﹝cited 2007/3/1﹞Available:〈http://www.gse.pku.edu.cn/yearbook/dataset/yearbook/yearbook01/indexC.htm〉
沅江水,年代不詳,「米夫」,百度百科網。﹝cited 2008/3/8﹞
Available:〈http://baike.baidu.com/view/199624.htm〉。
岳振編,年代不詳,「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爲什麽帶來的卻是高失業?」,中國經濟新聞網。﹝cited 2007/2/17﹞
Available:〈http://www.cesnew.com/Html/cjbd/08121107421193_9.html〉
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年代不詳,「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國資經濟資料庫。〔cited 2007/1/4〕Available:〈http://ics.nccu.edu.tw/frame.php〉
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年代不詳,「外商直接投資」,中國資經濟資料庫。〔cited 2007/1/4〕Available:〈http://ics.nccu.edu.tw/frame.php〉
政大選舉研究中心,2002年7月26-9日,「民眾對一國兩制的看法」,行政院研考會全球資訊網。〔cited 2007/5/13〕Available:〈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12196&ctNode=7497〉。
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2004年2月25日,「2003年度各國人權報告中國(包括西藏、香港和澳門)」,美國參考網。﹝cited 2007/3/8﹞Available:〈http://usinfo.state.gov/regional/ea/mgck/archive04/03hrprc.htm〉
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2006年3月8日,「2005年度各國人權報告中國(包括西藏、香港和澳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網。﹝cited 2007/3/6﹞Available:〈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uploads/images/PT2a17VHc44kTDHzg0YSDw/2005_Human_Rights_Report_China-Chn_final.doc〉
胡錦濤,2004年8月22日,「胡錦濤:在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cited 2008/3/9〕Available:〈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8/23/content_1861564.htm〉
胡錦濤,2006年4月23日,「促進中東和平 建設和諧世界」,新華網。﹝cited 2007/6/11﹞ Available:〈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8606/2006/04/23/106@1014387.htm 〉
胡錦濤,2006年4月26日,「耶魯大學演講中英文對照版」,中國法律英語網。﹝cited 2008/1/13﹞Available:〈http://www.lawtrans.com.cn/Article/ffyyzt/274.asp〉
胡錦濤,2007年10月15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奪取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中國新聞評論網。﹝cited 2007/10/15﹞
Available:〈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宮載春,2005年1月13日,「跨越南理工發展的“卡夫丁峽谷”」,南理工報網。
﹝cited 2008/3/8﹞Available:〈http://www.cunews.edu.cn/html/mxfc/20050113/120940.html〉
耿 波,2006年6月9日,「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中國鄉民藝術的“去語境化”」,
學術中國網。(cited 2008/3/8 )
Available:〈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7068〉
馬克思主義百科要覽,2006年1月17日,「全民黨」,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cited 2008/3/9〕Available:〈http://myy.cass.cn/file/2006011722578.html〉
國家圖書館,年代不詳,「中文期刊編目索引」,期刊文獻知識網。〔cited 2007/07/20 〕
Available:〈http://readopac2.ncl.edu.tw/ncl3/index.jsp〉
國家圖書館,年代不詳,「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索引」,全國博碩論文資訊網。﹝cited
2007/07/20﹞
Available:〈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result.jsp〉
張佳琪,2007年8月22日,「韓台是股災以來外資在新興亞洲中賣最多的」,中廣全球資訊網。〔cited 2007/8/22〕
Available:〈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527456〉
陳 才,年代不詳,「期待2007年為“農民工漲工資年”」,新華網。﹝cited 2007/3/6﹞Available:〈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2/05/content_5694357.htm〉
陳成良編譯,2006年10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長落馬」,自由電子報網。﹝cited 2007/3/7﹞Available:〈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20/today-int7.htm〉
陳谷川編輯,2001年12月7日,「吳邦國:以優異的經貿工作成績迎接十六大」,南方網。〔cited2007/6/12〕Available:〈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hotpersue/200112080026.htm〉
陸委會,2002年2月,「民國九十年民眾對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的看法綜合分析」,陸委會全球資訊網。〔cited 2007/5/13〕
Available:〈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pos/9101/9101.htm〉
彭媁琳,2008年2月22日,「林毅夫:中國將保持30年高速成長」,中時電子報網。﹝cited2008/222﹞Available:〈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3+122008022200536,00.html〉
童振源,2002年12月1日,「中共十六大前後經濟局勢評估」,政大國關中心。〔cited 2007/2/17〕
Available:〈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63816113671.doc〉
華國鋒,1977年8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人民網。﹝cited 2008/2/13﹞Available:〈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3/65449/4526439.html〉
賀靜萍,2007年11月16日,「廣東全年GDP可望超越台灣」,中時電子報網。
﹝cited 2007/11/16﹞Available:〈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rint/0,4733,contentx122007111600546,00.html〉
黃 平,年代不詳,「全球化挑戰與文化認同危機」,華夏經緯網。﹝cited
2008/3/8﹞
Available:〈http://big5.huaxia.com/zt/2001-19/32789.html〉
楊學功,2007年01月09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及其當代建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cited 2008/1/22〕 Available:
〈http://www.cpcnews.cn/BIG5/64093/64098/5259685.html#〉
溫家寶,2003年12月10日,“Turning Your Eyes to China-Remarks of Chinese Premier Wen Jiabao at Harvard University”,Embassy of PRC in Sweden Web.﹝cited2007/3/14﹞
Available:〈http://www.chinaembassy.se/eng/xwdt/t101721.htm〉
維基百科,年代不詳,「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維基百科網。﹝cited 2007/3/16﹞
Available:〈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6%E5%B9%B4%E4%BA%BA%E9%A1%9E%E7%99%BC%E5%B1%95%E5%A0%B1%E5%91%8A〉
維基百科,年代不詳,「一國兩制」,維基百科網。﹝cited 2007/5/13﹞
Available:〈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5%9B%BD%E4%B8%A4%E5%88%B6〉
維基百科,年代不詳,「古今中外的一國兩制」,維基百科網。﹝cited 2006/10/13﹞
Available:〈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5%9C%8B%E5%85%A9%E5%88% B6〉
維基百科,年代不詳,「吉尼係數」,維基百科網。﹝cited 2007/2/19﹞
Available: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89%E5%B0%BC%E4%BF%82%E6%95%B8&variant=zh-tw〉
維基百科,年代不詳,「顏色革命」維基百科網。﹝cited 2008/3/9﹞
Available: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2%9C%E8%89%B2%E9%9D%A9%E5%91%BD&variant=zh-tw〉
劉雅靈,2004年12月3日,「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政大大陸研究中心。﹝cited 2007/2/17﹞Available:〈http://ics.nccu.edu.tw/document/newsletter/03_06.pdf〉
潘 岳,2001年1月11日,「對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的思考」,大紀元網。
﹝cited 2008/3/9﹞
Available:〈http://www.epochtimes.com/b5/1/7/23/n112027.htm〉
魯 毅,年代不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智慧藏百科全書網。﹝cited 2008/3/9﹞
Availabl:〈http://www.wordpedia.com/search/Content.asp?ID=9015〉
羅 茜,2005年9月28日,「“台獨” 毀掉台灣,支援一國兩制和反分裂法」,新華網。〔cited 2007/5/13〕Available:〈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5-09/28/content_3554764.htm〉。
蘇紹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評析--《民主不能等待》-蘇紹智桴邊放言選錄(5)」,議報網,(1998年1月)。﹝cited 2007/11/11﹞Available:〈http://www.chinaeweekly.com/big5/viewarticle_big5.aspx?vID=3175〉





二、 外文部分
1. 文件
Guilmoto , Christophe Z., 2007, Sex-ratio Imbalance in Asia: Trends, Consequences and Policy Responses(New York:UNFP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Department of Policy Planning (Beijing). 2006. China’s Foreign Affairs. Beijing: World Affairs Press.
Porter , Michael et al. . 2007.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7-2008.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Ross-Larson, Bruce ,Meta de Coquereaumont and Christopher Trott(eds.). 2006.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New York: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 UN Plaza, New York, 10017. 本書中譯本:Bruce Ross-Larson, Meta de Coquereaumont and Christopher Trott合編,2006,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摘要。紐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The World Bank, and State Enviromental Production Administration(P.R.C). 2007. Cost of Polution in China.Washion, D. C.: The World Bank.
The World Bank. 2006. Country Partnership Strategy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Period 2006-2010. Washion, D. C.: The World Bank. 本書中譯本:國別伙伴戰略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限:2006-2010年。美國華盛頓特區:世界銀行。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 2005.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2005, Berli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 2006.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2006, Berli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 2007.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2007, Berli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reverton , Gregory F. , Seth G. Jones. 2005. Measuring National Power. Santa Monica: Rand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Division.

2. 書籍
Albert, Michel. 1993. Capitalism vs. Capitalism : How America's Obsession With Individual Achievement and Short-term Profit Has Led It to the Brink of Collapse. New York : Four Walls Eight Windows. 本書中譯本:Michel Albert,1995 ,兩種資本主義之戰。台北:聯經公司。
Albrow , Martin. 1997. The Global Age : State and Society beyond Modernity.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中譯本: 馬丁. 阿爾布勞著,高湘澤、馮玲譯,2001,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和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8月1版。
Althusser , Louis; Translated by Ben Brewster. 1990. For Marx. London : Verso. 本
書中譯本:路易. 阿爾都塞著,顧良譯,2006,保衛馬克思。北京:商務印
書館,6月1版。
Anderson, Jonathan. 2006. How to Think about China. UBS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本書中譯本:喬納森. 安德森著,余江、黃志強譯,2006,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北京:中信出版社,8月1版。
Aron, Raymond ,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ichard Howard and Helen Weaver.
1968-70. Main Currents in Sociological Thought. New York : Doubleday. 本書另有中譯本:Raymond Aron著,葛智強等譯,1991,社會學主要思潮。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0月1版。
Austin, Angie. 2005. Energy and Power in China: Domestic Regulation and Foreign
Policy . London : Foreign Policy Centre(FPC)1.
Bailey, Kenneth. 1978.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Bauman, Zygmunt. 1998. Globalization : The Human Consequence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中譯本:齊格蒙特.鮑曼著,郭國良、徐建華譯 ,2004,全球化-人類的後果。北京:商務印書館,9月1版。
Betts , Richard K.(ed.). 2005. Conflict after the Cold War : Arguments on Causes of War and Peace.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Inc.
Brzezinski, Zbigniew. 1989. The Grand Failure : The Birth and Death of Commun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 Scribner.
Burstein , Daniel , and Arne De Keijzer. 1998. Big Dragon : China's Future What It Means for Business, Th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Order. New York, NY : Simon & Schuster. 本書中譯本:伯斯坦、凱澤著,應小端、黃秀媛合譯,1999,巨龍:中國對全球政商經濟的影響。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版。
Cao , Tian Y(ed.). 2005. The Chinese Model of Modern Development . London and NY: Routledge.
Chang, Gordon G.. 2001.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London : Random House Business. 本書中譯本:章家敦,侯思嘉, 閻紀宇譯,2002,中國卽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出版公司。
Chang , Jung(Jung Chang), and Jon Halliday. 2006. Mao: The Unknown Story, London: Jonathan Cape. 本書中譯本:張戎、喬. 哈利戴著,張戎譯,2007,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香港:開放出版社。
Cheng, Tun-Jen(鄭敦仁), and Jacques deLisle(eds.). 2006. China under Hu Jintao : Opportunities, Dangers, and Dilemmas. Singapore ; Hackensack, NJ : World Scientific.
Chu,Yun-han(朱雲漢). et al. (eds.). 2004. The New Chinese Leadership :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Cambridge [England]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ohen, Robin, and Paul Kennedy. 2000. Global Sociology. Washington Square, N.Y.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中譯本:(英)羅賓•科恩,(英)保羅•甘乃迪著,文軍等譯,2001,全球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0月1版。
Dahrendorf, Ralf. 2005.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Europe . New Brunswick, N.J.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Dane, Francis.1990. Research Methods. Pacific Grove, Calif. : Brooks/Cole Pub. Co.
Ding, X. L. 1994. The Decline of Communism in China : Legitimacy Crisis, 1977-1989.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rlik, Arif and Maurice Meisner(eds.). 1989.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Experience :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ism. Armonk, N.Y. : M. E. Sharpe.
Dirlik, Arif. 1978. Revolution and History :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本書中譯本:(美)阿里夫•德里克著,翁賀凱譯 ,2005,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月1版。
Dirlik, Arif. 1989.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ans, Richard . 1994. Deng Xiaoping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N.Y. : Viking.
Fairbank, John K, and Edwin O. Reischauer. 1973. China : Tradition & Transformation. [S.l.] : Houghton Mifflin. 本書中譯本:(美)費正清著,張沛譯,2002,中國:傳統與變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月1版。
Fairbank, John K, and Mcrle Goldman (eds.), 1998. China : A New History. Cambridg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nlarged Edition. 本書中譯本:費正清著,薛絢譯,1994,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7月1版。
Fairbank, John K. 1986. 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 1800-1985. New York : Harper & Row. 本書中譯本: (美)費正清著,劉尊棋譯 ,2000,偉大的中國革命 1800∼1985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5月1版。
Fairbank, John K.(ed.). 198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4. Cambridge [Eng.]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中譯本: (美)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1998,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革命的中國的興起 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7月1版。
Fairbank, John K.(ed.). 1989.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2. Cambridge [Eng.]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中譯本: (美)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1994,劍橋中華民國史(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月1版。
Fairbank, John K.(ed.). 1990.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3. Cambridge [Eng.]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本書中譯本: (美)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1994,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月1版。
Fairbank, John K.(ed.).1991.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5. Cambridge [Eng.] ; New York : Ca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9.63.9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9.63.9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