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328107-23200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328107-232003
論文名稱
Title
重估一切價值─論尼采對於道德價值的系譜學與心理學考察
Revaluation of All Values: On Nietzsche’s Genealogy and Psychology of Moral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9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3-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3-28
關鍵字
Keywords
系譜學、尼采、道德系譜學
Nietzsche, Genealogy, Psychology, Moral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0 次,被下載 251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518 times.
中文摘要
此篇論文,首先我們將就尼采的原文進行閱讀、釐清何為「系譜學」(Genealogy)方法論,特別是成書於1887年,尼采47歲時候以三篇「論戰檄文」(Streitschrift, polemic),分別是─〈善與惡,好與壞〉(Gut und Böse, Gut und Schlecht; Good and Evil, Good and Bad)、〈罪、良心譴責以及相關問題〉(Schuld, schlechtes Gewissen, und Verwandtes; guilt, bad conscience, and the like)和〈禁欲主義是什麼?〉(Was bedeuten asketische Ideal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Ascetic ideals?)而組成的《道德系譜學》(Zur Genealogie der Moral;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一書為論文主軸,而來探求這一方法論跟尼采之前的哲學家看待處理的議題有何不同處?
次之,我們將追尋尼采的思路,重新釐清尼采用系譜學方法來看待善的起源應該是如何?若是善在歷史時間中,有其演變性,那麼又是如何的樣貌出現在時間中呢?而當今倫理價值的代表—基督教文化,他們的來源又是怎麼樣呢?而支持基督教價值,如超感性世界、原罪…等等,這些價值是否有其問題呢?是不是真如人所說的是來自於一種神聖的靈?是否有人反省過它們呢?尼采對於上述提到的禁欲主義者心理動力來源,在《道德系譜學》一書中做了深層分析的鋪展,我們也將在本文中鋪展出來。
而作為反對基督教文化的反動力量—科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者以及哲學家,在尼采的思路中皆宣告失敗,甚至只是基督教文化中的禁欲主義者的另外一種表現模式而已,到底它們的問題出在哪裡?尼采又為何如此認為,這是我們也要處理議題之一。
最後,我們將對上述提到的做一個回顧,藉由對尼采的提問,來重新反省我們當下的倫理價值生活。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致謝: P.1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為什麼要以《道德系譜學》為出發點? P.2-4
第二節:版本以及研究方法 P.5-6
第三節:《道德系譜學》中所要處理的問題,以及19世紀的道德價值判斷 P.7-10
第四節:尼采在〈不合時宜的沉思:論歷史對於生命的利弊〉一文中對於歷史的看法 P.11-16
第五節:由系譜學出發 P.17-24

第二章:好與壞的系譜學考察
第一節:導言 P.25-27
第二節:關於怨恨的分析 P.28-29
第三節: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 P.30-33
第四節:結論 P.34

第三章:內疚、罪的系譜學考察
第一節:導言 P.35-36
第二節:習俗道德以及國家的起源 P.37-39
第三節:遺忘與記憶 P.40-42
第四節:罪的系譜學考察 P.43-46
第五節:刑罰 P.47-52
第六節:結論 P.53

第四章:禁欲主義的系譜學考察
第一節:導言 P.54
第二節:禁欲主義代表者之所以為代表的系譜起源考察 P.55-57
第三節:禁欲主義與肉體的辨證關係 P.58-60
第四節:卡夫卡的飢餓藝術家 P.61-63
第五節:同情分析 P.64-68
第六節:從牧師精神到教堂組織,促成基督教文化價值的兩種力量 P.69-70
第七節:基督教的治療方法 P.71-76
第八節:四種反動力量 P.77-82
第九節:結論 P.83


第五章:結論及進一步的思索
尾節:與尼采拉開距離,再次反思:P.84-89

參考文獻: P.90-9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德文版尼采全即採用以下版本:
Friedrich Nietzsche, Sämtliche Werke: Kritrische Studienausgabe (fifteen volumes), (KSA), ed. Giorgio Colli and Mazzino Montinare, Berlin/ New York and Munich Walter de Gruyter and Deutsche Taschenbuch Verlag, 1967-77 and 1988

外文參考書目資料:
Friedrich Nietzsche, Twilight of the Idols and The Antichrist, New York, Philosophical classics, 2004
-----Beyond Good And Evil, N.Y., Random House,1966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Ecce Homo, N.Y., Random House,1967
-----The Gay Science, N.Y., Random House,1974
-----Daybreak, N.Y., Random House,1982
-----The Birth of Tragedy&The Genealogy of morals, N.Y., Doubleday&Company, 1956
-----Unfashionable Observ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Keith Ansell-Pearson, Nietzsche contra Roussea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1
Edited by Keith Ansell-Pearson, A companion to Nietzsche, Blackwell , 2006
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7,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1994
Edited by Paul Rabinow, The Foucault Read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York, 2002
Alexander Nehamas, Nietzsche: life as literatur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外文參考期刊:
Edited by Keith Ansell-Pearson, ”Nietzsche And Modern German Thought” Reading the future of genealogy:Kant, Nietzsche, Plato, Michael Newman, New York, 1990

中文參考期刊:
周紅,〈論《道德的譜系》譯序〉,1992年。
唐力權,〈權力、意志與詮釋-尼采的透視主義與後現代思想〉,1994年,《哲學雜誌》,1993年四月。
彭衛,〈論尼采的歷史哲學〉,1995年,收錄在《尼采在中國》一書中。
李洁,〈國外尼采研究的新動向─關於尼采著作的新版本以及研究尼采的方法〉,1995年,《國外社會科學》,1995年第一期。
蔡錚雲,〈身心問題的另類思考─西田幾多郎、湯淺泰雄到梅洛龐帝的身體觀系譜〉,2001年。
-----〈從現象學系譜到系譜現象學〉,2002年。
龔卓軍,〈審美現代性之爭,哈伯瑪斯與傅柯論波特萊爾〉,2002年4月,中外文學第30卷,第11期。

繁體中文參考書目:
卡普斯頓著,《西洋哲學史第四冊》鄺錦倫、陳明福譯,台北,黎明出版社,1990年。
-----《西洋哲學史第六冊》陳潔明、關子尹譯,台北,黎明出版社,1993年。
-----《西洋哲學史第七冊》林如心譯,台北,黎明出版社,1991年。
盧梭著,《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台北,唐山出版社,1994年。
葛斯特夫•舒維普著,《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齊霞飛譯,台北,志文出版社,2001年。
Robert Audi editor,《劍橋竹學辭典中文版》,林正弘 等審編,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游淙祺著,《信不信由你─從哲學看宗教》,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8月。

簡體中文資料:
尼采,《哲學與真理─1872-1876年筆記選》,田立年譯,上海,上海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7月。
﹝法﹞斯文•奧爾托利 以及 尼•維特科夫斯基,《阿基米德的浴缸—評科學中的若干的神話故事》(La baignoire d’Archimed),王懿靜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郜元寶編,《尼采在中國》,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局,2001年11月。
劉小楓,倪維國編,《尼采在西方─解讀尼采》,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局,2002年12月。
﹝美﹞加里•古廷(Gary Gutting),《20世紀法國哲學》,辛岩譯,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德﹞洛維特、沃格林等,《牆上的書寫—尼采與基督教》,劉小楓編,田立年、吳增定等譯,華夏出版社,2004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宗教思想史》,吳曉群等譯,上海市,上海設會出版社,2004年6月。
尼采,《尼采遺稿選》,﹝法﹞君特•沃爾法特編,盧龍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9月。
﹝德﹞卡爾•洛維特著,《從黑格爾到尼采》,李秋零譯,北京,三聯書局,2006年4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