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428115-21574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428115-215745
論文名稱
Title
融入全球教育觀點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發展與實施
Integrating a Global Perspective in the Multicultural Ar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5-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6-02
關鍵字
Keywords
多元文化、全球教育、藝術與人文課程
Art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multiculture, global educ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3 次,被下載 87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71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融入全球教育觀點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發展與實施成效。採取混和方法研究設計,進行五項教學活動,探討實施本課程方案的前後對多元文化素養之自我文化意識、多元文化意識、跨文化能力三個面向是否有所差異,以研究者任教之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國小學生多元文化素養」量表施測資料為主,以教師札記、課堂錄影、學生訪談、學習單等方式,蒐集質性資料並分析。
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主要結論與發現如下:
一、現有課程方案中對多元文化的介紹較偏向台灣各族群的藝術文化,本方案
則以「自我文化意識」、「多元文化意識」、「跨文化能力」三層面進行課程
融入,串聯成有系統的課程。
二、實驗組與參照組學生在「自我文化意識」層面有顯著差異;學生之前不
了解自己族群文化,缺乏對自我文化的意識,經方案實施後,建構自我
意識的層次更為豐富,能融入更多族群的文化。
三、實驗組與參照組學生在「多元文化意識」層面有顯著差異;學生從了解
文化多樣性,到省思自己是否有刻板印象或偏見,進而檢討並修正自己,提升多元文化意識。
四、實驗組與參照組學生在「跨文化能力」層面有顯著差異;學生之前對事
件解讀較單一,多為主流觀點,缺乏多元觀點,之後可與不同族群同學
一起創作,並從不同族群的角度去思考或理解他的文化。
五、本課程方案實施成效良好,在質性、量化部分亦有良好成效,學生滿意
度高,但因重新設計課程,課程內容調整較多,備課教學須花較多時間。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具體建議事項,提供教科書出版社、教師、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全球教育、多元文化、藝術與人文課程
Abstract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multicultural art courses with global educational view merged into it. There are five teaching activities. Mixed method research device is adopted to study i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multicultural art literacy— selfculture conscious, multiculture conscious, crossculture abilities—differ before and after employing this course project.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fifth graders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 The testing data is from “MultiCultural Liter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cale. The qualitative data is gathered and analyzed from teacher’s journal, in-class video-taped clips,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and worksheets.
To conclud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e main finding are as following:
First, the original course is too limited to perceive the cultural diversity. This course project breaks the limit, merges the three dimensions— selfculture conscious, multiculture conscious, and crossculture abilities into the course, and connects to be systematic courses.
Second,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ferential group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culture conscious; Before the projec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n’t perceive the culture conscious of their own tribe, and were lack of selfculture conscious, while they could constitute more selfculture conscious, and could merge into the culture of more tribes after this course.
Third,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ferential group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ulticulture consciou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 perceive the cultural diversity, reflect and correct on their own stereotype or prejudice, and promote their own multiculture conscious after this course.
Fourth,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ferential group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e abilities; Before the projec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ten held one-dinension, dominant views, and were lack of multicultural views. But after that, they were will move to work with classmates from different tribes, and try to rethink after all,their culture from the angle of different tribes.
Fifth, this course project performs well, and is effective both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The students are much satisfied, However, it takes the researcher
more time to prepare instruction due to course re-design and adjustment of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submitted as references for textbook publishing companie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 terms: global education、multiculture、Art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論文審定書……………………………………………………………… i
論文公開授權書…………………………………………………………ii
誌謝………………………………………………………………………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元文化教育...........................................................................8
第二節 全球教育脈絡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22
第三節 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34
第四節 全球教育多元文化藝術領域課程教學研究現況...................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54
第二節 研究流程……………………………………………………...55
第三節 研究背景資料………………………………………………...58
第四節 研究工具……………………………………………………...61
第五節 教學活動設計………………………………………………...6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融入全球教育觀點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方案實施歷……..81
第二節「國小學生多元文化素養」量表前後測差異情形…………95
第三節 融入全球教育觀點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方案
質性學習成效………………………………………………..98
第四節 小結…………………………………………………………..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4
第二節 建議…………………………………………………………..118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119
英文文獻………………………………………………………………123
附錄
附錄一 「融入全球教育觀點的多元文化藝術課程方案」………..125
附錄二 專家效度諮詢彙整表………………………………………..148
附錄三 「國小學生多元文化素養量表」預試問卷………………..161
附錄四 「國小學生多元文化素養量表」正式問卷………………..164
附錄五 給家長的一封信(含錄音錄影同意書)…………………..166
附錄六 學生訪談大綱………………………………………………..167
附錄七 學生學習單…………………………………………………..16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丁秀蓉(2014)。國民小學教科書全球教育蓋年的內容分析與課程融入之探究。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雅玄(2007)。多元文化素養評量工具及其應用: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與
發展期刊,3(4),頁149-180。
王雅玄(2008)。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
。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頁33-68。
王艷萍(2013)。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應用於國小四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行動研
究—以台灣、越南、印尼音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
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石雅玫(2000)。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之
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吉內娃˙蓋伊(2006);解志強等譯。文化回應教學法:理論,研究,與實施。台北
市:文景書局有限公司。
余明仁(2012)。雲嘉地區國小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素養、增能與實踐之相關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余鎮綸(2013)。國民中學教科書全球教育概念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林天祐(1996)。教育名詞─多元文化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1,62。
呂翠華(2008)。多元文化音樂教學運用於國民小學五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
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岩勳(2008)。全球教育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從臺灣到越南」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淑敏(2009)。「全球在地化」教育之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行動研究-以高
雄縣橋頭國小發展紙影戲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屏東市。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形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協會(主編),
多元文化教育(頁47-70)。臺北市:臺灣書店。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和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
,97-130。
林彥伶(2012)。中小學全球教育指標建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市。
林素卿(2005)。淺談「一綱多本」之全球教育。研習資訊,22(3),43-53。
林素卿(2011)。課程如國際文本-全球教育課程與實踐之省思。研習資訊,28(5)
,17-23。
洪巧珣(2010)。國小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多元文化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輕度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洪西馨(2013)。國際教育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行動研究-以「設計世大
運吉祥物」教學方案為例
洪嘉蕙(2007)。鄉土藝術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之課程設計—以「雞籠中元祭」
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美勞教育研究所
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2008)。2020年桃園國際航空城教育計畫。桃園縣:桃園
縣政府教育局。
袁汝儀(1998)。論文化與教育。文化視窗,18,20-27。
高婉貞(2009)。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雄市國際教育資源中心(2010)。高雄市國際教育中程計畫藍圖。2013年3
月1日,取自http://www.kierc.kh.edu.tw/internet/index.asp
高熏芳、蔡大立、徐碧霞(2002)。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之研究:職前教師全球
視野之培育。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73-122。
張聖山(2012)。繪本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多元文化素養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政府出版品。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政府出版品。
教育部(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臺北市:
教育部。頁21。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b)。國際教育融入課程資源手冊-國小版。臺北:教育部。
莊勝義(2007)。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教育
與社會科學類,22,頁21-42。
許立明(2002)。多元文化課程目標之建構-階層分析程序法之應用。國立花蓮師範
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郭碧唫(2010)。〈多元文化觀點的幼兒美術教育〉。《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4期。頁1-18。
郭禎祥(1994)。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美育,第49 期,41-46。
郭禎祥(1998)。〈我國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視覺藝術與美勞教育國際
學術研討會專輯》。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
郭禎祥(1998)。〈臺灣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學校美術
教育國際研討會。
郭禎祥(1999)。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展望。美育,第106 期,14-22。
郭禎祥(2002)。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箐繡(2002)。社區本位藝術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金三裕印刷。
單文經(1993)。在班級中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環境的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27-458)。臺北市:臺灣書店。
彭竹君(2001)。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淑珠(2009)。「從台灣到日本」全球教育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心怡(2010)。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多元文化素養與教學信念。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芬(2006)。國小社區本位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研究--以台北縣新莊市為
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 覺 藝 術 研 究 所碩 士 論 文。未出版,
台北市。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
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4),6161-633。
董素芬(2012)。國民小學全球教育課程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
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雅茹(2010)。多元文化教育融入高中家政課程之實驗研究-以新移民族群為例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甄曉蘭(2003)。課程與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1)。2011-2016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臺北:臺北市
政府教育局。
劉美慧(2001b)。多元文化課程設計。載於譚光鼎等編著,多元文化教育
(頁233-253)。台北:空大。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梅珍 (2012)。多元文化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研究-以桃園縣八德市大
成國小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中等暨小學學校教師在職進修
美術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玉芬(2011)。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潘淑娟(2003)。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點融入五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教學應用-以
亞洲音樂為素材。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資
訊網,094TMTC02480。
潘瑛如、蔡錫濤(2008)。迎接全球化時代:全球教育的面向及內涵。研習資訊,
25(3),121-128。
蔡清華(1987)。社會科教學的新途徑-全球教育課程之分析。教育文粹,16,
12-19。
蔡蕙如(2009)。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教師多元文化素養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顏任珮(2011)。國中教師跨文化敏感度與多元文化素養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
管理學系碩士班碩 士 論 文,未出版,新竹市。
顏佩如(2008)。課程圖像重建:學校全球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佩如(2011)。大學全球教育教學計畫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5(2)
,63-84。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2)。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三版。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出版。









貳、 英文部分
Ashcroft, L. (1987). Defusing empowering:The what and the why.Language
Arts,64,142-156.
Banks,J.A.(1989).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with ethnic content:
Approaches and guildeline. In Banks J.A&Banks C.A.M.(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Boston:
Allyn&Baco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Boston: Ally & Bacon.
Banks, J. A.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ane , J .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nnett,C.I.(1990).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Boston:Allyn&Bacon.
Brameld‚T.(1956).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Y. :
Holt‚ Rinehart‚& Winston.
Chalmers, F. G. (1996), Celebrating Pluralism: Art,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LA. The Getty Center.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2008).Global perspectives: aframework for glob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schools.Retrieved June 1,2013,
from http://www.globaleducation.edu.au/verve/_resources/GPS_web.pdf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2005).Developing the global
dimens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Retrieved Nov 1,2013,
from http://globaldimension.org.uk/resources/item/1135
Development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2012a).Global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England: practices and impacts.Retrieved Dec 15,2013,
from http://www.ioe.ac.uk/research/4502.html#ResearchPapers
Desai, D. (2005). Places to Go: Challenges to Multicultural Art
Education in a Global Econom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
Journal of Issues and Research 2005, 4e(A), 293-308
Elementary Teachers’ Federation of Ontario(2010). Educating for global
citizenship. Retrieved Nov 1,2013,from http://www.etfo.net/globaled/
Educating4GlobalCitizenship.pdf
Gay, G. (1995). 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pp. 25-43).N Y: MacMillan.
Grant, C. & Sleeter, C. (1989). Turning on Learning: Five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Teaching Plans for Race, Class, Gender, and Disability.
New York: Merrill.
Hanvey, R. G. (1975). 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 Theory into
practice,21(3),162-167.
McLaren, P. (1998). Life in school: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New York,NY:Longman.
Merryfield, M. (2004). The importance of a global education. Retrieved
Nov 20, 2011, from http://www.outreachworld.org/article.asp?articleid=77
Neperud, R. W. (1995a). Transitions in art education: A search for meaning.
In R.W. Neperud (Ed.), Context, conten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Beyond postmodernism(pp.1-22).
P.-I. Chou, M.-C. Cheng, Y.-L. Lin and Y.-T. Wang (2014). Establishing
the Core Concepts and Competence Indicators of Global/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Taiwan’s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Asia-Pacific Edu Res DOI 10.1007/s40299-014-0215-0
Platt,A.M.(1993).Beyong the canon,with great difficulty.Social Justice,
20,1-2,72-81.
Shor, I. (1992).Empowering education: Critical teaching for social change.
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leeter, C. E. & Grant, C. A.(1996).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ye, K. A. (1991). Global education: From Thought To Action.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ye, K. A.(2003, October). Global Education as A Worldwide Movement.
Phi Delta Kappan, 85,165-16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