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430118-16494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430118-164944
論文名稱
Title
唐朝詩畫論研究
A study of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ang Dynas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8-07-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8-07-28
關鍵字
Keywords
莊子、山水詩畫、王維、《歷代名畫記》、六朝畫論
Landscape poetry-painting, 歷代名畫記, Zhuangzi, Wang Wei, Theory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ix Dynasti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7 次,被下載 10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08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詩歌,文情並茂,有其時間流淌,一脈相承經歷各朝各代,吟詠出多情的篇章;中國繪畫,意境空靈,有其空間流轉,一脈相承經歷各朝各代,渲染出多采的山水。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其架構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山水詩畫美學,第三章、六朝山水畫論,第四章、唐朝詩與畫,第五章、結論。茲詳述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回顧、研究範圍與方法等。
第二章山水詩畫美學:山水美學以道家為源,分析莊子的體道工夫,「心齋」與「坐忘」的經驗狀態,「養性」與「凝神」的主體精神修養,在「忘」和「遊」之中,顯現莊子的藝術精神。探討詩畫同源,山水詩與山水畫的意境會通與美學相貫。
第三章六朝山水畫論:從顧愷之〈論畫〉、〈魏晉勝流畫讚〉、〈畫雲臺山記〉,宗炳〈畫山水序〉,王微〈敘畫〉等山水畫理論,探討六朝山水繪畫美學。
第四章唐朝詩與畫:探討《歷代名畫記》的繪畫美學觀與王維的山水詩。《歷代名畫記》一書,從歷史、實踐、理論、保存與鑒賞等方面,對於後代山水畫理論產生深遠的影響。分析王維山水詩中空靈淡遠的意境,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
第五章結論:綜論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Abstract
Chinese poetries are excellent in both emotion and literary compositions. They flowed as time went on, inherited from different dynasties and generations, therefore have chanted emotional pieces articles. Chinese paintings have ethereal artistic conceptions. They flowed as space went on, inherited from different dynasties and generations, and rendered a variety of landscape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structure is: First chapter-introduction. Second chapter-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 poetry-painting. Third chapter-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ix Dynasties. Fourth chapter is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Fif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The detail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which instruct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research review,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s so 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 poetry-painting:The landscape aesthetics are based on Taoism. By analyzing Zhuangzi’s experience during the path of cultivation, the experience state of "Xin Zhai", "Zuo Wang", and subjective spiritual cultivation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nd " mind concentration ", Zhuangzi’s artistic spirit could be revealed among the "forget" and "roam". To explore the homology of poetry and painting,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andscape poetry and landscape painting will be consistent with aesthetic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ix Dynasties:which explored 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Six Dynast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Gu Yuzhi's "論畫", "魏晉勝流畫讚", "畫雲臺山記", Zong Bing’s "畫山水序", Wang Wei’s"敘畫"and other landscape painting theories.
The fourth chapter is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he Tang Dynasty:which explored the aesthetics of painting in ”歷代名畫記” and Wang Wei's landscape poetries. The book "歷代名畫記" has profound and lasting influences on the theory of descendant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y, practice, theory, preservation and appreciation. Besides,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 the ethereal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artistic realm of poetry and painting in Wang Wei's landscape poetry.
The fifth chapter is Conclusion:which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thesi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致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第二章 山水詩畫美學 6
第一節 莊子美學思想 7
一、 道與藝術精神 7
二、 藝術主體精神修養方法—心齋與坐忘 8
三、 藝術創造的主體精神修養方法—養性與凝神 13
四、 物我兩忘的審美觀照 18
五、 虛、靜、明—美地觀照 23
第二節 山水文化 24
一、 詩畫同源 26
二、 山水詩畫的意境會通 30
第三章 六朝山水畫論 34
第一節 傳神寫照 39
第二節 澄懷味象 48
第三節 明神降之 58
第四章 唐朝詩與畫 63
第一節 《歷代名畫記》美學思想 68
一、 敘畫之源流 70
二、 論畫六法 72
三、 論顧陸張吳用筆 77
四、 論畫體工用榻寫 80
五、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83
第二節 王維山水詩美學 86
一、 詩情畫意 87
二、 道機禪趣 94
第五章 結論 102
文獻參考 10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古籍(依朝代排序)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5年。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李綽:《尚書故實》,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殷璠:《河嶽英靈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32冊,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2000年。
〔宋〕周孚:《蠹齋鉛刀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4冊,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白玉蟾:《宋白真人玉蟾全集》,臺北:宋白真人玉蟾全集輯印委員會,1976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宋〕姚鉉:《唐文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宋〕范晞文:《對牀夜語》,收入《續歷代詩話》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47。
〔宋〕晁補之:《雞肋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8冊,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張舜民:《畫墁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郭熙:《林泉高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黃庭堅:《山谷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84冊,臺北:
世界書局,1988年。
〔宋〕撰人未詳:《宣和畫譜》,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鄧樁:《畫繼》,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蘇軾:《東坡題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元〕胡助:《純白齋類稿》,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 年。
〔明〕董思白:《畫禪室隨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收入《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年。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手稿》,收入《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年。
〔清〕王漁洋:《帶經堂詩話》,臺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
〔清〕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
〔清〕吳喬:《圍爐詩話》,收入《清詩話續編》上冊,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年。
〔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臺北:大化書局,1982年。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清〕厲鶚:《宋詩紀事》,臺北:鼎文書局,1971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二、專書(依姓名筆劃排序)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于民:《中國美學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王世襄:《中國畫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王先霈:《中國古代詩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伯敏:《唐畫詩中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王建生:《山水詩研究論稿》,臺北: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王耘:《唐代美學範疇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王凱:《自然的神韻—道家精神與山水田園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運熙:《山水與美學.王維田園山水詩的審美價值》,臺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
王潤華:《王維詩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9年。
皮述民:《王維探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
伍蠡甫:《山水與美學》,臺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
___:《伍蠡甫藝術美學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
朱玄:《中國山水畫美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朱光潛:《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___:《談美》,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
___:《談美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朱我芯:《王維詩歌抒情藝術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___:《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
___:《曲院風荷—中國藝術論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江建俊:《魏晉「神超形越」的文化底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3年。 
何淑貞:《嘯傲東軒》,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
何懷碩:《繪畫獨白》,臺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___主編:《近代中國美術論集-第一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1年。
吳啟禎:《王維詩的意象》,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呂佛庭:《中國書畫源流》,臺北:中華文化出版社,1956年。
李亮:《詩畫同源與山水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李澤厚、劉綱紀著:《中國美學史(第二卷)-魏晉南北朝美學思想》,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澤厚:《山水與美學.山水花鳥的美》,臺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
___:《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
___:《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霖燦:《中國畫史研究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杜保瑞:《莊周夢蝶》,臺北:書泉出版社,1995年。
束景南:《論莊子哲學體系的骨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沈子丞:《歷代論畫名著彙編》,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___:《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尚剛:《林泉丘壑:歷代繪畫佳話》,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
林同華:《中國美學史論集》,臺北:丹青圖書,1987年。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年。
俞崑:《中國繪畫史》,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施筱雲:《六朝山水詩畫美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柳晟俊:《王維詩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范明華:《《歷代名畫記》繪畫美學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皇甫修文:《山水與美學.古代田園詩文的美學價值》,臺北:丹青出版社,1987年。
胡道靜:《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胡曉明:《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徐琛、張朝暉:《中國繪畫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高準:《中國繪畫史導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松輝:《漢魏六朝道教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俊傑:《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張晨:《中國詩畫與中國文化》,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曹愉生:《唐代詩論與畫論之關係研究:僅以詩、畫論之專著為研究對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許仁圖:《丹青列傳》,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7年。
許正中:《唐代絕句賞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郭因:《中國古典繪畫美學》,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__:《先秦至宋繪畫美學》,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陳引馳:《莊學文藝觀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陳水雲:《中國山水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竹、曾祖蔭:《中國古代藝術範疇體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師曾、鄭昶、宗白華:《中國書畫大師談》,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臺北:華正書局,2001年。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年。
___:《中國山水畫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
___:《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___:《六朝畫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陳鼓應:《莊子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陶文鵬、韋鳳娟:《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陶文鵬:《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
傅抱石:《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2年。
___:《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傅東華:《王維詩》,臺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
傅紹良:《盛唐禪宗文化與詩佛王維》,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彭吉象:《中國藝術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___:《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丹青圖書出版社,1987年。
___:《中國古典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___:《中國美學範疇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程抱一:《中國詩畫語言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2011年。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1994年。
馮滬祥:《中國古代美學思想》,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
___:《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2年。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水牛出版社,1998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__:《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__:《中國美學的發端》,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__:《中國美學的開展》,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__:《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臧維熙主編:《中國山水的藝術精神》,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趙衛民:《莊子的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達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5年。
劉介民:《道家文化與太極詩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年。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鄧喬彬:《中國繪畫思想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
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鄭昌偉:《中國古代繪畫百圖論》,臺北:華正書局,1986年。
鄭峰明:《莊子思想及其藝術精神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鄭笠:《莊子美學與中國古代畫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曉雲法師:《中國畫話》,臺北:原泉出版社,1988年。
蕭馳:《詩與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長》,北京:三聯書店,2018年。
霍然:《唐代美學思潮》,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駱駝出版社編:《中國畫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戴麗珠:《詩與畫》,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薛永年:《晉唐宋元卷軸畫史》,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薛富興:《山水精神—中國美學史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___:《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 書局,2016年。
蘇心一:《王維山水詩畫美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顧俊:《中國繪畫美學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__主編:《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三、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序)

李嘉玲:《莊子藝術精神新探》,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
年。
姜霽恩:《中國美學思想之研究-以中國山水畫之哲學詮釋為核心》,嘉義: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張劍濱:《山水詩畫遠境探析》,深圳:深圳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曹芮晨:《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繪畫藝術觀》,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童明昌:《六朝傳神畫論及其美學義涵之探究──以「形」、「神」辯證思維的落實與具現為詮釋進路》,花蓮: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謝美瑩:《王維山水詩意象探析》,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