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07113-2007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07113-200723
論文名稱
Title
市民記憶的集體建構與認同-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例
On the Collective Constituting and Identity of Citizen Memories : A Case Study of Kaohsiung Museum of Histo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6-1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7-27
關鍵字
Keywords
集體記憶、城市、市民、博物館、歷史、記憶
museum, history, memory, city, citizen, collective memor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3 次,被下載 53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5 times.
中文摘要
晚期資本主義全球化文化現象,媒體廣泛傳播視覺影像,過去、現在、未來的影像出現在同一時間造成歷史的抹除,文化邏輯成為平面拼貼和缺乏歷史觀。加上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市市民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對家鄉歷史遺忘與不在乎。因此發展文化在地化,期望文化尋根找回地方藝術與人文資產,以地方文史工作保存傳統儀式和民俗活動。
但這些都是早期國家機器由上而下的介入,造成地方文化或社區認同建構主導性的喪失。當社區市民公共事務參與的意願和動員能力的不足時,以及社區集體歷史記憶的欠缺,造成社區意識轉換的困難。到底何謂市民記憶?要如何建構與保存?地方文化館計畫以文化生活圈為概念,希望藉由在地居民的共同參與推動社區營造,整合區域內有形與無形文化資源。這些縣市立歷史博物館的價值為何?歷史如何保存及傳承,政府與博物館目前執行的過程與方法為何?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文化價值何在?成立宗旨,目前的經營狀況如何?
本研究目的為了解市民記憶是何物,證明市民記憶的價值並探討保存市民記憶。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方法中的個案研究法,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作為個案,探討市民記憶的集體建構與認同。資料收集方式為文獻資料、深度訪談和直接觀察法,聚焦在「市民記憶」、「城市歷史」與「博物館經營策略」三方面。從心理學定義記憶,個人到集體記憶延續至城市。城市的歷史記憶與建構,從個人史、家族史逐漸才會組織成為城市的歷史,而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存在。高博館應以高雄歷史為主,以台灣歷史為輔;以常民生活為主,其他文化藝術為輔,建構一個講述城市歷史故事的現代化博物館場域。
以保存、研究、展示、推廣高雄地區歷史為宗旨,致力於歷史研究呈現地區常民的生活和特色,成為民眾「過去」歷史重建聯繫的地方,紀錄「現在」發展並帶領市民望向「未來」。
Abstract
Nowadays the media, as cultural phenomena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late period of capitalism, have disseminated widely in mas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visual image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ppear simultaneously, which caused a erasure of history and consequently a logic of culture in collapse flat that lack of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ince the alternative way of life, citizens are far less interested in public affairs and less care about hometown history. Government developments culture localization to find local arts and culture assets. Working local culture preserves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folklore activities. It is point for us to develop the local culture, to find the past arts and heritages, to save the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folk activities, and to preserve local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work.
But these were the involvement from top to down by the State’s apparatus, which results in losing the identity of community and construction of local culture. When the residents’ capacity of mobility is insufficient and unwilling to participate the public affairs, also lack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of community history, by that it cause serious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form to adequat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we are questioning: What it means the civil memory? How to construct and preserve it? Because of the planning of local culture archives with ordinary life circle have to offer the residents in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renaissance, integrating the region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proliferation. Then, we ask,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municipal museum of history in districts? How to save the collec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museum processing? In case of Kaohsiung Museum of History (KMH), what is the key statement of and how to achieve the mission of culture sedimentation and civil memory, are the current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my study is to understand what and how to preserving citizen memory, and to prove what is the ultimate value of civil recollection in physical and mental items. Apply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t the case of KMH, the study has to explore the collective constituting and identity of citizen memory. Literal data collecting, text interpreting, people interview, and direct observation in field, are need. Focusing on citizen memories, urban history, and museum management, are three essential aspects for our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referent of memory is derivate from history of the individual and family then extended to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of city, hence of, the collective constitution of city history is based on the living existence of each citizen.
In conclusion, KMH should be mainly appreciated to a whole historical view of Kaohsiung as well as of Taiwan in complement. Owing to constructing an adequate urban history, it is radically postulated to base at ordinary people’s lives with supplementation of and contrast to the other culture and arts. For the purpose of KMH to fulfill with citizen memory in preserving, researching, presenting, and promoting into an urban history, we insist that, it should be a place to show citizen life in past and penetrate them in records to lead any citizen look into the futur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背景 3
第四節 國內相關研究 5
第五節 研究方法 7
第六節 研究對象和地點 9
第二章 市民記憶的建構 14
第一節 記憶 14
第二節 個人生命史 17
第三節 集體記憶 20
第四節 家庭家族史 22
第五節 城市記憶 27
第三章 城市的歷史記憶 31
第一節 歷史 31
第二節 城市歷史 37
第三節 城市歷史博物館 43
第四節 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 47
第四章 市民與城市之交疊場域: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51
第一節 高博館發展沿革 51
第二節 保存及設立價值 55
第三節 博物館營運管理 66
第四節 經營管理分析 84
第五章 結論 90
參考文獻 97
附錄 102
附錄一 高雄歷史博物館基本資料調查表 102
附錄二 受訪者A訪談紀錄 111
附錄三 受訪者B訪談紀錄 119
附錄四 受訪者C訪談紀錄 127
附錄五 受訪者D訪談紀錄 129
附錄六 受訪者E、F訪談紀錄 13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相關碩博士論文:
王淑華(2008),《國立博物館推動社區化可行性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頁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政軒(2010),《文化資產與城市歷史意象營造之研究:以台南市中西區文化園區為例》,頁34.87,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克麗兒.史都麗格(2004)〈博館專業人員教育與人力資源管理-台灣與法國的對話〉,《博館專業人員教育與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5,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吳孟顯(2008),〈取象比類與城市意象:中國古代城市的形象塑造--以泉州城為例〉,《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7 卷第2 期,河南: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吳曉帆(2005),《空間經驗對博物館溝通之分析 ---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為研究主軸》,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博智(2005),《遊客對歷史建築的遊憩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昇平(2008),《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文化意義討論- 以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男子會所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高俊銘(2008),《地方歷史與社區文化資產守護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美崙溪畔日式宿舍保存與再利用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文毅(2004),《從文化上認知「記憶容器」的設計應用》,頁50,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永河(2002),《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頁2,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又淳(2007),《城市博物館與認同建構—以「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為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怡心(2003),《台中縣清水鎮大楊油庫的集體記憶及其社會意函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碩士論文。
楊姍儒(2009),《臺灣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博物館之探討-以古蹟與歷史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魏聰洲(2009),《地方博物館的操作與其間的權力:以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為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靜娟(2002),《家族史的建構與研究─以賴氏心田五美派為例》,頁6,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仕昂(2001),《社區博物館活動特性之研究》,頁6-3,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欣怡(2010),《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臺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頁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文獻資料:
王嵩山(1991),〈過去的未來:博物館中的人類學空間 = The future of the past : anthropology in museum〉,《思與言》,臺北縣:稻鄉。
王嵩山(2003),《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臺北縣:稻鄉。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76.77,臺北:巨流出版。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頁174.267-285,高雄:麗文文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4),《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1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東明(2002),《我國與日本歷史建築物群街區保存法令制度之比較》,頁29.31.32,臺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李佃來(2006),《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臺北:人民。
李乾朗(1992),《臺灣近代建築之風格》,頁107,臺北:室內雜誌。
李乾朗(1998),《臺灣建築百年1895-1995》,頁72.82,臺北:室內雜誌。
林振春(1997),《社區工作中資源的創造、開發與運作》。臺北:內政部社會司。
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New genre public art》,頁9,臺北:藝術家出版。
高雄民間都會會議(1995),《高雄民間都會會議論文集》,頁3-19,高雄:高雄民間都會會議。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4),《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初步規劃設計報告書》,頁9,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1),《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刊NO.1》,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2),《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刊NO.2》,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5),《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刊NO.3》,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6),《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刊NO.4》,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8),《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刊NO.5》,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0),《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館刊NO.6》,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侯君昊、陳冠燁(2009),《何謂城市:構築「集體記憶」之場所》,頁8-11,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取自於http://epaper.ecocity.org.tw/v14/topics/人文關懷.pdf
呂理政(1996),《地球是個博物館》,頁7.8.19,臺北:稻鄉。
陳其南(1994),〈傳統中國的國家型態、家族意理與民間社會〉,《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18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奇祿(1981),《民族與文化》,臺北:黎明。
黃光男(2000),《如何開發博物館的社會資源》,頁17.19.49,臺北:文建會。
黃光男(2002),《新世紀的博物館營運 = Museum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in the new century》,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 = Museum enterprise》,臺北:藝術家。
傅朝卿(1999),《日治時期台灣建築:1895-1945》,頁48.49,臺北:大地地理。
傅朝卿譯(2002),《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 : 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臺南:臺灣建築與文化。
楊玉姿(2001),《高雄市史蹟探源》,頁158-169,高雄市 : 高市文獻會
楊治良(2001),《記憶心理學》,頁5.61,臺北:五南。
鄭水萍(2009),〈台灣「地方」系譜起源、建構與變遷-以「地方史」視角的反思〉,南投:2009年第4屆文史工作者研討會。
劉孟奇(2003),《高雄市的社區發展:從家族社會到公民社會》,頁14-29,高雄:高雄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潘英(1992),《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自立晚報社。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 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頁247-296。
戴寶村(2008),《陳中和家族史:從糖業貿易到政經世界》,臺北:玉山。
戴寶村(2004),《高雄市常民生活史 : 日昇覆鼎金.夕照西子灣》,頁81,高雄 :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ラオス地域人類学研究所(2007),《ラオス南部:文化的景観と記憶の探求》,頁9-10,東京都:雄山閣。
Christian Norberg-Schulz,施植明譯(1997),《場所精神 : 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Keith Jenkins(1991)賈士蘅譯(2006),《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頁86.143,London: Routledge,臺北:麥田。
Runyan, William McKinley,丁興祥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頁190,臺北:遠流。

Marc Augé. (1995). Non-Place: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London: Verso.
Edward P. Alexander. (2006). Museums in Mo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s of Museums. New York: Altamira Press.
Francoise Zonabend (1984). The Enduring Memory: Time and History in a French Villag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David Harvey (1996).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UK : Blackwell.
Halbwachs, Maurice.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ucy Lippard. (1998). The Lure of the local. New York: New Press.
Ra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Tim Cresswell (2006). Mobility in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
Tuan Yi-Fu.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網路資料: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http://www.kcg.gov.tw/Index.aspx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http://khm.gov.tw/home01.aspx?ID=1
國立歷史博物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mh.gov.tw/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http://www.nmth.gov.tw/
高雄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網http://heritage.khcc.gov.tw/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http://www.khcc.gov.tw/home01.aspx?ID=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