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12118-2252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12118-225223
論文名稱
Title
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 Behavior and Learning Attitude,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8-06-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8-06-27
關鍵字
Keywords
手機、人際互動關係、學習態度、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martphone usage behavior, learning attitud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martph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2 次,被下載 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其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之差異及相關情形。
  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透過自編「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問卷」作為資料蒐集工具,以就讀於高雄市區公立國中學生作為母群體,採用分層比例抽樣方式,獲得有效問卷678份。根據正式問卷填答後之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獲致下列之結論:
一、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現況為中高頻度,其中以「娛樂性行為」層面得分最高。
二、國中生學習態度現況為中高程度,其中以「學習過程」層面得分最高。
三、國中生人際互動關係現況為中高程度,其中以「同儕關係」層面得分最高。
四、女性、二年級和三年級、手機能上網且採用吃到飽方案、每天使用手機時間   
  長、每月手機通訊費用高的國中生其使用手機行為較高。
五、每天平均使用手機時間短的國中生其學習態度較佳。
六、女性國中生其人際互動關係較佳。
七、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的頻度愈高,則人際互動關係的表現愈佳。
八、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對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具有預測作用,其中以「工具性行為」層面最具預測力。
  依據主要研究發現與歸納之結論,研究者提出一些具體建議,以供學校單位、家長、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martphone usage behavior, learning attitude as well a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and their correlations.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It used a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martphone Behavior, Learning Attitud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its data collection tool and took the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Kaohsiung City as its research population. By adopting the proportionat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67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subject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formal questionnaires to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Pearson product-difference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this study obtain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current state of smartphone usage behavior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es within the moderate to high frequency, with the highest score in the dimension of “recreational behavior.”
2. The current state of “learning attitude”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es within the medium to high level, with the highest score in the dimension of “learning process.”
3. The frequency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currently at medium to high level, with the highest score in the dimension of “peer relationship.”
4. Girls, second year students, third year students and students whose phones have internet access with unlimited data plans have longer daily smartphone usage time. Those with high monthly smartphone access fees have more frequent smartphone usage behavior.
5. Learning attitude is better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hort average daily smartphone usage time.
6.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bett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higher frequency of smartphone usage behavior have bette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8.Smartphone usage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s a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instrumental behavior.”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in this research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parent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to promote practice in oper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學習態度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人際互動關係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25
第四節 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之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6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9
第一節 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現況之分析 6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之差異分析 76
第三節 國中生使用手機行為與學習態度、人際互動關係之相關分析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27
第二節 結論 137
第三節 建議 140
參考文獻 145
一、中文部分 145
二、英文部分 152
附 錄 155
附錄一: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155
附錄二:專家內容效度修正意見彙整表 165
附錄三:預試問卷 175
附錄四:正式問卷 17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丁嘉慰(2008)。國民中學技藝教育學程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王以仁(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偉力(2011)。高中生休閒生活型態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亞洲大學,未出版,台中市。
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聯性研究-行動電話的社會性使用、及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國立台灣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王曉祈(2013)。花蓮縣國民小學學生學習態度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未出版,花蓮縣。
尤吉祥(201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中生手機上網成癮傾向。國立臺北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方婷妮(2006)。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策略對專業科目學習成就之影響-以二年制工業設計系學生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白潔文(2012)。新北市國中生Facebook社群網站使用動機、涉入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2017年7月21日,取自https://www.twnic.net.tw/NEWS4/144.pdf。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6)。105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2016年9月30日,取自https://itaiwan.moe.gov.tw/upfd/newsfiles/NS-170308-001100.pdf。
阮氏秋水(2011)。國小新住民子女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石沅鑫(2013)。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使用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未出版,台中市。
李文祥(2014)。屏東國中生手機使用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秋帆(2006)。國小音樂才能班學生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未出版,台南市。
余德慧、陳斐卿(1996)。人緣:中國人舞台生活的秩序。本土心理學研究,5,2-46。
林佳萱(2011)。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在校表現之研究-以彰化縣某國中為例。中華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林佳蓉(2012)。高中職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林俊成(2012)。探討使用手機信用卡的傾向-以科技接受行為理論及感知風險觀點。國立臺北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林倩瑜(2008)。國小學童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新竹縣。
林健民(2015)。青少年手機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林偉盛(2013)。透過智慧型手機使用社群網站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市:揚智。
林詩憶(2011)。國中生手機使用成癮及相關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中華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林榮聰(2000)。設計科系學生學習態度之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林慧玉(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物慾觀, 學習態度, 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兼論性別差異。國立嘉義大學,未出版,嘉義市。
岳修琪(2016)。國中生未來時間觀、學習態度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關係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金車教育基金會(2016)。手機和翹課教師新難題。2016年9月27日,取自: http://kingcar.org.tw/survey/406。
金車教育基金會(2017)。九成四青少年手機能上網兩成小學生上網吃到飽。2017年9月14日,取自:http://kingcar.org.tw/survey/500280。
韋子木、張榮皋合譯(2000)。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台北市:昭明出版社。
范傑臣(2003)。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生活壓力與網路沈迷之相關研究—以桃園某高中為例。元智大學,未出版,桃園市。
施美雲(2013)。基隆市高中職學生手機成癮傾向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未出版,基隆市。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陳沛瑄(2010)。新住民子女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以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新竹縣。
陳李綢、蔡順良(2009)。中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君(2014)。國小學童Facebook 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學業成就之研究。中華大學,未出版,台南市。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雙葉。
陳逸嫻(2011)。國中學生手機使用影響與規範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陳慧玲(201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學習滿意度、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大業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陳靜怡、曾治乾、葉國樑、黃禎貞、李映秋(2014)。嘉義縣市大學生智慧型手機成癮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7,47-70。
陳瓊薇(2014)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陳馨雯(2010)。國中生使用手機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秦永悌(2007)。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及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和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翁明慧(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手機現況、在校影響與自我概念關係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家長注意!調查顯示台灣三成中學生沉迷手機(2017年9月16日)。東方日報。2017年12月20日,取自:
http://hk.on.cc/tw/bkn/cnt/news/20170916/bkntw-20170916012535525-0916_04011_001.html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培新(2002)。網路環境與學生發展—e世代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學校輔導工作初探。學生事務,41(4),31-40。
張瀞今、陳姵文、林筠婕(2013)。大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及媒體素養之研究。102級圖文傳播藝術學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北市。
黃思芸(2005)。高職學生國文科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未出版,雲林縣。
黃桂梅(2014)。國中生使用智慧型手機成癮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黃淑貞(2016)。臺南市國民中學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成效及其背景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未出版,台南市。
黃淑鈴(2013)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影響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未出版,嘉義市。
黃綺君(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黃德祥(200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社。
程炳林(2002)。多重目標導向、動機問題與調整策略之交互作用。師大學報:教育類,47(1),39-58。
彭綉婷、何黎明(2013)。綜合高中商業服務學程與高職商業經營科學生之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分析-以南部地區為例。海洋休閒管理學刊,4,79-103。
塗大慶(2014)。高中(職)體育班學生社會支持、學習態度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楊欣育、郭芳智、張世其等(2014)。智慧型手機對使用者人際與心理影響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3,272-291。
楊憶如、蘇錦麗(2014)臺灣國民小學教師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1,138-158。
賈泰澤(2014)。TEAM Model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大葉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葉懿萱(2008)。台北市兩所國中學生同儕情感關係、學業成就與自尊關係之縱貫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鄧佳紋(2016)。國中生知覺父母期望、希望感及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廖守鈞(2016)。桃園市國中生手機依賴、自由時間管理、休閒覺知自由與親子衝突之關係研究。大葉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廖玲珠(2004)。模組化課程設計之學生學習性為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實踐大學第一屆創新與管理學術研討會。
廖婉沂(2008)。青少年手機使用與成癮因素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未出版,嘉義市。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鄭和鈞、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鄭耀嬋(2004)。國小融合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3,215-260。
翟本瑞(2002)。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會議論文」,p.139-p.157。
蔡怡欣(2015)。國中生學習態度、人際互動對社會科學習成就之影響- 以TASA2013為例。明道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蔡佩蓉(2013)。高雄市國中生手機使用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蔡淑琴(2012)。臺南市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及親子互動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未出版,臺南市。
蔡瑜文(2015)國中生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以台北市市立X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劉勇伸(2013)。人格特質、Facebook使用動機對人際關係之衝擊研究—以台灣地區大學生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未出版,雲林縣。
劉若蘭(2004)。大專原住民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劉毓婷(2011)。不同地區國中生學習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黎淑惠(2010)。人際關係(第二版)。新北:新文京開發。
盧麗玉(2012)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對教室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賴麗貞(2007)。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與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彰化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未出版,彰化縣。
薛國致(2010)。屏東地區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蔣蓓欣(2011)。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態度、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為例。大葉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謝龍卿(2012)。青少年臉書成癮、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
魏頡(2014)。國中生學習態度、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東地區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台南市。
顏伯霖(2010)。Facebook 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簡萍郎(2004)。科學故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市。
蘇榮彬(2013)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研究 --以新北市立溪崑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台北市。
Alobiedat, A. (2012). Faculty and student perception towards the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use of mobile phones in the classroom at the university of Gran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39(1), 5-16.
Burns, S. M., & Lohenry, K. (2010). Cellular phone use in clas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pilot study.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4(3), 805-810.
Besser, L. (2007). Texting dudng class can B distracting 4 U. The Collegian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collegian.csufresno.edU/2007/04/23/texting-during-class-can-b-distracting-4-u/print/
Common Sense Media. (2010). Hi-tech cheating: Mobile phones and cheating in schools: A national poll.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mmonsensemedia.org/hi-tech-cheating.
Devito, J. A. (1994). Humman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urse.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Retrieved from http://history2.net/h/human-communication-the-basic-course-11th-edition-e619-pdf.pdf.
End, C. M., Worthman, S., Mathews, M. B., Wetterau, K. (2010). Costly cell phones: The impact of cell phone ring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37(1), 55-57.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orney, K. (1937). 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Heiman, T. (2000). Friends hip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 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5(1), 1-12 .
Kennedy, J., & Smith, C. A. (2010, Aug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attitudes and distraction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118th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an Diego, CA.
Levine, L. E., Waite, B. M., & Bowman, L. L. (2007). Electronic media use, reading, and academic distractibility in college youth.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 560 - 565.
McAfee, Inc (2012). The digital divide: How the online behavior of teens is getting past parents. Santa Clara, CA: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www.mcafee.com/us/resources/misc/digital-divide-study.pdf.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Y: Norton.
Schutz (1960).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York:Rinehart & Company.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edham Heights,MA: Allyn and Bacon.
Schroeder, R. (2010). Mobile phones and the inexorable advance of multimodal connectedness. New Media & Society, 12 (1), 75-90.
Shelton, J. T., Elliott, E. M., Lynn, S. D., & Exner, A. L. (2011). The distracting effects of a ringing cell phon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boratory and the classroom sett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9(4), 513-52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