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18106-21571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18106-215712
論文名稱
Title
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的閱讀動機 閱讀自我效能成效之探討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ading motivation and reading self-efficacy on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for third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3-0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5-18
關鍵字
Keywords
閱讀自我效能、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閱讀動機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Picture Storybook, Reading Motivation, Reading Self-efficac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3 次,被下載 2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3 times.
中文摘要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動機、閱讀自我效能成效之探討。研究者以準實驗研究法之「等組前、後測」設計,以高雄市某國小三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童為樣本,一班為實驗組,進行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另一班為控制組,進行圖畫故事書一般閱讀教學。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國小閱讀動機量表(李素足,1999);國小閱讀自我效能量表(涂志賢,1998)。以描述統計、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考驗。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在閱讀動機上的影響
(一)接受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前在閱讀動機上,實驗組與控制組無顯著差 異。
(二)接受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與未接受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的學生,其閱讀動機有顯著差異。
二、圖畫書故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在閱讀自我效能上的影響
(一)接受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前在閱讀效能上,實驗組與控制組無顯著差 異。
(二)接受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與未接受圖畫故事書創造思考教學的學生,其閱讀效能有顯著差異。
三、閱讀動機與閱讀自我效能有顯著正相關存在。
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教育應用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一、量化配合行動研究,雙管齊下,研究的效益會更大。
二、創造思考教學成為學校的本位課程。
三、研究主題可再延伸探討。
Abstract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ading motivation and reading self-efficacy on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for third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Pretest-posttest Design” of Quasi-experiments Research Method and used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of two classes in the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 as samples. One class was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Another class was the control group for the intention of proceeding Common Read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of this paper included Elementary Reading Motivation Scale (Su-Zu Li, 1999) and Elementary Reading Self-efficacy Scale (Chih-Hsien Tu, 1998). In addition, the data was analyzed and test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independent sample one-way ANCOVA, and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I.The influences of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on students’ reading motivation
A.In the aspect of reading motiv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ccepting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B.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ading motiv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who accepted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and the students who didn’t.
II.The influences of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on students’ reading self-efficacy
A.In the aspect of reading efficac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ccepting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B.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ading efficacy between the students who accepted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and the students who didn’t.
III.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ding motivation and reading self-efficac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of above, the researcher offere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in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ive studies as follows:
I.If quantification and action research was operated together, the research benefit would be higher.
II.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was subsumed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II.The research subject could be extensively discuss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圖畫故事書的功能、特性、價值-------------------9
第二節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基礎------------------------16
第三節 圖畫故事書及創造思考教學相關研究--------------28
第四節 閱讀動機與閱讀自我效能理論及相關研究----------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59
第一節 研究設計--------------------------------------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1
第三節 研究樣本------------------------------------ 61
第四節 研究教材與工具--------------------------------61
第五節 研究程序與流程圖------------------------------6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資料分析----------------------------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7
第一節 閱讀動機的現況分析---------------------------77
第二節 閱讀效能之現況分析-------------------------81
第三節 閱讀動機表現的結果分析與討論-----------------83
第四節 閱讀自我效能表現的結果分析與討論-------------86
第五節 閱讀動機與閱讀自我效能的相關分析與討論------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91
第二節 建議------------------------------------------94

參考數目-------------------------------------------------97
一、中文部分-----------------------------------------97
二、西文部分----------------------------------------107
三、兒童圖畫故事書共讀部分--------------------------111

附 錄 ---------------------------------------------112
附錄一:國小學童閱讀動機問卷------------------------112
附錄二:閱讀自我效能評量表--------------------------114
附錄三:教材摘要-------------------------------------115
3-1教材(一) -------------------------------------115
3-2教材(二) -------------------------------------116
3-3教材(三) -------------------------------------117
3-4教材(四) -------------------------------------118
3-5教材(五) -------------------------------------119
3-6教材(六) -----------------------------------120
附錄四:教材分析----------------------------------121
4-1教材分析(一) -------------------------------121
4-2教材分析(二) ------------------------------ 122
4-3教材分析(三) -------------------------------- 124
4-4教材分析(四) -------------------------------- 125
4-5教材分析(五) -------------------------------- 126
4-6教材分析(六) -------------------------------- 129

附錄五:教案 ------------------------------------------ 131
5-1 教案(一) ------------------------------------- 131
5-2 教案(二) ----------------------------------132
5-3 教案(三) --------------------------------------133
5-4 教案(四) --------------------------------------134
5-5 教案(五) --------------------------------------135
5-6 教案(六) --------------------------------------136
附錄六:我愛爸爸練習表達(學習單) -----------------------137
附錄七:我最想要的玩具(學習單) ----------------------138
附錄八:男生和女生的玩具問卷調查(學習單) ---------------139
附錄九:小朋友死後會變成天使嗎?(學習單) ---------------140
附錄十:關懷動員系列、愛護動物(學習單) -----------------141
附錄十一:畫故事網(學習單) -----------------------------142
附錄十二:故事接龍 (學習單) ----------------------------143
附錄十三:國小閱讀動機問卷同意書------------------------144
附錄十四:國小閱讀自我效能量表同意書--------------------14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王惠,翁宇清(1994)。動機與成才。台北:新雨。
王魁京(1995)。小學生的語言、心理與作文。第一界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辦。
王淑娟(2003)。兒童圖畫書創造思考教學提升學童創造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究所碩士論文。
毛連溫(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育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創刊號,
2-9。
古秀梅(2005)。探究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兒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及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佳瑩(2004)。兒童創造性繪本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
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貴 (2001)。以圖畫故事書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以低年級為例。實小學報,174-190。
李世程(2003)。高職機械科「機械加工實習」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李素足(1999)。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連珠(1991)。將圖畫書帶進教室—課室內的圖畫書。教師之友,43(2)31-36。
李德高(1992)。創造心理學(出版三刷)。台北:五南。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五南。
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1),47-72。
吳志柔(2004)。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設計能力與其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姿(2004)。圖畫故事教學活動之研究─以關懷主題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敏而等編(1997)。圖畫書、學習與探索:以四本圖畫書為範例的活動設計。臺北縣:光佑文化事業編輯企劃製作。
吳宜貞(1998)。影響閱讀動機的因素—看教室環境與文化。師友,378,23-26。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實務。松崗電腦圖書資造股份有限公司。
吳美慧(2002)。威廉斯創造思考教學模式教材設計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認知、
情意及自然科學業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翠珊(2004)。故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語文能力的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松居直,劉滌昭譯(1995)。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周文敏(2004)。創造力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創造力和繪畫表現之研究。高雄市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佳佩(2004)。思考教學策略運用於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1984)。漫談幼兒讀物。幼教天地,5,1-7。
林士郁(2002)。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平(1991)。創意的寫作教室。台北:心理。
林怡如(2003)。探討綜合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焦慮、數學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的關係。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珍羽(2003)。創造性唐詩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兒童創造力及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秀娟(2001)。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敏宜(1992)。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真美(2002)。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台北:遠流。
林文寶(1990)。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文史哲。
林文寶(1996)。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文寶(2000a)。閱讀的魅力與格調-談台灣兒童的閱讀興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7-9。
林文寶(2000b)。台灣地區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林振春策劃(2001)。全民閱讀運動座談會。社教雙月刊,101,6-16。
林孟蕾(2004)。繪本閱讀教學─以情緒教育主題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見瑩(2002)。高雄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課外讀物閱讀情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瑜(2004)。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親子界限與其生涯自我效能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淑琴(1998)。「思考性寫作教學方案」對國中生寫作能力、後設認知、批判思考及創造思考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永崇(1995)。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蘭民(2004)。閱讀決定思想.。教師天地129(4),5-7。
洪淑美(2004)。國小視覺藝術課程實施創造性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洪慧萍(2002)。合作學習融入閱讀教學模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後設認知閱讀動機影響之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婉莉(2002)。國小推動兒童閱讀運動之研究—台東縣立馬蘭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洪曉菁(2000)。說故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郭俐伶(2002)。圖畫故事書指導活動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郭恩惠(1999)。兒童與成人對兒童圖畫故事書的反應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雅惠(2003)。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麗玲(1991)。在畫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20-33。
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劃。台北。
徐季筠(2004)。圖畫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上的應用––以康樂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晴峰(1989)。抄一盤作文的好菜(三版)。台北:東方。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志賢(1998)。相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國語科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建國(2004)。實施班級閱讀的作法。國教輔導,43(5),43、44。
陳正昌(2004)。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巨流圖書公司。
陳正治(1996)。童話寫作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怡如(2003)。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奐宇(2000)。創造思考教學對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與六年級普通班為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海泓(2000)。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育通訊23,64-74。
陳海泓(2001)。Booktalks:增進學生閱讀和討論的有效班級閱讀教學。載於國民教育輔導叢書第十輯──兒童閱讀教育。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
陳秀珠(2003)。圖畫書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以兩性平權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貞(2003)。創造思考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六年級作文課程的教學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陳逸青(2004)。說來聽聽:教室中的閱讀討論。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崇彥(2003)。高職機械類科「機械力學」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彰化師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陳鳳如(1997)。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與學。學生輔導通訊,62,20-29。
陳雅芳(2004)。圖畫書之閱讀指導-以低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雁齡(2002)。中部地區推行閱讀活動及國小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安(2004)。創造思考教學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惠萍(2003)。高雄市國小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與教師自我效能感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鏗(2004)。閱讀,不只是閱讀。教師天地,4(40),40。
陳淑鈺(2004) 。實證性圖畫書與想像性圖畫書對大班幼兒想像力的影響。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盈潔(2004)。客服員工之自我效能、組織文化與訓練遷移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金融業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曉梅(2003)。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莊石英(2004)。英文寫作自我效能、目標導向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探討。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佩玲(2002)。不同閱讀教學方法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及班級閱讀氣氛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國立編譯館(1991)。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正中。
康光輝(2003)。陶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兒童創造力之影響--以高雄市博愛國小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論文。
許家芬(2004)。國小四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賢襄(2004)。影響軟體發展人員自我效能相關因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玉成,(1983)。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
張玉成,(1991)。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材桂(1994)。鈐談創造思考教學。儒林學報,10,36-45。
張振成(2001)。創造思考教學的原則與策略。菁莪季刊,12(4),66-69。
張振松(2002)。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湘君、葛琦霞(2001)。多元智能輕鬆—九年一貫課程大放送。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張湘君、葛琦霞(2001)。開放教育總動員—25本童書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張志豪(2000)。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筵(2004)。英語學習策略教學對國中生的學習表現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倫文。
林清山、張春興(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元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寶珠(1992)。後設認知訓練團體對國中英語低閱讀能力學生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健弘(2003) 。CoRT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學生語文創造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志朗(2001)。阿朗書語。載於教育部(主編):全國兒童閱讀週閱讀
(5-7頁)。台北:編者。
曾照成(2002)。國小學童閱讀討論教學及其主題詮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嬌蓮(2004)。犯罪青少年電腦態度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董奇、周勇、陳紅兵(1996)。自我監控與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
黃郁文(1994)。自我效能概念及其與學業成就表現之關係。諮商與輔導,106,39-41。
黃金俊(1998)。高職印刷科攝影課程創造思考教學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秋英(2003)。創造性思考學習活動對高中生網頁設計創造力表現及問題解決學習成效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婷(2003)。寫作教學的理論。國教輔導,42,5,118866)。
黃金焜(2002)。創造思考教學方法對高職機械科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實習課程為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娟(2000)。國小學童圖畫書導賞教學及其插畫反應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將(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之研究。台東師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卿(2004)。國中數學教室目標結構、成就目標、自我效能、不適應學習行為及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惠(2003)。國小視覺藝術創造思考課程與教學之研究。屏東師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黃瀅如(2003)。國小高年樂學童閱讀動機之探討—以「哈利波特」系列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論文。
黃麗貞(1986)。社會科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咬兒童創造思考能力及社會科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黃馨儀(2002)。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儀(1996)。相互教學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後設認知能力與閱讀態度之影響。國立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秋萍(1998)。台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行為研究:以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學校為例。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瓊月(2002)。國小學生兒童讀物之閱興趣、閱讀態度及閱推動方案之研究—以龍峰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甯範恬(2004)。閱讀、悅讀—以圖畫書搭起師生共讀的橋樑。國教世紀,211(6),65-68。
楊榮昌(2002)。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設認知及閱讀動之影響。國立屏東師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楊雅惠(2004)。創造力教學的效應在成人補習教學教室。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馥茗(1973)。發展創造才能的教師。國立政治大學學報。27,111–117。
趙維玲(2002)。Book talk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和閱讀行為之成效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淑雲(2003)。運用說故事活動推動兒童閱讀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育妮(2004)。繪本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教學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蔡尚志(1996)。兒童故事原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東呈(2004)。全面品質管理與教師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以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蔡佩欣(2003)。創思寫作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寫作能力影響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宜倖(2003)。繪本式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雅泰(1994)。國三年級創造性作文教學實施歷程與結果之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慶隆(2004)。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電機科實習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鄭及宏(2004)。花、東地區國小體育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旭泰(2003)。創造思考教學舉例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概念、科學態度及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芬(2004)。圖畫書閱讀活動探究—以東師實小四年級美術班學童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雪玫(1983)。兒童圖書館理論/實務。台北:台灣學生。
鄭麗文(1999)。幼兒文學。台北:啟英文化。
鄭福海(2003)。國民小學創造思考教學及推動策略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教育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潘義祥(2004)。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自我效能、教學承諾與教學實踐及其線性結構關係模式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安訓(2003)。台北縣國小推展兒童閱讀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丙燈(2003)。高職機械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劉雅筑(2000)。國中學生批判思考、創造思考、閱讀理解策略與閱讀理解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能賢(2002)。國小五年級創造思考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冒險」主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苑玲(2002)。當前國小推廣閱讀活動及師生反應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6

蕭蕙心(2002)。國小低年級兒童對圖畫故事書中性別角色的解讀。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敏華(2003)。兒童繪本與兒童語言創造力之教學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振明(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賞》第二章。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
Walter Sawyer Diana E.Comer 著 莫高君譯1996.3。幼兒文學:在文學中成長。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西文部分
Adunyarittigun, D. (1997). Effects of the parent volunteer program upon students self-perception as a read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4617)
Applebee, A. N. (1978). The child of story –ages two to seventee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ker, A. (1987). Storytelling: Art and technique. Littleton, Colo.: Libraries Unlimited, Inc.
Baker, L., & Wigfield, A. (1999). Dimens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and their relations to reading activity and reading achievement.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4(4), 452-477.
Baker, L., Scher, D., &Kirsten, K. (1997). Home and family influences on motivation for read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2), 69-82.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1998). The self-system in reciprocal determin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33, 344-358.
Berglund, R. L., and others. (1991). Developing a Love of Reading; What Help, What Hurts Literacy Research Report No.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2168)
Bodart, J. R. (1995). Student booktalks can motivate readers. Book Report, 13(5), 21-24.
Brown﹐L.C. (1993)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concept﹐reading attitude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second grade reader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Vo131(04)﹐p.1468.
Chambers. J. K. (1972). Colleges teaches; Their effect on creativity of students. Final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060822)
Coleman, D. R. (1982). The effects of pupil use of a creative writing scale as an evaluative and instructional tool by primary gifted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3409A-3410A.
Gambrell, L. B. (1996). Creating ch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25.
Goldsmith, B. (2001). Innovative problem solving. AFP Exchange, 21(4), 78-79.
Gottfried, A. E. (1985). A cademic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Vol.77, pp.631-645.
Guilford, J.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Guilford, J.P. (1968).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Robert .R. Knapp.
Guilford, J. P. (1975).Varieties of Creative Gifted Their Measurement and Development.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 107-121.
Guilford, J. P. (1977). Way beyond the IQ. Buffalo, NY: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Inc.
Guthrie, J. T., & Wigfield, A. (1997). Reading engagement: A rationale for theory and teaching. In J. T. Guthrie and A. Wigfield (Eds.), Reading engagement: Motivating readers through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p.1-12). Delawar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nc.
Guthrie, J. T., & Wigfield, A. (1997a). Reading engagement: Motivation readers through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p.1-125).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Guthrie, J. T., & Wigfield, A. (1997b). 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 420-442.
Guthrie, J. T., & Wigfield, A. (1997c). Motivation for read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2), 57-58.
Guthrie, J. T., Wigfield, A., Metsala, J. L.,&Cox, K. E. (1999). Motivational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reading amount.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3(3), 231-257.
Harkow, R .M. (1996). Increasing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in second and third grade gifted students using imagery. Computers, and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5982).
Healy, J. M. (1994). Testing for creativity requires a clear definition of what it is. Brown University Child & Adolescent Behavior Letter, 10(12), 12.
Hobsbaum, P. (1992). The Teaching of creative writing. M. Monteith & R Miles (Eds.), Teaching creative writing(pp.24-33).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Huck, C. S., Hepler, S., & Hickman, J. & Kiefer, B .Z. (1997).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6thed). America McGraw-Hill, Inc.
Jackson. W.S. (1981). Creativity training’s effect on poetry writ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42(5), 2047-A.
Jewell, T. A., & Praat, D. (1999). Literature discussions in the primary grades: Children’s Thoughtful discourse about books and what teachers can do to make it happen. The Reading Teacher, 52(8), 842-851.
Kane,R.S.﹐& Warner, D. (1997). Motivation Student to Rea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9535)
Kiefer, B. Z. (1995). Responding to literature as art in picture books. In N.L. Reser & M. G. Martinez (Eds.), Book talk and beyond: Children and teachers respond to literature (pp.191-200). Newark,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2959).
Kiefer, B. Z. (1982). The response of primary children to picture books. (ph.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Kingman, L. (1974). The high art of illustration. Horn Book, 50, 95-103.
Kraft,M.B. (1979). Conceptualization Training: For Creativ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 40, No. 7, 3895-A.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cClelland, D.C. (1965). Toward a theory of motive acquis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 321-333.
Meador, K. (1997).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for young learners. Englewood, CO: Teacher Ideas Press/Libraries Unlimited.
Metsala, J. L. &Guthrie.J.T. (1996). How children’s motivations relate to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49, 660-62.
Metsala, J. L., & McCann, A. D. (1997).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The Reading Teacher, 50(4), 360-363.
Mullen﹐J.(1995)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Concept and Classroom Behavior to Students’Attiudes toward Reading.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5(10)﹐3148.
Osborn, A. F. (1953, 1963). Applied imagination (3rd ed.). New York: Scribner.
Saunders, J. (1986). Bringing out the best: A resource guide for parents of young gifted children. Mimmeapolis, MN: Free Spirite Publisfing.
Taylor, C. W. (1968). The multiple talent approach. The Instructor, 4, 4.
Taylor, C. W. (1991). Various approaches to and definitions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s.),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99-12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eeling, T.K. (1979). The effect of the multiple talent approach to teaching on the creative thinking performance of elementary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40, No. 1, 3751-A.
Torrance, E. P. (1971). Creativity and infinity.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3, 35-41.
Torrance, E. P. (1978). Five models for constructing creativity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Creative Child and Adult Quarterly, 3, 8-14.
Tweet, C. A. C. (1980). The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eativity train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De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Vol. 41, No. 3, September, 1017.
Whalen, L. (1994). Wordless books. Emergency Librarian, 21(5), 14–17.
White, R.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 297-333.
White, M. L. (1975). A structural description of picture storybooks. Elementary English, 52, 495-98, 502.
Wicks, J. (1995). Patterns of Reading among Teenage Boys: The Reading Habits and Book Preferences of 13-15-year-old boys. Library World, 96(1122), 14.
Wigfield, A. (1997).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and reading engagement. In J. T. Guthrie and A. Wigfield (Eds.), Reading engagement: Motivating readers through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p.14-33). Delawar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nc.
Wigfield, A.&Guthrie, J. T. (1995).Dimensions of Ch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An Initial Study.Athens﹐GA :NRRC.
Wigfield, A.&Guthrie, J. T. (1997a).Reading Enga:Motivation Readers through integrate Instruction.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Wigfield, A.&Guthrie, J. T. (1997b). 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 420-432.
Wiles, J. & Bondi, J. (1981). Skills Clusters for Creative Thinking Activity Book. Wiles, Bondi and Associates.
Williams, F.E. (1970). Classroom ideas for encouraging thinking and feeling. (2nd ed.), New York: D.O.C. Publishers Inc.
Young, B. N. (1990).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Reading Achievement level of Reading disabled Children having an Average Level of Intellig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6500)

三、兒童圖畫故事書(共讀部分)
史蒂芬.麥可.金, 余治瑩譯(1998)。爸爸您愛我嗎?出版者/三之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艾諾•洛貝爾 Arnold Lobel,黨英台譯(2001)。青蛙和蟾蜍好朋友。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夏洛特•佐羅托/文,威廉•潘訥•杜•波瓦/圖,楊清芬譯(1998)。威廉的洋娃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方素珍/文,仉桂芳�圖(1996)。祝你生日快樂。國語日報社。
艾蜜麗•弗利德�文,傑基•格萊希�圖,張莉莉�譯(1999)。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城邦(香港)出版集團。
賴馬/文圖(1997)。我和我家附近的小狗們。信誼基金出版社。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6.34.146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6.34.146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