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21117-10201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21117-102016
論文名稱
Title
臺灣文化政策研究
A Study on Cultural Policy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6-1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7-13
關鍵字
Keywords
文化群體、國家權力、文化政策
Cultural groups, State power, Cultural polic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3 次,被下載 7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1 times.
中文摘要
國家權力在政治、經濟及文化當中影響甚大,屬跨領域的連結,本研究藉由台灣本身特殊的國際定位,結合政治環境及時代演變,探究國家權力如何將文化政策轉化在不同層面下,與台灣文化群體產生互動,文化政策在影響文化群體分化的同時,本身也被文化群體所影響,成為台灣文化政策演化的過程。
Abstract
As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the state power have had an immeasurable impact o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is research explains how state power has converted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policy into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the way to interact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in Taiwan. The background behind this research is the undetermined status of Taiwan in diplomatic recognitions, political status and history of Taiwan.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policy had created the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and the cultural groups drov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policy, had formed its owned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aiwa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摘要...........................................ii
Abstract....................................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5
第四節 研究問題....................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臺灣文化政策結構歷程的研究..................10
壹、 國家權力結構下的影響.....................................10
(一)專制極權下的族群問題..................................11
(二)民主化過程中的國家發展困境.......................14
(三)民主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興起.......................16
貳、 國際經濟結構的影響........................................17
第二節 台灣文化群體的分化過程.........................18
壹、 文化群體相關研究............................................18
貳、 政策結構互動關係下的文化群體......................22
參、 文化群體的多樣性............................................25
(一)資源的差異....................................................26
(二)生產結構的差異.............................................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限制........................................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31
第二節 研究限制...................................................35

第四章 台灣文化政策演進.....................................37
第一節 專制時期的民族認同時期..........................37
壹、 文化群體的分化.................................................37
(一)優勢群體.........................................................37
(二)弱勢群體.........................................................38
貳、 社會價值的轉變.................................................39
參、 政策的轉變........................................................41
第二節 民主化過程中的國家發展時期...................42
壹、 文化群體的分化.................................................43
(一)優勢群體.........................................................43
(二)弱勢群體...........................................45
貳、 社會價值的轉變.................................................47
參、 政策的轉變........................................................48
第三節 民主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時期...................52
壹、 文化群體的分化.................................................52
(一)優勢群體.........................................................52
(二)弱勢群體...........................................54
貳、 社會價值的轉變.................................................55
參、 政策的轉變........................................................57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59
第一節 結論 ..................................................59
第二節 討論 ..........................................................62
壹、 文化政策與文化群體互動下的社會意義.............63
貳、 後續建議研究方向.............................................65

參考文獻....................................................................6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Blau, P. M. (1977). 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 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Vol. 7). New York: Free Press.
Box, J., Converso, J. A., & Osayamwen, E. (2015). Transforming Leaders Through Cultural Intelligence.
Cardenas,Amalia, Castells,Manuel, Servon,Lisa (2012)。Beyond the Crisis: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Economic Practices。< Aftermath: The Cultures of the Economic Crisis>。Oxford Univ. Press
Claude Bernard. (1865). Introduction à l'étude de la médecine expérimentale. JB Baillière et fils.
Duelund, P. (2004, August). The Rationalities of Cultural Policy–Approach to a Critical Model of Analysing Cultural Policy. In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Montreal, Canada (Vol. 26).
.Emerson, R. M. (1962).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1-41.
Ford, Brett Q.; Dmitrieva, Julia O.; Heller, Daniel; Chentsova-Dutton, Yulia; Grossmann, Igor; … Iris B. (2015). Culture shapes whether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predicts higher or lower well-be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4(6), 1053-1062. Retrieved from http://psycnet.apa.org/psycarticles/2015-41047-001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Critical inquiry, 8(4), 777-795
Gavin Hewitt. (2017, February 6). The mind of Donald Trump. BBC.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38881469
Gwenda Blair. (2016, November 12). Inside the mind of Donald Trump.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6/nov/12/inside-the-mind-of-donald-trump-biographer-gwenda-blair
Homans, G. C. (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3(6), 597-606.
Hofstede, G. J. (2015). Culture’s causes: the next challenge.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 22(4), 545-569.
Inglehart, Ronald, and Christian Welzel (2005). Modernization, Culture Change, and Democracy: The Human Development Sequ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laja, J. (1980). Book Reviews: Peter M. Blau: 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 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cta Sociologica, 23(2-3), 198-199
Kuhnle, S. (1980). National Equality and Local Decision-Making: Values in Confli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wegian Welfare State. Acta Sociologica, 23(4), 97-111.
Lombrozo, T.(2006).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xplanati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10), 464-470.
Lombrozo, T. (2017, January 2),Adopting A Sci-Fi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Lombrozo, T. (2017, April 24). Science Isn't Partisan, But Public Perception of Science Often Is.
Malle, B. F. (2004). How the mind explains behavior: Folk explanations, meaning, and social interaction. MIT Press.
March for science. (201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rchforscience.com/mission/
McAdams,DP (2016, July)。The Mind of Donald Trump. Theatlant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6/06/the-mind-of-donald-trump/480771/
Rodolfo, K. (2000). What is homeostasis. Scientific American. Retrieved from http://s3.amazonaws.com/academia.edu.documents/35748864/01_03_Sci_Am_Homeostasis.pdf?AWSAccessKeyId=AKIAIWOWYYGZ2Y53UL3A&Expires=1495615690&Signature=Qup0PSKfVcxNSIXUmGLuEHs2e5U=&response-content-disposition=inline; filename=2000_What_is_homeostasis.pdf
Samuel Craig, C., & Douglas, S. P(2006). Beyond national culture: implications of cultural dynamics for consume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3(3), 322-342.
Seiler-Holmer, G. (2011). Taiwan Identity. Re-positioning amidst multi-layered realities.
Shi, T., & Lu, J. (2010). The shadow of Confucianism. Journal of Democracy, 21(4), 123-130.
Vivian Tang, H. W., Yin, M. S., & Nelson, D. B.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leadership practic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academic leaders in Taiwan and the USA.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5(8), 899-926.
Welzel, Christian, and Ronald Inglehart(2008). “The Role of Ordinary People in Democratiz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9, No. 1:126-40.
Wei, C. C. (2013). From National Art to Critical Globalism: The Politics and Curatorial Strategies of the Taiwan Pavilion at the Venice Biennale. Third Text, 27(4), 470-484
丁帆 (2011)。國文學風範的再思考。文藝爭鳴,7,55-59。
于宗先、王金利 (2009)。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于國華 (2001)。「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 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碩士論文)。
于國華、吳靜吉、樊學良 (2012)。文化創意產業的教育創新。教育資料與研究,105,1-38。
大石格 (2017年2月10日)。安倍與川普性格的契合度。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取自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23596-2017-02-10-05-00-00.html?start=1
王甫昌 (1990)。省籍融合或隔離?;台灣企業經理人員的省籍組成:
1978-1988。中國社會學刊,14,117-152。
王甫昌 (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43-96。
王宏仁 (1999)。一九五○ 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 台灣社會研
究季刊,36,1-35。
王志弘(譯)(2002)。空間: 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Lefebvre, H.)(2002)。台北:明文書局。
王志弘 (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北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王俐容 (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王俐容 (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129-159。
王興中 (2012)。書寫台灣人權運動史:普世人權的本土歷程。台灣人權學刊,1(3),205-219。
王甫昌 (2013)。論壇:邊緣、少數作為意識形態 台灣弱勢族群意識發展之歷史過程考察。台灣文學研究,4,59-79。
王梅香 (2015)。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博士論文)。
王振輝 (2015)。從台灣學運看知識分子的再現。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1),1-4。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221
中信房屋 (2017年2月16日)。文化園區拉升的優質好區─嘉義市東區。
民報編輯部 (2015年10月20日)。打造台灣文藝復興時代 小英提文化政策7大目標。民報。取自 https://tw.mobi.yahoo.com/news/7-110456287.html
古宜靈 (2005)。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的反省。立德學報,3(1),109-122
石計生 (2013)。論壇:邊緣、少數作為意識形態 「疑難」少數與「地下迴路」邊緣:關於1930-60年台灣歌謠論述裡的意識形態。台灣文學研究,4,39-51。
甘逸驊 (2011)。歐洲統合的全球身分認同:理論建構與¬「另類」模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江昭倫 (2017年4月19日)。台灣文博會開幕 副總統勉厚植植文化力。中央廣播電台。取自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339110
朱文惠 (2010)。瞭解他者: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原住民體育研究設計。2010年臺灣運動社會學年會。
何定照 (2016年4月21日)。文化部公共參與?專家:別犯柯文哲錯誤。聯合晚報,A8版。
何定照 (2017年5月19日)。舊有思維一意孤行 文化,意識形態 學者,難給掌聲。聯合晚報,A4版。
伊慶春 (1995)。臺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87年7月定期調查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江寶釵 (2005)。重省五0年代臺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東華漢學,3,319-347。
江波 (2013年11月26日)。焦雄屏看台灣電影:對自身關注終結了大片時代。錢江晚報。
吳乃德 (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9(2),5-39。
吳秀玲 (2009)。我國修憲中的人權議題評析。公民社會與人權發展學術研討會。
吳鴻昌、林峯燦、湯志傑 (2016)。冷戰視野結構下的太陽花。載於吳叡人、林秀幸(主編) 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台北:左岸文化。
吳燕玲 (2013年11月28日)。台灣電影氣虛在哪裡?。BBC中文網
李美枝 (1987)。從社會權力的型態看臺灣女性菁英分子的社會影響力。女性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中國論壇編委會,141-175。
李美枝、李怡青 (2003)。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20,3-38。
李美枝 (2011)。評論黃光國的「含攝文化的心理學」:好像不是心理
學?。本土心理研究,36,111-125。
李知灝 (2013)。社群的「現代」意義:以「櫟社」暨其詩人作品為研究
中心。臺灣文學研究,5,95-135。
李廣均 (2010)。文化團體vs.政治社群 視論當代臺灣的兩種族群政治觀點。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期,177-211。
李至和 (2017年1月7日)。桃園藝文特區 環境優質。聯合知識庫財經新聞。
周美惠 (2015年5月14日)。臺師大調查 文創發展錦18.7%滿意 39%民眾不樂觀。聯合報,A4版。
吳聰敏 (1988)。美援與臺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145-158。
吳紹民 (2009)。戰後初期臺灣文教政策之研究(1945-1951)―以「臺灣省參議會」問政與提案為中心的探討。(碩士論文)。
吳豪人 (2012)。「野蠻」的復權:台灣修復式正義與轉型正義實踐的困境與脫困之道。台灣人權學刊,1(3),67-93。
吳雅玲 (2015)。以權力為主題及運用翻轉教室策略於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林芳玫 (1994)。雅俗之芬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分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55-78。
林福岳 (1998)。社區媒介定位的再思考:從社區媒介的社區功能論談起。新聞學研究,56,155-173。
林潤華 (2003)。象徵地景商品化過程中地方性之生產─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之豪宅為例。(碩士論文)。
林崇熙 (2004)。導讀─技術的權力秘密 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林旻慧 (2009)。建案名稱的文化區位特徵分析─以民國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台北縣房地產廣告為例。(碩士論文)。
林巾力 (2010)。「地方」與「世界」的辯證:台灣30年代鄉土文學論述及其文化內涵。東吳中文學報,19,369-396。
林曉雲 (2015年5月20日)。新課綱用與歧視 新住民控教部霸凌。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1714
林鶴宜 (2016)。東方及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下編):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資料類型與運用。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紀慧君 (2002)。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博士論文)。
胡佛、徐火炎 (1983)。結構性的政治文化:概念類型及面向的探討。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第三次社會指標研討會論文集。
胡敏遠 (2005)。國際關係理論中「文化霸權」與「溝通行動」的研究。(博士論文)。
周得豪 (2009)。「藝術介入」座談─文化政策、社區工作者與藝術政治的對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研講紀錄。
周得豪 (2011)。從「地方」到「非地方」─一個文化地景的變動過程。2011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姚人多 (2002)。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95。
高千惠 (1995)。台灣另類藝術空間的活門與窄門。雄獅美術月刊,296,10,50-53。
高小蓬 (2009)。台灣省參議會推動地方自治之研究(1946-1951)。(博士論文)。
高子衿 (2012)。編輯的話 緩慢革命。今藝術,240,1。
徐瑋瑩 (2013)。舞蹈、跨域與反殖民:1930年代朝鮮舞姬崔承喜來台的機緣與影響。2013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台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徐秀慧 (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稻香。
高甄斈 (2015)。社會權力中的灰色世界─高甄斈墨彩創作論述。(博士論文)。
南方朔 (2007)。知識分子總診斷報告。思想,4,272-276。
原來(2009)。藝術創新系統建構之初探。藝術研究學報,2(2),83-106。
馬子修 (2008)。眷村保存空間再利用原則之研究─以桃園縣憲光二村為例。(碩士論文)。
馬景文(譯) (2011)。演化,生態和行為的原則(Stephen C. Stearns)。取自http://www.self-learning-college.org/depository/OYC Principles of Evolution full final TC 0411.pdf
郭耀昌 (2012)。公民參與及政策科學的對立與調和。玄奘管理學報,8(2),25-54。
郭佳、林麗雲 (2015)。局外人的離散與安頓 葉云云訪談。人間思想,11,4-28。
夏曉鵑 (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夏亞拿 (2008)。戰後初期(1945-1949)-李石樵的寫實群像畫與台灣社會。議藝份子,10,57-71。
袁續文 (2016)。博物館多元文化導覽服務之探討─以「國立臺灣博物館─新住民服務大使」為例。2016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的全球流動與在地實踐。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黃光國 (2011)。論「含攝文化的心理學」。本土心理研究,36,79-110。
陶東風(譯)(2006)。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 (David Swartz),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陸洛 (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梁宏志 (2001)。國家與電影:台灣電影政策研究。(碩士論文)。
陳紹馨 (1946年3月3日)。法治與人治。臺灣新生報。
陳紹馨 (1968)。外國學者的臺灣社會文化研究。民族學通訊,8,8-16。
陳純瑩 (1991)。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 歷史學報,19,307-320。
陳東升 (1993)。影響性別角色態度的背後因素:個人特徵與社會網絡關係。臺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報告─82年2月定期調查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陳玉璽 (1995)。台灣的依附型發展: 依附型經濟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北:人間。
陳志梧 (1988)。日本帝國主義下宜蘭城的空間轉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1-262。
陳禹瑞 (2008)。五輕遷廠之認知衝突分析。(碩士論文)。
陳定銘、劉建宏 (2008)。非營利組織提倡社會教育規劃之策略─以中華多元智慧發展學會為例。公民社會與人權發展學術研討會。
陳翠臻 (2014)。原住民族地區直接服務社工人員文化能力研究。(碩士論文)
陳詩潔 (2015)。資本與選擇:臺北潮州國樂社的音樂實踐。(碩士論文)。
陳桓安 (2010)。實驗醫學的興起 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取自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program2.htm
莊雅仲 (2014)。民主台灣 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中國:香港中文大學。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163/
國立台灣文學館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取自 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detail.php?id=1333
項靖 (2005)。數位化治理與資訊政策。台北:秀威資訊。
曹家榮 (2006)。資訊時代的科技、權利與自由─網路空間、黑客精神與Foucault的逾越問題。(碩士論文)。
游士賢 (2003)。台灣電影產業生存策略2004~2006。(碩士論文)。
張道藩 (1953)。論文藝作戰與反攻。文藝創作,25,1-10。
張小虹 (2006)。反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2,235-246。
張錫輝、蕭義玲 (2009)。「權力儀式」與「主體生成」─臺灣歌謠論述模式的誕生。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7期,31-64。
張健 (2011)。一生必須知道的醫學故事。台北:知青頻道。
張佑宗 (2011)。選舉結果、政治學習與民主支持─兩次政黨輪替後臺灣公民在民主態度與價值的變遷。臺灣民主季刊,8(2),99-137。
張鐵志 (2016年11月12日)。閱讀《文化評論》 像搖滾般寫下去 序文化評論集《燃燒的年代》。聯合報,副刊。
張茂桂 (1999)。「新台灣人」之非論。當代,137,66-77。
張茂桂 (2000)。知識份子的角色與「姿勢」。當代,157,78-87。
張茂桂 (2002)。社會學研究的脈絡化:脫離「本土化」VS「國際化」的思維方式。臺灣社會學會,45。
張茂桂 (2002)。多元主義, 多元文化論述在臺灣的形成與難題。載於薛天棟(主編),臺灣的未來(223-273頁)。臺北市:華泰文化。
張茂桂 (2006)。族群多元新典範的浮現:從認同的歷史形成到「後多元文化主義」的催生。載於蕭新煌(主編),臺灣新典範。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張茂桂 (2008)。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與其困境。載於沈憲欽(主編),知識分子的省思與對話(310-325頁)。台北:時報。
張茂桂 (2011)。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社會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4,309-318。
張雅玲 (2009)。解嚴後臺灣民族主義者多元文化與原質論述之研究。全國原住民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國立嘉義大學臺灣原住民族教育及產業發展中心。
張雅雲 (2014年8月10日)。區域房市美術館特區 創北高雄新高價蛋黃區首排豪宅站上80萬元。蘋果日報。
許仁碩 (2017年4月12日)。黑暗地底蘊生的光明:北海道「強制勞動」的民眾史運動。轉角國際。取自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398382
葉彥邦 (2005)。終戰初期臺灣菸酒專賣事業之研究。(碩士論文)。
萬毓澤(譯)(2007)。再會吧! 公共人(Sennett, R )。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葉啓政 (1991)。制度化的社會。台北:東大出版。
葉啓政 (1992年6月)。當前臺灣社會重力愛財價值取向的解析。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湯志傑 (1994)。社會如何可能─魯曼的觀點。思與言,32-2,111-131。
湯志傑 (1998)。社會自主性如何可能?以盧曼系統理論拓深臺灣社會自我描述的初步構想。當代,136,36-53。
湯志傑 (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上)對西方公/私區分語意及結構之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0,121-184。
湯志傑 (2007)。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臺灣社會學,13,71-128。
湯梅英 (2016)。台灣公民教育的轉變歷程(II):戰後的變動與挑戰。台灣人權學刊,3(4),51-68。
楊克華 (2003)。臺灣省政府精省的社會發展解析。(碩士論文)。
雷霆、楊國樞 (1986)。大學生價值觀的變遷:二十年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79-511。
廖世璋、錢學陶 (2002)。古蹟保存的文化認同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都市與計畫,3,471-489。
廖世璋 (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3(2),160-184。
廖振富 (2005)。與 [二二八事件] 相關之台灣古典詩析論-以詩人作品集為討論範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09-168。
廖佩瑾、吳美美 (2013)。從文獻回顧探究碩士論文創新書寫現象。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9(2),4-24。
趙玉玲 (2004)。舞蹈社會學初探。台灣舞蹈研究,1,60-99
趙剛 (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2,147-189。
黃美娥 (2004)。重層現代性鏡像: 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市: 麥田。
黃淑芳 (2005)。毛澤東的文藝思想與中共文藝政策─《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影響。通識研究集刊,8,171-196。
黃煌智 (2005)。政治文化轉型研究─以1950、1990年代臺灣為例。師大政治論叢,4,209-257。
黃英哲 (2006)。戰後初期臺灣之臺灣研究的展開:一個歷史斷裂中的延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105-128。
黃俊傑 (2006)。戰後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現象與解釋。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黃煜文(譯)(2007)。巴黎, 現代性之都 (Harvey, D)。台北: 群學。
董俊仁 (2016)。徘徊於《眷改條例》及《文資法》的保存難題─談眷村保存的法令、政策與行動。今藝術,285,111-114。
蔡依伶、羅永生、石計生等人 (2013)。邊緣、少數作為意識形態:會後
交流。台灣文學研究,4,109-126。
鄭邦彥 (2015)。在台灣博物館間兼容新住民─近期實踐與反思。博物館學季刊,29,103-116。
簡赫琳 (2010)。認同的微量動能:一個法國群眾在歐盟制憲議題意見發表的實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簡明葳 (2008年7月5日)。台北市華山文化園區 豪宅衝120萬鄰近台北車站 擁華山公園大片綠地。蘋果日報。
管中祥 (2015)。公民不冷血: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社會實踐。台灣人權學刊,1(3),205-219。
潘幸玫 (2006)。學校評量系統、知識類別與社會階層繁衍─台灣中部一所國小個案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3,95-141。
蕭揚基 (2003)。我國公民社會的形成發展與建立。研究與動態,8,75-96。
蕭妙香、黃中一、張一心 (2009)。人性尊嚴與程序保障。公民社會與人權發展學術研討會。
蕭阿勤 (1999)。民族主義與臺灣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77-138。
蕭阿勤 (2013)。 重構台灣: 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劉斌雄 (1995)。臺灣的田野是無盡的寶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19-26。
盧玉珍 (2007)。「舞蹈、文化與機制:回顧、反省及創新」研討會後記。台灣舞蹈研究,3,64-122。
賴錫三 (2013)。「格格不入」的鵷鶵與「入游其樊」的庖丁-《 莊子》 兩種回應「政治權力」的知識分子姿態。政大中文學報,19,155-192。
戴瑜慧、郭盈靖 (2012)。資訊社會與弱勢群體的文化公民權:以臺灣遊民另類媒體的崛起為例。新聞學研究,113,123-166。
謝英俊 (2016)。迎接新時代…從部落觀點反思村寨社區營造。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2,165-183。
蘇麗瑜 (2010)。鹿港書法文化傳承的人文社會力量探析。二十世紀臺灣
書法發展回顧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蘇明儒 (2010)。殖民、國族、現代、社群:百年台灣博物館文化政策窺探(1908-2010)。科技博物,14(2),45-66。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