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27116-14400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27116-144004
論文名稱
Title
科學學習生態系統之民族誌研究:博物館-大學-學校-部落合作模式
An ethnography of a museum-university-school-indigenous community (MUSIC) in a science learning ecosyste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6-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9-06
關鍵字
Keywords
科學學習生態系統、原住民族部落、在地學習、文化回應教學法、非制式科學教育
indigenous tribe, science learning ecosystem, place-based learning,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culturally relevant teach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2 次,被下載 74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48 times.
中文摘要
在「把科學帶給每個人」的架構下,以「培育一個小孩需要一個村莊的力量(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為出發點,以「在地學習」為發想,將「科學學習生態系統」作理論基礎,以「文化回應教學法」作為教育方法來回應學生表現出來的多元文化,運用屏東縣原住民部落的在地資源,結合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的非制式科學教育教學活動,與原住民族國小的自然災害課程結合,探討博物館、大學、學校與部落間(museum-university-school-indigenous community)的合作模式,並聚焦瞭解部落成員對環境的認知,對自然災害的認知,對防災的認識與傳承。藉著瞭解科學博物館如何呼應在地部落資源,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給偏遠地區的原住民族學生,以利推廣非制式科學教育和提升學生之科技素養。
研究場域以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屏東縣原住民部落和學校為主,研究資料蒐集並觀察研究參與者的反應,並於活動實施期間適時對學生進行口頭詢問。用民族誌方式,描繪屏東縣原住民部落的社群文化,描述在部落的自然災害情境和在學校的自然災害課程,輔以研究日誌中的文字和影像紀錄,搜集的資料含有會議錄影、課程文件檔案、晤談錄影、部落踏查錄影等。將搜集後的質性資料以內容分析、敘述分析為主。
研究結果以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角度來結合制式與非制式的科學教育,以整個部落的力量共同為學生的科學素養努力。未來結合部落中的科學學習機構,建立博物館-大學-學校-部落合作模式,將不斷改進合作模式的內容,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策略,使用部落中各項資源為國小學生發展課程,以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角度來結合制式與非制式的科學教育,以整個部落的力量共同為學生的科學素養努力。最終以建立一套得以永續經營的合作模式為目標,使科學學習生態系統中的各項資源得以互相連結。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synergize formal and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resources in a science learning ecosystem through a museum-university-school-indigenous community (MUSIC) collaboration. These four stakeholders came together to co-construct a culturally relevant science curriculum on natural disaster and prevention, for indigenou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iving in a remote area. The synergizing effort constitutes three aspects, customization, connection, and coordin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sources in a science learning ecosystem in which a targeted Paiwan elementary school in Pintung is situated, customized a semester-long curriculum on the topic of natural disaster and prevention, and connected various formal and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resources through coordination intiated by the university end. This study hopes that through a local example, science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 in Taiwan and in other countries can rethink science learning with a system-wide scope and see the potential, value, and approach of synergizing formal and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resourc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摘要 ii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貢獻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科學學習生態系統 9
第二節 學校教學與博物館資源的連繫 13
第三節 學校教學與部落文化的連結 17
第四節 學校教學與大學合作的關係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民族誌研究法 23
第二節 民族誌的資料搜集 25
第三節 研究場域的尋找與進入 31
第四節 民族誌的研究工具 3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研究前博物館、大學、學校與部落的關係 45
第二節 支持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資源 49
第三節 透過MUSIC合作模式發展與實施文化回應課程 63
第四節 研究前後MUSIC合作模式的差異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7
附錄 10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于瑞珍(2001)。教育理論在博物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部 2000 年博物館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南投暨南大學。
于瑞珍(2005)。科學博物館與中小學校互動關係—台美兩個案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2),121-140。
大學法(1948年01月12日)。
女人迷主編(2016)。你拿幸運做什麼?專訪劉安婷:「一旦開始走,就比留在原點懂得多」【人物專訪】。取自http://womany.net/read/article/10679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6年02月12日)。台灣博物館名錄【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cam.org.tw/big5/museum01.asp
孔淑萱、白芸凌、蘇宜芬、吳昭容(2012)。偏遠地區泰雅族與漢族中學生中文識讀能力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20(2),135-169。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季慶譯(2006)。明日之神(原作者:Walsch, N. D.)。臺北市:方智。(原著出版年:2004)。
王嵩山(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新北市 : 遠足。
王瑞壎(2006)。教學實習課程中教學實際突破與省思之行動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6,1-26。
王增勇(2002)。從原鄉經驗看社會救助政策與原住民文化的相容性,中央社會文化學報,14,131-166。
台邦.撒沙勒(2004)。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司徒懿譯(2009)。簡明質性研究法分析(原作者:Grbich, C.)。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2007)。
行政院莫拉克風災重建推動委員會(2014):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引自:http://morakot.nstm.gov.tw/index.php。
何仕仁、吳裕益、黃台珠(2007)。科學自我效能量表之發展。科學教育學刊,15(6), 613-626。
何俊青(2014)。偏鄉特色小學創新經營的個案研究與省思。教育研究月刊,238,79-92。
何緼琪、許智香、沈麗芬、饒瑞鳳(2010)。培育師資生教學實踐素養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6,51-93。
何縕琪(2007)。多元文化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策略。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3,45-66。
何縕琪、林喜慈(2006)。文化回應教學之實踐與省思:一個多族群班級的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33-66。
何縕琪、許木柱、江瑞珍(2008)。原住民文學閱讀教學對學生族群意象發展之效應:以花蓮一個國三班級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2),1-44。
吳天泰、李沛恩(2013)。從美加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課程探討原住民民族學院課程之改革。載於吳天泰(主編),向部落學習(1-110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吳百興、吳心楷(2010)。八年級原住民學生在設計導向活動的科學學習。科學教育學刊,18(4), 277-304。
吳佳綺譯(2010)。質性資料的分析(原作者:Graham, R. G.)。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2007)。
吳明隆、林慶信(2004)。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37-55。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1。
巫冠儀(2013)。學校-家庭-社區之系統連結:運用社區資產地圖於學校輔導工作。輔導季刊,49(3),70-74。
李宗義、許雅淑譯(2016)。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原作者:Putnam, R. D.)。新北市:衛城。(原著出版年:2015)。
李明蒨(2011)。聆聽自己,聽懂別人:35堂讓生活更美好的聲音魔法課。臺北市 : 張老師。
李政賢譯(2009)。訪談研究法:研究與方法(原作者:Seidman, I. E.)。台北市:五南。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Marshall, C., Rossman, G. B.)。台北市:五南。
李雪菱(2015)。文化回應的檳榔防制教學之行動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2),1-34。
李雪菱、范德鑫(2013)。文化回應教學的實踐與省思:原住民學童圖文讀寫課程的教與學。教育研究月刊,231,93-108。
李惠文譯(1994)。對博物館的幾點質疑(原作者:Weil, S. E.)。博物館學季刊,8(4),21-27。
李萍娜、林聖曦(2013)。當原住民與漢人在教室相遇:不同族群背景的教師與幼兒在教室之言談。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4),165-195。
李瑛、黃惠萍(2011)。原住民科教典範之轉移: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分析電視科普節目《 科學小原子》。中華傳播學刊,20,181-227。
汪秋一(2010)。原住民族教育的概況與展望。師友月刊,511,16-23。
兒福聯盟(2014)。「夢想補給讚」偏鄉小學兒童關懷服務。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周德禎(201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周慧玲(2006)。一位布農族少年在部落與學校之間的學習故事。國教學報,18,49-73。
林本炫(2015)。質性資料分析軟體。載於 瞿海源(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 質性研究法(355-392頁)。臺北市:臺灣東華。
林秀貞、陳慧芬、林秀蓮(2011)。山地泰雅族部落國民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與困境之個案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4,19-47。
林佳瑩、劉美慧(2013)。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3(1),43-78。
林和春、黃詣翔、張素貞(2015)。師資生參與教育實習教學能力改變之研究。 中等教育,66(1),104-135。
林孟潔、張鈿富、鄧進權(2010)。臺灣高中教育資源管理均等性之評估。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3),151-176。
邱庭煒、朱楠賢、何雅娟、陳香微(2011)。非制式科學教育機構對國民小學教師增能策略之研究─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例。科學教育,344,2-19。
姚如芬(2011)。緣「案例研討」之路徑學習敎數學─以職前教師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9(4),283-308。
姚如芬(2014)。當數學遇見原民文化――發展原民數學模組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2,135-161。
屏東縣瑪家鄉○○國民小學(2016年02月12日)。學校沿革【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byps.ptc.edu.tw/
施正鋒(2011)。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族教育──東華大學三年的觀察。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1(4),1-53。
洪世民譯(2015)。觀察的力量:從烏干達到中國,如何為明天的客戶創造非凡的產品(原作者:Chipchase, J., & Steinhardt, S.)。臺北市:日月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洪泉湖、劉若蘭、陳慧萍、陳昭與、古慧貞(2005)。族群與多元文化。載於陳念祖(主編),台灣的多元文化(17-86頁)。臺北市:五南。
洪楚源(2002)。從培養國民科學素養觀點發展科學博物館的展示。科技博物,6(5),25-35。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2015年10月15日)。
紀惠英、劉錫麒(2000)。泰雅族兒童的學習世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10,65-100。
胡台麗(2011)。排灣文化的詮釋。臺北市:聯經。
范賢娟、范賢媛(2002)。善用博物館資源規劃教學活動—以天文館為例。科學教育月刊,255,12-23。
范麗娟、李沛恩(2013)。夾縫中生存的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初探─從花蓮縣四所偏遠學校支援教師的實務經驗切入。載於吳天泰(主編),向部落學習(111-156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個人資料保護法(2010年05月26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101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102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年02月04日)。排灣族原住民族簡介【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E8F97E390107602E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2016)。園區介紹【清單訊息】。取自www.tacp.gov.tw/
原住民族基本法(2005年02月05日)。
原住民族教育法(1998年06月17日)。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資源問題的觀察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14-21。
徐雨村譯(2014)。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原作者:Kottak, C. P.)。台北市:巨流出版公司。
高振順(1998)。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師友月刊,369,40-41。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6年02月12日)。建館緣由【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nstm.gov.tw/About/AboutUs.htm
張民杰(2005)。師資生從事國小數學科服務學習之行動研究—課後輔導的成效與建議,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35-157。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雪君、劉由貴(2010)。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來台女性新移民的文化衝擊-兼論苗栗縣政府的作法。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103-126。
張耀宗(2009)。「蕃秀才」與部落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5(4),1-28。
悠蘭多又(2004)。泰雅織影-稻鄉原住民G8。台北:稻鄉出版社。
教育部(2015)。104年度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災校園建置計畫【熱門下載】。取自防災教育數位平臺http://disaster.edu.tw/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各單位所訂補助原則或要點【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edufund_list2.aspx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實施戶外教育要點(2008年08月29日)。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2000年12月13日)。
符碧真、黃源河(2016)。實地學習:銜接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的藥方?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2),57-84。
許俊才、黃雯絹(2013)。初探社會企業做為部落發展途徑的可能性。載於吳天泰(主編),向部落學習(207-244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許添明 、葉珍玲(2015)。城鄉學生學習落差現況、成因及政策建議。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6(2),63-91。
許添明、劉貞蘭(2000)。原住民學校與家長互動之個案研究── 以太陽國小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2),99-127。
郭志榮(採訪、撰稿)、陳志昌(攝影、剪輯)(2008)。偏遠國小新春天。我們的島。臺北市:公共電視。
郭昭翎(2012)。民族學博物館新趨勢:「ICOM–ICME國際民族學博物館委員會2011年年會」經驗分享,博物館簡訊,59,16-21。
陳正治(2001)。博物館輔助學校科技教學策略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5(2),46-6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李瑛(1999)。原住民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育含譯(2010)。訪談研究法(原作者:Kvale, S.)。台北:韋伯。
陳佳利(2003)。博物館、多元文化與社會參與平等-以英國的經驗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1),139-147。
陳易芬(2009)。國小師資培育課程對職前教師關切事項的影響。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63-93。
陳易芬(2011)。職前教師對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的看法與建議。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0,21-45。
陳枝烈(2013)。台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4),147-168。
陳玫岑(2015)。科工館大銀幕電影作為輔助中小學教育的角色解析。科技博物,19(1),33-50。
陳俊宏(2007)。部落、學校與家庭對原住民教育的影響-以阿里山山美部落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095NHU05665004".&searchmode=basic
陳思穎、何淑禎(2001)。家庭教育與社會資源的整合。師友月刊,414,42-45。
陳映如(2014)。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之發展與建構。市北教育學刊,48,83-125。
陳美如(2011)。融入原住民文化的科學課程發展:一所原住民小學的試驗。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3), 61-99。
陳張培倫(2016)。原住民族研究倫理與原住民族權利。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人體研究計畫諮詢取得原住民族同意約約定商業利益及其應用辦法」說明會,高雄榮總。
陳雪雲(2004)。邁向全球風險時代博物館教育新思維。博物館學季刊,18(1),7-17。
陳惠珍(2009)。學術自由發展對公立大學組織變革法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逸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誌之初步分析。研究與動態,11, 233-248。
陳麗華、王鳳敏、鍾才元、賴秀智(1997)。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態度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159-186。
傅麗玉(1999)。從世界觀探討臺灣原住民中小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7(1), 71-90。
傅麗玉(2004)。誰的科學教育?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多元文化觀點。課程與教學,7(1), 91-108。
博物館法(2015年07月01日)。
曾瑞蓮(2005)。學校運用博物館資源進行主題式教學之探討:以日本三個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9(1),5-19。
黃仲凌(2010)。從區域資源整合概念談推動校園水域運動計畫。大專體育,109,45-52。
黃志賢、林福來(2008)。利用活動理論分析台灣泰雅族國中生的數學學習並設計教學活動。科學教育學刊,16(2),147-169。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源協(2005)。正式照顧對非正式網絡互動關係之影響:以原住民部落老人居家/送餐服務爲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1),163-198。
黃義良(2002)。學校與社區資源的合作教學模式探討。學校行政,21,64-77。
黃嘉郁(2000)。博物館的非制式科學教育。科技博物,4(4),48-57。
黃繼仁(2009)。教育機會均等議題與偏遠學校教育資源分配之探究–以一所國中特色課程的發展為例。課程與教學,12(4),31-62。
楊文森、張美玉、葉孟考(2013)。奈米科技教育融入課程實施的支持系統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1(2),215-235。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Fraenkel, J. R., Wallen, N. E., Hyun, H. H.),臺北市:心理。
楊定一(2016)。全部的你。臺北市:天下生活。
楊幸真(2009)。青少年性的學習、認同與實踐─二所高中校園的民族誌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7(2),31-69。
楊幸真(2012)。成為女孩:少女雜誌作為女孩培力與性別教育之資源。當代教育研究,20(1),41-82。
楊家豪、張美珍、謝百淇(2016)。偏遠地區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之信念:以參與科工館科學趴趴GO 的個案教師為例。科技博物,20(1),53-74。
楊淑玲(2001)。五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花蓮師範學報,13,105-127。
楊裕琦(2005)。國中教師對工博館資源運用之研究。科技博物,9(2),5-20。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川榮(2013)。關懷偏鄉教育系列(三)--原鄉原住民師資短缺與師資培育文化課程問題。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電子報,2013 年 06 月 21 日取自:http://home.ntcu.edu.tw/~TEC/e_paper/e_paper_c.php?SID=84
葉雯霞、李育諭、孫國瑋(2014)。大學生領導類型 DISC 量表適用性之研究。 科學與人文研究,3(1),1-14。
葉蓉樺(2004)。社會變遷中的博物館教育功能反思。博物館學季刊,18(1),55-62。
葉蓉樺(2009)。以探究式學習觀點促進教師在科學博物館進行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3,1-23。
靳知勤(1994)。自科學教育的目標看科學博物館在教育上的定位。博物館學季刊,8(2),65-70。
靳知勤(1995)。科學教育研究在科學博物館中的角色。博物館學季刊,9(1),79-85。
靳知勤(1999)。以博物館情境為例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社會教育資源充實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2),111-133。
靳知勤(2000)。教師參與科學博物館短期環境教育專題研習的影響─三位國小自然科個案教師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3),287-316。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台灣學術菁英的看法。科學教育學刊,15(6),627-646。
靳知勤、段曉林、高慧芬(1997)。科學博物館實施教師研習之理論探討與規畫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1),85-110。
廖酉鎮、陳均伊(2013)。讓地圖活過來─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科學教育,358,36-54。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1年10月08日)。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倫理規範【學術倫理】。取自http://www.taiwananthro.org.tw/academic-ethics
劉杏元、吳曉明、王麗香、李惠玲、張家臻、林淑君(2009)。原住民護生在最後一哩的學習歷程。教育研究集刊,55(1),95-126。
劉若凡(2015)。成為他自己 : 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新北市 : 衛城。
劉若蘭、楊昌裕(2009)。不同身分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滿意度之關係模式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2),1-21。
潘文福(2005)。學校社區化方案-以太魯閣族部落學校之社區數位博物館為例。 花蓮師院學報(教育類),20,45-71。
潘建志(2016)。25國記者團參訪原住民園區體驗原汁原味。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
潘淑琦 (2015)。一所特偏迷你小學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97, 122-149。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蔡佩含(2015)。想像一個女獵人:原住民山海書寫裡的性別∕ 空間。台灣學誌,11,1-15。
蔡怡君(2012)。教師利用科學博物館之轉化學習歷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三位榮譽教師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0(1),1-22。
鄭怡萱(2015)。師資生參與史懷哲計畫對原住民族教育認知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舒方、吳昭容(2013)。訪談課程對泰雅族國中生訊息溝通能力與文化認同之影響。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4(1),1-23。
憲法(1991年 05 月 01 日)。
盧中原(2006)。從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談學校效能的提昇。學校行政,43,82-95。
盧昭蓉、麥綉婉(2016)。以SWOT分析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發展策略: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20(1),33-52。
戴正德、李明濱(2011)。社會行為科學研究之倫理及其審查機制。醫學教育,15(2),165-181。
謝文豪(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理由、實務、及改進途徑。花蓮師院學報,11,21-35。
藍毓仁譯(2008)。質性研究方法(原作者:Ritchie, J., & Lewis, J.)。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3)。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原作者:Bauer, M. W. & Gaskell, G.)。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0)。

二、英文部分
Auerbach, C. F., & Silverstein, L. B. (2003). Qualitative data: An introduction to coding and analysis. NYU press.
Banks, J. A., & Banks, C. A. M. (200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John Wiley & Sons.
Baquete, A. M, Grayson, D., & Mutimucuio, I. V. (2016). An exploration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related to physics concepts held by senior citizens in Chókwé, Mozambiq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8(1), 1-16.
Barton, A. C., & Yang, K. (2000). The culture of power and science education: Learning from Migue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8), 871-889.
Bevan, B., Dillon, J., Hein, G. E., Macdonald, M., Michalchik, V., Miller, D., ... & Yoon, S. (2010). Making science matter: Collaborations between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s. A CAISE Inquiry group report.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dvancement of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CAISE).
Bortree, D. S. (2005). Presentation of self on the web: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teenage girls’ weblogs.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5(1), 25-39.
Cajete, G. (2008). Seven orient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scienc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ritical and indigenous methodologies, 487-496.
Castagno, A. E., & Brayboy, B. M. J. (2008). Culturally responsive schooling for Indigenous you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4), 941-993.
Certeau, M. D. (1983). History: Ethics, science and fiction. In N. Haan et al. (Eds.) Social science as moral inqui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awson, E. (2014). Equity in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developing an access and equity framework for science museums and science centres.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50(2), 209-247.
Dodd, J. and Sandell, R. (1998). Building Bridges: Guidance for Museums and Galleries on Developing New Audiences, Museums and Galleries Commission, London.
Falk, J. H., & Dierking, L. D. (2010). The 95 Percent Solution: School is not where most Americans learn most of their science. American Scientist, 98(6), 486-493.
Falk, J. H., & Dierking, L. D. (2013). Museum Experience Revisited. Left Coast Press.
Falk, J. H., & Needham, M. D. (2011).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a science center on its commun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8(1), 1-12.
Falk, J. H., Dierking, L. D., Osborne, J., Wenger, M., Dawson, E., & Wong, B. (2015). Analyzing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Taking a System‐Wide Approach. Science Education, 99(1), 145-173.
Falk, J. H., Randol, S., & Dierking, L. D. (2008). The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landscap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dvancement of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Falk, J. H., Randol, S., & Dierking, L. D. (2011). Mapping the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landscape: An exploratory study.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1(7), 865-874.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y, G. (201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bich, C. (2007).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CA: Sage.
Hammersley, M. & Atkinson, P. (2007). Ethnography [electronic resource]:principles in practice. NY: Routledge.
Hammersley, M., & Atkinson, P. (1995). Ethn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Handler. (1983). The Daity and the Hungry Man: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y in the Work of Edward Sapir. In G. Stocking, Jr. (Ed.) Observers observed : essays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uang, Y. C., Ruljigaljig, T., Chang, M. C., Shein, P. P. (2015). Ethnography of a tribe-museum-school collaboration on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n informal culturally relevant curriculum on natural disaster and prevention. The 31s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Taiwan (ASET). Kenting, Taiwan.
Huang, Y. C., Shein, P. P., & Shein P. Y. (2015). Attracting and holding power of an E-Learning museum exhibit,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12th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May 25-29, Taipei, Taiwan.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1974).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Definition according to ICOM Statutes (2007-1946). Retrieved from http://archives.icom.museum/hist_def_eng.html
Jarvis, T., & Pell, A. (2005). Factors influenc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 visit to the UK National Space Centr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2(1), 53-83.
Joyce, A., Sarnow, K., & Massoli, L. (2006). Xplora: gateway to science education in Europe. In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 (Vol. 8, p. 00222).
Kasanda, C., Lubben, F., Gaoseb, N., Kandjeo‐Marenga, U., Kapenda, H., & Campbell, B. (2005). The role of everyday contexts in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The practice in Namibian secondary schoo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15), 1805-1823.
Kidman, J., Yen, C. F., & Abrams, E. (2013). Indigenous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science education: A cross-national study in new Zealand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11(1), 43-64.
Kisiel, J. (2013). Introducing future teachers to science beyond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24(1), 67-91.
Ladson‐Billings, G. (1995). But that's just good teaching! The case for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Theory into practice, 34(3), 159-165.
Lang, C., & Reeve, J. (Eds.). (2006). The responsive museum: working with audienc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eCompte, M. D. (1999). Researcher roles & research partnerships (Vol. 6). Rowman Altamira.
LeCompte, M. D.& Schensul, J. (1999).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Ethnographic Data. AltaMira Press.
Lee, H., Yen, C. F., & Aikenhead, G. S. (2012). Indigenous elementary students’ science instruction in Taiwan: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western science.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42(6), 1183-1199.
Lynch, S. J. (2000). Equity and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Mahwah, N.J.: L. Erlbaum.
Martin, A. J., Durksen, T. L., Williamson, D., Kiss, J. & Ginns, P. (2016). The role of a museum-based science education program in promoting content knowledge and science motiv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DOI: 10.1002/tea.21332
Massarani, L., & Merzagora, M. (2014). Socially inclusive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Merzagora, M., Mignan, V., & Rodari, P. (Eds.), Listening and empowering (pp. 41-42). Trieste, Italy: European Commission.
McGee Banks, C. A., & Banks, J. A. (1995). Equity pedagogy: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34(3), 152-158.
Mills, D., & Morton, M. (2013).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 Sage.
Moll, L. C., Amanti, C., Neff, D., & Gonzalez, N. (1992). Funds of knowledge for teaching: Us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connect homes and classrooms. Theory into practice, 31(2), 132-141.
Murphy, J. (1988). Equity as student opportunity to learn. Theory into practice, 27(2), 145-151.
Nadirova, A., & Burger, J. (2008). Evaluat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s a resul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an enriched science curriculum. Alber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1), 30-49.
Ng’asike, J. T. (2011). Turkana children’s rights to education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science teaching in Kenya. New Zealand journal of teachers’ work, 8(1), 55-67.
Noam, G. G. (2001). Afterschool time: Toward a theory of collaborations. ERIC Clearinghouse.
Noam, G. G. (2003). Learning with excitement: Bridging school and after‐school worlds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2003(97), 121-138.
Patchen, T., & Cox-Petersen, A. (2008). Constructing cultural relevance in science: A case study of two elementary teachers. Science education, 92(6), 994-1014.
Pea, R. D., & Collins, A. (2008). Learning how to do science education: Four waves of reform. Designing coherent science education, 3, 12.
Penuel, W. R., Harrison, J. F., Falk; J. H., Hendrey, M., Staus, N., Dierking, L. (In Press). Using agent-based modeling to gain insight into adolescents’ Interes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Perin, D. (2011). Facilitating Student Learning through Contextualization. CCRC Working Paper No. 29. Community College Research Center, Columbia University.
Sandell, R. (Ed.). (2003). Museums, society, inequality. Routledge.
Sandell, R., & Nightingale, E. (Eds.). (2013). Museums,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New York, NY: Routledge.
Schensul, S. L., Schensul, J. J., & LeCompte, M. D. (1999). Essential Ethnographic Methods: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AltaMira Press.
Shariff, J. W. (1998). Free Enterprise and the Ghetto Family. In Wurzel, J. S. (Ed.), Toward Multicuturalism: A Reader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 30-54).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 Communities, Great Barrington, MA: The Orion Society.
Tal, T., & Steiner, L. (2006). Patterns of teacher‐museum staff relationships: School visits to the educational centre of a science museum. Canadian Journal of Math,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6(1), 25-46.
Tolbert, S. (2015). “Because they want to teach you about their culture”: Analyzing effective mentoring conversations between culturally responsible mentors and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of indigenous students in mainstream school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52(10), 1325-1361.
Walsch, N. D. (2004). Tomorrow's God: Our greatest spiritual challenge. Simon and Schuster.
Walsch, N. D. (2005). Tomorrow's God: Our Greatest Spiritual Challenge. Atria Books.
Whitesell, E. R. (2016). A day at the museum: The impact of field trips on middle school science achiev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DOI: 10.1002/tea.21322
Wills, J. S., Lintz, A., & Mehan, H. (2004).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US classrooms and school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2nd). Jossey-Bass.
Wlodkowski, R. J., & Ginsberg, M. B. (1995). Diversity and motivatio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