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28116-13542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28116-135429
論文名稱
Title
從美國陪審制度論我國人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實踐
How does the Taiwanese lay participation system implement in criminal trials by discussing the U.S. jury syste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9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6-1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6-30
關鍵字
Keywords
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人民參與審判、陪審制、參審制、司法民主化、司法改革
lay Participation in Trials, lay Judge System, Jury System, Draft for Provisional Act Concerning Lay Participation in Criminal Trials, judicial reform, democratization of justic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8 次,被下載 8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6 times.
中文摘要
我國向來都是由職業法官負責刑事審判,但人民對司法的信賴程度向來不是很高,司法院積極進行司法改革而推行人民參與審判(下稱人民參審)制度,並於2012年1月11日公布「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觀審制)。本論文之研究目的,乃探討我國是否要引進人民參審及要選擇何種模式等爭議,論者首先從審判之歷史與目的及人民參審理論與功能開始探求,續探討陪審制的起源與發展及美國陪審制度的實施情況等,再回顧我國人民參審之司法改革歷程,以及逐一檢視目前各界所提出之人民參審草案,以瞭解其中爭議點及差異處,最後從臺灣本土經驗─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人民參審的具體個案模擬中,提出論者之觀察結果及建議,以作為未來制度推行之評估及修法之參考。
本論文研究結果認為我國是否引進人民參審制度之關鍵,乃多數國民能否放心將審判的權限完全交由法官行使,至於採取何種模式的人民參審制度,決定性的關鍵因素在於多數國民對於參審國民的能力之信任程度高低。但無論採取何種模式的人民參審制度,均需有相關配套措施,特別是法治教育之推廣及往下扎根,以及全國人民參與司法之熱忱及榮譽心。或許我國目前現行司法環境、資源水準及相關配套措施並非完備,無法使人民參審制度立即上路,但立法上仍應先確立我國將採行人民參審制度,再訂定相當緩衝時間後開始全面實施,於上開緩衝時間內,結合家庭、學校及社會全面推動法治教育,使法治教育工作往下扎根,並使民眾自幼養成參與司法的榮譽心,如此人民參與審判在我國才有水到渠成,並得以真正在我國實踐及推行的那天。
Abstract
The criminal tribunals of Taiwan is responsible by professional judges, but people’s trust level on judicial system is not really high. Judicial Yuan actively carried on judicial reform and spread “Lay Participation in Trails”, then announced “Draft for Provisional Act Concerning Lay Participation in Criminal Trials” on Jan. 11, 2012.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ntends to discuss controversies about whether Taiwan should introduce “Lay Participation in Trails” or not and which model should be chosen.First, I discuss from the history and goals of trials and the theories and functions of lay persons’ participation, the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Jury System, and the real situations of Jury System in U.S. After tha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troversial opin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I review the Taiwan’s judicial reforms processes about lay persons’ participation and all the concerning drafts. Finally, I form my opinions and advices according to local experiences—one simulated case in Taiwan Kaohsiung District Court, hoping to offer some useful evalu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system.
My essay turns out that the key point which the administration can introduce the lay participation in trials system into our criminal procedure smoothly is most of citizens could fully empower the judges perform the duty of trial without worrying. What kind of related models chosen bases upon whether the citizens trust the assessor or not. No matter what kinds of lay participation in trials system chosen, supporting measures are necessary, however.Furtherm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legal educations are popularized within the whole nations, especially in young generations.In addition, the elements which put this system in practice well ar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itizens for lay participation in trials and the sense of honor.It is hard for our government to adopt lay judge system in the near future as result of lack and inadequacy of judicial climate, resources and relevant coordinative measures.Nevertheless, I am strongly convinced that we should get behind lay judge system.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system should postpone until the preparations are set up, including acceleration of legal educations for every member in our family,schools and society.By means of deepening our education regarding rule of law, people could be cultivated to be honored to take part in judicial system. Thus, it is definitely attainable that we will set the step in the field of lay participation in trial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smoothl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圖次 xii
表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9
第五節 預期發現與具體成果 21
第六節 研究流程圖 22
第二章 審判及人民參與審判之理論與功能 23
第一節 為何要有審判 23
第一項 審判之歷史 24
第二項 審判之目的 27
第三項 審判追求之價值 29
第一款 確保無罪之人不受刑事追究 29
第二款 打擊和懲罰犯罪 30
第三款 實現罪刑相當 30
第四款 感化教育犯罪人 31
第二節 人民參與審判制度 31
第一項 理論基礎 31
第一款 判決之正當性 35
第二款 實體真實之正確性 42
第三款 司法政策(審判外價值) 43
第二項 實施障礙 48
第一款 成本增加 48
第二款 司法專業不足 50
第三款 審判員之心理素質 50
第四款 民眾參與意願低落 51
第三項 實施之配套措施 51
第四項 人民參與審判對判決結果之影響 52
第三節 小結 55
第三章 陪審制度 58
第一節 陪審團 58
第一項 起源背景 58
第二項 價值 62
第一款 司法權的民主性 63
第二款 權力制約 63
第三款 實現裁判公正 63
第四款 追求程序合理性 64
第二節 美國陪審制度 64
第一項 意義與功能 64
第二項 法源依據 65
第三項 陪審團種類 66
第四項 刑事司法程序 67
第五項 陪審團審判 74
第六項 實施現況 79
第三節 陪審制度在歐陸及東亞的發展 85
第一項 法國 85
第二項 德國 88
第三項 日本 90
第四項 韓國 93
第四節 陪審之優缺點 97
第一項 陪審之優點 97
第二項 陪審之缺點 100
第五節 小結 101
第四章 我國人民參與審判之司法改革歷程 104
第一節 司法院所研擬之人民參與審判的版本與爭論 104
第一項 歷程簡介 104
第二項 刑事參審試行條例草案 105
第三項 專家參審試行條例草案 107
第四項 國民參審試行條例草案 109
第五項 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 110
第一款 研擬過程 110
第二款 立法目的及選擇觀審制之緣由 111
第三款 主要內容 115
第四款 目前推動結果 116
第二節 立法院委員之提案 117
第一項 陪審團法草案 118
第一款 立法目的 118
第二款 主要內容 119
第二項 吳宜臻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 119
第一款 立法目的 120
第二款 主要內容 120
第三項 柯建銘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 122
第一款 立法目的 122
第二款 主要內容 122
第四項 人民參與審判試行條例草案 124
第一款 立法目的 124
第二款 主要內容 124
第三節 我國人民參與審判重要爭議問題之評析 125
第一項 違憲爭議 126
第二項 適用案件範圍 131
第三項 組成人數 137
第四項 參與者職權範圍及評決方式 140
第五項 上訴制度 145
第四節 立法趨勢及推行陪審之問題 149
第一項 立法趨勢 149
第二項 臺灣推行陪審之問題思考 150
第五節 小結 157
第五章 臺灣經驗─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人民參與審判之模擬 161
第一節 高雄地院之選樣模擬 161
第一項 案件類型 161
第二項 三種參與審判模式 164
第三項 初步結果分析 165
第一款 模擬法庭判決結果 165
第二款 法官與參與人民評決結果比較 170
第三款 人民對參與審判制度之偏好 179
第四項 訴訟成本 180
第二節 具體個案實踐之探討 182
第一項 案例簡介 183
第二項 選擇緣由 184
第三項 主要特點 186
第四項 參審過程 187
第一款 庭前準備 187
第二款 準備程序 189
第三款 選任程序 191
第四款 審判程序 199
第五款 評議程序 211
第六款 判決結果宣判 213
第五項 研討分析 213
第一款 問題研討 213
第二款 不同模式之評決結果分析 216
第三款 個案發現與建議 218
第三節 小結 225
第六章 結論 231
參考文獻 239
附錄 24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書籍(含教科書、專書)
1. 朱水文、朱琬琳、江政典、何宗勳、張靜、張雁翔、許慧盈、連偉筑、
陳秀珍、陳秉亨、陳俊傑、陳敏宣、董郢、黃絜、黃帝穎、黃致豪、楊
聰榮、葉耕綸、蔡易餘、蔣念祖、鄭文龍、戴秀芬、謝依婷,2014/10。
《陪審團美國鮮體驗》。臺北:米樂文化國際,初版。
2. 吳景欽,2012/3。《法官,應該我來當-各國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新
北市:法治時報社,初版。
3. 吳景欽,2010/11。《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以日本裁判員制度為
例》。臺北:麗文文化,初版。
4. 易延友,2004。《陪審團審判與對抗式訴訟》。臺北:三民,初版。
5. 林裕順,2015/6。《人民參審與司法改革》。臺北:新學林,一版。
6. 林鈺雄,2013/9。《刑事訴訟法(上冊)》。臺北:月旦,七版。
7.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8/9。《憲法─權力分立》。臺
北:新學林,二版。
8. 張永宏,2014。《我國引進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研究─以日本裁判
員制度為借鏡》。臺北:政大,初版。
9. 鄭文龍,2011/4。《陪審團:人民當家做主的審判制度》,臺北:前
衛,初版。
10. 蘇永欽,1998。《司法改革的再改革》。臺北:月旦。
(二)書籍譯著
1. Caenegem,R.C.Van(R.C.範.卡內岡)著,薛張敏敏譯,2006/1。
《法官、立法者與法學教授─歐洲法律史篇(Judges,Legislators and
Professors:Chapters in European Legal History)。北京大學出版社。
2. Duff,Antony & Lindsay Farmer & Sandra Marshall & Victor Tadros等著,顏
華歆譯,2015/3。《審判的試煉Ⅱ,裁判與到場說明權責》(The trial
on trial VOLUME TWO-judgement and calling to account)。臺北:民問司
改會,一版。
3. Duff,Antony & Lindsay Farmer & Sandra Marshall & Victor Tadros等著,李
姿儀譯,2015/3。《審判的試煉Ⅲ,刑事審判的新規範理論》(The trial
on trial VOLUME THREE-towards a normative theory of the criminal
trial)。臺北:民問司法會,一版。
4. Dwyer,Willian L.著,王凱譯,2015/1。《美國陪審團》(In the hands of
the people:The Trial Jury’s Origins,Triumphs,Troubles,and Future in
American Democracy)。北京:華夏,一版。
5. Kadri, Sadakat(薩達卡特.卡德里)著,吳懿婷譯,2011/10。《審判的
歷史》(The Trial:A History from Socrates to O.J.Simpson)。臺灣:商
周。
6. Kennedy,Brian著,郭乃嘉譯,2002/5。《證人詢問的技巧》。臺北:元
照,初版。
7. Radbruch,Gustav(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著,王怡蘋、林宏濤譯。
2011。《法學導論》,臺北:商周,二版。
8. Tocoueville,D’alexis De(托克維爾)著,董果良譯,1988。《論美國的民
主(上)》。商務。
(三)期刊
1. 尤伯祥,2012/1,〈論國民參與審判─以歷史與比較法的考察為基礎〉,
《檢察新論》,第11期,頁256-279。
2. 李念祖,1995/1。〈實施參審制度在我國憲法上的幾個基本問題〉,
《憲政時代》,20卷3期,頁16-25。
3. 林永謀,1995/1。〈論國民參與司法暨參審制之採行〉,《憲政時
代》,20 卷3期,頁3-13。
4. 林超駿,2013/7。〈初論人民一次性參與刑事審判模式──在陪、參審分
類之外〉,《月旦法學雜誌》,第218期,頁108-109。
5. 胡鷹,2005/11。〈論刑事審判的價值追求〉,《武漢大學學報》,第58
卷第6 期,頁749-752。
6. 陳運財,2010/5。〈國民參與刑事審判之研究--兼評日本裁判員制度〉,
《月旦法學》,第180期,頁132。
7. 陳恭平;黃國昌;林常青,2011/6。〈臺灣人民對於國民參與審判之態
度--以2011年《紛爭解決行為實證研究》預試調查結果為基礎〉,《臺
灣法學雜誌》,第177期,頁15-27。
8. 張永宏,2011/5。〈韓國國民參與審判制度介紹〉,《司法周刊(司法
文選別冊)》,第1544期,頁3。
9. 黃國昌,2011/7。〈美國陪審制度之規範與實證〉,《月旦法學雜
誌》,第194期,頁80-81。
10. 羅秉成,2012/4。〈觀審是毒藥還是補藥?-辯護人觀點的批判性理
解〉,全國律師,頁36。
11. 蘇永欽,1995/1。〈從憲法及司法政策角度看參審及其試行〉,《憲政
時代》,第20卷第3期,頁35。
(四)學位論文
1. 張世賢,2008。《專家參審制度法政策學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大學
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研究報告、研討會、座談會、問題集
1. 王以齊,2014/11。《人民參與審判法制之研究,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03年度研究發展報
告》,頁29-34。
2. 司法院,1992/6。《司法院參審試行條例研究資料彙編(一)》,頁3-64。
3. 司法院,1992/6。《司法院參審試行條例研究資料彙編(二)》,頁401-415。
4. 司法院,1999/11。《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實錄(上)》,頁484-485。
5. 司法院,1999/11。《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實錄(下)》,頁949-965、1403、1404、1527、
1652、1653。
6. 司法院,2002/12。《司法院專家參審試行條例研究資料彙編(一)》,頁16-80。
7. 司法院,2012。《司法院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資料》。
8. 司法院,2012/10。《司法院人民觀審研議資料彙編(上)》,頁4、8-10。
9. 司法院,2012/10。《司法院人民觀審研議資料彙編(中)》,頁44。
10. 司法院,2012/10。《司法院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研究制定資料彙編(上)》,頁406。
11. 司法院,2013/11。《人民參與審判─日、韓能做到,台灣更能做到》,頁68。
12. 司法院,2014/7/14。《人民參與審判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04、175、213、214、
224、267。
13. 司法院,2015/3。《司法院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法律問題集─司法院「人民觀審審判事務
研究委員會」研討問題及初步共識事項》,頁136-138。
14. 司法院統計處,2015/10。《中華民國104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頁
17、28、29。
15. 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2013/7/13。《司法人權座談會─以人民觀審制度為中心會議手
冊》,頁5-6。
16. 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2012。《2012年司法民主化及社會化─人民參與審判制度之觀摩比
較國際研討會》,頁72-73。
17. 孫健智,2013/12。〈人民參與審判法治之研究〉,《司法院研究年報》,第30輯,刑事
類,第2篇,頁99。
18.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2015年5月8日104年度人民參與審判研討座談會(三)會議紀錄。
19.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2015年11月13日104年度人民參與審判研討座談會(六)會議紀錄。
(六)網際網路
1. 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司法院》,<http://www.judicial.gov.tw/Guan-
Shen/intro03.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31日。
2. 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校園推廣企劃競賽推廣,《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校園推廣企劃競賽推廣》,
<http://design.dbodm.com/judicialschool/>,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31日。
3. 尤伯祥,〈陪審才是最好的選擇〉,《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網站》,2014年7月25
日,<http://www.jrf.org.tw/articles/746>,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31日。
4.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ly.gov.tw/03_leg/0301_main/legList.action>,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日。
5. 申東雲,〈韓國的國民參與裁判制度〉,《司法院人民觀審網站》,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experience03.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28
日。
6. 白玫瑰運動集會事件,《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925白%
E7
7. 英國,《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B%B1%E5%9C%8B>,最後瀏覽日期:
2016年6月1日。
8. 美國憲法,《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E%8E%E5%9B%BD%E5%AE%AA%E
6%B3%95#.E5.AE.AA.E6.B3.95.E4.BF.AE.E6.AD.A3.E6.A1.88_2>,最後瀏覽
日期:2016年5月26日。
9. 歐洲人權公約,《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D%90%E6%B4%B2%E4%BA%BA%E
6%A C%8A%E5%85%AC %E7%B4%84>,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31日。
10.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羅淑蕾盼法務部揪出不肖法官,《NOWNEWS今日
新聞》,2010年7月14日,
<http://www.nownews.com/n/2010/07/14/682654>,最後瀏覽日期:2014 年1
月11日。
11. 郭瑤琪當然收賄 林益世當然不收賄,《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3 年12 月7 日,
<ht tp: / /www. l iber tyt imes .com. tw/2013/new/dec/7/ toda y -o3.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4年1月11日。
1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3年度第2次人民參與審判模擬法庭研討會會議紀錄,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download/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第2 次人
民觀審模擬法庭研討會紀錄.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月28日。
13.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第7次人民觀審模擬法庭研討會紀錄,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simulation04.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
年5月31日。
14. 觀審大世紀,《人民觀審網站》,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intro04.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
月31日。
15. 觀審Q&A,《人民觀審網站》,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intro04.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5
月31日。
16. 101年日本裁判員制度考察報告,頁6-7,《司法院》,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experience02.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
年6月1日。
17. 2012 年9 月司法院委託年代民調中心之「民眾對人民觀審制度看法民意調
查」,頁13、19,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download/附件5:年代-民眾對人民觀審
制度看法民意調查報告.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日。
18. 2012年9月26日院總第 647 號委員提案第13871 號「陪審團法草案」,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download/附件 43:立法委員田秋堇等
人所提版本「陪審團法草案」.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日。
19. 2012年10月3日院總字第647號委員提案第13938號「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
草案」,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download/附件44:立法委員吳宜臻等
人所提版本「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
1日。
20. 2012年10月3日院總字第647號委員提案第13939號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
判法草案」,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download/附件45:立法委員柯建銘等
人所提版本「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 年6 月1
日。
21. 2012年11月司法院委託蓋洛普全國電話民調所作成「人民參與審判相關問
題民意調查報告」,頁9,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download/附件7:蓋洛普-人民參與審判
相關問題民意調查報告.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日。
22. 2014年5月14日院總字第647號委員提案第16436號 「人民參與審判試行
條例草案」,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download/立法委員呂學樟等58 人所提
版本「人民參與審判試行條例草案」.pdf>,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月1 日。
23 . 2014年6月司法院委託年代民調中心所作成「民眾對人民觀審制度看法民
意調查報告」,頁25,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study03.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年6
月1日。
24. Arndt Sinn 及Mark Zöller 演講,吳俊毅翻譯,〈德國參審法官對於刑事訴訟
程序的參與〉,頁2-4,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experience04.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
年5月28日。
25. Thomas Weigend,Lay Participation in German Criminal Justice,P2,
<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experience04.asp>,最後瀏覽日期:2016
年5月28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