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530118-20110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530118-201109
論文名稱
Title
108課綱教師共備社群之個案研究:以高雄市兩所高中為例
A Case Study of Two High Schools'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ommunity under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8-06-1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8-07-07
關鍵字
Keywords
共備社群、學課研究、知識分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108課綱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lesson study, knowledge shar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3 次,被下載 92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25 times.
中文摘要
108課綱增訂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課程,內容與過去課綱差異甚大,教師因此組成共備社群因應政策變化。本研究主要探討108課綱推展下教師共備社群之發展、成效與困境,並探討影響共備社群成效之因素。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挑選高雄市前導與非前導各一所高中作為研究之對象,以訪談法為主、文件分析法為輔進行資料蒐集,並以分析歸納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結果,發現如下:
一、108課綱發展之共備社群以跨領域共備社群為主。
二、參與共備社群對教師、學生、學校產生三贏局面。
三、組織結構與制度公平性對共備社群發展具有影響力。
四、共備時間難有交集與教師適應問題為推動共備社群之困境。
最後,研究者歸納結論,並提出對學校、教育主管機關與未來研究者的建議,作為後續推展與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With newly incorporated school-based compulsory courses and multiple elective courses, the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differ substantially from previous curriculum guidelines in terms of content. In response to this policy change, teachers have formed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ommunit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 and difficulties of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ommunities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discussed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w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 one of which is a pilot school and the other is not. Data were collected primarily through interviews and supplemented by literature reviews. The data were then analyzed through analytical induction.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a) the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ommunities formed in response to the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mostly focused on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planning; (b)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facilitated mutually beneficial situations amo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schools; (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al fairness were influ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communities; and (d) difficulties in finding a shared time for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and teachers’ problems in adaptation were the main obstacles encountered. Finally, the researcher drew conclusions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to schools, competent authorities of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rs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policy promotion and researc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謝誌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 錄 v
圖目次 vii
表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定義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108課綱政策 6
第二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課研究與共備社群 14
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14
二、 學課研究 17
三、 共備社群 20
第三節 教師共備社群相關研究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6
第一節 共備社群的籌組歷程與運作現況 46
一、籌組歷程 46
二、共備社群之運作現況 48
第二節 推展共備社群的成果與效益 51
一、 課程發展面 51
二、 教師專業成長面 53
三、 學生學習之促進 55
第三節 不同角色在共備社群推動之影響 56
一、 行政組織推動共備社群之角色 56
二、 共備團隊對共備社群運作之影響 59
三、 參與教師之態度對共備社群之影響 62
第四節 共備社群推動困境與解決途徑 64
第五節 共備社群之推動:前導與非前導學校之比較 68
第六節 小結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 75
一、 共備社群之成效與困境 75
二、 影響共備社群成效之因素 77
第二節 建議 78
一、 對學校未來推展專業社群之建議 78
二、 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79
三、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80
參考資料 82
附件一 訪談大綱 88
附件二 訪談逐字稿 9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英文文獻
Akiba, M., & Wilkinson, B. (2016). Adopting a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te and district approaches to lesson study in Florida.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67(1), 74-93.
Ardichvili, A., Page, V., &Wentling, T. (2002). Motiv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Knowledge-Shar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7(1),64-77.
Cabrera, Á., Collins, W. C. & Salgado, J. F. (2006).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Engagement in Knowledge Sha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7(2),245-264.
Cabrera, E. F. & Cabrera, A. (2005). Fostering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Peopl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6(2),720-735.
Dixon, Nancy M. 2000.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usted, Kenneth and Snejina Michailova. 2002. “Diagnosing and Fighting Knowledge-Sharing Hostility.”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1, 1,60-73.
Isoda, M. (2013). Lesson study: What it is and how to introduce i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Learning Communities, Taipei.
Kubo, I., Saka, A, & Pam, S. L. (2001). Behind the Scene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a Japanese Bank.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4(4) , 465-485.
Lewis, C. (2000). Lesson Study: The Core of Japane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enge, P. M. (1997). Communities of leaders and learn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5(5), 30-32
Shaplin, J. T. (1964), Team Teach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Tampoe, M. (1993). Motivating KnowledgeWorkers: The Challenge for the 1990s. Long Range Planning, 26(3),49-55.
Wang, C. C. (2004). The Influence of Ethical and Self-interest Concerns on 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s among Managers: An Empiric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21(3) ,370-381.

二、中文文獻
丁一顧(201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徵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108 ,31–56。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17)。招聯會通過大學考招調整案。2017年6月7日取自https://goo.gl/yf5nML
方志華、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課程與教學,16(4),89-120。
卯靜儒(2015)。解開學習共同體實踐歷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密碼。中等教育,66(1),6-15。
佐藤學(2006)。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鍾啟泉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何素華(2013)。新修訂特殊教育課程綱要實施之挑戰與因應措施。特殊教育季刊,126,1-8。
吳俊憲、吳錦惠、紀藶珊、姜宏尚(2016)。推動精進教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運作模式—以學習共同體為焦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64-196。
吳俊憲、蔡淑芬、吳錦惠(2015)。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再聚焦續深化的精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2),129-145。
吳清山(2010)。從教師MP3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營造。教師天地,169,12-19。
吳瓊恩(2002)。知識工作者的崛起與組織的知識基礎理論。中國行政評論,11(2),1-20。
李春芳(1992)。協同教學法。中等教育,43(3),54-59。
洪麗晴(2015)。推動共備、觀課、議課之實務研究。2015 年南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未出版,高雄市。
胡龍騰(2008)。組織成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影響因素: 文獻概念與命題。2008 TASPAA 年會暨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市。
胡龍騰,張鐙文,楊仁鈐(2008)。你願意分享嗎? 公部門組織成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底蘊。東吳政治學報,26(3),57-114.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頁4-18。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7)。課程綱要課程推動情形。2017年11月10日取自http://erp.dali.tc.edu.tw/Alliance/doc/3-12-pp110-118.pdf
張哲豪(2002)。協同教學模式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媛甯、張書鳳(2016)。 臺南市國中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之研究。學校行政,101, 100-127。
張慈娟(1997)。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校技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10)。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再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6年2月4日取自 http://12cur.naer.edu.tw/upload/files/96d4d3040b01f58da73f0a79755ce8c1.pdf
教育部(2017)。107學年度落實多元選修,108學年度新課綱穩健實施。2017年6月5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D0F033700D0680CC
陳俐彤 (2017)。設計思考的創新擴散研究-以大中華地區為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1-55。
陳宥蓁、林啟超(2015)。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相關研究文獻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123-128。
陳建銘(2017)。普通高中面對新課綱是否能夠成功推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5), 46-48。
陳美玉(2002)。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專業發展。台北:學富文化。
游秀靜、唐淑華(2015)。因被看見而能看見:學習共同體公開授課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66(1),16-39。
馮靖惠(2017)。北一女校長:大學文憑愈來愈「不管用」?將成更大悲劇。2017年6月10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216264
黃月美,歐用生(2013)。美國大學教學改革的新典範-日本單元教學研究的應用。課程與教學,16(2), 57-88。
楊佩文、卯靜儒(2015)。教育改革中構築的主體意義與關係:臺北市跨校教師共同備課之經驗分享。中等教育, 66(1),153-171。
葉丙成(2017)。大學考招分兩階段 對教改造成3大災難性傷害。2017年6月10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7/2236627
廖春文(2002)。知識管理在學校行政實際應用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 1-33。
劉世雄 (2017)。臺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2),43-76。
歐用生(2012)。日本中小學 [單元教學研究] 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21-148。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臺北:高等教育。
魯先華(2002) 。從教學領導到課程領導-相關問題之探討。課程與教學,5(2),55-64。
蕭宇翔(2015)。教師專業成長: 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到授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簡杏娟、 賴志峰(2014)。國民小學教師領導促進專業學習社群建構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90, 172-193.
簡紅珠、林進材、侯惠澤、張國恩、宋曜廷、林志成…莊蕙瑛(20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藍偉瑩(2013)。1021017 學習共同體課程設計與實施研習 PPT。2017 年 6 月 12 日,取自 http://highscope.ch.ntu.edu.tw/1021017-學習共同體 課程設計與實施研習 PPT
藍偉瑩(2014)。1030410 公開觀課觀課與議課研習 PPT。2017 年 6 月 13 日,取自 http:// highscope.ch.ntu.edu.tw/1030410 公開觀課與議課研 習 PPT-藍偉瑩.PPT
藍偉瑩(2016)。不只是學校的事—107課綱成功的10個關鍵。天下雜誌。2017年12月25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1990
藍偉瑩(2017)三部曲—共備、觀課與授課。2017年6月14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146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