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06107-20445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06107-204456
論文名稱
Title
學生、家長、國中教育人員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態度及改進意見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Attitude and Improvements on the Basic Competency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Students, Parents and Educator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0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6-06
關鍵字
Keywords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Basic Competency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9 次,被下載 382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821 times.
中文摘要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是我國有史以來參加人數最多、涵蓋範圍最廣、印製試卷份數最大量的超大型測驗。測驗結果攸關每年三十萬左右國中畢業生升學之權益,影響層面之鉅、衍生問題之多,引發爭議之大已成全民關注的教育問題。
本研究針對全國公私立國三學生及其家長、高中職一年級學生及其家長與國中教育人員,進行大規模的問卷調查,以探討學生、家長及國中教育人員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態度及改進意見。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雖然學生、家長及教育人員對現行基測最認同之項目有些差異,但整體而言,基測之試題品質最受肯定、功能與目的最受質疑。
二、學生、家長及國中教育人員對基測態度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之學生對基測態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之家長對基測態度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背景之國中教育人員對基測態度有顯著差異。
六、基測對國三學生的學習有顯著影響。
七、基測對學生、家長與國中教育人員造成壓力與困擾。
八、基測未達到預期的功能。
九、基測考試地點、時間、是否公布組距與民眾期待不符。
十、學生、家長及國中教育人員對基測之需求不同。
十一、對基測實施滿意度有兩極化現象。
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對目前基測的實施與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Abstract
The Basic Competency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C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largest test, which is including the most number of students, the widest range and the largest number of printed paper. The BCT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benefits whether three hundred thousand students are able to enter their ideal senior high schools or not. Moreover, the BCT has also become the big issue of education which all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study is according to the massive questionnaire to students in the third grade of public and privat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their parents, students in the first grade of senior /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the related educator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Generally speaking, though students, parents and educators have a few different views of most identified items of BCT, the quality of the items is still highly affirmative while its function and purpose are questioned.
2. The attitude of students, parents and educators to BCT exists the evidently great differences.
3. Students who com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ve obviously different attitude to BCT.
4. Par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ve obviously different attitude to BCT.
5. Educato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ve obviously different attitude to BCT.
6. The studies of students in the third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i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BCT.
7. The BCT has caused pressure and problem to students, parents and educators.
8. The BCT does not reach the expected function.
9. The places, dates, and whether to announce the range of BCT are not accorded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public.
10. Students, parents and educators have different demands on BCT.
11. The so-called “ two peaks ” are presented to the satisfactions for students, parents and educators on BCT.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actual implement of BCT and the further stud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大型測驗之功能與影響 9
第二節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發展背景與特色 16
第三節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相關議題與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3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不同身份者對基測態度之差異分析 67
第二節 不同背景之學生對基測態度之差異分析 78
第三節 不同背景之家長對基測態度之差異分析 91
第四節 不同背景之國中教育人員對基測態度之差異分析 102
第五節 基測對現行國中教育的影響 108
第六節 學生、家長、國中教育人員對基測實施之建議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6
第一節 結論146
第二節 建議152
參考文獻155
一、中文部分155
二、英文部分163
附錄165
附錄一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問卷-高一學生版165
附錄二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問卷-高一學生家長版169
附錄三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問卷-國三學生版172
附錄四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問卷-國三學生家長版176
附錄五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問卷-國中教育人員版17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干學平(2002,5 月26 日)。公平與隱性知識間的權衡。中國時報,2 版。
中國時報調查組(2005,3 月3 日)。「台北市9 年級學生對一綱多本國中基本學
力測驗看法」民意調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7 年5 月5 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15591&ctNode=5434。
王立行(2001)。標準化入學考試量尺分數的心理計量問題研究。中國測驗學會
測驗年刊,48(1),119-140。
王雅蘭(2003)。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意見調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史英(2004,5 月26)。公布組距 所為何來。中國時報,A15 版。
台北市教育局(2003)。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辦法。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6)。高中入學管道多元化之研究──聯招採計國中在校
成績可行性及採行免試申請入學可行性之意見調查。台中:大同資訊。
本報民調五成八民眾贊成恢復聯考(2002,5 月26 日)。中國時報,9 版。
石文南(2003,6 月28 日)。錯不得?錯一題就粉貴。中國時報,2 版。
全國家長會反對恢復聯考(2002,5 月23 日)。自由時報,8 版。
全國教師會。1220 國中基測成果報告。2007 年5 月5 日取自:http://forum.nta.or
g.tw/v362/showthread.php?t=959。
再談基測雙峰現象(2005,6 月7 日)。台灣立報。
江俊儀(2003)。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正義問題之研究--以基本學力測驗為分析主軸。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昭青(2003,6月28日)。教改「矇著眼睛」有意義嗎?中國時報,2版。
何英奇(1992)。教學評量的基本原則。教學評量研究,3-30。台北:五南。
余民寧(2002a)。教育測驗與教學評量(二版)。台北:心理。
余民寧(2002b)。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評估研究(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004-004)
余民寧(2003)。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評估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413-H-004-002)
余民寧、賴姿伶、劉育如(2004)。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初步調查:學生的觀點。教育與心理研究,27(3),457-481。
余民寧、賴姿伶、劉育如(2005)。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成效之初步調查:學校的觀點。教育與心理研究,28(2),193-217。
吳武典(2002,3月18日)。教育需要改革也需要智慧。中央日報,11版。
李名揚、孟祥傑(2003,10月1日)。李遠哲:公布組距 加劇不公平競爭。聯合報,A4版。
李奉儒、詹家惠(2002)。檢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批判教學論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01,60-71。
李東實(2002)。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家同(2002,9月28日)。窮孩子一上國中,就放棄英文。聯合報。
孟祥傑(2003,10月2日)。16家長團體:基測組距不應公布。聯合報,16版。
孟祥傑、林怡婷(2005,1月14日)。考題偏易 鑑別度低 如何測實力?聯合報,C7版。
林天佑、張明輝、劉春榮(2003)。臺北市高中暨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專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
林世華(2000)。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發展計畫。教師天地,109,4-8。
林世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聯考實務作法的差異。飛揚專刊,14。
林全義(2002)。台灣地區高級中學入學方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妙香(2001)。入學測驗簡易化之目標與實際:以北區高中入學測驗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2),135-147。
林志成(2003,9月6日)。堅守理念 怎忍賠上羔羊。中國時報,A5版。
林秀珍、徐世豐(2003)。「制度化」的基本學力測驗對國中教學的影響分析。中等教育,54(5),140-153。
林昭賢(2001,5月9日)。教育部老出錯 台灣教育的希望在哪裡。聯合報,15版。
林昭賢(2003,10月7日)。公布組距跳脫「打破明星迷思」。聯合報,A15版。
林揚(2004,5月30日)。公布量尺分數 焦慮的開始─不鼓勵五科均衡 懲罰不小心答錯者 抹殺認真作答的努力…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嗎?。聯合報,A15版。
林萬億(2004,5月25日)。有必要公布組距嗎?教育部電子報,NO.032,2005年1月12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32/paper2.htm
林靜宜(2002)。基測改變了什麼?康軒,47,2005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knsh.com.tw/magazine/01/047/4710.asp。
林麗雪(2005,1月6日)。國中基測高低分群 差距拉大。民生報。
林麗雪(2005,6月7日)。基測放榜 雙峰現象更嚴重。民生報,A1版。
姜博彥(2003)。高雄區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登記分發入學採計在校成績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柯智焰(2002)。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問題之調查研究---以高雄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寶蓮(2004)。「展望新教育」系列座談會之五-基本學力測驗與多元入學。中等教育。55(1),196-212。
胡慕情(2006年5月28日)。研究報告:一綱多本加深學習壓力。台灣立報。2007年4月29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6/08/26/06e08262/index.html。
夏念慈、陳榮裕(2002,5月28日)。分組組距外流困擾考生。中國時報,2版。
孫蓉華、孟祥傑(2005,2月19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採用量只分數計算考生成績 公平性爭議不斷 有教師統計指出,同樣錯十二題,有人可考上北一女,有人卻落後好幾個志願,計分方式應檢討。聯合報。
徐如宜(2003,10月15日)。贊成公布組距 公聽會一面倒。聯合報,B2版。
徐明珠(2002,6月29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到底在測什麼?中央日報,2版。
徐嘉卉(2003)。教育的未來出口:恢復聯考?支持教改?遠見雜誌,200。
徐曉嵐(2003,9月25日)。家長會聯合會 最後通牒 促公布國中基測 組距。中央日報,14版。
馬向青(2002。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國中基測城鄉差距未改善的原因何在(2005,6月8日)。中央日報,2版。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0)。九十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實施說明會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不平(2004,5月31日)。量尺計分 重視專才貶抑通才。聯合報,A15版。
張武昌、周中天、陳純音、葉錫南、林正昌、許月貴(2003)。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英語雙峰現象暨改進措施。(教育部專案研究)
張芳全(2001,1月18日)。基本學力測驗 扼殺學子思考能力。中國時報,15版。
張郁雯(2004)。評量結果解釋。王文中等箸: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第二版),381-404。
張鈿富、葉連祺 (2006)。 2005 年臺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調查。教育政策論壇, 9(1) , 1~24 。
張鈿富、葉連祺(2004)。2003年台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調查。教育政策論壇,7(1)。
張鈿富、葉連祺(2005)。2004年台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調查。教育政策論壇,8(1),1-24。
張錦弘(2001,4月13日)。明年高中登記 研究參酌在校成績。聯合報,6版。
張錦弘、孫蓉華(2005,6月7日)。九年一貫 接受檢驗,國中基測 城鄉差距未改善,教改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 首次國中畢業生應試 近10萬人總分不到100 滿分人數北市最多 15縣市無人滿分。聯合報,A1版。
教育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8)。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答客問。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1b)。2001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暨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宣導手冊。
教育部(2002)。「新思考、新行動、新願景─二○○一年教育改革檢討會議」會議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a)。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報告。
教育部(2003b)。「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技專統一入學測驗、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指定科目考試、全國各研究所考試等考試相關問題檢討與規劃」專案報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5)。九十四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因應一綱多本試題示例說明記者會。
教育部(2005a)。國中基測新變革。台北:作者。2005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基本學力小組(1999)。安全管制計劃書。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梁茂森(2003,9月8日)。還原國中基本學力面貌。聯合報,B15版。
莊明元(2001,2月6日)。多元入學方案 不應廢考作文。中國時報,15版。
許俊彬,張錦弘(2002,6月23日)。組距仍不公布 考生家長抱怨。聯合報,2版。
許峻彬(2002,7月23日)。看問題 球員兼裁判 分析令人疑。聯合報,10版。
許泰益(2002)。對恢復高中聯考與否爭論的一些看法。飛揚專刊,16。
許泰益(2003)。我國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敏溶(2002,6月29日)。教改團體抨擊學測忽難忽易。中央日報,9版。
許綺婷(2002)。探討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數學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伯璋(1999a)。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伯璋(1999b)。九年一貫課程的理論及理念分析。本文發表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1998年3月10日。台北。
陳怡璇(2000)。多元入學方案真的好嗎?。2000年5月31日。中國時報,15版。
陳柏熹(2000)。測驗的概念與編製程序。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5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epa.ncnu.edu.tw/indicator/indicator-4.html。
陳曼玲(2002,10月18日)。九年一貫新課程爭議 國中學測考科拉鋸戰。中央日報,1版。
陳曼玲(2002a,5月23日)。多元入學多元爭議立院炮聲隆。中央日報,9版。
陳曼玲(2002b,9月26日)。國中學測英數兩極化。中央日報,1版
陳曼玲(2004,8月30日)。基測成績城鄉差距擴大 五十國中納入補救計畫。中央日報,12版。
陳國偉(2003)。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師在職進修教學及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淑丹(2001)。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目標達成及其對國中學生選校的影響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榮祥(2003,6月23日)。學測?分明是超級大聯考。中國時報,A15版。
陳榮裕(2001,6月12日)。教改基礎研究 做得太少。中國時報,6版。
陳榮裕(2001a,4月12日)。學測定位不明 一路荒腔走板。中國時報,8版。
章倩萍(2001,3月20日)。學測計分方式 教長搖頭說不懂。聯合報,5版。
章倩萍(2004,4月16日)。國中學測組距 教長決定不公布。聯合報,6版。
曾志朗(2000)。教育施政理念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四會期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曾國禎(2004)。花蓮縣國中教師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認知及其對教學與評量影響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花蓮。
賀道啟(2006)。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英語科加考聽力測驗:問卷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武雄(2001,4月18日)。基本學測定位 是門檻而非甄別。中國時報,15版。
黃政傑(1991)。教育理念革新。台北:心理。
黃炳煌(2000)。除了公平還要正義。輯於十年辛苦不尋常─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十週年紀念文集,284-285。台北: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黃詩琦(2004)。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對英語教學的影響。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雲林。
黃德祥(2002,3月6日)。學測成了超級大聯考。中國時報,15版。
楊正敏、孟祥傑(2003,7月23日)。北市 國中 考試過多 家長可通報
回應教改萬言書 將訂定「國中教學生態正常通報機制」 若嚴重缺失 會列入校長是否連任、續聘的依據 。聯合報,A1版。
楊金嚴(2003a,9月6日)。組距不公布 北市311考生 高分落榜。聯合報,A2版。
楊金嚴(2003b,10月3日)。公布組距 家長、教師支持。聯合報,B4版。
楊朝祥(2001)。高中職多元入學變革六面向總檢討。國政論壇,1(7),147-152。
楊朝祥(2002,11月10日)。學測徹底解構了九年一貫課程。中央日報,3版。
楊朝祥(2002a,5月19日)。聯考比多元入學方案公平嗎?。中央日報,3版。
楊慧美(2002)。分析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極其與基本學測自然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董孟郎(2001,4月11日)。六成六國三生:兩次學測=兩次聯考 逾六成學生認為學測並未減低升學壓力。中國時報,17版。
廖萬清(2002)。影響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因素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灣南投。
臺北市教育局(2004)。臺北市國中學生基測公布組距說帖。2005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2.ccjh.tp.edu.tw/upload/%A4%BD%A5%AC%B0%F2%B4%FA%B2%D5%B6Z%BB%A1%A9%AB.doc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
鄭富森(1998)。淺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評鑑原則。測驗與輔導,150,3119-3125。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組(2001)。麻州教育改革與基本能力測驗。國外教育訊息,2004年11月10日取自:http://192.192.169.102:82/basis3/37/a20.htm。
賴麗蓉(1999)。關於「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高中教育,10(8),37-40頁。
駱焜祺(2004,6月2日)。變調的國中基測。聯合報,A15版。
謝蕙蓮(2004,6月1日)。量尺問題面面觀 只要專才棄通才。聯合報,3版。
韓國棟(2003a,7月7日)。聯考怪獸 附身多元入學形體。中國時報,A10版。
韓國棟(2003b,7月3日)。組距 猜不到 差距 卻藏不住。中國時報,A7版。
韓國棟(2005a)。一綱多本沒先例,準備基測有竅門。中時電子報。2005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ceag.kh.edu.tw/enews/enews0504/htm/math/%B8%EA%B0T1.html
韓國棟(2005b,3月17日)。準備基測 每本都讀 不如讀通一本。中國時報。
簡茂發(1993)。測驗的編製。測驗統計年刊,1,13-32。
簡茂發(2001)。基本能力。聯合報,2001年1月28日,第四版。
藍先茜(2001)。美國會通過聯邦教育改革法案。文教新潮,6(4)。2005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tw.org/newwaves/64/home.html。
羅曉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 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柏豪(2001,3月20日)。量尺分數 看懂了也算不出來。聯合報,15版。
蘇清守等(1994)。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顧美芬(2003,6月15日)。國中學測鑑識落差 多元評量補教。中央日報,13版。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1999).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1985).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Washington, DC: Author.
Bailey, K. M. (1996). 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 Language Testing, 13, 257-279.
Cizek, G. (2001). Mor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high stakes testing.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ssues and Practice, 20 (4), 19-27.
Clinton, W. J. (1997).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Ebel, R. L.(1972).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Education Week(2004).Ouality counts 2004:Count Me In. Retrieved May 15, 2007.from http://counts.edweek.org/sreports/qc04/.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2002).ETS standards for quality and fairness. Princeton, NJ : Author.
Hoffmann, B.C.(1962).The tyranny of testing .New York, NY: Macmillan.
Kolen, M. J., & Hanson, B. A. (1989). Scaling the ACT Assessment. In R. L. Brennan (Ed.), Methodology used in scaling the ACT Assessment and P-ACT+ (pp. 35-55). Iowa City, IA: ACT, Inc.
Lattimore, R. (2001). The wrath of high-stakes tests. Urban Review, 33(1), 57-67.
Lomax, R. G., West, M. M., & Harmon, M. C. (1995). The impact of mandated standardized testing on minority students.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64, 171-185.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6). Massachusett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Retrieved May 15, 2007.from http://www.doe.mass.edu/mcas/
McMillan, J. (2000). High Stakes Testing. Commonwealth Educational Policy Institute. Retrieved February 3, 2005. from http://www.edpolicyvcu.org/policy_issues/saa/high_stakes.html
Mehrens, W. A. (1998). Consequences of assessment: What is the evidence?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6(13).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4.from http://epaa.asu.edu/epaa/v6n13.html
Meisels, S. J. (2000). On the side of the child. Young Children, 55(6), 16-19.
Smith, M. L., & Rottenberg, C. (1991).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external test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ssues and Practice, 10(4), 7-11.
Stecher, B. M.(2002).Chapter 4: Consequences of large-scale, high stakes testing on school and classroom practice. In L. S. Hamilton. B. M. Stecher, & S. P. Klein(Eds.), Making sense of test-based accountability in education. Santa Moniea CA: RAND.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