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08115-16410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08115-164106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對北韓政策之研究(2005-2014)
A Study of China'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2005-2014)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6-0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7-13
關鍵字
Keywords
儒家文化、朝貢體系、古典現實主義、聯合國憲章、周邊外交、和平合併
classic realism, the Confucius, peaceful annexation, neighborhood diplomacy,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China-Centered tributary syste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65 次,被下載 168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6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683 times.
中文摘要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揭櫫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就是社會主義。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終將復歸統一。歷時三千年來,朝鮮半島朝貢體系的儒家文化傳統。在近期的未來,中華民國與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豈容仍是持續分裂的?古典現實主義係由國家利益與國際權力的角度出發,國際關係理論古典現實主義重視以權力為核心的國家利益。古典現實主義認為外交目標是以鞏固國家利益為主軸。漢斯摩根索說:「我們必須指出聯合國試圖用和平方法統一韓國的努力,是早已註定要失敗的。」縱使有暫時的分離,然而中國是一個主要的超穩定結構國家。統一永遠是主流,中國經由霸權領導的階層性狀態(Hierarchy),中國屹立最高境界單一宰制支配(universal domination)之絕對強權。因此「聯合國憲章第五章第二十三條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中華民國席次」是咱中華民族共同的榮耀和自豪。按主權概念在今天備受挑戰,本文謹著眼於中國周邊外交暨和平合併之新秩序研究。周邊事務是勢力範圍核心利益。我炎黃世胄全球大格局,遏抑美軍進入西太平洋周邊水域。北朝鮮與台灣分家逾百年。研究者本身所處情境,將深刻影響到研究成果論述方向。
Abstract
Dr. Sun Yat-sen announc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Well-being is communism which is what socialism is.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unded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shall be reunified. The Confucius China-Centered tributary system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has 3,000 years in tradition. Are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DPRK continuing to remain divided in the near future? According to classic realism establishing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power, classic realism is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mphasizing power as the core national interests. Classic realism believes that diplomatic goal is to consolidate the axis of national interests. Hans J. Morgenthau said that the United Nations effort to use peaceful avenues to unify the Korean Peninsula was doomed to failure. The separation is only temporary; however, the China is one of the ultra-stable countries. With unification at its core, the China hegemony hierarchy wants the highest universal domination of absolute superpower. In the fifth chapter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rticle 23rd,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ving a permanent seat in the Security Council is the common glorification for all Chinese. Due to the challenging concepts of sovereignty today, this thesis focuses on studies of the new order of China's neighborhood diplomacy and peaceful annexation. The surrounding is the core sphere of influence. All the Chinese descent general pattern in the world ought to contain the US Armed forces entering the Western Pacific waters. The DPRK and Taiwan are separated one century. The scenario of the researcher will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discuss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論文公開授權書 ii
謝辭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目錄 vi
表圖目次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中朝歷史背景 13
第一節 中西體系 13
第二節 國際條約 20
第三章 中朝地緣政治 37
第一節 朝鮮地理位置對中國之意涵 37
第二節 中國綜合實力對朝鮮之影響 57
第四章 朝貢體系的升級版 87
第一節 新型的朝貢體系 87
第二節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05
第五章 結論 121
參考書目 12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尹慶耀,2000,中共對外關係史料(下),出版地暨出版者:不詳。
尹慶耀,2000,中共對外關係史料(上),出版地暨出版者:不詳。
孔建勛等,2010,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族群態度,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毛星主編,1983,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中),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王友仁,2001,從美國戰略論冷戰後的東北亞危機:從朝鮮半島看當前台日美之戰略互動關係,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出版。
王北固,2001,歐洲版圖與伊斯蘭,台北市:文苑出版社。
王良能,2000,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王思治、馮爾康,2006,康熙事典,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王軍偉,1989,霍布斯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王家儉,1981,魏源年譜,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家儉,1984,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王家儉,1994,清史研究論藪,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王曾才,1996,世界通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王逸舟,1999,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淼洋、張華金主編,1995,當代西方思潮詞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瑋,1995,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緝思、倪峰、余萬里主編,2008,美國在東亞的作用:觀點、政策及影響,北京市:時事出版社出版。
丘宏達,陳純一修訂,2012,現代國際法,台北市:三民書局。
包宗和,2002,美國對華政策之轉折:尼克森時期之決策過程與背景,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包宗和主編,2012,國際關係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石之瑜,1998,兩岸關係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石志夫主編,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史:1949.10–1989.10,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朴鍵一、朴光姬主編,2006,中韓關係與東北亞經濟共同體,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朱浤源,2002,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朱張碧珠,1995,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三民書局。
余志森、王春來、王錦瑭、陸甦穎、陳曉,2001,崛起和擴張的年代(1898-1929),余志森主編,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吳一煥,2007,海路移民遺民社會:以明清之際中朝交往為中心,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
吳元黎,1986,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政策與戰略利益,台北市: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的關係,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吳安家,1983,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吳安家,1994,中共政治發展,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吳相湘,1964,帝俄侵略中國史,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吳祿貞,1969,延吉邊務報告,台北縣:文海出版社。
宋楚瑜,1995,如何寫學術論文,台北市:三民書局。
李正中,2009,國際政治學(上冊),台北市:三民書局。
李廷貴、范榮春,1990,民族問題學說史略,貴陽市: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李定一,1997,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抱宏,1972,中美外交關係,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李浴日,1979,孫子兵法總檢討,台北市:東府出版社出版。
李偉傳,2004,中華文化史,台北市:李偉傳自行出版。
李登輝、中嶋嶺雄,2000,亞洲的智略,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李慶四,2007,美國國會與美國外交,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汪榮祖、李敖,2001,蔣介石評傳(下),台北市:商周出版。
阮昌銳,1984,現代民族學研究的新方向,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周世雄,1994,國際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歐亞安全體系之探討,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煦,1993,聯合國與國際政治,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公司。
周聲夏,1983,中國古戰史研究,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
明恩溥(Arthur H. Smith),2006,中國人的氣質,北京市:中華書局出版。
林宗達,2003,強權較勁:中共與美國飛彈攻防之外交戰略,新北市: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林宗達,2011,國際關係理論概論,新北市: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林秋山,2012,前進朝鮮:與北韓交流二十年,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恩顯,1989,邊政通論,台北市:華泰書局。
林碧炤,2006,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邵毅平,2004,韓國的智慧:地緣文化的命運與挑戰,台北市:新潮社文化事業。
金觀濤、華國凡,1988,控制論和科學方法論,台北市:谷風出版社出版。
芮逸夫,1968,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搞,台北市:藝文印書館出版。
紀欣,2003,「一國兩制」在台灣,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胡念祖,2010,海洋政策理論與實務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倪世雄,2007,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孫文,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百萬冊印發委員會。
桂宏誠,2008,中華民國立憲理論與1947年的憲政選擇,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格,2005,細說中國服飾,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
高崇雲,1983,美國對韓政策與韓國政情,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主編,1996,中共於國際雙邊關係中對台灣地位等問題的主張之研究(1949年10月至1996年3月),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張克輝,2010,海峽心兩岸情,台北市:九歌出版社公司。
張志偉,2001,總統出兵:白宮戰火200年,台北市:星定石文化出版公司。
張良任,1983,尼克森政府的越南政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亞中、孫國祥,2000,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張芝瑾,2010,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張國城,2013,東亞海權論,新北市:廣場出版社。
張淑雅,2011,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台政策,新北市:城衛出版。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書局出版。
張群、黃少谷,1968,蔣總統為自由正義與和平而奮鬥述略,台北市:蔣總統對中國及世界之貢獻叢編編篡委員會。
張曉生、劉文彥,1990,中國古代戰爭通覽(一),台北市:雲龍出版社。
張耀秋,1987,中華民國之國際關係,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張麟徵,2002,近代國際關係史(1814-1914),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扈貞煥,2006,《韓國的民俗與文化》自序,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曹永和,2000,中國海洋史論集,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許介鱗、楊鈞池,2006,日本政治制度,台北市:三民書局。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許鐘榮,1988,精緻旅行指南:韓國,台北市:錦繡出版社。
許鐘榮,1996,放眼新世界:東亞,台北市:錦繡出版社。
通鑑文化編輯部製作,2008,改變歷史重要戰爭,廖惠玲主編,台北縣:人類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郭廷以,1983,俄帝侵略中國簡史,台北縣:文海出版社。
郭廷以,1989,近代中國史綱(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郭秋永,2010,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志奇,1993,中國近代外交史(上冊),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市:南天書局。
傅建中編,1999,季辛吉秘錄,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傅啟學,1993,世界史綱(上),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彭英明主編,1995,新編民族理論與民族問題教程,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
費孝通,1988,費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市:民族出版社出版。
鈕先鍾,1985,現代戰略思潮,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黃正銘,1977,中國外交史,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
黃剛,2009,國際事務論述集:漢賊不兩立、開羅宣言及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等之再議,台北市:黃剛自行出版。
黃嘉謨,1979,美國與台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楊瑞松,2010,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台北市:政大出版社出版。
葉泉宏,1991,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1368-1488),中國歷史學會主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鄒文海,1989,西洋政治思想史稿,台北市:鄒文海先生獎學基金會發行。
寧騷,1995,民族與國家:民族關係與民族政策的國際比較,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廖顯謨、洪銘德、張凱銘,2014,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裴堅章主編,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6),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趙全勝,1999,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市:月旦出版社出版。
趙春明,1995,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多元化研究,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兆祐,2011,治學方法,台北市:三民書局。
劉家駒,1986,清朝初期的中韓關係,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劉國興,1984,評估美國杜魯門總統之中國政策(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培華,1991,近代中外關係史(上冊),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順利,2009,朝鮮半島漢學史,北京市:學苑出版社出版。
劉鍔、何潤,1989,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綱要,北京市: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出版。
蔣君章,1983,政治地理學原理,台北市:蔣君章自行出版。
蔣君章,1985,中國邊疆與國防,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蔡育岱、熊武,2010,國際關係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鼎茂圖書出版。
蔡東杰,2001,兩岸外交策略與對外關係,台北縣:高立圖書公司出版。
蔡東杰,2007,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東杰,2010,中國外交史新論,台北縣:風雲論壇公司。
鄧元中,1991,西洋近代文化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鄧定秩,2007,國家戰略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中華戰略學會出版。
謝小韞,1988,當代國際體系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漁,1989,西洋中古史,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關中,2005,意識型態和美國外交政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顧長永,1998,台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互賴發展的順境與逆境,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龔學增主編,1996,中國特色的民族問題理論,北京市:中共中央黨校出版。

(二)、期刊論文
Nanto, Dirk K., Mark E. Manyin, and Kerry Dumbaugh原著,歐冠宇譯,2010,〈中共與北韓的關係〉,《國防譯粹》,37(8): 4-23。
王高成、王信力,2012,〈東亞權力變遷與美中關係發展〉,《政治科學論叢》,39: 41-62。
王群洋,2012,〈歐洲認同與歐盟東擴之互動發展〉,《全球政治評論》,37: 31-60。
王緝思,2003,〈美國霸權的邏輯〉,《美國研究》,3: 7-30。
王憲文,2014,〈中共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內涵、意圖與可能影響〉,《戰略安全研析》,105: 4-13。
石之瑜,2000,〈解讀「大國外交」:論兩岸的差異〉,《政治科學論叢》,13: 147-164。
朴炳光,2010,〈胡錦濤時期中國對北韓政策及其對北韓核武問題之認知〉,《全球政治評論》,31: 27-46。
朴炳光,2013,〈中國少數民族政策:擺盪於同化和融合之間〉,《全球政治評論》,41: 25-44。
吳玉山,2002,〈仍是現實主義的傳統:九一一與布希主義〉,《政治科學論叢》,17: 1-32。
宋燕輝,2003,〈領海直線基線劃定之爭議:United States v. Alaska一案判決之解析〉,《歐美研究》,33(3): 629-683。
杜鈴玉,2010,〈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大陸的理性選擇〉,《台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4(8): 95-110。
沈志華,2014,〈冷戰年代中國處理陸地邊界糾紛的方針〉,《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43: 22-32。
辛翠玲,2005,〈從民族主義到認同平行外交:魁北克經驗〉,《政治科學論叢》,24: 111-136。
明居正,1995,〈中國外交史分析架構之再思考〉,《政治科學論叢》,6: 259-278。
林文程,2008,〈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改革之挑戰與前景〉,《政治科學論叢》,37: 1-48。
林文程,2011,〈中國全球布局中的海洋戰略〉,《全球政治評論》,36: 19-42。
林正義,1994,〈比較杜魯門與布希總統危機處理政策:以韓戰及波斯灣戰爭為例〉,《政治科學論叢》,5: 137-159。
林正義,2009,〈台灣防衛性公投與美國對台政策調整〉,《歐美研究》,39(2): 333-388。
林碧炤,2011,〈區域研究與國際關係:祝賀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八十年系慶〉,《國際關係學報》,31: 1-45。
河凡植,2012,〈中國對朝鮮半島地緣經濟戰略與其對中國與南北韓關係之影響〉,《中國大陸研究》,55(1): 41-70。
施富盛,2014,〈列強地緣政治下的烏克蘭困境〉,《全球政治評論》,46: 19-23。
洪銘德、盧信吉,2011,〈中國對中亞外交政策之分析〉,《全球政治評論》,33: 125-159。
洪德欽,2007,〈歐盟憲法之法理分析〉,《歐美研究》,37(2): 255-321。
胡念祖、陳偉恩,2014,〈中國大陸海洋事業的發展〉,《中共研究》,48(8): 102-108。
唐欣偉,2013,〈美國國關學界對中國之評估:以攻勢現實主義與權力轉移論為例〉,《政治科學論叢》,58: 47-70。
徐賁,1998,〈戰後德國憲政與民主政治文化:哈貝馬斯的憲政觀〉,《二十一世紀雙月刊》,47: 13-21。
郝時遠,2014,〈大國成長與民族問題:中國及其國際比較〉,《國際經濟評論》,5: 9-34。
馬彥彬,2014,〈兩岸關係新定位與結構轉型芻議〉,《全球政治評論》,47: 29-33。
高朗,2004,〈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變與不變〉,《政治科學論叢》,21: 19-48。
康大壽,1999,〈恰克圖市約中的法權〉,《清史研究》,2:104-105。
康培莊,2014,〈評米爾斯海默對台灣未來的看法〉,《全球政治評論》,47: 1-4。
張淑雅,1998,〈藍欽大使與1950年代的美國對台政策〉,《歐美研究》,28(1): 193-262。
張福昌,2010,〈歐盟在朝鮮半島的安全角色:從KEDO的功能論之〉,《國際關係學報》,30: 15-53。
梁崇民,2004,〈歐盟對於少數人權之保障:少數民族、少數語言個案分析〉,《歐美研究》,34(1): 51-93。
郭武平、黃建豪,2013,〈主權國家的挑戰與未來:類型化比較分析的視角〉,《全球政治評論》,44: 67-99。
陳文生,2005,〈九一一後美國之霸權治理策略:以伊拉克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3: 169-200。
陳文賢,1994,〈後冷戰時代的美日關係與東北亞政局〉,《政治科學論叢》,5: 1-13。
陳至潔,2010,〈重鑄紅色天平:中國司法改革的政治邏輯及其對法治的影響〉,《政治科學論叢》,45: 69-106。
陳欣之,2007,〈國際體系層級的建構與霸權統治〉,《問題與研究》,46(2): 23-52。
陳欣之,2015,〈超越無政府狀態:先秦秩序取向政治思潮對國際關係典範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63: 129-164。
陳彥華,2008,〈美中關係趨向合作因素探討:地緣政治理論觀點〉,《國際關係學報》,25: 119-152。
陳偉華,2001,〈主權與戰爭:兩岸關係的轉捩點〉,《遠景季刊》,2(3): 189-211。
黃偉峰,2001,〈歐盟整合模式與兩岸主權爭議之解析〉,《歐美研究》,31(1): 129-173。
楊三億,2008,〈歐盟睦鄰政策與其對烏克蘭政策實踐〉,《問題與研究》,47(3): 105-134。
楊三億,2014,〈烏克蘭危機與美歐俄戰略格局〉,《全球政治評論》,46: 7-12。
楊三億,2014,〈歐盟對烏克蘭政策之外溢效果〉,《問題與研究》,53(1): 1-34。
楊雅琪,2014,〈習近平的對外政策:當「新型大國關係」對上「亞洲新安全觀」與「一帶一路」倡議〉,《戰略與評估》,5(3): 25-46。
董向榮、李永春、王曉玲,2011,〈韓國專家看中國:以中韓關係為中心〉,《現代國際關係》,5: 55-62。
董慧明,2014,〈論美中新型大國關係:戰略競爭與複合互賴〉,《國防雜誌》,29(1): 63-80。
趙綺娜,2001,〈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至1970)〉,《歐美研究》,31(1): 79-127。
劉泰廷、洪銘德,2014,〈劍指中國:日本對亞洲的安全戰略〉,《全球政治評論》,46: 139-152。
潘兆民,2013,〈中國十八大後對區域安全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41: 13-18。
蔡東杰,2015,〈近期中國對亞洲外交政策及其影響〉,《全球政治評論》,特集001: 17-30。
蔡政修,2013,〈「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的國際空間:以民進黨政府參與聯合國的策略為例(2000-2008)〉,《全球政治評論》,41: 45-76。
蕭全政,2004,〈論中共的「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22: 1-30。
簡錦松,2009,〈鍾惺《隱秀軒集》與朝鮮黃汝一《海月集》比較研究〉,《文學新鑰》,10: 167-193。
嚴震生,2014,〈烏克蘭危機中的美俄立場及政策思維〉,《全球政治評論》,46: 1-6。
蘇宏達,2001,〈以「憲政主權建造」概念解釋歐洲統合之發展〉,《歐美研究》,31(4): 629-687。

(三)、專書篇章
中國國民黨,2002,〈依循國統綱領發展兩岸關係: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兼大陸部主任張榮恭在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專題報告〉,載於《中國國民黨大陸政策參考資料彙編》,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事務部編印,台北市:中國國民黨。
毛鑄倫,2011,〈「科索伏獨立」與相關問題〉,載於《中國崛起與台海兩岸:關於美日霸權掌控台灣以脅制中國的觀察與理解》,毛鑄倫編,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出版。
牛軍,2008,〈中國、印度支那戰爭與尼克松政府的東亞政策(1969-1973)〉,載於《冷戰國際史研究V》,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王大任,1975,〈東北古代民族與韓國關係〉,載於《中韓文化論集》,王大任、林秋山主編,台北市:中華學術院韓國研究所。
王友仁,2000,〈日美安保體制與二十一世紀的亞洲和平〉,載於《美日台協防內幕》,中村勝範主編,台北市:正元圖書公司出版。
王承宗,1999,〈後冷戰時期俄羅斯與南北韓之關係〉,載於《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張啟雄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東北亞區域研究出版。
王景弘,1987,〈中華民國在強權鬥爭中的新處境〉,載於《中美關係的軌跡》上冊,王景弘編,台北市:世界日報社出版。
丘宏達,1979,〈中美關係與所謂「德國模式」〉,載於《中美關係問題論集》,丘宏達編,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丘宏達,1979,〈維護中華民國國際地位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載於《中美關係問題論集》,丘宏達編,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朴明林,2011,〈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載於《當代東亞人文經典100》,東亞出版人會議主編,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朱松柏,1999,〈後冷戰時期中共與南北韓關係之探討〉,載於《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張啟雄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東北亞區域研究出版。
吳安家,1989,〈中國統一之道:一些概念和阻力〉,載於《分裂國家的互動關係:以中、韓兩國為例》,朱松柏主編,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吳秀光,1997,〈聯合國國際公務員制度的理論與實際〉,載於《聯合國與歐美國家論文集》,宋燕輝、焦興鎧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吳東野,2011,〈從「亞歐會議」論區域間主義的發展〉,載於《21世紀國際政治形勢解析:新世紀、新形式、新挑戰》,洪茂雄主編,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
吳啟訥,2013,〈蔣介石的中華民族論述與國民政府的邊疆自治實踐〉,載於《中華民族觀的摶成》,周惠民主編,台北市:政大出版社出版。
宋新寧,1996,〈冷戰後中共的安全環境與對外安全戰略〉,載於《雙贏?雙輸?》,明居正編,台北市:致良出版社公司出版。
宋學文、黎寶文,2002,〈全球化與中共民族主義:「一國兩制」的機會與限制〉,載於《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宋國誠主編,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李汾陽,2007,〈近現代中國的變局〉,載於《中國通史》,高明士主編,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明,1999,〈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美國之關係〉,載於《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張啟雄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東北亞區域研究出版。
李恩顯,1992,〈中國邊疆研究有關理論與方法〉,載於《中國邊疆研究理論與方法》,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市:渤海堂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沈玄池,1997,〈試論分裂國家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以德國模式為例〉,載於《聯合國與歐美國家論文集》,宋燕輝、焦興鎧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林文程,2005,〈台海兩岸協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載於《兩岸關係研究》,張五岳主編,台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
林文程,2009,〈美國對中國軍力發展及其意涵的評估〉,載於《美中台關係總體檢:〈台灣關係法〉30年》,林碧炤、林正義主編,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林文程,2011,〈國家安全研究之演進〉,載於《日本的國家安全》,林文程、郭育仁主編,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當代日本研究中心出版。
林文程、林正義,2006,〈台灣修憲與台美中三角關係〉,載於《憲政改革與國家發展:2005年台灣憲改經驗》,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
林正義,1993,〈從危機處理分析布希總統的波斯灣戰爭決策〉,載於《美國外交與危機處理》,裘兆琳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林正義,2001,〈美國出兵台灣海峽及其限制〉,載於《後冷戰時期美國海外出兵案例研究》,裘兆琳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林正義,2006,〈九一一事件對亞太情勢發展的啟示〉,載於《九一一事件的亞洲情勢與經濟展望:台日論壇2003台北會議論文集》,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世界和平研究所主編,台北市:致良出版社公司出版。
林正義,2006,〈東北亞安全潛在威脅與發展〉,載於《2006亞太和平觀察》,蕭新煌、劉復國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出版。
林正義,2009,〈美國與台灣軍事合作:威脅的評估與因應〉,載於《美中台關係總體檢:〈台灣關係法〉30年》,林碧炤、林正義主編,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林正義,2011,〈中國對美國外交-分歧與合作〉,載於《台海兩岸關係與中國國際戰略》,吳釗燮主編,台北市:新台灣國策智庫出版。
林郁方,1993,〈甘迺迪政府處理古巴飛彈危機成功的因素〉,載於《美國外交與危機處理》,裘兆琳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林載爵,2011,〈當代東亞心靈〉,載於《當代東亞人文經典100》,東亞出版人會議主編,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孫啟瑞,1986,〈清末(一八八三~一八八六)中韓俄的關係:兼論穆麟德主倡的韓俄密商〉,載於《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五編清季對外交涉(二)俄、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高明士,1983,〈從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韓關係〉,載於《中韓關係史論文集》,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主編,台北市: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
高英津,2005,〈朝鮮時代的國法和家禮〉,載於《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高明士編,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涂丙炎,1992,〈“分裂”、“統一”與漢民族凝聚力論綱〉,載於《漢民族的歷史與發展》,何光岳主編,長沙市:岳麓書社出版。
張曉輝,1996,〈中國法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文化背景和現狀〉,載於《兩岸少數民族問題》,洪泉湖主編,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莊吉發,1992,〈從史學的觀點談研究中國邊疆的關理論與方法〉,載於《中國邊疆研究理論與方法》,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市:渤海堂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莊達欣,2002,〈社會科學方法論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以世界體系觀點詮釋〉,載於《2001年「中山學術與國家發展」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編,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許峰源,2014,〈國際秩序變動下的中國外交史研究〉,載於《國際秩序與中國外交的形塑》,周惠民主編,台北市:政大出版社出版。
都淦,1996,〈民族區域自治之研究〉,載於《兩岸少數民族問題》,洪泉湖主編,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陳一新,1993,〈後冷戰時期美國危機處理新模式〉,載於《美國外交與危機處理》,裘兆琳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陳世明,2006,〈東亞核擴散危機與台海安全〉,載於《東亞戰略格局與台海安全》,巨克毅主編,台北市: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陳世松,1996,〈論元朝「華夷一統」局面的形成〉,載於《兩岸少數民族問題》,洪泉湖主編,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陳德奎,1990,〈韓國社會的民主主義危機與政治整合的限制〉,載於《分裂國家的文化整合:以中、韓兩國為例》,陳德奎編,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楊日旭,1980,〈論美國國會與總統緊急權〉,載於《美國研究論文集》,李本京主編,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楊日旭,1980,〈論美國戰爭權限權立法與台灣關係法〉,載於《國家安全與公眾知的權利》,楊日旭主編,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廖崇聖,1971,〈中華民國的台灣:經建成功一個顯著的示範〉,載於《東亞新貌的透視》,香港:珠海書院出版委員會編。
趙先運,1991,〈中共「一國兩制」理論體系之拆解與超越〉,載於《中國大陸研究》,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主編,台北市:三民書局。
趙國材,2001,〈論美國出兵海外之法律依據與實踐〉,載於《後冷戰時期美國海外出兵案例研究》,裘兆琳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劉必榮,2001,〈美國對科索夫問題用兵案例研究〉,載於《後冷戰時期美國海外出兵案例研究》,裘兆琳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劉家和,1993,〈論中國古代王權發展中的神話問題〉,載於《古代王權與專制主義》,施治生、劉欣如主編,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劉達材,1997,〈「巨龍出海」中共海軍擴建的戰略涵義〉,載於《興邦張海權》,劉達材主編,台北市:海軍學術月刊社。
蔡仁厚,1991,〈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以牟宗三先生的學思為例〉,載於《當代新儒學論文集(總論篇)》,牟宗三等著,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蔡明彥,2006,〈東亞安全秩序建構:霸權穩定、權力平衡與多邊機制的思辯〉,載於《東亞戰略格局與台海安全》,巨克毅主編,台北市: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蔡明憲,2004,〈由台灣的國防安全看亞太區域安全合作〉,載於《亞洲安保的現狀與展望》,黃昭堂主編,台北市:社團法人台灣安保協會出版。
蔡東杰,2007,〈東北亞安全問題與區域治理機制發展〉,載於《當前全球戰略發展的新視野》,巨克毅主編,台北市:鼎茂圖書出版。
鄭鎮守,1979,〈戲劇是增進南北韓人民瞭解的工具〉,載於《分裂國家的統一進程》,朱松柏主編,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錢穆,2011,〈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載於《當代東亞人文經典100》,東亞出版人會議主編,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韓嘉玲,1997,〈從事農民運動的文學家:楊逵〉,載於《播種者:日據時期台灣農民運動人物誌》,韓嘉玲編,台北市:簡吉陳何基金會出版。
魏百穀,2011,〈俄羅斯與東北亞能源安全〉,載於《2009亞太和平觀察》,林正義、歐錫富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譚溯澄,1993,〈美國決策者處理國際危機之經驗:心理學通則之積累〉,載於《美國外交與危機處理》,裘兆琳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
嚴聖欽,1993,〈高麗和東夏的關係〉,載於《民族宗教歷史文化》,中央民族學院民族學系編,北京市: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出版。

(四)、學位論文
石濠瑋,2004,〈歐洲聯盟東擴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余家哲,2010,〈近代東亞體系:模式、變遷與動力〉,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李權鎬,2001,〈中共對韓半島外交政策:從辯證法的角度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林昭妏,2010,〈俄羅斯新東方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邵嘉玲,2009,〈胡錦濤時期中共軍事外交政策與作為〉,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禹炳國,2003,〈後冷戰時期中共對北韓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徐一仙,2006,〈海峽兩岸關於楊逵之評論〉,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曹家鳳,2007,〈權力平衡理論之認知因素〉,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梁華傑,2003,〈由歐洲整合論海峽兩岸整合可能模式〉,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陳柏宇,2011,〈國際關係研究的文明轉向:亞洲學派是否可能?〉,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傅忠,2008,〈歐洲憲法條約制定過程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家廉,2011,〈1945年中蘇東北問題交涉—國家安全與尊嚴的對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力行,2014,〈國際關係學科的知識系譜(1780年代至1940年代)〉,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又銘,2009,〈艾德華.卡爾對國際關係理論之多元影響〉,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五)、翻譯文獻
Andrew Heywood原著,李賜賢、陳宛郁、劉泰廷譯,2002,《全球政治》,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Barry B. Hughes原著,歐信宏、陳尚懋譯,2002,《最新國際政治新論》,台北縣: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Buzan, Barry, and Richard Little原著,任東波、劉德斌譯,2005,《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國際關係研究的再構建》,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Chris Brown原著,鄧凱元、張裕斌譯,2013,《當代國際政治理論》,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David C. Gompert原著,高一中譯,2015,《西太平洋海權之爭》,台北市:國防部政務辦公室出版。
David H. Likes原著,姜東興譯,1987,〈國家安全顧問與國家安全會議的地位發展〉,載於《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李本京主編,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David Lai原著,黃文啟譯,2011,〈艱辛的學習歷程:共軍軍事事務轉型〉,載於《從實踐中學習:共軍的境外訓練》,台北市:國防部政務辦公室出版。
Duk-ki Kim原著,吳奇達、張台航譯,2004,《東北亞海軍戰略》,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
Earl Babbie原著,陳文俊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
Evans S. Medeiros原著,李柏彥譯,2011,《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
Felix Gilbert原著,淦金超譯,1978,〈二百週年之感想〉,載於《美國外交政策兩百年》,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George C. Homans原著,楊念祖譯,1987,《社會科學的本質》,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Hans J. Morgenthau原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譯,2006,《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Hans J. Morgenthau原著,張自學譯,1990,《國際政治學》,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Harris M. Cooper原著,高美英譯,1999,《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Henry A. Kissinger原著,顧淑馨、林添貴譯,1998,《大外交》,海口市:海南出版社。
Jim Rohwer原著,張紹宗譯,1997,《亞洲的崛起》,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John M. Collins原著,鈕先鍾譯,1987,《大戰略》,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John W. Creswell原著,張宇樑、吳樎椒譯,2007,《研究設計: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Joset Joffe原著,胡祖慶譯,2011,〈西德外交政策〉,載於《當代各國外交政策》,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Kalevi J. Holsti原著,李偉成、譚溯澄譯,1988,《國際政治分析架構》,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Kagan, Robert, and William Kristol編,楊紫函、高一中、黃俊彥、余忠勇、吳福生、謝豐安譯,2002,《當前威脅:美國外交與國防政策的危機與契機》,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
Kathleen McDermott原著,莫君文譯,1995,《彼得大帝》,台北市:鹿橋文化事業公司。
Kenneth N. Waltz原著,胡祖慶譯,1997,《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Pearson, Frederic S., and Rochester J. Martin原著,胡祖慶譯,2006,《國際關係》,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出版。
Robert Wallace原著,葉蒼譯,1979,《俄羅斯的興起》,紐約市:時代公司出版。
Sergei G. Gorshkov原著,錢懷源、黃志潔譯,1985,《蘇俄海軍的崛起》,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Tim, Dunne,Milja Kurki, and Steve Smith原著,葉宗顯譯,2013,《國際關係理論:學科的面貌》,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Uwe Flick原著,李正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5,《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Walter Russell Mead原著,曹化銀譯,2003,《美國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響了世界》,北京市:中信出版社。
William T. Tom原著,高一中譯,2003,《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
Yamamoto, Tadashi,Pranee Thiparat, and Aubl Ahsan原著,黃偉傑譯,2003,《美國在亞洲的角色:亞洲觀點》,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
Zbigniew Brzezinski原著,高德源譯,2008,《美國的危機與轉機:從老布希、柯林頓到小布希的外交成績單看超級強權的未來走向》,台北縣:左岸文化出版。
小島晉治、丸山松幸原著,葉寄民譯,1992,《中國近現代史》,台北市:帕米爾書店。
彭明敏、黃昭堂原著,蔡秋雄譯,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灣の法的地位)》,台北市:玉山社出版。
鐸木昌之,胡慶山譯,1994,《北朝鮮:社會主義與傳統的共鳴》,台北市:月旦出版社公司。

(六)、網路資源
BBC中文網,2011年12月26日,〈點評中國:中國已掉入北韓「維穩陷阱」〉,BBC中文網: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_analysis/2011/12/111226_pei_minxin.shtml,檢索日期:2015年6月27日。
BBC中文網,2013年12月26日,〈英智庫:中國15年內成全球最大經濟體〉,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3/12/131226_china_economy_us.shtml,檢索日期:2014年6月18日。
now新聞,2012年5月23日,〈國際評論:分析中國北韓關係發展〉,now新聞:http://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34748,檢索日期:2015年6月27日。
人民報電子報,2006年7月29日~2006年8月4日A3版,〈制裁北韓 中俄朝三角關係解體〉,中時電子報:http://www.renminbao.info/viewnews.php?Issue=031&filename=rmb_031_A3.jpg,檢索日期:2015年6月27日。
中央社,2014年11月5日,〈世界權勢榜 蒲亭再勝歐巴馬〉,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1050511-1.aspx,檢索日期:2014年11月6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14日,〈屹立世界強國之林〉,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4001125-260310,檢索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3日,〈社論-誰在出賣台灣 誰在愛台灣〉,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3000893-260109,檢索日期:2014年10月3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7日,〈社評-中華傳統文化力量在民間〉,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7001063-260310,檢索日期:2014年10月7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7日,〈熱門話題-南北韓見面 仍同床異夢〉,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7000463-260109,檢索日期:2014年10月7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10月8日,〈林博文專欄-裕仁天皇的真面目〉,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8001447-260109,檢索日期:2014年10月8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12月12日,〈社評-習近平可以給馬英九的啟示〉,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12001065-260310,檢索日期:2014年12月12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5月6日,〈社評-全球最大經濟體需要名實相符〉,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6002137-260310,檢索日期:2014年6月18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8月23日,〈鄧小平改革開放 95%陸人表崇敬〉,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3000954-260309,檢索日期:2014年8月26日。
中時電子報,2014年9月28日,〈中國古代「東夏國」遺跡發掘〉,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928001764-260409,檢索日期:2014年9月28日。
中時電子報,2015年5月1日,〈國際瞭望-安倍豈肯以史為鑑〉,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01000383-260108,檢索日期:2015年5月10日。
中時電子報,2015年6月27日,〈旺報觀點-強權角力 凸顯台戰略地位〉,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7000921-260301,檢索日期:2015年6月27日。
中時電子報,2015年6月25日,〈社論-打一場面對中國崛起的選舉〉,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5000546-260109,檢索日期:2015年6月25日。
中時電子報,2015年6月28日,〈社論-打一場讓社會公平的選舉〉,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8000470-260109,檢索日期:2015年6月28日。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研究部主任暨外交學院國家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遙,2014年10月9日,〈習近平十次出訪體現的外交戰略與理念〉,央視網視頻網站:http://news.cntv.cn/2014/10/09/ARTI1412810810025580.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0月9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順洪,2014年6月9日,〈張順洪:抗美援朝的意義不容低估〉,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www.cssn.cn/lsx/201406/t20140609_1201266.shtml,檢索日期:2014年6月14日。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1月5日,〈抗美援朝:維護國家安全的最佳選擇〉,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0-11/05/c_12741035.htm,檢索日期:2014年6月15日。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所長王友明,2014年9月30日,〈世界盛讚中國成就 全球看好中國未來:“央網聯動•寄語國慶”系列短評之二〉,央視網評第1519期:http://opinion.cntv.cn/2014/09/30/ARTI1412042202110700.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0月5日。
中國評論通訊社,2006年10月13日,〈南韓討論是否參加防擴散安全倡議〉,中國評論通訊社:http://hk.crntt.com/doc/1002/2/8/2/100228290.html,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中國評論通訊社,2006年9月14日,〈華盛頓觀察:盧武鉉訪美 暴露同盟危機〉,中國評論通訊社:http://hk.crntt.com/doc/1002/0/9/1/100209126.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209126,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中國評論通訊社,2014年7月5日,〈毛啟蒙:歐洲一體化與兩岸統合之比較〉,中國評論通訊社:http://hk3g.crntt.com/crn-webapp/wap/wapDetail.jsp?coluid=3&kindid=0&docid=103270492,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中國新聞網,2014年6月30日,〈俄海軍在塞瓦斯托波爾新建一支防核生化部隊〉,中國新聞網:http://big5.chinanews.com:89/mil/2014/06-30/6334162.shtml,檢索日期:2014年7月1日。
文化百科,〈羅曼諾夫王朝:大事紀要〉,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網站:http://euroasia.cass.cn/news/101885.htm,檢索日期:2015年5月12日。
王俊景,2014年3月25日,〈中國首次公開核安全觀 極大豐富核安全內涵〉,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3/25/c_126314597.htm,檢索日期:2014年6月25日。
王錦南,2014年12月30日,〈時論-國家意志不能欠缺歷史意識〉,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30001966-260109,檢索日期:2014年12月30日。
世界日報,2014年11月25日,〈國際發言強勢 習近平欲主導亞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088660.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談“一國兩制”白皮書,2014年6月14日,〈為香港政制發展重申原則明確底線〉,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news.cssn.cn/zx/yw/201406/t20140614_1210534.shtml,檢索日期:2014年6月14日。
央視網,2014年10月20日,〈十八屆四中全會:讓法治成為一種信仰〉,央視網視頻網站:http://m.news.cntv.cn/2014/10/20/ARTI1413815938410909.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央視網,2014年11月10日,〈兩岸學者參訪國殤墓園 加深兩岸共同歷史記憶〉,央視網視頻網站:http://news.cntv.cn/2014/11/10/ARTI1415586557961568.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央視網,2014年8月19日,〈外媒:正在喚醒中國的習近平〉,央視網:http://news.cntv.cn/2014/08/19/ARTI1408419519239140.shtml,檢索日期:2014年8月19日。
央視網,2015年5月23日,〈習近平致信祝賀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開幕〉,央視網新聞:http://news.cntv.cn/2015/05/23/ARTI1432373529202473.shtml,檢索日期:2015年5月23日。
央視網,2015年6月30日,〈習近平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央視網新聞:http://news.cntv.cn/2015/06/30/VIDE1435663361531732.shtml,檢索日期:2015年6月30日。
自由時報,2014年10月7日,〈北韓巡邏艇越界 兩韓交火〉,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124632,檢索日期:2014年10月7日。
克里斯.賈爾斯,2014年4月30日,〈世行:中國今年或將成全球最大經濟體〉,英國金融時報: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6024,檢索日期:2014年6月18日。
肖濱,2014年11月3日,〈革命、改革與中國崛起:兼對安德森與吳玉山之爭的回應〉,四川大學哲學研究所辦公室網站:http://www.scuphilosophy.org/research_display.asp?cat_id=94&art_id=12064,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姜書益,2014年4月2日,〈談烏克蘭危機與克里米亞問題〉,台北論壇: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_pdf/131.pdf,檢索日期:2014年10月25日。
洪美蘭,2014年9月15日,〈俄國對烏克蘭問題之立場〉,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13292,檢索日期:2014年10月19日。
洪肇君,2014年7月24日,〈旺報觀點-疆域即利益 陸寸土必爭〉,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4001005-260301,檢索日期:2014年7月24日。
泰國世界日報社論,2014年4月19日,〈烏克蘭和台灣的地緣政治歷史宿命〉,聯合新聞網轉載: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509585,檢索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國平,2014年9月25日,〈從歷史深處走來的自信〉,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5/c_1112631412.htm,檢索日期:2014年9月25日。
梁惠明,2014年10月25日,〈超過250個!你不知道的台灣政黨 還真多〉,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25002341-260407,檢索日期:2014年10月25日。
郭育仁,2013年10月1日,〈安倍外交策略對東亞局勢影響與台灣因應策略〉,台北論壇: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view_pdf/99.pdf,檢索日期:2014年10月25日。
陳理,2014年4月15日,〈專家座談《偉大的抗美援朝》:偉大精神產生偉大力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網站:http://www.wxyjs.org.cn/xsxx_555/201404/t20140415_148983.htm,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0日。
陳榮傳,2007年12月25日,〈跨越行憲一甲子 迎接97民主年〉,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電子報:http://old.newtaiwanese.org.tw/enews/9612/index.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25日。
華爾街見聞,2014年8月25日,〈《經濟學人》:中國經濟2021年超越美國?〉,華爾街見聞: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454,檢索日期:2014年8月26日。
雅虎香港,2014年12月31日,〈普京新年賀詞形容克里米亞回歸成俄歷史里程碑〉,YAHOO! 新聞:https://hk.news.yahoo.com/普京新年賀詞形容克里米亞回歸成俄歷史里程碑-154200882.html,檢索日期:2015年1月3日。
新浪網,2014年8月26日,〈外媒稱中國2021年將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香港新浪網: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0826/-9-3344914/1.html,檢索日期:2014年8月27日。
新華網,2003年1月24日,〈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081.htm,檢索日期:2015年1月3日。
新華網,2004年8月8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鄧小平是20世紀最偉大人物之一〉,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8/08/content_1737252.htm,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0日。
新華網,2014年9月28日,〈中國首次發掘古“東夏國”遺存〉,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9/28/c_1112658182.htm,檢索日期:2014年9月28日。
經濟日報社論,2014年12月26日,〈2015:中國世紀元年?〉,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52258.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2月26日。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4年8月26日,〈中國GDP將超美言論又起 專家:中美差距大 謹防被捧殺〉,鉅亨網:http://news.cnyes.com/20140826/中國GDP將超美言論又起-專家-中美差距大-謹防被捧殺-121037307191710.shtml,檢索日期:2014年8月26日。
維基百科,〈改革開放〉,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改革开放,檢索日期:2014年8月26日。
維基百科,〈馬關條約〉,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马关条约,檢索日期:2014年12月30日。
臧國華、鍾易廷,〈南海東海問題遭批 陸駐美大使嗆美〉,中天電視影音新聞網站:http://www.ctitv.com.tw/news_video_c15v160763.html,檢索日期:2014年9月11日。
獨立媒體twimi,2012年5月24日,〈林成蔚教授淺談中國與北韓的關係〉,獨立媒體twimi:http://liruhome.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7561.html,檢索日期:2014年12月12日。
賴錦宏,2014年12月7日,〈共軍退役上將:必要時依法武力對台〉,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114519.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2月7日。
聯合財經網,2014年12月30日,〈英大使:中英關係邁入黃金時代〉,聯合財經網:http://money.udn.com/storypage.php?sub_id=5641&art_id=612373,檢索日期:2015年1月3日。
聯合報社論,2015年1月3日,〈與俄羅斯「新冷戰」未必是西方之福〉,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165813.shtml,檢索日期:2015年1月3日。
聯合新聞網,2014年10月7日,〈北韓巡邏艇越界 南北韓短暫交火〉,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983199.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0月7日。
聯合新聞網,2014年12月19日,〈解讀習時代 美前駐中大使憂兩岸〉,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解讀習時代 美前駐中大使憂兩岸-9140630.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2月19日。
聯合新聞網,2014年12月20日,〈南韓憲法法院 解散親北韓小黨〉,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WORLD/WOR3/9141323.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2月20日。
羅印沖,2014年12月30日,〈張志軍:對台政策 將更具針對性〉,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30001982-260301,檢索日期:2014年12月30日。
蘋果日報電子報,2014年6月6日,〈北韓反面:中國是惡鄰〉,蘋果日報電子報: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606/18746886,檢索日期:2015年6月27日。

(七)、書籍中的前言或是序言
王緝思,2007,《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譯序,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丘宏達,1979,《中美關係問題論集》序,丘宏達編,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朱雲漢,2008,〈迎接不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載於《亞半球大國崛起:亞洲強權再起的衝擊與挑戰》推薦序,台北市:天下雜誌公司出版。
吳玉山,2006,《中國外交史:本質與事件、衝擊與回應》推薦序,台北市:三民書局。
宋楚瑜,1998,《學術論文規範》自序,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周洵、高春明,1987,《中國服飾五千年》前言,台北市:邯鄲出版社。
周聲夏,1983,《中國古戰史研究》自序,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
季辛吉,1984,《核子武器與外交政策》作者序言,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林中斌,1999,《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自序,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林文程,2006,《憲政改革與國家發展:2005年台灣憲改經驗》序,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出版。
郝平,2003,《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序言一,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亞洲衝突:南北韓、台海、印巴》出版序,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
張存武、葉泉宏,2000,《清入關前與朝鮮往來國書彙編(1619-1643)》內容簡介,張存武、葉泉宏編,台北縣:國史館。
張克輝,2009,《啊!謝雪紅》自序,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華基金會出版。
戚嘉林,2009,《中國崛起與台灣》自序,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傅崐成,2007,《中國與東北亞海疆糾紛》代序,台北市:問津堂書局出版。
黃嘉謨,1982,《甲午戰前之台灣煤務》緒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同舜,2007,《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劉序,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潘忠岐,2004,《美國時代的終結》譯序,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英文,1983,《帝國主義》譯序,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閻純德,2009,《朝鮮半島漢學史》序二,北京市:學苑出版社出版。

(八)、政府文件
丁明,2011年8月31日,〈抗美援朝與中國外交及大國地位的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http://www.hprc.org.cn/wxzl/wxxgwd/201108/t20110831_155196.html,檢索日期:2014年6月15日。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參見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5.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2年7月20日,〈新時期中國外交全局中的中美關係:兼論中美共建新型大國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gzdt/2012-07/20/content_2188323.htm,檢索日期:2015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防擴散安全倡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hn//pds/wjb/zzjg/jks/zclc/fkswtjks/t410693.htm,檢索日期:2014年6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1年5月,〈中國同朝鮮的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yz_603918/1206_604114/sbgx_604118/,檢索日期:2015年6月2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4年4月,〈朝鮮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yz_603918/1206_604114/1206x0_604116/,檢索日期:2015年6月2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4年6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166413.shtml,檢索日期:2014年6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歷史沿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網站:http://www.seac.gov.cn/col/col2/index.html,檢索日期:2014年6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2014年12月11日,〈法媒關注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1412/20141200828701.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2月12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1958,中外條約輯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中華民國外交部,2012年8月20日,〈中日馬關條約〉,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cp.aspx?n=B73275F3D7E4D908&s=E2181666F21EDF35,檢索日期:2015年1月3日。
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1999,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縣:法務部調查局共產問題研究中心出版。
央視網,2014年11月16日,〈讓憲法真正成為“根本大法”〉,央視網視頻網站:http://news.cntv.cn/2014/11/16/VIDE1416137216216472.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6日。
央視網,2014年9月29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央視網視頻網站:http://news.cntv.cn/2014/09/29/VIDE1411989477017294.shtml,檢索日期:2014年9月29日。
央視網,2015年1月2日,〈習主席的新年賀詞:像家人陪你一起歡笑和悲傷〉,央視網新聞:http://news.cntv.cn/2015/01/02/ARTI1420176733401355.shtml,檢索日期:2015年1月2日。
林文程,2009年2月6日,〈中國的熊貓外交〉,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052716232420.pdf,檢索日期:2014年9月8日。
林秋山、林先渝、李相祚,1991,北韓統一政策之形成及其可行性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胡錦濤,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國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網站: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5-05/08/content_341734.htm,檢索日期:2014年12月9日。
唐屹,1997,中華民國國界資料彙編:界約彙編,台北市:中華民國內政部出版。
馬英九,2014年10月10日,〈馬英九總統國慶談話:以民主為傲,以台灣為榮〉,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3&itemid=33379&view=home,檢索日期:2014年10月10日。
國史館,2001,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中國代表權),台北縣:國史館出版。
陳水扁,2005年6月10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前言〉,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65,檢索日期:2014年12月9日。
新華網,200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檢索日期:2015年6月30日。
新華網,2007年10月24日,〈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10.htm,檢索日期:2015年6月30日。
新華網,2014年6月19日,〈李克強訪問英國 多場演講妙語連珠展示中國形象〉,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6/19/c_1111228441.htm,檢索日期:2014年6月19日。
新華網,2014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的演講〉,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7/17/c_1111665403.htm,檢索日期:2014年7月17日。
新華網,2014年8月20日,〈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20/c_1112160001_3.htm,檢索日期:2014年10月18日。
新華網,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檢索日期:2014年9月24日。
楊紹震,1986,〈庚子年中俄在東三省之衝突及其結果〉,載於《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五編清季對外交涉(二)俄、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趙中孚,1978,我國東北海疆研究,台北市: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
趙成竹,1999,俄羅斯民族國家建構中蒙古金帳汗國的影響,台北市:蒙藏委員會。
錢其琛,2002,〈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載於《世界政要和名人談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編,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聯合國1950年大會第五屆全體會議通過的決議,195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干涉朝鮮事〉,聯合國網站:http://dacces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058/60/IMG/NR005860.pdf?OpenElement,檢索日期:2014年10月20日。
聯合國1950年安理會通過的決議,1950年9月29日,〈台灣(福摩薩)遭受武裝侵犯之控訴〉,聯合國網站: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S/RES/87(1950),檢索日期:2014年10月7日。
聯合國大會第二十七屆第2078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決議,1972年11月2日,〈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的執行〉,聯合國網站:http://dacces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267/91/IMG/NR026791.pdf?OpenElement,檢索日期:2014年9月25日。
聯合國大會第四十六屆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決議,1991年9月17日,〈接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為聯合國會員國〉,聯合國網站:http://dacces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578/67/IMG/NR057867.pdf?OpenElement,檢索日期:2014年7月11日。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表決制度和記錄:否決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網站:http://www.un.org/zh/sc/meetings/voting.shtml,檢索日期:2014年6月19日。
聯合國憲章,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第七章:對於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之應付辦法〉,聯合國網站:http://www.un.org/zh/documents/charter/chapter7.shtml,檢索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嚴錦,1986,〈光緒初期中韓邊務交涉〉,載於《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五編清季對外交涉(二)俄、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九)、使用國內外資料庫蒐集的資料或是國科會專題計畫資料
曾怡仁(主持人),2011,《八○年代以來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對全球化之回應(III)》,計畫編號:NSC99-2410-H-110-010,台北市:行政院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十)、雜誌
希爾(Kathrin Hille),2012,〈克里米亞之爭 喚醒沉睡的俄帝情結〉,《財訊雙週刊》,447: 196-198。
薩克斯(Jeffrey Sachs),2014,〈中國崛起比美國獨大更有益世界〉,《商業周刊》,1413: 24-26。

(十一)、影音資料
中國網路電視台,〈大秦帝國之縱橫第24集〉,央視網視頻網站:http://tv.cntv.cn/video/VSET100171837511/825c0d7dacc344adb8dff020c21cf547,檢索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中國網路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