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09104-14383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09104-143831
論文名稱
Title
我國實施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 — 從經濟面向分析探討
Our country implements the research of mercenary system feasibility - Face and analyze the discussion from econom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0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6-09
關鍵字
Keywords
兵役制度、兵力規模、徵兵制、募兵制
mercenary system, scale of troops., System of military service, seeking military syste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7 次,被下載 700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007 times.
中文摘要
我國行之數十年的兵役制度,一向少人聞問,卻在今(93)年總統大選的壓力之下,成了在野聯盟候選人爭奪選票的撒手鐗。我們不認為如此重大而複雜的問題應該成為選戰的籌碼,更不贊同將問題過度簡單化以爭取選民快速的認同或反對。但是這一個過去數十年被認為理所當然,甚至神聖不可侵犯的制度既然已經端上檯面,卻正是一個最佳機會全面向地對其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依本研究募兵成本試算分析,我國兵力精簡到34、30萬人時,由徵兵制改為募兵制,依每人每月的薪給3萬元計算,每年軍費增加476.1億及233.7億元;而當兵力縮減至理論上合理的兵力規模23萬時,則軍費將較92年減少166.7億,惟以上評估均未考量將來調薪幅度,故所評估的軍費應較實際為低。另依問卷調查得知,國人對募兵制的支持度達有效樣本數的60.5%,可見實施募兵制是大多數國人之期望。在當兵意願方面,雖然「會考慮」佔有效樣本數的74.6%,但卻反映出適役年齡層之年青人意願低落,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前途及束縛過多。國防部自民國92年起,以三年為期程,先行試辦招募志願役期士兵,初期需求員額為647員,經過三次招募只獲得46%員額,即349人。 因此,從我國首次實施的募兵實驗來看,我國要實施募兵制的確還有困難存在。
任何國防建軍計畫均重視「兵源的穩定性」,因為訓練一位成熟的戰士是不容易的,而募兵的好處則在於投身軍旅的青年都是主動、志願的,在服從性與忍受艱苦訓練的耐受力上,均較能承受各項嚴格訓練的要求,在講求絕對服從性的部隊而言,募兵的確是易帶且有高昂戰力的兵源。對個人行動的限制本就是軍隊的特性,這是無法改變的,但如何幫助志願役士兵進行工作或退休後之生涯規劃,使軍隊成為有誘因、有前景的行業。因此,如果能對志願士兵有妥善的生涯規劃及每月薪資提高至四萬元以上,由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募兵制將來勢必大有可為。
Abstract
The system of military service in competent decades of our country, always little people smell ,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annual general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today (93 ), have become the alliance candidate out of office and fought for the letting go of the ballot? . We do not think that so great and complicated a problem should become chips of the election war , do not agree in making the question excessively simple even more. But this piece think naturally decades in the past, even sacred and inviolable system serve the mesa, exactly one best chance overall to deep discussion and analyze their.
The cost tries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enlisting persons for service in the armed forces, sought the military system and changed into a mercenary system, calculate for NT$30,000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nthly firewood of each person while simplifying to 340,000-300,000 people in troops of our country, the annual military spending increases by NT$47,610 million and NT$23,370 million; And by 230,000 of rational scale of troops, then the military spending will be reduced by 16,670 million compared with 2003, only the above is assessed and will not have considered and adjusted the range of the firewood in the future , so the military spending assessed should be low than reality. Another learn in accordance wit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 compatriots reach 60.5% that the effective sample counted to support degree of the mercenary system, it is obvious that it is the expectations of most compatriots to implement the mercenary system. In the will of joining the army , though will consider that will occupy 74.6% that the result sample will be counted , the will is low to reflect the young man of the right battle age level, the main reason has no future and fetters too much.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since the 92n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with one year Cheng by a definite date , is it recruit wish battle a soldier to run as an experiment in advance, the demand personnel is 647 person in initial stage , recruit through three times and only get 46% of the personnel’s , namely 349 people. So, according to experiment of enlisting persons for service in the armed forces that our country implements for the first time, our country will implement the mercenary system and really exist difficultly.
Any national defense builds up the Army and plans to pay attention to ' the stability of the manpower resource ' , because train a ripe soldier it is difficult, all taking the initiative , the wish that the advantage of enlisting persons for service in the armed forces lies in joining in the youth of the troops, the obeying can relatively bear every request trained strictly with the tolerance standing being trained hard, but the speech of stressing and obeying definitely army, it is really the easy taking and manpower resource with high fighting capacity to enlist persons for service in the armed forces. Restriction on the thing that individual took action copy characteristic of army, this be can't changed, but how to help the battle soldier of the wish to carry on the work or the career after retiring to plan, make the army become inducements , promising trade. So if can to volunteer soldier have appropriate career plan and every monthly pay money raise to more than NT$40,000, shown that the mercenary system of our country certainly will have bright prospects in the future by the statistical data.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V
圖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三節 研究方法……………………………………………………2
第四節 研究假設與限制……………………………………………4
第五節 文獻回顧……………………………………………………4
第二章 兵役制度之比較分析………………………………………11
第一節 國外兵役制度的特性………………………………………11
第二節 兵役制度之比較分析………………………………………23
第三節 國外兵役制度的發展趨勢…………………………………30
第三章 我國兵役制度之現況分析…………………………………36
第一節 兵役制度現存之問題………………………………………36
第二節 徵兵制與募兵制爭論的觀點………………………………38
第三節 實施募兵制之考慮因素……………………………………50
第四節 我國國防預算之研析………………………………………54
第四章 徵兵制與募兵制之經濟分析………………………………58
第一節 兵役制度供需均衡模式分析………………………………58
第二節 募兵成本試算分析…………………………………………62
第三節 徵兵成本分析………………………………………………68
第四節 小結…………………………………………………………72
第五章 我國實施募兵制問卷調查分析……………………………74
第一節 調查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74
第二節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76
第三節 小結…………………………………………………………9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5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建議…………………………………………………………98
參考文獻………………………………………………………………102
附錄……………………………………………………………………10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立法院(民87)。立法院公報第76卷第43期(院會紀錄)。頁227。台北市:作者。
立法院(民86)。立法院公報第76卷第56期(院會紀錄)。頁83。台北市:作者
立法院(民86)。立法院第三屆立法委員第三會期國防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86卷第16期(委員會紀錄),頁141~144。台北市:作者
台灣研究基金會國防研究小組(民78)。國防白皮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
余文琦、林志松、黃雅詩、劉奇豪、蘇紫雲(民92年3月)。台灣兵力規模研究報告。民進黨政策委員會政策研究報告。民92年10月22日取自http://capricorn.cm.nctu.edu.tw/ams/民進黨台灣兵力規模研究報告.pdf。
呂昭隆(民88年3月28日)。唐飛:募兵制可行 但需時間。中國時報。第2版
呂昭隆(民88年4月11日)。考量兵源 軍方反對全面募兵。中國時報。第2版
李銘堯(民89年8月1日)。國軍未來將朝向長役期、高素質的方向發展。網路家庭。民92年10月22日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 /ttimes/politics/20000801/index-20000801173004677255.html
沈有忠(民93年2月)。兵役制度中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研究。國防雜誌,19-2,68-76。桃園:國防大學。
吳學明(民89)。金廣福墾隘研究(上、下)。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汪增智(民83)。我國未來仍繼續實施徵兵制與志願兵並行制度──不宜改採單一募兵制之理由。役政特刊,4,37-47。
林吉郎(民91年1月23日)。我國軍事改革與兵役制度發展的戰略思考。朝向募兵制的可行性研討會論文。民92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tranps2000/book007/lin.doc
林吉郎、林慧文、吳周榮(民90年9月)。我國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43-63。
岳浩天(民88)。徵兵制、募兵制,不如減編制。財訓,5月,134-137。
邱皓政(民8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帥化民(民90年7月8日)。檢視國家兵役制度發展方向。中央日報,第11版。
施正鋒(民91)。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當代政治分析,241-48。台北:前衛。
美軍民事作戰準則(國防部譯)(民85)。台北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美軍力稱霸天下,就怕志得意滿(朱邦賢譯)(民90)。台北市:聯合報。
韋端(民92年5月)。中山大學公共財政課程講義—公共財務學,第17章國防支出。未出版。
孫克難(民81年7月)。徵兵制與募兵制之經濟分析—台灣地區的應用。經濟前瞻,27, 123-126。
倪岱峰(民86)。我國採行募兵制度的歷史教訓。役政特刊,7,47-62。
高秀梅(民89年6),我國採行募兵制度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新民、戴政龍(民90年3月3)。改革後備武力體制,刻不容緩。中國時報,第15版。
陳瑞祥(民92年6月15日)。外國兵役制度的發展趨勢。戰略家網站。民92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laocanmou.com/dabase/show.asp?id=1269
黃富三(民76)。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臣。台北:自立晚報。
張紹勳(民83)。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上、下)。台北:松崗
溫源興(民86年9月26日)。從兵役文提論國人的戰略認知,發表於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政治作戰學校教學部政治研究所主辦「國軍86年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台北。
溫源興(民85):革新兵役制度的考量因素。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133期,10-11。
楊慶永(民90年6月),從財務資源觀點探討國軍擴大募兵可行性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劉立倫(民91年1月13日)。90年度國防預算的討論與分析,民92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symposium /2000-09/TP0009002.htm。
潘大和(民87)。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台灣開拓史上的功臣。台北:南天。
潘英(民85)。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
鄭曉時(民88年4月17日)。何不考慮採行全自願役?。中國時報,第15版。
歐聖榮(民85)。多變量分析。中興大學園藝系迼園組。
歐貝泰(民90)。動員與徵兵。全球防衛雜誌──軍事家,198,84-89。
歐溪生(民90年5月3日)。傾聽不想幹軍人的聲音。中國時報,第15版。
譚傳毅(民87)。徵兵與募兵混合制與我國之國防思想,役男、征屬與部隊三合力共創新猷學術論文集,台北市: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48-89;
譚傳毅(民87),戰爭與國防,台北市:時英出版社,477-521。
譚傳毅(民87)。我國現行兵役制度對國防思想之影響。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2,109-139。
譚傳毅(民88)。從兵役制度看軍隊國家化的問題。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3,135~174。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顧傳型(民77)。兵役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三民書局。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