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0105-14541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0105-145419
論文名稱
Title
說唱的嘉年華會-說唱表演融入低年級語文領域之行動研究
Talking Carnival –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corporating ‘Talking Performance’ into Lower-Grade Learners’ Language Field.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0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6-0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6-10
關鍵字
Keywords
行動研究、聆聽教學、課程實施、說話教學
Action Research,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Listening Teaching, Speaking Teach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4 次,被下載 539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96 times.
中文摘要
研究者在聆聽課程、文本與教師的聲音之後,發現國小國語文領域普遍忽視「聆聽與說話」教學,且相關研究亦屈指可數,所以,選擇任教之二年級學生為共同研究之對象,以自編教材「說唱的嘉年華會」為例,進行共二十一節之「聆聽與說唱課程」,透過行動研究之方式,積極探討以下三個向度,此三面向的探究即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
一、探討「聆聽與說唱課程」教學設計之相關要素。
二、了解「聆聽與說唱課程」課程實施與省思修正的歷程。
三、評估「聆聽與說唱課程」之學習成效與限制。

研究歷程則詳述研究者在「敲門篇」、「開門篇」和「入門篇」三個學習方案之教學設計、課程實施與省思修正的軌跡,並透過觀察紀錄、省思日記、學生剪貼作業、學生心情日記以及家長與學生之問卷調查等質性資料,加以詮釋分析、歸納總結。研究結果發現:
一、在教學設計部分:
(一)課程設計採Glatthorn(1987)的自然法模式,以建構優質說唱學習經驗為主,同步進行目標、活動、教材之選擇。
(二)需針對聆聽與說話教學進行目標管理與分析,符應課程垂直組織之原則。
(三)設計伊始,可由模仿入手,再加以修正,逐步建構屬於自己的風格。
(四)低年級聆聽與說唱課程設計,採遊戲式活動,以符合學生身心發展。
二、在課程實施部分:
(一)檢視教師觀點: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師生關係、隨機教學的效能有時大於既定方案、讓學生試誤之後再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多採互動式問答法與小小的激勵大大的動力等五種教學策略,能增進「聆聽與說唱」教學效能。
(二)轉譯學生觀點:主動出擊的學習、遊戲教學的功能、合作學習的提升、鷹架作用的產生與多元智能的展現等,都是「聆聽與說唱」課程之附加學習。
三、在學習成效與限制部分:
(一)實施「說唱的嘉年華會」之創新課程,確能建構學生聆聽之專注力、記憶力、模仿力、持續力、靈敏度和理解力。
(二)實施「說唱的嘉年華會」之創新課程,確能提升學生說話能力的流暢力與穩健的台風。
(三)囿於說唱課程素材與活動設計之限制,在「說話的應對與表達能力」方面成長有限。

此外,全文採敘事法書寫,以208說唱團成立始末為主軸,從「蓄勢」、「對話」、「亮相」、「粉墨」、「研討會」到「傳承」,希冀以創新的書寫方式,為本研究注入新生命。

關鍵字:說話教學、聆聽教學、課程實施、行動研究
Abstract
After the researcher listened to the voices of curriculum, texts and teachers, who found that language fields of mandarin in primary school was generally ignored the teaching of 'listen and speak'. And also, very few relevant researches can be found. Therefore, second grade pupils of primary school,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 were selected as the collective subjects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Talking Carnival’ (the material complied by the researcher), to proceed with 21 sections of ‘Listen and Talking Courses’. Furthermore, via the mode of action research, to probe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directions and degree actively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1.To probe into the relevant and essential factors of ‘Listen and Talking Courses’ teaching design.
2.To interpret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reflective revision of ‘Listen and Taking Courses’.
3.To evaluate the study effect and restriction of ‘Listen to and Taking Courses’

Relating to three study programs- ‘Knock the Door’、‘Open the Door’ and ‘Enter the Door’, the researcher tracked and reflected on the teaching design、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revision was all explained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In addition, via all the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observational records、reflective journals、pupils’ scrapbooks、 pupils’ mood-diary、 parents/pupils investigated questionnaires and etc.) to interpret、analyze、conclude and summarize. And, the result of study is found as follows:
A: The part of teaching design:
1.Curriculum design adopted the naturalistic process. (Glatthorn, 1987). According to build up high-quality experiences of talking, synchronously, to proceed the choices of goal、activity and material.
2.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aching of listen and talking, to carry out goal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s vertical organization.
3.In the initial stage, it could be started by imitation. It could be revised, gradually; it can be built up to personal style.
4.The curriculum of ‘Listen and Talking’ for lower grade pupils can be designed as game activities, which can fit in with the pupils development of body and mind.
B: The part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1.Examine teachers’ viewpoints: to establish a new relationship (as teacher and also as a friend).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t random is greater than the existing plan. Had students to try making mistakes, then, to propose the possible solution. Five kinds of teaching concepts, such as interactive question-and-answer drill、little stimulation、great motivation and etc., was the way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Listen and Talking’.
2.Convey pupils’ viewpoints: the learning of initiative、the function of game-teaching, the promo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the production of scaffolding、the displa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re all additional learning of the curriculum of ‘Listen and Talking’
C: The part of the efficiency and restriction:
1.Implementing innovative curriculum of ‘Talking Carnival’, the ones that can really build and construct pupils’ concentration、memory、imitation、lasting、sensitivity、comprehension.
2.Implementing innovative curriculum of ‘Talking Carnival’ can really improve pupils’ speak ability and promote fluent speaking and steady demeanor.
3.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curriculum materials and activity design, there is limited space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speaking response and the power of expression’.

Besides, the full text adopted the narration and based on 208 talking groups’ establishment as a main body, to link from ‘initial’、‘conversation’、‘appearance’、 ‘performance’ 、‘seminar’ and ‘spread’. Due to this innovative way of writing, with any luck, it can offer a new life for this study.

Key Words: Speaking Teaching, Listening Teaching,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ction Researc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定場詩 1
第一章 蓄勢(緒論) 3
第一節 嗨!請聽「我」說 3
壹、課程在說話 4
貳、「文本」在說話 4
参、我(教師)在說話 6
肆、聚焦 6
第二節 論點: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術語:名詞釋義 8
壹、說唱表演 8
貳、行動研究 9
参、融入式課程 10
第四節 「使者」的書寫歷程 11
第二章 對話(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為「聽說教學」發聲 13
壹、聽說能力的課程定位 14
貳、學習者的語言發展 19
参、研究論文的探索分析 21
肆、研究者的變與不變 26
第二節 站在「課程實施」的天平上 27
壹、創新課程的實施邏輯 27
貳、應然V.S 實然 36
参、確立研究觀點 38
第三節 是「行動」?還是「研究」? 39
壹、共識:行動+研究 39
貳、歧點:行動?研究? 42
参、起點:玩真的! 45
第三章 亮相(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交會 47
壹、導演兼編劇 47
貳、場記與攝影 49
参、童星群 50
第二節 相約 52
第一場景:208教室 52
第二場景:視聽教室 54
第三節 洽談 55
壹、發出通告 55
貳、演出計畫 55
参、紀錄與分析 58
第四節 簽約 60
壹、訪談同意授權書 61
貳、讀者保證書 62
第四章 粉墨(研究歷程) 67
第一節 敲門篇 67
壹、跨越零與一的鴻溝 68
貳、師生共構新經驗 74
参、聆聽學生的聲音 85
第二節 開門篇 90
壹、新模式的出現 90
貳、師生心境共轉 91
参、微調與擴充 96
肆、第二次聆聽學生的聲音 97
第三節 入門篇 103
壹、不再是新課程 103
貳、在留白中發現驚喜 105
叄、發表時間與場地的折衝 109
肆、成果發表會 111
第五章 研討會(研究分析) 121
第一節 與設計者對話 122
壹、研討會會實錄 122
貳、發布新聞稿 139
第二節 與實施者對話 140
壹、研討會實錄 140
貳、發布新聞稿 157
第三節 與評量者對話 158
壹、研討會實錄 158
貳、發布新聞稿 171

第六章 傳承(結論與建議) 172
第一節 教學設計部分 172
第二節 課程實施部分 174
第三節 學習成效部份 177
回首 181

參考文獻 183
壹、中文部分 183
貳、英文部分 188

附錄 191
附錄一 「說唱的嘉年華會」教學設計 191
附錄二 「聆聽與說話教學」相關論文檢索結果一覽表 229
附錄三 莊老師的話:嗨!請聽我說 230
附錄四 教室觀察紀錄表 231
附錄五 學生作息時間表 232
附錄六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233
附錄七 學生問卷調查 234
附錄八 家長問卷調查 236
附錄九 國內碩博士論文「授權同意書」搜尋結果分析表 237
附錄十 訪談同意授權書 238
附錄十一 第一次聆聽評量結果分析 239
附錄十二 學習單評量範例 24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中文部分
小野(1996)。蛹之生。台北市:遠流。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p. 1-49)。高雄:麗文 。
王瑞賢(1996)。追求安靜的教師生活?-教師潛在教育學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卷4期。
王萬清(1997)。國語科教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萬清(1999):多元智能創造思考教學:國語篇。高雄:復文。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12:27-42。
成虹飛(2000)。行動研究的書寫與閱讀-困境與可能性(阿美與阿花的對話錄)。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三十三輯。93.11.10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35/a1.htm
余安邦(2002)。從「社區有教室」到「親子共學」。北縣教育(44期)。
吳佩舫(2004)。世界隨身聽-和馮翊剛,上台一鞠躬。聲活月刊(62),p.16。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咸蘭(1990)。從口語到讀寫:一個國小資源班語文活動的觀察報告。載於教育部(1990)。八十九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p.1777-1797)。新竹市:新竹師院。
吳敏而(1990)。國語拼音學習的基本能力。華文世界,56,p.15-22。
吳敏而(1998)。語文學習百分百。台北市,天衛文化出版公司。
呂明譯(1995)。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士•卡羅原著)。台北縣:國際少年村。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市:五南。
李連珠(2000)。全語言與幼稚園實施全語言之探討。載於於k-12語文教育與統整性課程國際學術研討會(p.142-157)。台東市:台東師範學院。
李連珠譯(1998)。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Goodman, K. 原著)。台北:信誼出版社。
李漢偉(1995)。國小語文科教學探索。高雄市:麗文。
李咏吟(1984)。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遠流。
沈文娟(2001)。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理解能力之表現情形及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沈添鉦、黃秀文(1997)。全語教學在小學實施的成效、困難與策略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
汪耀進、武佩榮譯(1994)。戀人絮語(羅藍•巴特原著)。台北市:桂冠。
周珮儀(2003)。課程統整。高雄市:復文。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8(1)p.133-151。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 原著)。台北市:遠流。
林文生(1990)。如何以行動研究來改變教師的課程地圖。教育資料與研究第35卷,p.25-30。
林佩蓉、蔡慧姿譯原著(2003)。統整式語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行動研究取向(Pappas, C. C., Kiefer, B. Z.& Levstik, L. S.)。台北市:心理。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p. 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建勳(2004)。中文表達藝術。2004.4.12取自http://home.kimo.com.tw/ljsh88/menu.html。
林茂賢(2000)。福爾摩沙之美—臺灣傳統戲劇風華。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南一書局(2003)。國語文領域第四冊教學指引。台南市:南一。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159-170)。台北市:巨流。
胡金枝(1993)。腦中畫畫法與說話教學。國教輔導(295),頁34-37。
香港教育統籌局(2004)。中國語文教育。93年5月23日取自http://cd.ed.gov.hk/chi/kla_c.asp?subject=chi_lang
香港教育統籌局小學校本課程推廣小組譯(2002)。以行求知,共享成果-小學校本課程協作行動研究座談會(Elliott, J. 演講稿)。93年5月23日取自http://cd.ed.gov.hk/sbp/content/AR/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99-120)。台北市:巨流。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 原著)。台北:遠流。
高敬文(民85)。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Joseph, A. M. 原著)。台北市:心理。
張善培(1998)。課程實施程度的測量。2004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fed.cuhk.edu.hk/~hkier/jecc/jecc9905/jecc990504.htm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2004年5月31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
曹亮吉(1983)。螺旋。科學月刊,第161期網路版。http://lib.swsh.tpc.edu.tw/science/content/1983/00050161/0005.htm
梁雲霞(2002)。用紮實漸進的方法,調製兒童的研究報告。載於林心茹譯(2002)。協助學生做最棒的報告(Lasse, L. & Clemmons, J. 原著)。台北市:心理。
梁靜如(2000)。相聲與國語文教學的結合。2001年5月31日取自http://netcity2.web.hinet.net/UserData/xiang99/juv-1.htm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p.31-91。台北市:三民。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落實多元智慧的教學評量(Lazear, D. 原著)。台北:遠流。
陳月紅(1996)。語感、語料與語文教學。中國語文通訊40期,p. 17-26。
陳弘昌(1991)。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陳正治(1984)。中國兒歌研究。台北市:啟元。
陳正治(1996)。國小語文教學論集。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伯璋(1987)。教育研究法的新取向。台北市:南宏圖書。
陳貞妃(2003)。全語言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說話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淑琴(1998)。全語言自然學習教室模式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台灣省教育廳國民教育輔導年幼兒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單文經(2002)。固本然後創新:論教學的基本原則。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p. 265-280)。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單文經譯(2003)。課程統整的十種方法(Fogarty, R. 原著)。台北市:學富文化。
曾進興、宋在欣、洪惠娟、黃絹文(1999)。普通班與啟智班語文教室的言談分析。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刊:迎千禧談特教,p.629-944。
馮翊綱(2000)。相聲世界走透透。台北:幼獅出版社。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與實務。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炳煌(1984)。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黃炳煌(2004)。教育小語。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炳煌譯原著(1981)。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Tyler, R.W., 1949)。臺北市:桂冠。
黃淑雲(2002)。訪問教學活動在九年一貫課程應用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瑞枝(2001)。說話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1994)。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市:五南。
黃繼仁(1997)。美國小學全語言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Fraenkel, J. R. & Noman, E. W.原著)。台北市:心理。
楊惠元(1996)。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楊舒婷(2002)。語言發展與輔導。載於李儀賢、李翰林、黃志祥、楊舒婷、高慧芬、毛萬儀、魏渭堂(2002)。兒童發展理論與實務,p.4-1~4-31。台北市:永大書局。
雷橋雲(1989)。中國兒童文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靳玉東(2002)。論基礎教育課程發展的新理念。2004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edu.cn/20020516/3026098_3.shtml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p.197-318。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力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4)。注音聽寫活動。93.2.28取自:http://www.naer.edu.tw/4/index.htm。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121-139)。台北市:巨流。
劉唯玉(1999)。一位實習老師對學生與學生管教觀點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7卷1期。
歐用生(1994)。提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習資訊,2,p.1-6。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教育部指導。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論文集(p.1~16)。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辦。1999年5月19日至23日。
潘慶輝(1995):永遠的老師。台北:頂淵事業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潘麗芬譯(2004)。勞伯.歐本海默:原子彈的創造(Rummel, J.原著)。台北市:幼獅文化。
蔡敏玲(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的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與想像(p.133-260)。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
蔡清田(2000)。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p.307-333)。高雄:麗文。
蔡清田、黃光雄(1996)。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際。台北 :五南。
蔡惠如(1999)。學習外一章:運用兒童讀物實施全語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一個課輔班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鄭文玄(2001)。語文教師的基本能力結構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鍾宜玲(2004)。邊走邊談-行動研究對話與分享。載於思摩特主編:教育社群實務研究暨思摩特2004網友大會紀念專輯,p.101-109。
顧大我(1989)。現行國語課程目標剖析。載於台灣省國教研習會(1989),七十八年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專輯。
龔淑芬(1999)。國民小學「聆聽教學」的探討。載自教育部(1999)。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332-349)。新竹市:新竹師院語教系。
龔淑芬(2003)。國民小學聆聽教學教材分析及教學方法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Atweh, B., Kemmis, S. & Weeks, P. (Eds.), (1998) Action research in practice. New York: Routledge.
Ben-Peretzu, M. (1990) The teacher-curriculum encounter: Freeing teachers from the tyranny of texts. New York: doubleday.
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Cave, R. G. (1971) The spiral curriculum :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Wardlock Education.
Connelly, F. M. & Ben-Preretz, M. (1980) Teacher's roles in the using and doing of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2(2), 95-103.
Corno, L. & Rohrkemper, M. (1985)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learn in the classroom. In Ames, C. & Ames, R. (Eds.),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l(2), 53-99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03).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Thousand Oaks: Sage.
Elliot, J. (1997).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c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Hollingsworth, S. (Ed.),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 casebook for eductional reform, 17-28. London: Falmer.
Fullan, M. (1988) Research into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Glatter, R. et al. Understanding school management.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Glatthorn, A. A. (1987) Processes for developing new courses and units. Curriculum leadership. U.S.A: Harper Collin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New York: Harper & Row.
Harter, S. (1981) A model of mastery motivation in childr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evelopmental change. In Collins, W.A. (Ed.), Asp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The 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1(114), .215-255. Hillsdale, NJ: Erlbaum.
Holt, M. (1980). School and curriculum change. London: McGraw Hill.
Laurel, R. (2003) Writing-A method of inquiry.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2003)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Thousand Oaks: Sage.
Mills, G. E. (2000)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M. (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Ryan, R. M., Connell, J. P. & Deci, E. L. (1985) 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in education. In Ames, C. & Ames, R. (Eds.),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 l(2), 13-5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nyder, J., Bolin, F. & Zumwalt, K. (1992)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Jackson, P. W.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402-435. New York: Macmillan.
Stake, R. E. (2000) Case studies.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enhouse, L. (1981) What counts as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29(2), 109-110.
Vygotsky, L.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lf, R. M. (1990)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competency assessment and program review. New York : Praeger.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