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1113-15202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1113-152026
論文名稱
Title
動員年輕人投票的策略分析:以屏東市選區為例
Strategic Analysis of How to Mobilize the Youth to Vote: A Study of Pingtung C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6-0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7-15
關鍵字
Keywords
政黨傾向、文宣、人際關係、社群網絡、投票、動員、策略
tendency of political party, voting, strategy, mobilization, propaganda, relationship, social commun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3 次,被下載 88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86 times.
中文摘要
在台灣年輕人的投票率低迷,因此本文探討能動員年輕人投票的策略,研究何種策略能有效提高年輕人之投票意願,是本研究的核心要點。本文提出之策略有四項:1. 政黨傾向、2. 社群網絡、3. 人際關係與家族親情、4. 負面文宣與澄清聲明,每項策略均對應相關文獻作基礎。根據這四項策略,精心設計類實驗之問卷內容,其是以模擬選舉之場景與氣氛呈現,其中的虛擬候選人之設定均是參照真實的政治人物而來,而類實驗之問卷問題是依據我們專業的網頁創意而設計出。將類實驗之問卷以電子郵件之方式寄至年齡20至45歲的受測者,為了獲取真實且有意義之實驗數據,受測者均被要求想像其填寫此問卷時身處投票前兩天之場景與氣氛。藉由網路連結,受測者可將問卷答案快速地回覆回來,因此受測者之作答數據可被快速整理與分析,進而推論策略之功效。本類實驗共發出623份email,換言之受測者為623位,受測時間自民國102年4月26日起至5月9日止,共計回收有效樣本149份。研究結果發現38歲以上中年族群對政黨傾向和人際關係與家族親情較有顯著影響,但對年輕人無顯著影響。年輕族群深受社群網絡和負面文宣與澄清聲明之影響,故此社群網絡似乎成為鼓勵年輕族群前往投票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In Taiwan, the voting rate of the young is low.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trategies concerning how to mobilize the youth to vote. In a word, the cor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voting tendency of the youth by application of the strategies. The proposed four strategies are 1. tendency of political party, 2. social community, 3.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affection, and 4. negative propaganda and clarification. Each strategy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literary re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ies, we delicately designed an experimental questionnaire relating to a virtual election. The virtual candidates i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real political men. The question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our professional website design originality. By use of their emails, we sent the questionnaire to respondents who were expected to be 20~45 years old. In order to gain the real and meaningful data, our respondents were asked to imagine that they replied to this examination on the penultimate day of the real election. In addition, directly using the web linkage to our site, our respondents could promptly answered to us after they received the questionnaire. Therefore, we could collect and analyse the data from the respondents soon and then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the strategie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623 respondents by email. The measuring time was from April 26th to May 9th, 2013. There were 149 effective samples retrieved through the web linkage to our s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ddle-aged group (38 to 42 years old)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endency of political party and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affection. In contrary, the young-aged group (20 to 37 years old) were less influenced by these two strategies. Social community and negative propaganda and clarification had great effects on the young-aged group. Therefore, social community seems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moblizing the young to vot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致謝詞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議題)與目的6
第三節 研究方法6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政黨傾向與年輕人的投票行為 13
第二節 社群網絡動員與年輕人的投票行為 22
第三節 人際關係、家族親情與年輕人的投票行為27
第四節 候選人對負面文宣與形象修護效果影響之探討31
第五節 賄選與年輕人的投票行為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2
第一節 研究流程 42
第二節 類實驗策略陳述 44
第三節 受測者選定方式 56
第四節 受測結果分析方式57
第四章 研究發現 58
第一節 受測者背景分析 58
第二節 年輕族群之策略類實驗分析 61
第三節 年輕族群與中年族群之分析比較 64
第四節 四項策略類 實驗綜合結果 68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71
第一節 結論71
第二節 討論 7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76
參考文獻 78
附錄一:前置訪談內容(零碎思想) 84
附錄二:網路Facebook前置訪問內容(零碎思想) 86
附錄三:「動員年輕人投票的策略分析:以屏東市選區為例」之網路問卷8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王宏忠,2006,〈我國選民配票行為之研究:以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東亞研究》,37(2)。
王業立,2006,《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
王鼎銘,2003,〈政策認同下的投票效用與選擇:空間投票理論在不同選舉制度間的比較〉,《選舉研究》,10(1):171 -206 。
王鼎銘,2008,〈修憲議題與政黨偏好的交織:任務型國大選舉比例代表制的投票分析〉,《臺灣政治 學刊》,12(2)213 -250。
包正豪,2009,〈政黨認同者等於政黨鐵票?2000-2008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抉擇之跨時性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0):67 -89。
江幸蓁,2005,〈虛擬社群認知、持續使用、實體接觸意願之研究〉,開南管理學院資訊及電子商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
何金銘,1995,〈賄選現象與賄選效果:高雄市第二屆立委的個案分析〉,《政
治科學論叢》,84(6)109-144。
吳重禮,2008,〈政黨偏好、制衡認知與分裂投票-2006年北高市長暨議員選
舉的實證分析〉,《臺灣民主季刊》,5(2):27 -58。
吳重禮,許文賓,〈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政治科學論叢》,92(18)101-140。
吳親恩,林奕孜,2012,〈經濟投票與總統選舉:效度與內生問題的分析〉,《臺灣政治學刊》,16(2):175 -232。
李廣均,2010,〈文化團體vs.政治社群試論當代台灣的兩種族群政治觀點〉,《臺灣社會研究》(77):177 -211 。
汪亦翔,1999,〈擬社群社團版主特質對內容吸引力的影響~以CityFamily網路同學會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旻億,2006,〈基於社群網路的新型網路電視(NuTV)之實作〉,國立中正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瑋珠,蔡佐泓,2010,〈從成案到投票一2008年討黨產與入聯公投的公投意向與參與行為〉,《是灣民主季刊)。7(3):45-85。
林水波,2009,〈議事多數決的隱憂〉,《政策研究學報》,(9):1 -20。
胡太山,賈秉靜,解鴻年,賴玫樺,2008,〈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社群網絡於創新環境中之角色扮演—以新竹地區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民國 97年)》,9(2):77-100。
范惟翔,蔡明純,羅聖宗,2008,〈選舉行銷策略之前因與對選民投票行為影響之研究—以2006 年高雄市市長選舉為例行銷評論〉,《2008 年秋季(3):409-440。
徐意鈞,2005,〈影響知識社群中知識買賣雙方互動意願因素之研究─以Yahoo!奇摩知識+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張元力 ,2004,〈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 -- 以BBS社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傳賢 ,2012,〈政黨認同、負面資訊的競爭與選民投票抉擇:2010年五都選舉的實證研究〉,《選舉研究》,19(1):37 -70。
張傳賢,黃紀,2011,〈政黨競爭與台灣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間的聯結〉,《臺灣政治學刊》,15(1):3 -71。
梁永昌,2003,〈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交流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盛杏湲,2001,〈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一九九○年代的分析〉,《選舉研究)》,9(1):41 -80 。
盛杏湲,201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穩定與變遷:定群追蹤資料的應用〉,《選舉研究》,17(2):1 -33。
莊天憐,2001,〈我國“獨立選民”的發展與變遷(1989~1999)〉,《選舉研究》,8 (1):71 -115。
許秀雲,2008,〈大專生參與社群服務活動對復原力的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許能通,2003,〈:志願服務志工在公職選舉的策略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文俊,2000,〈政治孟德爾定律;家庭與國小學童的政治學習〉,《台灣政治學會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陳文俊,2000,〈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叢書》。
陳文俊,2003,〈藍與綠—台灣選民的政治意識型態初探〉,《選舉研究》,10(1)41 -80 。
陳文學,羅清俊,2012,〈影響臺灣民眾重分配政策偏好的因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4(3):367 -397。
陳立業,2003,〈考慮政黨支持者之政治模型:正面及負面競選〉, 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宜琴,2008,〈性別意識、女權意識與台灣社會女性政黨支持之研究〉,國立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怡光,1999,〈當福利遇上權利─與效益和社群思想的對話〉,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學位論文 。
陳陸輝,200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7(2):109 -141。
陳陸輝,連偉廷,2008,〈知性、黨性與資訊-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分析〉,《 灣民主季刊》,5(3):121 -156。
曾渼津,2008,〈以「雙」之名:一個雙性戀社群的興起與運作〉,高雄師範大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游清鑫,2002,〈台灣民眾的政黨偏好:方向與強度的探討〉,《中國地方自治》, 55(10):4 -20。
游清鑫,2002,〈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選舉研究》,9(2):85 -115。
黃信達,2004,〈世局變動中的台灣大學生政黨認同與政治信任感〉,《中國地方自治》, 57(1):5 -35。
黃信豪,2005,〈台灣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與變遷:政黨輪替前後的分析〉《選舉研究》,12(2):111 -147。
黃紀,吳重禮,2000,〈台灣地區縣市層級「分立政府」影響之初〉,《臺灣政治學》,(4):105 -147 。
黃晟志 ,2007,〈在社交網路服務平台上利用朋友關係增進社群搜尋的效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國敏,2008,〈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之探討:苗栗縣政府九十六年個案研究〉,《中華行政學報》(5):79 -104。
黃囇莉,2007,〈M型政黨vs.鐘型意識-台灣國族認同之意識型態及其心理基礎〉,《中華心理學刊》,49(4):451 -470 。
楊婉瑩,劉嘉薇,2006,〈探索性別差距的不同型態-以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爲例〉,《東吳政治學報》,(23):115 -156。
楊聖慧,2000,〈以體驗行銷之觀點探討網站之虛擬社群經營模式〉,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
葉芷嫻,2005,〈新聞記者與電視談話性節目:詮釋社群的觀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廖益興,2006,〈台灣選民投票參與行為的研究〉,《中華行政學報》,(3):185 -202。
劉正山,2008,〈2008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政黨支持者選擇性接觸媒體傾向的分析〉,《選舉研究》,16(2):51 -70。
劉正山,2013,〈2012年總統大選期間年輕網路使用者的投票行為觀察〉,《未發表》。
劉正山,朱淑華,2012,〈不中間的中間選民:以質性方法初探有政黨傾向選民隱藏政黨傾向的原因〉 ,《東吳政治學報》30(4):177 -233 。
劉自平,吳重禮,戴士展,2012,〈交叉壓力、意見表達與政黨認同: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分析〉,《選舉研究》,19(1):1 -36。
劉佳璋,2004,〈網路社群成員間利他行為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
劉義周,1991,〈「國民黨責任區輔選制的效果」,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1》,269~298。王業立,1995,〈「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政治影響:我國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的探討」〉,《選舉研究》,2(1):147~167。
劉嘉薇,黃紀,〈父母政黨偏好組合對大學生政黨偏好之影響-定群追蹤之研究〉《臺灣民主季刊》, 9(3):37 -84。
劉麗萍,2003,〈以社會網絡建構虛擬社群之人際信任指標〉,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潘宗裕,2005,〈興趣型虛擬社群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某網路論壇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蔣佩真,2001,〈虛擬社群的知識分享:認知與行為間的關係〉,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蔡明惠,2004,〈澎湖馬公地區外省籍榮民投票取向之探析〉,《臺灣民主季刊》, 1(4):139 -159 。
鄭夙芬,2004,〈台灣民眾眼中的政黨-一個焦點團體研究法應用實例之初探〉,《選舉研究》,11(2):185 -206 。
鄭夙芬,2009,〈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選舉研究》,16(2):23 -49 。
蕭怡靖,2009,〈「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之政黨認同測量的探討〉,《選舉研究》,16(1):67 -93。
謝明晃,2004,〈社群信任、產品涉入與認知風險對於虛擬社群之購買動機之研究〉,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瞿文君,2007,〈知識社群分享現象之探討-以Yahoo!奇摩知識+和維基百科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簡康妮,蔡明璋 ,2012,〈歡迎光臨?:族群政治、原生傾向與接受跨國移入人口的態度〉,《社會科學論叢》,6(2):101 -137。
Campbell, Angus., P. E. Converse, W. E. Miller and D. E. Stokes.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