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1116-22582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1116-225821
論文名稱
Title
分組合作學習對不同學習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之影響:以國中國文科為例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s among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levels: An example of Chinese learning in Kaohsiung Municipal Jhengsing Junior high school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6-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7-12
關鍵字
Keywords
合作學習、學習動機、國文科、不同成就學生
learning motiva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Chinese cour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level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6157 次,被下載 106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615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066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國中國文科為例,瞭解不同成就學生前測學習動機之差異、分析合作組與講述組學生前後測學習動機之差異情形,並探討合作組不同成就學生前後測學習動機之差異情形。採準實驗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係修改劉政宏等(2010)所編製「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改編而成「國中國文學習動機量表」。以立意取樣選取正興國中配合教育部「104學年度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之7個班級,以及實施講述教學法的7個班級,共計36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於104年9月底進行前測,105年3月中實施後測。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依樣本t檢定以及二因子混合模式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法進行考驗。
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教學法實施之前,不同成就學生在國文科「整體」以及「價值」、「預期」、「情感」及「執行意志」
動機之差異達顯著水準,其中,高成就生在整體及四層面動機皆高於中等成就生,中等成就生高於低成就
生。
二、合作組學生在「整體」以及「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動機前後測無顯著差異。
三、講述組學生在「整體」以及「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動機前後測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成就學生在「整體」以及「價值」、「預期」、「情感」、「執行意志」動機前後測無顯著差異,高
成就生維持高動機,低成就生維持低動機。

最後依據本研究所得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學現場教師、學校單位、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motivation. Three hundred and sixty-nine students from 14 classes of Jhengsing Junior High School participated in this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7 classes for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and 7classes for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group). Chinese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CLMS) wa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pre-test was conducted in September 2015, and post-test was in March 2016. Data was analyzed with one-way ANOVA, the paired samples t-test, and mixed design two-way ANOVA.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pre-test,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ly on CLMS, including the entirety, value, expectation, affect and executive volition. The students with better learning achievement got higher learning motivation.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LMS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for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LMS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fo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LMS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Based on the finding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re provid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合作學習……………………………………………………………… 9
第二節 學習動機……………………………………………………………… 28
第三節 合作學習、不同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7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4
第一節 學生的基本資料分布情形…………………………………………… 74
第二節 國中國文學習動機之現況分析……………………………………… 79
第三節 不同學習成就學生在學習動機前測之差異分析…………………… 98
第四節 學習動機前後測之差異分析………………………………………… 100
第五節 合作學習組不同學習成就學生前後測學習動機之差異分析……… 103
第六節 合作組教師訪談紀錄整理……………………………………………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2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129
二、 英文部分………………………………………………………………… 138

附錄
附錄一 原預試量表……………………………………………………………… 140
附錄二 專家效度修正意見表…………………………………………………… 143
附錄三 預試量表………………………………………………………………… 149
附錄四 正式問卷量表…………………………………………………………… 152
附錄五 訪談題目………………………………………………………………… 156
附錄六 合作組不同成就學生前後測內在動機-二因子混合模式變異數分析結果157
附錄七 不同成就學生內在動機前後測得分變化圖…………………………… 15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中文部分
毛國楠、劉政宏、彭淑玲、李維光、陳慧娟(2008)。能力信念、學業自我價值後效與學業成就對國小學生學習
動機與學習情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9(4),569-588。
尹曼萍(2003)。以『合作技巧教學』探究國小自然科合作技巧與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金國、張新仁(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教育學刊,21,53-78 。
王淑娟(2007)。合作學習在南部國一學生自然科線上遊戲教學之學習成就與學習 動機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生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德慈(2014)。合作學習教學對四年級不同學業成就學童學習「奇妙的光」單元之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
然科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石柳棻(2005)。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朱偉薺(2013)。社群網路合作學習對低成就學生自然科學習狀態之影響-以Facebook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江民瑜、程炳林(2011)。四分法成就需求架構之驗證及其對成就目標導向模式的調節效果,教育心理學報,
43(2),397-418。
沈麗蓉(2006)。合作學習式概念構圖作文教學對國小作文低成就學生寫作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特殊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清山(2000)。學校績效責任的理念與策略。學校行政,6,3-13。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鴻松(2008)。科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高學師範大
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和堂(2010)。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怡靜、林素華(2010)。合作式實驗活動對七年級低成就學生科學過程技能影響之個案研究。生物科學期刊,
52(2),71-88。
吳孟珍(2011)。社會建構論下的創業實踐:創業機會的建構。創業管理研究,6(4),13-34。
吳琴藝(2014)。透過合作學習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學業成就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
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汪慧玲、沈佳生(2013)。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大專學生之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兒童發展評量與輔導
課程某單元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7(1),57-76。
呂孟宜(2009)。合作學習法對國中學生英語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德高(198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李咏吟、單文經(1997)。教學原理。台北市:遠流。
李國禎(2001)。國中學生對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知覺與其學習策略、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文益(2004)。文化資本、多元入學管道與學生學習表現:以臺東師院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1),1-
32。
李世鴻(2004)。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之影響-國中學生學習理化科之狀況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
進修碩士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志賢(2006)。團體獎勵在資訊融入合作學習之歷程與成效研究-以數學低成就學童分數加減為例。國立嘉義
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坤益(2010)。合作學習法對大學學生英文學習動機與閱讀理解之效益。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班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周文松(2006)。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家長教育期望與學業成就─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周春美(2010)。技專校院商科教師教學實務之應用分析:認知學徒制的觀點。商管科技季刊,11(2),303-
313。
邱麗娟(2009)。合作學習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學習動機及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以英語科為例。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縣。
邱品彰(2011)。應用多人遊戲式競爭合作學習環境以改善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崇德(1995)。高中生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茜麟(2002)。以合作學習比較青少年原著小說及青少年簡化小說對EFL低成就學生閱讀能力效益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人龍(2003)。生活科技課程中設計與製作的學習歷程。教育研究資訊,11(4 ),3-24。
林寶山(2004)。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市:五南 。
林燕伶(2006)。國中生的家庭環境、人格特質與自然科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章榜、吳海助、簡秋暖(2007)。Vallerand自我決定感的內、外在動機階層模式與運動領域的成就行爲探討。
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5,46-53。
林秋蘋(2012)。合作學習法應用於數學教學之研究 。私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縣。
林怡伶(2013)。英語學習團體對提升英語低成就學童之學習動機和學業表現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
業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曉芳(2013)。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在成人教育之應用。教育學術彙刊,5,83-102。
林錦華(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學業成敗歸因、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
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柯昔枚(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一年級學生國語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嘉義市。
姚志成(2009)。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及其圖形單元
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范雪芸(2014)。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於二年級學童看圖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施頂清(1999)。自我發問策略與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對國中生國文閱讀理解的效果比較考驗。國立中山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佳慧(2009)。高中國文教學之合作學習研究-以討論教學及提問策略為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胡永崇(1999)。國語文低成就學生後設認知能力之研究。學童閱讀困難的鑑定與診斷研討會,台北市。
徐筱菁(2005)。合作學習應用於生物實驗課程對國一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及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生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戚禎祐(2011)。英語合作學習課室中學生語言學習策略與學習動機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曹美惠(¬2005)。國中國文科實施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教育部(2015)。教室教學的春天-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專業培訓工作坊研習手冊。
許春蘭(2001)。國小自然科實施合作學習對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許崇獻(2002)。影響合作學習成效的因素;建構性活動、真實的學習情境與團體組成方式。國立政治大學學
報,84,203-26。
許芳菊(2006)。你的孩子該學什麼?全球化下的關鍵能力。天下雜誌2006年教育專刊,23-27。
陳淑敏(1998)。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國教天地,128,8-11。
陳李綢、郭妙雪(2002)。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陳品華(2006)。技職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的動機困境與調整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
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8(1),37-50。
陳琇姿(2006)。合作學習對國一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嘉貴(2009)。應用合作學習於英文字彙學習策略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生單字認讀的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應用外語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曉鈴(2011)。以合作學習提升國小低成就學生解數學文字題表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教育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霖慧(2014)。合作學習對國中二年級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
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景媛(1992)。自我調整、動機信念、選題策略與作業表現關係的研究曁自我調整訓練課程效果之評估。教育
心理學報,25,201-243。
張新仁、許桂英(2004)。國小數學領域採合作學習之教學成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3,
111-136。
張春興(2006)。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
張仁家、范素梅(2010)。合作學習教學法應用於高職美容科美姿美儀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技職教育期刊,
1(1),51-74。
張如瑩、郎亞琴(2011)。合作學習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社會學習領域學習表現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0(1),
151-172。
張新仁(2014)。師友月刊,559,36-43。
梁珠華(2005)。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程炳林、林清山(1999)。國中生學習行動控制模式之驗證及行動控制變項與學習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1(1),1-35。
程炳林(2001)。動機、目標設定、行動控制、學習策略之關係: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式之建構及驗證。師大
學報:教育類,46(1),67-92。
程炳林、林清山(2001)。中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量表之建構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年刊,48(1),1-41。
程炳林、林清山(2002)。學習歷程前決策與後決策階段中行動控制的中介角色。 教育心理學報,34(1),
43-60。
黃政傑(1996)。國語科教學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林佩璇(2000)。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市:五南。
黃台珠、李嘉祥(2000)。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生物學習動機之影響。科學與教育學報,4,61-81。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2007)。教學原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郁婷(2010)。運用互動電子白板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輔助國小四年級摘寫國語課文大意之成效研究。師資培
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3(2),17-48。
黃士玲(2014)。高職生國文科合作學習的認知與表現之差異分析。私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南市。
黃思涵(2014)。應用合作學習於國中文言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雅芸(2014)。分組合作學習運用於國中國語文領域教學之研究—以彰化縣某國中為例。私立大葉大學工業工
程與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雅蘋(2014)。利用行動研究探討遊戲融入合作學習對學習動機及成就之影響-以國中自然科教學為例。私立育
達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
楊坤堂(1980)。合作學習。研習資訊,67(4),12-15。
楊仁壽(2008)。顧問關係與諮詢動力:另一種師生互動關係的經驗。應用心理研究,37,32-64。
楊愛施(2009)。應用合作學習教學範例於英語 EFL的教室。明道學術論壇,5(2),97-112。
甄曉蘭(1996)。應用建構教學理念於教育專業發展課程之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
市。
葉炳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85-293。
廖杏瑜(2014)。合作學習在國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上之行動研究。私立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南市。
蔡文標(2002)。影響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成就之相關因素及直接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蔡明祥(2010)。合作學習對高職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中市。
蔡鵑霙(2013)。合作學習對國中生英語單字習得、閱讀理解 及學習動機之效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鄭淑貞(2009)。合作學習理論的新發展-基於社會互賴的視野。浙江大學遠程教育雜誌,4,29-34。
鄭淑貞、盛群力(2010)。社會互賴理論對合作學習的啟示。浙江大學教育學報,6,34-40。
鄭家茜(2014)。合作學習策略對於國中生英語課文理解及學習動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劉政宏(2003)。考試壓力、回饋方式對國小學生學習表現、自我價值、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政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
學報,37(2),173-196。
劉瑞芬(2006)。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國語文閱讀及動機能力之影響研究。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花蓮市。
劉素倫、林清文(2007)。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1),1-24。
劉政宏(2009)。對學習行為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教育心理學報,41(2),361-
384。
劉政宏、黃博聖、蘇嘉鈴、陳學志、吳有城(2010)。「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
學刊,57(3),371-402。
盧俊宏、莊尚榮(2008)。利用Vallerand內外在動機階層模式促進運動動機。中華體育季刊,22(4),79-86。
駱芳美(1998)。師生互動對師生關係的影響。諮商與輔導,33,16-18。
謝君琳(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與同儕互動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曜營(2014)。小組遊戲競賽合作學習法對低成就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以桃園縣某私立高職為
例。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薛麗純(2009)。合作學習對高一數學低成就學生學習態度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藍(2012)。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讀寫能力及聽力之研究。私立聖約翰科技大學自動化及
機電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貳、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Hill, K. G., Hennessey, B. A., & Tighe, E. M. (1994).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5), 950-967.
Barrett, H. O. (1957). An interview study of 32 gifted children. Personnel and Guildance J., 36, 192-194.
Danserau, D. F. (1988).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 E. Weinstein, E. T. Goetz, & P. Alexander
(Eds.), 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Issues in assessment,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pp.103-120). San
Diego:Academic.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
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11, 227-267.
Eccles, J. (1983).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es. San Francisco:Freeman.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Roseth, C. (2010).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s
Interrelationship of Relationships and Achievement. Middle Grades Research Journal, 5(1), 1-18.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Smith, K. A. (2014). Cooperative learning: Improving university
instruction by basing practice on validated theory. Journal on Excellence in College Teaching, 25(3&4),
85-118.
Linnenbrink, E. A., & Pintrich, P. R. (2002). Motivation as an Enabler for Academic Succes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1(3).
Lewis, P., Ryan, P., & Gospel, H. (2008). A hard sell? The prospects for apprenticeship in British retail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18(1), 3-19.
Marzano, R. J. (1992). The many faces of cooperation across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In N. Davidson, &
T. Worsham (Eds.), Enhancing thinking 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 (pp.7-28).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Pintrich, P. R. (1989 ). The dynamic in terp lay of student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In C. Ames, & M. Maehr (Eds.), 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enhancing
environments (vol. 6, pp. 117-160). Greenwich, CT: JAI Press.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2002).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Merril l.
Slavin, R. E. (1990). A practical guide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Vallerand, R. J. (1997). Toward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M. P. Zanna
(Ed.), Advance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pp. 271-360).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