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3107-1335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3107-133523
論文名稱
Title
向陽現代詩研究:1973-2005
A Study of Hsiang Yang's Modern Poet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5-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6-13
關鍵字
Keywords
向陽、華文詩、台語詩、古典觀照、語言鎔鑄、現代詩、詩觀
Hsiang Ya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2 次,被下載 286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861 times.
中文摘要
鍛接古典與現代,鎔鑄華文與台語,不避現代與鄉土,將古今新舊與不同族群的語言鎔鑄一爐,卻呈現史詩般恆久不變的藝術質地與偉大格局,這是始終抱懷的「人間愛」的向陽,以知感交揉的現實主義美學,用他的現代詩擁抱台灣土地現實,切合時代脈動,觸發我們的反省與感動。我們對他的新作感動之餘,對於他念茲在茲的「台灣史詩」的建構,仍懷抱的更深的期待。而在這個時局混亂,價值混淆的時代,我們亦期許向陽仍能堅定「台灣良知」,以他的詩為建構台灣主體展現更多元的發聲。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前人研究綜述…………………………………………………………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8
第二章 向陽的文學行止…………………………………...11
(一)書香與茶香…………………………………………………………………12
(二)詩的緣起………………………………………………………………..….13
(三)崛起詩壇……………………………………………………………………14
(四)建立風格……………………………………………………………………16
(五)社群發聲……………………………………………………………………17
(六)職場生涯……………………………………………………………………19
(七)學術生活……………………………………………………………………22
第三章 向陽的詩觀與其實踐………………………..…….25
第一節 本質論:緣情與言志……………………………………………...….28
第二節 創作論:冷智與熱愛…………………………………………………33
第三節 功能論:功\用性與純粹性…………………………………………...39
第四節 作者論:詩與詩人……………………………………………………45
第五節 文質論:內容與形式…………………………………………………49
第六節 語言論:文學語言與生活語言………………………………………55
第四章 向陽華文詩作的古典觀照………………………...65
第一節 反身傳統,觀照古典……………………………………………………65
第二節 觀照古典,創發新詩情…………………………………………………73
(一) 詩題………………………………………………………………………74
(二) 題材………………………………………………………………………75
(三) 意象與典故運用…………………………………………………………84
第三節 走出古典,映照現實……………………………………………………90
第五章 向陽台語詩作的語言鎔鑄………………….……107
第一節 台語詩的歷史進程……………………………………………………107
第二節 源於鄉情的清新語言…………………………………………………117
第三節 台語詩的語言再造…………………………………………..………..126
(一) 多重技巧的混聲合唱……………………………………………..……127
(二) 諷諭詩的承繼發揚……………………………………………….….…130
(三) 敘事詩的再現………………………………………………….…….…133
(四) 台語詩的正典化………………………………………….…….………137
第四節 台語詩對華文詩的滲透………………………………………………148
第五節 台語詩的多語鎔鑄……………………………………………………161
第六章 結論:古典�現代�本土的語言鎔鑄者…..…...171
參考書目…………………………………………………….179
附錄一:〈向陽詩集之前序與後記〉一覽表……..….………188
附錄二:〈向陽現代詩作品寫作日期及重大事件繫年〉...…189
附錄三:〈向陽著述編譯書目〉…………………………...…20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參考書目共分向陽現代詩集、向陽散文評論專書、文學史專書、現代詩評論專書、一般文學理論與評論專書、古籍書目、學位論文、單篇專文等七類。
二、同類書目排序,中文著作在前,外文著作在後;並依作者姓氏筆畫或字母遞增排序。

壹、向陽現代詩集
向陽:《銀杏的仰望》,台北:故鄉出版社,1977年4月初版。
向陽:《種籽》,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4月初版。
向陽:《十行集》,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7月初版。
向陽:《歲月》,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年6月初版。
向陽:《土地的歌》,台北:自立出版社,1985年8月初版。
向陽:《四季》,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12月初版。
向陽:《心事》,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9月初版。
向陽:《在寬闊的土地上》,河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初版。
向陽:《向陽詩選》,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8月初版。
向陽:《向陽台語詩選》,台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
向陽:新版《十行集》,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5月10日增訂重印。
向陽:《亂》,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7月初版。

貳、向陽散文評論專書
向陽:《流浪樹》,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9年5月初版。
向陽:《在雨中航行》,台北:蘭亭書店,1983年4月初版。
向陽:《康莊有待》,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5月初版。
向陽:《世界靜寂下來的時候》。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88年8月10日初版。
向陽:《迎向眾聲:八○年代台灣文化情境觀察》,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出版。
向陽:《為台灣祈安》。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出版。。
向陽:《喧嘩、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
向陽:《暗中流動的符碼》,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8月10日初版。。
向陽:《跨世紀傾斜》,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3月初版。
向陽:《日與月相推》,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3月初版。
向陽:《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10月15日初版。
向陽:《月光冷冷地流過》,台北:華成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初版。
向陽:《浮世星空新故鄉》,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初版。
向陽:《我們其實不需要住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初版。
向陽:《浮世星空新故鄉:台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初版。

叄、文學史專書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月增訂再版。
古繼堂編:《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編:《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1月修訂版。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8月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10月20日再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莊嚴出版社,1991年1月初版。
劉登翰:《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

肆、現代詩評論專書
古繼堂:《台灣青年詩人論》,台北:人間出版社,1996年4月初版。
白萩:《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8月三版。
朱光潛:《詩論》,台北:書泉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余光中:《掌上雨》,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年12月16日二版。
向明:《新詩五十問》,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2月15日初版。
向明:《新詩後五十問》,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9月三版。
宋穎豪:《詩經驗談》,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2月初版。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二版一刷。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12月20日初版。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5月初版。
林耀德、簡政珍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10月初版。
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新詩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6月二次印行。
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6月初版。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
陳義芝:《不盡長江滾滾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3月二版。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3月10日初版。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2月再版。
張春榮:《詩學析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初版。
覃子豪:《論現代詩》,台中:曾文出版社,1977年6月初版。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9年2月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10月20日再版。
趙衛民:《新詩啟蒙》,台北:業強出版社,2003年2月初版。
鄭良偉:《台語詩六家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5月20日初版。
賴芳伶:《新詩典範的追求──以陳黎、路寒袖、楊牧為中心》,台北:大安出版社,2002年7月初版。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1月初版。
蕭蕭編:《現代詩入門》,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2月20日初版。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4月初版。
蕭蕭:《燈下燈》,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4月初版。
蕭蕭:《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2月10日初版。
蕭蕭、張漢良編著《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4月再版。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6月26日二版。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31日初版。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7月初版。

伍、一般文學理論與評論專書
王灝:《探索集》,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1月初版。
王世德編:《美學辭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
朱自清:,《略讀指導舉隅》,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5月10日。
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5月初版。
呂興昌:《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向陽、林黛嫚、蕭蕭編著:《台灣現代文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初版。
吳明勇:〈唐文標事件〉,《台灣歷史辭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數位作品授權,著作權授權狀態:[20040518,] 2004-05-18 網址: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0/cca220003-li-wpkbhisdict002062-0627-u.xml
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6月二次印行。
林央敏編著:《簡明台語字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4月再版三刷。
孟樊:《當代後現代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初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初版。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7月初版。
唐捐、陳大為編:《當代文學讀本》,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8月初版。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1月10日初版。
陳啟佑:《新詩形式設計的美學》,台中: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1993年2月初版。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11月初版。
陳美如:《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增訂五版。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新版二刷。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二刷。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8年11月再版二刷。
須文蔚:《台灣數位文學論》,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4月初版。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著:《台灣文學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
曾貴海:《戰後反殖民與後殖民書寫》,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79年9月初版。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1月初版。
楊牧:《隱喻與現實》,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1年3月初版。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23日初版。
蔡鎮楚:《詩話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
蔡源煌:《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1月30日初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8年3月修訂8版。
鄭良偉:《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話文》,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9年2月初版。
鄭明娳、林燿德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7月初版。
簡政珍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1)文學評論卷》,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6月二次印行。
Paul Merchant著,蔡進松譯:《論史詩》,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8月初版。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2月16日初版。
陸、古籍書目
王國維著,徐調孚校注:《人間詞話》,台北:鼎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初版。
張爾田:《玉谿生年譜會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年12月台三版。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七刷。
柒、學位論文
鄭慧如:《現代詩的古典觀照》,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5年6月。
林于弘:《解嚴後台灣新詩現象析論》,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博士論文,2001年6月。
李素貞:《向陽及其現代詩研究:1974-2003》,台南: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5月。
江秀郁:《向陽新詩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6年8月。
捌、單篇專文
王灝:〈不只是鄉音—試論向陽的方言詩〉,《文訊月刊》19期(1985年8月),頁196-210。
方耀乾:〈為父老立像,為土地照妖──論向陽的台語詩〉,《台灣詩學》學刊3號(2004年6月),頁189-213。
方梓:〈他,是我預約來的──我的詩人丈夫向陽〉,《聯合報》第29版「聯合副刊」,1990年5月28日。
白靈:〈向陽〈世界恬靜落來的時〉賞析〉,《八十七年詩選》,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1999年6月14日初版,頁74-75。
白靈:〈向陽〈山路〉編者案語〉,《九十一年詩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2003年4月20日初版,頁50-51。
羊子喬:〈日據時代的台語詩〉,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初版,頁79-90。
向陽:〈第十三屆榮後台灣詩人獎得獎感言〉,收錄於《台灣詩學》學刊三號(2004年6月),頁214-218。此文原為2004年1月29日向陽於南鯤鯓台語文學營的致辭。
向陽:〈七○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月刊》12期(1984年6月)。收錄於林燿德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5月初版,頁351-356。
向陽:〈我為何及如何從事「十行詩」創作〉,蕭蕭編著:《現代詩入門》,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11月初版,頁230-237。
向陽:〈從山村起步的文學路〉,《自由時報》E7版「自由副刊」,2005年7月27日。
向陽:〈笛韻清聲〉,《自由時報》39版「自由副刊」,2002年8月8日。
向陽:〈我的六○年代〉,《中國時報》「周日散文頁」版,1993年2月14日。
向陽:〈網路中的微火──雜記向陽工坊上網的一些因緣〉,《自由時報》「自由副刊」版,1998年4月21日。
向明編著:〈向陽〈向千仞揮手〉編者案語〉,《七十三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3月20日初版,頁162-166。
李敏勇:〈向陽〈歲杪抄詩〉〉,《詩情與詩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頁117-119。
李魁賢編著:〈向陽〈歲杪抄詩〉簡介〉,《1982年台灣詩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5年4月三版,頁121-123。
李弦:〈思索人生〉,吳晟編著:,《1983年台灣詩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4年4月1日初版,頁207-212。
李瑞騰專訪向陽,楊錦郁記錄整理:〈思想是文學作品真正的價值〉,《文訊》月刊51期(1993年4月),頁88-92。
李瑞騰編著:〈向陽〈在公佈欄下腳〉編者案語〉,《七十四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4月10日初版,頁144-147。
李豐楙〈七十年代新詩社的集團性格及其城鄉意識〉:《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初版,頁325-356。
李翠瑛〈現代詩意象論〉,收錄於《龍華科技大學第一屆中國文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桃園:龍華科技大學,2002年11月出版,頁305-345。
余光中:〈新詩與傳統〉,收錄於張漢良、蕭蕭編:《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頁15-22。
宋田水:〈土語民風—關於向陽的詩作〉,《台灣詩學季刊》34期(2001年3月),頁146-152。
宋田水:〈土語民風—關於向陽的詩作〉,《自由時報》「自由7副刊」,2000年8月2日。
宋澤萊:〈林宗源、向陽、宋澤萊、林央敏、黃樹根、黃勁連影響下的兩條臺語詩路線——閱讀「臺語詩六家選」有感〉收錄於《臺灣新文學》第11期(1997年12月),頁272-280。
吳當:〈落地萌發,生生不息──賞析向陽〈種籽〉〉,《拜訪新詩》,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2月20日初版,頁15。
吳當:〈傷逝與愛戀的風──賞析向陽〈風燈〉〉,《拜訪新詩》,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2月20日初版,頁73。
吳婉茹採訪:〈文學是我一切的原點—向陽自許永遠是個詩人〉,《聯合報》「聯合副刊」版,2001年02月21日。
林于弘:〈臺語詩中的反諷世界:以向陽的《土地的歌》為例〉,《臺灣詩學季刊》33期(2000年12月),頁138-152。
林淇瀁:〈從民間來、回民間去:以臺語詩集《土地的歌》為例論民間文學語言的再生〉,《臺灣詩學季刊》33期(2000年12月),頁121-137。
林燿德:〈陽光的無限軌跡──有關向陽詩集《歲月》〉,《文訊月刊》19期(1985年8月),頁211-220。
林燿德:〈遊戲規則的塑造者—綜論向陽其人其詩〉,《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12月20日初版,頁81-112。
林燿德:〈八○年代的淑世精神與資訊思考——論向陽詩集《四季》〉,《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5月初版,頁197-212。
岡崎郁子:〈作為一個台灣作家──岡崎郁子專訪向陽〉,《自立晚報》「本土副刊」版,1991年4月26日。
洛夫:〈新節奏的誕生—-讀向陽詩集《種籽》雜記〉,《文藝月刊》133期(1980年7月),頁44-55。
苦苓編著:〈向陽〈向千仞揮手〉品作〉,《1984年台灣詩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5年4月三版,頁91-97。
高大鵬:〈一種美典的完成〉,《聯合文學》第1期(1984年11月1日),「責任書評」專欄,頁212。
唐捐的〈舌上金沙,筆下蓮花—讀《向陽台語詩選》〉,《中央日報》「閱讀」版,2002年10月28日。
陳啟佑:〈五十年代現代派中的古典〉,《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初版,頁123-148。
陳琬琪:〈畫龍點睛:析賞向陽《十行集》的詩題〉:《台灣詩學季刊》第43期(2001年3月),頁153-160。
陳靜雪整理:〈另類的聲音──向陽在華梵大學「關於台語詩」的演講〉,《中央日報》「中央副刊」版,1999年5月26日。
黃武忠:〈戰後「台語詩」的寫作意義與台語運用分析——以林宗源、向陽作為考察對象〉,收錄於:《第二屆全國中文系研究生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4年1月出版,頁217-234。
黃基淦專訪向陽:〈向陽詩眼滿溢文學情調〉,《卓越》雜誌199期,2001年3月。
游喚:〈十行斑點,巧構形似──評介向陽新詩《十行集》〉,《文訊月刊》19期(1985年8月),頁185-195。
焦桐:〈向陽〈戰歌〉編者案語〉,《九十年詩選》,台北: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2002年5月5日初版,頁225-226。
張漢良:〈現代詩的田園模式——《八十年代詩選》序〉,收錄於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5月初版,頁1011-1027。
張漢良:〈向陽〈村長伯要造橋〉導讀〉,蕭蕭、張漢良編著《現代詩導讀.導讀篇三》,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4月再版,頁274-278。
張漢良:〈向陽〈閨怨十行〉導讀〉,蕭蕭、張漢良編著《現代詩導讀.導讀篇三》,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4月再版,271-273頁。
張漢良編著:〈向陽〈磊磊賦〉編者案語〉,《七十六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3月15日初版,頁189-193。
張默:〈向陽〈發現□□〉編者案語〉,向明、張默編:《八十一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3年6月24日初版,頁20-23。
張默編著:〈種籽十行〉,《小詩選讀》,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9月10日初版三刷,頁226-229。
楊子澗:〈期待新格律詩時代的到來──我讀向陽的《十行集》〉,《文訊月刊》15期(1985年2月),頁103-114。
楊子澗:〈銀杏林的仰望者〉,蕭蕭揚子澗編著《中學白話詩選》,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4月15日初版,頁320-329。
落蒂:〈向陽〈閨怨十行──未歸〉賞析〉,《中學新詩選讀》,雲林:青草地雜誌社,1982年2月15二版,頁180-181。
鄭明娳:〈鍛接的鋼——論現代詩中古典素材的運作〉,《文訊》第25期(1986年8月),頁56-75。
鄭愁予:〈為詩獎拔起高峰的一首詩——向陽的「霧社」〉,《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版,1984年10月27日。
歐宗智〈走出新路——談向陽的十行詩〉,《中華日報》第九版「中華副刊」,1984年7月30日。
蕭蕭:〈十行天地兩行淚──論向陽的《十行詩》〉,陳幸蕙編《七十三年文學批評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3月20日初版,頁169-186。
蕭蕭:〈五〇年代新詩論戰述評〉,收錄於《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初版,頁107-121。
蕭蕭:〈向陽的詩,蘊蓄台灣的良知〉,《台灣詩學季刊》32期(2000年9月),頁141-160。
蕭蕭:〈台灣文學的共構關係與交疊現象〉,《國文天地》第20卷第1期(2004年6月),頁106-109。
蕭蕭編著:〈向陽〈欲曙〉編者案語〉,《七十二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6月1日三版,頁13-14。
蕭蕭:〈向陽〈海的四季〉編者案語〉,向明編著《七十九年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年2月10日初版,頁61-64。
蕭蕭〈咬舌詩〉小評〉,《八十五年詩選》,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7年6月9日初版,頁89-92。
蕭蕭:〈向陽〈秋聲──莫名之花〉導讀〉,蕭蕭、張漢良編著《現代詩導讀.導讀篇三》,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4月再版,頁279-282。
蕭蕭:〈人物篇:向陽〉,《現代詩入門》,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11月初版,頁131-132。
簡政珍:〈向陽論〉,簡政珍、林耀德編著:《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下)》,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10月初版,頁403-434。
簡文志:〈向陽〈或者燃起一盞燈〉〉,楊松年、楊宗翰編:《跨國界思想──世華新詩評析》,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頁22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