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4104-17113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4104-171134
論文名稱
Title
地區推動永續發展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大鵬灣周邊鄉鎮為例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9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3-07-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6-14
關鍵字
Keywords
永續發展、二十一世紀議程、因素分析、計劃行為理論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21, Factor Analysi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0 次,被下載 319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191 times.
中文摘要
自1987年,「世界環境暨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之後,隨著環境的惡化與資源的耗竭,「永續發展」日漸受到各界的重視。及至1992年,於巴西里約所舉辦的地球高峰會中,提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從此人類的永續發展活動有了施行的範本。而台灣在各項發展上,也陸續朝著永續發展的目標來推動,以修正過去對自然環境之不當態度及開發,使經濟有效發展、社會公平和生態永續之間得以達到平衡。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成立之後,便積極展開各項規畫及開發建設,欲使其成為國家級水域遊憩基地,在規劃內容中,更結合周邊旅遊據點,建立完整的觀光旅遊體系。在大鵬灣國家級風景區的規劃內容中,觀光局所強調的其中一點乃是當地的永續發展。然而當地民眾面對大鵬灣的開發與建設,是否能秉持永續發展的概念,發展地區的永續工作,使大鵬灣地區在未來可以朝永續發展的方向發展其觀光事業,此乃是本研究極欲瞭解的一個重點。
因此,本研究以大鵬灣周邊地區之意見領袖及相關單位人員的永續發展行為研究作為主題,並利用Ajzen的「計劃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為研究的架構基礎。再針對大鵬灣周邊鄉鎮之政府單位、非政府組織及工商團體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並透過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方法,找出足以代表所有樣本反映意見的重要因素。再利用SPSS for Windows 進行計劃行為理論(TPB)模式的驗證,以探討當地意見領袖及相關單位人員從事永續發展的意願,進而據以提出建議予決策者,促使大鵬灣地區朝永續發展的方向開發。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8
第四節 大鵬灣發展歷史與開發計劃......9
第五節 研究流程.....................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永續發展.....................17
第二節 二十一世紀地方議程...........26
第三節 計劃行為理論.................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設計.................39
第二節 研究假設.....................43
第三節 問卷設計.....................44
第四節 抽樣設計.....................46
第五節 資料分析.....................48

第四章 統計分析與討論...............55
第一節 永續發展認知構面與程度.......55
第二節 推動永續發展工作行為模式.....69
第三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5
第一節 結論.........................85
第二節 研究限制.....................86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87

參考文獻............................88
附錄一..............................9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1.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開發藍圖。上網日期:2003年5月9日。http://www.tbnsa.gov.tw/intro4.htm
2.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03)。臺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上網日期:2003/01/05。http://202.39.225.136/indexc.asp。
3. 內政部(2001)。擬定大鵬灣風景特定區計劃書。台北:內政部。
4. 內政部營建署譯(1984),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世界保育聯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1980)。世界自然保育方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5. 王之佳、柯金良等譯(1994),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編著(1987)。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台北市: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6.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7. 王國川(1998)。計劃行為理論各成分量表之效度與信度的重新評估-以青少年無照騎車行為之研究為例。社會科學學報,6,1-26。
8. 王傳中、郭日生、黃晶(1999)。地方可持續發展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9. 王傳中、郭日生、黃晶(2000)。國際可持續發展策略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
10.王塗發(2000)。永續發展規劃模式之建構。政經月刊,65,2-7 。
11.王鑫(1998)。生態旅遊的經驗與本土作法。新世紀的自然保育行動綱領(劉小如、黃勉善編著)。台北市:厚生基金會。
1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海洋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永續台灣評量系統研究成果。上網日期:2003/5/26。http://www.law.ntu.edu.tw/sustain/SDIWEB/frameset1.htm
1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永續發展研究推動委員會(1999)。1999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上網日期:20001/01/18。http://ww2.epa.gov.tw/nsdn/gov/gov-index.htm。
1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永續發展研究推動委員會(2000)。2000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上網日期20001/01/18。http://ww2.epa.gov.tw/nsdn/gov/gov-index.htm。
16.吳敏菁(1997)。澎湖踏浪客踏爛珊瑚礁。中國時報,1版,1997年8月17日。
17.李公哲(1998)。永續指標。環境工程會刊,9(4),24-35。
18.李公哲(1999)。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與永續發展。化工,46(1),9-16。
19.李永展(1999)。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台北,巨流。
20.李素馨(1996)。觀光新紀元-永續發展的選擇。戶外遊憩研究,9(4),1-17。
21.周昌弘(2000)。自然保育與永續發展。政策月刊,65,8-13。
22.林文昭譯(1997),Carson, Rachel著(1962)。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台北市:晨星出版社。
23.林文政譯(1994),Daniel Sitarz 編著(1993)。綠色希望—地球高峰會議藍圖(AGENDA 21—The Earth Summit Strategy To Save Our Planet)。台北市:天下文化。
24.林文澤(2001)。全球環境永續發展之民眾參與的意義與實例探討。全球變遷通訊雜誌,31,7-10
25.林清山(1980)。多變量分析統計法。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6.林進田(1993)。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台北市:華泰書局。
27.林維君、李繼宇(2002)。留住福爾摩沙永恆的春天—台灣生態旅遊發展潛力與方向。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只在山水人文交會處(台灣的觀光業《系列12-14》)。25(4),105-116。
28.林耀明(1998)。大鵬灣風景特定區區域環境之特徵。國教天地,128,12-20。
29.邱文彥(2000)。永續台灣、海洋國家-開創二十一世紀海洋管理的新紀元。研考雙月刊,24(6),29-36。
30.邱家範(2000)。高雄市家戶資源回收行為整合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31.施曉婷(2002)。高雄市地方21世紀議程及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32.柏雲昌、謝碧鳳(1998)。永續發展指標-綠色國民所得帳
33.洪振超(2002)。遊客生態旅遊行為之研究-以柴山自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34.洪富峰(1999)。高雄市永續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51-69。
35.徐享崑(2000)。水資源永續發展導論。台北市:經濟部水資源局。
36.國立高雄餐飲學院(2003)。台灣省國家風景區-大鵬灣。上網日期:2002/11/24。http://www.nkhc.edu.tw/taiwan/tapeng/index.htm。
37.郭乃瑜(2003/3/18),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 二次招商無人投標,中央社。
38.陳致谷(1999)。永續發展指標之架構分析。清潔生產資訊,23,28-37。
39.陳順宇(1998)。多變量分析。台北市:華泰書局。
40.陳順宇(2000)。迴歸分析(三版)。台北市:華泰書局。
41.黃宗誠(2001)。台南市歷史文化財觀光策略建構之研究-鄰近居民及觀光旅客評價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土地管理與開發碩士班,台南縣。
42.黃啟峰、廬志銘(1995)。全球永續發展的緣起與發展。工業污染防治,56,1-23。
43.楊之遠(2000)。國家永續發展年報。台北: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44.楊日昌(2000)。永續發展的內涵與對台灣的意義。政策月刊,65,17-22。
45.楊冠政(1999)。永續發展的環境。環境教育季刊,37,82-86。
46.楊冠政(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中等教育,52(2),4-19。
47.楊書銘(2001)。強制垃圾分類政策對民眾資源回收行為之影響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48.溫英幹(1998)。臺灣環境永續發展指標的編制:綠色國民所得、真實儲蓄與國民財富。自由中國之工業,88(12),21-43。
49.葉旭榮(1989)。「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志工人力資源招募的應用~以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50.綠色公民行動聯盟(1998)。海風鬱鬱,離島難逃生態浩劫。上網日期:2002/10/9。http://www.teputc.org.tw/env news/199811/8711203.htm。
51.蔡慧敏(2003)。建立地方指標的導引。上網日期:2003/5/26日。http://www.law.ntu.edu.tw/sustain/SDIWEB/frameset3.htm。
52.蔡麗淑、廖惠美 (1999)。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探討-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開發為例。中興工程,62,101-123。
53.蕭代基(1998)。永續發展的意義與政策方向。經濟前瞻,55,44-49。
54.韓婷婷(1999)。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的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55.顏月珠(1993)。現代統計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56.龐元勳(1999)。永續發展的內涵與觀點。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0,8-15。

英文部分
1.Ajzen Icek(1989),“Attitude, Personality, &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 50, 179-211.
2.Ajzen Icek, & Fishbein, M.(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Cliff, NJ: Prentice-Hall.
3.Ajzen Icek.(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J. Kuhl & J. Beckman, eds.New York:Springer-Verlag, 11-39.
4.Ajzen, Icek(1988).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Chicgo, IL:The Dorsey Press.
5.Ajzen, Icek(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179-211.
6.Anil Markandva and David W. Pearce(1988),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the Social Rate of Discount.
7.Bartelmus, Peter(1992).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6(2),159-166.
8.Berger, I & R.M. Corbin(1992),’Perceived Consumer Effectiveness and Faith in Others as Moderators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1(2), 79-89.
9.Edward B.Barier(1995),Economic, Natural Resources, Scarcity and Development: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Views.
10.Harman, H. H. Modern Factor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1967
11.James Gustava Spath(1989),The Environment: The Greening of Technology.
12.Jochen Jesinghaus(1998).Too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ward A System of Socie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urosat.
13.Kaiser, H. F(1960),.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mputers to factor analysi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141-151.
14.Malhotra, P.W.(1993),Marketing Research: An Applied Orienta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15.Munasinghe(1993),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16.R.T.T. Forman(1990),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Landscape.
17.Van de Geer, J. P.(1971). Introduction to Multivariate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San Francisco. Calif.:Freeman.
18.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ECD)(1987).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