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4107-22180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4107-221804
論文名稱
Title
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
The research in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poet of Po Chu-i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40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0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6-14
關鍵字
Keywords
中唐詩、白居易、詩人、詩人身份、詩人意識、詩人自覺
Po chu-i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07 次,被下載 308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0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081 times.
中文摘要
白居易詩作二千八百餘首,詩中所涉實事比例之大,幾為唐人之冠。因此從史學角度、文化史角度、文學角度切入白居易詩作,均能有所得。本論文之研究成果,要言之,乃探索及勾勒出白居易詩人心靈之轉變過程。歷史上之白居易,固然可以從史傳記載、詩文陳述中得其面貌,但詩人心靈之掌握,則必須就「文本」中爬羅剔抉,方能於詩作中探其詩人所指涉之詩意。本文各章節中,花了極大的工夫於詩作本事之考釋,並以通讀白詩,檢索其中線索,組織部勒,以論述其「詩人自覺」之過程。
歷來白居易詩研究者,多注意其諷喻詩之創作緣由、創作意圖、創作背景,除蔡淑珍之碩士論文外,幾鮮論及白居易《後集》之作品,殊不知白居易《後集》之詩作,乃其文學心靈經調適之後,傾全力於詩學之結晶,其重要性絕不亞於《前集》之諷喻詩、感傷詩。白居易經「詩人自覺」後,以詩人身份自居,將目光逐漸收攏,聚焦於自身之上,並重視詩歌形式,於晚年大量寫作律體詩。以內容而論,開創了宋詩重哲理、好議論、專注於日常事物之詩學形態;以形式而言,白居易大量創作律詩,使得律體成了晚唐以後詩人最常使用的詩歌形式。杜甫、韓愈影響宋詩至深,但以詩作形貌內容而言,宋人之詩則更接近白詩風貌。宋代詩人,不論其官職高低,若專精於詩藝之人,大多以「詩人自居」,自身存有詩人意識,以詩人自許,此種詩人意識的存在,進而影響宋詩之寫作,而在風格上異於唐詩,簡錦松先生已於〈宋代詩人意識與作品之互動關係〉 一文中論之甚詳。唐代詩人中,白居易乃具有明確之詩人意識,並經由其詩人意識之萌生,自覺其為詩人,而影響其詩歌寫作,並樹立異於其他詩人之詩人風貌。
白居易詩人意識之形成,與詩人身份之確立,本論文以「詩人自覺」一辭涵攝之。自覺自身為詩人,並以詩人角度從事創作,使得《白居易集》中之《後集》詩歌作品,呈現與《前集》不同之風貌。《後集》之文體風格,亦使嚴羽將白居易晚期之詩視為「白樂天體」而獨立於「元白體」之外,白詩獨特風貌,亦呈現於詩人自覺後之詩歌創作。詩人自覺觀點的提出,使得閱讀白詩時,《前集》、《後集》之文體風格之差異,可以得到適切的解釋。
在本文第一章中論述因德宗一朝極力重視文才,並加重以較客觀標準取士之進士科士人,使得元、白等人有機會以自身文學才能,突破世族壟斷之清要官職,於政壇上嶄露頭角,以文學才華確立政治聲望,在順宗永貞革新後,憲宗一新朝政之際,元白二人能趁勢崛起,成為元和初期被眾人所矚目的政壇新秀。元和時期開明的政治風氣,亦令年輕之元白,欲於政治上有所作為。中唐政爭,雖然讓白居易元稹於政治爭奪中,憑藉著好友執政而於政治上得利,但白居易好友為了權力而彼此傾戛,亦使白居易重新思索自身於政治上的進退。此等論述,均是白居易所處時代之背景知識,本文概述其時代風氣,乃為了之後白居易相關之文學論述作準備。近代白居易研究者多述及「元白集團」,但本章第四節則從元、白詩集酬倡詩中所提及之人物頻率,闡論所謂元白集團等觀念,有可商榷之處。元白二人大量彼此酬倡贈答,乃是白居易有意識趨使元稹與自己酬倡,元稹除固定與白居易酬倡外,鮮與固定人士進行贈答,而白居易不僅與元稹大量酬倡,亦與當代知名文人進行詩歌之酬贈對話。故元白文學集團概念,或可說僅是白居易一人之文學行為,由白居易主導,大量以詩為社交工作以聯絡友人情感,亦以贈詩鞭策其他友人費心於詩歌的寫作。若有所謂的元白文學集團,則白居易以詩聯絡友情之意圖,乃不可忽視之動力。
第二章論述白居易詩人意識之產生及確立。白居易於元和時大量創作諷喻類詩作,其目的乃追《詩經》「風人」之旨,故大量以實事入詩,其詩亦呈現「切實」面貌,但江州之後,白居易逐漸產生詩歌乃自我心志之展現,「詩言志」之傳統概念,成為白居易以詩探索自我存在之手段,作詩之視點亦由社會轉移至詩人內心情志的抒發,由外觀至內省,在白詩中有清楚的脈絡。因此白居易於江州時開始關注自身周遭事物,詩的內容亦逐漸描寫日常生活瑣事,最後建構及確立其「詩人主體」,在面對外界時,以「委順」的態度安適自身追求功名的欲望,在面對自身時,則以詩人自詡,其個人價值與成就,乃建立於詩歌之上,故身外之名利榮辱、夭壽窮通,均不無礙於主體於詩歌成就上之追求。主體自覺,並將主體價值建立於詩歌藝術之上,故白居易以「詩魔」自稱,並屢於詩句中自稱有「詩癖」,此乃白居易傾全力於寫詩行為之自我調侃。白居易認識到自身之「過度創作」,寫詩耗費心神,有損健康,但白居易亦樂此不疲,此乃「詩人自覺」後影響創作態度之顯例。
第三章則論述白居易早年亦與他人一般,熱中於功名利祿,但是與他人不同之處,則是白居易初仕時並無政治上之奧援,故官職之求得,均是白居易小心翼翼、勉力辛苦得來,因此白居易於任官之時,均小心謹慎,唯恐失誤。白居易清楚知道自身以文學才能立足於朝廷,所有世俗官祿之成就乃是根植於自身之文才,故元和仕宦之初,白居易於詩文中便重「切實」,切實詩文,諳於當朝典制,自己的文學才能便可用於世,於文字中實事求是,亦有助於日後擔任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等文士最高榮譽作準備。白居易為任官所作的所有準備,均是有意識按步就班地進行,故進士登第、吏部試登科、制舉登第,通過當時三項最重要的國家考試,白居易亦因準備充份,而拿到文士期羨之資格殊榮,「六命三登科」,白居易三登科之傲人考試成績,在當代亦被視為第一流之文人。初期仕途順遂,雖有左遷江州之小小政治挫折,白居易旋即於穆宗時期任中書舍人,以知制誥的身份再度成為王朝的代言人,白居易此時仕途可望再進一層,但是白居易卻於此時淡於宦情,最後任杭、蘇刺史,晚年以分司官的身份居於洛下,專注於詩歌的寫作與詩人生活的營造,至最後幾乎拋下官員身份,而以詩人身份自居,身份的轉變,與詩人自覺習習相關。因個人主體價值建立於詩人身份上,白居易便能於聲望如日中天之際,悄然退居東都。當然退居東都可能是不堪政壇的紛擾,但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居於洛下,乃自認為詩人,亦期望世人以詩人對待他。同樣不堪政壇紛擾而退居洛下之宰相蕭俛(蕭俛為白居易制舉同年友人),其身份乃是高級官吏退居,從不以詩人自居,亦無人視洛下之蕭俛為詩人也。本章最末兼論白居易積極負責之任官態度,因要求吏事完美,造成白居易於吏才上之「不自信」,白居易之不自信心態產生,完全出自白居易對自身職責之完美要求,由此亦可看出白居易早期熱中官祿,並非全然是脫俗清高之人。
第四章論述白居易詩人自覺後,詩歌寫作手法改變之文學現象。因詩人自覺,使得白居易由關注外物之詩作,轉而探索自我,故酬贈詩作從稱美對方的寫法,改變成自對方論述自身情況,贈答酬贈詩作,幾乎成了白居易向友人報告自身現況之高雅工具。此外,詩人自覺後,白詩中描述自我、關心自我比例加重,詠物時,亦是以詩人之眼,尋求物事之「詩意」,以主體感受重新詮釋客體世界的存在,並賦予主觀想像之詩意,這些都是白居易詩人自覺後,詩歌寫作手法轉變的明顯例子。晚年專力於詩作,讓白居易於詩歌形式的選擇上,以格律要求甚嚴之「律詩」為寫作大宗,就算於古體詩之寫作,白居易大量使用對仗句法。由此可見,白居易於詩藝上頗為自負,專力於詩,近體詩之完美人工形式,乃被白居易於創作時大量採用。雖然近體詩的形式要求嚴於古體,但白居易亦以大量創作律體來表現自身於詩藝之重視。
第五章專論白居易詩人自覺後,詩中所呈現之「詩人形象」。白居易晚年大量於詩中描寫自身之興趣與嗜好,但這些興趣,白居易卻下了很大的工夫進行研究,以學識培養興趣,使得白居易於茶道、音樂、飲酒等嗜好,展現了不俗與高雅的一面。白居易以「別」為基礎,不論是別味、別音、別境、別花,均呈現出專屬於白居易之獨特品味,就中深入研究,使得白居易詩中所描寫之「閑事」,亦顯高雅與風流。第二節論述白居易大量「戲作」為題之詩作,說明白居易晚年以詩為戲,拋開了嚴肅之詩觀,故能以詩為媒介,自由地記錄心情與生活,戲作詩亦展現白居易幽默詼諧,而風趣的白居易亦有為有守,詩中之真誠不欺品格,乃是後人喜愛白詩主要原因之一。白詩素被認為「樂詩」較多,但本章第三節則以「悲哀的排除」為切入點,認為白居易詩之所以呈現歡樂的氣氛,好談喜樂心情,原因乃在於白居易視苦樂為彼此消長的存在:若能使自身樂多,則自身之苦便會減少。白居易樂詩數量之所以龐大,乃在於白居易刻意自覺地將悲傷之事排除。排除的過程論述,在論文中均有證明。最後提及白居易多情且深情的詩人形象,筆者以為,白居易詩乃多情且深情之人,其對待妻、兒、晚輩、世間萬物,白居易均是以「不捨」的心情面對,因為害怕「失去」,故珍惜「當下」情感的存在,其深情與多情,亦形成白居易詩中過度依依不捨的深情形象。
詩人之創作意圖,其實微渺而難知。歷來白居易研究者,幾乎不從白居易之詩人意識切入其創作心態之轉變。白居易詩之數量為唐人之最,保存留傳至今,鮮有缺漏,此種現象於唐人文集中,亦屬罕見。大量詩作的產生,若非詩人深好此道,並以此自足,二千八百餘首詩作,所耗費之心血亦非常人所能為。唐人詩逾千首者,寥寥可數,除李白、杜甫數量瑧於千首以上外,唐朝以詩名世之詩人,韋應物存詩近六百首,韓愈存詩三百餘首,劉禹錫存詩八百餘首,元稹存詩近八百首,柳宗元不到二百首,相較之下,白詩二千八百餘首,足見白居易擅長寫詩並樂於作詩。當然,白居易長壽也是他詩作數量逾於當代人之主因。但是二千八百餘首之詩作,亦可從現象說明白居易詩人自覺不廢吟詠之結果。日人吉川幸次郎於《宋詩概說》中所提及宋詩特色,均可從白居易詩中找出端倪。宋人詩作數量動輒逾數千首,若不以詩人自居,專力於詩,並將觀點轉移至日常生活,根本不可能產生如此大量之詩作。因此近人在研究宋詩時,實應從宋人的詩人意識切入,宋人之詩人意識與唐人比較,明顯之至,而詩人意識之有無,有唐一朝又無人超逾白居易,因此白居易詩人意識之研究,不獨於白居易詩研究與瞭解有所助益,亦可資於唐音宋調之分判也。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白居易所處的中唐政局與文學環境 17
第一節 德宗主導的基本國策 17
第二節 順宗政局與憲宗中興 31
第三節 長慶到會昌的政爭 45
第四節 白居易主導之元白文學互動 60
第二章 白居易「詩人意識」之萌生 79
第一節 《詩經》「風人」地位的追求與諷喻詩的寫作 79
第二節 詩人注意力由「外觀」至「內省」的轉向 94
第三節 詩人主體的建構 109
第四節 因過度創作而以「詩魔」比況 125
第三章 白居易「詩人身份」確立過程 147
第一節 「所仗者文章耳」﹣白居易仕宦初期之詩注重切實緣由147
第二節 以文學才能為王朝代言人:任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 167
第三節 任杭、蘇刺史後宦情闌弄,官吏職責意識漸淡 190
第四節 歸居洛下後獨重其「詩人身份」 210
第五節 盡責的任官態度所產生之「不自信」心態 228
第四章 白居易以「詩人自我」為主體之詩歌寫作 249
第一節 以自我為主體之酬贈詩作 249
第二節 主體審視、關心自我之詩作 263
第三節 詩人主體與外界互動之詩作﹣詠物筆法的轉變 280
第四節 詩人對自我詩藝的要求﹣專精於律體 295
第五章 白居易以詩人自居後所建立的「詩人形象」 311
第一節 高雅的生活情調﹣以學識厚植興趣 311
第二節 詼諧風趣而真誠 331
第三節 悲哀的揚棄 353
第四節 多情且深情 371
結論 389
參考書目 39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古籍部分
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94)
王旋伯注:《李紳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王國安箋釋:《柳宗元詩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王溥撰:《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89)
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華忱之、喻學才校注:《孟郊詩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郭茂倩:《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
仇兆鰲注:《杜詩詳註》(北京:中華書局1999)
許學夷著.杜維沬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胡震亨:《唐音癸籤》(台北:世界書局1985)
顧學頡點校:《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96)
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司馬光撰.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
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徐松輯.高敏點校:《河南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
徐松撰.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
孫望編著:《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
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漢京文化1983)
丁仲祜編:《續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出版社1983)
丁福保編:《清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陳鼓應注釋:《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96)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
陳伯海、朱易安編:《唐詩書錄》(濟南:齊魯書社1988)
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程大昌撰.黃永年點校:《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
杜牧:《樊川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9)
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96)
陶敏、王友勝校注:《韋應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
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柳宗元:《柳宗元集》(台北:華正書局1990)
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嘉言校:《長江集新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李冬生注:《張籍集注》(合肥:黃山書社1988)
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5)
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
李昉等撰:《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
李昉等撰:《文苑英華》(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劉開揚箋註:《岑參詩集編年箋註》(成都:巴蜀書社1995)
劉學鍇、余恕誠校注:《李商隱文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劉肅撰.許德楠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劉昫等撰:《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
傅璇琮、周建國校箋:《李德裕文集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
傅璇琮主編:《唐人選唐詩新編》(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
勞格、趙鉞著.徐敏霞、王桂珍點校:《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北京:中華書局1992)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7)
圓仁撰.顧承甫、何泉達點校:《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姚鉉編:《唐文粹》(台北:世界書局1989)
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汪立名編:《白香山詩集》(台北:世界書局1991)
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裴庭裕撰.田廷柱點校:《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趙翼著.霍松林等校點:《甌北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
馮集梧注:《樊川詩集注》(台北:漢京文化1983)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吳編主編:《全唐文補遺(1-8)》(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台北:里仁書局1985)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5)
近人著作
Arthur Waley:《 The Life and Time of Po Chu-I》(台北:鍾山書局1969)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郁賢皓、胡可先:《唐九卿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6)
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王仲犖:《金泥玉屑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
王壽南:《唐代人物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
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1969)
王壽南:《隋唐史》(台北:三民書局1986)
王賽時:《唐代飲食》(濟南:齊魯書社2003)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翁俊雄:《唐代人口與區域經濟》(台北:新文豐1995)
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台北:商務印書館1990)
花房英樹:《白居易研究》(京都:世界思想社1971)
花房英樹:《白樂天》(東京:???書房1959)
花房英樹:《白氏文集?批判的研究》(東京:彙文堂書店1960)
簡錦松:《杜甫夔州詩現地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9)
簡錦松:《唐詩現地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9)
紀作亮:《張籍研究》(合肥:黃山書社1986)
喬象鍾、陳鐵民等:《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近藤春雄:《長恨歌琵琶行?研究》(東京:明治書院1981)
胡可先:《杜牧研究叢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胡戟等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胡滄澤:《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顧學頡:《顧學頡文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侯迺慧:《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台北:三民書局2005)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台北:東大圖書1991)
高橋和己:《詩人?運命﹣李商隱詩論》(東京:河出書房1973)
高明士:《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高明士主編:《唐代身分法制研究》(台北:五南2003)
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佐藤武敏:《長安》(東京:近藤出版社1971)
謝思煒:《白居易集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謝思煒:《唐宋詩學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朱金城:《白居易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朱金城:《白居易年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周紹良:《唐傳奇箋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周祖譔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周相錄:《元稹年譜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周勛初:《高適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諸橋轍次編:《大漢和辭典》(東京:大修館書店1959)
徐連達:《唐朝文化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小川昭一:《全唐詩雜記》(東京:彙文堂書店1969)
尚永亮:《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台北:洪葉文化1993)
辛德勇:《隋唐兩京叢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仁井田陞:《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青木正兒著.范建明譯:《中華名物考(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2005)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蘇珊.郎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
孫昌武:《柳完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孫昌武:《柳完元傳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孫昌武:《詩與禪》(台北:東大圖書1994)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戴偉華:《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戴偉華:《唐代幕府與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
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戴偉華:《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6)
淡江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學生書局1990)
池田溫:《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池田溫編:《唐代詔敕目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1)
中國地圖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北京:新華書店1996)
張健:《大唐詩魔﹣白居易詩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
張采田:《玉谿生年譜會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台北:中華書局1989)
張中寧:《白居易長恨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張兆凱:《漢唐門蔭制度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5)
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張國剛:《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張榮芳:《唐代京兆尹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
張澤咸:《唐代工商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陳引馳:《隋唐佛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陳慶麒編:《中國大事年表》(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
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1-3) 》(台北:里仁書局1982)
陳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3)
陳明光:《唐代財政史新編》(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
陳友琴編:《白居易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唐長孺:《唐長孺社會文化史論叢》(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寧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平岡武夫:《唐代的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平岡武夫:《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米歇爾.福柯著,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孟二冬:《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毛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楊聯陞:《國史探微》(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
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手札》(台北:台灣攝影出版社1997)
羅聯添:《韓愈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77)
羅聯添:《韓愈傳》(台北:國家出版社1998)
羅聯添:《白居易年譜》(台北:國立編譯館1989)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9)
李映輝:《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李季平、王洪軍主編:《太平廣記社會史料集萃》(濟南:齊魯書社1999)
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輯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李德輝:《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劉海峰:《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後濱:《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
劉航:《中唐詩歌嬗變的民俗觀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3)
劉寧:《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呂正惠編:《唐詩論文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
傅錫壬:《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台北:東大圖書1984)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傅璇琮:《李德裕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4)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
傅璇琮、羅聯添主編:《唐代文學研究論著集成(全八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傅璇琮等編:《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台北:文史哲1993)
卞孝萱:《元稹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0)
嚴耕望:《治史答問》(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1﹣6)》(台北:中研院史語所2003)
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表》(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7)
岑仲勉:《唐史餘藩(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
岑仲勉:《郎官石柱題名考(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
岑仲勉:《岑仲勉史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
崔瑞德編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蔡瑜:《唐詩學探索》(台北:里仁書局1998)
蕭馳:《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2005)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台北:東大圖書2000)
譚其驤:《長水粹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隋唐五代十國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9)
閻文儒:《唐代貢舉制度》(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
顏崑陽:《李商陽詩箋釋方法論》(台北:里仁書局2005)
馮秉文主編:《全唐文篇目分類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01)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俞鹿年編:《中國官制大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千唐誌齋新藏專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吳麗娛:《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蔣寅:《大曆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台北:學生書局2006)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黃永武:《敦煌的唐詩》(台北:洪範書店1987)
黃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學位論文
俞炳禮《白居易詩研究》(台北:師大國文所博論1988)
呂正惠:《元和詩人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論1983)
林明珠:《白居易詩探析》(台北:東吳中文所博論1997)
張玉芳:《藩鎮與中唐文學》(台北:台大中文所博論2002)
林湘華:《「江西詩派」研究》(台南:成大中文系博論2006)
黃亦真:《白詩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論1977)
陳家煌:《白居易生命歷程對詩風影響之研究》(高雄:中山中文所碩論1999)
蔡叔珍:《白居易「閑適」詩研究﹣以「情性」為考察基點》(台南:成大中文所碩論2004)
單篇論文
李立信:〈論《白氏長慶集》中的格詩〉,《東海中文學報》十二期,1998.12
賈晉華:〈「平常心是道」與「中隱」〉,《漢學研究》16卷2期,1998.12
蔡瑜:〈試論陶淵明隱逸的倫理世界〉,《漢學研究》24卷1期,2006.6
蕭馳:〈洪州禪與白居易閑適詩的山意水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期,2005.3
賴瑞和:〈論唐代的檢校官制〉,《漢學研究》24卷1期,2006.6
賴瑞和:〈唐代待詔考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3期,2003
簡宗修:〈《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獻與北宗禪師〉,《佛學研究中心學報》6期,2001
平岡武夫:〈杜佑致仕制札記﹣白居易?習作〉,收於《鈴木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學論叢》(東京:明德出版社,1972年),頁376-383。
布目潮渢:〈白居易的喫茶〉,收於許智瑤編譯:《中國古代喫茶史》(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頁89-11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