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4117-03034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4117-030346
論文名稱
Title
徐復觀音樂思想中的「和」
Xu Fu Guan on ’’Harmony’’ in his Thought of Music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7-1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8-22
關鍵字
Keywords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和、樂教、音樂藝術
Xu Fu Guan, art of music, Confucian music cultivation, Harmony, ‘’Chinese Art Spiri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6 次,被下載 61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17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自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一書中,以其徐氏之個人特有的「心的文化」哲學,重新疏理其書內,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對「和」觀念的發掘,而後筆者發現在上述資料的蒐集以及對徐氏一書的重新整理後,始發覺徐氏所提出的「和」概念是一個在藝術上、社會中、人心裡最重要核心價值。故於本文中筆者在「樂教之和」、「人心之和」與「音樂之和」的論點中進行了重要的鋪述與學術論點上的延伸闡發,試圖將本文的其它重要議論做緊密的結合。並對於中國、西方音樂藝術的個人道德、社會道德、樂教觀等,尋出「心的文化」在其中的發揮與「和」(和諧、平和)的存在。並由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美學的詮釋將孔子、莊子美學分類為依存美與自然美的典型。最後由現代音樂的樂理基礎、和聲概念,以音樂藝術與音樂演出中,各觀點的審美角度去找到以「心」去體會到的「和」思維。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cultivate the concept of “the culture of the heart,” which was proposed by Xu Fu Guan in Chinese Art Spirit (1966). I hope to delineate the Confucian and Taoist thoughts on the concept of “Harmony.” In the course of collecting secondary resources on Chinese Art Spirit, I found that “Harmony” is a core value in terms of arts, society and the human mind. Therefore, I strive to extend the academic statement on the concept of “Harmony of Confucian music cultivation,” “Harmony of the human mind” and “Harmony of music,” while simultaneously trying to combine the aforementioned concepts with other essential statements in Chinese Art Spirit. By doing so, I hope to position the concepts of “the culture of the heart” and “Harmony” in individual morality, social morality and Confucian music cultivation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arts of music. I then contend that Confucian and Zhaung Zi’s aesthetics can be divided into what Kant termed as Free Beauty (Pulchritudo Vaga) and Dependent Beauty (Pulchritudo Adhaerens). Last but not least, I aim to figure out how our “minds” experience “Harmony” with the aid of music theory, theory of harmony, art of music and music performance in modern music.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iv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二節 前人研究回顧13
第三節 本文架構與章節安排12
第二章 徐復觀論音樂美學17
第一節 徐復觀的哲學原理:「心的哲學」17
第二節 古代樂教中的「和」26
一、中國古典音樂的和:成均之法31
二、西方古典音樂的和:宇宙和諧之聲35
小結42
第三節《中國藝術精神》論藝術與音樂44
一、先秦儒家44
1.禮樂合稱之辯與規範性之不同50
2.孔子寓教於「樂」55
3.孔子於音樂中對美善的追求64
小結67
4.樂中美善之異同68
5.「和」── 孔子思想中「仁」與「樂」的統一73
二、先秦道家85
1.老子藝術思想85
2.莊子藝術思想88
3.莊子的音樂藝術與其中的和95
小結97
第四節 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美學-以李澤厚與康德美學觀之99
一、「美學」定義:由李澤厚的美學觀點進入99
二、自康德《判斷力批判》看徐復觀對儒、道藝術架構的差異性104
小結112
第三章 徐復觀以音樂之「和」為本源的藝術美學113
第一節 徐復觀的音樂藝術觀114
第二節 音樂美學與倫理教化121
第三節 徐復觀的「和」與精神道德圓滿125
第四章 徐復觀音樂思想中的「和」及其限制與反思132
第一節 音樂與和133
第二節 現代音樂元素中「和」的展現137
第三節 音樂之和連結人心與社會141
小結143
第五章 結語145
參考文獻14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古籍專書部分):
《禮記正義》,《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清)江西南昌府學印行。
《尚書正義》,《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清)江西南昌府學印行。
《春秋左傳正義》,《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清)江西南昌府學印行。
《四部叢刊初編˙周禮》。張元濟輯,台北,商務印書館,1922年。
《儀禮》,《四部叢刊初編》,張元濟輯,台北,商務印書館,1922年。
荀子:《樂論》,《四部叢刊初編》本。張元濟輯,台北,商務印書館,1922年。
墨子:《墨子》,《四部叢刊初編》本。張元濟輯,台北,商務印書館,1922年。
劉安:《淮南子》,《四部叢刊初編》。張元濟輯,台北,商務印書館,1922年。
班固:《白虎通德論》,《四部叢刊初編》本。張元濟輯,台北,商務印書館,1922年。
伊藤仁齋:《童子問》,1966年,東京,《近世思想家文集》,家永三郎等教注。
伊藤仁齋:《語孟字義》,1966年,東京,《近世思想家文集》,家永三郎等教注。
白居易:《白居易集》中華書局,北京,1974年。
《十三經注疏˙周易》藝文印書館,台北,1976年。
《十三經注疏˙周禮》藝文印書館,台北,1976年。
《十三經注疏˙禮記〈樂記〉》藝文印書館,台北,1976年。
《新編諸子集成-莊子集釋》,郭慶藩,中華書局,北京,1981年。
王國維:《人間詞話》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2年。
《道德經》,《欽定四庫全書》本。(清)永瑢、紀昀等奉敕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國語》,《欽定四庫全書》本。(清)永瑢、紀昀等奉敕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楚辭章句》,《欽定四庫全書》本。(清)永瑢、紀昀等奉敕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蘇軾:《蘇軾文集》中華書局,北京,1986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1996 年,台北,大安出版社印行。
王先謙:《荀子集解》,藝文印書館。2012年3月。
司馬遷:《史記》,台北中華書局。2014年8月。



徐復觀專書及雜文:
(依出版年份排序)
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 同認識─》刊見《民主評論》1958 年元月。
《徐復觀文錄(三)》,徐復觀著,環宇出版社,台北,1960年。
〈泛論形體美〉,徐復觀著,刊見《華僑日報》,1962年8月。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徐復觀著,中央書局,台灣,1963年。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著,臺灣學生書局,台北,1966年。
《中國思想論集》,徐復觀著,臺灣學生書局,台北,1967年。
《徐復觀文錄》,徐復觀著,環宇書局,台北,1971年。
《徐復觀雜文集˙三、記所思》,徐復觀著,時報文化出版社,台北,1980年。
《徐復觀雜文集˙四、憶往事》,徐復觀著,時報文化出版社,台北,1980年。
《徐復觀文錄選粹》,徐復觀著,臺灣學生書局,台北,1980年。
《中國文學論集》,徐復觀著,台灣學生書局,台北,1985年。
《徐復觀文存》,徐復觀著,台灣學生書局,台北,1991年。
〈思想與時代〉,徐復觀著,刊見《世界評論》,1992年。

其他參考書目:
(依出版年份排序,同年出版依姓氏排序)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上)》,台灣學生書局印行,台北,1975年。
柏拉圖:《西方文選錄》柏拉圖著,伍蠡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上海,1979年。
柏拉圖:《西方文選錄˙國家篇》,伍蠡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上海,1979年。
柏拉圖:《文藝對話錄》,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年。
康德:《判斷力批判》,宗白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上海,1979年。
吉聯抗:《春秋戰國史料》 ,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1980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1年。
席勒:《美育簡書》,徐桓醇譯,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北京,1984年。
格羅塞:《藝術的起源》,蔡慕暉譯,商務出版社,,上海,1984年。
李澤厚:《哲學與美學文選》,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1985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人民出版社,北京,1986年。
劉若愚:《中國文學藝術精神》(王鎮遠譯),黃山書社,合肥,1989年。
李美燕:《中國古代樂教思想(先秦兩漢篇)》,麗文圖書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渡邊護:《音樂美的構成》,張前譯,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1996年。
伍國棟:《中國古代音樂》,商務印書館,上海,1997年。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兩漢先秦篇》,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1999年。
楊沛仁:《音樂史與欣賞》,美樂出版社,台灣,2001年。
朱秋華:《西方音樂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2002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郭齊勇、鄭文籠、杜維明文集,杜維明文集第三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Reimer/Bennett:《音樂教育的哲學》,熊蕾譯,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2003年。
羅小平、黃虹:《音樂心理學》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上海,2008。
方東美:《東方詩哲方東美美論著輯要》,王月清、李鍾梅編,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2009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經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
田川流、劉家亮:《藝術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2年。
李琼、劉旭光:《中國音樂藝術對西方的影響》,人民出版社,北京,2012年。
羅藝峰:《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上海,2013年。
郭昭第:《藝術哲學提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14年。
張毅:《儒家文藝美學-從原始儒家到現代新儒家》,南開大學出版社,天津,2004年。
林維杰、黃雅嫺編:《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工夫論與內在超越性》中央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台北,2014年。
鄭錦揚:《藝術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4年。
陳靜:《音樂哲學的美學問題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2015年。
劉建平:《徐復觀與20世紀中國美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 2015年。

參考論文、期刊:

期刊:
(依出版年份排序)
1. 陳昭瑛:〈伊藤仁齋與徐復觀對《論語》樂論的詮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卷第1期,2001年8月。
2. 孫邦金:〈儒家樂教與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讀後〉《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1月。
3. 夏明釗:〈「為人生的藝術」──簡評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中國文化月刊》,2006年8月。
4. 畢雪梅、劉桂榮:〈美善的圓融之境──徐復觀音樂美學的詮釋〉,《中國音樂季刊〉2006第2期
5. 曾鋒:〈論徐復觀之「由音樂探索孔子的藝術精神」的非歷史性〉,《暨南大學學報》2008年3月。
6. 章起群:〈怎樣探討中國藝術精神〉,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
7. 佘佳燕:〈從研究取徑論唐君毅與徐復觀對中國藝術精神之解釋〉,《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五期,2009年7月。
8. 張俊杰:〈一種基於藝術精神的「禮樂思想」-論徐復觀的「禮樂鄉愁說」〉,《交響-西安音樂學報〉,2010年12月。
9. 李美燕:〈「和」與「德」──柏拉圖與孔子的樂教思想之比較〉,《藝術評論》第二十期,2010年。
10. 黃潔莉:〈先秦儒、道與古希臘音樂形上思維──以「和」為核心觀念的解讀〉,《哲學與文化》 37卷8期,2010年8月。
11. 袁建軍:〈解釋學視野下的徐復觀音樂思想研究〉,2011年12月,《交響-西安音樂學報〉
12. 李美燕:〈儒家樂教思想中「和」的意涵之流變述論──以隋唐迄明清為考察對象〉,刊見《諸子學刊(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3. 伏愛華:〈徐復觀對孔子樂教的闡釋與發揮〉,2013年1月,《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4. 孫琦:〈徐復觀對儒家藝術精神的新闡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2008年3月。
15. 孫中鋒:〈莊子「自然」思想對中國藝術創作精神的啟發〉,《中山學報》,2008年12月。
16. 古旻陞:〈中國古代音樂中「和」的美學概念〉,《藝術學報》第95期,103年10月。(2014年)
17. 歐淑慧:〈從柏拉圖理想國之道德觀談對現代品格教育之啟示〉,《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1期

碩/博士學位論文:
(依出刊年序排序)
1. 王均宇,《試論徐復觀文藝美學思想的西方理論淵源》,2007年5月,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 鍾玉鳳,《音樂與哲思的斷裂--中國音樂「美學文獻思想與音樂呈現」實際關係之探索》,2003-07-31,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3. 陳淑敏,《〈樂記〉音樂美學思想之研究》,2005年5月,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 孫文婷,《論徐復觀「為人生而藝術」的文藝思想》,2006年4月20日,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5. 張境嵐,《論中西早期音樂美學思想教化觀點之異同:以《樂記》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研究對象》,2006年7月,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王麗,《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論》,2008年,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