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4117-14491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4117-144917
論文名稱
Title
自然詩的構型與構象——王維與華滋華斯自然詩的語言比較
The Configuration and Conformation of Nature poetry——A Case Study of Wang Wei and William Wordsworth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6-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7-15
關鍵字
Keywords
語言學、構象、構型、華滋華斯、王維
Wang Wei, William Wordsworth, Linguistic, Co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6 次,被下載 3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0 times.
中文摘要
構型及構象是化學中表徵分子結構特徵的兩個概念,構型是一個有機分子中各個原子特有的固定空間排列,而語言學概念中語法結構的定義與之相像;碳原子中的原子在空間可呈現無數的立體形象,此為構象,語言學上與之相似的定義為語用。論文重「形」,從形推意,理論發源於結構主義語言學,從現象到本質、從能指(結構)到所指(內容)的深入分析,從由點到面的二維結構再至構成畫面的三維空間探討,層層深入,對山水自然詩進行深度解剖。論文取材於中國山水詩代表王維(701-761)及英國湖畔詩人威廉·華滋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二人的代表作品,針對他們表現自然的詩句,探討其構型與構象方式;構型上是對字詞進行成分分析,拓展到語法結構,完成了詩歌的從點到面的結構分析,並從結構出發,亦從點到面地闡述了「天人合一」自然詩中的主語、話題;構象則是牽引至文學角度,對詩歌的表現手法進行解構,通過探究詩歌的修辭、虛實、情景關係等方面,輔之以詩歌常用的意象、意境概念在詩歌中的分類解析,對中西方山水自然詩從平面結構延伸到三維空間的解讀。論文部分屬於比較語言學,但從詩歌的角度分析,又有比較詩學的存在。論文期望在中西方詩歌交互的研究中,為詩歌寫作及中西詩歌互譯、傳播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Abstract
Configuration and conformation are two concepts of Chemistry, the former is similar to meaning of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linguistics; the latter is to molecular structure what pragmatics is to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ttaches importance to analysis the natural poems’ structure to catch the content, and discuss from the structural two-dimension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Paper drew on the landscape poetry of the representative poet between China and England, Wang Wei and William Wordsworth. Configuration is from the view of words to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extended to the subject and topic, while the conformation stands on the foot of literary, drawn into the expressions of poetry, supplemented by the artistic images and conception. Theoretically part of the thesis belongs to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nd some have the existenc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poetry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 i
誌謝 .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圖次 viii
表次 ix
一、 緒論 . 1
(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二) 研究理論 . 2
(三) 文獻探討 . 5
1. 版本 . 5
2. 前人研究 . 7
(四) 研究方法及框架 9
二、 研究對象綜述 13
(一) 山水之冠——王維 15
1. 時間距離 . 16
2. 效果歷史 . 21
3. 視野融合 . 24
(二) 桂冠詩人——威廉·華滋華斯 25
1. 時間距離 . 26
2. 效果歷史 . 28
3. 視野融合 . 30
(三) 中外合一 32
1. 家庭環境 . 32
2. 青年參政 . 33
3. 而立之年攀峰 . 34
4. 不惑之年隱居 . 35
5. 晚年巔峰 . 35
6. 居住環境 . 36
vi
三、 詩歌中自然的構型. 38
(一) 語法分析 39
1. 詞類分析 . 39
2. 詞類變化 . 42
(二) 句法結構 47
四、 基於構象的主語層次分析——詩人、主語、話題 52
(一) 王維——意識主體、主語、話題 . 54
1. 結構分析 . 54
2. 「我」、主語與話題 . 57
(二) 華詩——意識主體、主語、話題 . 58
1. 並列句結構的主語、話題 . 59
2. 非並列式結構的主語、話題 61
五、 自然詩歌的構象 65
(一) 修辭手法 65
1. 王詩修辭 . 66
2. 華詩修辭 . 67
(二) 虛實之用 69
1. 眼見之實,想像之虛. 70
2. 具象之實,抽象之虛. 70
3. 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72
4. 景物為實,情感為虛. 73
(三) 動態與靜態 . 74
(四) 抒情方式 75
1. 王詩抒情 . 75
2. 華詩抒情 . 76
(五) 時空關係 80
1. 橫向 . 80
2. 縱向 . 81
3. 縱橫交織的時空轉換. 82
(六) 主體意識之象——「有我」「無我」 83
1. 王維的「無我」之「我」 . 83
2. 華滋華滋的主體意識. 85
vii
六、 基於構象——意象與意境分析 87
(一) 王詩意象 90
1. 山水意象 . 90
2. 自然存在的意象 92
3. 「空」字意象 . 93
(二) 王詩意境 93
1. 幽靜、安閒的意境 . 93
2. 孤寂、冷清意境 94
3. 淒冷、荒涼意境 94
4. 壯闊、雄麗的意境 . 95
5. 禪境 . 95
(三) 華詩意象 96
1. 意象的多樣性 . 96
2. 意象的連貫性 . 97
3. 意象的集合關係 99
4. 意象的指向性 102
(四) 華詩意境 104
1. 意境的流動性 104
2. 意境的虛實變化 . 106
3. 意境的天人合一 . 108
4. 意境的感情 . 109
(五) 中外之意 110
1. 意象之異同 . 110
2. 意境異同 111
七、 結論 . 113
參考文獻 11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專書(按姓氏筆畫多寡排序):
王力:《古代漢語》,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一冊。
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
王維撰,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王國維撰,黃霖等導讀:《人間詞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國維:《遺書》第四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卡希爾著,甘陽譯:《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
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沈德潛:《說詩晬語》,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吳喬:《圍爐詩話》(抄本)。
阮元刻:《十三經註疏》本《毛詩正義》卷一。
東北師範大學等合編:《有機化學(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上冊。
馬修·安諾德(Mathew Arnold)著,殷葆瑹譯:《安諾德文學評論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馮平,劉東岳等主編:《世界近代文學簡史》,北京:南文博雅出版社,2015年。
易曉明:《華茲華斯傳》,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周英雄:《比較文學與小說詮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迦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与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畢敦一:《從語言文字看東西方思維——再從「大思維」到「大戰略」》,廣州:線裝書局,2009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張伯楨:《南海康先生傳》,北京:北京滄海叢書社,1932年。
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馮平,劉東岳等主編:《世界近代文學簡史》,北京:南文博雅出版社,2015年。
華滋華斯著,楊德豫譯:《華茲華斯抒情詩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華滋華斯著,楊德豫譯:《華滋華斯詩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年。
華滋華斯著,楊德豫譯:《華茲華斯名作集 : 浪漫之路第一人》,臺北:遊目族出版社,2015年。
彭定求:《全唐詩》,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頁10。
葉裴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3版。
葛傑編:《王維孟浩然詩選註》,上海古籍出版,1994年。
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刷館,1979年呂叔湘譯本,1968年。
童慶炳:《文藝理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
楊文生編:《王維詩集箋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昫等撰:《舊唐書·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劉世儒:《現代漢語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版。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鄭克魯編選:《外國文學作品選》(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日本]梅澤和軒著,傅抱石譯:《王摩詰》,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Fang Han-wen: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World Literature History and the Can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2-04
F.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Press, 2001.
Stephen Hebron: William Wordsworth, London: The British Library Press, 2000.
William Wordsworth: Preface to Lyrical Ballads. New York: PF Collier & Son Company Press, 2001.
William Wordsworth: The Two-Book Prelude· Book1.
William Wordsworth an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Lyrical Ballads,1798. Simon Lee,Biggs and Cottle, For T.N. Longman, Paternoster- Row, London Press.

參考論文:
石發亮:Contemplations on Man and Nature——A Comparative study of William Wordsworth and Wang Wei,濟南:山東師範大學英語語言學碩士論文,2008年。
林靜慧:《《花間集》顏色詞之語言風格與文化意涵》,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宮萍:A Case Study on Artistic Conception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哈爾濱:吉林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2012年。
郭主美: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William Wordsworth and Wang Wei, 廈門:廈門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2014年。

參考期刊:
王國維:〈文學小言〉,《教育世界》第139號,1906年12月:十七則之二。
王天睿:〈華滋華斯與王維自然詩歌中意境與意象的比較分析〉,《名作欣賞Master Pieces Review》2015年第4期,頁44-45。
王春:〈關於華滋華斯詩歌中自然主體的研究〉,《西安外國語學報》2003年11月第2期,頁46-49。
杜明業:〈「世界文學史新建構」中的多元世界觀與中國話語〉,《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頁12-15。
克·馬范·多倫(Mark Van Doren)著,林學錦、梁葆成、李玉譯:〈《華滋華斯詩選》序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 年第1期,頁95-100。
朱麗丹:〈華滋華斯與王維詩歌意象的對比研究〉,《語文建設》2016年第1期,頁43-44。
吳煜幽:〈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輸入→構建→輸出〉,《外語研究》2000年第2期,頁58-59。
段孝潔:〈從華滋華斯的詩歌創作看期哲學思想〉,《南京師大學報》1993年第1期,頁115-120。
陳嘉映:〈索緒爾的幾組基本概念〉,《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頁51-55。
陳貽焮:〈王維的政治生活和他的思想〉,《唐詩論叢》,湖南人民出版社,頁118-121。趙玲:〈探討我國古代詩學中的語言學闡釋〉,《哈爾濱示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第4期,頁113-115。
馮書靜,儀德剛:〈《勢力不滅論》英譯底本及術語翻譯〉,《自然辯證法研究》第32卷第2期,2016年2月,頁80-87。
韓英煥:〈華滋華斯〈水仙〉分析中英山水詩的異同〉,《瀋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9年4月,頁238-242。
黃芳:〈華滋華斯和王維自然詩歌的意象和主題對比分析〉,《文學教育》2011年5月,頁75-77。
傅紹良:〈張九齡罷相與王維思想的轉折再議〉,《四川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頁77。
楊成虎,錢志富:〈「隱我」與「顯我」——王維與華滋華斯山水詩中人與自然關係的比較〉,《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69-72。
儲澤祥:〈敘事體中施事主語省略的語用價值〉,《當代修辭學》1996 年第4期,頁11-1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