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5104-17075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5104-170751
論文名稱
Title
清代性情詩論研究--以清代四大詩說為主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0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5-1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6-15
關鍵字
Keywords
清代四大詩論、清代、性情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1 次,被下載 742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429 times.
中文摘要
本論文共分為八章,其研究步驟擬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研究清代性情詩論的意義與動機,探討清代
詩學的研究現況,並且設定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對研究步驟予以陳述。
第二章〈性情詩論的發展歷程〉,一個名詞或概念,歷經若干時代和理論家的手中,往往有所發展和變化。因此,在論述清代四大詩論的「性情」詩觀之前,必須先對「性情」產生的意義做一番詮釋,了解其源流及發展,並且將「性情」放到中國詩學的歷史長河中去考察,從其產生的文化語境,運用的範疇、角度、內涵等等,探討其內容,並且歸納意義。
第三章〈王士禛的性情詩論〉,此章就王士禛神韻說中所尊崇的「性情」內容而展開敘論。首先就王士禛「性情」說的取向作一介紹,了解所抒發的「佇興而就」、「偶然欲書」的性情,並且以「學問」為根柢。然後,就王士禛「性情」說的特色作深入的探討,分別是「傳神」與「言外之意」的觀念。最後探討其「性情」觀念應用在詩論的表現方式:對於詠物詩主張的是「不即不離」;敘事詩重視「蘊藉含蓄」的藝術表現;學詩主張「學古人務得其神」;其詩論所呈現的審美取向為「清遠」。
第四章〈沈德潛的性情詩論〉,此章就沈德潛格調說中所強調的「性情」內容而展開敘論。首先就沈德潛「性情」說的界定作一介紹,了解所抒發的「溫柔敦厚」、「合於格調」的性情,並且以「才學」相濟使性情深厚。然後,就沈德潛「性情」說的特色作深入的探討,分別是「貴真」與「貴正」的觀念。最後探討其「性情」觀念應用在詩論的表現方式:在論詩、選詩或批詩時,皆秉持「詩教之旨」;對於情感的表達或敘事的方式,主張以「比興」作為表現方式,重視「隱約含蓄」的藝術表現;對於詩歌內容,反對「綺靡」、「浮豔」;提倡「雄放剛健」的詩風。
第五章〈袁枚的性情詩論〉,此章就袁枚性靈說中所抒發的「性情」內容而展開敘論。首先就袁枚「性情」說的取向作一介紹,袁枚認為人皆有情,將「性情」的範圍擴大,尤其重視「男女之情」,並且提出「才」與「學」來輔助性情。然後,就袁枚「性情」說的特色作深入的探討,分別是「立意」、「葆真」與「有我」的觀念。最後探討其「性情」觀念應用在詩論的表現方式:主張只要是真感情,皆可入詩;力主有我,以真性情為基點,提出「詩有工拙,而無今古」,重視「新意」;對於詩歌的創作過程,主張「以人巧濟天籟」;其詩歌的藝術表現,在於「旁見側出,吸取題神」。
第六章〈翁方綱的性情詩論〉,此章就翁方綱肌理說中所主張的「性情」內容而展開敘論。首先就翁方綱「性情」說的取向作一介紹,了解所抒發的「性情」,是以學問、人品為根基,將「情」置於「性」的基礎上以作忠教孝。然後,就翁方綱「性情」說的特色作深入的探討,分別是「經世教化」與「有我的真情」的觀念。最後探討其「性情」觀念應用在詩論的表現方式:言詩時,主張根本於《詩經》,以「雅正」為宗;而其評詩的標準為「細肌密理」,合乎「文理」與「義理」的要求。
第七章〈清代四大詩論的重要意義〉,就清代四大性情詩論的意義和關聯作一綜合性的探討,分別就創新性、真誠性、豐富性與普遍性四點釐清四大性情詩論的相似、相異之處,並從中找出共同追求的理想和觀點。首先就「創新性」來看,清代四大詩論對於「性情」說都具有綜合的傾向,分別是「綜合言志和言情觀」與「融通性情與學問」;就「真誠性」看來,追求真誠的人格是四大詩論的共同特色,茲分為「出於詩人的真情」與「重視詩人的人品」來說明;就「豐富性」而言,清代四大性情詩論具有包羅萬象兼有以前各代的特點的特色,除了「總結詩論觀點」之外,「詩論本身也具豐富性」;從前面三點找出四大性情詩論的共同傾向,即「普遍性」,即「以典雅為共同標準」與「以含蓄、自然為共同規範」。
第八章〈結論〉,綜合以上各章的研究,將本論文研究的成果予以說明,對於清代其他各家的詩論,尚有可擴充補述之處,並述其展望。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緒…………………………………………………………………...1
第一節 研究意義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6
第二章 性情詩論的發展歷程……………………………………………….13
第一節 先秦「性」與「情」的詮釋………………………………………14
第二節 兩漢「性」與「情」的分化………………………………………20
第三節 六朝以「性情」為文學的本質與肯定…………………………27
第四節 唐宋對主「性情」觀念的檢討…………………………………35
第五節 明清「性情」觀念的成熟………………………………………42
第三章 王士禎的性情詩論………………………………………………….53
第一節 王士禎「性情」說的取向………………………………………55
第二節 王士禎「性情」說的特色………………………………………62
第三節 王士禎「性情」說的表現方式………………..………………68
第四章 沈德潛的性情詩論………………………………………………….81
第一節 沈德潛「性情」說的界定………………………………………82
第二節 沈德潛「性情」說的特色…………………………………….89
第三節 沈德潛「性情」說的表現方式…………………………..……92
第五章 袁枚的性情詩論…………………………………………………...101
第一節 袁枚「性情」說的取向……………………………………….104
第二節 袁枚「性情」說的特色………………………………………113
第三節 袁枚「性情」說的表現方式…………………………………120
第六章 翁方綱的性情詩論………………………………………………...133
第一節 翁方綱「性情」說的取向……………………………………137
第二節 翁方綱「性情」說的特色……………………………………140
第三節 翁方綱「性情」說的表現方式………………………………143
第七章 清代四大性情詩論的重要意義…………………………………...147
第一節 創新性…………………….……………..……………………148
第二節 真誠性………………………………………...………………152
第三節 豐富性………………………………………………………...155
第四節 普遍性………………………………………………………...158
第八章 結論………………………………………………………………...167
第一節 研究成果……………………………………………………...16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176
參考書目……………………………………………………………………...17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 古籍

《二十四詩品》 司空圖著、陳國球導讀 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1987年6月
《人物志》 劉劭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6年2月
《人物志注》 劉劭著、劉昞注 台北:世界書局 2000年4月
《十種唐詩選》 王士禎選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濟南:齊魯書社 1997年7月
《小石帆亭五言詩續鈔》 翁方綱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2月
《小石帆亭著錄》 翁方綱 北京:中華書局 1991年12月
《小倉山房尺牘》 袁枚著、章榮譯注 台南:大孚書局 1990年1月
《小倉山房詩文集》 袁枚著、周本淳標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3月
《毛詩正義》 孔穎達 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
《文心雕龍注》 劉勰著、范文瀾注 台北:開明書店 1993年5月
《文心雕龍讀本》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9月
《文心雕龍義證》 劉勰著、詹瑛義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12月
《王文成公全書》 王守仁 台北:商務印書館 1979年4月
《王士禎年譜》 王士禎著、孫言誠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1月
《王船山詩文集》 王夫之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4年9月
《王陽明全集》 王守仁 台北:古新書局 1978年1月
《王臨川文集附沈注》 楊家駱編 台北:鼎文書局 1979年9月
《王臨川集》 王安石 台北:世界書局 1966年4月
《五燈會元》 普濟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5月
《分甘餘話》 王士禎著、張世林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2月
《申鑒》 荀悅 台北:錦鏽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12月
《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1年2月
《白居易集箋校》 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白虎通義》 班固著、陳立疏證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四書章句集注》 朱熹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0年9月
《古夫于亭雜錄》 王士禎著、趙伯陶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2月
《古詩評選》 王夫之評選、張國星校點 北京:大陸藝術出版社 1997年11月
《古詩源》 沈德潛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87年10月
《古詩源箋注》 沈德潛著、王純父箋注 台北:華正書局 1996年8月
《石洲詩話》 翁方綱著、陳邇冬點校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5月
《世說新語校箋》 楊勇編著 台北:正文書局 1992年10月
《世說新語箋疏》 劉孝標著、余嘉錫箋疏 台北:華正書局 1993年10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楊家駱編 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8月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 丁福保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69年8月
《朱子語類》 黎靖德編 台北:正中書局,1973年12月
《池北偶談》 王士禎著、勒斯仁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2月
《杜詩詳註》 杜甫著、仇兆鰲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4年3月
《杜詩鏡銓》 杜甫 台北:正光書局 1969年4月
《花草蒙拾》 王士禎 唐圭璋輯《詞話叢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0年10月
《李溫陵集》 李贄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1年8月
《易本義》 朱熹原著、翁寧娜主編 台北:金楓出版公司 1997年 5

《東塾讀書記》 陳澧 台北:文光出版社 1971年4月
《法言》 揚雄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6年2月
《明詩別裁》 沈德潛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
《明詩評選》 王夫之評選、陳新校點 北京:大陸藝術出版社 1997年2月
《居易錄》 王士禎 台北:新興出版社 1977年5月
《孟子附記》 翁方綱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2月
《荀子新注》 北大哲學系注釋 台北:里仁書局 1983年11月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編著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1年9月
《春秋繁露》 董仲舒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75年2月
《重訂新校王子安集》 王勃著、何林天校注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12月
《皇極經世書》 王植 北京:中華書局 1971年12月
《南雷文定》 黃宗羲 台北:世界書局 1964年2月
《南雷文定四集》 黃宗羲 《叢書集成三編》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9年2月
《南雷文案》 黃宗羲 《叢書集成三編》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9年2月
《香祖筆記》 王士禎 台北:新興出版社 1979年5月
《莊子》 莊周撰、郭象注、陸德明音義 台北:世界書局 1988年3月
《莊子集解》 王先謙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4年4月
《莊子集釋》 郭慶藩集釋、謝皓祥導讀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年9月
《莊子纂箋》 錢穆纂箋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3年1月
《袁中郎全集》 袁宏道 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1976年9月
《唐詩別裁集》 沈德潛 北京:中華書局 1975年1月
《唐賢三昧集箋注》 王士禎選,黃香石評,吳退庵、胡甘亭輯註 台北:廣文書局 1968年11月
《船山全書》 王夫之 長沙:嶽麓書社 1998年11月
《清史列傳》 王鍾翰點校 台北:中華書局 1987年11月
《清詩別裁集》 沈德潛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8月
《清詩紀事》 錢仲聯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9年4月
《清詩紀事初編》 鄧之誠 台北:明文書局 1985年11月
《清詩話》 王夫之等撰、丁福保輯 台北:西南書局 1979年11月
《清詩話續編》 郭紹虞編、富壽蓀校點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3年12月
《帶經堂詩話》 王士禎著、張宗柟纂集、戴鴻森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年11月
《國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 台北:正中書局 1981年影印本
《國朝詩人徵略初編》 張維屏輯 台北:明文書局 1985年5月
《象山先生全集》 陸九淵著、王雲五主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11月
《焚書》 李贄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4年5月
《湯顯祖集》 湯顯祖著、洪北江主編 台北:洪氏出版社 1975年3月
《湯顯祖詩文集》 湯顯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6月
《黃宗羲全集》 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4年6月
《復初齋文集》 翁方綱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3年12月
《復初齋文集》 翁方綱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4年一百零二卷影印本
《復初齋詩文集》 翁方綱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2年10月
《董子文集》 董仲舒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傳習錄》 王守仁 台南:大夏出版社 1978年3月
《詩附記》 翁方綱 台北:新文豐書局 1984年10月
《詩品注》 鍾嶸著、陳延傑注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81年10月
《詩品集解》 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9月
《詩經詮釋》 屈萬里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4年12月
《詩廣傳》 王夫之 台北:河洛出版社 1974年5月
《詩藪》 胡應麟 台北:廣文書局 1973年9月
《經義考補正》 翁方綱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2月
《滄浪詩話》 嚴羽著 台北:世界書局 1984年4月
《滄浪詩話》 嚴羽著、黃景進撰述 台北:金楓出版公司 1986年12月
《滄浪詩話校釋》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2月
《漁洋山人精華錄會心偶筆》 王士禎著、伊應鼎編述 台北:廣文書局 1968年7月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 王士禎著、惠棟注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年2月
《漁洋精華錄》 楊家駱編 台北:世界書局 1981年11月
《漁洋精華錄箋注》 王士禎著、金榮箋注 台北:中華書局 1968年12月
《漁洋精華錄集注》 王士禎著,惠棟、金榮注 濟南:齊魯書社 1999年1月
《說文解字注》 許慎著、段玉裁注 台北:天工書局 1992年11月
《漢書》 班固著、顏師古注 台北:鼎文書局 1979年11月
《語錄》 孫奇逢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6年2月
《論語注疏》 何晏注、邢昺疏 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
《論語釋義》 康義勇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1993年9月
《論衡》 王充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66年2月
《談龍錄》 趙執信撰、陳邇冬點校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5月
《歷代詩話》 何文煥輯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1年9月
《歷代詩話續編》 丁福保輯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3月
《隨園詩法叢話》 袁枚 台北:清流出版社 1976年10月
《隨園詩話》 袁枚著、顧學頡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9年6月
《禮記注疏》 孔穎達 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
《禮記附記》 翁方綱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2月
《禮記集解》 孫希旦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10月
《戴東原集》 戴震 台北:里仁書局 1980年1月
《鍾嶸詩品箋證稿》 鍾嶸著、王叔岷箋證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92年3月
《鍾嶸詩品譯注》 鍾嶸著、趙仲邑譯注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年7月
《韓昌黎文集校注》 馬通伯校注 台北:華正書局 1975年4月
《藝概》 劉熙載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9月
《蘇詩補注》 翁方綱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3月
《嚴羽集》 嚴羽著、陳定玉輯校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年6月
《顧亭林詩文集》 顧炎武 台北:漢京出版社 1984年3月
《讀四書大全說》 王夫之 北京:中華出版社 1989年4月

二、 專著

《才性與玄理》 牟宗三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002年8月
《文學批評的視野》 龔鵬程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8年4月
《文學欣賞與批評》 Wiffred L. Guerin、John R. Willingham、Earle C. Labor、Lee Morgan編,徐進夫譯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75年4月
《文學評論之原理》 溫徹斯特著,景昌極、錢堃新譯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6月
《文學創作新論》 黃炳寅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0年10月
《文學解讀學導論》 曹明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7年7月
《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 龍協濤 台北:時報文化有限公司 1993年1月
《文學論》 王志健 台北:正中書局 1981年1月
《文學論》 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許國衡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 2000年11月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88年12月
《文藝創作美學綱要》 杜書瀛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87年8月
《中國文學史》 王孝編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9年5月
《中國文學史》 孟瑤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1974年8月
《中國文學史》 葉慶炳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2年9月
《中國文學史》 劉麟生 台北:中新書局 1977年7月
《增訂本中國文學史》 胡雲翼 台北:三民書局 1979年10月
《中國文學史大綱》 楊蔭深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8年9月
《中國文學史大綱》 顧實編著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1年10月
《中國文學史話》 馮明之編著 香港:宏業書局 1978年8月
《中國文學史新編》 張長弓 台北:開明書店 1979年4月
《中國文學史論文精選》 羅聯添編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4年9月
《中國文學批評》 方孝岳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6年12月
《中國文學批評》 張健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2年8月
《中國文學批評》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2年8月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4年8月
《中國文學批評史》 羅根澤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90年2月
《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 朱東潤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75年2月
《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 張雙英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年10月
《中國文學批評家與文學批評》 朱東潤等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71年10月
《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 楊松年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5月
《中國文學批評通史》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2月
《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 吳宏一、葉慶炳主編 台北:國立編譯館 1978年9月
《中國文學批評論集》 楊松年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年8月
《中國文學的美感》 柯慶明 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0年1月
《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傅庚生 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0年4月
《中國文學思想史》 青木正兒著,張仁青、鄭樑生譯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77年10月
《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1年5月
《中國文學理論史》 成復旺、黃保真、蔡鐘翔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1年10月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 張少康、劉三富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年12月
《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 王夢鷗 台北:時報文化有限公司 1997年4月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2年6月
《中國文學概論》 袁行霈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3年8月
《中國文學論集》 朱東潤 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4月
《中國文學論集》 徐復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0年10月
《中國文學論集續篇》 徐復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4年9月
《中國文學講話》 王更生 台北:三民書局 1991年3月
《中國文學講話與文學入門 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 郭紹虞、劉麟生 台北:華嚴出版社 1993年8月
《中國比較文學批評史綱》 陳聖生、楊義 台北:業強出版社 1998年6月
《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 童慶炳 台北 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4年8月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 蔡鎮楚 長沙:岳麓書社 1999年4月
《中國古代文學原理》 孫耀煜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
《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 張少康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3年12月
《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 曾祖蔭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7年8月
《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 成復旺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2年8月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朱孟實等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5年9月
《中國古代詩學原理》 吳建民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
《中國古典文論新探》 黃維樑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11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 郭英德、謝思煒、尚學鋒、于翠玲 北京:中華書局 1955年11月
《中國古典詩歌叢話》 陳祥耀 台北:華正書局 1991年3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 台北:里仁書局 2002年8月
《中國近代詩歌史》 馬亞中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2年6月
《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 吳兆路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1月
《中國美學》 邱燮友 台北:空中大學 1992年2月
《中國美學史》 葉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年1月
《中國美學史》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7年12月
《中國美學思想漫話》 馬采編著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8年12月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余英時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9年9月
《中國哲學十九講》 牟宗三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002年8月
《新編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 台北 三民書局 1993年8月
《中國倫理學通詮》 黃公偉 台北:現代文藝出版社 1968年8月
《中國詞學的現代觀》 葉嘉瑩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9年7月
《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 郭紹虞 台北:華正書局 1975年4月
《中國詩歌的境界與情趣》 本社編輯部 《中國詩詞欣賞與寫作》(3) 台北:莊嚴出版社 1990年9月
《中國詩詞概論》 劉麟生 《中國詩詞欣賞與寫作》(4) 台北:莊嚴出版社 1989年6月
《中國詩歌流變史》 李曰剛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7年2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袁行霈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89年5月
《中國詩論史》 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9月
《中國詩學》 陳慶輝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12月
《中國詩學》 葉維廉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2年1月
《中國詩學》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3年10月
《中國詩學六論》 李壯鷹 濟南:齊魯書社 1989年6月
《中國詩學批評史》 陳良運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3月
《中國詩學思想史》 蕭華榮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4月
《中國詩學與明清詩話》 嚴明 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3年4月
《中國詩學縱橫論》 黃維樑 台北:洪範書店 1986年11月
《中國詩學體系論》 陳良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年7月
《中國歷代文論選》 郭紹虞主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3月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8年5月
《六朝美學》 袁濟喜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年8月
《王漁洋詩論之研究》 黃景進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0年6月
《心體與性體》 牟宗三 台北:正中書局 1991年11月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蔡英俊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5年3月
《古典文論與審美鑑賞》 吳調公 濟南:齊魯書社 1987年7月
《古典文學論探索》 王夢鷗 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2月
《古典文學論集》 詹安泰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4年1月
《古典文藝美學論稿》 張少康 台北:淑馨出版社 1989年11月
《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 呂正惠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9年9月
《沈德潛詩論探研》 胡幼峰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6年3月
《金元明清詩詞理論史》 丁放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0年2月
《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 李紀祥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7月
《明清文學批評》 張健 台北:國家出版社 1983年1月
《性靈派研究》 王英志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8年5月
《美的歷程》 李澤厚 新店:谷風出版社 1987年11月
《美的範疇論》 姚一葦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92年5月
《美學的散步Ⅰ》 宗白華 台北:洪範書店 2001年3月
《美學基本原理》 編輯部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6年9月
《迦陵談詩二集》 葉嘉瑩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5年2月
《神韻詩史研究》 王小舒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6月
《神韻論》 吳調公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1月
《後結構主義文論》 方生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9年4月
《唐代詩評中風格論之研究》 黃美鈴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2年2月
《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 陳國球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0年9月
《華夏文化與審美意識》 張文勛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
《袁枚》 杜松柏 台北:國家出版社 1982年5月
《袁枚和隨園詩話》 王英志 台北:國文天地出版社 1993年6月
《袁枚的文學批評》 王建生 桃園:聖環圖書公司 2001年12月
《袁枚研究》 簡有儀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4月
《袁枚評傳》 楊鴻烈 台北:牧童出版社 1976年3月
《翁方綱詩學之研究》 宋如珊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8月
《修辭學》 沈謙 台北:空中大學 1995年1月
《修辭學》 黃慶萱 台北:三民書局 1979年12月
《修辭學發凡》 陳望道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年1月
《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 王建元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2年8月
《清人詩論研究》 王英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年8月
《清史》 蕭一山 台北:華岡出版社 1980年1月
《清史大綱》 金兆豐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77年8月
《清代文學》 中國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主編 《中國文學講話》(十)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7年11月
《清代文學批評史》 王鎮遠、鄔國平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11月
《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 吳宏一、葉慶炳編 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9年9月
《清代文學批評論集》 吳宏一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8年6月
《清代文學評論史》 青木正兒著、陳淑女譯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91年3月
《清代詩話研究》 張健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3年1月
《清代詩話敘錄》 鄭靜若 台北:學生書局 1975年5月
《清代詩學》 李世英、陳水云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
《清代詩學初探》 吳宏一 台北:牧童出版社 1977年2月
《清代詩學研究》 張健 台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11月
《清代詩歌發展史》 霍有明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11月
《清代學術史研究》 胡楚生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3年3月
《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 胡楚生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4年12月
《清代學術思想論集》 鮑國順 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002年9月
《清初虞山派詩論》 胡幼峰 台北:國立編譯館 1994年10月
《清詩史》 朱則杰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
《清詩史》 嚴迪昌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8年10月
《清詩流派史》 劉世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11月
《晚明性靈小品研究》 曹淑娟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8年7月
《葉燮的人格與風格》 丁履譔 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8年3月
《葉燮和原詩》 蔣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4月
《滄浪詩話研究》 張健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2年8月
《詩史本色與妙悟》 龔鵬程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3年2月
《詩言志辨》 朱自清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82年6月
《詩美學》 李元洛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0年2月
《詩話》 宋咸萃 台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 1983年11月
《詩話初探》 龔顯宗 台南:鳳凰城圖書公司 1984年9月
《詩與情》 黃永武 台北:三民書局 1998年11月
《詩與詩學》 杜松柏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8年9月
《詩歌意象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年12月
《詩論》 朱光潛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年10月
《詩論分類纂要》 朱任生編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1年8月
《詩論新編》 朱光潛 台北:洪範書店 1982年5月
《詩論:審美感悟與理性把握的融合》 趙永紀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6月
《詩緣情辨》 裴斐 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8月
《詩學理論與評賞—趣味之部》 楊鴻銘著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5年2月
《詩學新編》 李德超編著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年12月
《照隅堂古典文學論集》 郭紹虞 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1985年10月
《經典常談》 朱自清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4年6月
《境界的探求》 柯慶明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84年3月
《談文學》 朱光潛 台北:聖天堂出版公司 2001年7月
《談藝錄》 錢鍾書 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1999年2月
《管錐編》 錢鍾書 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1990年8月
《論中國古典美學》 周來祥 濟南:齊魯出版社 1987年6月
《論唐詩的繁榮與清詩的演變》 霍有明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年1月
《緣情文學觀》 陳昌明 台北:台灣書店 1999年11月
《歷史、傳釋與美學》 葉維廉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2年8月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9年4月
《儒家思想-性情之教》 程兆熊 台北:明文書局 1986年4月
《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 司仲敖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1月
《隨園詩說的研究》 顧遠薌 北京:中國書店 1988年3月
《藝術的奧秘》 姚一葦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93年2月
《魏晉六朝文學批評史》 羅根澤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3月
《魏晉玄學論稿》 湯錫予 台北:廬山出版社 1972年10月
《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 黃景進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6年2月
《讀詩隅記》 龔鵬程 台北:華正書局 1987年8月

三、 博碩士論文

《人品與文品相關性研究》 袁美敏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1992年6月
《王夫之詩學研究》 柳亨基 台北: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83年5月
《王船山美學研究》 傅正玲 台中:東海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 1990年4月
《王船山詩學理論新探》 翁慧宏 台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0年6月
《王士禎「神韻說」研究》 李致諭 嘉義: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1年6月
《公安派文學思想及其背景研究》 朴鍾學 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6月
《沈德潛及其弟子詩論之研究》 林秀蓉 高雄:高雄師範學院國文所碩士論文 1986年5月
《沈德潛及其格調說》 吳瑞泉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80年5月
《沈德潛「古詩源」研究》 鄭莉芳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教學碩士論文 2003年5月
《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之詩觀研究》 鄭佳倫 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0年5月
《明代性靈說研究》 王頌梅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1991年6月
《明代復古詩論「緣情比興」說》 楊英姿 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明清格調詩說研究》 吳瑞泉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1988年6月
《性靈詩論研究》 朴承圭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 1999年6月
《袁枚小品文研究》 張慧珍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0年6月
《袁枚詩論美學研究》 周佩芳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1999年6月
《翁方綱及其詩論研究》 李豐楙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74年5月
《翁方綱年譜》 陳純適 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6年4月
《吳梅村敘事詩研究》 黃錦珠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1986年5月
《神韻派詩論之研究》 易新宙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83年
《「神韻」詩學譜系研究-以王漁洋為基點的後設考察》 黃繼立 台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2年1月
《紀昀詩學理論研究》 楊桂芬 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1年6月
《翁方網及其詩論研究》 李豐楙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74年5月
《翁方網肌理說研究》 楊淑玲 台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2年7月
《清代前期詩歌創作論及其實踐研究》 陳明鎬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9年6月
《清代詩話用事理論研究》 洪秀萍 台中: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清代詩學神韻說研究》 張靜尹 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2002年1月
《清代詩學「境」「意境」「境界」相關之理論與實際批評》 杜淑華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1年7月
《黃宗羲的詩文觀與明清之際的文學思潮》 黃齡瑤 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0年6月
《葉燮之文學研究》 廖師宏昌 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1992年6月
《葉燮詩論「正變」觀念之研究》 李興寧 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2000年1月
《《滄浪詩話》「興趣」研究》 林秀玲 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0年6月

四、期刊論文

〈一察自好:清代詩學測微〉 周策縱 《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 1993年11月
〈《文心雕龍》風骨論析探〉 林晉士 《中山中文學刊》第3期 1997年6月
〈中國古代詩法敘論〉 陸凌霄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 1994年4月
〈中國古典美學的思維方式及其現代意義〉 姚文放 《美學》第7期 2001年
〈中國固有的文學批評的一個特點〉 錢鍾書 《文學雜誌》第1卷第4期 1956年
〈中國詩歌鑑賞理論的建構與走向〉 余藎 《浙江社會科學》第6期 1999年
〈王士禎在《四庫全書總目》中的地位初探〉 楊晉龍 《中國文學研究》第7期 1993年5月
〈王士禎美學思想述評〉 鄭松生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5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10月
〈王士禎詩學中的審美創造論〉 崔元和 《山西大學學報》第3期 1992年7月
〈王士禎詩學感情論的實質〉 崔元和 《晉陽學刊》第2期 1992年
〈王士禎詩觀「三變」與錢謙益的關係〉 胡佑峰 《輔仁國文學報》第10期 1994年4月
〈王船山論情景的結構關係-兼談王船山的詩論傾向〉 孫立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3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9月
〈王漁洋的白俗觀〉 黃麗卿 《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 1997年12月
〈王漁洋「神韻說」重探〉 黃景進 《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 1993年11月
〈孔孟說詩活動中的言志思想〉 曾守正 《鵝湖月刊》第25卷第6期 1999年12月
〈古代文論中的「不即不離」說〉 廖師宏昌 《中山人文學報》第5期 1997年1月
〈以理為宗、以實為式—論翁方綱的理性美學觀〉 黃南珊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 2000年8月
〈至法無法:中國詩學的技巧觀〉 蔣寅 《文藝研究》第6期 2000年
〈再論「性靈」一詞的涵義-袁枚「性靈詩論」為例〉 張簡坤明 《第五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7年11月
〈成為典範:漁洋詩作及詩論探微〉 孫康宜 《文學評論》第1期 2001年1月
〈「肌理說」的意義〉 王建生 《中國文化月刊》第221期 1998年8月
〈沈德潛詩述評〉 廖仲安 《文學遺產》第2期 1984年
〈宋代詩學術語的禪學語源〉 周裕鍇 《文藝理論研究》第4期 2000年7月
〈兩個貌似神乖的詩派-論性靈與神韻派之差異〉 《求是學刊》第4期 1991年7月
〈返回經典,走向實學-略論明清之際學術思想的轉變〉 成復旺 《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 1995年11月
〈明清易代與清初遺民詩〉 張兵 《江海學刊》第2期 2000年3月
〈孟荀人性論對於後儒的影響〉 林貞羊 《中國國學》第18期 1990年11月
〈「神韻」說和「醇雅」說〉 徐志平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3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9月
〈《翁方綱年譜》序〉 沈律 《中國文史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3期 2002年
〈翁方綱「肌理說」的理論〉 李銳清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9期 1988年
〈翁方綱的「肌理說」及其詩歌創作〉 趙杏根 《福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4期 2000年8月
〈翁方綱的「肌理」說探析〉 吳兆路 《蘭州大學學報》第27卷第3期 1999年5月
〈翁方綱詩學思想散論〉 俞灝敏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15輯 1991年10月
〈袁枚其人及其性靈說〉 余淑瑛 《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58期 1998年6月
〈袁枚詩論三題〉 程林輝 《中山人文學報》第7期 1998年8月
〈袁枚與趙翼的詩和詩論〉 陳少松 《文學遺產》第2期 1984年
〈高度成熟的中國詩學範疇:風骨〉 李旭 《文藝研究》第6期 2000年
〈清中葉審美風尚論〉 張靈聰 《江海學刊》第2期 2000年3月
〈清代「肌理說」詩論概觀〉 叢遠東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3期 1996年
〈清代沈德潛及其「格調說」〉 余淑瑛 《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64期 1999年6月
〈清代重變的詩歌發展觀〉 廖師宏昌 《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2002年3月
〈從王士禎《花草蒙拾》論其神韻說〉 顧柔利 《黃埔學報》第35輯 1998年6月
〈從清代四大詩說看清代詩歌特色〉 李哲理 《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8期 1998年6月
〈從詩史觀到理想典律-王漁洋擇定選集所映現的詩歌觀點與意涵〉 吳明益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 1999年6月
〈從詩的表現方法看漁洋詩話神韻說〉 楊慶枝 《中國語文》第59卷第2期 1986年8月
〈評王士禎的詩歌創作論〉 喬惟德 《武漢大學學報》第5期 1993年9月
〈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從明清之際的顧、黃、王等人談起〉 林聰舜 《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7期 1987年7月
〈詩品與人品〉 葉慶炳 《中外文學》第14卷第12期 1986年5月
〈試論禪對王漁洋的影響〉 何綿山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5卷第1期 1995年3月
〈「溫柔敦厚」說在清代詩論中的重整與發展〉 廖師宏昌 《第二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 1999年11月
〈「溫柔敦厚」與民族的審美特徵〉 劉健芬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3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9月
〈趙執信與王漁洋在詩壇上的分歧〉 趙蔚芝 《文史哲》第5期 1982年9月
〈漢魏六朝文學理論中的「情」與「志」問題〉 林田慎之助著、盧永璘譯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3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9月
〈論王士禎詩之神韻說及其所謂之神韻詩〉 黃振民 《中國國學》第18期 1990年11月
〈論王士禎的詩歌理論和創作實踐〉 霍有明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 1993年7月
〈論王漁洋的神韻說與創作個性〉 吳調公 《文學遺產》第2期 1984年
〈論袁枚對袁宏道性靈說之沿革-從「情」、「才」、「學」三者觀之〉 張慧珍 《大陸雜誌》第99卷第1期 1999年7月
〈《禮記•經解》篇中「溫柔敦厚」一義之商榷〉 黃美娥 《國文天地》第9卷第9期 1994年2月
〈藝術性:對現實本體性否定的程度〉 吳炫 《文藝研究》第6期 2000年
〈釋情〉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3期 2001年9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