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19106-18291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19106-182912
論文名稱
Title
以投入產出分析法研究中國能源需求
An Input Output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Energy Demand in Chin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5-3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6-19
關鍵字
Keywords
能源供給、能源需求、混合型投入產出、投入產出分析
energy supply, energy demand, hybrid-unit input-output, Input-output analysi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4 次,被下載 421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217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利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分析中國能源需求與能源供給,透過投入產出分析的架構來發現中國主要能源為何,並利用中國投入產出表與能源統計人鑑的資料重新編製混合型投入產出表,並對其做模擬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在1997年時,中國電力工業短缺下對中國經濟體系總產出之影響最大,電力工業已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工業,同時分析結果也顯示中國在1997年以前的能源工業受政府管制價格的情況下,出現透過投入產出分析顯示能源工業不重要的結果,也顯示出中國的能源工業因為價格管制所產生的公平與效率上的不公。透過本文也希望能帶給中國能源研究的一個新途徑。
Abstract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analyze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energy in China by utilizing an input-output-analysis. The energy input-output table u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was combined with other data from the Energy Statistics Yearbook of China to draw up a hybrid-unit input-output table diagram and its simul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ata, the shortage in China’s electric-producing sector in 1997 had the strongest impact on the total output of China’s economy. Over the years, electric producers have been gradually playing a vital role as China’s main energy source. The analys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energy industry was insignificant prior to 1997, mainly due to government price regul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refore expected to identify a new path in the study of energy demand and supply in China.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6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7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19
第貳章 理論模型 21
第一節 投入-產出分析 21
第二節 投入產出分析應用於能源 31
第三節 投入產出分析如何應用於中國能源需求 34
第參章 中國的能源投入產出表 39
第一節 中國的能源投入產出表 39
第二節 合併1992年實物型之中國投入產出表 47
第三節 現有之中國能源投入產出表分析 50
第肆章 中國能源需求的實證分析 57
第一節 石油與天然氣的模擬分析 58
第二節 煤炭的模擬分析 72
第三節 電力工業的模擬分析 80
第伍章 結論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93
附錄 94
參考文獻 16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書籍
(a)年鑑
  中國投入產出表:198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年。
  中國投入產出表:199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年。
  中國投入產出表:199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6年。
  中國投入產出表:199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年。
  中國投入產出表:199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
中國能源統計年鑑:198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0年 。
  中國能源統計年鑑:199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年 。
中國能源統計年鑑:1997-199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 。
中國統計年鑑:199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
中國統計年鑑: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
中國統計年鑑:200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
中國統計年鑑: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年。
中國統計年鑑:200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
中國統計年鑑:200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
中國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年。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4.

(b)中文書籍
  Wassily Leontief著;崔書香、潘省初、謝鴻光譯,「發展的結構」,投入產出經濟學,初版。北京市:中國統計出版社,1990年。
  世界能源會議著、經濟部能源委員會譯,能源詞彙(Energy Terminology),增訂版。台北市:經濟部能源委員會,1985年。
  李強主編,當代中國投入產出應用與發展,初版。北京市: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年。
  烏家培、張守一主編,投入產出法在中國的應用,初版。山西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編著,中國行業發展報告-煤炭業,2004年4月第1版。北京市: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
  張素梅,「李昂第夫與投入產出理論」,諾貝爾經濟學獎論文集,初版。台北市:中央日報。
  許志義、陳澤義著,能源經濟學,初版。台北市:華泰書局,1993年。
  陳錫康、李秉全著,投入產出技術,初版。北京市: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3年。
  劉小瑜著,中國產業結構的投入產出分析,初版。北京市: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
  蔣昭俠著,產業結構問題研究,初版。北京市: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
  鐘契夫、鳥家培、邵漢青、張守一、陳鍚康、李秉全編,投入產出原理及其應用。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c)英文書籍
  James P. Dorian. Minerals, Ener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New York: Oxford, 1994.
  Ronald E. Miller and Peter D. Blair, 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5.
  Sigurdson Jo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Yanrui Wu, China’s Economic Growth-A miracl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
  
(d)英文論文集
  Li Jingwen, “Energy economic in building a modern China,” Energizing China-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Michael B. McElroy, Chris P. Nielsen, and Peter Lyd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Mun S. Ho, Dale W. Jogenson and Dwight H. Perkin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s,” Energizing China-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Michael B. McElroy, Chris P. Nielsen, and Peter Lyd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Ni Weidou, Nien Dak Sze, “Energy Supply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Energizing China-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Michael B. McElroy, Chris P. Nielsen, and Peter Lyd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eng Ruicong, Wang Lihua, Wang Hong, He Keblin and Xu Xip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Residential Energy Use in China,” Energizing China-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dited by Michael B. McElroy, Chris P. Nielsen, and Peter Lyd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期刊論文
(a)中文期刊
牛弘歡,「從農村能源建設看農村小康社會」,能源研究與利用(南京市),2004年第三期(2004年6月):頁51-52。
  王玉潛,「能源消耗強度變動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應用」,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北京市),2003年第8期(2003年8月):頁151-154。
王延中,「我國能源消費政策的變遷及展望」,中國工業經濟(北京市),2001年第4期(2001年4月),頁33-38。
王效華、吳爭鳴,「農村家庭生活用能需求預測方法的討論」,農村能源(遼寧省),第86期(1999年8月):頁1-3。
  史丹,「結構變動是影響我國能源消費的主要因素」,中國工業經濟(北京市),1999年第11期(1999年11月):頁38-43。
朱成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能源需求預測中的幾個問題」,山西能源與節能(山西省),第32期(2004年3月):頁9-10。
朱躍中、郁聰、周伏秋、熊華文,「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形勢分析」,中國能源(北京市),第26卷 第7期(2004年7月):頁13-15。
  江勇,李建剛,「淺談天然氣市場的潛力」,城市燃氣(黑龍江省),第335卷(2003年1月):頁20-21。
宋武成,「天然氣與中國能源」,石油化工技術經濟(北京市),第17卷第1期(2002):頁11-13。
宋金波、陳利順,「我國能源依賴型城市的能源供應分析」,能源研究與信息(上海市),第20卷 第1期(2004年3月):頁11-17。
李吟天,「從陝京線天然氣使用現狀談我國天然氣市場開發問題」,國際石油經濟(北京市),第7卷第4期(1999年7月):頁10。
  李良,「我國天然氣發展前景與新興市場力量分析」,天然氣工業(四川),2005年第9期(2005年9月):頁136。
李京京、張魯江,「中國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研究(II)-中國農村地區中長期能源需求預測研究」,農業工程學報(北京市),第14卷第2期(1998年6月):頁26-31。
李敏,「淺談中國能源現狀及未來」,山西電力(山西省),第120期(2004年6月):頁66-68。
周鳯起,「2020年:中國的能源消費和能源發展戰略」,中外管理報導(合肥市),1997年第四期(1997年4月):頁12-14。
金志剛,「試論我國天然氣發展道路及方向」,城市燃氣(北京市),第293期(1999):頁5-6。
  門存貴,胡徐騰,「天然氣利用現狀與展望」,煉油設計(北京市),第29卷第9期(1999年9月):頁6。
唐子燁、馬憲國,「能源供應對經濟的影響分析」,上海理工大學學報(上海市),第26卷 第1期(2004年3月):頁32-34。
郝海、顧培亮、盧奇,「中國和世界能源消費因素對比分析」,中國能源(北京市),2002年第5期(2002年5月):頁36-39。
  馬艾文,「對我國發展天然氣產業的思考」,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山東省),第19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23。
馬舒曼、呂永波、韓曉雪,「我國能源消費與經濟發展」,能源研究與信息(上海市),第20卷 第1期(2004年3月):頁6-10。
— 、 — 、 —,「淺析中國經濟發展與能源」,能源研究與利用(南京市),2004年第1期(2004年2月):頁22-24。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農村電力處,「可再生能源:現狀與前景」,中國創業投資與高科技(北京市)(2004年4月):頁54-56。
  張淑英,楊國玲,彭海東,「中國天然氣消費市場定位探討」,天然氣工業(四川),第24卷第12期(2004年12月):頁153。
張華盛,「能源與農業生產方式」,山西能源與節能(山西省),第31期(2003年12月):頁21-22。
張耀光、宋欣茹、耿雅冬、王聖雲、陶文東,「我國天然氣資開發利用展望」,地域研究與開發(鄭州市),第23卷 第4期(2004年8月):頁25-28。
  梁巧梅、魏一鳴、范英、Norio Okada,「中國能源需求和能源強度預測的情景分析模型及其應用」,管理學報,第1卷 第1期(2004年7月):頁62-66。
  陳永武,「中國天然氣的發展和利用」,當代石油石化(北京市),第12卷第11期(2004):頁25-26。
陳甲斌,「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政策綜述」,南方國土資源(南寧市),2004年第1期(2004年1月):頁6-10。
陳林生、李剛,「資源禀賦、比較優勢與區域經濟增長」,財經問題研究(大連市),第245期(2004年5月):頁63-66。
陳清泰,「中國的能源戰略和政策」,國際石油經濟(北京市),2003年第12期(2003年12月):頁18-21。
彭偉欣,盧林松,趙慶平,「長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天然氣前景及展望」,天然氣工業(四川),第21卷第4期(2001年7月):頁3-7。
馮飛,「中國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面對的重大問題」,國際石油經濟(北京市),第12卷 第1期,(2004年1月):頁39-41。
  黃平輝,張淑英,秦啟榮,戴燦星,「中國天然氣資源現狀、需求展望及對策」,新疆石油地質(新疆克拉瑪依),第26卷第1期(2005):頁106。
  黃震,「西氣東輸-城市天然氣發展機遇與前景」,上海節能(上海市),2004年第6期(2004):頁3-4。
黃澤俊,「西氣東輸與中國天然氣工業」,北京石油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北京市),2004年第4期(2004):頁45-46。
楊志毅,「天然氣將成為我國城市燃氣的主要氣源」,石油與天然氣化工(四川省),第32卷第3期(2003):頁127。
楊敏英,「解析負值的能源彈性系數」,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北京市),2003年第4期(2003年4月):頁55-58。
  趙賢正,李景明,李東旭,馬碩鵬,張福東,「中國天然氣資源潛力及供需趨勢」,天然氣工業(四川),第24卷第3期(2005年3月):頁3。
  趙麗霞、魏巍賢,「能源與經濟增長模型研究」,預測(合肥市),1998年第6期(1998年12月):頁32-35。
  劉煥榮、繆清照,「我國能源消費趨勢及政策走向分析」,理論探討(黑龍江省)第102期(2001年10):頁55-57。
  潘家華,「我國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前景」,油氣儲運(北京市),第24卷第6期(2005):頁3。
鄭偉、蘭井志,「建立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市),第37期,(2004年8月):頁26-27。
  鄧可蘊、張魯江、賀亮,「中國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研究(I)-中國農村地區能源形勢分析」,農業工程學報(北京市),第14卷第2期(1998年6月):頁19-25。
— 、賀亮,「我國農村地區中長期能源需求預測」,中國工程科學(北京市),第2卷 第7期(2000年7月):頁16-21。
  錢永坤、王豔麗,「20世紀90年代中國能源需求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中國礦業大學學報(徐州市),第32卷第5期(2003年9月):頁553-557。
韓可琦、王玉浚,「中國能源消費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中國礦業大學學報(徐州市),第33卷 第1期(2004年2月):頁1-5。
藍春祥、路正南,「我國能源消費預測與能源發展戰略選擇」,江蘇理工大學學報(鎮江市),2002年第2期(2002年4月):頁48-50。
顧樹華、劉文強,「市場經濟制下的農村戶用能源消費問題研究」,農村能源(遼寧省),第71期(1997年2月):頁3-6。
  
(b)英文期刊
  Boon-Siew Yeoh and Rajesh Rajaraman, “Electricity in China: The Latest Reforms,” The Electricity Journal(Seattle), vol. 17, no. 3 (2004): p.60-69.
Chris Anastasi, “China’s Demand for Power: A Limitation on Growth?” The Electricity Journal(Seattle), vol. 10, no. 9 (1997): p.102-107
  Clark W. Bullard III and Robert A. Herendeen, “The energy cost of good and services”, Energy Policy(Orlando), vol. 3, no. 4(1975): P268-278.
  Eric Williams, “Energy intensity of computer manufacturing: hybrid assessment combining process and economic Input-Output Metho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olumbus), Vol. 38, No. 22 (2004): p.6166-6174.
Graham J. Treloar, “Extracting embodied energy paths from input-output tables: towards an Input-Output-based hybrid energy analysis method,”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London), Vol. 9, No. 4 (1997): p.375-391.
Han, Xiaoli, Lakshmanan, T.K., “Structural chang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Japanese economy 1975-85: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Energy Journal(Cheveland Ohio), vol.15, no. 3 (1994): p.165-189.
  Hing Lin Chan and Shu Kam Lee, “Forecasting the Demand for Energy in China,” The Energy Journal(Cleveland), vol. 17, no.1(1996): p.19-30.
  J.W. Sun, “Accounting for energy use in China, 1980-1994,” Energy, vol. 23, no. 10(1998): p.835-849.
Jay Zarnikau, “Functional forms in energy demand modeling,” Energy Economics(Oxford), no.25(2003): p.603-613.
Jonathan E. Sinton and David G. Fridley, “What Goes Up: Recent Trends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Energy Policy, 2000.2.25.
Jonathan E. Sinton and David G. Fridley, “What goes up: Recent Trends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policy(Kidlington), vol, 28, No. 8(2000): p.677-678.
  Jonathan E. Sinton,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China’s Energy Statist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 (Amsterdam), vol. 12, no. 4 (2001): p.373-383.
Kui-Yin Cheung and Elspeth Thomson, “The Demand for Gasoline in China: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Sheffield), vol. 31, No. 5(2004): p.533-544.
  Lee c Adkins and James B Eells, “Improved Estimators of Energy Models,” Energy Economics(Oxford), vol. 17, no. 1(1995): p.15-25.
  Paul Crompton; Yanrui Wu,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Energy Economics(Oxford), vol.21, no1(2005): p.195-208.
Peter Flaschel, “Input-Output technology assumptions and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commodities,” Resources and Energy(North-Holland), vol. 4, (1982): p.359-389.
Peter Wonacott, Janne Whalen and Bhushan Bahree, “China’s growing thirst for oil remakes the world market,” Wall Street Journal, December 3 2003
  Philip Andrews-Speed and Stephen Dow, “China’s Developing Gas Industry: Policy, Institutional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Minerals & Energy(Oxford), vol. 17, No. 2(2002): p.20-32.
Shigemi Kagawa and Hajime Inamura,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on a hybrid rectangular Input-Output framework: Japan’s Case,”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London), Vol. 13, No. 4 (2001): p.339-363.
Tastu Kambara,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Readjustment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The China Quarterly(London), no.100(1978): p.762-782.
  Tatsu Kambara,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London), no.131(1992), p.608-636.
Thomas G. Rawski, “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Amsterdam), vol. 12, no. 4 (2001): p.347-354
Vicent Alcántara, Emilio Padilla, “”Key” sectors in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an input-output application to the Spanish case,” Energy policy(Orlando), vol. 31, No. 15(2003): p1673-1678.
  Winston Zhao, Mitch Dudek, Beth A Bunnell and Richard Qiang, “Gas in China: No longer just dry well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London), (2001): p.25.
Xiannuan Lin and Karen R. Polenske, “Input-Output anatomy of China’s Energy Use Changes in the 1980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London), Vol. 7, No. 1 (1995): p.339-363.
ZhongXiang Zhang,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 Energy Economics (Oxford), vol. 25, no. 6(2003): p.625-638.

3.研究計劃報告
  2004 Report to Congress of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June 2004, Washington D.C
  2005 Report to Congress of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November 2005, Washington D.C..
  “China’s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s and Coal Industry’s Trends Today,” Project Development Group, Group Leader: Cho Keii, The 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Japan, 2000.
E. Iain McCreary, Alan Y. Gu, Vern W. Loose, and Joseph M. Roop, China’s Energy- a forecast to 2015(California: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1996).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Coal in the Energy Supply of China-Report of the CIAB Asia Committee.
  Jimin Zhao, “Reform of China’s Energy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Current Challenges,”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 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04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Washington, D.C.), April 2004.

4.網站
大陸經濟情勢評估「1998年」,經濟部,http://www.moea.gov.tw/~ecobook/1998mainland/ch16.htm,2006年5月3日查詢。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人民網,http://www.pepole.com.cn/GB/shizheng/252/4465/4466/20010228/405430.html,2005年10月13日查詢。
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國法規檢索網,http://www.goldlaw.com.cn/fullText?q=%E4%B8%AD%E5%85%B1%E4%B8%AD%E5%A4%AE%E5%85%B3%E4%BA%8E%E5%88%B6%E5%AE%9A%E5%9B%BD%E6%B0%91%E7%BB%8F%E6%B5%8E%E5%92%8C%E7%A4%BE%E4%BC%9A%E5%8F%91%E5%B1%95&dir=law&id=27715,2005年10月3日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國法規檢索網,http://www.goldlaw.com.cn/search?dir=law,2005年10月14日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國法規檢索網,http://www.goldlaw.com.cn/search?dir=law,2005年3月7日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中國法規檢索網,http://www.goldlaw.com.cn/search?dir=law,2005年3月7日查詢。
  世界經濟指標統計資料庫,http://devdata.worldbank.org/dataonline/ 2005年3月10日查詢。
我國天然氣及輸氣管道工業展望,能源局,http://www.ndrc.gov.cn/nyjt/dcyyj/t20051228_55011.htm,2006年4月29日查詢。
新世紀的中國能源和石油天然氣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國寶在第六次中美油氣論壇上的主旨發言摘要,http://nyj.ndrc.gov.cn/zcfg/zywx/t20050714_36221.htm ,2006年4月29日查詢。
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安排情況的滙報提綱,人民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2/content_2538539.htm,2005年10月3日查詢。
An Energy Overvie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www.fe.doe.gov/international/EastAsis_andOcemia/chinover.html 2005年3月15日查詢。
Peter S. Goodman, “China’s DarkDays and Darker Nights Industrial Growth Exceeds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Washington Post Foreign Service, January 5, 2004, p.A01
Online conversion.com:http://www.onlineconversion.com/ 2005年3月10日查詢。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