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0104-19370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0104-193703
論文名稱
Title
烏來鄉原住民人民團體之組織與發展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groups in Ulai, Taipei Coun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1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6-20
關鍵字
Keywords
烏來鄉、結構分化、原住民團體、原住民、人民團體
group, differentiation, Ulai, aboriginal group, aborigi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4 次,被下載 338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380 times.
中文摘要
原住民在台灣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不論在人口、文化或經濟上,原住民卻都處於弱勢的地位。民國77年政府解除戒嚴,放寬對人民集會結社的限制,促成各種不同性質團體的成長。原住民族也開始組織各種不同功能的團體,以維護權益與解決問題。筆者希望經由對烏來鄉原住民人民團體的探討,能夠對於原住民團體有所瞭解,並描繪出原住民團體組織情形大約的輪廓,為往後的相關研究提供初步的參考。
因此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於嘗試從人民團體的劃分以比較全國和台北縣之次級資料,並試圖藉由社團負責人和精英份子的訪談,來呈現台北縣烏來鄉之人民團體組織與發展的狀況和性質,以做為將來改進烏來鄉和全國原住民之生活與政策的依據。本論文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烏來鄉人民團體的數量確實在近幾年來有增加的趨勢,然而團體的規模都不大,團體的平均人數約為100人左右,尤其是原住民團體的規模更是小,只有數十人。鄉內的人民團體並未出現環節分化的現象,這種情形起因於大部分的團體都是小團體,且烏來鄉內的人口不多,不曾有規模特別大的團體所致。
二、烏來鄉人民團體的經費來源有重複的情況。依訪問內容整理所得,鄉內的人民團體經費來源主要有:1.會員之會費。2.地方熱心人士及會員之捐款。3.政府補助款。4.基金及孳息與5.其它。
三、烏來鄉內的人民團體彼此有互動與合作的情形。不過,互動的方式通常是以配合鄉公所的活動為主。在合作方面,由於資源的缺乏,或為達互相觀摩學習的目的,團體間亦會共同舉辦活動,以共享資源或促進交流。
四、烏來鄉內的人民團體所舉辦的活動大部分以學習性的課程與休閒娛樂性的活動為主,但亦能兼顧其組織的宗旨與任務,提供適當的服務。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演化,烏來鄉的人民團體也有專業化的趨勢,不僅團體的類別更為多元,服務的項目與對象也區分地更為詳細。
五、隨著人口漸增、鄉民教育程度提升以及財政上的改善,這些因素無疑促使烏來鄉人民的組織能力更勝從前,讓烏來鄉具備組織團體的條件。可是人口成長緩慢的問題可能阻礙未來烏來鄉團體繼續異質化的腳步,更會是團體大規模化的絆腳石。
六、研究發現烏來鄉內有自發性的原住民團體,且其所具有的功能彌補了政府之不足。雖然這些團體並未真正開發出與政府不同的功能,但它們的存在發揮了良好的協助角色。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groups in Ulai. Taiwanese aborigines are minorities in Taiwan. They have suffered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poverty, unemployment, little education in their lives. With the trend of organizing groups to pursue rights in society, Taiwanese aborigines have learned to protect their rights and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through organization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present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s of groups in Ulai by interviewing the elite. Additionally, the information on the organizations and on the population of Ulai is compared with this of Taipei County and the whole count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tandard of the groups in Ulai. The conclusions are:

1.The number of aboriginal groups has been rising in Ulai but there is no extremely large group. The reason is that the population of Ulai grows very slowly and the groups cannot get as many members as they want so that segmentary differentiation is not found. On the other hand, stratificatory differentiation is discovered in the most two large groups.
2.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groups are overlapped. The main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fees, donations, subvention, and interest incomes.
3.The groups interact and cooperate with one another. However, they usually interac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vitation but not because of their own decision. The groups sometimes join forces to offer activities as a result of lacking money or socializing.
4.Most of the activities held by the groups in Ulai are associated with learning and entertainment. Nevertheless, the groups also provide irregular service for people when they need help. Also, we find that the aboriginal groups in Ulai are becoming specialized. The categories are getting varied.
5.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who live in Ulai and they are better educated. Besides,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is getting better over there too. Those improvements make people have better abilities to organize groups. Still, the slow growth of population is an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s in Ulai. It probably hinders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aboriginal organizations.
6.There are spontaneous aboriginal organizations in Ulai. Although their functions are the same as the government’s work, their existence helps the government serve the people more efficientl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6
第三節 相關理論…………………………………………………..7
第四節 國內原住民之相關研究………………………………….12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25
第二章 烏來鄉之現況與發展
第一節 烏來鄉之歷史沿革….……………………………………32
第二節 人口結構………………………………….………………43
第三節 教育狀況………………………………………………….50
第四節 經濟發展………………………………………………….55
第五節 小結……………………………………………………….63
第三章 人民團體
第一節 人民團體概況………………………………………….…65
第二節 原住民團體相關法令………….…………………………70
第三節 全國人民團體之現況…………………………………….73
第四節 台北縣人民團體之現況………………………………….80
第五節 烏來鄉之人民團體………………………………………84
第六節 小結………………………………………………………86
第四章 烏來鄉人民團體組織與發展之困境與前瞻
第一節 研究之團體與定義………………………………………88
第二節 團體的成立背景與目的…………………………………90
第三節 團體的經費來源…………………………………………97
第四節 團體的運作與規模……………………………………...100
第五節 團體間的互動與合作…………………………………...106
第六節 團體的功能……………………………………………...109
第七節 小結……………………………………………………...112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25
參考文獻………………………………………………………..…….128
附錄…………………………………………………………………...13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台北縣資訊服務站 http://www.tpc.gov.tw/

台北縣民政局網站 http://www.ris.tpc.gov.tw/p9/person_allhose.cfm

奇摩新聞台灣觀光年宣傳活動在韓國盛況空前
http://tw.news.yahoo.com/040219/43/gkrj.html

烏來鄉公所網站 http://www.wulia.tpc.gov.tw

康健雜誌http://www.ctts.org.tw/teamtc/health/LIFE/seethelife.htm

中國人權協會(1987),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北:大佳出版社。

文崇一、蕭新煌(1997),烏來鄉志。台北:台北縣烏來鄉公所發行。

尹怡君(2001),我國民間從事原住民職業訓練或就業服務之機構與政府的互動關係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台北:旭昇圖書公司。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台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台北縣文獻委員會(1953),台北縣文獻叢輯。台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

台北縣文獻委員會(1983),台北縣志。台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政府交通處編印(1998),台灣省交通統計年報。南投:台灣省政府交通處。

台北縣政府編印(1995),83年台北縣統計要覽。台北:台北縣政府。
(1999),87年台北縣統計要覽。台北:台北縣政府。
(2003),91年台北縣統計要覽。台北:台北縣政府。

朱柔若(1999),外勞引進與原住民勞動市場地位的邊陲化,政策月刊,52,23-2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1),九十年下半年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2002),91年社會指標統計。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2002),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李亦園(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出版。

巫銘昌(1998),都市原住民就業輔導措施之建議,原住民都育季刊,9,59-70。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貞宜(2002),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台中:東海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吳堯峰(1989),都市山胞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6(5),460-478。

吳哲豪(1988),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吳玉琴(1992),台灣原住民生涯發展模式—以雅美都市移民為對象。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吳曲輝譯(1996),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圖書。

邱從甯(1995),從環境與組織的關係論「台灣世界展望會」的發展與轉型。台北:東吳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林志興(1999),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存續與發展,歷史月刊,132,84-88。

林佳成(2003),公益團體變遷之研究—以嘉邑行善團為例。南投:南華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夏春祥(1992),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變遷與危機—就世俗化與涵化過程之探討。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耀聖(1985),山胞生活知多少—兼談加強山胞就業輔導新措施,社會福利,19,31-35。

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1992),台灣的原住民族。台中:晨星出版社。

高天來(1993),如何落實原住民之職業訓練,就業與訓練,11(5),5-6。

高德義(1994),台灣原住民實行自治的政策可行性分析收於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孫大川(2000),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黃美英(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討,思與言,23(2),194-219。

黃美英(1994),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台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收錄於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p201-207。

黃逢明(1998),都市原住民職生涯發展之研究—以都市阿美族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曾筱甯(2002),我國原住民族就業機會保障體制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許智玲(1999),民間慈善團體的角色轉型與服務整合之探討—以高雄地區為例。南投:國立暨國際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陳秉璋(1988),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武雄(1991),人民團體相關名釋義,社會福利,97,33-39。

陳俋潓(1999),非營利組織社會福利社區化政策下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新曲智能發展中心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陳昭帆(2001),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徙、就業與歧視問題。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春(1974),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上),思與言,11(6),1-21。

張笠雲(1986),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笠雲、吳乃德、孫中興等(1993),社會組織。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宏文(1990),社會學。台中:浪野出版社。

張清富(1993),原住民的就業問題,就業與訓練,11(5),7-9。

傅仰止(1987),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思與言,11期秋季,55-79。
(1992),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連玉龍(1990),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台東縣成功鎮芝田和基隆市八尺門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楊國樞、葉啟政主編(2000),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廖文生(1984),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蔡炯民(1987),都市地區高山族移入者集居現象與適應情形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蔡文輝(1994),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蔡本源(1997),我國人民團體輔導之問題與建議,社會福利,131,7-11。

潘文文(1995),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我國宗教型社會福利組織之個案分析。台北:國立中興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謝康(1976),社會學理論—其本質與成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高橋(1993),台灣地區山胞就業與失業問題之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委託專題研究。

謝高橋(1995),台灣的社會經濟人口轉變與外藉勞工,亞洲研究,15,204-224。

謝高橋(1995),台灣社會變遷的回顧檢討與展望,台灣經濟,226,113-130。

鍾倫納(1994),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謝惠雯(2002),山地鄉布農族老人的家庭支持和生活狀況:高雄縣桃源鄉與三民鄉之比較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2000),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蘇癸玲(1996),都市原住民就業概況及職業輔導問題之探討,社教雙月刊,75,28-33。

蘇羿如(2001),都市原住民的聚集/離散型態與族群意識:以社會聯繫觀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brahamsson Bengt(1993). Why Organizations? How and Why People Organiz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Ahrne, Goran(1994). Social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Kinloch Granam C.(1979). The Sociology of Minority Group Relations. N.J.:Prentice-Hall Inc.

Matsumoto, David(1996). Culture and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San Fransicsco State University.

Perrow, Charles(1979). “Organizational theory in a society of organiz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Preschus, Robert V.(1962). The Organizational Society: An Analysis and a Theory. New York: Afred A. Knopf.

Ritchey, P. N. (1976). Explanation of Migr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 363-404.

Warriner, Charles K.(1984).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Essays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London: JAI press Inc.

Waters Malcolm(1998).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Wilber George L(1982). Migration and Occupational Achievement in Taiwan.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6, 117-15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