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1104-1643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1104-164352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固網事業發展之政經分析-一個國家中心主義的觀點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of fixed network industry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2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1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6-21
關鍵字
Keywords
政治經濟學、固網、電信發展、電信管制、國家中心主義
tele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political economy, fixed network, state centralism, telecommunication regular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8 次,被下載 476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763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是使用國家中心主義的理論概念,來觀察台灣固網事業的發展過程。1980年代以前,由於固網事業的產業特性,使得國家機關得以獨占固網事業。然而,1970年代末期開始,因為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國家獨占固網事業的合法性大幅的降低。加上1980年代開始的威權政體轉型,以及經濟自由化的進程,造成了國家機關的自主性大幅下降,進而展開一連串的固網事業自由化。
然而,固網事業的自由化不代表國家機關的角色在產業中消失。對國家機關而言,固網事業的自由化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手段」,它不同於西方那種「純粹的經濟因素」,而是國家機關為了要加速台灣邁入資訊化社會,以及進行產業轉型所需進行的改革。因此,在固網自由化的歷程中,呈現了一種「國家中心式」的自由化策略。
雖然國家機關在這個過程中提出了完善的管制措施,但是對於現階段的固網事業而言,如何達到「競爭」才是國家機關的最大挑戰。2000年所開放的固網市場未能達到國家所希望的「競爭發展」,反而依然是中華電信一家獨大的情況。這是造成台灣寬頻上網昂貴的主要原因,更是國家機關面對未來「數位大匯流」趨勢下的最大挑戰。
Abstract
This essay mainly utilize theoretical tool of “State Centralism” to observe fixed network industry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aiwan. After 1980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fixed network, state monopolizes the industry. However, digital techniques develop rapidly from last 1970s, the legitimacy of traditionally state monopoly model is gradually decrease. In the meantime, authoritatrian regime reform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in Taiwan start from 1980s to make state autonomy decreasing and launch liberalization of fixed network industry.
Nevertheless, state role in industry didn’t disappear after fixed network liberalization. In this research, author point out fixed network liberalization process in Taiwan is one kind of state centralism model. The liberalization is an “instrument” but “object” for state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reform in Taiwan.
After fixed network market open in 2000, the market almost still monopolized by Chunghwa Telecom Co. It never achieves “competi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laned by state. For fixed network industry of Taiwan, though state have outline regulatory policy, how to achieve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fter liberal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 to state to face new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理論回顧 5
一、國家與市場的關係 6
二、固網特性 15
三、管制理論 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架構 24
一、研究方法 24
二、研究範圍 25
三、研究架構 26
第四節 章節安排 32
第二章 國家獨占期(1945-1987) 34
第一節 1945年以前的電信事業 34
第二節 1987年以前電信事業的產業特性 36
一、自然獨占性 36
二、民生公共性 37
三、經濟發展性 37
四、國防安全性 38
第三節 1987年以前的國家與電信事業 39
一、獨占的電信事業對國家的意義 39
二、國內資本家與國外勢力對電信事業的影響 42
第四節 自由化風潮與壟斷的電信事業 48
一、產業特性的改變與全球電信自由化 49
二、政治自由化與資本家的抬頭 50
三、電信官僚的無效率 50
四、用戶終端設備的自由化 52
第三章 管制轉型期(1987-1996) 53
第一節 國內政經結構的改變 53
一、威權政體的轉型 53
二、電信事業新市場的浮現 58
三、民營化潮流 60
第二節 保守的電信政策-1992年的電信法修正草案 62
一、六年國建 64
二、1992年電信法修正草案要旨 66
第三節 電信三法的政商角力 67
一、電信三法立法過程 67
二、各政商勢力對電信三法的態度 69
第四節 國家機關態度的轉變 76
一、加入WTO 78
二、亞太營運中心 80
第五節 1996年的電信三法 84
一、1996年電信三法要義 84
二、小結 87
第四章 資本競逐期(1996-2000) 89
第一節 1996年電信三法的問題與行動通信業務的開放 89
一、1996年電信三法的問題 90
二、行動電話的開放過程與爭議 93
第二節 固網開放與國家機關 95
一、固網自由化的意義與目標 96
二、國家機關在新形態的固網事業發展中的角色 99
第三節 固網規劃小組的成立與決議 114
一、「開放固網通訊網路規劃小組」的成立 114
二、固網規劃小組的決議 117
第四節 國內外自主性對固網規則的影響 120
一、國家機關的混亂-競爭與保護之爭 121
二、固網管理規則的制定過程 126
三、固網管理規則之內容 135
第五節 逐鹿中原-固網執照爭奪戰 137
一、1999年電信法修正案 138
二、中美入會諮商與外資比例上限 140
三、四強爭逐 144
四、大選、股條與執照放榜 147
五、小結 150
第五章 一強多弱期(2000年以後) 154
第一節 中華電信的獨大 154
一、業者的利潤動機 157
二、業者的建設與經營障礙 159
第二節 國家機關的介入 161
一、「新」政權「舊」計劃 162
二、國家機關的作為 167
三、小結 174
第三節 民營化?財團化?中華電信的釋股 175
一、中華電信民營化過程 176
二、中華電信民營化對國家機關之意義 180
三、民營化?財團化? 183
第四節 固網事業的現在與未來 185
第六章 結論 187
第一節 台灣固網事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因素 187
一、固網特性對國家介入市場行為之影響 187
二、國家機關與市場關係變化對固網事業發展之影響 18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98
一、研究限制 198
二、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99
參考書目 20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一)政府文件
交通部。1961。交通年鑑(民國三十九年至四十九年合編本)。台北:交通部。
交通部。1987。交通年鑑。台北:交通部。
交通部。2002。交通政策白皮書:電信。台北:交通部。
交通部電信總局。1992。電信白皮書。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1994。電信白皮書。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1997。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2。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0。電信總局89年年報。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1。電信總局90年年報。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2。電信總局91年年報。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1993。民國八十一年電信統計要覽。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立法院秘書處。1996。電信法修正案(二)。法律案專輯第193輯,台北:立法院秘書處。
經建會。1991。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第一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1991。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第二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1993。中華民國83年國家建設計畫。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1995。中華民國85年國家建設計畫。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1997。中華民國86年國家建設計畫。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2003。中華民國91年國家設計畫執行檢討。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199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推動服務業自由化專案小組報告書第三冊電信分組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經建會。2000。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辦理情形與成果。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公共建設督導會報。1995。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公共建設報告書。台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立法院公報。1986。第77卷第77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1996。第85卷第6期上冊,院會記錄。
(二)書籍
Balassa, B.著,王慶輝譯。1989。國際經濟體系中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台北:幼獅。
Frederick, H.著,陳建安譯。1999。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台北:揚智。
工商時報。1992。「郝內閣應重視六年國家建設計畫的預算現實性」。我們看台灣經濟(張啟平等編)。台北:工商時報。
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1996。產業調查報告叢書之185-亞太營運中心之探討。台北:台北銀行經濟研究室。
民進黨政策白皮書編纂小組。1993。解構國家建設六年計劃。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1996。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專題研究報告彙編(八)服務業(貳)。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丁仁方。1999。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
丁仁方。1996。「民主化對經濟現況的影響」。台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及展望(陳文俊編)高雄:中山大學。
王佳煌。1998。國家發展。台北:台灣書局。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壟斷與剝削(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朱雲漢。2000。「90年代民主轉型期經濟政策制定的效率與公平性」。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朱雲漢、包宗和編)。台北:桂冠。
吳若予。1992。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宋鎮照。1995。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李秋薇。1998。台灣電信產業的解構與商機。新竹:工研院電腦與通訊工業研究所。
李秋薇。1999。從先進國看我國固網市場開放之商機與挑戰。新竹:工研院電腦與通訊工業研究所。
杜震華。1999。亞太營運中心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華泰文化。第2版。
林佳龍。1999。「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林佳龍,邱澤奇編)。台北:月旦。
林鐘雄。1989。台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邢瑩。1981。「台灣電信簡史」。中國電信百周年紀念專輯。台北:交通部電信局。
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
陳玉璽。1992。台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
陳民強。2000。「固網開放所涉及之相關法令及其解釋及適用」。固網VS.法律-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六)論文彙編(劉麗芳編)。台北:政大傳研中心。
陳炳宏。2000。「固網服務產業的結構特性與市場競爭議題」。固網VS.法律-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六)論文彙編(劉麗芳編)。台北:政大傳研中心。
程宗明。2000。「固網通信網政策的概念探討」。固網VS.法律-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六)論文彙編(劉麗芳編)。台北:政大傳研中心。
黃光國。1995。民粹亡台論。台北:商周。
楊國樞。1992。「弁言」。解構黨國資本主義(陳師孟等著,第3版)。台北:澄社。
葉永泰、楊中傑。1998。我國通訊網路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梁賡平。1981。「電信一百週年紀念獻辭」。中國電信百周年紀念專輯。台北:交通部電信總局。
詹中原。1991。民營化政策。台北:五南。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台北:幼獅。
蔡東杰。2002。台灣與墨西哥民主化之比較。台北:風雲論壇。
劉孔中。2001。電信管制革新與位網路產業規範。台北:太穎投資。
劉鴻暉。2000。「民主化與產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朱雲漢、包宗和編),台北:桂冠。
瞿宛文。2002。經濟成長的機制。台北:唐山出版社。
(三)期刊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2。「電信服務業」。經濟情勢暨產業動態透析季刊。第35期。
全民電信。2000。「避開正面競爭以區隔化服務取勝」。通訊。第74期。
編輯部。1999。「政權丟掉不如財政垮掉」。財訊,第213期。
編輯部。1996。「電信執照假開放,真護航」。財訊。171期。
天佑。1998。「電信自由化的省思再省思」。通訊。第59期。
方德琳。1996。「怎麼玩,中華電信都贏」。財訊。第174期。
王振寰。1993。「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4期。
王振寰。1995。「國家機關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8期。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
朱治強。1998。「電信總局成立固網規劃小組」。通訊。第49期。
邱儀萱。2000。「固網四年專營權真的有那麼嚴重嗎?」。通訊。第72期。
李彥甫。2000。「亞太電信中心的省思」。通訊。第76期。
李麗沙。2004。「太電搞光三百億風暴唯一倖存者」。財訊。第266期。
何定為。1997。「自由化與全球化電信產業的發展趨勢」。通訊。第43期。
吳瑩潔。2001。「開放國際電路出租萬向電信自由化」。通訊。第87期。
吳若予。1990。「所有權制的轉換與國家機關角色」。中國論壇。第357期,30卷第9期。
呂學錦。1997。「專訪中華電信公司呂學錦總經理」。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卷第12期。
李南。1999。「淺談固定電信網路開放之商機與風險」。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59期。
李歐文。1997。「體檢國內科技專案計劃」。通訊。第46期。
李彥甫。2002。「e台灣、醫台灣」。通訊。第102期。
李瑟。1988。「吃苦耕耘重建家園」。天下雜誌。第81期。
何俊賢。1986。「電信交換機百億採購案花落誰家」。財訊,第57期。
彼得潘。1997。「網路接續談判停看聽」。通訊。第43期。
彼得潘。1998。「國家電信計劃支票待兌現」。通訊。第50期。
彼得潘。1998。「固網開放本刊綜合報導」。通訊。第56期。
彼得潘。1998。「企業集團合縱連橫戲碼開演」。通訊。第59期。
彼得潘。1999。「固網管理規則草案引發討論」。通訊。第61期。
彼得潘。1999。「固網政策出現急轉彎」。通訊。第62期。
彼得潘。1999。「固網規則千呼萬喚始出來」。通訊。第66期。
彼得潘。1999。「固網開放程序上的一項遺憾」。通訊。第67期。
彼得潘。1999。「我國電信自由化現況與展望」。通訊。第68期。
彼得潘。2000。「固網四大投標團隊各有所長」。通訊。第74期。
彼得潘。2000。「固網放榜停看聽」。通訊。第76期。
彼得潘。2000。「成立電信技術中心勢在必行」。通訊。第77期。
彼得潘。2000。「固網股條滿天飛依法言法是智舉」。通訊。第78期。
彼得潘。2001。「台灣電信自由化下階段政策目標」。通訊。第95期。
周國偉。1996。「三千億電信市場出現肉搏戰」。財訊。第171期。
柏克。1998。「建構台灣電信資訊新社會」。通訊。第59期。
洪美娟。1997。「無線引爆新未來」,天下雜誌,第188期。
姚明嘉。1982。「中華民國100大服務業」。天下雜誌。第17期。
柯建銘。1998。「縮減固網執照,引發寡頭壟斷弊端」,通訊,第56期。
高凱聲。2000。「電信整合趨勢與我國監政策」。通訊。第75期。
高凱聲。2000。「3G發展及執照發放之省思」。通訊。第81期。
高凱聲。2003。「電信總局回顧2002展望2003」。通訊。第109期。
高凱聲。2002。「市話用戶迴路之開放與競爭」。通訊。第100期。
高凱聲。2004。「台灣寬頻網路發展政策」。通訊。第120期。
馬寶國。1997。「由公用事業轉進電信領域」。通訊。第46期。
席子緒。2004。「政權輪替,紅頂商人跟著輪替」。財訊,第264期。
韋伯。2000。「傳統勢力與新電信技術角力戰」。通訊。第74期。
翁秋平。2004。「寬頻通信-啟動數位匯流,產業重組」。台灣通訊雜誌。第122期。
徐振國。2001。「回歸國家論,超越國家論」。理論與政策。第58期。
孫立群。2002。「從消費者角度審視最後一哩開放」。通訊。第100期。
逄麗貞。1999。「併購熱潮與競爭力之競逐」。通訊。第68期。
張奕甫。1986。「電信採購玄案黑幕重重」。財訊,第49期。
張茂桂。1992。「人民、資本與國家」。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4期。
張素璇。1999。「大哥大為什麼流行」,天下雜誌,第222期。
張素璇。1998。「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電信三國風雲」,天下雜誌,第219期。
連耀南。1999。「迎接資訊社會先為台灣量身訂做電信管理規則」。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2卷第6期。
郭美懿。2000。「從1996年美國電信自由化看台灣固網商機」。通訊。第76期。
郭美懿、朱治強。2000。「長通分公司背水一戰」。通訊,第79期。
莊素玉。1998。「細說郭婉容」,天下雜誌,第87期。
莊素玉。1988。「王玉雲不甘寂寞?」。天下雜誌。第89期。
莊懿妃、劉崇堅。2000。「電信產業之不對稱管制」。經社法制論叢。第26期。
許志義。2002。「執照再開放可強化網路建設為中心之競爭」。通訊。第97期。
許志義。2002。「從競爭法立管機關論固網最後一哩之開放」。通訊。第100期。
許秀惠。1996。「世紀末財團最後投資機會」。財訊。第174期。
許奎璧、劉崇堅。1994。「電信自由化政策之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14期。
菉淇。1988。「交通官員的政治責任」。天下雜誌。第89期。
程宗明1997。「微波與衛星通訊之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
陳百氣等著。1987。「電信投資對我國產業影響效果之研究」。交通部電信總局七十五年度研究發展年報。交通部電信總局。
陳修賢。1998。「電訊工業舉步維艱」。天下雜誌。第73期。
陳銘祥。1999。「電信規範體制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23期。
陳曉華。2002。「成立電信技術中心政府需加把勁」。通訊。第98期。
黃金正。1998。「固網業者合作廠商的選擇」。通訊。第59期。
溫曼英。1985。「解開中信局沒落之謎」。天下雜誌。第48期。
楊智明。1986。「電信局長為何鬧雙胞」。財訊,第49期。
曾怡仁。1998。「從國家論觀點看亞太營運中心計劃」。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1卷第2期。
曾銘深等。1997。「專訪和信電訊股份有限公司張佑邦總經理」。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卷第12期。
曾銘深、李煥仁。1999。「從固網特性談固網商機」。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2卷第6期。
葉永泰。1998。「現有電信法規下的環境分析」。通訊。第53期。
葉志良。2002。「電信法修正對產業之影響」。通訊。第104期。
葉志良。2004。「電信監理制度革新以為因應」。通訊。第120期。
廖元豪。2000。「電信行政管制程序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26期。
廖慧君。2003。「電信普及服務需配合電信環境」。通訊。第108期。
劉孔中。1999。「關於固定通信業務開放的幾個問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2卷第6期。
劉孔中。2004。「有線廣播電視經營地區調整之法律及政策分析」。科技法律透析。第16卷第1期。
劉其昌。2003。「數位匯流下成立超然獨立管理機關」。通訊。第119期。
劉崇堅、莊懿妃。1997。「論電信費率管制」。經社法制論叢。第19期。
蔡佩珍。1997。「各就其業,專司其職」。通訊。第43期。
蔡佩珍。1998。「電信國家型科技計劃」,通訊,第49期。
蔡堆。1994。「台灣局用電話交換系統演進及發展計劃」。通訊。第6期。
蔡清彥。2002。「從寬頻路建設審視我國電信管道之政策」,通訊,第100期。
鄭為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4期。
賴絃五。2002。「續放固網執照對雪上加霜之固網生態添變數」。通訊。第97期。
謝俊明。2002。「業者各自建網路以推動良性競爭」。通訊。第100期。
謝穎青、劉志祥。1999。「有線電視與電信業互跨思考」。通訊,第62期。
羅玳珊。2003。「電總擬建第二通信管道出租」。台灣通訊雜誌。第116期。
羅玳珊。2004。「電信、網路匯流大未來」。台灣通訊雜誌。第122期。
(四)學位論文
朱漢崙。2000。「台灣行動電話服務市場自由化歷程之政經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李成功。2002。「我國電信固網法制規範之研究兼論兩岸海底電纜法制之比較」。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尚志。1996。「威權體制轉型下的公營事業民營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慧。2000。「電信自由化:中華電信民營化」。南華大學亞太所碩士論文。
黃志賢。1996。「配合亞太營運中心與NII發展我國電信產業發方向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義輝。1997。「資訊社會電信事業自由化、電信公司民營化之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修品。1999。「電信民營化政策中公、私部門互動研究」。成功大學政治經濟所碩士論文。
鄭力軒。1996。「鈴聲響起-台灣電信市場化的社會學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蕭玉珍。1997。「民營化政策之比較政經制度分析」。中興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候彰。2000。「網際網路歷史的政經分析-美國與台灣經驗」。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報章雜誌
社論。「政府對所謂環保、工運與農運「流氓」應審慎詮釋」。聯合報,1990年8月30日,第2版。
社論。「李煥院長總辭的施政評價」。經濟日報,1990年5月10日,第2版。
社論。「加入WTO關鍵時刻應有的作為」。經濟日報,1997年10月16日,第2版。
社論。「我國加入WTO的重大突破與努力」。經濟日報,1998年2月22日,第2版。
社論。「假民營化:中華電信釋股不可演成政商分肥」。聯合報,2000年3月16日,第2版。
社論。「中華電信釋股原則:透明化,公平性,競爭力」。聯合報,2000年7月22日,第2版。
社論。「審慎因應政府財政的長短期危機」。聯合報,2000年12月15日,第2版。
社論。「公營事業民營化何以難擺脫財團和政黨糾葛」。聯合報,2003年11月23日,A2版。
社論。「推動新世紀國家建設計畫必備的條件」。經濟日報,2000年7月27日,第2版。
社論。「民營化釋股才是真正競爭的開始」。經濟日報,2000年8月5日,第2版。
社論。「政府發展知識經濟要講究方法」。經濟日報,2000年11月7日,第2版。
社論。「中華電信釋股勿陷入民營化的迷思」。經濟日報,2003年11月29日,第2版。
社論。「以大魄力清除寬頻上網的路障」。經濟日報。2004年4月20日,第2版。
社論。「這是國家現代化的重大考驗」。工商時報,1991年11月21日,第3版。
社論。「民營固網當自強」。工商時報,2003年4月26日,第2版。
社論。「電信三法立法的意義及效果觀察」。台灣日報,1996年1月18日,第2版。
社論。「開放固網應有的認識與警惕」。中國時報,1999年5月20日,第3版。
社論。「正視固網開放的陰暗內幕」。中國時報,1999年5月23日,第3版。
小社論。「賣股條與拉皮條」。中國時報,2000年6月9日,第3版。
本報訊。「市內電話注定的賠錢貨」。聯合報,1995年8月2日,第39版。
綜合報導。「亞太營運中心只是一件「國王的新衣」?」。經濟日報。1995年8月19日,第7版。
商業組。「中央地方角力頻頻六年國建隱憂重重」。工商時報,1991年11月25日,第2版。
台北訊。「固網執照開放張數意見兩極」。中國時報,1999年2月4日,第9版。
桃園訊。「數據線路品質不良 股票投資人盼改良」。經濟日報,1989年7月22日,第19版。
消基會。「消基會:ADSL降幅不夠」。中國時報,2004年4月22日,第2版。
電信工會。「電信法修正草案-電信工會意見書」。自立晚報,1992年7月22日,第4版。
王永慶。「正當企業應受到保障」。經濟日報。1989年1月4日,2版。
王駿。「投資法令大塞車國建商機成畫餅」。工商時報,1991年11月23日,第2版。
王鴻薇。「國庫大吸金須防資金大排擠」。聯合報,1997年1月17日,第3版。
正言。「選舉效應」。經濟日報,2000年3月9日,第2版。
田炎欣。「中華電信釋股案驚險過關股價60元」。聯合晚報,1999年4月29日,第4版。
白富美。「電信資費還有調整空間」。經濟日報,1995年7月8日,第3版。
白富美。「電信資費明起調整」。經濟日報,1995年8月31日,第3版。
朱新強、費家琪。「中華電釋股失敗十天僅賣出36%」。經濟日報,2001年6月21日,第4版。
朱鳳芝、曾永權主持。「電信民營化能夠成功嗎?」公聽會。工商時報,1995年6月3日,第15版。
江睿智。「交部建議四項通訊業務納入新興策略產業」。工商時報,2000年4月12日,第5版。
江睿智。「掃黑當頭 三大固網公司恐無法如期營運」。工商時報,2000年9月1日,第5版。
江睿智。「林陵三關切用戶迴路開放邀毛治國簡報」。工商時報。2002年8月28日,第12版。
江睿智。「交部下令中華電信二月開放用戶迴路」。工商時報,2003年1月15日,第1版。
江睿智。「消費者與中華電信雙贏」。中國時報,2004年4月21日,第2版。
成章瑜。「電信事業外資比率四種腹案今日討論」。經濟日報,1996年7月29日,第2版。
成章瑜。「中華電信擬資產重估調整資費」。經濟日報,1997年4月7日,第1版。
成章瑜。「第一類電信事業將不得交叉補貼」。經濟日報,1997年5月5日,第1版。
成章瑜。「外資比例大幅放寬」。經濟日報,1997年5月7日,第2版。
成章瑜。「中華電信後年7月開始全民釋股」。經濟日報,1997年7月26日,第2版。
成章瑜。「電信外資比率美促完全解禁」。經濟日報,1997年10月11日,第1版。
成章瑜。「電信資費將採價格調整上限管制」。經濟日報,1998年1月19日,第2版。
成章瑜。「WTO諮商第一天電信外資比率中美歧見大」。經濟日報,1998年2月11日,第2版。
成章瑜。「加加減減明降實漲」。經濟日報,1998年12月24日,第3版。
成章瑜。「固網競標一集團可能提前出局」。經濟日報,2000年1月11日,第4版。
成章瑜。「固網執照開放經濟效益可觀」。經濟日報,2000年2月16日,第4版。
余麗姿。「中華電距民營化門檻僅剩15.9%」。聯合報,2003年7月22日,C2版。
余麗姿。「寬頻費率高 WTO關切」。聯合報,2004年4月19日,A1版。
呂昭隆。「國軍完成全島光纖網路架設」。中國時報,1999年5月6日,第3版。
何伯陽。「路權難取得固網業盼政府解決」。工商時報。2000年10月3日,第14版。
何明國。「中華電信鑑價草率監院糾正」。聯合報,2000年7月19日,第8版。
何孟奎。「游揆明報告六年國發計畫」。聯合晚報,2002年5月27日,第7版。
李忠義。「固網四月底開放出現變數」。中國時報。1999年4月15日,第9版。
李忠義。「美施壓,電信固網得標名單延至明年二月公布」。中國時報,1999年7月21日,第6版。
李信宏。「國建財源完全依賴公債代價太大」。工商時報,1991年11月24日,第2版。
李若松。「提款機不靈 泰半出於當線」。聯合報,1990年2月6日,第14版。
李彥甫。「第一類電信不得從事不當交叉補貼」。聯合報,1997年7月10日,第23版。
李彥甫。「急於出脫股權未見完整配套」。聯合報。1999年4月26日,第8版。
李彥甫。「資產未重估配套沒方案,中華開發「顧問」角色受質疑」。聯合報,1999年4月27日,第3版。
李彥甫。「固網業務資金到位採力霸條款」。聯合報,1999年5月18日,第8版。
李彥甫。「固網執照昨起申請12月截止」。聯合報,1999年7月21日,第21版。
李彥甫。「電信外資上限可望明年二月提高」。聯合報,1999年11月17日,第21版。
李彥甫。「全民電信落榜惹猜疑」。聯合報,2000年3月20日,第21版。
李淑芬。「電信國家型計劃,五年內投入一四○億元」。工商時報,1997年12月11日,第25版。
李順德。「中華電信第二階段釋股股價調高為80元」。經濟日報,2000年6月9日,第1版。
沈汝康。「中華電信管道將強制開放租用」。自由時報,2002年1月15日,第18版。
宋宗信。「美促我立即擬定服務業開放計畫」。聯合報,1994年2月24日,第1版。
邱金蘭。「中華電民營化公股將維持逾34%」。經濟日報,2002年7月27日,第6版。
林志成、黃如萍。「立委指關說固網,楊世緘斷然否認」。中國時報,1999年5月18日,第9版。
林則宏。「入會週年兩岸在WTO交手,場內和氣場外各顯神通」。工商時報,2002年12月25日,第2版。
林盛隆。「固網股條暗渡陳倉」。中國時報,2000年3月16日,第22版。
季良玉。「固網開放埋下不公平競爭隱憂」。聯合報,2000年2月29日,第21版。
洪金立。「電線電纜六年內從地上消失」。聯合報,1990年10月5日,第7版。
徐尚禮。「兩岸入會如中共不遵守WTO規章」。中國時報,2001年11月11日,第2版。
徐碧華。「全民釋股細節出爐」。聯合報,1997年1月13日,第19版。
徐碧華。「民營化將納入黃金股概念」。聯合報,1997年2月20日,第19版。
徐碧華。「中華電信、中信局五年內完成民營化」。聯合報。1997年6月12日,第21版。
徐愛蒂。「開放用戶迴路須有配套措施」。經濟日報,2004年1月4日,第21版。
夏淑賢。「中華電信本月降價,國內機票選後再漲」。經濟日報,2000年3月9日,第2版。
柴方文。「選票壓力太沈重,電信三法步履蹣跚」。工商時報,1995年9月25日,第4版。
孫中英。「搶占固網市場,外資促刪日出條款」。聯合報,2000年2月28日,第21版。
張文菁。「二類電信事業可望開放民營」。經濟日報,1992年5月22日,第3版
張文菁。「中華電信有違自由化原則」,經濟日報。1992年7月10日,第6版。
張文菁。「一、二類電信業務如何劃分學官界看法不一」。經濟日報,1992年7月29日,第6版。
張玉文。「國營事業民營化,釋股難釋疑」。聯合報,1995年12月20日,第3版。
張瓈文。「專家:用戶迴路應開放」。中國時報,2004年4月22日,第2版。
曹以會。「固網規則淪為力霸條款?」。中時晚報,1999年5月12日,第4版。
曹正芬、林瑞陽。「陳水扁:發展世界高科技製造中心」。經濟日報,2000年3月29日,第3版。
華英惠。「中華電信民營化不必資產重估」。聯合報,2000年5月2日,第24版
郭錦萍。「電信資費調整案立院擋下」。聯合報,1998年12月29日,第6版。
郭錦萍。「加速民營化交通部決定重新啟動,最多釋 13.8% 股權」。聯合報,2001年12月25日,第21版。
郭錦萍。「這個價比兩年前少掉一半」。聯合報,2002年12月18日,第4版。
郭錦萍。「中華電釋股對手聯貸競標」。聯合報,2002年12月16日,第1版。
陳怡如。「中華電信資產重估價值4,400餘億元」。經濟日報,2000年6月8日,第4版。
陳怡如。「資產價值公開前中華電信不得釋股」。經濟日報,2000年7月18日,第4版。
陳怡如。「交部公布中華電信待遇比公務員優渥」。經濟日報,2000年8月10日,第5版。
陳怡如。「固網建設落後業者延後營業」。經濟日報,2000年10月23日,第31版。
陳怡如、費家琪。「市內電話費率元旦調漲」。經濟日報,2000年12月15日,第7版。
陳怡如。「底價談不攏中華電海外釋股延期」。經濟日報,2001年1月30日,第4版。
陳怡如。「中華電發行ADR可能延至明年2月」。經濟日報,2001年10月1日,第2版。
陳怡如。「中華電信海外釋股可能低於60元」。經濟日報,2002年1月19日,第5版。
陳致舜。「寬頻新方案網友不領情」。中國時報,2004年4月26日,第15版。
費家琪。「大哥大風波不斷,落榜生要告宮員」。經濟日報。1997年1月18日,第3版。
費家琪。「不滿電信事業外資比率提高至六成,立委抨擊:科技業的馬關條約」。經濟日報,1998年3月4日,第27版。
費家琪。「固定通信網路執照釋出張數生變」。經濟日報,1998年6月11日,第27版。
費家琪。「中華電信釋股案立院今審議」。經濟日報,1999年4月26日,第26版。
費家琪。「公務員心態如何打勝仗」。經濟日報。2000年11月1日,第4版。
費家琪。「外資投資電信業直接間接可達100%」。經濟日報,2000年11月16日,第1版。
費家琪。「電信門戶大開固網業堅決反對」。經濟日報,2000年11月16日,第5版。
費家琪。「固網市場點燃殺價戰」。經濟日報。2001年2月17日,第4版。
費家琪。「中華電將大手筆投資網路建設」。經濟日報,2001年4月6日,第17版。
費家琪。「超級301威力大固網執照擬再開放」。經濟日報,2001年4月21日,第4版。
費家琪。「用戶迴路列瓶頸設施中華電反彈」。經濟日報。2002年3月21日,第34版。
費家琪。「用戶迴路設備租用價格本周定案」。經濟日報,2002年6月10日,第34版。
費家琪。「固網執照將再開放引起反彈」。經濟日報,2002年7月9日,第33版。
費家琪。「固網業吐苦水盼暫緩開放新執照」。經濟日報,2002年7月24日,第6版。
費家琪。「固網執照預定明年3月再開放」。經濟日報,2002年8月7日,第33版。
費家琪。「用戶迴路租金中華電開價400元」。經濟日報,2002年8月12日,第34版。
費家琪。「固網業不再腹背受敵」。經濟日報,2003年4月18日,第6版。
費家琪。「中華電擬實施庫藏股 約減資10%」。經濟日報,2003年6月18日,第25版。
費家琪。「中華電今討論庫藏股工會強力反制」。經濟日報,2003年6月24日,第6版。
費家琪、鄭秋霜。「中華電ADSL將降價 經濟方案下月推出」。經濟日報,2004年4月13日,第7版。
陸倩瑤。「選票與利益才是最大障礙」。聯合報,1996年1月3日,第2版。
陸倩瑤、何振忠。「電信三法今在立院強力闖關」。聯合報,1996年1月12日,第1版。
黃如萍。「固網執照明年先發兩張」。中國時報,1998年11月6日,第9版。
黃如萍。「固網延後決標立委質疑綁樁」。中國時報,2000年2月16日,第9版。
黃如萍。「電信固網經營名單今揭曉」。中國時報,2000年3月19日,第22版。
黃昭勇。「陳堯:不民營化那來競爭力」。經濟日報,1999年4月27日,第2版。
彭淑芬。「開放固定通信網路規劃小組名單出爐」。工商時報,1998年1月3日,第6版。
彭淑芬。「固定網路開放NII提3方案」。工商時報,1998年6月16日,第33版。
彭淑芬。「緊縮VS.自由競爭 固網開放遊戲規則陷混沌」。工商時報,1998年7月16日,第12版。
彭淑芬。「美方關切我開放固定通信網路態度」。工商時報,1998年9月8日,第4版。
彭淑芬。「固網開放 資本額門檻降低」。工商時報,1998年12月25日,第12版。
彭淑芬。「新版固網管理草案資本額門檻抬高至400億」。工商時報,1999年3月9日,第13版。
彭淑芬。「固網管理規則又生變數」。工商時報,1999年4月1日,第13版。
彭淑芬。「固網審議延期,業者:萬萬不可」。工商時報,2000年2月11日,第13版。
彭淑芬、鄭克興,「固網四年保障「保不保」很難說」,工商時報,1999年11月20日,第13版。
彭慧明。「施振榮:儘速通過電信三法」。聯合報,1996年1月11日,第12版。
彭慧明。「根留台灣宏?眴鴢h未變」。聯合報,1996年1月12日,第3版。
楊文琪。「中華電釋股同業認購比率將設限」。經濟日報,2003年1月11日,第2版。
楊文琪、費家琪。「中華電釋股三管齊下春節後啟動」。經濟日報,2003年1月30日,第1版。
楊文琪。「中華電盤後拍賣底價每股49元」。經濟日報,2003年7月18日,第3版。
楊明治、林志祥。「中華電釋股喊卡」。聯合晚報,2003年11月26日,第1版。
楊蕙菁。「中華電信年底發行ADR跳票」。聯合報,2000年12月8日,第21版。
楊塵。「發展亞太電信中心須打通瓶頸」。經濟日報。1994年8月29日,第12版。
劉其筠、成章瑜。「中美WTO諮商我方大幅讓步外資投資電信業」。經濟日報,1998年2月12日,第1版。
劉時榮。「中華電釋股 立委批圖利扁金主」。聯合報,2003年4月5日,A8版。
劉時榮。「中華電信民營化時程將延後」。聯合報,2003年5月31日,第4版。
劉時榮。「蔡董,可原價賣回嗎?」。聯合報,2003年6月25日,第7版。
劉淑婉、蔡振源。「中華電偏頗財團」。聯合晚報,2003年11月18日,第1版。
鄭克興。「電信開放時程表敲定」。工商時報,1997年3月10日,第1版。
鄭克興。「高鐵通車後全省資訊網就有譜了!」。工商時報,1999年2月15日,第2版。
鄭克興。「固網業務管理規則定稿」。工商時報,1999年4月13日。第13版。
鄭克興。「林豐正:中華電信應戰,將採利潤中心制」。工商時報,1999年6月10日,第2版。
鄭克興。「交部傾向核發3張固網業務執照」。工商時報,1999年2月5日,第1版。
鄭克興。「固網開放中華電信不得拒絕與業者連網」。工商時報,1999年3月20日,第2版。
鄭克興。「固定通信網路投標門檻擬降為100億元」。工商時報,1999年4月3日,第3版。
鄭克興。「固網業務管理規則定稿」。工商時報,1999年4月13日,科技版。
鄭克興。「電信市場多金 政商壓力湧現」。工商時報,1999年5月11日,第4版。
鄭克興。「固網開放 高門檻出現鬆動」。工商時報,1999年5月11日。第4版。
鄭克興。「台鐵投資固網圖利特定財團?」。工商時報,1999年12月28日,第13版。
鄭益浚、張麗伽、張寒青。「炒固網立委有人狠撈數千萬」。中時晚報,2000年4月30日,第2版。
蔣成。「拋開政治包袱,勇闖經貿地球村」。中國時報,2001年11月12日,第15版。
謝蕙蓮。「中華電信釋股每股104元」。聯合晚報,2000年8月4日,第1版。
謝蕙蓮。「中華電信民營化延半年」。聯合晚報,2000年10月18日,第7版。
韓青秀。「電信費降年省400億」。聯合晚報,2004年1月2日,第6版。
羅文明。「固定網路通信明可望公告,總產值逾三千億」。中時晚報,1999年5月10日,第1版。
羅文明。「固網執照延後公布民進黨批連蕭勒索、交部綁票」。中時晚報,2000年2月15日,第4版。
羅文明。「立委賣股條賺鈔票搶選票」。中時晚報,2000年4月30日,第2版。
蘇煥智。「電信法修正之基本原則與主張」。自立晚報,1994年5月1日,第14版。
(六)其他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1。「因應全面電信自由化相關機制之規劃期末報告」。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計劃。計畫編號:MOTC- DGT- 90-001。
周濟、陳信宏。2000。「我國電信自由化效益分析」。交通通電信總局委託計劃。計畫編號:MOTC- DGT- 89- 003。
胡勝正。2000。「台灣資訊產業對經濟成長的影響」。經建會綜合計劃處委託計劃。計畫編號:PG 8909-0383。
施俊吉等。2000。「電信產業競爭規範之研究」。行政院公平會合作研究報告。報告編號:FTC-89-C01。
彭松村。2000。「電信技術中心規劃」。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MOTC-DGT-89-013。
劉柏立、曾俊州。2002。「我國電信競爭力分析」。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計劃。計畫編號:MOTC-DGT-91-007。
二、外文部份
(一)書籍
Amsden, A. H. 1985. ”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vans, Rueschemeyer and Skocpol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msden, A. H. & Chu, Wan-wen. 2003. Beyond Late Development Taiwan’s Upgrading Policies.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Brock, Gerald W. 1994. Telecommunication Policy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noy, M. 1984. The State &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lark,Cal. 1989. Taiwan’s Developm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Doyle, Gillian. 2002. Media Ownership. London: Sage.
Ergas, H. & Okayama, J. 1984.” A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in The Provis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Changing Market Structur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Hobday, Michael. 1990. Telecommunic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Routledge.
Horwitz, R. B. 1989. The Irony of Regulatory Refo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ghes, H. 1988. “The Politics of Industrialization”, Achieving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 Asia. (Hughes ed.), NY: Cambridge Univ. Press.
Kahn, A. E. 1970. Th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 New York: John Willey& Sons.
Niyomsilpa, Sakkarin. 2000.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forms in Thailand.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Olufs, D. W. 1999. The Mak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London: Lynne Rienner.
Skocpol, T. 1985.“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 P. Evans,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eds.)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inckler, E. & Greenhalgh, S. 1988. “Analytical Issues and Historical Episode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Winckler, E. & Greenhalgh, S. eds.). New York: M. E. Sharpe.
(二)期刊
Chowdary, T. 1998. “Telecom Liber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elecommunication Policy, Vol.22, No.4.
Durant, R., Legge, J., Moussios, A. 1998. “People, Profits, and Service Delivery: Lessons from the Privatization of British Telecom”.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2, No.1.
Gertrude, M. & Simon Roberts. 2003. “ Telecommunic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 27.
Hong, S. G. 1998. “Korean Telecommunications Reform”.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22, No.8.
Leftwich, A. 1994.“The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25, No.2.
Li Wei, Xu Lixin Colin. 2002. “Political Economy of Telecom Reform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0.
Lodge, M. & Stirton, L. 2002. “Regulatory Reform in Small Developing States: Globalization, Regulatory Autonomy and Jamaican Telecommunications”. New Political Economy, Vol.7, No.3.
Magnusson, L. & Ottosson, J. 2000. “State Intervention and the Role of History- State and Private Actors in Swedish Network Industries”.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2.
Melody, W. 1999. “Telecom Reform: Progress and Prospec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 23.
Wang, G. 2003.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ies, Sovereignty and Growth”.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 27.
Wang, V. 1995. “Developing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aiwan”. Pacific Affairs, ol.68, No.4.
Winckler, E.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China Quarterly, No.99.
Ypsilanti, D. & Xavier, P. 1998. “Towards next Generation Regulation”. Telecommunication Policy, Vol. 22, No.8.
三、網站
中選會。網址:http://210.69.23.140/cec/cechead.asp。2004年2月20日。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網址:http://datas.ncl.edu.tw/theabs/1/。2003年10月30日。
交通部電信總局。「寬頻到府六百萬用戶-以九十六年底達成寬頻到府六百萬用戶為目標」。網址:http://www.dgt.gov.tw/chinese/News-press/91/press-dgtnews-911231.shtml。2003年10月19日。
交通部電信總局。「中華電信與新固網業者在營收、通話分鐘數市佔率比較」。網址:http://www.dgt.gov.tw/chinese/data-statistics/11.3/annual-report-91/revenue-call.shtml。2003年11月3日。
交通部電信總局。「因應數位科技匯流趨勢,通訊傳播委員會可望成立」,網址:http://www.dgt.gov.tw/Chinese/News-press/92/press-dgtnews-920210-2.shtml。2004年3月10日。
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網址:http://www.dgt.gov.tw/Chinese/Regulations/5.2/5.2.1/Requlations-Governing-Fixed-Network-Telecom-Business-Rule-Eversion.shtml。2003年10月30日。
電信法。網址:http://www.ebtelco.com.tw/chinese/Telcom/law.htm。2003年10月30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