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2113-18033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2113-180333
論文名稱
Title
我國遊說法制興革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Lobbying Reform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40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6-1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7-23
關鍵字
Keywords
遊說、行政權限、行政組織、行政監察、行政法五大架構、行政基本原理、關說、行政救濟、我國遊說法制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timation, Five structur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Act, Lobbying Act, Lobbying,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2 次,被下載 53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1 times.
中文摘要
「遊說」乃民主政治運作下的常態,具有促進公民政治參與的正面意義,惟不當遊說將破壞此一機制,且可能涉及不當利益輸送,自非人民之福。故約束不當遊說,使公共政策能在公開、透明的程序下進行,進而接受公民的檢驗;以及促使政府資源達到公平、效率及合理的分配,體現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始終是人民對政府的重大期許。現今遊說立法成為世界潮流,該法目的在規範民代與官員應將接受遊說之過程公開揭露,致使遊說法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添加其立法技術上的難度。
本文研究發現,我國遊說法制確實不夠完善,如各級機關正、副首長均為被遊說者,有向所屬機關登記遊說內容之義務,但同時又具有監督與指揮管理所屬機關專責人員之權力,在遊說法制設計與機關組織指揮層級衝突搭配下,首長顯具「球員兼裁判」之角色。另應重新定調我國遊說立法之目的,並採行提高主管機關層級及授予主動調查權限、明確定義遊說與關說(或請願、陳情與陳述意見)之異同併予規範、遊說改成登錄制、對於不確定法律概念宜以「羈束裁量」為適當限制、各級民代列入旋轉門限制對象、全面禁止民代為自身利益進行遊說,以及行政與刑事並存之課責機制等配套方向修正法令。但任何政策的推動除須公眾的支持,其主要成敗關鍵在於政府決心。
爰此,本研究即以基本原理、行政組織、行政權限、行政救濟及行政監察等行政法五大架構研究方法,兼採文獻探討法及歷史歸納法,以保障人民「表達意見的權利」為觀點,全面檢視我國遊說法制之社會現況,進而對現行遊說法制提出修法與配套之建議,期待我國遊說法制能更臻健全與完善。
Abstract
"Lobbying", a common democracy operational practice, has a positive meaning to promote a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ount the public. However, an improper lobbying, which brings no benefit to the public, will destroy this mechanism and may imply an improper transfer of benefits.
Therefore, to restrain improper lobbying, to process public policies in an open and transparent procedure, to fairly, efficiently, and reasonably distribute government resources, and to reflect the core value of democracy are all highly expected by the public. Today lobbying becomes a global trend. The Act aims to regulate elected legislato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open the lobbying they encountered. As we all know, Lobbying Act is highly politically sensitive, that makes the legislation technically difficult.
The studies we found that The Taiwan Lobbying Act has its weakness link. Such as if both of government chief and deputy are being lobbied, has the obligation to make a report to the organization where they serve. In the mean time, they are also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the personnel in charging the monitoring improper lobbying activities. Such conflict, just like what we often heard, “The players are also the referees”. Thus, authorities should re-exam the objectives of making the Lobbying Act, raise the monitoring level to a higher authority that also entitled a proactive investigation right, clearly define difference between lobbying and intimation (or petition, clar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 logging all lobbying, "custodial in discreet" all uncertain legal definitions, restrict elected officials in a revolving-door act to restrict them lobbying for their own benefits, as well as administrative and criminal coexistence of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such as an amended Act . But, any government policy needs public support, the main key to success lies in the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Thus, the structure of this study is base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the administrative relief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to research. Discussing the topic from documentary support and historical accumulations, from people's "right to express opinions" angle, we comprehensive review current Lobbying Act. And, thus, we hope that we could make useful suggestions to amend the act and to make the act operates bett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一項 研究動機 2
第二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一項 概說 10
第二項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間接方法」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第一項 研究範圍 17
第二項 研究限制 18
第五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19
第一項 章節安排 19
第二項 研究架構 21
第六節 名詞解釋 21
第二章 我國遊說法制上之基本原理 26
第一節 我國遊說法制上之建制原理 26
第一項 遊說法制上之社會面 26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之經濟面 42
第三項 遊說法制上之政治面 54
第四項 遊說法制上之法制面 74
第五項 小結 90
第二節 遊說法制上之國際面 96
第一項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對公開透明程序之要求 96
第二項 美國之遊說法制度 98
第三項 加拿大之遊說法制度 109
第四項 我國與美國、加拿大遊說法制之比較 116
第五項 小結 118
第三節 遊說法制上之法治主義 124
第一項 遊說法制上之依法行政3原則 125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之程序正義7原則 129
第三項 小結 137
第四節 遊說法制上之參與機制 140
第一項 因地制宜之遊說法制 142
第二項 公私協力 144
第三項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參與 146
第四項 小結 149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53
第三章 我國遊說法制上之組織結構 162
第一節 遊說法制上組織之層級結構 164
第一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組織的形態 164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組織之層級結構 167
第三項 遊說法制上之廣域行政 173
第四項 小結 174
第二節 遊說法制上之人事體制 177
第一項 遊說法制上之人事措施 177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之人員任用 180
第三項 遊說法執行人員之權利、義務與責任 186
第四項 小結 193
第三節 遊說法制上之預算 195
第一項 遊說法執行機關之預算來源 197
第二項 遊說法執行機關之預算編列 201
第三項 遊說法執行機關之預算執行 205
第四項 小結 207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08
第四章 我國遊說法制上之行政權限設計與運用 215
第一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調查 216
第一項 行政調查之意義 216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調查之運用 217
第三項 小結 227
第二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計畫 229
第一項 行政計畫之意義 229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計畫之運用 230
第三項 小結 233
第三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立法 234
第一項 行政立法之意義 234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立法之運用 234
第三項 小結 240
第四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處分 241
第一項 行政處分之意義 241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處分之運用 244
第三項 小結 245
第五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裁量 246
第一項 行政裁量之意義 246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裁量之運用 250
第三項 小結 253
第六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程序 256
第一項 行政程序之意義 256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程序之運用 257
第三項 小結 259
第七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契約 260
第一項 行政契約之意義 260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契約之運用 262
第三項 小結 264
第八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指導 265
第一項 行政指導之意義 265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指導之運用 266
第三項 小結 268
第九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賞罰 269
第一項 行政賞罰之基本原則 270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賞罰之運用 273
第三項 小結 276
第十節 本章小結 277
第五章 我國遊說法制上之行政救濟 288
第一節 遊說法制上之請願陳情 290
第一項 請願陳情之意義 290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請願陳情之運用 292
第三項 小結 296
第二節 遊說法制上之訴願 298
第一項 訴願之意義 298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訴願之運用 299
第三項 小結 303
第三節 遊說法制上之行政訴訟 304
第一項 行政訴訟之意義 304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行政訴訟之案例分析 308
第三項 小結 311
第四節 遊說法制上之國家賠償與補償 312
第一項 國家賠償與補償之意義 312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國家賠償與補償之運用 316
第三項 小結 319
第五節 遊說法制上之憲法解釋 320
第一項 憲法解釋之意義及其程序 320
第二項 遊說法制上憲法解釋之運用 322
第三項 小結 327
第六節 遊說法制上之公民投票 330
第七節 本章小結 335
第一項 結論 335
第二項 建議 338
第六章 我國遊說法制上之行政監督 343
第一節 遊說法制上之內部監察 344
第一項 遊說法制上內控監督機制之運用 345
第二項 小結 349
第二節 遊說法制上之外部監察 351
第一項 遊說法制上外部監察機制之運用 351
第二項 小結 357
第三節 本章小節 359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36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36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372
參考文獻 379
附錄 38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紹璽著,2011,《鬼谷子的權謀與辯術》,台北:佳赫。
王澤鑑,1999,《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台北:三民。
西村和雄,2006,《第一本簡單易懂的經濟學》,台北:漢宇。
江利紅,2008,《日本行政法學基礎理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李震山,2010,《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
李惠宗,2007,《行政法要義》(3版),台北:三民。
林克昌,2010,《行政專題論述(增訂二版)》,台北:紅螞蟻。
吳庚,2010,《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許立一,2006,《行政學(上)》,台北:空大。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許立一,2007,《行政學(下)》,台北:空大。
(清)吳楚材、(清)吳調侯原編,2010,〈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左傳〉,《古文觀止》,台北:驛站。
袁方主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初版一刷),台北:五南。
陳敦源,2009,《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台北:五南。
陳秉璋,1991,《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陳敏,2007,《行政法總論》,台北:新學林。
葉至盛、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葉明德,2006,《政治學》,台北:五南。
蔡文輝、李紹嶸,2006,《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
鄧學良,1992,《行政法摘要》,高雄:中山大學。
鄧學良,1996,《兩岸行政法研究》,高雄: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
鄧學良,2007,《行政法摘要》,高雄:財團法人勞資事務基金會。
薩孟武,2008,《政治學》(2版2刷),台北:三民。
賴錦璋著、劉振強發行,2006,《經濟學》(初版一刷),台比:三民。
蘇嘉宏、洪榮彬,1999,《行政法概要-行政救濟法》,台北:永然。

二、期刊
石振國,2010,〈影響政治vs.干涉政治:台灣遊說制度的解剖〉,《文官制度季刊》,2(2):55-75。
正木宏長,2002,〈行政過程における「交涉」とアメリカ—行政法理論〉,《自治研究》,78(5)。
林慈玲,2008,〈日本的廣域行政〉,《研考雙月刊》,32(5):46-57。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金錢政治的法律因應〉,《國家發展研究》,2(2):1-29。
葉東舜,2008,〈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初探(1988年至2000年)〉,《育達學院學報》,(17):162-193。
陳朝建,2008,〈遊說法適用的十道難題〉,《月旦雜誌:時事論法》,(163):113-120。
黃達夫,2006,〈藥價黑洞到底是什麼?〉,《遠見雜誌》,(245)。
彭德富,2002,〈建構我國陽光法案體系之芻議〉,《三民主義學報》(24):95-113。
曾明發,2005,〈遊說法草案評析〉,《考銓季刊》(43):178-210。
蔡祈賢,2010,〈簡析公務人員的權利、福利、義務與責任〉,《T&D飛訊》,(91):1-28。
劉淑惠,2000,〈遊說法的立法重點與評估〉,《月旦法學雜誌》,(63):43-50。
羅俊瑋,2007,〈聯合國反貪污公約之贓款追回與返還制度探討〉,《國會月刊》,35(2):1-2。
謝立功,2002,〈掃除黑金的新思維—防制洗錢〉,《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9):211-225。
鍾京佑,2003,〈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18):23-52。
蘇子喬,2010,〈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的配套思考〉,《政治科學論叢》,(44):35-74。

三、專書篇章
湯儷瑾,2009,〈行政給付與行政獎勵〉,載於《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應松年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四、學位論文
王俊凱,2005,〈我國遊說法制化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李炫陞,2003,〈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可文,2012,〈行政調查之研究-從2009年臺北縣政府消保官抽驗速食業者用油案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阮世昌,2011,〈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制興革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林韋誠,2005,〈NGO(非政府組織)在台灣與東南亞關係中的角色與功能:以慈濟在南亞海嘯的人道救援為例〉,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陳榮周,2008,〈我國行政監察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楊信洲,2006,〈公私協力應用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花蓮縣七星柴魚博物館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秀月,2011,〈公務員義務之研究-以忠誠及守密義務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劉文聰,2007,〈高雄縣教師會組織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謝雅玲,2008,〈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與遊說法之研究〉,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顧欽淵,2010,〈我國遊說法有關被遊說者內涵與範圍之探討〉,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五、翻譯書籍
Andrew Heywood原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2,《最新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喬納森華夫原著,程崇華譯,2004,《政治哲學緒論》,牛津大學出版社。(引述自:《論自由》(On Liberty)。引文頁碼根據Utilitarianism and Other Writings, ed. Mary Warnock, Glasgow: Collins出版杜,1962年版本。譯文參照商務印書館,1996年譯本,原譯者為程崇華。)
艾洛維茲(Larry Elowitz)原著,張明貴譯,1995,《美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桂冠。
本迪克斯(Reinhard Bendix)原著,劉北成譯,1900,《韋伯:思想與學說》,台北:桂冠。
黃文雄原著,蕭志強譯,2007,《中國噩夢履歷書》,台北:前衛。

六、網路資源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2012,〈關於KMT〉,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檢索日期:2012年10月24日。
行政院秘書處,2010,〈文書處理手冊〉,行政院研究發現考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rdec.gov.tw/lp.asp?ctNode=13017&CtUnit=1813&BaseDSD=7&mp=100,檢索日期:2013年2月6日。
李仲禮,2001,〈國會遊說法制的比較研究〉,國政研究報告(財金(研)090-054號),財團法人國家發展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0/FM-R-090-054.htm,檢索日期,2013年3月7日。
李允傑,2007,〈政府預算決策理論與預算籌編實務〉,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2733,檢索日期:2013年2月23日。
民主進步黨全球資訊網,2012,〈民主進步黨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民主進步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dpp.org.tw/history.php?data_type=黨史及相關資料,檢索日期:2012年10月24日。
桂宏誠,2008,〈遊說法制之建立:立法困境與草案評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3-004號,資料來源: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3/IA-R-093-004.htm#_ftnref1,檢索日期:2012年12月30日。
桂宏誠,2002,〈『制定「遊說法」之背景分析─以美國「聯邦遊說管理法」及「遊說公開法」為例』〉,國家政策論壇:http://old.npf.org.tw/monthly/00204/theme-106.htm,檢索日期:2012年1月3日。
張學海,2007,〈論法治與人權〉,張學海人權中心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pio3OOmRGBYdNVa08qVymQ--/article?mid=588,檢索日期:2012年11月10日。
黃達夫,2006,〈藥價黑洞到底是什麼?〉,《遠見雜誌》,2006年11月號,第245期,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2551_2.html,檢索日期:2012年12月18日。
陳嘉彰,2002,〈落實媒體的第四權監督機制〉,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C-091-045.htm,檢索日期:2013年4月8日。遊說法資訊專區,2013,〈遊說公告事項〉,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修正-970723因應遊說法施行應注意事項_2.doc,檢索日期2013年3月8日。
謝宇程,2009,〈立法成效分析架構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3/6508,檢索日期:2013年2月20日。

七、政府文件
《立法院公報》,1998,〈院會紀錄〉,87(26)。
《立法院公報》,2005,〈委員會紀錄〉,94(39)。
《立法院公報》,2005,〈委員會紀錄〉,94(39)。
《立法院公報》,2006,〈委員會紀錄〉,95(53)。
《立法院公報》,2006,〈委員會紀錄〉,95(12)。
《中華民國102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監察院單位預算》,2013年。
《中華民國102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內政部單位預算》,2013年。
《內政部中程施政計畫》,2013,〈2013至2016年度〉
《監察院中程計畫》,2010,〈2010至2013年度〉
《監察院2013年施政計畫》,2013。
《監察院中程計畫》,2010,〈2010至2013年度〉

八、政府機關委託研究計畫
朱志宏、謝復生等,1989,《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邱政宗,2000,《「遊說法草案」評估報告》,編號262,立法院法制局法案評估報告。
韋伯韜,2005,《強化政府內部控制機制與內部審核之研究》,計畫編號:RES-94-02,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陳淳文,2006,《監察院變革方向芻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成果報告書。
陳淳文,2005,《監察院變革方向芻議》,委託研究編號:RDEC-RES-94-05(憲改議題報告),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胡龍騰、蔡秀涓、陳淑芳,2000,《我國廉政發展應如何落實《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之研究研究成果》,台北:法務部委託研究成果報告書。
張采玲、吳姿嫻,2009,《遊說接觸與遊說活動之運作與管理考察報告》,台北:監察院出國考察報告(派赴國家:美國)。
楊泰順,1993,《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楊泰順,2008,《我國與美國及加拿大遊說規範之比較研究》,內政部委託國科會研究GRB編號:PG9804-0356,台北:內政部。
楊泰順,2009,《我國與美國、加拿大遊說規範之比較研究》,國科會GRB編號:PG9804-0356,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成果。
楊泰順,2011,《遊說法執行成效之研究》,案號100jco02,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案。

貳、外文部分
日文
田中二郎,1974,《新版行政法(下)》(全訂第二版),日本:弘文堂。
佐藤英善,1990,《経済行政法—経済政策の形式と政府介入の手法》,日本:成文堂。
阿部泰隆,1992,《行政のシステム(上)》,日本:有斐閣。
阿部泰隆,1996,《政策法学の基本方針》,日本:弘文堂。
阿部泰隆,2003,《政策法学講座》,日本:ぎょうせい。
阿部泰隆,2006,《続‧政策法学講座—やわらか頭の法戦略》,日本:ぎょうせい。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