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3115-14391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3115-143910
論文名稱
Title
農村再生計畫對居民生活品質滿意度及社區參與度之影響-以台南市農村社區為例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Rural Rejuvenation Plan:A Case Study of The Rural Community in Tainan C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6-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5-07-23
關鍵字
Keywords
社區參與、生活品質、農村再生、社區營造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quality of life, rural rejuvenation, community empowermen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16 次,被下載 98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1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83 times.
中文摘要
隨著全球化、都市化時代來臨,台灣同樣也陷入農業發展困境。為改善農村生活條件,促進永續發展, 2010年立法院正式三讀通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出的「農村再生條例」,鼓勵社區參與農村再生計畫,經社區營造過程,由居民自主討論社區需求,共同提升在地生活品質。
尤其,農村再生計畫執行至今已邁入第5年,本研究旨在探討該計畫執行現況,並從社區居民對於計畫的政策認知程度、生活品質滿意度及社區參與度三方面進行相關討論。故本研究以台南市100至104年持續執行農村再生計畫之6個社區為研究對象,並藉由社區幹部訪談與居民問卷調查,蒐集相關資料進行研究,共計發放270份問卷、回收258份,有效問卷241份。
研究結果發現:居民不同「社區角色」及有無「參與農村再生計畫經驗」,在政策認知、生活品質滿意度及社區參與度上也有所差異;社區居民的農村再生計畫政策認知對生活品質滿意度有正向影響,且居民對於環境、社會及經濟生活品質滿意度有正向認知;社區居民的農村再生計畫政策認知對社區參與度有正向影響;生活品質滿意度與社區參與意願有顯著正相關。
最後,本研究亦提出農村再生的反思,並針對政策執行者提出「落實政策宣導、呼籲簡化計畫行政流程及監督計畫執行成效」之建議;針對社區未來發展提出「積極爭取各類社區營造資源、加強社區網絡連結及加強社區培力」之建議。期望農村再生的社區營造過程,能夠全面提升社區生活品質及居民參與,使政策執行更有效率,活化台灣農村。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rural areas and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Legislative Yuan of Republic of China officially passed “Rural Rejuvenation Act” submitted by Council of Agriculture, Executive Yuan in 2010. The purpose of this Act is to encourage comm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residents autonomously discuss community needs to enhance quality of local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and to precede relevant discussion from three aspects, i.e., awareness of policy,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d 6 communities continuously implemented rural rejuvenation plan from year 2011 to 2014 in Tainan City as objects of the study. A total of 27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258 were retrieved with 241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ed. First of all, whether the residents are community leaders, they were differences in awareness of policy,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econdly,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higher awareness of policy thought that the “Rural Rejuvenation Act” would promote their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degree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inally, community residents who felt well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would also have higher degree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vice versa.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policy implementers’’ and “communities”. It looks forward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rough community empowerment process in rural areas in Taiwa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誌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內容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政策認知、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及農村再生計畫之探討 9
一、 政策認知 9
二、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 10
三、 台灣農村再生計畫之探討 14
第二節 生活品質內涵與相關構成要素探討 21
一、 生活品質的意義 21
二、 評估生活品質的構成要素 22
第三節 社區參與之內涵與方式 26
一、 社區參與態度 26
二、 評估社區參與的不同方式 27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3
第一節 研究假設 34
第二節 研究變項與操作型定義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抽樣方式 39
第四節 研究方法介紹 43
第五節 預試結果 65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85
第一節 問卷回收情形 85
第二節 資料分析結果與討論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研究假設之驗證結果 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4

參考文獻 131

附錄一、農村再生條例 137
附錄二、台南市農村再生計畫社區介紹(資料來源:農村再生歷程網) 142
附錄三、農村再生計畫社區居民認知調查問卷(預試) 152
附錄四、高雄市燕巢區金山社區介紹 156
附錄五、正式問卷 15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文獻
方珍玲、陳美芬(2013)。建構台灣農村幸福感及指標之芻議。農業推廣文彙,第58期,p.151~162。
王春勝(2008)。《居民社區參與行為之影響模式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麗雲(2012)。《農村再生條例對於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以龍山社區為例》。台南:康寧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三版)。台北市:巨流。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的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六月,第35期,p.1-44。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成人教育輔導季刊,p.38-46。
吳定(2003)。公共政策。新北市:空大。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四版)。台北市:五南。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 以臺中市黎明住宅社區為例》。台中: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允傑、丘昌泰(2007)。政策執行與評估(二版)。新北市:空大。
李永展(2005)。永續鄉村營造之初探。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36卷(4),p.339~354。
李永展(2012)。永續國土‧區域治理‧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詹氏。
李易駿(2008)。當代社區工作:計畫與發展實務(二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周明燕(2009)。推動農村再生,不能等-透過農村再生,讓林子內社區水患不再。種苗科技專訊,第65期,p.2-3。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市:智勝。
林水波(2007)。公共政策析論。台北市:五南。
林世旺(2006)。《嘉義縣新港地區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春鳯、鍾惠卿、蔡佳儒、林靜儀、陳明秀、李伊涵(2004)。高雄市政府合署大樓內公務人員對觀光局實施國民旅遊卡政策認知及使用後滿意度之探討。屏東技術學院學報,7期,p.317-347。
林清文(2006)。認識社區營造。台北市:內政部。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岳(1998)。社區媒介定位的再思考:從社區媒介的社區認同功能論談起。新聞學研究,第56集,p.155-173。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施教裕(1997)。社區參與的理論與實務。社會福利,129 期,2-8 。
紀貝臻(2011)。《領導風格與社區參與之關聯性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小萍(2011)。農村社區居民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初探-以台南市南化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博士,未出版,嘉義縣。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高希均(1980)。大家關心生活素質。台北市: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
張芳全(2008)。問卷就是要這樣編。台北市:心理。
張芳全(2008)。統計就是要這樣跑。台北市:心理。
莊博欽(2008)。《地方居民對於節慶活動的活動效益認知與認同感對活動支持度之研究-以澎湖海上花火節為例》。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莊翰華、賴秋華(2011)。農村再生條例的永續發展向度研究。農業推廣文彙,第56期,p.61~76。
許建民、彭美蓮(2010)。推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之政策認知、政策態度與政策滿意度研究-以苗栗縣國小學生家長為例。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第 10卷(4),p.1-24。
郭彰仁(2008)。《社區居民參與環境改造之行為模式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彰仁、侯錦雄、郭瑞坤、歐雙磐、謝政勳(2009)。檢視社區居民參與城鄉風貌計畫的計畫行為理論。建築學報,第69期,p.137-154。
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生程學習」。台北市:文建會。
陳亮全(2000)。近年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展開。住宅學報,第9卷(1),p.61-77。
陳美芬、陳淑雲(2012)。有機村民的社區參與程度及其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第57期,p.159~175。
陳榮俊、祝瑞敏(2008)。縣級鄉村風貌綱要規劃評析與農村之發展。水保技術,第3卷(4),p.222-233。
彭美蓮(2010)。《國民小學家長對「提升學生游泳能力方案」政策認知、政策態度與政策滿意度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旭正(2013)。台灣的社區營造(新版)。新北市:遠足文化。
曾旭正等14人(2014)。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初版)。台北:唐山。
黃旭男、唐思佳(2012)。論生活品質指標之建構。環境與管理研究,第12卷(2),p.66~91。
葉至誠(2010)。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董建宏(2009)。台灣農村規劃與再生的困境-台灣農業與農村發展過程的反思。經濟前瞻, 2009年3月,p.82-90。
廖淑容(2008)。鄉村地區生活品質評量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第12卷(1),p.55~81。
歐聖榮、李美芬、邱雅詩,2003,農村居民對計畫之開發影響認知與參與意願之研究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保局委託計畫,未出版。
蔡宏進(1989)。鄉村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蔡宏進(2005)。社區原理(三版)。台北市:三民。
蔡建福(2008)。農村再生條例與台灣農村的再生。農訊雜誌,2008年11月號。
鄭晃二(2002)。友善空間-創造對話的參與式營造。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三版)。台北市:五南。
蘇仲卿(2011)。台灣農村再生芻議。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第25期,p.64-69。

二、 網站資料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4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who.int/en/。
台南市七股區戶政事務所,2015年,取自:http://cigu-agr.tainan.gov.tw/
台南市玉井區戶政事務所,2015年,取自:http://yujing-agr.tainan.gov.tw/bexfront.php
台南市白河區戶政事務所:http://baihe-agr.tainan.gov.tw/
台南市新化區戶政事務所,2015年,取自:http://www.shinhua-house.gov.tw/shinhua/default.asp
台南市楠西區戶政事務所,2015年,取自:http://nanshi-agr.tainan.gov.tw/bexfront.php
台南市龍崎區戶政事務所,2015年,取自:http://longci-agr.tainan.gov.tw/index.php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年,取自:http://happy_index.dgbas.gov.tw/index.ht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5年,取自: http://empower.swcb.gov.tw/index2.aspx
農村再生歷程網,2015年5月27日取自:http://ep.swcb.gov.tw/EP/Default.aspx
劉新圓(2012)。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應重新檢討,2012年12月10日,取自國政評論:http://www.npf.org.tw/post/1/11735

三、 外文文獻
Arnstein, Sherry R.(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35:216-224.
Bagnall, R.G. (1989). 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Vol. 8, No. 3: 251-260.
Campbell, A. (1976).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No. 3:,117-124.
Chapin, F. S. (1939),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intellige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57-166.
Dunn ,William N.(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Dye, Thomas R.(1972).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lanagan, J.C. (1978). A research approach to improving our quality of life. American Psychologist, NO.33, 138-147.
Hart, M. (1998). View of community. Retrieved Nov 11, 2011, from:http://www.sustainablemeasures.com/Training/Indicators/Overlap.html
Lee, H.S. (2003). O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in korea and the OECD countri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2, 481-508.
Liu,C.Z(2002).A Study on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Village Renewal-the German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No.71:157-193.
Long, D. A., & Perkins, D. D. (2007). Community social and place predictors of sense of community: a multileve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5(5): 563-581.
Plummer, J and Taylor, J. G.(200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n Plummer, J and Taylor, J. G.(E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pp.36-54). Landon:Earthscan.
Schneider, M. (1976).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6, 297-305.
Wilcox D.(1994).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RRA Notes 1994;Issue 21:78–8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