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4104-16040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4104-160401
論文名稱
Title
《紅樓夢》佛家思想的運用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0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6-24
關鍵字
Keywords
佛家思想、紅樓夢、曹雪芹、因緣果報、不二法門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2 次,被下載 2042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0424 times.
中文摘要
《紅樓夢》以其宏大的包容量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中國小說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複雜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豐滿的人物塑造及豐富的社會文化知識等,一直是「紅學」 研究者津津樂道的論題,因此衍生出不少研究派別,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呈現了多樣的色彩。本論文定名為「《紅樓夢》佛家思想運用研究」,即以佛家思想的觀點,對《紅樓夢》一書進行詮釋,並於其中發現意義及價值。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前人研究成果,並泛論民間的佛教信仰。除了敘寫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及前人研究成果外,於第四節論述民間的佛教信仰。內容包括百姓的淨土信仰、士大夫的禪悅之風、禪淨雙修及民間宗教行為等。第二章探討禪宗「不二法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紅樓夢》主題的詮釋,向來眾說紛紜,以「闡情」、「闡空」兩種說法的矛盾對立最大。筆者意欲以禪宗「不二法門」的觀點,調和兩者間的矛盾,故第一節論述「闡情」、「闡空」說的悖論,提出各家之說。於第二節略述禪宗「不二法門」的名義,為下節的論述提出理論依據。第三節以「空→色→情→色→空」的圓形循環、「情不情」及「情僧」為目,論述「不二法門」在賈寶玉生命歷程上的運用,而呈現對「情」與「空」的涵融與超越。第四節在太虛幻境及大觀園的「空間建構」上,筆者亦以「不二法門」的觀點加以闡釋。第三章探討「因緣果報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筆者認為「因緣果報觀」是為《紅樓夢》建構「時間」的重要手法,也為全書呈現一個「因緣果報」的框架。第一節先闡發「因緣果報」之名義。第二節論述以「因緣果報觀」建構《紅樓夢》「三世」時間的手法。第三節則試圖從三對男女的因緣上,說明「因緣果報」的手法,如何在男女姻緣中呈現命定的輕紗。第四節探討《紅樓夢》中讖謠及詩讖的預示及伏脈效果,第一節介紹讖、讖謠、詩讖的源流演變,其次則對讖謠及詩讖中預示及伏脈的手法進行闡發,並旁及「凹晶館聯詩」所呈現的審美意蘊。第四章探討《紅樓夢》僧、道角色「慈悲救度」的職能。首先論述佛家「悲智雙運」的名義及中國社會的菩薩信仰,其次討論《紅樓夢》僧道人物「度脫者」的形象,再次探討僧、道人物對賈寶玉等人,度脫及點化的過程。第五章專門探討後四十回的佛家思想。本論文擬採胡適的觀點,認為後四十回作者為高鶚,並分別探討《紅樓夢》後四十回中,所呈現的「色空觀」及「因緣果報」等觀念。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前五章對《紅樓夢》中佛家思想運用的探討,希望對《紅樓夢》中佛家思想的運用,做一全面而完整的回顧。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紅樓夢》佛家思想的運用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論文架構………………………… 4
一、研究方法………………………………………………………… 4
二、研究範圍………………………………………………………… 5
三、論文架構………………………………………………………… 6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9
一、以中國古典小說之宗教觀念為對象的研究及成果…………… 10
二、以《紅樓夢》之宗教觀念為對象的研究及成果……………… 12
第四節 民間的佛教信仰…………………………………………… 14
一、百姓的淨土信仰………………………………………………… 15
二、士大夫的禪悅之風……………………………………………… 17
三、禪、淨雙修……………………………………………………… 18
四、民間宗教行為…………………………………………………… 20
第二章 禪宗「不二法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 …………… 23
第一節 《紅樓夢》闡情、闡空的悖論…………………………… 24
一、闡情說…………………………………………………………… 26
二、闡空說…………………………………………………………… 35
第二節 禪宗「不二法門」名義…………………………………… 47
一、大乘中觀學派的中道思想……………………………………… 47
二、禪宗「不即不離」的般若觀照………………………………… 53
第三節 「不二法門」對「情」與「空」的涵融與超越………… 57
一、「空→色→情→色→空」圓形生命循環 ………………………58
二、「情不情」……………………………………………………… 62
三、情僧…………………………………………………………… 66
第四節 「不二法門」在《紅樓夢》空間建構上的運用………… 70
一、「色空不二」在太虛幻境建構上的運用 ……………………… 70
二、「垢淨不二」在大觀園建構上的運用 ………………………… 76
三、「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幽深清遠」空間的審美意蘊 …… 83


第三章 佛家「因緣果報觀」在《紅樓夢》中的運用 …… 91
第一節 「因緣果報觀」名義…………………………………… 92
一、印度佛教「業感緣起」說……………………………………… 92
二、東晉慧遠之「因緣果報觀」…………………………………… 93
三、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因緣果報觀」…………………………… 97
第二節 「因緣果報觀」在《紅樓夢》「三世時間」中的運用 102
一、絳珠還淚的因果…………………………………………………103
二、石頭下凡歷劫……………………………………………………106
第三節 「因緣果報觀」在男女因緣上的運用……………………110
一、賈寶玉、林黛玉的木石情緣……………………………………110
二、蔣玉菡、花襲人的汗巾情緣……………………………………113
三、王板兒、賈巧姐的佛手情緣……………………………………115
第四節「因緣果報」觀在《紅樓夢》詩詞讖語上的運用…………116
一、讖謠、詩讖之名義與異同………………………………………117
二、《紅樓夢》讖謠的果報色彩……………………………………120
三、《紅樓夢》詩讖的果報色彩……………………………………128


第四章 《紅樓夢》僧、道角色「慈悲救渡」的職能 …………133
第一節 「悲智雙運」與中國社會的菩薩信仰……………………133
一、大乘佛教的慈悲觀………………………………………………133
二、中國社會的觀音信仰……………………………………………137
第二節 《紅樓夢》僧、道角色「渡脫者」的形象………………140
一、「垢淨不二」觀念在僧、道人物形象構思上的運用 …………140
二、癩僧跛道的創作原型……………………………………………143
第三節 癩僧跛道對《紅樓夢》人物的度脫與點化
………147
一、甄士隱…………………………………………………………………148
二、賈寶玉…………………………………………………………………148
三、林黛玉…………………………………………………………………151
四、薛寶釵…………………………………………………………………152
五、柳香蓮…………………………………………………………………153
六、賈瑞……………………………………………………………………154
七、賈雨村…………………………………………………………………155


第五章 《紅樓夢》後四十回中佛家思想的運用……………156
第一節 佛家「色空觀」的運用……………………………………………157
一、佛家「色空觀」於後四十回中的展現………………………………157
二、高鶚與曹雪芹對「色空觀」運用的差異……………………………162
第二節 佛家「因緣果報觀」的運用………………………………………166
一、佛家「因緣果報觀」及民間宗教行為等情節之展現………………166
二、高鶚與曹雪芹在「果報觀」及民間宗教行為運用上的差異………178


第六章 結論…………………………………………………………………182
第一節 「不二法門」的運用在《紅樓夢》中的意義………………………182
一、揭示無執無繫的哲理內涵……………………………………………182
二、建構超越相對的存在空間與僧道形象………………………………183
第二節 「因緣果報觀」的運用在《紅樓夢》造成的效果…………………185
一、為全書呈現整體框架…………………………………………………186
二、為男女情緣披上「命定」輕紗………………………………………187
三、為人生塑造「宿命」色彩……………………………………………188
第三節 「僧道角色」的運用在《紅樓夢》結構上的意義…………………188
一、溝通凡聖………………………………………………………………189
二、推動情節發展…………………………………………………………190
第四節 高續後四十回佛家觀念運用所呈現的意義………………………192
一、使後四十回呈現「色空」的色彩……………………………………192
二、使全書籠罩陰風慘慘的鬼怪氣氛……………………………………193
三、使《紅樓夢》一變為宣揚教義的輔教之書…………………………194


參考書目 ………………………………………………………………………19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依書名、篇名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壹、原始資料
一、《紅樓夢》文本、脂評
□《革新版彩畫本紅樓夢校注》,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初版4刷。
□《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增訂本)》,陳慶浩編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增訂再版。

二、古典小說、戲曲類
□《小說考證》,【清】蔣瑞藻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版1刷。
□《水滸後傳》,【清】陳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1版1刷。
□《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丁錫根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1版1刷。
□《古今小說》,【明】馮夢龍編,臺北:里仁書局,1991年,未著版次。
□《西游補》,【明】靜嘯齋主人(【清】董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版1刷。
□《西遊記》,【明】吳承恩著,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初版。
□《邯鄲夢》,【明】湯顯祖原著,臺北:台灣開明書店,1986年,臺2版。
□《牡丹亭》,【明】湯顯祖原著、【民國】徐朔方、楊笑梅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8年,初版3刷。
□《桃花扇》,【清】孔尚任原著、【民國】王季思等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初版2刷。
□《說岳全傳》,【清】錢彩著,臺北:桂冠圖書,1985年,再版。
□《醒世恆言》,【明】馮夢龍編,臺北:里仁書局,1991年,未著版次。
□《警世通言》,【明】馮夢龍編,臺北:里仁書局,1991年,未著版次。

三、其他古籍
□《千家詩》,邱燮友、劉正浩註譯,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初版。
□《老子今注今譯》,【東周】李耳著、【民國】陳鼓應校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3修版1刷。
□《列子集釋》,【戰國】列禦寇原著、【民國】楊伯駿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初版。
□《西湖夢尋》,【明】張岱原著,【民國】周志文導讀,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革新1版。
□《容齋隨筆》,【宋】洪邁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版1刷。
□《圈點說文解字》,【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臺北:書銘出版社,1997年,8版。
□《淮南鴻烈集解》,【西漢】劉安原著、【民國】劉文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版1刷。
□《莊子今註今譯》,【戰國】莊周著,【民國】陳鼓應註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修訂版1刷。
□《御定全唐詩》,清聖祖御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未著版次。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朱彝尊原撰,英廉等增補,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初版。
□《詩經毛傳譯解》,【民國】傅隸樸著,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初版。
□《新校胡刻宋本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初版。
□《歐陽文忠公集》,【北宋】歐陽脩著,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1版。
□《釋名疏證》,【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版1刷。

貳、工具書
□《四部備要》,唐太宗御撰,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豪華1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永溶、紀昀等撰,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初版。
□《佛光大辭典》,釋慈怡主編,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3版。
□《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初版,頁303。
□《 續藏經》,新文豐編審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年,臺1版3刷。


參、佛學專著
一、古籍
□《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藏編修委員會主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修訂版。
□《六祖壇經箋註》,【唐】釋法海撰、民國•丁福保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2版4刷。
□《古尊宿語錄》,【宋】藏主頤公編,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再版。
□《五燈會元》,【宋】普濟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初版。
□《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初版。
□《高僧傳》,【南朝梁】沙門慧皎撰,臺北:廣文書局,1986年,再版。
□《靈峰宗論》,【明】蕅益大師著,臺北:佛教出版社,1976年,未著版次。

二、現代佛學專書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方立天著,上海:上海人民初版社,1998年,1版3刷。
□《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李四龍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1版1刷。
□《佛教與中國文化》,趙樸初、任繼愈等著,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初版。
□《佛教與中國古典文學》,陳洪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1版1刷。
□《佛教哲學》,方立天著,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9,初版2刷。
□《淨土與禪》,印順法師著,作者自印本,1971年,未著版次。
□《禪宗與中國文化》,葛兆光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版4刷。
□《禪宗的美學》,皮朝綱著,高雄:麗文文化事業,1995年,初版1刷。
□《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黃連忠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初版。
□《禪學與中國佛學》,高柏園著,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初版。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著,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臺五版。


肆、紅樓夢研究專書
□《三教合流的香山世界》,胡德平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5年,1版1刷。
□《名家解讀紅樓夢》,張寶坤選編,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1版1刷。
□《冷眼看紅樓》,胡文彬著,北京:中國書店,2001,1版1刷。
□《何處是歸程—從《紅樓夢》看曹雪芹對生命家園的探尋》,王達敏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1版1刷。
□《胡適、魯迅、王國維解讀紅樓夢》,張國星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1,1版1刷。
□《紅樓夢人物論》,王昆侖(太愚)著,臺北:長安出版社,1988,初版。
□《紅樓夢研究》,俞平伯著,臺北:里仁書局,1988,初版2刷。
□《紅樓夢藝術論》,王國維、俞銘衡、林語堂等著,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初版。
□《紅樓夢散論》,朱彤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版1刷。
□《紅學三十年論文選編》,劉夢溪選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1984年,1版1刷。
□《紅學六十年》,潘重規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初版。
□《紅樓夢與禪》,瀟湘著,臺北:獅子吼月刊社,1970年,初版。
□《紅樓夢研究文選》,郭豫適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1版1刷。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羅德湛著,臺北:東大圖書,1991,增訂初版。
□《紅樓夢人物研究》,郭玉雯著,臺北:里仁書局,1998,初版。
□《紅樓夢研究》,王關仕著,臺北:東大圖書,1992,初版。
□《紅樓夢三家評本》,【清】曹雪芹、高鶚著,【清】護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閒人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版5刷。
□《紅樓血淚史》,潘重規著,臺北:東大圖書,1996,初版。
□《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薩孟武著,臺北:東大圖書,1998,5版。
□《紅樓釋夢》,嚴明著,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5,初版1刷。
□《紅樓夢的語言藝術》,周中明著,臺北:里仁書局,2001,初版2刷。
□《紅樓夢—迷人的藝術世界》,周中明著,臺北:貫雅文化事業,1991,1版2刷。
□《紅樓夢中夢的解析》,許玫芳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初版。
□《紅樓夢夢幻世界解析》,王佩琴著,文津出版社,1997,初版1刷。
□《紅樓夢資料匯編》,朱一玄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1版1刷。
□《紅樓夢卷(全二冊)》,一栗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版4刷。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余英時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96年,初版5刷。
□《紅樓夢評贊》,【清】王雪香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初版。
□《紅樓夢的敘述藝術》,Wong Kam Ming(翁開明)著、黎登鑫譯,(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初版)。
□《紅樓夢案—棄園紅學論文集》,周策縱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初版。
□《紅樓夢探究》,孫遜著,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1版1刷。
□《紅樓夢會心錄》,呂啟祥著,臺北:貫雅文化事業,1992,初版。
□《紅樓夢研究》,朱淡文著,臺北:貫雅文化事業,1991,初版。
□《紅樓夢論源》,朱淡文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1版2刷。
□《紅樓夢的寫作技巧》,墨人著,台北縣:昭明出版社,2001,1版。
□《紅樓夢研究文獻目錄》,宋隆發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初版。
□《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上、下)》,呂啟祥、林東海主編,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1版1刷。
□《紅樓探源》,吳世昌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版1刷。
□《紅學與二十世紀學術思想》,陳維昭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1版1刷。
□《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修訂本)》,蔡義江著,北京:團結出版社,2000,1版5刷。
□《紅樓夢與百年中國》,劉夢溪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版1刷
□《紅樓夢識要—宋淇紅學論文集》,宋淇著,北京:中國書店,2000,1版1刷。
□《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蔡義江著,北京:團結出版社,2000年,1版5刷。
□《紅樓夢藝術世界》,李希凡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1版4刷。
□《紅樓夢哲學精神》,梅新林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1版2刷。
□《紅樓夢的悲劇意識與旋律美》,唐富齡著,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版1刷。
□《紅樓夢符號解讀》,林方直著,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6,1版1刷。
□《紅樓夢的語言》,吳競存編,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1版1刷。
□《紅樓夢的空間敘事》,張世君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1版1刷。
□《紅樓夢新論》,劉夢溪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1版1刷。
□《酒香茶濃說紅樓》,胡文彬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1版1刷。
□《曹雪芹與紅樓夢(上、下)》,余英時、周策縱等著,臺北:里仁出版社,1985年,初版。
□《曹雪芹江南家世叢考》,吳新雷、黃進德著,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0,1版1刷。
□《曹雪芹家世新考(增訂本)》,馮其庸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1版1刷。
□《詩論紅樓夢》,歐麗娟著,臺北:里仁書局,2001,初版。
□《夢香情癡讀紅樓》,胡文彬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1版1刷。
□《夢裡夢外紅樓緣》,胡文彬著,北京:中國書店,2000,1版1刷。
□《微觀紅樓夢》,王關仕著,臺北:東大圖書,1997,初版。
□《魂牽夢縈紅樓情》,胡文彬著,北京:中國書店,2000,1版1刷。
□《讀紅樓夢隨筆》,清•佚名氏傳,成都:巴蜀書社,1984年,1版1刷。


伍、其他書目
□Wiffred L. Guerin(朗格)等編、徐進夫譯,《文學欣賞與批評》,臺北:幼獅出版社,1975年,1版。
□《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李豐楙著,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初版。
□《文化、文學與美學》,龔鵬程著,臺北:時報出版社,1988,初版。
□《湯顯祖與晚明文化》,鄭培凱著,臺北:允晨文化,1995年,初版。
□《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魯迅著,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初版2刷。
□《談藝錄》,錢鍾書著,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初版。
□《歷代詩話續編》,【民國】丁福保輯,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未著版次。
□《歷代詩話》,【民國】何文煥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版1刷。


陸、期刊及論文
一、期刊
□〈「木石姻緣」悲劇考釋〉,張霖著,《紅樓夢學刊》,1999.05。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與古典文學理論〉,張哲俊著,《紅樓夢學刊》,2000.05。
□〈佛家思想:隱藏於夢幻中的「紅樓大廈」基座—兼論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主觀命意〉,白小易著,《紅樓夢學刊》,1997.02。
□〈「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的悲劇衝突—《紅樓夢》主題的文本解讀〉,周絢隆著,《紅樓夢學刊》,1998.08。
□〈《紅樓夢》與「情文化」〉,周汝昌著,《紅樓夢學刊》,1993.02。
□〈《紅樓夢》與因果報應模式〉,嚴雲受著,《紅樓夢學刊》,1994.05。
□〈《紅樓夢》《金瓶梅》色空觀念之比較〉,王平著,《紅樓夢學刊》,1996.05。
□〈《紅樓夢》的生命境界與生命主題〉,王鼐著,《紅樓夢學刊》,1999.08。
□〈《紅樓夢》佛教觀念的民俗化及其藝術表現功能〉,沈永著,《紅樓夢學刊》,1999.08。
□〈《紅樓夢》夢幻意旨與曹雪芹夢幻心態〉,李華生著,《紅樓夢研究》,1991.03,頁31。
□〈紅樓夢與佛學〉,葛建時著,《暢流》,38卷6期。
□〈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賈寶玉感情狀態透析〉,孫虹著,《紅樓夢學刊》,1998.02。
□〈情僧浮沈錄—論《石頭記》的佛教色彩〉,余國藩著、李奭學譯,《中外文學》,1991.01。
□〈情的探險:從湯顯祖到曹雪芹〉,過常寶、郭英德著,《紅樓夢學刊》,1997.02。
□〈從互文關係論《石頭記》的悖論敘事主題〉,蕭馳著,《漢學研究》,16卷2期,1998.12。
□〈試論湯顯祖對曹雪芹的影響〉,徐又良著,《紅樓夢學刊》,1992.02。
□〈感情的真誠與理智的自欺—再論《紅樓夢》的悲劇意識〉,唐富齡著,《紅樓夢學刊》,1993.05。
□〈徬徨於「色」與「空」之間—論《紅樓夢》的存在體驗〉,陳維昭著,《紅樓夢學刊》,1994.02。
□〈論曹雪芹的情禪思想〉,黃南珊著,《紅樓夢學刊》,1992.11。
□〈論太虛幻境與警幻仙姑—管窺紅樓夢第五回〉,馮宇著,《紅樓夢研究集刊》,六輯。
□〈濃郁:《紅樓夢》詩詞的佛道色彩〉,姜志軍、陳世澄著,《紅樓夢學刊》,1996.08。
□〈鏡花水月-《紅樓夢》寶黛情境的審美意蘊〉,金凡平著,《紅樓夢學刊》,1998.08。
□〈報的功能與變遷〉,楊國樞著,《張老師月刊》,1985.05。

二、單篇論文
□〈活色生香—紅樓夢的伶人群像〉,康來新著,《古典文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初版。
□〈幾番風雨到紅樓—大陸三十年來「紅樓夢研究」批判〉,杜松柏著,《古典文學(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初版。
□〈試論紅樓夢萬象中的一片癡情世界〉,王三慶著,《古典文學(七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初版。
□〈佛教因緣觀在《紅樓夢》中的運作及其意義〉,周慶華著,收錄於《文學與佛學關係》,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初版,頁218。
□〈中國小說與佛理之會通〉,熊琬著,收錄於《文學與佛學關係》,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初版。


三、博碩士論文
□《紅樓夢夢幻世界解析》,王佩琴著,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紅樓夢十二釵命運觀之研究》,王盈方著,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紅樓夢脂硯齋評語新探》,朱鳳玉著,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紅樓夢所反映的清代社會與家庭》,李光步著,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紅樓夢的主線結構研究》,秦英燮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紅樓夢夢、幻、夢幻情緣之主題學發微兼從精神醫學、心理學、超心理學、夢學及美學面面觀》,許玫芳著,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紅樓夢賈寶玉情案研究》,崔炳圭著,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紅樓夢閱讀倫理及其文藝思想》,黃慶聲著,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紅樓夢中詩詞題詠之研究》,顏榮利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
□《紅樓夢脂硯齋評語研究》,駱水玉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紅樓夢隱語之研究》,劉榮傑著,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邊緣與中心 紅樓夢人物互動考察》,李昭瑢著,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