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4113-1727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4113-172724
論文名稱
Title
探究新移民家庭青少年知覺之家人關係~以高雄地區國中生為例
A Study on Adolescents' Perception towards Family Relationships in Immigrant Families in Kaohsiu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7-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7-25
關鍵字
Keywords
家人關係、新移民家庭、青少年
family relationship, new immigrant families, adolescen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5 次,被下載 41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15 times.
中文摘要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雄地區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所知覺家人關係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家庭國中生其家人關係之差異情形及家人關係不同面向間的關聯。本研究採用「混合研究法」,調查問卷對象為高雄地區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採取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Pearson 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訪談對象為高雄地區某一國中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整合量化和質化之分析結果,進行對照與驗證。本研究驗證結果顯示如下:
壹、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所知覺的「母親依附」與「手足關係」良好
貳、新移民家庭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衝突的主要原因是金錢
参、新移民家庭國中生知覺父母共親職「支持合作」情況不佳
肆、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所知覺的家人關係中,婚姻衝突與父母共親職、親子依附間具有關聯
伍、低社經地位的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婚姻衝突」較高、「與母親依附感」較低
陸、單親新移民家庭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衝突、父母共親職「批評抵制」較高;父母共親職「支持合作」較低
柒、了解母親國籍文化的新移民家庭國中生知覺父母共親職「支持合作」、「母親依附」、「手足關係」會較好
捌、新移民家庭國中生,女生知覺的手足關係較男生好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新移民家庭、學校、家庭教育人員
和未來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Abstract
This study intend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family relationship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in Kaohsiung area,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in them with various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spects for family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adopts「Mixed Research」, and use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in Kaohsiung area as the object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pplie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o carry out the data analysis. The interviewees a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in a certa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Kaohsiung area. After integrating thes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ults of analysis, this study carries out the comparison and verification,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mong family relationship perceived b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they have the best perception of「Mother Attachment」for th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but a poor perception of 「supportive and cooperation」for the co-parenting.
2. Among th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perceived b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the「Father Attachment」tends towards middle; only the「Safety Empathy」tends towards a poor perception, and their fathers have less time to accompany children than mothers significantly.
3.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among their perception of parents’「Marital Conflict」 and the sub-aspects「Supportive and Cooperation」and 「Critique and Resistance」 of co-parenting, and the sub-aspects「Mother Attachment」 and「Father Attachment」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4.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tatus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among their perception of parents’「Marital conflict」 and the 「Mother Attachment」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They thought that money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ir parents’ marital conflict.
5.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family structur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among their perception of parents’「Marital Conflict」, and 「Supportive and Cooperation」 and 「Critique and Resistance」of co-parenting.
6. New immigrant and single-parent families are able to run a good family relationship.
7.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understanding about their mothers’ nationality and native cultur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among their perception of「supportive and cooperation」of parental co-parenting; the「Mother Attachment 」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8.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sex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s in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where girls’ sibling relationship will be higher than boys’ sibling relationship.
I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d relevant suggestions as the reference for new immigrant families, schools, family education personnel and follow-up research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圖次………………………………………………………………….……vii
表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新移民家庭的形成與挑戰…………………………………..……………………11
第二節 家庭系統理論…………………………………………………………………….…………….17
第三節 家人關係的意義與相關研究……………………………….…………………………..21
第四節 新移民家庭青少年子女之家人關係………………………………………………..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4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51
第五節 研究流程………………………………………………………………………………………….5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高雄市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所知覺的家人關係現況……………… ..61
第二節 高雄市新移民家庭國中生所知覺家人關係間的關聯………………68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高雄市新移民家庭國中生知覺
家人關係的差異………………………………………………………71
第四節 綜合討論………………………………………………………………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1
第二節 建議…………………………………………………………………..10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09
英文部分………………………………………………………………………….116
附錄一 量表同意書……………………………………………………………....119
附錄二 問卷………………………………………………………………………120
附錄三 訪談大綱…………………………………………………………………127
附錄四 邀請函……………………………………………………………………128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12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 ‧台北市:五南。
王釗文(2001)‧單親家庭成年子女手足關係互動行為及其互動意義之建構(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王淑卿 (2004) ‧國中生父母衝突、親子衝突、課業壓力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婉書(2012)‧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提升新住民母親與其子女親子關係之探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南教育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王淑清(2010)‧新移民家庭之親職教育‧鍾鳳嬌(主編),新移民家庭:服務與
實踐(頁199-215)。臺北:巨流。
王宏仁(2001) ‧社會階層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
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嚮蕾(1994)‧原生家庭父母自我分化與青少年自我分化、焦慮之相關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王翊涵(2011) ‧我很辛苦,可是我不可憐!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
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3,93-136。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
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1),3-36。
成露西(2005)‧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學生輔導季刊,97,74-83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
果‧華人家庭資料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2008 年10 月16 日。
內政部(2012)‧一○一年第二十週內政統計通報(100年及101年1-4月結婚狀況統
計) ‧內政部網頁(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6305)
內政部(2012)‧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內政部網頁
(http://www.immigration.gov.tw/lp.asp?ctNode=32419&CtUnit=17279&BaseDSD=7
&mp=1
江睿霞(1994)‧父母婚姻衝突對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
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 ‧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105,66-89。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李素菁 (2002) ‧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以台中市國中生為例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中市: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李瑞金、張美智(2004) ‧從文化觀點探討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
季刊,105,101-115。
李育忠(1999)‧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
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李駱遜(2011) ‧從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談起‧應用心理研究,52,12-16。
李瑞金(2008)‧新移民女性的文化適應問題-以外籍配偶及大陸配偶為例‧取自
http://www.cares.org.tw/Workshop/Immigration/Treatise/
李閏華(1993)‧父母婚姻關係對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未婚在學學
生為研究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台中。
余巧芸(1995)‧兒童之手足關係研究:知覺、期待、問題、策略‧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4-2412-α031-004-α3)。
呂美紅(2001) ‧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
東南亞新娘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
究所。
吳雅雯(2004)‧台南縣高中職學生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親子關係、同儕互動對其
性態度之影響(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吳欣璇(2008) ‧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一種敘說分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臺
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吳欣璇、金瑞芝(2011) ‧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
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洪若耘(2011) ‧新移民家庭親子關係之研究--以伊甸新北市板橋區親子共讀團
體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林生傳(2005)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柏廷(2006)‧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淑華(2009)‧大陸籍新移民母親之親子關係與其子女自我概念之探討(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林如萍(2001)‧第七章家庭擴展期‧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編。,家
庭概論‧台北:空大。
林麗玲 (2006) ‧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
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林惠雅、林麗玲 (2008) ‧青少年知覺之家人關係型態與幸福感‧本土心理學研究 ,
30,199-242。
邱方晞(2003) ‧東南亞外籍新娘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101,1,
176-181。
邱吟馨(2007)‧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以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
理與諮商學系。
邱琡雯(2001)‧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當代,164,92-103。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巨流。
邱奕仁(2004) ‧越南籍配偶對於學前子女之教養信念及其教養方式之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周炳言(2008)‧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學業成就三年追蹤及其與配偶親職角
色支持狀況之關聯(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教育部統計處。重要教育統計資訊,新移民子新移民子女就學人數
p h t t p : / / w w w . e d u . t w / s t a t i s t i c s / c o n t e n t . a s p x ? s i t e _ c o n t e n t _ s n = 8 9 5 6
柴蘭芬(2006)‧高中生親子三角關係、手足關係與情緒適應之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法商學報,
29,257-304。
夏麗鳳(2011)‧澎湖縣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Goldenberg,I.& Goldenberg,H.(著)‧家族治療理
論與技術‧台北:揚智出版社。
翁毓秀(2006)‧為外籍配偶建構社會包容的家庭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4,61-67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張虹雯(1999)‧父母爭吵時的三角關係運作與兒童行為問題之相關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台
南地區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南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張宇樑、吳樎椒(譯)(2007),Creswell, J. W. 著‧研究設計:質化、量化及混合
方法取向‧台北市:學富。(原著出版年:2004)
張芬芬(譯)(2006),Miles, M. B. & Huberman, A. M. 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
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94)
張令恬(1999)‧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
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夏曉鵑(2000) ‧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
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發表於2003全球
客家文化會議,2011年12月11日,取自ttp://www.ihakka.net/hakka2003/Big5/word/10.doc
許文盈(2011) ‧淺論新移民家庭的優勢與困境‧家庭教育雙月刊,32,28-35。
許雅惠(2004)‧臺灣媳婦越南情-一個質性角度的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05,
176-195。
陳齊珮(2011)‧兩地婚姻職業婦女婚姻調適及親子關係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
文)‧臺中教育大學。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
臺灣師範大學。
陳富美、利翠珊(2002)‧夫妻親職經驗的差異:分工內涵及其親職型態的探討‧
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南港:
中央研究院。
陳富美、利翠珊(2004)‧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料的分
析‧應用心理研究,24,95-115。
陳敬淑(2006)‧青少年依附、自尊與行為適應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4DYU00576014)
陳宜亨(2005) ‧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惠雯(2000)‧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的碩
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陳光安(2009)‧新移民子女的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未發表的碩士論文)‧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陳庭芸(2002) ‧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曾素秋(2009) ‧台灣-東南亞跨國婚姻家庭的親子關係--子女的視角(未發表的碩士
論文)‧南投縣: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溫明麗(2008)‧我國新移民子女現況分析與問題解決‧新移民及其子女教育與輔
導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33
游美貴(2009)‧大陸及外籍配偶生活處遇及權益之研究‧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
委託研究報告。
黃郁婷(1995)‧親子溝通、因應方式與老年人幸福感之關係(未發表的碩士論文)‧
台北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 (2004) ‧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
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 46(4): 307-328。
黃琬玲(2005) ‧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未發表的
碩士論文)‧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鈕文英(2006) ‧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賴怡君 (2002) ‧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
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賈紅鶯(1991)‧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準之相關研究-Bowen
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研究所。
葉肅科(2004) ‧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
133-149。
葉菁(2008) ‧東南亞新移民家庭第二代子女親子互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楊秀宜(1999)‧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分化系統與其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未
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發表的碩
士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趙梅櫻(2011) ‧新移民婦女母職與其青少年子女親子互動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
論文)‧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榮彩君(2006) ‧青少年社會化關係、自我認同與自尊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跨國婚
配子女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學系。
鄭玉英、趙家玉(譯)(1993),Bradshow, J. 著:家庭會傷人。台北:張老師出
版社。
蘇建文、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
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33。
蘇建文等人譯(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 (2008)‧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劉惠琴(1999)‧從辯證的歷程觀點看夫妻衝突‧本土心理學研究,11,153-202。
賴自強(1998)‧兒童知覺雙親衝突對其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
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謝臥龍(2008)‧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鍾鳳嬌(2010)‧新移民家庭:服務與實踐‧臺北:巨流。
鍾德馨(2005) ‧我國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及因應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
40,213-225。
藍采風(1996)‧婚姻關係與適應‧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盧雅玲(2007)‧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所知覺的母親教養方式與其學習適應關係
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社頭鄉外籍配偶為例(未發表的碩士
論文)‧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羅瑞玉(2005) ‧多元文化觀點談外籍配偶的親職教育‧屏縣教育季刊,22,4-7。
二、英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NJ﹕Erlbaum.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
709-716.
Amato, P. R. (2004,10月)。The importanc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for children’s
well-being over the life course。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和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舉辦之「健康婚姻與家庭」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9-141),
台北。
Bank, S. P., & Kahn, M. D. (1982). Intense Sibling Loyalties. In M. Lamb & B.
Sutton-Smith (Eds.), Sibling relationships: their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across the life
span (pp. 251-267).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elsky, J., Crnic, K., & Gable, S. (1995). The determinants of coparenting in families
with toddler boys: Spousal differences and daily hassles. Child Development, 66,
629-342.
Block, J. H., Block, J., & Morrison, A. (1981). Parental agreement-disagreement on
childrearing orientations and gender-relate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2, 965-974.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emet and Loss: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Brody, G. H., & Flor, D. L. (1996). Coaprenting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competence
among African American Youths. Understanding have family-level dynamic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wo-parent familie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l74, 77-9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own, G., & Harris, T. (1978). The Social Origins of Depression: A Stud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 in Wome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Cicirelli, V. G. (1995). Sibling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life span.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Dunn, J. (1985). Sisters and Brother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mery, R. E. (1982).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the children of discord and divor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2(2), 310-330
Floyd, F. J., & Zmich, D. E. (1991). Marriage and the parenting partnership: Percep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parents with mentally retarded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2, 1434-1448.
Grych, J. H., & Fincham, F. D. (1993). Children’s appraisals of marital conflict: Initi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Child Development, 64, 215-230.
Grych, J. H., & Fincham, F. D. (1990). Marti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2), 267-290.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Vol 5, pp.
53-92). London: Jessica-Kingsley.
Hazan, C. & Shaver, P. (1994).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 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Inquiry, 5(1), 1-22.
Katz, L. F., & Gottman, J. M. (1996). Spillover effects of marital conflict: In search of
parenting and coparenting mechanism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74,
Winter.
Kerig, P. K. (1996). Assessing the links between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child
adjustment: The conflicts and problem-solving scal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0(4), 454-473.
Kenny, M. E. (1987). Family ties and leaving home for college: Recent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8, 438-442.
McHale, J. (1995). Co-parenting and triadic interactions during infancy: The roles of
marital distress and child gend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985-996.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an Egeren, L. A. (2001). Le rôle du père au sein du partenariat parental [The father’s
role in the coparenting relationship]. Santé mentale au Québec, 26, 134-159.
Weissman, S., & Cohen, R. S. (1985). The parenting alliance and adolescenc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Adolescent Psychitary, 12, 24-45.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