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5112-15121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5112-151218
論文名稱
Title
念佛往生淨土如何可能-以印光大師全集為主要範圍
How is it possible to chant Buddha for rebirth in Amitabha’s Pure Land-Focus on Literatures of Master Yin-Gua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6-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6-25
關鍵字
Keywords
念佛、往生、淨土、印光、佛力
Rebirth, Pure Land, Yin-Guang, the Strength of Buddha, Buddha-chant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90 次,被下載 253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9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534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將探討佛教淨土宗,念佛法門的根本問題-「念佛往生淨土」,面對現代性可能的質疑與對治。依據資料統計,針對最廣為大眾所接受的淨土法門,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為何念佛者眾多而往生者甚少。在這個議題上本文將採用《大正藏》中淨土三經及相關的文獻,再整理當代弘揚淨念佛法門,所常依循的印光文集中的扼要觀點,作出會通。而在「念佛往生如何可能」這一面向上,檢討念佛行者在實踐上落實與理論的依據是否偏頗,也將探索當代的念佛人是否有錯解「念佛往生淨土」的真正意趣,針對此一議題期能在方法論上作一更清晰的梳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problem of Chanting Method in the Pure Land Buddhism .

To rebirth in Pure Land by practicing the method of Buddha-Chanting, it would face the question and solution of modernity.

The statistics of Pure Land Buddhism acceptable to most people indicate that even there are many people practicing the method of Buddha-Chanting, but few people really rebirth in Amitabha’s Pure Land.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opic with regard to Pure Land sutras in the Da Zheng Zang and the literatures of Master Yin-Guang to view if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r mis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Buddha-Chanting for rebirth in Amitabha’s Pure Land. And provides a mor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Amitabha Pure Land methodolog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論文審定書…………………………………………………………………………..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主題………………………………………………………………2
第二節 研究背景………………………………………………………………2
第三節 文獻依據………………………………………………………………3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4
第五節 論述架構………………………………………………………………4
第二章  念佛的義涵……………………………………………………………6
第一節  平時……………………………………………………………………6
壹、 依慚愧為修學方針……………………………………………………7
貳、 依謙卑為立身之道……………………………………………………11
第二節  臨時……………………………………………………………………15
壹、 無常老病時……………………………………………………………15
貳、 臨命終時………………………………………………………………18
第三節 本章小結………………………………………………………………25
第三章 往生的依據……………………………………………………………..27
第一節 往生的條件……………………………………………………………27
壹、 《淨土三經》往生條件………………………………………………27
貳、 《印光全集》經典詮釋………………………………………………32
第二節 往生的定義……………………………………………………………36
  壹、 「苦」、「樂」與往生………………………………………………..36
  貳、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與往生………………………………..39
第三節 正報與依報,依正不二………………………………………………43
第四節  娑婆與極樂,不隔而隔………………………………………………47
第五節  本章小結………………………………………………………………52
第四章 念佛求往生的關鍵……………………………………………………58
第一節 自力的觀點……………………………………………………………58
第二節  佛力的救贖……………………………………………………………65
第三節  二力的展現……………………………………………………………68
第四節 本章小結………………………………………………………………72
第五章 印光行持的觀點………………………………………………………73
第一節  印光於佛法解門的論述立場-倫理學………………………………74
壹、 閑邪存誠…………………………………………………………75
貳、 敦倫盡份…………………………………………………………76
參、 格物致知…………………………………………………………77
第二節  印光於佛法解門的論述依據-知識論………………………………80
第三節  印光於佛法行門的實踐方向-功夫論………………………………90
壹、 起心與動念………………………………………………………90
貳、 淨念與相續………………………………………………………92
參、 反聞與反念………………………………………………………96
肆、 念佛與觀想………………………………………………………97
伍、 十句與數息………………………………………………………99
  第四節 本章小結……………………………………………………………..103
第六章  結論……………………………………………………………………104
參考文獻……………………………………………………………………………107


表次

表3-1 淨土三經往生條件分析……………………………………………………31
表3-2 印光詮釋要點………………………………………………………………33
表3-3 苦樂對照表…………………………………………………………………47
表3-4 淨穢對照表…………………………………………………………………48
表3-5 八苦與八樂…………………………………………………………………49
表3-6 現代往生錄統計表…………………………………………………………52
表4-1 極樂依正莊嚴-自性釋義…………………………………………………60
表5-1 受消業往生說影響而撰寫之論文及其主張一覽表………………………8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期刊論文:
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599-619,1995年4月。
溫金玉,〈曇鸞大師念佛法門研究〉,《慈光禪學學報》,第2期,2001年。
賴賢宗撰,〈淨土信仰論之研究: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佛學研究   
中心學報》,第4期,1999年。

二、專書
毛惕園,《淨土叢書》,臺北:臺灣印經處,1972年4月。
方倫,《禪話與淨話》,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4月。
弘化社編,《印光大師永懷錄》,蘇州:弘化社。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85年初版。
李炳南著�雪廬老人淨土選集編輯委員會編,《雪廬老人淨土選集》,台中:青蓮
出版社,2001年。
季聖一,《淨土生無生論講義》,臺北:佛教出版社,1977年1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1983年3月初版。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
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
林中治講,《四大法門之四-念佛法門》,台北:大圓出版社,2001年12月。
高楠順次郎著�包世中譯,《佛教哲學精義》,台北:世樺印刷企業有限公司,1995
年5月再版。
高觀廬,《阿彌陀佛聖典》,台南:般若念佛會,2000年9月。
般若念佛會編,《印祖道風》,臺南:法缽文化事業社,2003年6月。
般若念佛會編,《弘公道風》,台南:法缽文化事業社,2006年12月。
唐納德•羅佩茲編�羅廣榮、常蕾、李建欣譯,《佛教解釋學》,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9年12月。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概論》,新竹:無量壽出版社,1987年。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美國:法印寺,1994年。
陳劍煌,《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年5月。
陳劍煌,《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臺
    北:商周出版,2009年9月3日。
陳義孝,《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泰國淨宗學會印贈,2008年8月。
張曼濤,《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曼濤主編,《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7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思想論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2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思想論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2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宗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1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1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4月。
張曼濤主編,《佛教各宗比較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5月。
張曼濤主編,《佛學研究方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1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
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年7月二版。
張澄基,《淨土今說》,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71年。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憶母堂編,《濁世蓮華著意栽-印順法師文集筆記》,台南:平彰德馨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釋印光著,《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蘇州:弘化社,1979年1月。
釋印光著,《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台中:青蓮出版社,2001年1月。
釋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1987年七版。
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1991年1月十三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釋印順,《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1995年。
釋印順,《淨土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月。
釋見正,《印光大師的生平與思想》,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3月。
釋見文編,《印光大師的啟示》,台南:和裕出版社,2010年11月。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
釋祥雲,《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6
月再版。
釋袾宏,《阿彌陀經疏鈔演義》,台南:和裕出版社,1997年4月。釋圓瑛,《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9年7月。
釋聖嚴,《念佛與助念》,民國76年6月。
釋聖嚴,《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釋聖嚴,《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
月。
釋聖嚴,《念佛生淨土》,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釋廣定編,《增訂印光大師全集》,臺北:佛教出版社,1986年4月再版。
釋慧嚴,《淨土概論》,台北:東大圖書,1998年。
釋慧淨,《往生論註要義》,台中:本願山彌陀淨舍,1998年。
釋禪林,《心淨與國土淨的辯證-印順導師與人間佛教大辯論》,臺北:南天書局
有限公司,2006年5月。
釋寶靜、釋倓虛等著�張曼濤主編,《淨土泛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
年6月。
《緇林警策》,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3月。
釋正義,《淨土五經彙釋表解》,南投:正覺精舍2003年5月。

三、古籍
(一) 大正新修大藏經: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No.262。
《大寶積經》,《大正藏》第十一冊,No.310。
《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0。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1。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2。
《佛說大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4。
《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6。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5。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7。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0。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4。
《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十三冊,No.397。
《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三冊,No.417。
《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第十四冊,No.474。
《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十五冊,No.643。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大正藏》第十六冊,No.694。
《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09。
《十住毗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21。
《十地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22。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24。
慧遠(隋),《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45。
吉藏(隋),《無量壽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46。
慧遠(隋),《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49。
智顗(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50。
善導(唐),《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53。
智顗(隋),《維摩經略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No.1778。
曇鸞(魏),《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第四十冊,No.1819。
慧遠(東晉),《大乘大義章》,《大正藏》第四十四冊,No.1851。
曇鸞(魏),《略論安樂淨土義》,《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57。
道綽(唐),《安樂集》,《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58。
善導(唐),《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No.1959。
智顗(隋),《淨土十疑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61。
智顗(隋),《五方便念佛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62。
迦才(唐),《淨土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63。
宗曉(宋),《樂邦文類》,《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69。
曇鸞(魏),《讚彌陀佛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78。
善導(唐),《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大藏經》第四十七冊,No.1979。
善導(唐),《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80。
善導(唐),《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No.1981。
費長房(隋),《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四十九冊,No.2034。
志磐(宋),《佛祖統紀》,《大正藏》第四十九冊,No.2035。
覺岸(元),《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四十九冊,No.2037。
慧皎(梁),《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
道宣(唐),《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0。
贊寧(宋),《宋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1。
文諗、少康(唐),《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70。
戒珠(宋),《往生淨土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71。
袾宏(明),《往生集》,《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72。
道宣(唐),《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大正藏》第五十二冊,No.2106。
道宣(唐),《道宣律師感通錄》,《大正藏》第五十二冊,No.2107。
道世(唐),《諸經要集》,《大正藏》第五十四冊,No.2123。
(二) 卍續藏經:
王古(宋),《新修往生傳》,《卍續藏》第七十八卷,No.1546-1。
彭際清(清),《淨土聖賢錄》,《卍續藏》第七十八卷,No.1549。

四、學位論文
文洛鈞,《十念往生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金廷,《淨土思想中「念佛」與「往生」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年。
溫宗坤,《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之比較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
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
廖英秀,《彌陀淨土往生行因之研究-以曇鸞、道綽、善導為主》,玄奘大學宗
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