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7106-16232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7106-162329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現代劇場管理的後現代策略之研究─以非大型劇場的發展為論述架構
A Research of Postmodern Strategies for Modern Theater Management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Non-large-scale Theater" as Discourse Framwork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7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5-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6-27
關鍵字
Keywords
小劇場、現代劇場、現代性、後現代轉向、後現代策略、劇場管理
theatre management, little theatre, modern theatre, modernity, Post-Modern Tur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4 次,被下載 386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864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動機是從小劇場在藝術管理學科中的合法性問題開始思考。藝術管理的知識基礎基本上是以大型劇場發展為價值範式,然而目前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經常出現因現代性所造成的命題基礎不同,而產生了問題認識不全的情況。筆者鑒於對大小劇場二元區分及其背後所指涉的大型範式的不信任,採取「後現代轉向」為研究策略,探討藝術管理知識系統的發展脈絡,是否有可能透過一種重新定義問題的方式,解開組織管理現代性與美學現代性分別主導大小劇場二元區分的僵局。「後現代」與下列幾種社會特徵十分相關:後工業社會、資訊社會與消費社會。目前台灣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廣泛討論,揭開了消費社會場景中美感經濟價值的願景,研究後現代社會狀況與現代劇場的關係應該有助於未來發展的策略性思考。討論「台灣現代劇場管理的後現代轉向」是本研究的最終目的,這是基於實踐後現代精神的相信。本文從「藝術社會學的後現代轉向」、「台灣現代劇場現代化的五個面向」、「組織經營管理之後現代轉向與台灣現代劇場」三個部份來進行脈絡分析。「藝術社會學的後現代轉向」主要在釐清西方後現代概念的知識發展,確定後現代的概念如何可能應用於藝術社會學的範疇、建立論述架構,因之能有論述的依據討論台灣現代劇場的發展現象與策略。「台灣現代劇場現代化的五個面向」則是要從歷史分析的角度,歸納台灣現代劇場中各種價值範式的演化進程與邏輯,後現代一詞曾經出現在台灣現代劇場發展的歷史論述中,並佔有重要的位置,筆者另一方面是要藉歷史分析來證明當時的後現代論述尚未觸及後現代命題的核心,強調今天台灣的社會狀況,才是討論後現代命題的適當時機。「組織經營管理之後現代轉向與台灣現代劇場」主要用來回應藝術管理知識基礎,將藝術組織類比為發展不全的工業生產性組織,按經濟理性進化的邏輯,手工業結構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就是科層式結構,但是這樣認識嚴重忽略了消費社會對全社會間的條件所帶來的全面性影響。因此筆者要以後現代組織管理研究的典範轉向,來說明台灣現代劇場中有許多被誤認或被補助機制扶植誤導的情況。通過三個方向的分析,結論將討論問題再度聚焦於「藝術自主性」與「制度化」,這兩個主要被後現代攻擊的現代主義藝術特徵,從對現代性的批判分析來認識台灣現代劇場管理的後現代轉向。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motivated by the proposi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applying “little theatre” as the mode of theatre management. The core context and the judgment of value of theater management today are founded basically on a “large-scare theatre” paradigm; this causes, for most of the time, prejudice and insufficient result in managing theatrical affairs. To analyze the details of this problem, I started from rediscovering the ideological conflicts betwee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and tried to solve this dualistic misunderstanding by using “Post-Modern Turn” as the mode of transcending. Since the term “Post-Modern”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aspects as post-industry society, information societ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and consumption theory, etc. it is necessary to redefine theatre management as the issue of discussion in the realm of sociology. In order to approach my ideal strategy for today’s theatre management, I developed three major parts as the frameworks of study: 1. the Post-Modern Turn of sociology of art, 2. five faces of modernization of Taiwan’s modern theatre, 3. the Post-Modern Turn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Taiwan modern theatre. I believe the difficulty of theatre management today lies not in the issue itself, but in the way we look at it. By relocating this problem in a social context, we can have a rethinking of how art management is possible, of exploring the updated and proper solutions for today’s theatre managemen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前言 -------------------------------------------------------------------- 1
第一章 緒論 -------------------------------------------------------------- 3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初步展開 -------------------------------------------- 3
第二節 章節架構 --------------------------------------------------------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12
第四節 文獻回顧 -------------------------------------------------------- 19

第二章 劇場藝術管理的知識系統之批判與反思 ------------------------ 24
第一節 管理學的基本命題之批判與反思 ------------------------------- 24
第二節 藝術面與管理面的「現代性」爭議與差異 ------------------------ 26
第三節 消費文化與文化消費相關議題之展開 -------------------------- 31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範疇之釐清 ------------------------------------ 35

第三章 藝術社會學的後現代轉向 -------------------------------------- 44
第一節 後現代與藝術 --------------------------------------------------- 45
一、 概念定義 -------------------------------------------------------- 45
二、 後現代與藝術實踐 ---------------------------------------------- 46
三、 前衛意義的沉默 ------------------------------------------------ 50
第二節 古典藝術社會學基本架構補充 ---------------------------------- 54
第三節 後現代靈光:燐光 ----------------------------------------------- 59
一、 神聖性追求的斷裂:靈光消逝 ----------------------------------- 59
二、 鞋子的隱喻I:螢光顯現 ----------------------------------------- 60
三、 鞋子的隱喻II:日常生活的神聖性 ------------------------------- 64
四、 藝術的終結 ----------------------------------------------------- 69
第四節 藝術社會學的後現代轉向 --------------------------------------- 75
一、 從觀眾到消費者 ------------------------------------------------ 76
二、 消費者在日常生活的神聖性追求 -------------------------------- 77
三、 純藝術與神聖性的疏離 ----------------------------------------- 79
四、 藝術社會學的後現代轉向:藝術價值再生產機制 ---------------- 80
五、 休閒的悲劇與藝術批判的可能性 -------------------------------- 82
小結 ----------------------------------------------------------------- 84

第四章 台灣現代劇場現代化的五個面向 -------------------------------- 85
第一節 「西化」作為台灣劇場現代化論述的概念與盲點 ---------------- 85
一、 「台灣劇場的現代化」與「台灣現代劇場的現代化」 -------------- 85
二、 「二度西潮」歷史論述的現代化意義 ---------------------------- 85
三、 西化論述概念之批判:形式分析與內在邏輯 --------------------- 87
第二節 前衛劇場的發生與前衛概念的形成 ----------------------------- 89
一、 後現代劇場的指認與「偽後現代」 -------------------------------- 91
二、 環境劇場的形式演變與文化主體性 ----------------------------- 93
三、 政治劇場的工具化與本土化路線轉換 -------------------------- 99
第三節 台灣現代劇場本土化的概念指涉 ------------------------------- 105
一、 「本土化」指涉「多元化」 ---------------------------------------- 105
二、 「本土化」指涉「社區化」 ---------------------------------------- 106
三、 「本土化」指涉「國際化」 ---------------------------------------- 107
四、 本土化概念所引發的延伸現象 ---------------------------------- 109
第四節 專業劇場的建構與內涵 ----------------------------------------- 113
一、 歷史論述的認識角度 ------------------------------------------- 113
二、 生態結構的認識角度 ------------------------------------------- 114
三、 合法化過程的認識角度 ----------------------------------------- 115
第五節 現代劇場產業化與專業化概念之比較 -------------------------- 117
小結 -------------------------------------------------------------------- 121

第五章 組織經營管理之後現代轉向與台灣現代劇場 ------------------- 124
第一節 組織管理研究的後現代視角對藝術管理研究的啟發 ------------ 124
一、 組織經營管理的後現代視角 ------------------------------------ 124
二、 組織管理研究的後現代視角對藝術管理研究的啟發 ------------ 127
第二節 後現代組織隱喻對藝術管理研究的啟發 ------------------------ 133
一、 後現代組織隱喻 ------------------------------------------------ 133
二、 規模與複雜性 -------------------------------------------------- 134
三、 任務與界限 ----------------------------------------------------- 135
四、 自組織與耗散結構 ---------------------------------------------- 137
五、 後現代組織隱喻對劇場管理研究的啟發 ------------------------ 138
個案分析:創作社 ----------------------------------------------- 139
個案分析:金枝演社 -------------------------------------------- 145
創作社與金枝演社的比較分析 ---------------------------------- 147
個案分析: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 149
個案分析:臨界點劇象錄 ---------------------------------------- 152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與臨界點劇象錄的比較分析 ---------- 154
個案分析:河床劇團 -------------------------------------------- 155
1996年以後台灣現代劇場環境生態綜合分析 ------------------- 156
小結 -------------------------------------------------------------------- 158
第三節 後現代的組織模型與劇場組織的後現代特徵 ------------------- 159
一、 後現代的組織模型 ---------------------------------------------- 159
二、 台灣現代劇團組織的後現代特徵 ------------------------------- 162

第六章 台灣現代劇場管理的後現代轉向 ------------------------------- 167
第一節 台灣現代劇場的藝術自主性如何? ----------------------------- 168
一、 後現代主義對藝術自主性的攻擊 ------------------------------- 168
二、 從台灣現代劇場藝術自主性的演化路線看後現代 -------------- 169
三、 前衛與偽後現代 ------------------------------------------------ 169
四、 本土化與後現代精神 ------------------------------------------- 171
五、 藝術自主性與專業劇場的制度化特徵 -------------------------- 172
六、 從藝術自主性問藝術的後現代存有 ----------------------------- 173
七、 後現代轉向:藝術自主性的命題解消 ---------------------------- 174
第二節 台灣現代劇場介入社會的中介機制 ----------------------------- 175
一、 現代主義藝術社會學的中介機制 ------------------------------- 175
二、 從批判機構化看台灣現代劇場中介機制的發展 ----------------- 175
三、 台灣的後現代狀況 ---------------------------------------------- 176
四、 台灣現代劇場中介機制的後現代轉向 -------------------------- 177
五、 黑盒子劇場─藝術節與劇院劇場 ------------------------------- 177
六、 中介機制的後現代轉向:藝術的價值再生產機制 --------------- 178
七、 藝術的價值再生產機制與藝術行銷 ----------------------------- 178
八、 藝術的價值再生產機制與非大型劇場 -------------------------- 17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181

參考文獻 ----------------------------------------------------------------- 183
附錄 ----------------------------------------------------------------------
19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學位論文(依年份排序)
陳威州,1993,《網路組織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陳韻如,1994,《民間團體參與國家文化建設之研究台北市藝文表演團體的探討》,台北: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戴君芳,1995,《台北地區小劇場之文化生產場域分析(1986-1995):從「收
編論」談起》,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秦嘉嫄,1996,《台南小劇場1987-1997》,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
黃慧敏,1996,《解嚴後台北地區小劇場本土化現象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吳育珊,1997,《屏風表演班之研究:1986至1996》,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羅皓恩,1999,《表演藝術團體與新聞傳播媒體之互動研究》,台北:私立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許嘉珍,1999,《「台東劇團」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王瓊英,1999,《台灣現代劇團行銷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林瑩滋,1999,《台灣企業贊助藝文活動的動機與決策模式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何哲仁,1998,《表演藝術團體之整合行銷溝通策略初探》,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周一彤,1999,《網際網路對台灣現代劇團管理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曹菁玲,1999,《表演藝術團體行銷研究:以關係行銷檢視表演藝術團體與其忠誠觀眾間的行銷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言究所碩士論文。
陳亞萍,1999,《北市表演藝術觀眾之生活型態與行銷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彥,2000,《高雄南風劇團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陳光世,2000,《國內表演藝術團體網站內容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戴湘峮,2000,《影響表演藝術消費體驗之因素及評估準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王亞玲,2000,《台灣報紙的表演藝術評論之研究─以民生報為例》,台北:
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呂維婷,2000,《台灣現代劇場劇團組織的制度化─從創作社的出現與發展談起》,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陳亞平,2000,《我國政府對表演藝術團體補助之實證研究─以台北縣市表演藝術團體為例》,台北: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碩士。
陳玉箴,2001,《劇場作為另類媒介對文化主體性之形塑─以「歡喜扮戲團」為
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蔣永寵,2001,《表演藝術聯合行銷與消費者行為》,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
袁志宏,2001,《運用聯合分析法探討影響觀賞表演藝術付費意願因素之研究》,彰化:私立大業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殷志男,2001,《運用假設評價法探討民眾參與表演藝術活動付費意願之研究》,彰化: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賴佩珊,2001,《從台灣現代戲劇團體觀點探討文化政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盧佳慧,2002,《暴力、破壞、拼貼:當代台灣小劇場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陳盈蕙,2003,《文化創意產業體驗式行銷之探討─以表演藝術產業為例》,台北:私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張益銘,2003,《我國業餘表演團體非營利化可行性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研究所。
葉素伶,2003,《台灣小劇場運動中的葛羅托斯基》,台北:台北藝術大學
戲劇研究所。
羅怡欣,2003,《現代劇團創作系統與空間群聚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張雅嵐,2004,《以互動性探討台灣現代劇團線上顧客關係管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
薛玉龍,2004,《台灣表演藝術團體附費會員之消費行為模式與制度建議》,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陳祺勳,2004,《台灣地區小劇場文化消費行為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
二、中譯資料(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Atkins, R. 1990, Art Speak. 中譯本由黃麗娟等譯,1996,《藝術開講》。
台北市:藝術家出版。
Audi, R. (ed.) 王思迅主編,2002,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劍橋哲學辭典》,台北市:貓頭應出版。
Bathes, R. 1957, Mythologies. 中譯本由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台
北市:桂冠。
Baudrillard, J. 1970, 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中譯本由劉成富、全志鋼譯,
2000,《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73, Le Miror de la Production. 中譯本由仰海峰譯,2005,《生產
之鏡》。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ell, D. 197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中譯本由趙一凡
等譯,1989,《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市:桂冠。
Bergquist, W. 1993, The Postmodern Organization: Mastering the Art of
Irreversible Change. 中譯本由許立一等譯,2000,《後現代組
織》。台北市: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Best, S. & Kellner, D. 1991, Postmodern Theory. 中譯本由張志斌譯,1999,《後現
代理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7, The Postmodern Turn. 中譯本由陳剛等譯,2001,《後現代轉向》。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Bonnewitz, P.1997,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中譯本由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出版。
Calinescu, M. 1987,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中譯本由顧愛彬、李瑞華
譯,2002,《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
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中譯本由夏鑄九、王志弘等
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市:唐山。
Crane, D. 1992,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Media and the Urban Arts. 中
譯本由趙國新譯,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譯
林出版社。
Damus, M. 1973, Funktionen der Bildenden Kunst im Spätkapitalismus. 中
譯本由吳瑪俐譯,1996,《造型藝術在後資本主義裡的功能》。台北
市:遠流。
Danto, A. C. 1997, 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中譯本由林雅琪、鄭慧雯譯,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
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市:麥田出版。
Featherstone, M. 1990,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中譯本由劉精
明等譯,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
Florida, R. 2002,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中義本由鄒應瑗譯,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新經濟的精英勢力》。台北:寶鼎出版社。
Gasset, J. 劉訓練等譯,2004,La Rebelión de Las Masas. 《大眾的反叛》。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中譯本由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
同》。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Habermas, J.1968, Technik und Wissenechaft als “Ideologie”.中譯本由李黎、
郭官譯,1999,《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上海:學林出
版社。
Hauser, A. 1995, The Sociology of Art. 中譯本由居延安譯,1997,《藝術社會
學》。台北:雅典。
Highmore, B. 周群英譯, 2005,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縣永和市:韋伯
文化國際。
Jameson, F. 1982,〈後現代主義與消費社會〉。中譯文由陳清僑等譯,1997,收錄於《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4,〈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中譯文由陳清僑等譯,1997,收錄於《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Jorgensen, L. D.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參與觀察法》。台北市:弘智文化。
Kellner, D. ed.1994, Baudrillard: A Critical Reader. 中譯本由陳維振等譯,2004,《波德里亞:批判性讀本》。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Kelly, R. J. 1987, Freedom to Be: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中譯本由趙冉、季斌
譯,2000,《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Kotler & Scheff,1997, Standing Room Only: Strategies for Marketing the Performing Arts.中譯本由高登第譯,1998,《票房行銷:菲利浦•柯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台北:遠流。
Robbins, P. S. 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中譯本由李青芬等譯,1994,《組織行為學》。台北市:華泰書局。
Ritzer, G. 謝中立等譯,2003,The Theories of Postmodernism.《後現代社會理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Throsby, D.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中譯本由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市:典藏。
Schutz, A. 盧嵐蘭譯,1992,Collected Papers Vol. 1: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 《舒茲論文集(第一冊)》。台北市:桂冠。
Williams, J. 1998, Jean-Francois Lyotard. 中譯本由姚大志譯,2002,《利奧塔》。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三、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墨林,1992,《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鄉出版社。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收錄於《文化產業:
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張苙雲主編):11-45。台北市:遠流。
仰海峰,2003,《走向後馬克思:從生產之鏡到符號之鏡:早期鮑德里亞思想的文本解讀》。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汪民安等主編,2000,《後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從福柯到賽義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世明,1996,〈小劇場與社會運動台灣1979-1992〉收錄於《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建會。
吳思華,2005,〈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優勢─建置「叫好」又「叫座」的企業價值鏈〉收錄於《表演藝術產業生態系統初探》。台北市:文建會。
表演藝術聯盟,2003,《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表演藝術生態報告》。台北市:國立
中正文化中心。
容淑華,1999,〈台灣有商業劇場嗎?台灣劇場現況之探討〉收錄於《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專業劇場》。台北市:文建會。
馬 森,1991,《當代戲劇》。台北市:時報。
──,1996,〈八0年以來的台灣小劇場運動〉收錄於《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建會。
林靜芸,1996,《中華民國八十四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
心。
鴻鴻(閻鴻亞),1996,〈冷盤熱炒•合縱連橫〉,收錄於《中華民國八十四年表
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林靜芸,1997,《中華民國八十五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
心。
徐佳士、吳靜吉,1997,〈平穩航行的一年:綜覽八十五年表演藝術消費、生
產與行銷〉收錄於《中華民國八十五年表演藝術年鑑》。台
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盧健英,1999,《中華民國八十七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
心。
周慧玲,1999,〈齊頭式的資源平等與歧異的美學標準之間〉,收錄於《中華民
國八十七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呂懿德,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
心。
呂懿德,2002,《中華民國九十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于善祿,2002,〈觀看民國九十年劇場生態的十一個角度〉,收錄於《中華民國
九十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莫昭如、林寶元,1994,《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陳學明,1998,《班傑明》。台北市:生智。
陳麗娟,2005,〈由文建會扶植團隊行政評鑑談評鑑指標建立的可能性〉收錄
於《表演藝術產業生態系統初探》。台北市:文建會。
溫慧玟計畫主持,2005,《表演藝術生態系統初探》。台北市:文建會。
張法,2003,〈後現代與中國的對話:已有的和應有的〉,收錄於《文藝研究2003
年第四期》。
張笠雲,1990,《組織社會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逸帆,1999,〈台灣專業劇場的西洋戲劇挪用〉,收錄於《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專業劇場》。台北市:文建會。
鄒川雄,2005,〈問題意識的建構及其在研究過程中的意義:一個詮釋學的觀點〉收錄於《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嘉義縣大林鎮:南大學教研所。
鍾明德,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
文化。
──,1995,《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
──,1989,《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台北:書林。
三、外文資料(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Benjamin, W. 1936, English transcribed by Blunden, A. 199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Source: UCLA School of
Theater, Film and Television.中譯本由許綺玲譯,1998,〈機械複製
時代的藝術作品〉,收錄於《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台灣
攝影工作室。
Bennis, W. & Mische, M. 1997, The 21-st Century Organization: Reinventing through Reengineer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Björkegren, D. 1993, “What ca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Learn from
Art?” in Hassard, J. & Parker, M. (eds.) Postmodernism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Bourdieu, P.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 of: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Massachusetts: Harvard College.
Clegg, R. S. & Kornberger, M. 2003,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in Locke, A. E. (ed.) Postmodernism and Management: Pros, Cons and The Alterna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1) USA: University of Maryland.
Debord, G. 1967,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English translated by
Nicholson-Smith, D.1994, NY: Zone book.
Kaye, N. 1994, Postmodernism and Performance. London: Macmillan.
Kilduff, M. & Kelemen, M. 2003, “Bringing Ideas Back In: Eclecticism and Discovery in 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Locke, A. E. (ed) Postmodernism and Management: Pros, Cons and The Alterna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1) USA: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rey, B. S.& Pommerehne, W. W. 1990,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n the Arts: The Theater” in Hechter, M. et al. (eds) Social Institutions─Their Emergence, Maintenance and Effect.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O’Hagan J. W. 1998, The State and The Arts─An Analysis of Key Economic
Policy Issu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UK: Cheltenham.
Zucker, L. G. 1998, “Where do institutional patterns come from? Organizations as
actors in social system” in Zucker, L. G.(ed) Institutional patterns and organizations: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Massachusetts: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Wolff, J. 1983, Aehetics and the Sociology of Art. UK: University of Leeds.

四、報章雜誌
2003年3月29日,自由時報報導,標題〈林懷民表示「有人才,再談產業」才是負責任的文化政策〉。

五、網路資料
周慧玲,2004,〈菁英論述的共生與悖離:台灣現代劇場論述的跨文化初探〉。
資料來源:http://www.cecs.nctu.edu.tw/record/ec11-5/01.pdf。
閻鴻亞,2001,〈傲慢與偏見 從演藝團隊扶植計畫現代戲劇類談起〉。
資料來源:http://www.microtheatre.org.tw/pp/pp_viewer.php?id=2。
九十一年度「文建會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行政評鑑會議紀錄。
資料來源:http://www.ngz-online.de/ngz/news/specials/。
巫祈麟,2004,〈行動實驗表演十年大世紀〉資料來源: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CoverStory/2004/11/29/337_cover_06/index.html。
徐碧輝,《大眾文化與形上追求》。
資料來源: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4_zxs/facu/xbhui/03.htm。
《德里達思想評述》,資料來源: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8/27/class001800001/hwz169859.htm。
《自組織與後散結構》,資料來源:http://www.swarmagents.com/complex/nonlinear/。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