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9101-14210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9101-142104
論文名稱
Title
從高雄港改制探討中央與地方之決策衝突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6-0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6-29
關鍵字
Keywords
公法人、社會判斷理論、決策衝突、市港合一
decision-making conflict, sjt, The merger of city and port, public corpor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9 次,被下載 342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428 times.
中文摘要
高雄港在台灣光復之初,即由交通部報經行政院核定委託台灣省政府代管,省府後因精省的緣故,代管至八十八年七月一日,隨後交通部收回高雄港。自高雄市改制後爭取「市港合一」的聲音,十餘年來不曾間斷,期間中央與地方亦經過多次的協調。交通部為解決「市港合一」的問題,提出高雄港改制公法人,地方則認為改制公法人,依然是將高雄港與高雄市分離。
本研究透過專家深度訪談,彙整出高雄港改制衝突的關鍵因素,並依專業經驗作為未來港務局改制與發展方向的依據,並探討不同攸關團體的利益衝突與認知衝突,運用社會判斷理論達到調和彼此間的差異。研究中將蒐集完整的資料,廣泛的回顧與整理高雄港改制之發展現況與影響變數;同時,也透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式,觀察中央與地方對高雄港改制之反應。期許將初步研究成果,提供建議予政府及相關單位作決策之參考。本研究成果四點建議如下:
一、公法人的制度繼續研議:國營事業的經營要導入企業化精神,首要組織改革和調整公務員心態,然我國國際商港組織改革實非易事,唯有漸進式的改變,方能將衝突減到最低,以達到改革的目的。
二、衝突有賴政治協議:台灣地區中央與地方決策衝突的產生,與政治的現實有密切的關係。利用政治上的協議面對中央與地方的衝突,解決現行之港埠管理經營問題,兼顧政治現實與管理理論上的結合。
三、兩岸開放三通:高雄港競爭力下降的原因除管理制度本身的問題外,國際情勢的轉變與兩岸關係的緊張亦是競爭力無法提昇的主因。台灣的國際商港受限於兩岸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導致國際競爭力下降,因此,兩岸的關係能否有所突破,實為提升高雄港競爭力時不得不面臨之考驗。
四、市港共榮理念之提倡:現今爭論市港合一的焦點,外界認為問題出在港務的盈餘分配和港埠管理的行政權責上,地方政府要的只是錢跟權,而市港共榮的願景完全被忽略。解決對市港合一認識不清的看法,有必要對市港共榮的理念有所堅持與提倡。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緣起 1
1.2 研究背景 2
1.2.1 高雄港務局 2
1.2.2 國際港的營運收入來源 3
1.2.2 高雄港務局改制大事紀要 5
1.2.3 中央與地方 6
1.3 研究目的 7
1.4 研究流程 8
1.5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2.1 決策衝突 10
2.1.1 決策衝突的成因與特性 10
2.1.2 認知衝突與利益衝突與公共決策的關係 11
2.2 各國航港管理體制之比較 12
2.2.1 我國國際商港管理體制 12
2.2.2 亞洲地區國家航港管理體制 15
2.2.3 歐美國家航港體制 20
2.3 公法人概念 23
2.3.1 法人的設立 25
2.3.2 公法人的定位 27
2.3.3 日本之特殊法人 28
2.3.4 美國港口法人之經驗 30
2.3.5 我國特殊法人之研究 32
2.4 透鏡模式與社會判斷理論 32
2.4.1 透鏡模式概念 33
2.4.2 單一系統透鏡模式 35
2.4.3 雙系統透鏡模式 36
2.4.4 三系統透鏡模式 37
2.4.5 N系統透鏡模式 38
2.4.6 社會判斷理論的衡量方法 39
2.4.7 社會判斷理論之優缺點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調查 43
3.1 社會判斷理論之應用研究 43
3.1.1 社會判斷理論之應用 43
3.2 研究設計 45
3.2.1 S.J.T.問卷評估設計架構 45
3.2.2 問卷調查對象 47
3.2.3 問卷設計 49
3.2.4 資料分析方法 50
3.2.5 函數圖形之表示與定義 51
3.3 研究之主要假設檢定 52
第四章 研究調查結果分析 54
4.1 社會判斷理論問卷實證分析之結果 54
4.1.1 社會判斷理論問卷之研究結果 57
4.1.2 社會判斷理論問卷研究結果之探討 58
4.1.3 社會判斷理論總體權重之相關分析 59
4.2 各攸關群體對市港共榮判斷的函數圖形分析 61
4.3 一般問卷結果分析 64
4.4 小結 71
4.4.1 S.J.T.問卷之研究結果 71
4.4.2 S.J.T.問卷與一般問卷之共通點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4
5.1 市港共榮評估架構之研究結果 74
5.2 高雄港改制之一般問卷研究結果 76
5.3 討論 78
5.4 建議 80
5.5 研究後續建議 82
參考文獻………………………………………………………………….83
附錄……………………………………………………………………….87



表目錄
表1.2.1 台灣地區歷年商港建設費收入 4
表1.2.2 台灣地區國際商港近五年交通建設基金補助 5
表2.2.1 台灣地區商港管理體制變革過程 14
表2.2.2 亞太國家航港體制表 20
表2.2.3 1999年世界前10名貨櫃港之管理經營體制 23
表3.1.1 S.J.T.國外應用情況 44
表3.1.2 S.J.T國內應用情況 44
表3.2.1 本研究問卷回收率統計表 48
表3.2.2 受測者基本資料統計表 49
表3.2.3 本研究之各種函數圖形 52
表4.1.1 市港協調重要程度權重分配表 54
表4.1.2 港埠營運效率重要程度權重分配表 55
表4.1.3 整體航運政策重要程度權重分配表 55
表4.1.4 S.J.T.問卷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6
表4.1.5 Scheffe多變量分析比較表 56
表4.1.6 總體對決策因子權重值之判斷分析 60
表4.2.1 市港協調圖形分析 61
表4.2.2 港埠營運效率 62
表4.2.3 整體航運政策 63
表4.3.1 是否知道高雄港務局改制的施政計劃 64
表4.3.2 是否關心高雄港務局改制為公法人的報導 65
表4.3.3 是否贊成高雄港務局改制為公法人 65
表4.3.4 贊成高雄港務局改制為公法人的理由 66
表4.3.5 不贊成高雄港務局改制為公法人的理由 67
表4.3.6 最適合高雄港務局改制的方案 68
表4.3.7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協調工作是否完善 69
表4.3.8 高雄港務局決策衝突的種類 69
表4.3.9 一般問卷之各項檢定表 70




圖目錄
圖1.4.1 研究流程圖 9
圖2.3.1 公法人之定位 28
圖2.3.2 日本特殊公法人經營型態 30
圖2.4.1 透鏡模式示意圖 34
圖2.4.2 單一系統透鏡模式 36
圖2.4.3 雙系統透鏡模式(一) 37
圖2.4.4 雙系統透鏡模式(二) 37
圖2.4.5 三系統透鏡模式圖 38
圖2.4.6 N系統透鏡模式圖 39
圖3.2.1 市港共榮之評估架構 45
圖3.2.2 評估架構之透鏡模式圖 46
圖3.2.3 S.J.T.在市港共榮達成標的之應用架構 4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中山大學管理學術中心(1999)。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白皮書。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 台大法學基金會(1999)。國家機關組織法人化之研究-以港務局法人化為中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3. 台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1998)。省仍為公法人-修憲停選後省定位之法律意見。研考報導。
4.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3)。台灣地區港市配合發展之研究。
5.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3)。我國台灣地區港埠行政與營運分立之研究。
6.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6)。台灣地區港埠均衡發展策略之研究。
7.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7)。台灣地區港埠整體規劃及其未來發展之研究。
8.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8)。台灣地區國際商港競爭策略之研究。
9. 江丙坤(1999)。政府再造工程與民間企業之關係。中華民國海運月刊,151,10-12。
10. 江丙坤(2000)。法制再造之成果與檢討。研考雙月刊,24(2),11-18。
11. 李明輝(1993)。考績制度運作與組織成員對考績接受認知之探討-公營企業個案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汪銘生(1989)。多元公共認知決策之研究-社會判斷理論的準實驗。
13. 汪銘生(1992)。環境決策與管理。高雄:復文。
14. 汪銘生、黃國良(1991)。高雄市製造業勞動條件之研究。管理評論。10,1-21。
15. 私立中國海事專科學校 (1996) 。高雄港務局組織調整為企業經營體具體方案之研究。交通部委託研究計劃。
16. 林光、陳福照、陳彥宏、陳淑玲(2000)。航港體制變革中港務機關定位與組織之研究。交通部委託研究計劃。
17. 林崑木(1996)。高雄市整體區域發展規劃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林裕文(1999)。結合事實與環境決策模式-於美濃水庫興建決策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邱崇訓(1996)。城市限制之研究-以「市港合一」政策過程之探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柯惠雄(1996)。指標之數量方法和權值的計算-社會判斷理論。中國統計通訊,7(4),20-22。
21. 洪文賺(1998)。高雄港營運績效與棧埠卸民營化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紀俊臣(1999)。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台北,時英。
23. 胡念祖(1998)。精省後高雄港港務體制規劃之研究。高雄市政府建設局委託研究計劃。
24. 倪安順(1994)。亞洲國家航港管理體制之研究(下)。航運季刊,3(2),1-30。
25. 倪安順(1994)。亞洲國家航港管理體制之研究(上)。航運季刊,3(1),1-25。
26. 孫智嫻、李淳(2000)。我國國際港口管理機構組織革新模式之探討。公營事業評論,8。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
27. 高雄市政府(2000)。高雄市政府爭取市港合一業務報告。
28. 高雄市政府研考會(1997)。台灣躍進高雄領航。
29. 盛子龍(1998)。精省修憲之後省之法律地位探討。律師雜誌,231。
30. 黃俊英(1999)。企業研究方法(二版)。台北:東華。
31. 黃國良(1994)。中介策略與地方建設環境紛爭處理之研究-認知衝突與利益衝突的角色。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32. 黃慶源(1996)。非營利組織行銷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董保成(1994)。行政法講義。台北:政大書局。
34. 詹中原(1995a)。中共宏觀調控政策之「國家」公務員制度改革-社會判斷理論(Social Judgment Theory)的政策檢證。中國行政,57(2),1-13。
35. 詹中原(1995b)。中共宏觀調控政策之「國家」公務員制度改革-社會判斷理論的政策檢證(續)。人事管理,32(5),4-9。
36. 詹中原(1995c)。中共宏觀調控政策之「國家」公務員制度改革-社會判斷理論的政策檢證(續)。人事管理,32(6),11-18。
37. 駱怡雯(1999)。我國商港在公物法制中的定位。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蘇明敏(1997)。大高雄地區石化產業社區關係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Cass, Sindey. (1999). World Port Privation-Finance, Funding and Ownership, Cargo System. London: IIR Publication Ltd.
2. Condliffe, Peter. (1995). Conflict Management practical guide. Malaysia: Abdul Majeed.
3. Cosier, R. A., & Rose, G. L. (1977). Cognitive Conflict and Goal Conflict Effects on Task performanc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 378-391.
4. Cullinane, K. & Song, Dong-Wook. (1998). Container Terminals In South Korea: Problems and Panaceas.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 25(1). 63-80.
5. Dreiling, M. & Wolf, B. (2001). Environment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al strategy: Tactical conflicts over NAFTA.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14(1), 34-54.
6. Hammond, K. R. (1981).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in Intuitive and Analytical Cognition. Report no.231. University of Colorado.
7. Hammond, K. R., Summers, D. A.& Deane, D. H. (1973). Negative Effects of Outcome-Feedback in Multiple-Cue probability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9, 30-34.
8. Ircha, M. C. (1997). Reforming Canadian Ports.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 22(4). 123-144.
9. Kets de Vries, M. F. R. & Miller, D. (1986).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2), 266-280.
10. Lindblom, C. E. & Woodhouse, E. J. (1993).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1. Malott, R. W. & Garcia, M. E. (1987). A Goal-Directed Model for the Design of Human Performance System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 9(1), 125-160.
12. Marshall, J. (1998). Wellington's regional renaissance. New Zealand Management, 45(8), 2-14.
13. Rohrbaugh, J. (1979).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oup Judgment: Social Judgment Analysis and the Delphi Techniqu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4, 73-92.
14. Rohrbaugh, J. (1981).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oup Judgment: Social Judgment Analysis and the Nominal Group Techniqu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8, 272-288.
15. Saundry, R. (1997). Private Profit, Public Loss: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U.K. ports.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 24(4). 319-334.
16. Simon, H. D. (1957). Models of Ma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7. Thomas, B. J. (1994). The Privatization of United Kingdom Seaport.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 21(2). 135-14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