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29113-12041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29113-120412
論文名稱
Title
臺灣豫劇團之體驗行銷研究
A Case Study on Experiential Marketing of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6-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7-29
關鍵字
Keywords
臺灣豫劇團、豫劇、傳統戲曲、顧客經驗管理、體驗行銷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Chinese Opera,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Experiential Marketing, Yuju Opera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6 次,被下載 205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058 times.
中文摘要
傳統戲曲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民族理念,其中所包含的道德觀與傳統美學,更是延續文化內涵的要素。本研究基於傳統戲曲在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希望為傳統戲曲的推廣找出方法,以臺灣豫劇團為研究對象,以Schmitt的「體驗行銷」、「顧客經驗管理」為主要理論架構,探討豫劇團在分析顧客經驗、建立經驗平台、設計品牌經驗、建立顧客介面、持續從事創新的做為,如何呈現出體驗行銷的特質。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臺灣豫劇團為個案,透過文件分析、焦點團體訪談、團隊主要執行人員深度訪談、體驗活動參與觀察,得到以下結論:
一、顧客經驗世界:臺灣豫劇團的目標觀眾是校園團體,許多觀眾是經由口耳相傳而來看戲,並且肯定劇團的藝術表現。
二、經驗平臺:臺灣豫劇團以「臺灣豫劇」定位,吸收臺灣文化創作出特有的演出形式和文本,將傳統戲曲的演藝美學,具體地呈現在感官、情感、思考、關聯等體驗形式中。
三、品牌經驗:延續「臺灣豫劇」的經驗平台和觀眾的經驗世界,臺灣豫劇團的品牌經驗表現在戲劇製作的女性意識、演員價值和劇目創新上,並以「教育」為主要面向設計體驗活動。
四、顧客介面:臺灣豫劇團的宣傳活動多以教育面向為核心,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融合審美、娛樂的面向,並引發感官、思考、行動的體驗形式。
五、持續創新:「臺灣豫劇」的獨特風格為行銷賣點,劇目上也屢見創新之舉。
本研究分析出臺灣豫劇團的策略行銷模組,感官的體驗模組表現在溝通、產品、網站的媒介上;情感模組藉由溝通與人來傳遞;思考模組展現在溝通、識別和產品的執行;關聯模組執行上主要有溝通與產品;並使用了個人、個人/共用、共用的體驗雜型。
本研究建議劇團增加網站的議題與互動、增強校園推廣體驗模組的深廣度、採用口碑行銷的模組策略、維繫觀眾忠誠度、並增加「人」的媒介功能,並對後續研究提供建議。
Abstract
Chinese operas are approaches to present the normals and aesthetics of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operas are important in our cultural, therefore, the study attempted to find a way to pass it on the future generations. “Experiential Marketing” was the main theory of the study,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was chosen as the case of the study, and tried to analyze how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modules were used by the Company. Case studise was research methodology. Personal interviews, focus group interview, document analysi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ere used as th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The conclusion as fallows: 1. The experiential world of the customer: the target audiences were campus groups, and many other audiences who were recommended by their teachers, family members or friends. 2. Experiential platform: “Taiwan BangZi Opera” positions itself as “Taiwanese Yuju Opera”, and “creating the best performance to present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operas and to break the new ground.” The aesthetics showed specifically in sense, feel, think and relate types of experiences. 3. Brand experience: the plays not only presented women’s life stories, but also shown the moder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aiwan BangZi Opera.” 4. Customer interface: Education was the main realms of the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while entertainment and esthetic were combined. The activities made the Company more closer to their audiences. 5. Engaging in continuous innovation: the Company maintain innovating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pertoires which presented the multiple characters of “Taiwan BangZi Opera”.
The 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dule of the Company showed that: the sense module was expressed through communication, product and web site. The feel module was transmitted by people and communication. The think module was expressed by the communication, visual identity and product. The relate module was presented by communication and product. The types of experiential hibrides combined individual-experience, individual/shared and shared-experience.
Finally,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dding more discussed issues and interactive ways on website; enriching the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deepening the word of mouth strategy; maintaining the loyalty of the audiences; and enhancing “people’s ability” as an experiential provid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錄………………vii
表次………………ix
圖次………………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架構、研究貢獻與章節概要……8
第二章 體驗行銷相關理論……………………13
第一節 Pine & Gilmore的體驗經濟理論……14
第二節 Schmitt的體驗行銷理論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36
第一節 研究設計、對象與地點……36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資料………39
第三節 研究限制……………………47
第四章 研究發現……………………49
第一節 臺灣豫劇團的顧客經驗世界與經驗平台……………50
第二節 臺灣豫劇團的品牌經驗、顧客介面及持續創新……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2
第一節 結論……………92
第二節 建議……………101
參考文獻…………106
一、中文部分……106
二、英文部分……112
附錄…………………………113
一、參與觀察內容…………113
二、參與觀察紀錄表………115
三、文件分析大綱…………123
四、焦點團體訪談問題……126
五、訪談同意書……………128
六、訪談問題………………129
七、《巾幗華麗緣》問卷調查……13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分
W(2013)。【面訪】。票務。臺灣豫劇團。
中衛發展中心(譯)(2009)。體驗訊息。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文化部(2012)。文化統計2010。台北市,中華民國文化部。
牛川海(2010)。豫劇王海玲,王海玲豫劇。譚靜波(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河洛文化與豫劇發展,台北市城市舞台。
王友輝(2010)。從全才演員的發展現象,探索「臺灣豫劇」的生根。石光生(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河洛文化與豫劇發展,台北市城市舞台。
王安祈(2004)。京劇。載於陳芳(編),臺灣傳統戲曲(209-282頁)。台北市:臺灣學生出版社。
王育英和梁曉鶯(譯)(2000)。體驗行銷(原作者:Schmitt, B. H.)。台北市:經典傳訊。(原著出版年:1999)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市:五南。
石磊(2010)。解讀王海玲的藝術密碼。黃心雅(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王海玲與豫劇,高雄市文化中心。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年10 月 31 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處務規程。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10032
吳孟穎和賴孟怡(譯)(2011)。感動:創造品牌 「情感品牌」的關鍵法則。台北市:日月文化。
吳芳芝和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新北市:桂冠。
吳姿瑩(2006)。國光豫劇隊新編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韻儀(譯)(1998)。體驗式經濟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70,38-46。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台北市:銀華出版部。
李正賢、廖志恆、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李巧薇(2008)。臺灣豫劇劇本研究(1996-2008)(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立亨(2000)。我的看戲隨身書。台北市:天下遠見。
李怡瑾(2009)。當代戲曲在創新語境中對「傳統」的態度--論吳興國的《李爾在此》。「創新與蛻變」劇場藝術與文化管理國際學術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李金峰(2005)。從體驗行銷的觀點探討傳統藝術觀眾行為--以舞台歌仔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台北市。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五南。
李翠芝(2000)。新豫劇主義-「杜蘭朵」在梆子腔中現身。表演藝術,92,46-47。
卓明(2010)。唱盡千帆猶清揚。黃心雅(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王海玲與豫劇,高雄市文化中心。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市:弘智文化。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1970)。宜蘭縣志(重刊合訂本)。宜蘭縣: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林谷芳(2005)。現代生活中的傳統藝術。傳統藝術,56,8-14。
林勃仲和劉還月(1990)。變遷中的台閩戲曲與文化。台北市:台原。
林茂賢(2006)。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台北市:前衛。
林茂賢(2008)。如何欣賞傳統戲曲。傳藝,79,54-55。
林娟妃 (2013)。【面訪】。編篡。臺灣豫劇團。
林娟妃(2010)。學校示範演出成功案例分享:傳統戲曲。於南臺灣表演藝術發展協會主辦,「前進校園」-藝文團體校園推廣工作坊,高雄市: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中興堂。
林麗秋(2009)。豫劇聲腔音樂在臺灣的發展與運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台南市。
林鶴宜(2004)。歌仔戲。載於陳芳(編),臺灣傳統戲曲(81-158頁)。台北市:臺灣學生。
林鶴宜(2010)。美是王道--王海玲如何創造動人的舞台形象?譚靜波(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河洛文化與豫劇發展,台北市城市舞台。
邱坤良(1983)。民俗藝術的維護。台北市:文化局。
邱坤良(1995)。金玉其表:八十年的臺灣民間戲曲。林靜芸主編,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年鑑, 86-97頁。台北市:中正文化中心。
邱坤良(1997)。臺灣戲劇現場:抗爭與認同。台北市:玉山社。
洪文駿(2008)。霹靂布袋戲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洪秀芬(2009)。高雄市表演藝術團體與國民中小學表演藝術課程合作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韋國泰(2011)。寫在《美人尖》演出前。《美人尖》節目冊。高雄市:臺灣豫劇團。
夏業良和魯煒(譯)(2008)。體驗經濟時代(原作者:Pine, B. J., & Gilmore)。台北市: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年:1999)
袁季邦(1999)。豫劇武場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高知緯(2005)。體驗行銷對文化創意產業顧客忠誠度之影響-以霹靂國際多媒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台南市。
高登第(譯)(1998)。票房行銷。台北市:遠流。
高登第(譯)(2000)。科特勒談行銷 : 如何創造、贏取並主宰市場。台北市:遠流。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2a)。節目總表。取自http://www.ksaf.com.tw/home02.aspx?ID=$3002&IDK=2&EXEC=L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2b)。節目表。取自http://www.urgent.com.tw/event/2012arts/images/file1.jpg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3)。節目總表。取自http://www.ksaf.com.tw/PhotoData/KSAF2013_DM_0220fin-2.pdf
高賢治(編)(1996)。臺灣通志。台北市:宗青。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無日期a)。先民智慧。取自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1/c01010200.aspx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無日期b)。願景與目標。取自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5/c05010400.aspx
國光劇團(無日期)。認識國光。取自http://www.kk.gov.tw/KK/Code/about.aspx
張淑華(2008)。有體驗始有好商機--顧客完整體驗是企業新競爭力。中衛報告,4,10-14。
張淑華(編)(2010)。風格密碼—顧客完整體驗大解析。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梁婉玲(譯)(2010)。質性研究的品質控管。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莫嵐蘭(2012)。呂柏伸-改變舞臺景觀改造豫劇新貌。表演藝術,238,64-65。許梅芳(譯)(2005)。顧客經驗管理。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陳文斌(2005)。從關係行銷探討表演藝術產業-以「明華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台中市。
陳玟惠(2010)。曲韻悠揚:臺灣傳統戲曲歌仔戲。台北市:麗文文化。
陳芳(2003)。論臺灣豫劇的現代化與本土化--以國光豫劇為範疇。載於陳芳和嚴立模(編),臺灣豫劇五十年圖志(8-24頁)。台北市:國光劇團。
陳芳(2004)。豫劇。載於陳芳(編),臺灣傳統戲曲(頁283-346)。台北市:臺灣學生。
陳芳(2009)。約/束,豈能約束?。《約/束》節目冊。高雄市:臺灣豫劇團。
陳昕(2003)。誠懇踏實,印鑑臺灣豫劇足跡。表演藝術,132,68-69。
陳琇玲(譯)(2002)。消費者心理學:人們買什麼?為什麼而買?台北市:臉譜。
陳耀茂(2003)。服務行銷與管理。新北市:高立。
郭君柔(1994)。王海玲表演藝術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郭君柔(2003)。在現代劇場中「去豫劇化」?表演藝術,126,60-61。
郭建中(譯)(1999)。大市場美學。新北市:新雨。
曾永義(1975)。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市:聯經。
曾永義(1987)。說民藝。台北市:幼獅。
曾永義(2002)。精緻歌仔戲:從野台到國家劇院。載於曾永義(著),戲曲經眼錄,(頁142-149)。台北市: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曾永義、游宗蓉與林明德(2002)。臺灣傳統戲曲之美。台中市:晨星。
游逸伶(2010)。非營利組織策略行銷之研究:以河洛歌子戲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詠秋(2012)。《劉姥姥》與《香魂女》。傳藝,101,110-113。
黃光雄(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石濤文化。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院。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鵬飛(譯)(2008)。服務行銷。臺北市:華泰。
楊揚(2010)。海峽兩岸當代豫劇發展的異同。譚靜波(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河洛文化與豫劇發展,台北市城市舞台。
楊雲玉(2008)。青年族群對傳統戲曲「京劇」的觀賞行為。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楊萬運(2002)。培養戲劇人口以活化當代劇場生機。臺灣藝術大學:「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當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臺灣藝術大學。
詹偉正(2008)。產業體驗轉行大解讀—用體驗建構競爭優勢。中衛報告,4,36-40。
鄒欣寧(2012)。海港城市藝文美景 誰「人」來繪就?表演藝術在高雄的現在與未來。表演藝術,234,88-89。
廖俊逞(2006)。王海玲扮劉姥姥,看進賈府繁華虛實。表演藝術,162,60-61。
廖瓊枝(2007)。臺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身段教材。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維基百科(2013a)。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維基百科(2013b)。福斯金龜車。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大众甲虫车
臺灣豫劇團(無日期a)。風雲際會。戲說豫劇-梆子戲在臺灣。取自http://w90.bengzi.org.tw/b-main-1.htm
臺灣豫劇團(無日期b)。梆子戲奇花在臺灣綻放。取自http://bangzi.ncfta.gov.tw/bangzi/Code/about.aspx
臺灣豫劇團(無日期c)。技藝傳承。梆聲律動。取自http://w90.bengzi.org.tw/c-main-1.htm
臺灣豫劇團(2010)。海玲50。高雄市:臺灣豫劇團。
劉文良(2008)。顧客關係管理。台北市:碁峰資訊。
劉建幗(2011)。新世紀臺灣豫劇創新與實驗之探討(2000-201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北市。
劉美芳(2010)。大膽為天下先--談臺灣豫劇團的創新劇目。石光生(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河洛文化與豫劇發展,台北市城市舞台。
劉慧芬(2010)。談「臺灣豫劇」劇目發展的時代意義。石光生(主持人)。2010年豫劇論壇:河洛文化與豫劇發展,台北市城市舞台。
樓永堅(2005)。藝術產業行銷個案集。台北市:智勝文化。
蔡伸章(譯)(1994)。未來的衝擊。台北市:時報文化。
鄭曜昌(2003)。國光劇團豫劇隊之發展與經營(1953-2003)(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鄭曜昌(2013)。【電訪】。演出規劃科科長。臺灣豫劇團。
鄭曜昌(編)(2012)。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簡介。《量/度》節目冊。高雄市,臺灣豫劇團。
蕭雅玲(2013)。【面訪】。演員。臺灣豫劇團。
魏雅惠(1995)。飛馬豫劇隊之研究(1953-1995)(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魏飴(1999)。戲劇鑑賞入門。臺北市,萬卷樓。
蘇桂枝(2011)。多元文化下的豫劇發展。《美人尖》節目冊。高雄市:臺灣豫劇團。
蘇國榮(1987)。中國詩劇美學風格。台北市:丹青。
蘇錦夥(編)(2009)。體驗經濟的關鍵報告:創意生活產業輔導案例集。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顧淑馨(譯)(2000)。顧客經驗管理(原作者:Schmitt, B. H.)。台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原著出版年:2003)

二、 英文部分
Gold, A.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s. Social Forces, 36, 217-223.
Holsrook, M. D. & Hirschman, E. C. (1982).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 132–140.
Krueger, R. A. (1988). Focus groups :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os Angeles : Sage.
MeetSCHMITT.com. (2012). About SCHMITT. Retrieved from http://www.meetschmitt.com/about/
Petkus, E. Jr. (2002). Enhancing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he a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9), 49-56.
Pine, B. J. & Gilmore, J. H. (1999). The experience ecomony: Work is theater & every business a stage. Bost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tron, M.Q. (1987). How to use qualitative methods i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Schechner, R. (1988). Performance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Schmitt, B. H. (1999). Experie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 New York: The Tree Press.
Schmitt, B. H. (2003).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connecting with your customers. New York: Wiley.
Srinivasan, S. R. & Srivastava, R. K. (2010). Creating the futuristic retail experience through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s it possible?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Retail & Leisure Poperty, 9(3), 193-19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