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30103-0943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30103-094324
論文名稱
Title
金門城隍信仰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Yeh in Kinme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3-06-1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3-06-30
關鍵字
Keywords
金門、金門城隍信仰、城隍
Research, Kinme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58 次,被下載 951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5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9518 times.
中文摘要
本論文是以在地人長期的田野調查經驗,從金門居民對城隍之虔誠信仰觀中,去釋讀這種傳統的通俗信仰與居民生活間的互動,以及透過隆重的廟會慶典中去勾勒箇中的蘊涵。
金門縣是包含大小金門及周邊島嶼所組合而成的島縣,總面積150.456平方公里。行政區方面有金城鎮、金寧鄉、金湖鎮、金沙鎮、烈嶼鄉(小金門)等五個鄉鎮。城隍廟計有金沙鎮田浦村的「泰山廟」、金城鎮金門城村的「古地城隍廟」與金城鎮後浦街西門里的「浯島城隍廟」三座,其中起建時間最晚、規模最大的就屬「浯島城隍廟」。本文即以金門島上信眾對城隍神虔誠的敬奉為經,信徒遍及全島的迎城隍大型廟會活動為緯,嘗試由歷史面、生活面、信仰面,對這種誠篤的民間信仰作深沉的檢視,重新思考傳統信仰的新定位。
據《金門縣志》載稱,金門島上住民始於東晉年間。但若考之民間各姓氏族譜,就可發現事實上金門比較有大規模的開發始於南宋。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更在金城鎮金門城村築起「千戶所城」,同時於所城內西門境蓋起「古地城隍廟」,金門城村頓時成為金門政經中心、信仰重鎮,也為金門開發史寫下新紀元。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海防的需要而於金沙鎮田浦村、官澳村,金湖鎮峰上村、成功村,和烈嶼鄉共設置了五個巡檢司,並於田浦巡檢司城內構建「泰山廟」,成為金門第二座城隍廟。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農曆四月十二日這一天,總兵陳龍將行政中心自金門城村遷至後浦城,「古地城隍廟」也於是年分爐於後浦,之後就在後浦城起建了「浯島城隍廟」,並以遷治的這一天作為城隍爺的生日而擴大慶祝,此後相沿成習,遂成了金門地區最具特色的賽城隍廟會。
本文共分六章。第壹章為緒論;第貳章「城隍」考釋,通論城隍的源起及神格的轉變歷程。入後的章節即以金門的城隍信仰為主軸:第參章介紹金門城隍信仰之形成,第肆章為金門的城隍信仰與活動,第伍章則是金門城隍信仰與民眾生活,第陸章是結論。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written by a native kinmenese who does a long period of field research and tries not only to explain interaction between this traditional forklore faith and life, but also to give it the meaning through ceremonious temple fairs and festivities.
Kinmen County is an island county composed by Kinmen, little Kinmen and other small islands around them. The total area of Kinmen is 150,456 square kilometers. There are five administrative areas in Kinmen. They are Kincheng Town, Kinning Hsiang, Kinhu Town, Kinsha town and Liehyu Hsiang(Little Kinmen). There are there Cheng Hwang temples in Kinmen. They are “ Taishan Temple” in Tianpu village in Kinsha town, “ Old Land Cheng Hwang Temple” in Kinmencheng in Kincheng town, and “ Wudau Cheng Hwang Temple” on the street of Houpu in Kincheng town. Of them, “Wudau Cheng Hwang Temple” is the youngest but the biggest on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deeply explore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in Kinmen and to give a new definition to traditional faith.
“ Kinmen County Book” says that the first habitants settled in Kinmen during Western Jin. But other folklore cognomen books reveal that the organized development began during Southern Song. In 1387, Deshing Chou, a duke of Ming Dynasty, established “ a city of thousands of houses” in Kinmencheng in Kincheng town,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built “Old Land Cheng Hwang Temple” in it. That caused Kinmencheng suddenly to become the economic center and important faith town in kinmen, and wrote a new leaf in Kinmen history. In 1392, Ming Dynasty built five military spots for coast safety. The five military spots were located in Tianpu village in Kinsha town, Fengshang village and Chengkun village in Kinhu town, and Liehyu Hsiang. Ming Dynasty built “ Taishan Temple” in Tianpu military spot. It is the second big temple in Kinmen. On lunar August twelfth, 1680, Lung Chen, a general of Qing Dynasty, transferred administrative center to Houpu. The fire of “Old Land Cheng Hwang Temple” was given to Houpu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 and then “ Wudau Cheng Hwang Temple” was built here;therefore, people in Kincheng town take this day, lunar August twelfth, for the birthday of Cheng Hwang, and celebrated ceremoniously. Then it became a folklore festival. And all of the activities of this day gradually become the most special Cheng Hwang temple fair in Kinmen.
This book has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to Cheng Hwang. The former part of chapter two discusses about the origins of Cheng Hwang and the different processes of its godhood. The latter part of chapter two contains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in Kinmen.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formation of belief in Cheng Hwang in Kinmen.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is faith and associated activities. Chapter five talks about the belief in Cheng Hwang and folklore life in Kinmen. Chapter six sums up all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the above five chapter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緣起與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材料及範圍…………………………..……………………………3
一、研究相關材料………………………………..……………………………..3
二、研究空間範圍………………………………..……………………………..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相關研究探討………………..……………………………5
一、相關文獻的歸納分析……………………………..………………………..5
二、田野調查所得經驗………………………………………..………………..5
三、親自參與廟會慶典觀察所得……………………………..………………..6

第貳章、「城隍」考述
第一節、「城隍」源起……………………………….……………………………….7
一、 唐代以前的城隍……………………………………………………………7
(一)城隍與城池、水庸(墉)…………………………………………………7
(二)城隍祭典源起………………………..…………………………………9
二、 唐宋元時代的城隍………………………………………………………..12
(一)城隍神可指定人名……………………………………………………12
(二)祭城隍文迭起…………………………………………………………13
(三)朝廷賜加城隍封號……………………………………………………20
三、明清以後的城隍……………………………………………………………21
(一) 明太祖賜封與去封城隍神…………………………………………..21
(二)城隍神的司法地位 …………………………..………………………23
第二節、「城隍」的神格………………………………….…...……………………27
一、 自然神…………………………………………………..…………………27
(一)城隍神功能……………………………………………………………29
(二)城隍廟祀神……………………………………………………………31
二、敕封神……………………………………………………...……………….31
第三節、筆記雜錄中的「城隍」……………………………………………………44
一、懲惡揚善類型………………………………………………………………44
二、禱夢顯靈類型………………………………………………………………51
三、祈福禳災類型………………………………………………………………56
四、綜合類型……………………………………………………………………59


第參章、金門城隍信仰之形成
第一節、 金門城隍信仰之環境成因……………………………………………70
一、自然環境……………………………………………………………………71
(一) 海島特性……………………………………..………………………72
(二)「金門城」築城始末…………………………………………………74
(三)巡檢司寨的築建………………………………………………………80
二、人文環境……………………………………………………………………82
(一)住民來源………………………………………………………………82
(二)「後浦」的開發………………………………………………………82
1.得名由來及十三陳………………………………...……………………82
2.梁氏族人建基………………………………………...…………………82
3.埔後陳氏演展…………………………………………...………………83
4.許氏族人築堡……………………………………………...……………84
第二節、 金門城隍祈雨之神蹟及其形象………………………………………85
一、蘇王爺三度前往「浯島城隍廟」廣場祈雨…………………………………86
二、廣澤尊王兩度前往「浯島城隍廟」前祈雨…………………………………88
第三節、 金門城隍信仰與本地社會……………………………………………89
一、島民一年兩度親往城隍廟參拜……………………………………………89
二、 解冤司為民訴冤………………………………..…………………………92

第肆章、金門的城隍信仰與活動
第一節、金門城隍廟之介紹…………………………….…………………….…94
一、 泰山廟(俗稱東嶽泰山廟) ………………………………………………94
二、 古地城隍廟………………………………………………………………..96
三、浯島城隍廟…………………………………..……………………………100
第二節、金門城隍之巡安活動…………………………………………………105
一、例行性活動(農曆四月十二日迎城隍)………………………………106
(一) 大迎(活動範圍涵蓋城區周邊十三個村落)……………………106
(二)小迎(遊行範圍以城區為主) …………………………………111
二、2000年全島城隍巡安活動………………………………………………113
第三節、金門城隍廟匾聯、碑記分析……………………………………………123
一、楹聯……………………………………………….………………………123
(一)田浦泰山廟楹聯……………………………….……………………124
(二)古地城隍廟楹聯……………………………….……………………124
(三)浯島城隍廟楹聯……………………………….……………………124
二、匾額…………………………………………………….…………………126
(一)田浦泰山廟匾額…………………………………….………………126
(二)古地城隍廟匾額……………………………………..………………127
(三)浯島城隍廟匾額…………………………………….………………127
三、碑記分析…………………………………………………….……………128
(一)重修田浦城隍廟記(含書影)………………………….……………129
(二)溯古尋根金門城隍廟………………………………….……………130
(三)古地城隍廟重建落成誌……………………………….……………130
(四)署金門糧捕海防分縣馬公去思碑……………………..……………131
(五)金門縣長韓福海德政碑………………………………..……………131
(六)重建城隍廟記(含書影)……………………………..……………132
(七)城隍廟捐題翻蓋芳名(甲)(含書影)…………………..…………132
(八)城隍廟捐題翻蓋芳名(乙)(含書影)…………………..…………134
(九)重建浯島城隍廟記……………………………………….…………135

第伍章、金門城隍信仰與民眾生活
第一節、 金門城隍信仰與民間信仰契合………………..……………………136
一、城隍官方祀典………………………………………….…………………136
(一)縣官履任告城隍廟……………………………….…………………136
(二)傳承厲祭遺風……………………………………….………………138
二、全島性的信仰活動 ………………………………………………………142
第二節、 金門城隍廟之建置與行政………………………………..…………157
一、浯島城隍廟的行政組織及「六房司」……………………….…………157
二、城隍爺的部屬…………………………………………………………….158
(一)文、武判官會組織………………………………………………….158
(二)將軍爺會組織……………………………………………………….158
(三)顏、柳督察會組織……………………………………………………159
(四)董、李排爺(俗稱竹杯爺)會組織……………………………………160
三、浯島城隍廟管委會的組織與社區文化的互動…….……………………160
(一)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的組織………………..……………………160
(二)迎城隍後浦地區四境總動員…………………..……………………161

第陸章、結論
第一節、研究發現…………………………….……………….…………………164
第二節:展望─城隍信仰的時代意義…………………………………………166
(一)信仰面……………………………..…………………………………167
(二)社會面…………………………….…………………………………167
(三)經濟面………………………………………………………………168



附錄一
歷代祭城隍文選錄…………………………………………………………………170

附錄二
萬人空巷迎城隍……………………………………………………………………175

附錄三
重要訪談人士一覽表………………………………………………………………177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17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 傳統典籍部分
二十四史,《宋史•志卷五十五》,藝文出版社印行。
干寶著,《搜神記》,臺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9月初版一刷。
元•吳澄撰,《吳文正集》卷三十八,載《四庫全書》。
元•劉壎撰,《水雲村稾》卷三,載《四庫全書》。
元•鄧文原撰,《巴西集》卷下,載《四庫全書》。
允祿等監修,《大清會典》(雍正朝),文海出版社印行。
巴蜀書社發行,《全宋文》,1991年4月第1次印刷。
王水照主編,《傳世藏書•集庫•總集─全唐文》(12),誠成企業集團(中國)有限公司組織編纂,1996年12月版。
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一版。
王溥撰,《五代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一版。
王溥撰,《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一版。
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3月台一版。
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元月初版。
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台一版。
王靜芝著,《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76年7月五版。
王應麟撰、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一版。
世界書局印行,《四庫全書薈要》史部第95冊地理類。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鬼神傳》,上海:古籍出版社,咸豐七年刊本影印。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一》。
申時行等重修,《明會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一版。
何孟春撰,《餘冬序錄》,載周光培編《歷代筆記小說集成》,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1次印刷。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卷三二下•帝王部•崇祭祀一下),臺灣中華書局輯印,1967年5月臺一版。
宋•朱熹撰,《朱子家禮》,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36冊、禮類。
宋•洪邁撰,《夷堅志》(第一冊),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4月初版。
宋•陳耆卿撰,《篔窓集》卷九,載《欽定四庫全書》珍本。
宋•鄭俠撰,《西塘集》卷一、卷五,載《欽定四庫全書》珍本。
宋•魏仲舉編,《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一、二十三,載《欽定四庫全書》珍本。
李明賜發行,《中國神仙傳記文獻初編(第四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台北:捷幼出版社編輯部,1992年3月初版。
杜佑撰,《通典》,台北:新興書局,1959年5月初版。
周光培編,《明代筆記小說》(38),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年4月第1次印刷。
明•王樵撰,《方麓集》卷十二,載《欽定四庫全書》珍本。
明•白雲齋撰,《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大立出版社,1977年10月初版。
明•陸西星著,《封神演義》,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一刷。
明•黃佐撰,《泰泉鄉禮》,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36冊、禮類。
明•蔡獻臣著,《清白堂稿》,金門:金門縣政府出版,1999年11月初版一刷。
東晉•郭璞、﹝清﹞郝懿行注,袁珂譯注,《山海經》,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6月初版二刷。
東漢•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8月20日出版。
南梁•陶弘景編撰,《真誥》。
姜義華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禮記讀本》,台北:三民書局印行,1997年10月初版。
韋昭注,《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一版。
孫希旦著,《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文一版。
孫振聲編著,《白話易經》星光出版社出版,1981年9月初版。
徐天麟撰,《西漢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一版。
徐天麟撰,《東漢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一版。
晉•張華著、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9月初版。
袁枚著、吳曉臨編著,《子不語─中國鄉野神怪故事》,台北:漢湘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商務《四庫全書》三、四、五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國史館,《清史稿校註》(第四冊),國史館,1986年7月出版。
梁•蕭統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9月六版。
清•毛奇齡撰,《辨定祭禮通俗譜》,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36冊、禮類。
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第二冊),國防研究院,1961年2月臺初版。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景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
清•全祖望撰,《鮚埼亭集》外編卷四十七、四十八,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68年12月臺一版。
清•李光地撰,《朱子禮纂》,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36冊、禮類。
清•紀曉嵐著,王櫻芳、蔡素禎註釋,《閱微草堂筆記》,台南:漢風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四印。
清•孫承澤撰,《春明夢餘錄》,大立出版社,1980年10月。
清•秦蕙田撰,《五禮通考》,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29冊、禮類。
清•袁枚著,《子不語》,台北:新興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7月版。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新興書局發行,1958年10月初版。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鼎文書局印行,1985年4月再版。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年8月。
清•楊維楨撰,《道園學古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一版。
清•董浩等編,《全唐文》,中華書局出版,1983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
清•蒲松齡著,《聊齋志異》,台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初版三刷。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年8月。
《琅邪代醉編》,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30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2月初版一刷。
章斗航發行,《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6月臺一版。
傅錫壬註譯,《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6年7月初版。
開明版《二十五史•元史》,臺灣開明書店,1965年5月臺二版發行。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輯,《石刻史料新編》(四),1982年12月二版。
《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5月再版。
《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月3版。
《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6月3版。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氏傳》,高雄:復文圖書公司,1991年9月再版。
楊亮功等註譯、王雲五主編,《四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7月修訂一版
誠成企業集團編纂,《傳世藏書•集庫•總集•全唐文》,北京: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12月版。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疏,新校本二十五史《漢書》,史學出版社,1974年5月臺北影印一版。
歷代學人撰著,《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7月版。
翰林院侍讀施閏章撰,《篔窓集》卷九,載《欽定四庫全書》珍本。
藝文印書館發行,《十三經注疏•周易》,1976年5月六版。
藝文印書館發行,《十三經注疏•禮記》,1976年5月六版。
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北齊書》,藝文印書館。
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宋史》,藝文印書館。
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明史》,藝文印書館。
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南史》,藝文印書館。
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後漢書》,藝文印書館。
蘇轍撰,《欒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臺一版。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顧炎武著,《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臺一版。
二、近人專著部分
丁世良、趙放主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中南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7月第2次印刷。
丁煌編輯,《道教學探索》(第捌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道教研究室、道教總廟三清宮、道教學探索出版社合作編印,1994年12月21日出版。
尹飛舟等著,《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王世禎編著,《細說中國民間信仰》,台北:武陵出版社,1995年11月一版二刷。
王永謙著,中華民俗文叢《土地與城隍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1996年2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王見川、李世偉著,《台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11初版第一刷。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全一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景印初版。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景印初版。
王靜芝、蔡興濟合著,《國學導讀》,臺北:北海出版社,1972年6月再版。
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編,《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中華道統出版社,2000年10月。
江柏煒著,《城市的身世─金門後浦城的建築故事》,金門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何培夫著,《台灣古蹟與文物》,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7年12月再版。
何培夫著,《臺灣碑碣的故事》,南投:臺灣省政府,2001年12月。
何培夫編,《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年6月初版。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新竹縣市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8年6月初版。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上)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年6月初版。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澎湖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3年6月初版。
余光弘著,《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九號,1988年10月。
吳幼雄著,《泉州宗教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宋光宇編,《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7月初版。
李豐楙總編纂,《東港東隆宮醮志─丁丑年九朝慶成謝恩水火祈安清醮》,台灣:學生書局,財團法人東港東隆宮出版,1998年11月初版。
李豐楙總編纂,《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台灣:學生書局,財團法人東港東隆宮出版,1998年11月初版。
沈繼生著,《泉州人文風景線》,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阮昌銳著,《民俗與民藝》,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4年10月初版。
林仁川著,《臍帶的證言─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淵源》,臺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林美容編,《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1年3月。
林富士著,《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5年6月初版。
林衡道口述,楊鴻博整理,《鯤島探源》(四),臺北:稻田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林衡道著,《台灣史蹟源流》,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1999年6月增訂一版。
林衡道著,《台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青文出版社,1966年12月第一版。
林衡道著,《台灣歷史民俗》,台北:黎明出版社,1991年8月三版。另林衡道編著,同書名、同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林衡道著、馮作民譯,《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青文出版社,1966年12月第一版。
林衡道編,《臺灣勝蹟採訪冊》(第四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年6月30日出版。
林曙光著,《打狗歲時記稿》,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4年12月初版一刷。
金門縣政府編修,《金門史蹟源流》,金門縣政府出版,1987年6月。
金榮華主持,《金門民間故事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金門縣立社會教育館發行,1997年3月初版。
金榮華主持整理,《台灣桃竹苗地區民間故事》,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發行,2000年11月初版。
金榮華著,《民間文學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出版。
金榮華著,《民間故事論集》,台北:三民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
姚秋云等撰著,《鬼城傳說故事》,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施合鄭民俗基金會,《中國儺戲、儺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八十五期,1993年9月。
唐蕙韻著,《金門民間傳說》,台北:稻田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徐正光、林美容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12月初版。
袁愛國著,《泰山神文化》,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一版一刷。
馬書田著,《中國冥界諸神》,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6月初版一刷。
馬書田著,《華夏諸神—鬼神卷》,台北:雲龍出版社,2000年2月第二版第一刷。
張柄楠發行,《民間信仰神祇史考叢書─中國神祇列傳》(第一冊),台北:道觀出版社,〈民間信仰的基礎〉,頁6至頁19;〈民間信仰發展的歷程〉,頁20至頁23;〈民間信仰的神鬼觀〉,頁24至頁27;〈民間信仰的神明生活〉,頁28至頁31;〈民間信仰的巫術〉,頁32至頁36;〈寺廟的功能〉,頁37至頁39。
張柄楠發行,《民間信仰神祇史考叢書─中國神祇列傳》(第三冊),台北:道觀出版社,〈城隍爺〉,頁178至頁186;〈十殿閻王〉,頁254至頁260。
張榮強著,《金門人文探索》,台北稻田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莊伯和著,《台灣民藝造型》,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4年8月20日初版。
許維民撰,《四月十二迎城隍》,金門:縣政府觀光局發行,2000年5月初版。
郭堯齡著、陳延宗主編,《金門紀實》,台北:冠傑彩色製版印刷公司,2002年9月初版。
陳慶浩、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
陳耀明著,《澎湖的廟神》,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5年6月。
陶思炎著,《中國鎮物》,台北:東大出版社,1998年8月。
彭紹周著,《臺灣道廟誌第二輯•台北市》,臺北:中華道教文化服務社,1987年10月10日。
彭紹周著,《臺灣道廟誌第三輯•台北縣》,臺北:中華道教文化服務社,1989年元月20日。
黃文博著,《臺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黃光男發行,《金門水頭、官澳、瓊林歷史考古試掘報告》,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年9月一版。
黃光男發行,《金門地區陶瓷史、城牆遺跡、喪葬習俗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年9月一版。
黃有興著,《澎湖的民間信仰》,臺北:臺原出版社,1992年8月。
黃鳴奮、李菁主編,《廈門人物(歷史篇)》,廈門:鷺江出版社出版,1996年11第1版第1刷。
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民間戲曲》,台北:稻田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寺廟巡禮》,台北:稻田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寺廟楹聯碑文》,台北:稻田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的民間慶典》,台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風獅爺與辟邪信仰》,台北:稻田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歲時節慶》,台北:稻田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董芳苑著,《台灣民宅門楣八卦牌守護功用的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出版,1996年5月再版。
劉文三著,《台灣神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981年3月初版,1995年12月再版。
劉枝萬著,《中國民間信仰論集》,台北:中研院民族學院研究所, 1974年。
劉寧顏編,《臺灣勝蹟採訪冊》第六、七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2年6月30日出版。
劉還月著,《台灣民間信仰》,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11月一版。
增田福太郎、郭立誠、高賢治著,古亭書屋譯,《台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體系》,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9年10月一版一刷。
鄭土有、王賢淼著,《中國城隍信仰》,江蘇: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1994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出版。
鄭志明著,《臺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大道文化,1996年9月初版二刷。
鄭素春著,《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閻亞寧主持,《金門縣二級古蹟虛江嘯臥碣群之調查研究》,中國工商專校出版,1996年10月出版。
閻亞寧主持,《金門縣清總兵署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中國工商專校出版,1994年6月出版。
薛施伍、薛承爵合編,《顯影》雜誌,珠山村圖書報社發行,1928-1949。
鍾華操著,《台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8年4月四版三刷。
韓伯泉、陳三株著,《廣東地方神祇》,香港:中華書局出版,1992年8月初版。
顏立水著,《金門與同安》,台北:稻田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龔顯宗著,《臺灣文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一刷。
龔顯宗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編印,1998年12月。
三、方志部分
台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福建省馬巷廳志》,清•光緒癸巳年校補,1986年10月10日重印。
光緒壬午年十月開雕,校藏浯江書院,《金門志十六卷》,1882年。
朱商羊,《漳州府誌》,台南:登文印刷局,1965年10月影印。
朱維幹著,《福建史稿》(上冊),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85年2月第一次印刷。
吳子光著,臺灣文獻叢刊《臺灣紀事》,,臺灣銀行出版,1959年2月出版。
杜昌丁編印,清•乾隆二十二年修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永春州志》,1972年3月景印。
周凱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第九五種《廈門志》(上、下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30日。
明•洪受著,《滄海紀遺》,金門文獻委員會編印,1978年元月三版。
明•董仲昭,《八閩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第一版第二刷。
林大華纂修,龔少俠重印,《樂會縣志》,臺北:新店市,1986年10月重印初版。
林天蔚著,《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1995年7月。
林柏榕監修、曾藍田主修,《臺中市志》(卷二人民志禮俗篇),臺中市政府,1984年6月30日。
林焜熿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金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9月30日出版。
林豪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澎湖紀略、澎湖續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30日。
林豪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30日。
林學增等修,吳錫黃纂,《福建省同安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印行,1929年鉛印本影印。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22年2月。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金門縣政府發行,《金門縣志》重修版(上、下兩冊),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79年6月30日初版。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金門縣政府發行,《金門縣志》重編版(上、下兩冊),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68年2月1日初版。
金門縣政府編修,《金門縣志》增修版(上、中、下三冊),金門: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99年初版二刷。
洪國正發行,《烈嶼鄉志》,金門縣烈嶼鄉公所出版,2002年元月。
胡龍寶等監修,《臺南縣志》(卷二人民志),臺南縣政府,1980年6月30日出版。
高雄市政府,《高雄市志》(卷十三文物志),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6年12月30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清嘉慶八雸刻本,《合肥縣志》。
婁雲督修,內政部圖書館珍藏,《惠安續志》。
屠繼善著,《?甯K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30日。
張守真、許一男撰,《鳳山縣舊城紀事》,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1997年6月。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王世慶整修,《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30日。
張海、萬橚合修,清•乾隆十五年修印,《當塗縣志》(重印本),1980年元月重印。
清•光緒癸巳年校補,甬上黃家鼎署檢,《泉州府馬巷廳志》,台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年10月10日重印。
清•康熙十一年,縣令劉佑督修,《南安縣志》(上、下冊),台北市南安同鄉會印行,陳其志景印,1973年10月景印。
清貴泰武穆淳等纂,清嘉慶二十四年刊本,河南《安陽縣志》,安陽文獻委員會影印,1933年鉛字重印本。
清•劉宗元修、吳天錫纂,《應山縣志》,臺北應山同鄉會發行,1972年9月13日景印初版。
清•稽曾筠、李衛等修,沈翼機、傅王露等纂,《浙江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第1次印刷。
許如中編著,《金門民俗志》,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1年春季出版。
許如中編著,《新金門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59年3月1日初版。
陳元義著,《嘉義安溪民俗》,臺北:美欣圖書出版電腦有限公司,1997年9月出版。
陳文達著,《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30日。
陳文達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縣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3年6月30日。
陳培桂著,《淡水廳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2月。
陳壽祺等,《福建通志》,華文書局,清•同治十年重刊本,中國省志彙編之九。
景印《陽新縣(興國州)志》,湖北陽新縣旅臺同鄉會,1984年甲子孟夏月印行。
甯楷等撰(舊志)、吳景牆等撰(新志)、周志靜等撰(續志),《宜興縣志》,新興書局發行。
楊天厚、林麗寬主編,《金門縣金沙鎮志》,金門縣金沙鎮公所編印,2002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董成助,《廈門志》,台北:文成出版社,1967年12月臺一版。
劉良璧著,《重修臺灣府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2月。
劉寧顏編,《重修臺灣省通志資料》(第一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3月。
影印民國二十五年版,《鄢陵縣志》。
《影印泉州府誌》(一至四冊)。
頭屋鄉誌編輯委員會,《頭屋鄉誌》,頭屋鄉公所,1996年12月25日出版。
謝重光、楊彥杰、汪毅夫著,《金門史稿》,廈門:鷺江出版社出版、發行,1999年8月第一次印刷。
四、廟志部分
浯島城隍廟修建委員會編,《浯島城隍廟重修工程收支徵信錄》,金門:金門縣浯島城隍廟修建委員會,1972年2月謹印。
清•盧崧修、朱朗齋等纂,《吳山城隍廟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黃有興編撰,《澎湖馬公城隍廟志》(上、下冊),澎湖:財團法人澎湖馬公城隍廟,1999年12月初版。
新竹都城隍廟,《新竹都城隍廟簡介》。
彰邑城隍廟重建委員會、彰邑城隍廟繞境籌備會,《丙子年彰邑城隍尊神出巡繞境紀念特刊》,1996年11月出版。
彰邑城隍廟重建委員會、彰邑城隍廟繞境籌備會,《彰邑城隍廟重建落成出巡繞境紀念特刊》,1984年12月初版。
廣陵書社編、高小建主編,《中國道觀志叢刊》(第一冊)《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白雲觀志》(附東岳廟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顏西林編撰,《浯島城隍廟誌》,金門:金門縣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1997年11月30日,歲次民國第二丁丑年十一月初一日奠安日出版。
五、譜牒部分
金門山后村梁姓編,《梁氏族譜》
金門王氏宗親會編,《金門王氏族譜》(上下冊)
金門埔後村陳姓編,《上學陳氏世系族譜》。
金門珠浦許姓編,《金門珠浦許氏族譜》。
金門陳氏宗親會編,《金門陳氏大宗祠穎川堂建祠八十周年奠安紀念特刊》,1985年正月出版。
六、學位論文部分
王琰玲撰,《城隍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宋光宇撰,《中國民間三教合一信仰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李艾珍撰,《台灣民間「給神明作契子」的儀式—以雲林海豐堡和布爾西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李增德撰,《金門古寧頭聚落營造的探討》,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30日。
李錫祥撰,《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沈宗憲撰,《宋代的鬼與死後世界傳說》,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沈宗憲撰,《國家祀典與左道妖異—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
林麗寬撰,《金門王爺民間信仰傳說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2月。
唐蕙韻撰,《金門民間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徐雨村撰,《國家力量、人口流動與鄉民經濟變遷—以金門官澳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高怡萍撰,《澎湖離島果葉村的犒軍儀式與儀式象徵》,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張秀蓉撰,《清代會館的功能—地緣、商幫與祠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黃勝雄撰,《民俗宗教建築及活動土地使用秩序問題之研究—以台北市媽祖廟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廖崑田撰,《從神學的觀點研究當前臺灣漢人社會祖先崇拜之宗教本質》,亞洲浸信會神學研究院神學碩士論文,1979年5月。
蔣竹山撰,《從打擊異端到塑造正統—清代國家與江南祠神信仰》,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蔡相煇撰,《明清政權更迭與臺灣民間信仰關係之研究—清初臺灣政治與王爺、媽祖信仰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元月。
鄭耀宗撰,《城隍信仰研究》,台南神學院神學系道學碩士論文,1982年5月。
七、學報、期刊部分
Feuchtwang,St撰,〈孔廟與城隍廟〉,載《中興史學》,2002年4月。
丁荷生、鄭振滿撰,〈閩台道教與民間諸神崇拜〉,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3期,1992年8月,頁33至頁52。
方淑美撰,〈臺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獎助專刊》,1995年5月出版。
方豪撰,〈鄭和時代金門在中外航海上的地位〉,刊載《方豪教授台灣史論文選集》,1999年12月。
王文良撰,〈馬公城隍廟十二生肖石雕藝術淺談─兼記十二生肖與干支的關係〉,載《西瀛風物》,1999年6月。
王文良撰,〈澎湖的宮廟鑿花木雕─傳承篇〉,「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抽印本,2001年9月5、6、7日。
王見川、李世偉撰,〈戰後以來臺灣的「宗教研究」概述—以佛、道教與民間宗教為考查中心〉,收錄《臺灣文獻》第51卷第3期,2000年9月。
王銘銘撰,〈危亡與超生:一八九六年年中東南沿海的超度儀式〉,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7期,1999年春季,頁169至頁206。
民俗曲藝編輯部,〈五月十三迎城隍〉,刊載《民俗曲藝》第36期,1985年7月,頁96至頁 103。附錄:台北霞海城隍廟小史。
白安睿撰,〈民俗曲藝─七爺八爺〉,載《臺東縣史漢族篇》,2001年11月發行,頁153。
石弘毅撰,〈台灣「王爺」信仰的歷史意義〉,收錄《歷史月刊》第87期,1995年4月,頁4至頁13。
石奕龍撰,〈閩臺民間信仰的異同比較〉,載《臺灣源流》,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7),1997年9月30日出版,頁84至頁91。
朱建明撰,〈上海城隍廟的三巡會祭祀〉,載《民俗曲藝》,2000年5月。
江寶釵撰,〈大稻埕、霞海城隍與靈安社〉,載《民俗曲藝》47期,1987年6月。
舟子撰,〈記定海城隍廟與祖印寺〉,載《寧波同鄉》186期,1984年1月,頁6至頁7。
何培夫撰,〈臺灣城隍信仰之意義〉,載《史學》第2期,成大歷史學學會出版,1975年4月,頁77至頁86。
余光弘撰,〈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收錄《重修臺灣省通志資料》第1輯,臺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輯組編校,1985年3月出版,頁736至頁771。
余光弘撰,〈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1982年春季,頁67至頁103。
余光弘撰,〈澎湖的移民與開發〉,《西瀛風物》創刊號,1996年6月,頁45至頁61。
余光弘撰,〈澎湖移民與清代班兵〉,《石老 石古石》,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3期,1996年6月,頁24至頁43。
吳永猛撰,〈澎湖村落五營信仰探索〉,「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抽印本,2001年9月5、6、7日。
吳亞梅撰,〈古考場中的怨鬼〉,載《香火》雜誌第18期,頁64至頁69。
吳東明撰,〈臺南府城隍廟〉,載《道學初探》,1991年10月。
呂健忠撰,〈為兒童劇評催生─《城隍爺傳奇》觀後感〉,載《表演藝術》,1994年2月1日出版,頁99至頁103。
呂理政撰,〈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談臺灣民間信仰的幾個面相〉,載《民俗曲藝》第69期,1991年元月出版,頁5至頁22。
宋光宇撰,〈霞海城隍因何威靈赫赫?〉,載《民俗曲藝》60期,1989年7月。
宋光宇撰,〈霞海城隍因何威靈赫赫?〉,載錄《民俗曲藝》60期,1989年7月。
宋光宇撰,〈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收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4月,頁291至頁337。
宋光宇撰,〈霞海城隍與台北的發展〉,收錄《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6期,1990年9月,頁1至頁3。
巫仁恕撰,〈節慶、信仰與抗爭─明清城隍信仰與城市群眾的集體抗議行為〉,收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0年12月,頁149至頁210。
李仕德撰,〈金門與早期臺灣開發的關係〉,載《臺北文獻》,1992年12月25日出版。
李亦園撰,〈中國家族與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探討〉,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9期,1998年6月,頁47至頁61。
李如華撰,〈閻羅十殿審判談報應〉,載《香火》雜誌第4期,頁30至頁31。
李祖基撰,〈城隍信仰與臺灣歷史〉,載《臺灣源流》,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2),1998年冬季刊,頁108至頁114。
李冕世撰,〈談城隍神的崇拜─中國古老神祇之一〉,載《史蹟勘考》第6期,成大歷史學系史蹟研究室編印,1976年6月,頁1至頁13。
李豐楙撰,〈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刊載《東方宗教研究》新4期,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出版,1994年10月,頁184至頁209。
李豐楙撰,〈鹿港施姓道壇與泉籍聚落〉,載《臺灣文獻》,2001年6月30日出版,頁11至頁28。
李豐楙撰,〈臺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載《民俗曲藝》第116期,1998年11月出版,頁143至頁173。
李豐楙撰,〈臺灣東港平安祭典的王爺繞境與合境平安〉,載《民俗曲藝》第85期《中國儺戲•儺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3年9月出版,頁273至頁323。
李豐楙撰,〈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1999年秋季,頁135至頁172。
沈福煦撰,〈上海的豫園和老城隍廟商業區〉(下),載《空間》雜誌第68期,1995年3月出版,頁90至頁99。
沈福煦撰,〈上海的豫園和老城隍廟商業區〉(上),載《空間》雜誌第63期,1994年10月出版,頁122至頁126。
沈繼生著,〈城隍信仰在泉州〉,收錄氏著《泉州人文風景線》,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999年1月第一次印刷,頁173至頁179。
汪曾祺撰,〈城南客話─城隍、土地、灶王爺〉,載《中國文化》叢刊,199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186至頁189。
卓克華撰,〈澎湖媽宮城隍信廟史蹟之研究〉,載《石老 石古石》: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996年3月。
周立方撰,〈城隍文化研究的現實意義〉,載《臺灣源流》,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0),1998年夏季刊,頁102至頁107。
孟光撰,〈心安!平安!一柱香〉,載《香火》雜誌第1期,1982年3月25日出刊,頁38至頁41。
服一丙撰,〈臺灣之寺廟與神明〉,收錄於張火木主編,實踐設計管理學院出版,《追尋文化台灣—一九九五年北區大學院校民間文學與民俗文物田野調查論文集》,1995年出版,頁195至頁203。
林明德撰,〈台澎金馬地區王爺信仰與廟群匾聯文化的探索〉,載《輔仁國文學報》第10集,1994年4月,頁21至頁49。
林明德撰,〈解讀寺廟的匾聯文化─以台灣地區的城隍廟為例〉,收錄《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3月,頁319至頁344。
林美容撰,〈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載錄《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出版公司,1996年9月初版一刷,頁289至頁319。
林美容撰,〈簡介《台灣的民間宗教與國家傳統》〉,刊載《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2、3期,1988年夏、秋季,頁361至頁369。
林富士撰,〈略論台灣漢人社群的厲鬼信仰—以台北縣境內的有應公信仰為主的初步探討〉,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的《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中研院文哲所中國文哲論集(八),1996年11月,頁327至頁357。
林榮澤撰,〈「城隍」在漢人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功能─以日據時期臺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祭為例〉,刊載《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2期,2000年7月,頁233至頁286。
林榮澤撰,〈「廟會」與中國的民間社會─以清代的華北、東北、西北為例〉,刊載《史耘》,2001年7月,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發行,頁53至頁89。
林衡道撰,〈金門的民房與廟宇〉,載《香火》雜誌第17期,頁4至頁7。
林衡道撰,〈臺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神明〉,收錄《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
林麗寬撰,〈金門的王爺信仰〉,由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漢聲雜誌社等共同主辦的「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之論文,2001年9月。
林鶴亭撰,〈重建安平城隍廟樑籤考〉,載《台灣風物》(季刊)第29卷第4期,1979年12月31日出版,頁68至頁84。
祁連休撰,〈中國古代鬼故事譾論〉,收錄《民俗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11月15日出版,頁423頁442。
邱麟祥撰,〈迎城隍話稻江〉,載《臺北文獻》直字第92期,1990年6月25日出版,頁67至頁77。
金榮華撰,〈落水鬼仁念放替身─「水鬼與漁夫」型故事試探及其型號之設定〉,收錄《民俗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11月15日出版,頁443頁461。
〈城隍〉,刊載於《華人工商資訊網》sinoinfo.com。
施奕中等撰,〈城隍信仰研究〉,收錄於張火木主編,實踐設計管理學院出版,《追尋文化台灣—一九九五年北區大學院校民間文學與民俗文物田野調查論文集》,1995年出版,頁86至頁99。
韋煙灶、陳泳男、李宜靜合著,〈新竹城隍廟巡禮〉,載《地理教育》,1998年6月,頁145至頁160。
香花庵撰,〈十八層地獄與森羅殿〉,載《春秋》雜誌第11卷第6期,1969年12月1日出刊,頁27至頁30。
香花庵撰,〈城隍廟與崔府君〉,載《春秋》雜誌第11卷第5期,1969年11月1日出刊,頁12至頁14。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文獻》(第7期),1981年5月1日出版。
張恭啟撰,〈多重宇宙觀的分辨與運用:竹北某乩壇問乩過程的分析〉,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1期,1987年6月,頁81至頁101。
張菼撰,〈從史學觀點談台灣宗教與道教〉,載《香火》雜誌第2期,頁58至頁62。
張德南撰,〈新竹都城隍廟的匾聯〉,刊載《竹塹文獻》,2002年4月,頁77至頁84。
梁玉玲撰,〈臺灣府城隍廟研究報告三篇〉,載《史蹟勘考》第4期,成大歷史學系史蹟研究室編印,1976年4月,頁116。
莊吉發撰,〈世治聽人,世亂聽神─清代台灣民變與民間信仰〉,載《臺灣文獻》,2001年6月30日出版,頁221至頁234。
莊吉發撰,〈信仰與生活—從現藏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的民間信仰〉,刊載《台灣文獻》第51卷第3期,2000年9月。
莊英章撰,〈漢人社會研究的若干省思〉,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0期,1996年4月,頁27至頁35。
許雪姬撰,〈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之研究〉,載《臺北文獻》,1992年12月25日出版。
陳存仁撰,〈上海的城隍廟與城隍會〉,載《春秋》雜誌第19卷第5期,1973年11月1日出刊,頁19至頁29。
陳炎正撰,〈臺灣傳統建築〉,載《臺灣源流》,1998年6月出版,頁74至頁80。
陳芳君撰,〈「重修臺灣府城隍廟碑記」考正〉,載《史蹟勘考》第4期,成大歷史學系史蹟研究室編印,1976年4月,頁117。
陳長城撰,〈宜蘭城隍廟〉,載《臺北文獻》直字第42期,1977年12月15日出版,頁201至頁205。
陳春聲撰,〈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0期,1996年4月,頁61至頁114。
陳美華撰,〈借鏡、傳承與展望─西方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的回顧與檢討〉(1960─2000),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研討會」抽印本,2001年10月26─27日。
陳紹楨撰,〈浯島邑主城隍廟的創建與巡境〉,收錄《金門季刊》第65期,2000年6月,頁34至頁49。
陶誠撰,〈中國城隍信仰的歷史淵源及其影響〉,載《臺灣源流》,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3),1999年春季刊,頁87至頁94。
曾玉昆撰,〈由舊城城隍爺的出巡探討臺灣民間的城隍信仰〉,刊載《高市文獻》第10卷第3期,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8年1—3月。
曾玉昆撰,〈談舊城、說城隍〉,載《高雄文獻》第13期,1983年1月15日出版,頁163至頁184。
黃得時撰,〈城隍的由來和霞海城隍廟─古往今來話臺北之四〉,載《臺北文物季刊》第2卷第3期,1953年11月15日出版,頁83至頁94。
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太子爺信仰〉,載錄《金門季刊》73期,金門縣立文化中心發行。
楊天厚、林麗寬合撰,〈金門風獅爺與澎湖石敢當試析—金門篇〉,刊載《石老 石古石》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12期,1998年9月。
楊天厚著,〈壬午年媽祖金門巡安〉,載錄《金門季刊》73期,金門縣立文化中心發行。
楊天厚著,〈萬人空巷迎城隍〉,載錄《源》雜誌40期,2002年7月1日。
楊天厚撰,〈金門西園村的歷史與宗族〉,由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漢聲雜誌社等共同主辦的「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之論文,2001年9月。
楊明鍔撰,〈威靈顯赫的城隍爺─從筆記小說中看歷代城隍的形象〉,刊載《民俗曲藝》第36期,1985年7月,頁80至頁90。
葉春榮撰,〈神明與廟宇的探源─一個台灣南部農村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研討會」抽印本,2001年10月26─27日。
葉倫會撰,〈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刊載《歷史文物》月刊第7卷第8期,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7年11月,頁71至頁77。
趙崇欽撰,〈由廟宇的空間安排、使用看澎湖居民之空間位序觀〉,「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抽印本,2001年9月5、6、7日。
劉枝萬撰,〈台灣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刊載《臺灣文獻》第11卷第2期,1960年6月,頁37至頁236。
劉枝萬撰,〈清代台灣之寺廟〉,刊載《台北文獻》第14卷第4、5、6期,1963年6、9、12月。
劉枝萬撰,〈閭山教之收魂法〉,收入氏著《中國民間信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1974年。
劉斌雄撰,〈臺灣的田野是無盡的寶藏〉,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0期,1996年4月,頁19至頁26。
劉魏銘撰,〈從城隍爺的傳說談民間宗教的社會功能〉,刊載《民俗曲藝》第36期,1985年7月,頁91至頁95。
編輯室,〈十步之內有神壇〉,載《香火》雜誌第1期,1982年3月25日出刊,頁34至頁37。
編輯室,〈十殿閻王〉,載《臺灣民俗大觀》第3冊,大威出版社發行,1985年3月20日,頁140至頁147。
編輯室,〈東嶽大帝〉,載《臺灣民俗大觀》第3冊,大威出版社發行,1985年3月20日,頁156至頁159。
編輯室,〈城隍廟〉,載《臺灣民俗大觀》第4冊,大威出版社發行,1985年3月20日,頁50至頁71。
編輯室,〈祭神供品〉,載《臺灣民俗大觀》第2冊,大威出版社發行,1985年3月20日,頁62至頁73。
蔡松柏撰,〈竹塹都城隍廟之建築體驗〉,刊載《竹塹文獻》第22期,2002年1月,頁138至頁150。
蔡美玲撰,〈府城隍廟出土石柱之探討〉,載《史蹟勘考》第4期,成大歷史學系史蹟研究室編印,1976年4月,頁118至頁120。
鄭吉成、王彥妮撰,〈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祀圈之研究〉,刊載《地理雜誌》,1994年6月,頁41至頁68。
鄭志明撰,〈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載《臺灣文獻》,2001年6月30日出版,頁127至頁148。
鄧嗣禹撰,〈城隍考〉,載《鄧嗣禹先生學術論文選集》,食貨出版社,1980年1月初版,頁55至頁95。
盧嘉興撰,〈記臺灣最早興建的府城隍廟〉,載《台灣風物》(季刊)第20卷第2期,1970年5月16日出版,頁9至頁17。
盧澤群譯,〈孔廟與城隍廟〉,原名:〈School-Temple and City God〉,作者:Stephan Feuchtwang ,載《中興史學》第8期,2002年4月,頁106至頁123。
濱島敦俊(大阪大學文學部教授)撰,〈朱元璋政權城隍改制考〉(第六屆明史國際討論會論文),1995年8月于鳳陽。
謝邦俊撰,〈最受歡迎的神,前十名排行榜〉,載《香火》雜誌第3期,頁42至頁47。
謝佳榮撰,〈臺灣城隍信仰之研究〉,載《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第30卷,1987年12月,頁23至頁41。
瞿海源撰,〈宗教信仰與家庭觀念〉,收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9期,1986年6月,頁111至頁122。
簡銘詩撰,〈鳳山市保福宮與城隍廟察勘記〉,載《道學初探》,1994年12月。
顏芳姿撰,〈泉州三邑人的祖佛信仰與宗族發展有關的地域守護神信仰〉,刊載《民俗曲藝》第88期,1994年3月,頁3至頁28。
顏芳姿撰,〈鹿港的王爺與暗訪初探〉,收錄《鹿港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93年6月,頁79至頁108。
羅芙榮撰,〈宗教與神話〉,載《香火》雜誌第3期,頁42至頁47。
羅晴撰,〈城隍爺〉,載《香火》雜誌第7期,1982年6月出版,頁70至頁73。
蘇啟明撰,〈金門考古遺址田野訪查記述〉,載《歷史文物》第83期,2000年6月,頁5至頁18。
顧希佳撰,〈浙江蕭山小城隍廟考〉,刊載《民俗曲藝》第114期,1998年7月,頁59至頁78。
八、報紙部分
李仕德撰,〈金門與早期台灣開發的關係〉,《金門日報•浯江副刊》, 1993年4月28日。
林茂賢撰,〈人神共跳過火舞〉,《中國時報•藝術/民俗》, 1993年12月23日。
城中晨風編輯小組,〈訪鄉親說金門傳奇二十二〉,《金門日報•浯江副刊》,1990年4月26日─5月19日。
郭堯齡撰,〈金門有誌四百年〉,《金門日報•浯江副刊》, 1995年1月23日。
陳炳容撰,〈金門城的常民生活與民間信仰〉,《金門日報•浯江副刊》,1996年7月9日。
楊天厚撰,〈迎城隍在金門〉,《金門日報•浯江副刊》,2002年6月19日。
顏立水撰,〈《同安縣志》的歷史沿革〉,《金門日報•浯江副刊》,1998年4月19日。
顏立水撰,〈正則自為神─歷史上為神的同安人(含金門)〉,《金門日報•浯江副刊》,2001年1月29日。
顏立水撰,〈抑惡揚善的城隍聯〉,《金門日報•浯江副刊》,2001年3月9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