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30108-1124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30108-112423
論文名稱
Title
河川跨域治理之競合與困境研究---以高雄縣市跨域治理愛河水系活化為例
Co-operation and dilemma on across boundary governance river management- based on example of the Love River in Kaohsiu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0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6-30
關鍵字
Keywords
ATLAS.ti、跨域治理、議題網絡
issus network, across boundary governance, ATLAS.ti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7 次,被下載 1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8 times.
中文摘要
河川為孕育城市生命之源,每一個國際都市,都有一條著名河流流經,但在強調經濟發展的政策下,許多流經都市的河川遭到最直接的破壞,也使得人民的生活與環境品質受到相當的衝擊,當人民驚覺為了追求高經濟發展的同時,卻是以環境換取的高代價後,不斷的省思是否該為減緩經濟發展的步調,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面對環境的課題,重新找回經濟與環境的平衡點,追求永續發展成為政府、人民、各社群所追求的目標,並將永續發展的概念納入的公共議題中。
由於高雄市在政府層級為直轄市,因政府層級不同,財政條件不一,加上主政者對於愛河政治迫切性態度的差異等因素,造成高高兩縣市在愛河治理上出現協調性不足,因此,如何讓愛河流域的整治,透過跨域治理中的政策網絡、新管理體制與協力關係,並重新檢討政策網絡中,政策社群、議題網絡、專業團體間的網絡、政府間的網絡、地域性網絡、生產網絡等六大網絡類型面向,以及愛河治理與跨域治理中的驅動力、壓力、現況與回應四大面向,以及對於政府、經濟、社會、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尋求跨域治理策略、組織機制以及愛河的管理與維護,重新建構新管理體制與新的協力關係。
本研究由議題網絡成員進行深度訪談,並透過質性分析軟體ATLAS.ti以釐清愛河治理、跨域治理與跨域治理模式及管理指標中的影響因素。愛河治理與跨域治理機制的驅動力、壓力、現況、回應、以及質性軟體ATLAS.ti的協助,使資料整理能更具條理與邏輯性,在受訪公私部門的政府主管機關首長、專家、學者、民間組織等的建議與意見,經由逐一編碼與ATLAS.ti的歸納整理並輸出分析後,建構出編碼網絡之關係圖。
由愛河治理與跨域治理機制的驅動力、壓力、現況、回應等八個指標中的驅動力、壓力啟動,使公共政策議題「愛河」的治理與跨域治理機制受到公私部門重視,藉由愛河治理與愛河跨域治理機制之現況,得知目前治理與跨域機制的困境,並給予愛河治理與跨域治理機制適當的回應與策略。研究發現建議未來愛河治理之跨域治理機制,應突破傳統的治理與協調,注入「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以符合全球化的新公共選擇,強化跨域組織之實質且具體之功能,以回應公民的需求;因此,藉由本研究發現在新跨域治理機制中的治理、組織、策略、功能、管理等五大面向,找出新的治理策略,擴大參與層面,調整出一個有效率的治理愛河的跨域機制,解決高雄縣市治理愛河的窘境,達到活化愛河水系與高高兩縣市雙贏的目標。
Abstract
River is an origion of lives. It seems there is a renowned river flowing through in all the metropolitan cities.Many rivers have been polluted du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s brought destruc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People begin to realize that the aim is switiching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e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public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are all interested in balanc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

Kaohsiung city is municipal , comparing with Kaohsiung county; both are ruled by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administrations under differing budget. Due to jurisdictions overlapping, Kaohsiung city and county failed to manage the Love River together, which is in need of restructuring the Policy Network, New Managerial Regime, and Collaboration. The Policy Network is to be revised to increase efficiency on the policy community, issue network, professionalized network, intergovernmental network, territorial network, and product network.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Love River, there are four areas including the driving force, the public opinion,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and the economical/environmental response.

We wish to find out a solution on Love River management which benefits the economy, the society, the eco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by reconstructing the current system to build up a coopera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city and county of Kaohsiu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Love River.

By consecutive interviews and thorough research of using the quality analysis software, ATLAS.ti, we analyzed the data and set a coding system that ranks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Love River management, which improves management base on the new method of management more than just geography.

We suggest that the state and local authorities stay neutral from own political goals, and seek for consensus in decision-making. This brings in a competitive atmosphere of cooperation, quality, and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ies and the public.

The successful system of cross-area management is to be well-organized, strategic, activ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guidance effective,these five factors enable the long-term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Love River .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分析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策略與目的 7
第五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跨域治理與政策網絡的發展 13
第二節 我國河川治理之發展 19
第三節 我國河川治理跨域治理概況 22
第四節 國外區域河川跨域治理概況 26
第五節 我國流域管理之發展與相關法規 36
第六節 我國流域管理案例 42
第三章 愛河流域管理之發展與現況課題 51
第一節 愛河流域河川治理發展與管理概況 52
第二節 愛河流域治理之困境 55
第三節 社群網絡分析 57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訪談分析 60
第一節 研究設計深度訪談 60
第二節 編碼間的網絡關係 68
第三節 各子系統網絡結果分析 90
第五章 愛河河川跨域治理機制探討 110
第一節 愛河流域河川治理機制之組織 110
第二節 愛河流域河川治理機制與跨域治理之法制 120
第三節 愛河流域河川管理與維護之指標訂定 122
第四節 愛河流域河川治理機制意涵 12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0
第三節 結語 133
參考文獻 139
附錄 14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1.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2.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
3.江大樹。(2001) 。「論行政區劃與府際關係的相互影響性」,收錄於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內政部主辦之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
4.江大樹。(2001) 。府際關係導論。府際關係。3-37頁。台北:元照出版社。
5.朱鎮明。(2004) 。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現代化─21世紀英國地方層次的變革。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8期。31-60頁。
6.朱鎮明。(2004)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評估模式─建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7.李長晏、詹立煒。(2004)。跨域治理的理論與策略途徑之初探。中國地方自治。第655期。4-31頁。2004年3月。
8.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Babbie,E.R.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台北:時英文化。
9.何信隆。(2001)。河川治理在防災與危機管(處)理規劃之探討-以基隆河治理為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
10.林水波、李長晏。(2005)跨域治理。台北:五南
11.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12.林玉華。(1992,6)。政策網絡的治理模式:以英國與歐盟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4,35-55。
13.林玉華。(1999,10)。政策網絡:政策執行的新典範。行政暨政策學報,1,135-183。
14.林玉華。(2002)。政策網絡理論之研究。臺北市 : 瑞興圖書。
15.林佳瑩、徐富珍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
16.林本炫(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東華。
17.吳定編。(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18.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 (原著:Strauss, A. and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Sage.)。台北。濤石文化。
19.紀俊臣。(2004)。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20.胡至沛。2001。新制度主義的檢視與反思。中國行政評論。第11卷,第 1期。145-162頁。
21.胡國堅。(2001)。政策網絡理論與其應用。空大行政學報。第6期。289-302頁。
22.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23.陳立剛。(2001) 。府際關係研究─區域治理問題及其策略。中國地方自治。第54卷。20-29頁。
24.陳立剛、李長晏(2003) 。全球化管理:台灣都會治理的困境與體制建構─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探究。中國地方自治。第56卷。4-19頁。
25.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26.陳盈太。(2007)。小區域跨域河川治理的問題與研究—以鹽水溪支流柴頭港溪整治為例。台南市。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
27.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28.張其祿、黃榮護。(2002)。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挑戰與策略展望。空大行政學報》。第12期。147-168頁。
29.張懿婷。(2004)。跨區域事務處理之研究—以流域管理為例。台中市。東海大學政治系。
30.詹立煒。(2005)。台灣跨域治理機制之研究-理論、策略與個案。新竹市。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31.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
32.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府際關係。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33.劉世閔。(2003)。質性研究小百科:基礎理論(grounded theory)。菁莪季刊。15(2)。71-72頁。
34.劉世閔。(2004)。質性研究小百科:質性研究的立場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19。137-138頁。
35.劉世閔主編、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黃世奇、羅國俊合著。(2007)。質性研究e點通。高雄:麗文
36.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37.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38.謝宜臻。(2004)。高屏溪治理運動的政策網絡分析。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39.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2006)。95年高屏溪流域管理工作執行年報。2007.09.
網路部分
1.水環境研究中心。2008年3月19日取自於
http://www.ntut.edu.tw/~wwwwec/chinese_vresion.htm
2.英國水路組織。英國水資源與河川管理。2008年3月15日取自於http://www.britishwaterways.co.uk/
3.首爾市政府。清溪川歷史與變遷。2008年3月15日取自於http://tchinese.seoul.go.kr/cheonggye/
4.深圳水務。(2003)。日本河川治理考察报告。2008年3月21日取自於http://www.szwrb.gov.cn/cn/index.asp
5.經濟部水利署。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2008年3月15日取自於http://keelung.wra.gov.tw/
6.經濟部水利署。水利法規查詢。2008年3月15日取自於http://www.wra.gov.tw/sp.asp?xdURL=rules/rulesQuery.asp&ctNode=5488
7.江偉平。水利行政組織整合之可行性自然河川。2008年3月21日取自於http://www.chinatimes.org.tw/d-01.htm
8.吳憲雄。河川管理與機關事權統一之探討背景說明。2008年3月21日取自於http://www.chinatimes.org.tw/d-01.htm
9.俞瑞堂。(2003)。日本的河川管理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8年3月21日取自於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f/93234b/2000/020/003/jj16_f4_4412579.pdf
10.馬隨法。(2007)。日本水資源管理的法律研究。2008年3月21日取自於http://skl.cnwest.com/bkzz/2007/1023/article_9.html
11.黃國敏。區域發展公共論壇論文─ 高屏溪跨域治理之探討。2008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foryou.nat.gov.tw/part02_06_08.asp
12.陳志萱(2006)。國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觀(上)(下)。2008年3月15日取自於http://www.eedu.org.cn/Article/es/envir/envirtech/waterinfo/200608/9191.html
13.謝宜臻(2007年10月)曹公圳水文重建。台灣濕地第62期。2008年3月15日取自於http://www.wetland.org.tw/newweb/hope/
英文部分
1.Benson, J. K. (1982).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in D. L. Rogers and D.Whetten (eds.)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Implementation.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Marsh, D. & Rhodes, R.A.W. eds. (1992). U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UGovernment.Oxford: Clarendon Press.
3.Marsh, D. ed. (1998). UComparing Policy NetworksU.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Press.
4.Marsh, David & Smith, Martin (2000).Understanding Policy Networks: Towards ADialectical Approach. UPolitical StudiesU. Mar 2000, Vol. 48(1): 4-21
5.McFarland, A. (1987). Interest Groups and Theories of Power in America. British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7(1): 129-147.
6.Rhodes, R. A. W. & Marsh, David (1992).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Politics. InMarsh, David and Rhodes, R.A.W. eds. U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U.Oxford: Clarendon Press:1-26.
7.Rhodes, R. A. W. (2002). Putting Poeple Back into Networks. UAustralian Journal ofPolitical ScienceU.Carfax Publishing: 37(2): 399-416.
8.Rhodes, R. A. W.(1990). Policy Networks: A British Perspective. U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al U2(3):293-317. Sage publication.
9.Rhodes, R. A. W. (1997). U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U, Buckingham ; Philadephia : Open UniversityPress.
10.Richardson, J. J. & Jordan, A. G. (1979). UGoverning Under Pressure: The Policy Process in a Post-Parliamentary DemocracyU. Martin Robertson, Oxford, 2nd eds.1985.
11.Smith, Martin J. (1993). UPressure, Power and Policy: State Autonomy and PolicyNetworks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U. London: Harverster Wheasheaf.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22.115.12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22.115.12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