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630110-10034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630110-100341
論文名稱
Title
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社會排除之研究
A Study of Indonesian,Vietnamese and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and Social Exclus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0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6-1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6-30
關鍵字
Keywords
社會排除、對抗社會排除、外籍配偶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Foreign Spouses, Social Exclus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7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7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論文從全球化促進女性跨國移民的國際遷移背景切入,運用社會排除理論,採質性個案訪談方法,探討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的社會排除及政府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政策在協助其對抗社會排除的成效。最後,根據相關研究發現提出政策建議。
研究發現:第一,在社會排除經驗上,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確實面臨到社會排除,其面向包括經濟面向、政治面向、社會關係面向、文化面向、空間面向、福利制度面向等。其中,越南配偶主要集中在經濟面向、政治面向、社會關係面向、文化面向的排除;印尼配偶集中在經濟面向、政治面向;大陸配偶則是集中在政治面向、福利制度面向的排除。但不論越南、印尼或大陸配偶,未取得公民身份者,皆會面臨被政治排除。
第二,印尼及大陸配偶的家庭適應情形以融洽型最多;相對的,越南配偶則是集中在城堡型。整體而言,多數的外籍配偶夫家是有提供其生活所需的支持,真正排除或不接納外籍配偶的夫家,仍為少數,且大多數外籍配偶是努力並認真地適應新生活。
第三,家庭適應為困境型的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會有較高的傾向陷入被社會排除的困境中;相對的,家庭適應為融洽型者被社會排除的情形較低。因此,外籍配偶的家庭適應情形與其社會排除經驗息息相關,其中,家庭適應情形又深受夫家接納及個人行動性的影響。
第四,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措施上,1.仍有大多數的受訪者未使用政府的服務。但有使用者,不論是印尼、越南或大陸配偶,以全民健保使用者最多,其次,印尼、越南配偶為生活適應輔導班及補習教育;大陸配偶則為經濟補助、職業訓練及就業推介。2.多數外籍配偶使用政府服務後,表示服務具有正面成效;但家庭適應情形會影響其在政府服務措施的使用及成效。3.政府服務對於低社會排除者的對抗社會排除成效雖有限,但若對於高社會排除者而言,政府服務的提供是協助其解決生活問題的重要的支持來源。
Abstract
This thesis begins with the globalization that promoting female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worldwide. Then, using the social exclusion theory,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it discusses the social exclusion experience of Indonesian, Vietnamese and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aiwan’s Care and Counseling policies for foreign spouses. Finally,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related research discoveries.
It finds: First, on the social exclusion, Indonesian, Vietnamese and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are experienced social exclusion, the dimensions are including of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relation, cultural, spatial, and welfare. Moreover, the Vietnamese spouses tend to have greater experience of social exclusion on the dimensions of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relation and cultural; Indonesian spouses tend to have greater experience o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tend to have greater experience on the political and welfare dimensions. However, no matter they are Indonesian, Vietnamese or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they’ll experience political exclusion if they don’t gain their citizenships.
Second, on the family adaption type, foreign spouses from Indonesia and Mainland China tend largely to belong to the “adaptive type” group. By contrast, Vietnamese spouses tend to be the “castle type.” As a whole, by and large most foreign spouses put great effort into adapting to their new family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ir husband’s families provide the support required for their daily lives, and accept them, allowing them to adapt to the new family environment. As such, the number of foreign spouses experiencing difficulties is minimal.
Third, Vietnamese, Indonesian and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whose family adaption type is “difficulty prone type” have higher tendencies to fall into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By contrast, the “adaptive type” group have lower tendencies to have social exclusion. Therefore, the family adaptive situation of foreign spouses has close relationship to social exclusion experiences. Among those, the acceptances of the husbands’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mobility also have high influences.
Fourth, the Taiwan’s Care and Counseling policies for foreign spouses: 1. there are still lots of interviewees who haven’t used government services. As for the ones who have used, no matter on Indonesian, Vietnamese or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they mostly use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And then, Indonesian and Vietnamese spouses use “life adaption counseling” and “supplementary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inland Chinese spouses take “economic assistance,”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job referral.” 2. Most foreign spouses state that after using government services, they find them useful and with positive effects. However, family adaptive situation will influence the effects on using government services. 3. Though government services can only provide limited effects on people with low social exclusion, its services are the main supports for people with high social exclusi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導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二章 移民、社會排除與對抗社會排除………………7
第一節 跨國移民與移民控制…………………………7
一、 跨國移民……………………………………7
二、 移民控制……………………………………10
第二節 性別與移民、女性婚姻移民……………………13
一、 性別與移民研究……………………………………13
二、 女性婚姻移民……………………………………15
第三節 社會排除相關文獻………………………… 19
一、 社會排除的概念……………………19
二、 社會排除的意涵…………………………………22
三、 社會排除範型與啟示……………………26
四、 社會排除與社會網絡……………………29
第四節 對抗社會排除政策……………………31
一、 社會融合國家行動計畫……………………31
二、 歐盟就業策略……………………35
三、 移民政策……………………38
第三章 台灣東南亞與大陸配偶現況及政府政策措施…41
第一節 人數與移民控制……………………41
一、 人數……………………41
二、 移民控制……………………42
第二節 法律歧視?東南亞配偶VS.大陸配偶…………45
一、 居留權……………………45
二、 定居權 ……………………46
三、 工作權 ……………………47
第三節 東南亞與大陸配偶生活適應與社會排除文獻探討49
一、 東南亞與大陸配偶的生活適應情形………………49
二、 影響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的因素……………………53
三、 國內有關東南亞與大陸配偶社會排除之研究……55
第四節 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措施的檢討……………60
一、 生活適應輔導……………………60
二、 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61
三、 補習與成人教育……………………62
四、 醫療保健……………………63
五、 就業與職業訓練……………………64
六、 社會救助……………………65
七、 人身安全保護……………………65
八、 小結……………………66
第四章 研究方法……………………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69
一、 融洽型 …………70
二、 衝突型 ……………………70
三、 城堡型……………………70
四、 困境型……………………7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資料蒐集及研究工具………………73
一、 研究方法……………………73
二、 資料蒐集……………………73
三、 研究工具……………………7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選取……………………78
一、 研究區域與個案數……………………78
二、 研究對象……………………78
三、 選樣的過程……………………81
第四節 資料分析……………………83
第五節 研究限制……………………86
一、 研究對象選樣的限制……………………86
二、 研究方法的限制……………………86
第五章 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的家庭適應情形…………………87
第一節 受訪者簡介……………………87
一、 年齡……………………87
二、 來台年數……………………87
三、 居住區域……………………87
四、 生育子女數……………………88
五、 身份狀態……………………88
六、 婚介管道……………………88
七、 就業情形……………………88
第二節 受訪者家庭適應類型……………………91
一、 融洽型……………………91
二、 城堡型……………………93
三、 衝突型 ……………………94
四、 困境型……………………94
第三節 受訪者的夫家支持與個人行動性………………96
一、 夫家支持……………………96
二、 個人行動性……………………103
第四節 小結……………………106
第六章 社會排除與對抗社會排除……………………109
第一節 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社會排除經驗…………109
一、 經濟面向……………………109
二、 政治面向……………………113
三、 社會關係面向……………………117
四、 文化面向……………………122
五、 空間面向……………………126
六、 福利制度面向……………………128
第二節 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措施與成效………………132
一、 政府服務使用情形……………………132
二、 政府服務的成效……………………136
三、 影響政府服務使用與成效的因素…………………140
第三節 從社會排除到對抗社會排除……………………143
一、 被社會排除的情形……………………143
二、 對抗社會排除成效 ……………………14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4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47
一、 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生活問題與迷思…………147
二、 印尼、越南與大陸配偶社會排除…………………148
三、 外籍配偶服務措施使用及成效……………………151
第二節 外籍配偶對抗社會排除政策的建議……………153
一、 政策層面—去『中』化的政策推動………………153
二、 社會文化層面—多元文化觀念的宣導……………153
三、 經濟層面—平等的就業政策……………………154
四、 完善社會救助制度……………………155
五、 家庭層面—兩性平權的婚姻關係………………156
六、 增強外籍配偶權能……………………157
參考文獻……………………159
中文部分……………………159
英文部分……………………172
附錄一:訪談大綱(外籍配偶)……………………177
附錄二:訪談大綱(機構服務人員)…………………179
附錄三:受訪者夫家接納度評分表……………………180
附錄四:受訪者個人行動性評分表……………………181
附錄五:受訪者經濟排除評分表……………………182
附錄六:受訪者政治排除評分表……………………183
附錄七:受訪者社會關係排除評分表………………184
附錄八:受訪者文化排除評分表……………………185
附錄九:受訪者空間排除評分表……………………186
附錄十:受訪者福利排除評分表……………………187
附錄十一: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措施使用情形評分表……………………188
附錄十二:外籍配偶照顧輔導措施使用成效評分表……………………189
附錄十三:受訪者社會排除評分表……………………190
附錄十四:受訪者編碼分析表……………………19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一、期刊
于德林、陳志柔,2005,「台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台灣社會學,第10期,頁95-147。
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頁72-84。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頁99-127。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台灣社會學,第6期,頁177-221。
王明輝,2004,「台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頁320-334。
古允文、詹宜璋,1998,「臺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社會排除效果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0(2)期,頁191-225。
朱柔若、孫碧霞,2008,「對抗社會排除:歐盟政策檢討」,國家與社會,第5期,頁99-157。
朱柔若、童小珠,2006,「台灣失業勞工的社會排除經驗探索」,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31期,頁1-26。
朱柔若、劉千嘉,2005,「大陸新娘在臺灣的認同問題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2期,頁179-196。
朱柔若,2006,「移民政策與定居經驗:台籍移民在澳洲布里斯本的經驗探討」收錄於新世紀移民的變遷,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叢書第四種,頁333-366。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66-89。
何青蓉,2005,「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第5期,頁54-81。
李易駿,2006,「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0卷,第1期,頁1-47。
李毓峰、劉書彬,2006,「歐洲憲法條約建構下的歐盟政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9卷,第1期,頁129-167。
邱琡雯,1997,「從國際化到異文化─一個新的思考座標」,社教雙月刊,第82期,頁36-37。
施世駿,2005,「歐盟新治理模式與社會政策發展:「開放協調法」興起的歷史脈絡與政策意涵」,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4卷,第1期,頁1-50。
紀玉臨、周孟嫻、謝雨生,2009,「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第38期,頁67-113。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第4期,頁10-21。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9期,頁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53-196。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9期,頁1-47。
徐榮崇、葉富強,2006,「性別角色的跨國思維—以布理斯本的一點五代臺灣移民為例」,人口學刊,第32期,頁43-81。
翁慧雯,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生活適應之經驗探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217-226。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頁:55-71。
陳音言、徐慧英,2004,「社會變遷下臺北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社工人員因應新 興貧窮問題之探討」,論文發表於臺灣社會工作人員主辦多元化的社會議
題:社工專業角色重新出發研討會,頁259-279。
陳淑芬,2003,「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娘的假設及其對服務提供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頁182-199。
陳源湖,2002,「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第68期,頁25-34。
曾秀珠,2004,「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之芻議」,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227-234。
曾嬿芬,1997,「居留權商品化:台灣的商業移民市場」,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7期,頁37-67。
曾嬿芬,2004,「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台灣社會學刊,第32期,頁1-58。
曾嬿芬,2006,「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頁37-107。
黃世鑫、林志鴻、林昭吟,2003,「新貧問題與社會福利政策—科學vs.價值&菁英vs.普羅」,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4期,頁83-124。
楊詠梅,2003,「外籍新娘的優生保健與健康」,回饋會訊,第69期,頁49-53。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44-54。
葉肅科,2006a,「新移民女性人權問題:社會資本�社會融合觀點」,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9期,頁33-45。
趙彥寧,2005,「社福資源分配的戶籍邏輯與國境管理的限制:由大陸配偶的入出境管控機制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期,頁43-90。
潘淑滿,2004,「婚姻移民女性、婚姻暴力與公民權」,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第8卷,第1期,頁85-132。
韓嘉玲,2003,「傭人抑或太太?婦女勞動力的跨境遷移──大陸新娘在臺灣案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頁163-169。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方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頁13-22。
簡春安,2004,「外籍配偶的婚姻生活適應」,收錄於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研討會論文集,頁52-64。
藍佩嘉,2007,「性別與跨國遷移」,收錄於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頁225-248。
顧燕翎、尤詒君,2004,「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20-29。
二、專書、論文
王永慈,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福利提供規劃之研究 。內政部社會司委託(計畫編號:094000000AU631002)。
王秀喜,2005,高雄市旗津區「越南與印尼」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玉瓊,2006,大陸女性配偶來台生活適應經驗之探討—以基隆市大陸配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朱柔若譯,1999,社會學精通。台北:揚智。
朱柔若譯,W. Lawrence Neuman 原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朱柔若,2008,全球化與台灣社會。台北:三民。
朱瀅茹,2005,台中市東南亞外籍配偶面臨親子教養困擾之求助歷程研究—以台中縣海線地區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樺,2002,高雄縣外籍新娘空間分布之探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科屏,2007,台灣本外籍配偶孕產期醫療耗用探討。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菁,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 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舒靜,2003,台灣外籍新娘分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依霙,2005,外籍配偶就醫歷程障礙之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岳,2006,大陸配偶來台後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以台北縣大陸配偶個案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聰,2007,大陸配偶來臺生活與社區互動模式之探討-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玫臻,2003,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李俊男,2003,東南亞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方案學習障礙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品蓉,2008,劃界的女性婚姻移民公民權--多元文化女性主義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忠,2006,雲林縣新移民女性就業困境分析。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書華,2005,論東南亞外籍新娘之輔導政策。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李瑞珍,2008,客家地區新移民政策理論之社會網絡分析:以苗栗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通譯員方案為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君,2004,運用R. M. Andersen模式探討越南籍懷孕婦女產前健康照護服務利用情形及滿意度。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倖如,2003,天堂之梯?—台越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榮欣,2006,臺灣新移民與非正式就業:女性大陸配偶在臺的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映寧,2008,外籍配偶就讀成人補習識字班之培力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柏程,2007,新移民女性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妗鎂,2007,將識字教育視為一種賦權:以宜蘭縣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品樺,2007,東南亞籍配偶在農村:生產與再生產之貢獻—以雲林縣西螺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維言,2004,台灣地區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之社會福利需求初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邱汝娜,2007,台灣原住民族就業障礙與對策之研究:從社會排除觀點探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邱美切,2006,嘉義縣東南亞外籍配偶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瑛,2009,婆家?娘家?--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婆媳互動關係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碧珍,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認同歷程之研究—以原生國為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姜涵淋,2006,美濃地區外籍配偶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秋芬,2008,外籍配偶識字能力與跨文化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洪正庠,2008,一對越南姊妹的故事:外籍配偶之生命敘事研究。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嘉敏,2009,東南亞移民女性來台後在家庭內飲食習慣之變化。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倪佳華,2006,東南亞外籍配偶之福利服務需求與使用情形之探討-以伊甸基金會之高雄縣外籍配偶0~6歲子女生活狀況調查資料檔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唐山。
夏鑄九等譯,卡斯特司原著(Manuel Castells),2001,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唐山。
孫治本,2001,「跨國公民社會與歐洲聯盟」,收錄於黃瑞祺(編),現代、第二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左岸出版公司。
孫健忠,2009,「解開社會救助法的緊箍咒」,國政評論,社會評098-013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徐偉傑譯, Malcolm Wate原著,2000,全球化。台北:弘智文化。
徐意淳,2004,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以臺北市國小補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秋芬,2006,看我、聽我—新移民女性的自我概念與族群認同。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張素真,2008,台北縣金山地區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翊群,2005,跨國婚姻台灣媳婦社會權與福利需求之探討-以越南籍配偶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菁芬,2002,「從社會排除觀點解析經濟全球化對台灣社會安全政策之衝擊」,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2002年會--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2002年12月14、15日。
張菁芬,2005,社會排除現象與對策:歐盟的經驗分析。台北:松慧。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珠貝,2008,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又甄,2008,外籍配偶工作權政策-馬歇爾公民權模式為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秀珍,2008,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照顧輔導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逢甲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陳建成,2006,大陸配偶社會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彥伶,2008,教學情緒力對學習之影響-以外籍配偶識字班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文。
陳柏松,2009,台灣民眾對外籍配偶權利取得的態度:社會價值觀的重要性。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玲,2006,東南亞及大陸地區來台外籍配偶生活適應及因應行為之初探性研究。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欽,2004,文化適應與自我認同─以台灣的越南新娘為例。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蓉,2006,大陸配偶之生活情境與其健康生活品質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倩慧,1998,家庭托育服務的品質:家庭保母的角色、家庭系統及與家長互動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慧,2008,跨國婚姻婦女從事特種行業歷程之研究—以台南縣某越南小吃部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所所碩士論文。
陳蓓瑢,2008,台南市東南亞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瑩蓉,2005,嘉義縣外籍配偶需求與服務輸送體系之探討—社會排除觀點。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陳靜蓉,2006,大台北地區外籍配偶社會福利服務之研究─社會排除理論觀點的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懷峰,2006,我國外籍與大陸配偶就業障礙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陳麗玉,2001,來自東南亞的「新娘」─一個後殖民女性主義觀點的深度報導。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小珠,2005,從就業排除到社會排除:失業勞工的社會學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論文。
楊秀川,2009,全球化下的新移民女性-台灣外籍與大陸配偶社會排除與社會融合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楊婉怡,2008,從社會救助法論我國婚姻移民之生活保障。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
楊琇雯,2008,外籍配偶母職經驗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葉孟宗,2004,跨國婚姻家庭之外籍配偶其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尉鑫,2006,新移民政府照顧輔導政策知覺研究--以台北市輔導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慧,2004,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補校學習-以竹北市中正國小補校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肅科,2006b,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社會資本/融合觀點。台北:學富文化出版社。
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台北:弘智文化。
董育伶,2006,跨國婚姻中婦女勞動參與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千嘉,2003,大陸新娘的臺灣經驗:一個社會學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玟妤,2008,台灣新移民女性之公共參與:賦權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貴珍,2001。外籍新娘跨文化適應與對現行管理制度態度之探討。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珠,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識字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莉,2005,外籍配偶接受創新程度、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態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菊,2006,田尾鄉外籍配偶生活調適與社會網絡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臺鴻,2009,外籍新娘的污名化—以新聞事件報導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蔡緯嘉,2008,都市原住民族勞動市場排除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大專生原住民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鄭士豪,2005,以歐盟多面向之社會排除概念檢視台灣現況。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潘玉珍,2009,外籍配偶家庭支持對跨文化適應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外籍新娘、公民權與社會政策:婚姻暴力的福利概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2-H-003-001- SSS)。
鄭文惠,2005,影響女性外籍配偶就業決定之因素探討—以高雄縣越南籍外籍配偶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鄭雅雯,2000,南洋過臺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婚姻與生活探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芸婷,2007,新移民女性就業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志成,2006,探討外籍配偶婚姻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臥龍,2002,國際婚姻中婚姻本質與性別權力關係的探討:以台灣受暴外籍配偶及其配偶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2-H-017- 001)。
謝淑玲,2005,在台客籍印尼與大陸配偶之客家認同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適應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毓瑩,2002,在台女性大陸配偶之親職角色適應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駿揚,2007,跨越族群或物以類聚—越南籍女性配偶在台灣的社會網絡形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鳳翔,2006,榮民大陸配偶就業現況與困境之探討—以嘉義地區為範圍。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顧慕晴,2008,彰化縣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服務措施回應性評估。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三、網頁資訊
內政部,2008,「97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需求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內政部移民署http://www.immigration.gov.tw。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6,考察歐盟第三系統就業工程計畫–比利時及歐盟
執委會就業總署考察報告,http://www.evta.gov.tw/home/index.asp。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6,考察歐盟第三系統就業工程計畫–比利時及歐盟
執委會就業總署考察報告,http://www.evta.gov.tw/home/index.asp。
游美貴,2009,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處遇及權益之研究,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9/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處遇及權益之研究全文下載.pdf。
歐洲聯盟協會,2008,「關於歐洲聯盟」,http://www.eusa-taiwan.org/P2-a.htm。
鄭予靜,2003,「新台灣媳婦-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省思」,扶幼e季刊,第127期,http://www.ccf.org.tw/index/9210-127/03tbch/01.htm。
四、英文部分
Ackers, L. 1998, Shifting Spaces: Women, Citizenship and Migration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Arya, S. and Roy, A. 2006, “When Poor Women Migrate: Unravelling Issues and Concerns,” in Arya, S. and Roy, A. (eds.) Poverty, Gender and Migration, pp. 19-48. New Delhi/Thousand Oaks/London: Sage.
Bader, V. 1997, “Fairly Open Borders,” in Bader, V. (ed.) Citizenship and Exclusion, pp. 28-60.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erghman, J. 1995,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Policy Contex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Room, G. (ed.) Beyond the Threshold: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pp. 10-28.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Bhalla, A, S. and Lapeyre, F. 1999, Poverty and Exclusion in a Global World. London: Macmillan Press.
Bhabha ,J. and Shutter, S. 1994, Women’s Movement:Women under Immigration, Nationality and Refugee Law. London: Trentham Books.
Burchardt, T., Grand, J. Le., and Piachaud, D. 2002a, “Introduction,” in Hills, J. Grand, J. Le., and Piachaud, D. (eds.) Understanding Social Exclusion, pp. 1-1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rchardt, T., Grand, J. Le., and Piachaud, D. 2002b, “Degrees of Exclusion: Developing a Dynamic,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in Hills, J. Grand, J. Le., and Piachaud, D. (eds.) Understanding Social Exclusion, pp. 30-4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M. 2000, “Labor Market Exclusion and Inclusion,” in Percy-Smith J.(ed.)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pp. 22-42.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stel, R. 2000, “The Roads to Disaffiliation: Insecure Work and Vulnerable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4(3): 519-535.
Chu, Jou-Juo; Sun, Pi-Shia, 2010, “A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Vietnamese and Mainland Chinese Brides in Taiwan.” 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6 No.4,12-23.
Cohen, S., Humphries, B., and Mynott, E. 2002, From Immigration Controls to Welfare Control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nstable, N. 2005, “Introduction: Cross-Border Marriages: Gender Mobility, and Global Hypergamy,” in Nicole, C. (ed.) Cross-Border Marriages: Gender and Mobility in Transnational Asia, pp. 1-16.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Denis, A. 2006, “Developing a Feminist Analysis of Citizenship of Caribbean Immigrant Women in Canada: Key Dimensions and Conceptual Challenges?,” in Tastsoglou, E. and Dobrowolsky, A. (eds.) Women, 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Making Local, 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pp. 37-59. London: Ashgate Press.
Dobrowolsky, A. and Ruth, L. 2006, “Social Exclusion and Changes to Citizenship: Women and Children, Minorities and Migrants in Britain,” in Dobrowolsky, A. and Tastsoglou, E. (eds.) Women, 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Making Local, 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pp. 149-181. London: Ashgate Press.
Dobrowolsky, A. and Tastsoglou, E. 2006, “Crossing Boundaries and Making Connections,” in Dobrowolsky, A. and Tastsoglou, E. (eds.) Women, 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Making Local, 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pp. 1-35. London: Ashgate Press.
Ehrenreich, B. and Hochschild, A. R. 2002, “Introduction,” in Ehrenreich, B. and Hochschild, A. R. (eds.) Global Woman : Nannies, Maids, and Sex Workers in the New Economy, pp.1-13.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European Commission. 2004, Joint Report on Social Inclusion 2004.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European Commission. 2005, Report on Social Inclusion 2005,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Action Plans on Social Inclusion (2004-2006)Submitted by the 10 new Member States.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Fix, M. and Laglagaron, L. 2002, Social Rights and Citizenship: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http://eric.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 01/-0000019b/80/1a/a2/40.pdf)(2008/08/26).
Gore, C. 1995. “Introduction: Market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Rodgers, G., Gore, C. and Figueiredo, J. B. (eds.)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Responses, pp.1-42.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Hills, J. 2002, “Does a Focus on Social Exclusion Change the Policy Response?,” in Hills, J., Grand, J. Le and Piachaud, D. (eds.) Understanding Social Exclusion, pp. 226-24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use, J. S., Umberson, D., and Landis, K. R. 1988,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Social Suppor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4: 293-318.
Jolly, S., Bell, E. and Narayanaswamy, L. 2003, Gender and Migration in Asia: An
Overview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Bridg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Jolly, S. and Reeves, H. 2005, Gender and Migration: Overview Report. Bridge: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Joppke, C. and Morawska, E. 2003, “Integrating Immigrants in Liberal Nation Stat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Joppke, C. and Morawska, E. (eds.) Toward Assimilation and Citizenship: Immigrants in Liberal Nation States, pp. 1-36.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Houndmills.
Krieger, N. 1999, “Embodying Inequality: A Review of Concepts,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Health and Consequences of Discrimi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29: 295-352.
Littlewood, P. and Herkommer, S. 1999, “Identifying Social Exclusion: Some Problems of Meaning,” in Littlewood, P., Glorieux, I., Herkommer, S., and Jönsson, I. (eds.)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Problems and Paradigms, pp. 1-19. London: Ashgate.
Ma, A. S. 2000, Rethinking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Contemporary Migration Theories,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 30: 145-188.
Madanipour, A. 1998, “Social Exclusion and Space,” in Madanipour, A., Cars, G., and Allen, J. (eds.)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an Cities: Processes, Experiences and Responses, pp. 279-288.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Mynott, E. 2002, “Nationalism, Racism and Immigration Control,” in Cohen, S., Humphries, B., and Mynott, E. (eds.) From Iimmigration Controls to Welfare Controls, pp. 11-29. London: Routledge.
Paugam, S. 1996. “Poverty and Social Disqualific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mulative Disadvantage in Europe.”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6(4): 287-303.
Percy-Smith, J. 2000, “Introduction: the Contour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Percy-Smith, J. (ed.) 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pp. 1-21.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ierson, J. 2002, Tackling Social Exclus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
Room, G. 2001.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the New European Agenda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in Room, G. (ed.) Beyond the Threshold: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pp.1-9. Bristol: Policy Press.
Silver, H. 1994,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33: 531-578.
Silver, H. and Miller, S. M. 2003, “Social Exclusion: The European Approach to Social Disadvantage.” Indicators, 2: 5-21.
Silver, H. and Wilkinson, F. 1995, “Policies to Combat Social Exclusion: A French-British Comparison,” in Rodgers, G., Gore, C. and Figueiredo, Jose. B. (eds.)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and Response, pp. 283-310. Geneva: Internation Labor Organization.
Social Exclusion Unit. 2001, Preventing Social Exclusion: Report by the Social Exclusion Unit. London: Social Exclusion Unit.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2006,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A Passage to Hope: Women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New York: UNFPA.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5.152.24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5.152.24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