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1101-04413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1101-044135
論文名稱
Title
我國教育優先區資源分配準則之研究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6-1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7-01
關鍵字
Keywords
層級分析法、教育優先區、教育資源分配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allocation resourc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1 次,被下載 471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716 times.
中文摘要
教育機會的普及化,已被先進國家視為消除社會不平等的主要方法之一;教育機會的均等,也被認為是一種基本人權,是福利國家的共識。於民國84年,教育部開始試辦教育優先區。教育優先區計畫大膽突破過去補助制度的窠臼,實踐英美等先進國家「積極性差別待遇」(positive discrimination),以及針對不同特性的學生給予不同待遇(unequal treatment of unequal)的「垂直公平」精神的實踐,毋寧是值得肯定與喝采。
我國教育優先區計畫雖定有計畫指標,對文化不利地區加以補助,但實質上,教育優先區之計畫指標是否可真正達到其計畫目的,且其補助成效也尚無指標可加以衡量。因此,先建立一完善補助指標,決定教育優先區之補助優先順序,避免教育資源錯置及浪費,實有必要。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對現今教育優先區政策做整體的檢視;從此政策各施實階段及成效,檢討教育優先區指標,並且提出一個符合台灣國民教育的教育指標權重。
本研究採用文獻回顧、專家訪談法與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做為研究方法。
在專家訪談部分,一致認同教育優先區之必要性,但是對於指標的形式、內容及補助的項目,皆有不同之看法。而學者也都認為,在實施了六年後的方案,應該給予評估,也確定其效果為何,未來應補助之方向。在AHP問卷分析中,以改善原住民及低收入學生之方案權重最高、最受到學者的偏好,改善偏遠地區的方案,其權重居次,改善隔代教養及單(寄)親家庭學生偏高學校之補助方案,其權重居第三,改善中輟生比例偏高之方案和學生嚴重流失地區方案之權重居第四和第五。

Abstract
The research desires to evaluate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project in Taiwan. The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are interview of experts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results are:
1. the experts all recognize that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project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prima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2. the experts think the indicators weight of the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project should differentiate between all indicators and each indicator would has its own weight.
3. By using AHP, we get the weights and orders of the indicators which used in the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 project in practice:
i. Improvement to the school with more students of the aboriginal and low-income households;
ii. Improvement to the school at the remote districts;
iii. Improvement to the school with more students of the single parent family or grandparents-bleeding family;
iv. Improvement to the school with more students of the discontinue schooling or need of more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v. Improvement to the school with loss of the school-age student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教育機會均等 9
第二節 國外之教育優先區 15
第三節 國內之教育優先區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52
第一節 層級分析法 52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9

第四章 結果分析 62
第一節 訪談結果分析 62
第二節 目標說明 67
第三節 補助方案說明 70
第四節 AHP問卷調查結果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建議 92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95

參考文獻 96

附錄 100
附錄一 100
附錄二 105
附錄三 106

表目錄
表2-1教育優先區第一階段計畫指標與補助項目對照表 36
表2-2教育優先區第二階段計畫指標與補助項目對照表 37
表2-3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第二期四年計畫 48
表3-1AHP評估尺度表 53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 7
圖2-1教育優先區86、88、89年度經費 27
圖2-2教育優先區86、88、89年度硬補助項目經費之比較 28
圖2-3教育優先區86年度補助項目比例分配圖 28
圖2-4教育優先區86、88、89年度軟體補助項目之比較 29
圖2-5教育優先區88年度補助項目比例分配圖 30
圖2-6教育優先區89年度補助項目比例分配圖 30
圖2-7教育優先區86年度各縣市補助款分配圖 31
圖2-8教育優先區88年度各縣市補助款分配圖 32
圖2-9教育優先區89年度各縣市補助款分配圖 33
圖3-1教育優先區最適指標之層級分析圖 61
圖4-183年與87年原住民學生數 71
圖4-2教育優先區目標權重圖 86
圖4-3教育優先區補助方案權重圖—促進不地區國教均衡發展 88
圖4-4教育優先區補助方案權重圖—改善教育條件,提升處境不利學生之教育成就 89
圖4-5教育優先區補助方案權重圖—合理規劃教育資源分配 90
圖4-6教育優先區總體補助方案之權重圖 9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淑純 & 蔡玉瑟 (1998)。城鄉兒童學習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2期,55-101。
2. 王春源、黃森泉 (1996)。論臺灣「教育優先區」規劃對原住民教育之影響。臺灣濟,230期,1-22。
3. 江志正 (1997)。美國的補償教育及其對我國教育優先區的啟示。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卷,141-163。
4. 巫有鎰 (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卷,213-242。
5. 吳武典 (1976)。文化貧乏對於學習的影響。教育論叢,395-417。
6. 吳政達 (1994)。教育優先區之研究----以臺灣省初等教育發展為例。教育研究,39卷,14-24。
7. 吳政達 (1997)。灰色關連分析法在教育優先區研究上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報,5卷,193-201。
8. 杜明城 (1995)。「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兼談一項學術研討會的構想。國教之聲,29卷2期,1-4。
9. 李育忠 (2000)。影響青少年兩性關係發展之家庭因素探討----單、雙親家庭之比較。訓育研究,39卷1期,63-73。
10. 林全、王震武 & 林文瑛 (1996)。中國對國民小學教育經費補助制度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1. 林秋風(1996)。正視另外一種教育優先區----都市原住民兒童之教育輔導。原住民教育季刊,1卷,69-73。
12. 施能傑 (1994)。落實中央國教經費補助款運用之研究。教育部教研會。
13. 胡夢鯨 (1995)。臺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卷1期,1-35。
14.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 & 鄭麗嬌 (1997)。公共政策。台北:空中大學。
15. 孫志麟 (1998)。國民教育資源問題的觀察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卷,14-24。
16. 許添鳴 & 廖鳴鳳 (1998)。我國教育優先區計畫問題與對策----以花蓮縣為第一年實踐經驗為例。教育研究資訊,6卷6期,100-120。
17. 張煌熙 (1995)。為平等而設計:美國補償教育方案之經驗與啟示。初等教育學刊,4卷,111-122。
18. 張玉茹 (1997)。臺灣省各縣市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之研究。教育研究,5期,24-259。
19. 張鈿富 (1998)。臺灣教育優先區選擇之研究。暨大學報,2卷1期,273-298。
20. 張鈿富 (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
21. 張芳全 (1996)。「教育優先區」教育的進一步探討。教改通訊,22卷,38-39。
22. 陳麗珠 (1999a)。以德懷術(Delphi Method)評估臺灣省教育優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5卷,35-64。
23. 陳麗珠 (1999b)。臺灣省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實施之計畫評估研究:問卷調查結果。高雄師大學報,10卷,1-23。
24. 陳麗珠 & 吳鎮穎 (1999)。層級分析法(AHP)應用於國民教育補助政策公平效果評估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卷2期,1-37。
25. 陳天竹 (1990)。加強偏遠地區國民教育,貫徹教育機會均等。臺灣教育,474期,24-24。
26. 陳仕宗 (1991)。偏遠地區教育問題的探討。臺灣教育,481期,33-36。
27. 陳麗欣 (2000)。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分析(下)。成人教育通訊,4卷,51-66。
28. 郭為藩 (1996)。推動教育優先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37卷4期,3-13。
29. 教育部 (1995)。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三年( 八十五至八十七年) 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30. 教育部 (1998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市:教育部。
31. 教育部 (1998b)。教育部八十八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32. 教育部 (2000)。教育部九十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33. 湯仁燕 (1998)。原住民教育發展的困境與突破。中等教育,49卷3期,85-94。
34. 程健教、黃森泉 (1996)。由福利經濟觀點論「教育優先區」規畫與原住教育之展望。臺中師院學報,10卷,309-335。
35. 黃森泉 (1996)。「教育優先區」與原住民族群教育。國教輔導,35卷2期,38-43。
36. 黃森泉 (199)。從教育優先區論原住民族群教育之展望。原住民教育季刊,1卷,1-32。
37. 黃森泉 (1998)。臺灣原住民學前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原住民教育研究,1卷,176-204。
38. 黃森泉 (1999)。中部地區原住民學校教育概況。原住民教育研究,2卷,205-234。
39. 葉子超 (1995)。談「教育優先區」及其在我國應用方向。高市鐸聲,6卷1期,36-38。
40. 楊啟芳 (1994)。對外直接投資之投資環境評估研究。臺灣銀行季刊,45卷2期,22-54。
41. 楊瑩 (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42. 鄧振雄 & 曾國雄 (1989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卷6期,5-22。
43. 鄧振雄 & 曾國雄 (1989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卷7期,1-20。
44. 蔡進雄 (2000)。教育優先區的理念與實施方向。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卷5期,160-170。
45. 盧淵源 (1994)。分析層級程序法(AHP method)之應用。金屬工業,28卷1期,19-22。
46. 藍順德 (1995)。我國設置教育優先區的規畫與展望。社會教育文獻輯,教育部,34-52。
47. 藍順德 (1997)。「整建國中與國小教育設施計畫」執行情形檢討與改進。研考雙月刊,21卷4期,26-31。
48. 閻自安 (1998)。教育優先區的基本精神與選擇指標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6卷2期,71-86。

英文部分
1. Frost Joe L., & Rowland G. Thomas, (1971). Compensatory programming: the acid test of American education. Iowa: 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s.
2. Saaty, Thomas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New York; London: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Book Co.
3. Saaty, Thomas L., (1988).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4. Saaty, Thomas L., & Alexander, Joyce M, (1989).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approach. New York: Praeger.
5. Saaty, Thomas L., (199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PA: RWS Publications.

網路資料
教育部,www.edu./tw/edures/faq/1.htm#faq1,2000/5/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